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念桥边红药表达的情感

语文教案 时间:2020-07-08

【www.myl5520.com--语文教案】

2016年黑龙江单招语文模拟试题:诗歌情感体察
篇一:念桥边红药表达的情感

2016年黑龙江单招语文模拟试题:诗歌情感体察

【试题内容来自于相关网站和学校提供】

1:对下面这首《渡桑干》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注:咸阳在并州西面,相距数百公里;桑干河在并州北面约二百公里处) A、第一句写诗人远离家乡咸阳,在并州已经住了整整10年。

B、第二句写10年来,诗人虽然日夜盼望能重返故乡,但始终仅仅盼望而已。

C、最后两句通过“渡河”、“回首”的形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重返故乡的绝望心情。 D、这首诗的成功在于运用形象、含蓄的表达技巧,抒发了诗人对客居地的热爱情感。

2:下列诗句,抒发的情感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 B、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

C、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李益) D、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

3:①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②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③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④念桥边红药,年年如为谁生!⑤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以上五组诗句,均是借描绘春天的景物而抒发个人心情的,但在所抒之情上是不尽相同的。下面区别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③④ C、①②③⑤|④ D、①②④|③⑤

4: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梧桐巢燕雀,枳棘

,浮云无定端。

栖鸳鸾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诗人等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自身遭际。

5:下列各项都写到“泪”,从情绪和心境的角度来看,与“夜深而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不同类的是( ) A、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B、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 范成大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

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想见姮娥酒问蟾兔

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

。酾

,肯去伴沧洲

注:①姮娥:嫦娥。②黑貂裘:用苏秦典。“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战国策·秦策》)。③蟾兔:传说月亮中有蟾兔,常用来借指月亮。④沧洲:水滨,此借指隐者所居之处。

【小题1】上阕前四句写了作者怎样的经历和感受?在整首词中有什么作用?(5分) 答:【小题2】 下阕借月抒情,作者抒发了哪些复杂的情感?(6分) 答: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小斋即事 刘一止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

未用较得失,哪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8.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9.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6分)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6分) 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小题1】对这首诗中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小题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共6分) 武威①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② 岑参

片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注】①武威:即凉州。唐天宝元年改为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武威。②晋昌:即瓜州,唐天宝元年改为晋昌郡,治所在今甘肃安西东南。

【小题1】颔联中,能形象说明客泪之多的字是。(2分) 【小题2】结合全诗,说出“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所蕴含的思想感情。(4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暮过山村 [唐]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

不过秦。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注】①边烽:指边境的烽火。唐代边烽有两种:一种是报边境有事的紧急烽火,一种是报平安的烽火。这里指前者,亦即战火。②秦,指今陕西南部一带。 1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4分)

12、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感受写出了感情的变化,结合全诗简析之。(4分)

11:阅读李清照词《鹧鸪天》,完成后面问题。 鹧鸪天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1.词的上片盛赞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从首二句对桂花的正面描写看,这是由于桂花具有的特点,下片中的“骚人”指的是 ,其代表作中多以香花作喻,却独独不见桂花。 2.试结合词中桂花的形象,分析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3—14题(5分)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小题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2分)

【小题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3分)

1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登金陵凤凰台①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①此诗系作者于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1)结合颔联分析,诗中的“凤去台空”有什么意味?(3分) (2)分析尾联的修辞效果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日 暮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①繁。 【注】①花烬:世俗认为有喜事则灯结花。

(1)诗题为“日暮”,请结合前三联简要赏析此诗从哪些方面写“暮”?(5分)

(2)前人称“情语能以转折为含蓄者,唯杜陵居胜”,请结合诗的尾联简要赏析诗的情感。(3分)

1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4分)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题1】诗中的“小荷”比喻 ,蜻蜓比喻 。(2分) 【小题2】简析这首诗表达的情感。(2分)

答案部分

1、D

(抒发思念故乡之情。)

2、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诗歌的情感态度。D项抒发的是送别友人后的孤独寂寞之情,其余三首诗抒发的是游子思乡之情。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C

(①②③⑤表达了一种愉悦之情。④表达了一种惆怅之情) 4、A

5、B

(例句,感慨年长色衰,独守空船的凄凉身世,流出悲凄之泪。A、无故被休,伤心之泪;B.闻官军收复失地,欣喜之泪;C.与情人凄然别离,伤心之泪;D.感慨国破家散,伤 心、痛楚之泪)

6、

【小题1】

经历:漂泊不定(四处奔波)(1分)感受:凄凉之感和惊喜之情(2分)。作用:为下文写登楼赏月的兴致和望月抒发的悲情做了铺垫(2分)。

【小题2】①山河破碎的无限惆怅,②蹉跎岁月、壮志难酬的沉痛感慨,③退居归隐的衷情。(意思对即可,一点2分)

【小题1】

试题分析:“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其实他是“十二年间十处见中秋”,在《吴船录》中他确是“细数”过中秋的十处地点。想起以往十处中秋情景,就为此夕提供了一个对比的对象。此夕如何?“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新梦”,未曾料到,下以“忽到”照应,并传达了惊喜之情。“黄鹤旧山头”指黄鹤山,传说仙人王子安曾乘黄

四川绵阳南山中学2016届高三“绵阳三诊”热身考试语文试卷
篇二:念桥边红药表达的情感

绵阳南山中学高2016届“绵阳三诊”热身考试

语 文 试 题

命题人:语 文 组 审题人:赵 中 举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

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答题卡请勿打湿、折叠,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 阅读题(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念桥边红药表达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著名作家安东尼〃特罗洛普做过一项实验,他匿名发表了两部小说以测试声

誉的魔力。在这两部小说中他故意采用了不同以往的写作风格,以便读者不会把

他的名字(即声誉)与那作品联系起来。经此试验,他发现,在艺术界中声誉的

威力已发展到了惊人的程度:?我不可能立刻诱导读者阅读我写的小说,除非我

给出它时标上我的名字。?可以看出,声誉与现代语境下的艺术界——即一种充

分体制化的艺术界密切相关。

从这个角度来说,那种所谓流传千古的声誉便只是传统美学的一个集体幻

象。它其实是随着现代艺术体系的建立而诞生的特定现象。声誉现象随着文艺复

兴时期的桂冠诗人、传记文体等文化现象的出现而形成,并具有其历史性和文化

特殊性。在声誉的建立中,艺术家扮演了一个极为关键的角色。在现代艺术界体

制建立之初,他们凭借优异的能力创造出作品,并赢得了公众对他及其作品更多

的关注。

然而,如果把声誉现象放置在艺术界框架中加以讨论,那么,声誉的获得在

很大程度上其实是艺术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格拉迪斯〃恩格尔〃兰以19

世纪末到20世纪中的英美蚀刻画家为分析对象,讨论了声誉是如何确立、维系、

甚至失去的。他指出,不仅声誉的确立是诸如艺术机构、专家协会等彼此合作的

产物,而且声誉的维系也依赖于各种外在于艺术家的力量。艺术家的声誉是否持

久,甚至在其去世之后依然能得到流传,这依赖于一系列的对其作品创作及流通

记录的保存与收集,这样后世之人才能方便地辨识出其作品。

与声誉相比,?信仰?似乎是艺术界中一个更为玄妙的存在。它更为抽象,

更受到人群的信任。然而,所谓信仰又与声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信仰总

是以各种形式的声誉来实现它最初的资本积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本,声誉

总是有效地进入艺术界文化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并且为信仰的生产提供了一种持

续而又易于接受的形式,尤其在为信仰构建一种非反思性集体凝聚力方面,声誉

可谓功不可没。在《凡〃高的影响》一文中,作者纳塔利〃海涅克给出了一个有

趣的陈述,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声誉向信仰转化的那一过程。凡〃高是如何成为

一个圣者的?这要六个步骤才会发生:他的作品变得不可思议,他的生活成为一

则传奇,他的命运成为一出绯闻,他的绘画被拿出来销售和展览,他所曾踏足的念桥边红药表达的情感。

地方成为遗迹,而他所触摸过的物品皆为纪念物。

从这个角度看来,文学场或是艺术场存在着一处独特的机制,即信仰。我们

所认为的艺术品的某种意义和价值,我们将艺术品视为?艺术品?的眼光,都是

基于我们对某种艺术观念的信仰。艺术场中所有的一切几乎都与?信仰?有关,

这既包括了我们对艺术品以及审美经验的种种看法,对天才艺术家权威的毋庸置

疑的信任,对艺术场所遵循的?为艺术而艺术?原则的信仰;也包括了对艺术商

人、艺术评论家等人有能力发现天才、鉴定艺术品价值的信任;包括了对艺术场

中各种认可机构的信任等等。信仰并非单纯针对某些?艺术界名人?或是某些组

织,而是存在于整个艺术场体制中。

(选自殷曼楟《论现代艺术体系下的声誉与信仰》,有

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家的作品是否能够迅速地被读者阅读,受到了作家名字(即声誉)的影响,

这一点在作家安东尼?特罗洛普的实验中可以看出。

B.声誉现象是随现代艺术体系的建立而诞生的,它只是传统美学的一个集体幻

象。

C.在声誉建立的过程中,艺术家凭借其优异的能力创造出优秀的作品,并赢得

了公众更多的关注,这成为了艺术家获得声誉的前提。

D.在现代语境下的艺术界中,声誉的确立和维系,其实是多方面力量共同作用

的结果,如对作家作品创作及流通记录的保存与收集。

2.下列对信仰和声誉的关系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信仰与声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信仰需要不断积累各种形式的声誉才能形

成。

B.与声誉相比,信仰更抽象,也具有一种更强的集体凝聚力,是一种更玄妙的

存在。

C.声誉可以向信仰转化,可以为信仰的生产提供了一种持续而又易于接受的形

式。

D.我们所认为的艺术品的某种意义和价值(即声誉),都是基于我们对某种艺术

观念的信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声誉和信仰与现代语境下的艺术界密切相关,这体现了充分体制化的艺术界

不仅重视艺术家的作用,还更重视艺术家之外的各种因素。

B.艺术家拥有了声誉,再通过艺术界文化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就可能让自己的

作品变得不可思议,甚至让自己触摸过的物品成为纪念物。

C.人们往往会更信任对某种艺术观念的信仰,人们也都会把这种信仰作为评判

艺术品是否是艺术品,是否具有某种意义和价值的基础。

D.在现代语境下的艺术界中,几乎所有一切都与信仰有关,信仰并非单纯针对

某些名人或是某些组织,而是存在于整个艺术场体制中。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4~7题。

狄仁杰以资授汴州判佐,工部尚书阎立本黜陟河南,仁杰为吏人诬告,立本..

惊谢曰:?仲尼云:‘观过,斯知仁矣。足下可谓海曲明珠,东南遗宝。?特荐

为并州法曹。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赴任,于并州登太行,南望白云孤飞,谓左

右曰:?吾亲所居,近此云下。?悲泣伫立,久之,候云移乃行。

权善才,高宗朝为将军,中郎将范怀义宿卫昭陵,有飞骑①犯法,善才绳之。

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言善才等伐陵柏,大不敬。高宗悲泣不自胜,命

杀之。大理丞狄仁杰断善才罪止免官。高宗大怒,命促刑。仁杰曰:?法是陛下法,..

臣仅守之。奈何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请不奉诏。?高宗涕泣曰:?善才斫我父陵

上柏,我为子不孝,以至是。知卿好法官,善才等终须死。?仁杰固谏,侍中张文

②瓘以笏挥令出,仁杰乃引张释之高庙、辛毗牵裾之例,曰:?臣闻逆龙鳞,忤人...

主,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不难。臣今幸逢尧舜,

不惧比干之诛。陛下不纳臣言,臣瞑目之后,羞见释之、辛毗于地下。?高宗曰:?善才情不可容,法虽不死,朕之恨深矣。须法外杀之。?仁杰曰:?陛下作法,

悬诸象魏③,徒流及死,具有等差。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法既无恒,万方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变法,请今日为始。?高宗意乃解,曰:?卿能守法,朕有

法官。?命编入史。又曰:?仁杰为善才正朕,岂不能为朕正天下耶??授侍御史。

后因谏事,高宗笑曰:?卿得权善才便也。?时左司郎中王本立恃宠用事,朝

廷惧之,仁杰按之,请付法。高宗特原之,仁杰奏曰:?虽国之英秀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不欲推问请曲赦之弃臣于无人之境以为忠贞将来之

(选自《大唐新语》,有删改)

【注】①飞骑:唐代皇帝的侍卫军士。②张释之:西汉人,以善谏闻名。辛毗:

三国魏人,以力谏闻名。③象魏: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的一对高建筑,也叫?阙?

或?观?,为悬示教令的地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虽国之英秀/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不欲推问/请曲赦之/

弃臣于无人之境/以为忠贞将来之戒/

B.虽国之英秀/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不欲/推问请曲赦之/

弃臣于无人之境/以为忠贞将来之戒/

C.虽国之英秀/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不欲推问/请曲赦之/

弃臣于无人之境/以为忠贞将来之戒/

D.虽国之英秀/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不欲/推问请曲赦之/

弃臣于无人之境/以为忠贞将来之戒/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其中“黜”指对官员的晋升或进用,“陟”

指对官吏的降职或罢免。

B.“陛下”原来指的是帝王宫殿的台阶之下,后来引申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

对帝王的敬称。

C.“逆龙鳞”比喻犯人主或强权之怒。传说龙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触之者则

必杀人。后人用“龙鳞”指皇帝或其威严。

D.“徒流”是古代刑法。“徒”是剥夺罪犯一定期限的自由并强制其服劳役,“流”

是将罪犯放逐到边远地区进行惩罚。

6.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狄仁杰凭着资历、声望被授予汴州判佐之职,却被吏人诬告,当时工部尚书

阎立本为河南道黜陟使,得悉他的冤情后连忙向他道歉,并推荐他为并州法曹。

B.将军权善才查办了犯法的飞骑兵,得罪了飞骑兵,飞骑兵为了报复,到唐高

宗面前捏造权善才的罪行,诬告其砍伐昭陵的柏树。唐高宗听了悲伤得痛哭流涕。

C.狄仁杰坚持为权善才进谏,在侍中张文瓘挥动笏板命令其出去时,狄仁杰援

引古例强行劝谏,称赞高宗有如尧舜,最终说服了高宗,挽救了权善才的生命。

D.第二、三两段关于狄仁杰执法的故事,刻画人物以语言描写为主,通过典型

事件和生动的人物对话,充分表现了狄仁杰高超的辩才和执法如山的可贵精神。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善才情不可容,法虽不死,朕之恨深矣。须法外杀之。(5分)

答:

(2)法既无恒,万方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变法,请今日为始。(5分)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扬州慢⑴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

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

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①,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②,尽荠麦青青。自胡马

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③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

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注释】①淮左名都:指扬州。宋朝的行政区设有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扬州是

淮南东路的首府,故称淮左名都。左,古人方位名,面朝南时,东为左,西为右。

名都,著名的都会。

②春风十里:杜牧《赠别》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里用

以借指扬州。

③杜郎:即杜牧。唐文宗大和七年到九年,杜牧在扬州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俊

赏:俊逸清赏。钟嵘《诗品序》:?近彭城刘士章,俊赏才士。?

8、赏析尾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5分)

9、本词情感真切,贯穿黍离之悲(对国家衰亡的哀痛),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是

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苏轼《定风波》下阙描写雨过天晴语意双关的句子:

“________。 , ”。

(2)《劝学》中体现君子涉猎广泛而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不足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描写秦朝宫里的管弦音乐声比市人说的话都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念桥边红药表达的情感。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道大题里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美容牙套

刘心武

春节前,小时工小宋宣布她不回乡,老公小尚回乡,让我松了好大一口气,

像我这样的空巢老人,超过一周没有人帮忙,生活质量便会骤降。小宋初二下午四点半就来帮我。平时,小宋则一天赶三处做小时工,上午是到一处写字楼里某公司搞卫生,中午到一位女士家里收拾屋子再做午餐,下午到我这里,收拾屋子,做晚饭,有时还要洗衣服。

初二我跟她说:?何必跑来?冰箱里有现成的,取出搁微波炉转转就成。初

五晚上讲究‘破五’,也不必来。?初五她还是来了,先洗了积攒的衣服,然后又包饺子。

小宋在厨房包饺子,关起门。我从书房去厅里续茶水,忽然听见她在厨房里

大声粗气打手机。我不得不敲厨房的门,小宋从里面拉开门,嘴还在对着手机讲?把大叔都惊到了……啥子瓷砖那么敲竹杠?再给你划五千,我这边就成空钵

儿,敲起叮当响了!……?

原来小尚是回县城了,他们两口子出来打工二十几年,省吃俭用,终于在县

城里买了套商品房,给跑深圳打工的十九岁的儿子备着。小尚回去,一个人耍瓦工、木工、漆工、管工……,争取在元宵节前,装修出来!此事对我原来也不想说。没想到的是,现在好多材料都涨价了,小尚带去的银行卡上的钱划净了,还不够,让她再把手里银行卡上的钱划过五千去……

第二天小宋一进门就神色不对。我问她怎么回事,她说没给小宋划五千,怕

是要给别人划出七千了!使劲咬嘴唇,两眼泪汪汪。我问:?有人诈骗你??她说:?我自己闯祸了!?

2016年福建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诗歌情感体察
篇三:念桥边红药表达的情感

2016年福建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诗歌情感体察

【试题内容来自于相关网站和学校提供】

1:下列诗句,抒发的情感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 B、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

C、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李益) D、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

2

英姿。

3: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梧桐巢燕雀,枳棘

,浮云无定端。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jiaoanxiazai/112968.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