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衢州市,城镇化

工作报告 时间:2020-02-02

【www.myl5520.com--工作报告】

衢州市特色小镇投资建设研究报告(目录)
篇一:衢州市,城镇化

衢州市特色小镇投资建设调查研究分析报告 2017-2022年

前 言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色和一定社区功能,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目前小镇主要有三种创建模式,一是企业主体,政府服务,政府负责小镇的定位、规划、基础设施和审批服务,引进民营企业建设特色小镇。二是政企合作、联动建设,政府做好大规划,联手大企业培育大产业。三是政府建设、市场招商,政府成立国资公司,根据产业定位面向全国招商。

2016年8月3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做好2016年特色小镇推荐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各省市推荐上报2016年特色小镇工作的各项细节,特色小镇推荐上报工作进入实质性开展阶段。此外,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出的《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到2020年争取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约占全国建制镇5%。特色小镇要求环境美丽宜居,产业丰富,集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等多种业态为一体,投资规模巨大,未来发展前景将极具想象空间。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2017-2022年衢州市特色小镇投资建设调查研究分析报告》,首先介绍了特色小镇相关概念,接着分析了特色小镇的中国发展环境和发展现状,然后报告重点对衢州市特色小镇投资建设现状及模式做了详细分析,以及衢州市特色小镇投资建设重点案例分析,最后报告对衢州市特色小镇投资建设前景及可行性做了详细分析。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发改委、住建部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您或贵单位若想对衢州市特色小镇项目投资建设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特色小镇相关领域,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

【出版日期】 2016年

【交付方式】 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 纸介版:12800元 电子版:12500元 纸介+电子:12800元

第一章 特色小镇的相关概述

第一节 特色小镇的概念及特点

一、特色小镇的定义

二、特色小镇的特点

第二节 特色小镇的建设意义

一、特色小镇是走在前列谋新篇的重要作为

二、特色小镇是创新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实践

三、特色小镇是加快探索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

四、特色小镇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重要载体

第二章 中国特色小镇建设状况分析

第一节 中国特色小镇建设状况分析

一、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公布

二、中国特色小镇建设资金支持

第二节 中国特色小镇开发运营模式研究分析

一、特色小镇的架构研究

二、特色小镇的综合开发架构

三、特色小镇的运营

第三节 中国特色小镇项目建设状况分析

第四节 中国特色小镇项目案例--浔龙河

一、生态小镇位置优越,选址得天独厚

二、三大运营主体共造,形成小镇独特运营模式

三、打造生态艺术小镇、建设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园区

四、打造生态主题公园,实现“度假模式”盈利概念

第三章 衢州市特色小镇建设背景

第一节 衢州市宏观经济背景

一、衢州市GDP增长情况分析

二、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三、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四、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五、全国居民收入增长分析

六、居民消费价格变化分析

第二节 衢州市特色小镇建设政策环境分析

一、《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三、《关于做好2016年特色小镇推荐工作的通知》

四、《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

五、《关于推进政策性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的通知》

第三节 衢州市社会环境分析

一、衢州市人口规模分析

二、衢州市城镇化率情况

三、衢州市基础设施建设

四、衢州市交通运输状况

五、衢州市招商引资分析

第四章 2016衢州市土地供应及房地产发展分析

第一节 衢州市土地供应状况分析

一、衢州市土地供应情况

二、衢州市土地成交情况

三、衢州市土地成交价格

第二节 衢州市房地产市场供需分析

一、房地产投资额

二、房地产施工竣工面积

三、房地产销售面积

四、房地产销售价格

第三节 衢州市产业园区建设分析

一、产业园区分布情况

二、产业园区建设规模

三、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第五章 2016衢州市特色小镇投资建设状况分析

第一节 衢州市乡镇发展状况

一、乡镇发展现状

二、乡镇未来发展规划

第二节 衢州市特色产业分析

一、特色产业一

二、特色产业二

三、特色产业三

第三节 衢州市旅游业发展分析

一、衢州市旅游人次情况

二、衢州市旅游收入情况

第四节 衢州市特色小镇建设状况

一、特色小镇建设现状

二、特色小镇发展优势

三、特色小镇发展特点

四、特色小镇需求状况

第五节 衢州市特色小镇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衢州市特色小镇建设存在问题

二、衢州市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策略

第六章 特色小镇应用PPP融资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节 特色小镇应用PPP融资模式的必要性

一、减轻财政压力,开拓融资渠道

二、降低和分散风险

三、扩大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衢州市,城镇化。

第二节 特色小镇应用PPP融资模式的可行性

一、良好的运作基础

二、有利的政策导向

三、稳定的投资回报

第三节 特色小镇PPP模式运作流程设计

第四节 对特色小镇运用PPP模式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人才引进政策

二、提供税收优惠政策

三、专业的金融支持政策

第七章 衢州市地区重点特色小镇建设案例分析

第一节 特色小镇一

衢州市城市园林绿化研究报告
篇二:衢州市,城镇化

衢州市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融资策略研究报告

2016-2021年

中商产业研究院 ASKCI Consulting CO.,LTD

中商产业研究院简介

中商产业研究院是深圳中商情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下辖的研究机构,是国内领先的产业研究咨询服务机构,是中国专业的第三方市场研究和企业咨询服务提供商,研究范围涵盖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金融、新消费、大健康、“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公司致

力于为国内外企业、上市公司、投融资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提供各类数据服务、研究报告及高价值的咨询服务。

自2003年以来,中商在发展中已不断成长,迄今为止,中商汇聚了350余名来自不同行业的资深顾问,中商依托自主研发的Askci数据库和CISource

中商情报通对各类数据建立月度、季度、年度持续的信息收集监测,覆盖近5000多个细分产业市场数据库,持续更新;中商始终为客户提供最新最全的行业数据,企业数据、研究报告等高价值咨询服务。

前 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生存环境的关注日益增强。创建园林城市、宜居城市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中被摆在了突出的位置。以创建园林城市为契机,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为市民创造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成为越来越多地方政府的重要目标。截至2014年,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81.2万公顷,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08平方米,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40.22%和36.29%。“十三五”时期,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和各级政府对城市绿化越来越重视,很多更是把创建“园林城市、宜居城市”作为重要目标,的双重驱动下,国内市政园林市场增长空间巨大。

《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2011-2020》提出了明确的园林绿化提升目标: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7平方米。此外,各级政府要逐步加大造林绿化投入力度,支持重点生态工程等造林工作,完善各项补贴制度。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投资额将达到3400亿元,城市建成区绿地覆盖面积将达到280万公顷。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2016-2021年衢州市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融资策略研究报告》由资深专家和研究人员通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国家统计局、政府部门机构发布的最新权威数据,并对多位业内资深专家进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市场研究的工具、理论和模型撰写而成。本报告主要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园林绿化行业发展现状;衢州市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发展环境;行业发展状况;衢州市地产园林、市政园林、旅游景区园林发展状况及前景;重点企业的经营情况;报告根据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衢州市园林绿化行业未来投资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园林绿化企业了解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必备参考工具,极具参考价值!

【出版日期】2016年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纸介版:13800元 电子版:13500元 纸介+电子:13800元

第一章 园林绿化行业相关概述

第一节 园林体系相关概述

一、园林的定义与涵盖

二、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三、中国三大园林体系

第二节 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发展综述

一、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发展阶段

二、城市园林绿化行业总体特征

三、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影响因素

(一)促进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二)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四、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发展规模

(一)城市园林绿地规模分析

(二)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三)城市绿化覆盖率增长情况

第三节 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经营模式

一、业务承接

二、组织投标

三、组建项目团队和实施

四、竣工验收及项目结算

第四节 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周期性分析

第二章 中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 城市园林绿化规模分析

一、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分析

二、城市公园面积情况分析

三、城市公园绿化面积分析

四、城市人均公园绿化面积

五、城市建成区绿化率分析

第二节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分析

一、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资质等级

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业务流程

三、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市场分析

四、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竞争分析

(一)园林景观设计竞争特点

(二)影响行业竞争格局因素

第三节 城市园林工程建设分析

一、城市园林工程领域特征分析

(一)城市园林工程艺术多元性

(二)城市园林工程项目地域性

(三)城市园林工程项目季节性

二、城市园林工程施工业务流程

三、城市园林工程施工领域竞争

四、城市园林工程施工企业分布

第四节 城市园林养护分析

一、城市园林养护业业务流程

二、城市园林养护业业务标准

三、城市园林养护业收费情况

四、城市园林养护业存在问题

五、城市园林养护业发展措施

第三章 衢州市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15年衢州市城市园林绿化宏观经济环境

一、衢州市GDP增长情况分析

二、衢州市产业结构情况分析

三、衢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四、衢州市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衢州市,城镇化。

第二节 衢州市城市园林绿化产业政策环境

一、行业监督管理体制分析

(一)行业主要监管部门及机构

(二)园林施工资质等级及管理

(三)园林设计资质等级及管理

(四)园林工程项目监管及招标

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政策

浙江人口空间变动与城镇化问题研究
篇三:衢州市,城镇化

浙江人口空间变动与城镇化问题研究

字体:[ 大中小 ]

日期:2013-04-03

14:23:50

访问次数: 90

信息来源:浙江省统计

内容提要:本文利用2010年、2000年第六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对十年来我省人口的地区分布、城乡分布变动情况以及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结论:1.从浙江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看,人口总量较快增长,人口更多地向经济发达地区聚集,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2.从浙江城镇规模体系的分布看,浙江小城市数量明显偏少,人口比重明显偏低。3.从浙江各市、县(市、区)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关系看,我省总的来说仍属于城镇化滞后发展类型。为此,提出三点建议:(1)加快经济转型升级。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来调控浙江人口规模和提升人口素质结构。(2)继续推进城市化进程,特别要积极发展中小城市。(3)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各大中小城市、县城、建制镇都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出台外来人口的落户政策。积极创造条件,使外来人员能具备在城镇长期生活的能力。同时,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必须同时考虑转移农民如何退出农地使用权问题。

人口分布指的是人口在地理空间位置上的分布状态。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不断涌进城镇,较分散的农村居民点变成较集中的城镇居民点,农业人口不断转变为非农人口,从而使越来越多的人口聚集在城镇、使城镇人口比例上升时,人们通常把这个过程称之为城镇化。人口的城乡构成是人口空间分布的一个重要方面。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变动是自然、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经济发展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关键性因素。同样,人口城乡构成的变动决定于经济的发展,也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高;相反,经济发展水平低,城市人口比重则低。 一、浙江省人口空间分布基本情况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历史条件。自然环境提供了人口分布的地理框架,历史条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口分布,而人口分布的格局则决定于社会经济条件。2000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我省人口呈较快增长态势。而人口的空间分布也发生一定的变化。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更快,人口密度进一步提高,而经济相对欠发达的衢州、丽水两市的常住人口继续减少。从人口的城乡分布看,11个市的城镇人口都有较大幅度增长,城镇化水平都有较大幅度提高。 (一)地区分布

1.人口总量。据全国人口普查时点资料,2010年浙江省常住人口为5442.69万人,比2000年增长16.4%,其中增长速度高于全省的有杭州、宁波、温州、嘉兴和金华市,湖州、绍兴、舟山和台州市的人口增长速度也在10%以上,而衢州、丽水市的常住人口则继续减少。相应地,各市常住人口占全省的比重,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等市有不同程度的上升。2000年以来,人口更多地向

经济发达的杭甬温等市聚集的趋势较为明显。

分市看,我省人口分布地区间的不平衡性更加明显,11个市之间的人口总量差异很大。杭州、宁波、温州市的人口在700万人以上,其中温州市人口最多,达912.21万人。嘉兴、绍兴、金华、台州市人口在400—600万人,湖州、衢州、舟山、丽水市人口在100—300万人。

从目前各地区人口集聚和经济集聚的协调情况看,2010年,杭州市和宁波市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比人口总量占全省的比重分别高6.0个百分点和5.1个百分点;而温州市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则比人口占全省的比重低6.0个百分点;其它8个市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与人口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虽然并不完全一致,但差距不大。

表1各市常住人口变动情况衢州市,城镇化。

说明:均为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时点(11月1日0时)数据。 2.人口密度。2000年以来,由于人口总量的不断增加,我省人口密度继续提高,除了丽水市,其它10个市的人口密度都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之一。人口密度排倒数第二的衢州市,每平方公里为240人,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72%。除了衢州和丽水市,其它9个市的人口密度都在490人/平方公里以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嘉兴市,达每平方公里1150人,比2000年提高235人/平方公里,增长25.6%。

区域经济与人口分布的变动,经历空间分布由集中到分散,地区差异由扩大到收敛,由优势地区优先发展到各个地区均衡发展的动态演化过程。在区域发展的相当长时期内,人口与经济的空间集中化是区域发展的内在规律,非均

衡发展是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的主旋律。

表2各市人口密度及人口和生产总值比重

3.外来人口。一般来说,人口增长分为人口自然增长以及人口迁入两种情

况。2000年以来,我省常住人口较快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省外流入人口的大量增加。2010年,我省常住人口中来自省外人口达1182.4万人,比2000年增加813.5万人,增长2.2倍,省外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达21.7%。各市来自省外人口都有大幅度增长。但从来自省外人口在各市的分布看,主要还是集中在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绍兴、金华、台州等市,这七个市来自省外人口合计占全省的92.4%,其中来自省外人口数量最多的是温州市,为272.45万人,占全省来自省外人口的23.0%。 (二)城乡分布

人口的城乡结构是人口空间分布的重要方面,它反映一定期间、一定地域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比例组合关系。人口城乡构成的变动决定于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前,浙江的城镇化进程总体来看,水平较低、进程较缓。至1978年,浙江的城镇化水平仅为14.5%。1978—1998年,我国优先发展小城镇的政策导向以及我省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促进了小城镇的迅猛发展,浙江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1998年,浙江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6.7%。1998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强化中心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择优培育中心镇的城市化方针,对新世纪以来浙江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省城镇化水平为61.6%,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提高12.9个百分点。

2000年以来,各市的城镇人口都有大幅度增长,杭州、宁波、温州、嘉兴、衢州市,城镇化。

湖州、金华市的城镇人口增幅在50%以上,增幅较低的台州市和舟山市也在20%以上。相应地,各市的城镇化水平都有大幅度提高,杭州等8个市的城镇化率都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

但各市的城镇化进程并不均衡。最高的杭州市,城镇化率已达73.2%,衢州和丽水市的城镇化率则还低于全国49.7%的水平。宁波、温州、舟山市的城镇化率高于全省61.6%的水平,但低于70%。嘉兴、湖州、绍兴、金华和台州市的城镇化率在50%~60%之间。

表3 各市城镇人口比较

(三)浙江城镇规模体系分布

城市化道路选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如何合理发展大中小城市,建立协调的城镇规模体系。

根据《国务院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规定的批复》(国函[2008]60号)文件精神,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和其它区域。镇区是指在城区以外的县人民政府驻地和其它镇,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和其它区域。与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不连接,且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的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特殊区域及农场、林场的场部驻地视为镇区。城镇包括城区和镇区,乡村指城镇以外的区域。

通过对第六次人口普查分乡(镇、街道)数据的处理分析,全省734个建

制镇中与33个市区连成一片、城镇人口列入城区统计的有42个镇,另外有25个镇是县级政府驻地镇,734个建制镇扣除67个镇为667个镇。2010年,浙江11个设区市的城区,22个县级市城区,36个县城,667个建制镇镇区,共736个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构成了浙江的城镇规模体系。

2000年以来,浙江城和镇的人口和空间规模都在不断扩大。2010年,全省居住在城区的人口为2038.63万人,比2000年增长55.6%,占常住人口的比重比2000年提高9.0个百分点;居住在镇区的人口为1316.39万人,比2000年增长42.3%,占常住人口的比重比2000年提高4.0个百分点; 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087.67万人,比2000年减少11.4%,占常住人口的比重比2000年降低13.0个百分点。

按城市人口数量可以区分城市规模大小。目前,我国城市规模分级主要以市区的非农业人口为标准,20万人以下为小城市,20—50万人为中等城市,50—100万人为大城市,100万人以上为特大城市。本文将市区的非农业人口标准替换为市区(或镇区)的常住人口,并且把10万人以下的列为小城镇,按以上标准对浙江736个城镇进行了规模划分[1]。

结果表明,浙江33个城区中,有特大城市4个(为杭州市城区、宁波市城区、温州市城区、台州市城区),大城市5个(瑞安市区、义乌市区、湖州市区、嘉兴市区、金华市区),中等城市19个(包括4个设区市城区和15个县级市城区),小城市1个;33个城区人口占全省城镇人口的60.7%。36个县城中,有中等城市5个,小城市11个,县城人口在10万人以下只能归为小城镇的有20个,其中人口在5万人以下的有5个。36个县城人口占全省城镇人口的12.2%。667个建制镇中,镇区人口在20万人以上可以归为中等城市的有2个,镇区人口在10-20万人可以归为小城市的有5个。总的来看,如果仅仅按照人口规模来划分,则浙江736个城镇中,有特大城市4个,大城市5个,中等城市26个,小城市20个,小城镇681个(其中镇区常住人口5—10万人的小城镇40个)。在全省城镇人口中,4个特大城市人口占30.3%,5个大城市占9.9%,26个中等城市占23.7%,小城市占8.2%,小城镇占20.2%。显然,浙江小城市数量明显偏少,人口比重明显偏低。具体见表3。

表4浙江城镇规模体系空间分布情况表

第三批城镇化试点名单公布 111个城市(镇)入选
篇四:衢州市,城镇化

第三批城镇化试点111个城市(镇)名单公布

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名单的通知

发改规划[2016]248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发〔2014〕4号)、《〈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国发〔2016〕20号)精神,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规划〔2016〕1858号)的有关要求,经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编办、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等11个部门联合评审,按照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倾斜,优先考虑改革意愿强、发展潜力大、特色较鲜明的中小城市、县、建制镇的原则,同意将北京市顺义区等111个城市(镇)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现将试点工作方案要点印发你们,请按此做好试点相关工作,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试点时间

2016年年底前启动试点,到2018年取得试点任务的阶段性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有序推广试点成功经验。

二、试点主要任务

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总体实施方案》(发改规划〔2014〕2960号)明确的各项试点任务总体要求,结合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实际,坚持突出地方特色,重点在农民工融入城镇、新生中小城市培育、中心城市建设、城市绿色智能发展、产城融合发展、地方文化保护传承、城乡统筹发展等领域,根据批复的各试点城市(镇)《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方案要点》(附件2)任务,结合本地发展实际,重点突破薄弱环节,积极探索,闯出新路。在试点过程中,各地区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严格保护耕地,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控制城镇用地无序扩展,严格控制城镇建设占用耕地,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鼓励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划定城镇开发边界。要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动建设功能好、交通畅、环境优、形象美的新型城镇。

三、试点工作要求

(一)健全领导协调机制。各试点地区要强化责任意识、积极主动作为,成立主要领导牵头的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部署重大事项,统筹调配关键资源,全面负责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工作,建立健全“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二)强化责任分工落实。各试点地区要根据批复的工作方案要点,围绕任务目标,明确责任分工,倒排时间节点,确保试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有关责任部门要根据分工安排,提出具体工作的目标要求和年度计划,责任分解落实到人。各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尽快指导试点地区制订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解决好试点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三)建立试点报告制度。各试点地区要及时总结试点工作进展情况、采取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果经验、遇到的矛盾困难和下一步工作建议。各试点地区年中要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年底要形成年度总结报告报送省级发展改革部门,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在此基础上形成全省的试点情况报告,并及时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分别抄送各试点相关负责部门。

(四)建立监测考评机制。各试点地区要建立健全试点工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试点工作的推进情况开展动态监控。将试点目标任务列入政府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对试点任务实施全过程跟踪督查,定期通报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开展年度评估考核,建立试点动态淘汰机制,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五)加强双向沟通交流。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地方试点工作的指导,及时总结推广试点地区的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积极协调解决影响试点工作深入开展的制约因素。各试点地区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衔接交流,及时沟通反映试点工作中遇到的主要矛盾和突出困难,提出改进综合试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试点任务顺利推进。

为更好地推动试点工作中的上下联动和沟通协作,保障工作顺畅高效开展,请各试点地区确定试点工作负责人和工作联系人员,并于2016年12月9日前以省为单位将有关信息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报送格式见附件3)。此前报送的第一批和第二批试点工作负责人和工作联系人如有变动的,请一并重新报送。

(六)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各试点地区要向社会深入解读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新理念、新政策、新要求,及时总结并宣传试点工作的实施举措和成果效益,凝聚社会共识,强化示范带动,调动全社会参与试点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形成关注城镇化发展、参与城镇化试点、支持城镇化工作的浓厚氛围。

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名单

北京市顺义区、延庆区、平谷区金海湖镇,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镇、静海区大邱庄镇、静海区团泊镇,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秦皇岛市卢龙县、邯郸市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fanwendaquan/101158.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