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应用题微课

汇报体会 时间:2020-02-16

【www.myl5520.com--汇报体会】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微课稿
篇一: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应用题微课

数学广角《集合》微课稿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104页例1。教材例1编排的意图是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跳绳小组和踢毽子小组的学生名单,和实际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总人数不相符合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渗透并初步体会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

学情分析

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集合理论可以说是数学的基础。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述。

2.过程与方法方面:使学生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初步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述。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具学具】:实物投影、情境图。

教 学 设 计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主题

1、我想试试同学们反映快不快,请大家猜个脑筋急转弯。

昨天,小刚到超市去买东西,在付款的时候,小刚从前往后数排在第3,从后往前数,小刚排在第4。这时,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付款?

2、在这道题谁被重复算了一次?板书:既……又…… 板书:3+4-1=6

3、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就是与这有关的一类问题。【板书:数学广角】窍门满街跑,看你找不找。这节课看谁找的窍门最多?谁表现得最好?

二、引导探究

1、 了解运动爱好

同学们平时喜欢体育运动吗?体育运动各种各样,你喜欢什么样的运动?

2、假如学校里要组织活动,一项跳绳,一项踢毽子,请你

选择的话,你喜欢什么运动?

我们举举手看,喜欢跳绳的有哪些同学?喜欢踢毽子的有哪些同学?都很多,有没有两样都比较喜欢的?

三、出示题目,引发冲突

下面是三(1)参加跳绳、踢毽子的学生名单。

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喜欢跳绳的有9人,喜欢踢毽子的有8人,参加这两项比赛没有17人呀?问题出在哪儿呢?

三、研讨交流,体会含义

1、问题: “两项都参加的”有几名同学呢?

【有3个同学既喜欢跳绳又喜欢踢毽子】

问题: “两项都参加的”应该算几个人呢?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应用题微课。

小组讨论发现:参加比赛的学生中有的同学既喜欢跳绳又喜欢踢毽子,是重复的,在计算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

2、看来表格不方便我们统计总人数!

用一种什么样的方法表示“既能清楚地看出每个人的情况,又能明显看出一共有多少人”?

3、请大家拿出纸和笔,在纸上写一写、画一画,看怎样能使别人一看就知道喜欢跳绳的有哪些同学,喜欢踢毽子的有哪些同学,两样都喜欢的有哪些同学?同时还方便我们数人

数?

四、了解“韦恩图”,解决问题

谁愿意展示下你的想法?根据老师所掌握的,在100多年前的英国,有一个名叫韦恩的数学家,用一个图很方便的解决了我们今天遇到的这个问题。展示给大家看。

韦恩:19世纪英国哲学家和数学家,1881年发明了韦恩图,又叫文氏图。韦恩图是用封闭的曲线直观地表示集合及其关系的图形。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由于其直观,往往具有特殊的功效。

五、绘制“韦恩图”,再次体会

1、红色的圈圈住的是什么?【喜欢跳绳的同学】黄色的圈圈住的是什么?【喜欢踢毽子的同学】中间两个圈相交的部分呢?【既喜欢跳绳又喜欢踢毽子的同学】一共是多少个同学?【14】

因为是韦恩最早发明的,所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这种图,叫韦恩图。老师发现不少同学的想法和韦恩的一样,看来如果我们生的比他早,那就是用你的名字来命名了。

2、现在我们知道了可以用韦恩图,既能表示重复的部分,又能方便统计总数。接下来,假如要用算式表示喜欢跳绳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又该是怎样的呢?

①算法1:9+8-3=14人

你是怎么想的?【先把喜欢跳绳的和喜欢踢毽子的分别加起

来。算式是9+8=17然后再用17减去3个重复的,17-3=14】 ②算法2:6+5+3=14

请你解释一下。【6是只喜欢跑步的,5是只喜欢跳绳的,3是既喜欢跳绳又喜欢踢毽子的,即重复的】

3、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算法,你觉得哪种比较容易理解,把你比较容易理解的那种算法,说给你的同桌听一下,是什么意思?

六、回归生活,实际运用

1、出示105页,做一做第一题

①现在就去大自然看看,它们是谁呀?在这些动物当中有会飞的,会游泳的。找找哪些是会飞的,哪些是会游泳的,你能把它们的序号填到图中合适的位置上吗?【105页做一做第1题】

只会飞的有哪些?【②④⑧⑩】

只会游泳的有哪些?【①⑤⑥⑨】

②天鹅和大雁放哪儿?【放中间】为什么放中间?【它既会飞又会游泳】同意吗?

③如果又来了一只小狗,应该把它放在哪呢?

【因为它既不会飞也不会游泳】

所以不能放在圈里,只能把它放在哪里?【圈外】 同学们真了不起,没有被这样的问题迷惑住!

2、看图.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微课教案
篇二: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应用题微课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p46~p49页。 设计思想:整个设计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学生的汇报、展示、交流,教师的及时引导学生验证、推理、提升,在师生互动的动态生成中共同推进课堂,教师起了一个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课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地完成形式多样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

学生分析:“年月日”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系,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生对现行历法中年月日的制定有一些了解,但对闰年平年的有关知识比较陌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 的记住每个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2)能判断某月是什么月,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各季度的天数。

(3)能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4)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渗透科学思想方法。

2、过程与方法: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应用题微课。

(1)在经历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

(2)在体验小组合作解决研究主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求知识的情感。

教学重点:对每个月的天数的认识。(正确、迅速记住十二个月的天数)

教学难点: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猜谜语:

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

每天都要脱一件,最后剩下一张皮。(日历)

2、说一说下面节日的日期

儿童节、教师节、劳动节、植树节、国庆节。

这些都是用年、月、日表示的时间单位。常用的时间单位除了我们知道的时、分秒以外,还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年、月、日。(板出课题)

3、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也有很多值得纪念的重大日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的这些图片,你知道这些图上所画的是哪些有意义的日子吗?(出示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年历

这是一张2003年年历卡,这年历卡里有许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请同学从年历中寻找思考题的答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应用题微课。

①一年有几个月?②哪几个月是31天?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应用题微课。

③哪几个月是30天?④二月份有多少天?⑤一年有多少天?

汇报结果:一年有12个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都是31天;4月、6月、9月、11月都是30天。

师:习惯上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把有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

师:哪两个月是连续的大月?(7月和8月)

师:2月是大月还是小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2月份只有28天或29天。称平月)

2、计算平年全天的天数

师:一年有多少天呢?(365天)、

师:让我们一起来通过计算验证一下吧。

(1)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2)31×7+30×4+28=365天

师:通过计算我们现在可以肯定平年全年是365天。

3、识记大月、小月的方法

师:一年中哪月是几个大月?几个小月?想一想有没有记住它的好方法?

(1)左拳记忆大小月

课本上介绍一种好的方法,可以在左拳上数。怎样数呢?请同学们打开书48页,看下面的一段话:“要知道哪个月有多少天┄┄”(老师组织,指导学生边看书边数)。投影出示左拳图,指着左拳图,带着学生一起数。

巩固提问:拳上凸起的地方表示每个月有多少天?凹下去的地方表示每个月有多少天?哪个月除外?

(2)儿歌记忆大小月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11),三十整。惟有二月最特别,二十八或二十九。

带领学生读儿歌。

练习:儿童节、教师节、劳动节,这些节日是在大月还是在小月?

3、认识平年、闰年

2003年各月的天数我们知道了,那么别的年份各月的天数是不是这样呢?(出示2004—2005年2月份的月历表)

概括:每一年的12个月中,都有7个大月,4个小月,二月份天数随着年份的变化而在所不同,我们把2月份是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二月份是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

提问:二月份的天数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平年、闰年。如何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请同学们观察下表,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闰年?根据年份发现什么规律?使学生理解通常每四年一闰的道理。(出示1993—2004年2月份的月历)

闰年的公历年份与4有什么关系?请学生计算1989年到1994年各年份除以4,看看发现什么规律?(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是闰年的一般规律)

三、巩固练习

1、一年有多少天?

2判断下面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

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

3、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猜一猜他是哪一天生的?

4、填一填

(1)一年有( 7 )个大月,( 4 )个小月

(2)5月1日的前一天是( 4 )月( 30 )日

(3)8月30日的后一天是( 8 )月( 31 )日

(4)四月份有( 4 )个星期零( 2 )天

(5)小明在外婆家连住62天,正好是经过两个月份。是( 7 )月和( 8 )月

四、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2、时间对我们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每日都学会新知识,每月都有大收获,每年都取得很大的进步。

五、作业

课本p56的第5、6题。

板书设计:

年月日

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365天 31×7+30×4+28=365天 366天 31×7+30×4+29=366天

每月有31天的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大月) 每月有30天的十:四、六、九、十一月。(小月)

二月份:28天平年

29天闰年

微课教案《有余数除法》
篇三: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应用题微课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微课)

高新区尤口中小:谢根华

教学设计思路:

“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是从表内除法向表外除法过渡的桥梁,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从教材上看,内容抽象,概念性强。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一方面注重结合具体的情境,加强有余数的除法意义的认识;另一方面重视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它是在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和表内除法竖式的写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它也是学生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三年级的学生的心理、智力尚处于发展阶段,抽象思维能力、概括、推理能力较差,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是借助直观教具,实现由形象逻辑逻辑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亲身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本节课我注重利用摆小棒这个活动,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模型,体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学好数学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据除法的横竖式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观察、概括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

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其中,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由于低年级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较弱,因此,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就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主要采用“自主操作,体验感悟”的教学方法:著名心理学家皮亚光认为:“知识源于活动。”要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多种感觉去探索,促进学生有意义地构建新知。因此,在学生观察主题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之后,我设计了一个摆小棒的活动。这个活动本身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和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交流,并且结合摆小棒的过程试列竖式计算,使数学活动和数学模型之间建立联系,促进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横竖式写法等知识体验深刻、理解到位,并能正确掌握。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喜欢参加联观会吗? 出示布置联欢会场的主题图。师:从图中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停2秒后课件出示):有23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载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寓于生活,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教学中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学习情境,让陌生的材料熟悉化、抽象的知识趣味化,让学生感到亲切和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尝试解决问题。

师:算式怎样列?为什么这样列式?(停2秒)

列式:23÷5=

要求可以摆几组?就是把23个,每5个分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师:怎样进行计算?同学们能用摆小棒的方法试试。

(1)课件展示 师:把23根小棒,每组摆5根,可以摆4组,还剩3根。剩下的3根还能再分吗?为什么?(不能),因为3根不够摆1组。师:同学们也是这样想的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摆小棒解决问题的这一个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促进学生认识活动本身蕴涵的数学内容,使数学活动与数

学模型之间建立联系。]

(2)师:同学们能列竖式展示你的计算过程吗? 瞧,这就是这道计算的竖式。 谁又能说说竖式中23、5、4、20、3分别表示什么?(停2秒)课件板书:23表示有23盆花,5表示每组摆5盆,4表示可以摆成4组,20表示已经摆了20盆,3表示还剩3盆,是23减去20的差。 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对吗?!师指出:剩余的这个3就是这节课老师要介绍给大家认识的新朋友,它的名字叫“余数”。(课件板书:余数 )

(3)教学横式读写法

师:怎样在横式后面写计算结果呢?先在等号后面写商4,4表示可以摆4组,4的单位名称是组,再写余数3,为了分清商和余数,在商的后面打6个小圆点,再写余数3,3表示还剩3盆,所以3的

单位名称是盆。

课件板书:23÷ 5=4(组)„„3(盆)

师:这个算式读作23除以5等于4组余3盆。

[设计意图:结合用23根小棒代替23盆花摆一摆这个活动,由直观过渡到抽象,引导学生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横竖式写法,学生对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理解更加深刻、到位,并能正确掌握。]

(4)实践应用

师:同学们刚才学得特别认真。请同学们再看大屏幕。 多媒体课件出示算式:13 ÷3=□„„□ 师:请同学们再拿出13根小棒摆一摆。(停3秒)师:有13根小棒,每组摆3根,可以摆4组,还剩1根。 你们也是这样摆的对吗?师提问:在这道竖式中,13、3、4、12、1分别表示什么?13表示有13根小棒,3表示每组摆3根,4表示可以摆成4组,12表示已经摆了12根,1表示还剩1根,是13减去12的差。同学们:你们一定跟老师想的一样对吧?

语文三年级下册微课稿-《瀑布》
篇四: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应用题微课

《瀑布》微课

一、开篇

同学们,大家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让我们感受到了庐山瀑布磅礴的气势,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叶圣陶先生的《瀑布》,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叶圣陶先生。

二、简介叶圣陶

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原名叶绍钧,笔名有叶陶、 圣陶、桂山等,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的座右铭“文学为人生”很有名。叶圣陶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第一位写童话的作者。代表作《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同学们课后可以阅读一下。好,我们把目光投向课文。

三、读课文,解决生字。

首先,老师来范读课文,请你认真倾听,听好生字的读音,听好句子与小节之间的停顿。瀑布——(读课文)。接着,我们来看一看课文当中出现的生字词语。请你跟老师读——瀑布;叠叠,涌上;岸滩;比喻;衬着;屏。这节课的会写字有瀑、叠、涌、滩、喻、衬、屏,其中叠、喻、屏还是会认字。要注意叠的拼音韵母ie和ei的区别。喻的拼音是整体认读音节。屏的读音为后鼻音。请你跟我读 叠 喻 屏。我们来看本节课的会写字。瀑、涌、滩都是左右结构,部首为三点水的生字。瀑字右面是日共水组成,但又稍微有所变化,日字要写得扁扁的,共字的撇和点变成了撇和捺并且要写得舒展,水的横撇变成点提,最后一笔捺变成点。那么瀑字的右面上下的间距要写得紧凑,整个字才会美观。同样滩字左右之间的间距写得紧凑,字也会很漂亮。喻和衬同样为左右结构的字,喻字左小又大,注意人字写得舒展,下面的横不要落吊;衬字左窄右宽,部首为衣补旁,不是示字旁。最后看叠和屏,叠字上中下结构,上下之间的距离要紧凑,上面三个又最后一笔捺都变成了点,写得时候要写得小一点。中间为秃宝盖,位置在恒中线上,下面是而且的且字,注意且字的最后一笔横要写得平又直。屏字为半包围结构,尸字头,下面是并且的并。以上就是本节课的会写字,请你根据老师的讲解,在拼音田字格上认真书写,一个字写两遍,组一个词。注意写字姿势。

四、美在哪里?

我们接着来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瀑布美在哪里?用上节课老师教给大家的圈画词语和句子的方法来回答这个问题,并将你的想法写在书上的空白处。

五、瀑布知识。

这节课的内容就是这些了,剩下的我们明天课上交流?对了,你还知道哪些瀑布的知识?请明天在课堂上和同学们分享吧!同学们,再见!

ǒāè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fanwendaquan/101294.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