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表格中如何计算总分平均差值

自我介绍 时间:2020-03-26

【www.myl5520.com--自我介绍】

在Excel中进行样条插值计算
篇一:表格中如何计算总分平均差值

样条插值计算的EXCEL实现

范肖南

安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安徽淮南232001

摘要 本文介绍了样条插值在Excel中实现的方法,并以实例说明了具体应用过程。 关键词 样条插值 规划求解 EXCEL应用

Excel功能强大,它的数学及工程函数有近百个,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可以用来解决许多工程问题,例如,实验数据处理、回归分析、曲线拟合建模等。在Excel中可以利用图表工具绘制光滑连续曲线,但是如果打算利用Excel进行样条插值计算或是从光滑曲线上获取数值时,就会遗憾地发现没有相应的内置函数可供利用。样条插值方法被广泛的用于选矿工程的数据处理中,Excel可以应用于选矿工程应用的方方面面,因此解决在Excel中使用样条插值的问题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1. 样条函数的基本公式[1]

设有n+1个互异的节点

x0x1x2xn,

函数f(x)在各节点处的值为yif(xi) (i0,1,2,,n),分段函数S(x)在子区间

[xi1,xi]上的表达式Si(x)是次数不高于3的代数多项式,样条函数就是由这些分段函数构成的,其表达式是

Si(x)

式中

Mi1MyMyM(xix)3i(xxi1)3(i1i1hi)(xix)(iihi)(xxi1)6hi6hihi6hi6(xi1xxi),i1,2,,n ——————(1) S''(xi)Mi, i0,1,2,,n hixixi1 i1,2,,n

Mi是待定参数,对于常用的自然样条,M0Mn0,其它Mi值可以通过解以下方程组得到

1M02M11M21M2MM212232 ——————(2) n1Mn22Mn1n1Mnn1

式中 ihi, i1i, hihi1i1,2,,n

iyyiyiyi16(i1) hihi1hi1hi

对于样条函数的计算,关键是样条函数在各节点上的二阶微分值Mi的确定。

2. 在Excel中求解样条函数的思路

在EXCEL中根据公式(1)和公式(2)确定样条函数中的待求参数并进行样条插值计算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在工作表中如何进行数据设置,二是如何求解样条函数在各节点上的二阶微分值,三是如何在工作表中应用样条函数。

(1) EXCEL工作表中的变量布置

在工作表中的数据设置形式应当以输入数据量小,计算公式输入方便为准,对于变量通常采用列的形式设置。

(2) 样条函数在节点上二阶微分值Mi的确定

样条函数在各节点上的二阶微分值的确定是建立样条函数的关键。方程组(2)可以利用Excel的自带工具“规划求解”进行求解。从形式上看这个问题没有明显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实际上可以将方程组中的任意一个方程作为目标函数,而将其他方程作为约束条件。明确这一点以后,求解方程组的方法也就和其它规划求解问题类似了。为了便于在规划求解对话框中设置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将方程组(2)改写为

F11M02M11M210FM2MM02212232 ——————(3) 

Fn1n1Mn22Mn1n1Mnn10

这样在设置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时,输入数据0要比输入其它数据更为方便。

(3) 工作表中样条插值函数的计算

样条函数是分段函数,对于n+1个节点,具有n个分段函数Si(x),在进行插值计算时,首先要判定欲求变量所处的子区间[xi1,xi],然后确定对应的分段函数Si(x),代入相应数据进行计算,利用VBA编程可以简化其工作量。具体解算过程在实例中介绍。

3. 样条函数求解实例

在分选作业的预测计算中,为了使计算结果更准确,往往希望增加浮沉试验的密度级,这在实际应用中是十分困难的。可以利用计算的办法将浮沉试验密度级加密,取得符合需要的一组新的可选性数据,这个过程也称为可选性数据的细化。利用三次样条函数插值法,建立迈耶尔曲线和密度曲线的数学模型,并由此出发导出可选性分析的全部数据,实现可选性

[2]曲线细化。

迈耶尔曲线(M曲线)可以采用改进的M曲线进行样条插值,改进的M曲线的纵坐标仍然是累计重量,横坐标则是累计灰分量。为了便于与密度曲线结合导出其它可选性分析数据,在进行样条插值时,通常将M曲线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交换,即以横坐标为累计重量,纵坐标为累计灰分量。下面以改进的M曲线的样条插值为例,说明如何在Excel中建立插值函数的方法。

例 原煤浮沉试验的数据见表1,试以累计重量为横坐标,累计灰分量为纵坐标对改进的

M曲线建立样条插值函数,两端点按自然样条处理,即M0=Mn=0。

对表2所示的节点数据进行样条插值,在Excel工作表中将各变量分别输入在不同列中,按照图1所示的变量布置方式,各变量公式的输入过程非常简单。

图1 Excel 工作表中的变量设置

(1)变量公式的输入

①变量hi、i、i与i按照上述相应公式输入,在公式输入过程中仅需输入节点1对应的变量公式,其它节点通过公式拷贝的方法即可完成全部节点的公式输入。例如对于变量hi的输入,在单元格D4中输入公式=B4-B3,将鼠标移至D4单元格的右下方,这时会出现一个小十字 ╋ 标记,按下鼠标左键向下选取单元格D4:D9,松开左键,hi公式自动拷贝至D5:D9单元格中,完成所有节点的hi公式输入。其它公式的输入方法类似。

②对于各节点对应的二阶微分值Mi,除了首尾节点有M0Mn0外,其余Mi是待定参数,可任意给定,例如都设为0.5。表格中如何计算总分平均差值。

③Fi的输入,按公式(3)将各节点对应的Fi的左端公式输入,如对于节点1,在单元格I4中输入公式=E4*H3+2*H4+F4*H5-G4,将单元格I4中的公式按上述拷贝方法拷贝到单元格区域I5:I8中即可完成全部节点对应公式的输入。

(2)节点二阶微分值Mi的求解

① 规划求解参数的设置

用鼠标单击“工具”菜单中的“规划求解”命令,屏幕上出现“规划求解参数”对话框。在“设置目标单元格”框中输入Fi公式所在的单元格地址I4,将“等于”设置为=0,在“可变单元格”框中输入M1,M2,,M5所在单元格区域的地址,即单元格地址H4:H8。然后设置约束条件:单击“添加”按钮,出现“添加约束”对话框,在“单元格引用位置”框中输入I5,“约束值”设置为=0,单击“添加”按钮继续设置其它约束,依次在“单元格引用位置”框中输入I6、I7和I8,“约束值”均设置为=0,全部约束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回到“规划求解参数”对话框。设置完成后的“规划求解参数”对话框如图2所示。

图2 “规划求解参数”对话框及设置

② 计算得出规划求解的结果

在“规划求解参数”对话框中完成了参数设置后,用鼠标单击对话框的“求解”按钮,即可得到相应的结果。此时,如果选择“保存规划求解结果”选项,单击“确定”按钮退出,EXCEL将在工作表中保持各单元格改变后的值。对应M1,M2,,M5所在单元格的数值就是M1,M2,,M5的解。求解结果如图3所示。

(3)样条函数的输入与计算

在得到各节点的Mi后,就可以按照公式(1)写出各子区间对应的样条函数Si(x),本例中共有6个分段函数,但各个函数对前述各变量的引用关系相同,因此利用相对引用关系,在建立第一个子区间的样条插值函数后,通过上述拷贝的方法将其它子区间的样条函数公式写出,参见图3所示。

图3 节点二阶微分值的求解结果及样条函数

写出各子区间的样条函数后,就可以进行插值计算。对于任意给定的自变量x值,首先必须判定该自变量x所在的子区间,然后利用相应子区间的样条函数进行插值计算。在图3中就是将x写入J列中相应单元格中后,就可以在K列中对应单元格中获得其样条插值的计算值。如果要进行较多数据的插值计算,如可选性分析数据加密,上述应用虽然简单,但是有些繁琐,对于有一定编程基础的应用者可以在Excel中利用VBA进行少量编程,实现给定批量x的插值自动计算。

4. 结语

样条插值计算的编程工作量较大,在EXCEL中完成样条插值计算并不需要具备编程知识,使用者只要熟悉样条函数公式变量的对应关系,具有基本的电子表格知识,例如,知道如何用鼠标去选择一个单元格,以及去拷贝和粘贴它们,了解EXCEL公式输入的基本方法。就可以很便捷地完成样条插值计算。本文介绍的样条插值计算方法扩展了EXCEL的应用领域,对于希望借助EXCEL解决工程问题的专业工作者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颜庆津等《计算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10月

[2]冯绍灌,《选煤数学模型》,煤炭工业出版社,1990年10月

ABSTRACT

Cubic Spline Interploation Used in EXCEL

FAN Xiaonan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paper provides a method of establishing a spline fitting function in EXCEL. A real example of spline fitting in EXCEL was demonstrated.

Keywords Cubic Spline Interploation Programming Solve EXCEL Application

范肖南:1956.7~,安徽合肥人,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博士在读,现就职于安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

电话:0554-6668647(O) 0554-6668515(H)

邮编:232001

Email:

关于在Word表格中的计算
篇二:表格中如何计算总分平均差值

关于在Word表格中的计算

求和、平均值的方法(以下表为例):

求和:

(1)将光标点移到放置计算结果的单元格中。如要计算0 12

学员的总分,则需将光标点放到E5单元格内。

(2)单击“表格”菜单上的 [公式] 选项,打开公式对话框。

如左图,在“公式栏“括号中键入被求和数的单元格编

号。如“B2 :D2”表示求B列第2行单元格到D列第

2行单元格中所有数值的和。

(3)013学员、014学员的总分分别用上述方法求得。

求平均值:

(1)将光标点移到放置计算结果的单元格中。如要计算“数

学”的平均值,则需将光标点放到B5单元格内。

(2)单击“表格”菜单上的 [公式] 选项,打开公式对话框。

Word默认的计算是“=SUN(LEFT)”即求和。若要计

算平均值,则从“公式栏”中将SUN(LEFT)删除,

如左图。注意:公式栏中的“=”要保留!

(3)在“粘贴函数”栏中选择“AVERAGE”用以求平均值。

(4)在“公式栏”括号中键入被求平均值的单元格编号。如左

图。“B2:B4”表示求B列第2行单元格到B列第4行单

元格中所有数值的平均值。

(5)“计算机”、“物理”的平均值分别用上述方法求得。 在Word中计算要注意的问题:

(1)计算环境一定要在英文半角状态,即输入法状态在 ltu 图标下。

(2)在公式对话框的“公式栏”中的等号即“ = ”不能少。

(3)在“公式栏”括号中键入的单元格编号若用分号即“:” 隔开,则表示第某列某行单元格到第某列某行单元格中所有的数值。如“B2 :B4”,表示B列第2行单元格到B列第4行单元格中所有的数值;若用逗号即“,” 隔开,则表示第某列某行单元格与第某列某行单元格中的数值。如“B2,B4”,表示B列第2行单元格的数和B列第4行单元格中的数值。

在excel中如何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的差
篇三:表格中如何计算总分平均差值

在excel中如何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的差

因为时间是由序列号所代表的,用户可以用较晚的时间减去较早的时间以得到间隔。例如,单元格A3含有5:30,单元格B3含有14:00,下面的公式返回8:30(间隔8小时30分)。

=B3-A3

然而,如果减的结果是负值,它会变成一个无效时间;Excel显示了一系列的#号(####),如图6.9所示。

提示:因为没有日期的时间的日期序列号是0。一个负的时间结果导致负的序列号,这是不允许的。当与日期一起使用时间时,这一问题不会发生。

如果时间间隔的方向不重要的话,用户可以使用ABS(绝对值)函数以返回间隔的绝对数值:

=ABS(B3-A3)

然而,如果两个时间是在同一天内,将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是,如果工作延长到了午夜以后,例如,用户可能从晚上10:00开始工作并在第二天的早上6:00结束工作,则使用这个公式将返回错误的数值(16个小时)。下面的公式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8个小时):

=(B3+(B3<A3)-A3)

另外一个更简单的公式也能做这项工作:=MOD(B2-A2,1)。

两者都可得到正确的答案:8:00。

统计学计算题
篇四:表格中如何计算总分平均差值

统计学计算题

27、【104199】(计算题)某班级30名学生统计学成绩被分为四个等级:A.优;B.良;C.中;D.差。结果如下:

B C B B

C D A D

B B B A

A C B A

B A D C

D B C D

B B C C

C C B A

C B C B

B A A D

(1)根据数据,计算分类频数,编制频数分布表;

(2)按ABCD顺序计算累积频数,编制向上累积频数分布表和向下累计频数分布表。

【答案】

28、【104202】(计算题)某企业某班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根据上表指出:

(1)上表变量数列属于哪一种变量数列;

(2)上表中的变量、变量值、上限、下限、次数; (3)计算组距、组中值、频率。

【答案】(1)该数列是等距式变量数列。

60、70、80、90,70、80、90、100,19、25、16、11; (2)变量是日产量,变量值是50-100,下限是50、上限是60、次数是9、、23.75%、31.25%.20%13.75%。 65、75、85、95 ,频率分别是 11.25% (3)组距是10,组中值分别是55、

29、【104203】(计算题) 甲乙两班各有3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如下:

(1)根据表中的数据,制作甲乙两班考试成绩分类的对比条形图; (2)比较两班考试成绩分布的特点。

【答案】

乙班学生考试成绩为优和良的比重均比甲班学生高,而甲班学生考试成绩为中和差的比重比乙班学生高。因此乙班学生考试成绩平均比乙班好。两个班学生都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即考试成绩为良和中的占多数,而考试成绩为优和差的占少数。

30、【104205】(计算题)科学研究表明成年人的身高和体重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根据下面一组体重身高数据绘制散点图,说明这种关系的特征。

体重(Kg)

50

53 155

57 160

60 165

66 168

70 172

76 178

75 180

80 182

85 185

身高(cm) 150

【答案】散点图:

可以看出,身高与体重近似呈现出线性关系。身高越高,体重越重。

31、【150771】(计算题) 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

66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组方法的类型;分析本班学生考试情况。

【答案】(1)"学生考试成绩"为连续变量,需采组距式分组,同时学生考试成绩变动均匀,故可用等距式分组来编制变量分配数列。

(2)分组标志为考试成绩,属于数量标志,简单分组;从分配数列中可看出,该班同学不及格人数和优秀生的人数都较少,分别为7.5%和10%。大部分同学成绩集中在70-90分之间,说明该班同学成绩总体良好。

考试成绩一般用正整数表示时,可视为离散变量也可用单项式分组,但本班学生成绩波动幅度大,单项式分组只能反映成绩分布的一般情况,而组距分组分配数列可以明显看出成绩分配比较集中的趋势,便于对学生成绩分配规律性的掌握。

62、【104275】(计算题)设某产品的完整生产过程包括3道流水作业的连续工序,这3道生产工序的产品合格率分别为80%、90%和95%。则整个生产流程的产品总合格率是多少?

【答案】.80.90.950.68488.1%

63、【145013】(计算题) 某学院一年级两个班的学生高等数学考试成绩如下表:

试分别计算两个班的平均成绩和标准差,并比较说明哪个班的高等数学考试成绩差异程度更大。

【答案】

x甲

i15

xifi

i1

5

甲班成绩均值:甲班成绩标准差:

表格中如何计算总分平均差值。

fi

3200

8040

s甲

i1

xix甲

i1

5

2

fi

55802265802575802108580217958026

40

fi

V甲

s甲x甲

10.62

0.132880

10.62

甲班成绩离散系数:

乙班成绩均值:

5

x乙

i15

xifi

i1

fi

3920

78.450

乙班成绩标准差:

s乙

i1表格中如何计算总分平均差值。

xix乙

i1

5

2

fi

5578.4246578.42148578.42189578.427

50

fi

11.36

s乙x乙

V乙

11.36

0.144978.4

乙班成绩离散系数:

V甲V乙

,因此,乙班的高等数学考试成绩差异更大。

64、【145019】(计算题)根据下表资料,计算众数和中位数。

【答案】

次数最多的是168万人,众数所在组为15~30这一组,故

116814226人

XL15

XU30

21689672人

MoXL

Mo

126

d151518.98

12267272

d301518.98表格中如何计算总分平均差值。

122672

或:

中位数位置

f

2

522

2612,说明这个组距数列中的第262位所对应的人口年龄是中位数。从累计(两种方法)人口数

中可见,第261位被包括在第2组,即中位数在15~30这组中。

XL15

XU30

fm168

Sm1142

Sm1212

f

MeXL

Sm1fm

d15

261142

1525.625

168

或者:

f

MeXU

Sm1fm

d30

261212

1525.625168

65、【145089】(计算题) 有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2件,标准差为8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fanwendaquan/102771.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