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整个年级班委打乱分组的创新点子

活动总结 时间:2020-01-27

【www.myl5520.com--活动总结】

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7课我的劳动感受第二课时教学设
篇一:整个年级班委打乱分组的创新点子

走进菜园
篇二:整个年级班委打乱分组的创新点子

走 进 菜 园

活动的目标:

1、通过开展《走进菜园》这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学习、自主实践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宽松的活动氛围中收获经验。

2、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搜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3、锻炼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社交能力、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整合能力,学会在研究中学习。

活动的重点: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整合能力,学会在研究中学习。了解一些蔬菜的特点。

活动的难点: 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是难点。

课题的准备阶段:(第一课时)

(一)你想知道什么?

课题确立后,下面就是研究什么,怎么研究的问题了。在我的引导下,一次热烈的研讨会开始了。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他们的小手,提出的问题让我应接不暇。“什么才是蔬菜?”“西红柿是蔬菜吗?”“吃蔬菜多多益善吗?”“怎样种植蔬菜?”“花盆里能栽种蔬菜吗?”等等一系列问题。我趁热打铁,引导他们将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将他们的问题分为“蔬菜的种类”“蔬菜的种植”“蔬菜的价值”等几个研究小课题。

(二)成立活动小组

我告诉学生,要想把问题弄明白,需要认真地去探索、去研究,但是这么多蔬菜,这么多问题,不是我们一个人能够完成的,需要分工合作,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随后,让他们自愿结合研究小组,并推选出一名组织能力强,富有号召

力的同学当小组长,再让小组长带领着小组成员进行讨论,选择喜欢研究的问题,并给自己起一个特色的名字。

活动小组分工情况表

(学生根据各自喜欢的探究的问题自主分组,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的热情,活动自始至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三)你想怎样去做

在各小组都选择自己喜欢研究的问题之后,我又抛出一个新的问题:你们打算用哪些方法弄明白这些问题呢?“问爸爸妈妈”“问老师”“查书”“上网查”“去实地调查、观察”等。我想有了这些渠道他们一定会合作的很精彩!

(点评: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了主动获取知识的途径。)

(四)制定活动方案

为了让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既能快乐着又能收获着,我指导学生,根据本课题研究的需要设计一个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又能随时激起其兴奋点的课题总方案。本次活动受季节影响明显,所以我们的方案也根据季节不同来制定。每个季节都确立了需要完成的任务。主要包括:“制定计划” 、“问卷调查”、“资料收集整理”、“阶段汇报”、“调查市场”“市场营销”、“编故事、小品”、“绘画”、“办手抄报”、“手工作品”等等。这个方案,为有序的开展研究活动提供了有了的保障,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活动中生成的问题,再不断地提出新的研究内容。

(五)开题活动

好的开端是成功了一半。经过精心准备,我们在班级举行了开题仪式。那一天孩子们把喜欢的蔬菜带到了课上,有的还把蔬菜画到了黑板上,形形色色,栩栩如生,气氛十分热烈。

在孩子情绪高涨之际,我们的开题报告会开始了。首先由各组长介绍开展本次活动的目的,内容以及方法步骤,然后,各小队宣读自己的研究计划,小组之间不断质疑,不断答辩,使各小组的实施计划更加完善。

板书: 走 进 菜 园

蔬菜的种类?

蔬菜的价值?

蔬菜的种植?

研究的过程:(第二课时)

(一)设计特色的调查问卷

以往的调查表都是教师设计好,然后让学生进行调查问卷。为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我提议让学生根据喜欢蔬菜图形设计成调查表,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们兴致很高,因为这一切都让他们感到新奇,每个人都有了参与的机会,好像每个调查表就是一个会说话的朋友,他们能不高兴参与吗?接着,我们又交流了调查的具体问题,并变成书面形式,交给被调查进行回答。

(点评:每个学生都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形形色色的调查表,这一切他们都感到很新奇,每个人都乐于参与,他们能不高兴吗? )

由于课题研究的需要,各小组都要外出调查访问,作为自控能力还较差的小学生来说,若不提前指导调查时注意的事项,即易出现调查结果价值不大,还会存在安全隐患。于是我便指导学生制定了《外出安全公约》以此来规范他们的行为。

(二)问卷调查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我们利用共同制定的问卷调查表,对四十户居民进行调查,目的在于初步了解他们对种植蔬菜的科学性及他们对蔬菜的认识。

在调查中不少学生又胆怯的心理。他们问我:“老师,如果被调查的对象不理我们怎么办?”“老师我应该用普通话说呢,还是用当地方言呀?”“老师如果他们家有狗怎么办?”-------针对学生这种正常的心里疑惑,我没有直接告诉他们怎么办,而是分组讨论:调查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通过一番激烈地讨论,他们找到了最佳的方法,并且懂得了:做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的,都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做事要有信心,要有恰当的方法,有解决困难的决心。

附:课题组活动评价表

(点评:在开放的课堂上,让学生“亲身实践”,在活动的真实情景---“调查访问”中享受探究的乐趣,使他们通过亲身的经历、实际操作与活动来获得探究问题、与人交往的能力。通过本次调查,学生的收获很多。这种收获,不仅仅是问卷有了答案,更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整个年级班委打乱分组的创新点子。

(三)查阅资料

通过调查访问,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有关蔬菜的信息。为了发挥信息时代的优势,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通过上网查询、走进图书馆、留心各类报刊、杂志等手段来获取大量的蔬菜方面的知识。

(四)整理汇报

回到课堂,在让他们分组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然后小组进行交流汇报,达到了资源的共享。同时对汇报的内容进行提问、答辩,并生成新的问题。

(五)生成新的研究问题

第一次汇报课学生生成了很多的问题:“怎样实地种植蔬菜?”“蔬菜的种类?”“蔬菜的市场行情?”等等

实地种植

正值秋季种植季节,所以我们向学校申请了几块试验田做基地。学生们制定好种植计划,真实的去感受一下田间地头的快乐。在实地种植活动中,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劳动比赛,他们从劳动中不仅体验到菜农们的艰辛还获得了劳动知识。有些问题不懂主动的上网查阅资料,主动去调查访问菜农。有的同学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写成了活动日记和实践活动作文。

市场营销

蔬菜收获了,学生们也乐开了花,可如何处理这些劳动果实呢?“到集市上去卖!”一个来自学生的点子一说出,又是一番争执,“怎么买?”“谁去买?”“卖不出去怎么办?”等等问题也出现了。还是小组讨论解决。最终决定有几个有着家庭买卖经验的学生为主去卖。

(点评:这样的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了解社会的机会,在市场上同学们自己当起了“老板”,但从中也体会到当“老板”的不易和父母挣钱的艰辛!同时也锻炼了社会交往能力,并且获得了直接经验)

由实践迸发的创新 :

苏科版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计划 教案
篇三:整个年级班委打乱分组的创新点子

苏科版四年级下册

计划+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

顺应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术作品来引导、组织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 习活动

技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整个年级班委打乱分组的创新点子。

可以是一个模型、一件工艺品

也可以 是一盘菜、一个生长着的作物等

通过作品的制作

学生可以获得材料认识、工 具运用、操作程序、技术要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还可以通过作品引导学生的 设计、评价以及作品宣传等活动

我校四年级学生大都是在农村长大的

他们都充满朝气

充满活力

热爱生活

热爱学习

热爱劳动

热爱美丽可爱的校园

经过前几年的学习、锻炼

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尤其是简单劳动制作能力有了较快的发展

并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术

他们的接受能力较强

相信只要给他们机会

他们是乐于学习生活中的知识与技能的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劳动世界

理解劳动意义

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通过技术实践活动

丰富自己的劳动体验

形成对劳动的初步认识

培养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团结互助、爱护公物以及爱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

学会生活自理

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掌握生活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学会生活自理

建立生活中的主体意识

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3.积极参与技术实践

掌握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

认识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常见材料

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工具

了解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并进行简单的工艺品和技术作品设计与制作

三、教学策略与措施:

根据本学期四年级劳动技术课的要求、内容和班级学生实际

我决定采取以下教学施:

1.认真钻研教材

熟悉教材

备好每一堂课

尤其做到亲自动手

凡要求学生会做的小制作、小物件

首先自己会做

并在课堂上认真做好演示

激发学生上劳动技术的兴趣

2.努力学习信息技术

摸索信息技术与劳动技术课整合的方法

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上课作好充分准备

按时进课堂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35分钟教学质量

4.关心好差生

对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做好个别辅导

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

5.做好期中、期末考核

做好成绩记录

四、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1-2

洗餐具、洗茶具

3-4整个年级班委打乱分组的创新点子。

洗衣物

5-6

拖地板、擦玻璃窗整个年级班委打乱分组的创新点子。

7-8

杯垫

9-10

涤纶彩球

11-12

塑丝毽子

13-14

摩天大楼

15-16

立交桥

17-18

包装盒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第一章 家政

第一课 洗餐具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

知道洗餐具的主要过程

2.动手实践

掌握洗餐具的操作要领

3.培养学生热爱家务劳动

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洗餐具的操作要领

掌握洗餐具的方法

教学准备:一些餐具、洗洁精、去茶垢的辅助用品

抹布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

出示课题

1.看洗餐具的一组图片

弄清洗餐具的主要过程

2.刚才图片中的同学在洗餐具

主要分几个步骤做的

谁已经记得了?

3.根据学生回答

教师小节

并板书:浸泡、分类洗涤、洗筷子、洗后冲洗、分类叠放、洗锅

二、讨论学习

确定洗餐具各步骤地操作要领

1.分组讨论

根据刚才看到的图片演示

结合平时自己的实践经验

说说各步骤地要领

然后对照参考书上技术信息的提示得出正确的结论

2.将讨论结果填写在书上的表格中

3.请学生交流学习情况

师生评议

4.小结归纳操作要领

(1)浸泡时

滴洗洁精要根据餐具数量和油腻程度而定

(2)洗盆

碗要分类

注意碗里碗外

盆面盆底都洗到

(3)洗筷子要用洗碗布裹住筷子搓洗

每根筷子都要洗到

(4)洗锅要用丝瓜筋活百洁布洗刷

(5)冲洗要分类

注意节约用水

(6)餐具用干净抹布擦干

摆放要按大小类别叠放

5. 教师出示两个碗

一个很油腻

一个鱼腥味很重

学生分组操作

按书上的方法做

看看用不同的水洗会有什么不同

提问:这两个碗用热水洗还是用冷水洗?为什么?请学生讲讲体会

(1)油腻的碗要用热水洗

用冷水不能洗去腥味

(2)鱼腥味重的碗要用冷水洗

用热水洗不能去除腥味

三、学生动手实践

四、组织学生讨论洗餐具可以有几种洗涤方法?怎样洗涤既干净又方便?(介绍新颖实用的洗碗机和消毒柜)

五、学生根据本次活动中的表现

按项目进行自评

互评

第二课 洗茶具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洗茶具的操作要领

掌握洗茶具的方法

2.培养学生从事简单家务劳动的能力和热爱劳动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洗茶具的操作要领

掌握洗茶具的方法

教学准备:茶具、洗洁精、去茶垢的辅助用品

抹布

浅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四:整个年级班委打乱分组的创新点子

中学政治教学资料大全

三生石编辑

浅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诏安怀恩中学 沈惠珠

[内容提要] 创新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主题词,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改革,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营造了多元的背景和广阔的空间,本文以素质教育的理念为核心,从创新教育的基本内涵、实现创新教育的方法等两方面论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用来指导自己今后的教学实践活动,也期望能对他人有所启迪。

[关键词]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 创新教育 方法

[正文]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谁拥有创新型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由此可见,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主要模式和整个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所以,在全面推进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就必须把创新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创新教育的基本内涵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延伸与提高,是素质教育的新境界。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中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于权威,不依循于常规,而是以自己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当前的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

新设计、新思路、新意图、新途径、新方法等的教育活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知识和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培养学生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前提下塑造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任,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已日益突出,培养具有坚定政治立场,高尚道德情操的创新人才是国家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现创新的方法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时期,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仍然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难点。在此,我从具体的实际出发,拟对当前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做些探讨,以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教师应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今天,在科技和生产飞速发展、经济高速发达的社会环境中,教师不仅仅是人类知识文化和思想的传播者,更重要的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把学生看成知识的“容器”的观念,努力吸取现代先进的教育理论,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素质,树立创新意识和创造思想,大胆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育还要求思想政治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懂得自然科学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不断调整知识结构,能进行学科渗透和学科相融,具备科学的教育教学思想。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并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使教学工作能符合并遵循学生心理特点,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综合素质的教育者。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站在历史的高度,要有敏锐的眼光,用新的思想、观点充实自己,只有自身具备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指导学生树立创新观念,培养创造性人才。

(二)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但是,一提到创新,好多学生都认为,那是一种与自己没有缘分的特殊存在,望而生畏,认为会

创新的人都是与众不同的超人,就会想到袁隆平、牛顿、达尔文、比尔·盖茨这样的天才人物。事实并不是如此,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写过一篇名为“创造宣言”的文章,他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很多事例都说明了人人都是创造之人,人人都有创造力,只是创造力程度的高低不同而已,普通人与天才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人人都可以成为天才。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起“我是创造之人”、“我也能进行创造”的思想观念。因为创新精神是指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愿望和态度。它决定人们愿不愿创新,敢不敢创新的欲望与倾向性,是创新品质的基础和动力。那么,在中学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1、营造一个民主、宽松有利于创新和想象的课堂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完全平等的,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而是与学生站在同一平台上互动探究,适时加以启发和点拨。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驰骋想象,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善于质疑。为此,教师要在相信学生具有创造潜力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想象,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尤其当学生对教师和书本的观点有异议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当众表扬,激励全体学生敢于独立思考,然后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互相切磋,共同探讨,求得正确的结论。

2、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

创新动机是直接激励和推动人们从事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它对人们的创新行为起着导向、激发和催化作用。创新动机来源于人们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人们内部需要而引发的动机。外在动机是来自外部的肯定或奖励而产生的动机,它能激励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因此,教师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努力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加以鼓励和表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潜能,每一个学生都能创造,每一个学生都会成功。用发展的眼

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使学生消除自卑心理,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实践证明,教师的正确评价和鼓励,是保护和发展学生创造思维源源不断的动力。

3、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畅所欲言

创新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没有疑问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人的想象、直觉、灵感等创新思维的动作。学生问题的提出,开始往往是肤浅的,甚至幼稚可笑,这说明他们的思维还处于低级状态,需要加以引导。在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解答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问题,留出课堂“空白”,让学生去质疑、解惑。例如:我在上七年级教材“努力塑造良好性格”这一节课的内容时,课前我先根据课时的总体内容设计几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①根据自己的实际,分析自己性格上有哪些优点和弱点?②这些优点和弱点对你自己的成长有什么影响?③对自己的性格你准备怎么塑造?上课时我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并提出需要老师释疑的问题。然后,我根据学生的发言及所提问题进行分析、归纳、解答,整理出本课的中心内容:人的性格具有两面性,每个人既有性格上的优点,又有性格上的弱点,我们要掌握塑造良好性格的主要方法和途径,注意克服自己的不良性格,努力培养良好的性格。这样做不仅对学生理解教材开拓了思路,而且为学生明天走向社会,研究新情况,发现、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所谓发散思维就是针对问题,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多种思想和多种方案。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成分,是人的创造力的主要源泉。没有思维的发散,就谈不上思维的集中、求异和独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应着重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和寻找答案,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例如:“怎样提升一个杯子的价值?”,

“怎样把冰卖给因纽特人?”,“列举节约资源的金点子”。这些问题都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5、培养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只关注社会对个人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方面的要求,只重视教会学生如何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国家,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等,但是对于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谈得很少,这样就使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价值在逐渐丧失。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除了进行教学方面的创新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具有自我思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总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一个空间,让学生能够进行充分的思考、想象和实践。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的要求,也是社会、学生实际的需要;既是教师施教的根本指导方针,也是学生学好思想政治课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既是激励学生学习兴趣的出发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同时又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我的做法是:

1、分组进行社会调查活动

在学习“改革开放30周年的辉煌成就”这一内容时,我以“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的变化”为题,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深入农村、工厂和有关部门单位,开展调查研究,采访有关人员,(当然教师应事先联系好采访的对象,随时指导学生,)了解收集本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所发生的变化,然后指导学生根据收集和采访调查的第一手材料,共同整理和归纳,形成研究性课题、报告、小论文。并进一步要求学生在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本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fanwendaquan/101044.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