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武汉江滩变化

历史教案 时间:2020-08-05

【www.myl5520.com--历史教案】

浅议武汉市汉口江滩的规划上传
篇一:武汉江滩变化

浅议武汉市

汉口江滩的规划、开发与利用

目录

摘要…………………………………………………………………………………………….3 地理位置………………………………………………………………………………………3 历史沿革………………………………………………………………………………………3 设计特点

(1) 设计原则…………………………………………………………………………….4

(2) 设计方案…………………………………………………………………………….5

景观特点

(1) 绿化…………………………………………………………………………………..8

(2) 铺装…………………………………………………………………………………..8

(3) 小品…………………………………………………………………………………..8 不足…………………………………………………………………………………………….9 后记……………………………………………………………………………………………10 参考……………………………………………………………………………………………11

摘要:滨水空间对于滨水城市来说,是城市的名片和窗口,在城市规划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就武汉市汉口江滩的规划、开发与利用,并简略地和其他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稍作比较,着重讨论其空间分布和设计特点,以及它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和人们在此的体验;同时提出自己的感受和建议。

一、地理位置

汉口江滩位于武汉市汉口江岸区,西起武汉客运港,东至丹水池后湖船厂,全长大概8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带状公园。

图1:分析图一(桔黄色线为分隔武汉的长江、汉江;红色框内为汉口江滩,全长8公里)

武汉市是一个水边城市,长江和汉江将其分为三地,市内湖泊众多,因此,“水”对于这个城市有着非常特别的意义。在以长江为名的城市里,武汉犹为特殊。长江水每年的夏季都会有大幅度的涨水,尤其是在湖北省这段,涨落差距特别大。因此,防涝防汛对武汉来说特别重要。其次,汉口江滩毗邻江汉路步行街与龙王庙,与武昌隔江相望,处于武汉市中心区域。

从空间类型上来看,汉口江滩属于环水型(夹江);按其与城市的地理关系来看,它属于与市中心相连的滨水区。因此,在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江水本身的特性以及它对整个城市外形及功能的影响。①

二、历史沿革

汉口江滩的码头文化由来已久。在历史上,作为重要的停泊码头,这里承载着交通运输的作用,如同古代中国的脉搏般,传输着维持与发展的血液;在近代,战争的痕迹,风云的变迁又为这片土地天上的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曾是各国租界地,世事更迭变换,汉口江滩边的建筑永远地静止,西洋建筑,商铺银行,革命遗址及故居被保留了下来,证明了这里的不平凡。

图2:照片1(沿江大道边的老建筑之一,原为英国上海汇丰银行汉口分行大楼)

但因为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汉口江滩一带,并未合理开发和利用,而是堆积着大量垃圾。江边又建了很多违章建筑物,严重阻碍了长江水的疏通,抬高了长江水位,防汛防洪甚为不利,在涨水季节,对于沿江的居民区也是很大的安全隐患。

曾经的辉煌演变成如此落魄的下场,实在是令人惋惜。好在迈入新世纪后,高速发展中的武汉对这样一个不平凡的城市角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除了扮演防洪的排头兵,作为汉市的中心区域,汉口江滩肩负着城市景观美观的重任。从武昌区隔江遥望,或是从长江二桥驾车驶过,亦或是乘长江轮到客运港,到汉口区游览观光,汉口江滩都会成为游客们对武汉市的初印象;周围又有江汉路步行街、龙王庙以及江滩上的老建筑群,这些富有历史文化气息和浓厚人文情怀的景点,使得汉口江滩的规划开发,成为了必须重点考虑仔细推敲的任务。从最初的一期到三期,从2002年开始,直到2006年初,整个江滩公园才全部竣工。

三、设计特点

(1)设计原则

个人认为,在汉口江滩的设计上,首要考虑的应该是防洪防涝的功能。与上海、纽约、新加坡等城市的滨海空间,英国泰晤士运河及其他城市的港河滨水空间,还有各大城市的环湖滨水空间相比,汉口江滩的水文特征为涨落潮高差大,季节性明显,以及长江水随气候变化的不稳定因素。再想起1998年长江水灾的教训,汉口江滩防洪防涝的功能尤为重要。

图3、4:百度图片(左为上海外滩风景,右为泰晤士运河风景)

其次,再考虑到它与城市的空间关系,应该形成水面开敞的空间形态;在周边环境上,它又与城市繁华中心相连,它对城市的服务功能应该是多样的;旁边是沿江大道及历史遗迹,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要与这些景观交相呼应,并且凸显城市特色。

最后,再考虑到它本身的形态特点——

“一般的滨水地区,其对人的诱致距离为1~2km,相当于步行15~30分钟的距离范围—而汉口江滩,因为长江的流向笔直通畅,一至三期加起来总共有将近8公里长”!”②—

如此典型的带状区域,必然要用到分区分段的方式来设计它,但同时又要保持滨水空间的连续性,这无疑加大了它的设计难度。

(2)设计方案

图5:照片2(汉口江滩公园入口处的导览图)

汉口江滩采用的是这样的改造方式:对阻水建筑物及企业进行拆迁,清除垃圾,疏浚了河道,在裸露的地表种植耐水的植被。这样的话, 每到涨潮时,江水可以畅通经过,将危害降到了最低。

图6:照片3(最外延的防水植被)

在纵向设计上,采用了分层的方式。——

“依据不同季节的水位,建起了三级亲水平台:一级为20米高程,宽10米;二级为25米高程,宽30米至50米;三级为28.8米高程,宽10米。分别针对冬季、春秋季和夏季的水位而建”。③

这三层亲水平台,从沿江大道到江边,分别分为:提防观景带(沿江大道与江滩车道之间,可高台观景)、游憩林荫带(车道与滨江步道之间,可平台观江)、滨江特色带(滨江步道以南,可梯台戏水)。这样富有创意的设计相当实用,既能巧妙地防洪,又不挤占资源,留出了宽敞的空间,视野开阔,又为市民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公共场所。

在横向上,滨江步道、林阴步道、堤上观景廊从头至尾贯穿了整个江滩,维持了它的连续性。

图7:照片4(非常长的滨江步道)

同时,在如此长的滨江空间上,它的空间分布是分段的。一共有9个与长江垂直的短轴。

武汉江滩变化。

实景) 图8、9:照片5、6(与长江垂直的9个短轴,分别与9个广场相连,图为其中两个广场的

按功能来分主要有四个区域——观光游览区、中心广场区、休闲活动区和欧洲园艺区。观光游览区主要有文化广场、历史雕塑、露天舞台以及茶座、观江咖啡吧;中心广场区是绿化景观和大型水景、夜景交融的主入口区;休闲活动区则有水上乐园、儿童公园及密林区。

武汉汉口江滩公园现状分析与问题研究
篇二:武汉江滩变化

武汉汉口江滩公园现状分析与问题研究

【摘要】武汉汉口江滩作为武汉江滩文化的重要标志。其在地势,气候等客观条件下都是我国江滩公园中的代表。水系江滩与武汉城市形态结合,最能反应城市发展建设水平。但武汉汉口江滩,在武汉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许多制度,景观规划以及旅游规划问题,本文从水景观,植被景观以及人文景观三个问题进行相关分析。

【关键词】汉口江滩;水景观;植被景观;人文景观

1.武汉汉口江滩目前发展状况

1.1武汉市区气候背景

气候变化是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之一。对于武汉区域的气候背景调查与汉口江滩景观规划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从武汉城市区域来观察,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与长江、汉江交汇处,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由此看出,地理以及气候优势决定了武汉城市区域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对汉口江滩水景观规划提供了良好的运用背景。

1.2汉口江滩地理状况

汉口江滩位于武汉市区北岸,面积160平方米,相邻沿江大道、龙王庙,与江汉路步行街相接,相望黄鹤楼景区,与长江百可争流相映。在地理条件上,是独具水景魅力的景观代表作。

1.3汉口江滩存在的问题

汉口江滩临江部分是未经处理的地表土壤。景区内仍有与水景观意境相违背的建筑构件和景观设施;相当数量的人为景点与江滩文化不协调,人文景观分布不够均衡;标志性景观建筑缺少地域代表性。同时,标志性景观的单一,造成了游人过度集中,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压力。作为武汉市区代表性的江滩公园,承载了过多市民休闲活动,部分公共卫生设施形同虚设,直接对长江水资源形成了威胁。

2.武汉汉口江滩存在的社会价值

武汉江滩文化是保护水资源最直接体现。它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典范之作。汉口江滩体现“江城”武汉的精神,也是沿袭了人类自古依水而居的生活习性,是武汉市民接触自然,放松休闲的首选之地。

3.综合汉口江滩公园的建议

3.1汉口江滩公园内水景观的规划武汉江滩变化。

水不仅是美丽、安静的元素,同时也是致使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潜在威胁。2012年夏季全国多地城市因长时期雨洪致全城交通瘫痪。随着气候的变换,调整景观规划项目以其使适应气候的变化,同时减少因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害。雨洪属于天然水资源,目前并未处理得当,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雨水直接冲刷使污染物未经处理流入长江水系,破坏了生态水系的平衡。

依据武汉的气候条件以及汉口江滩地势规划汉口江滩属于雨水适应性景观。在这个资产和资源不断减少的时代,汉口江滩水景观规划要以保护武汉长江水系整体格局为前提,关注整个水循环过程、雨水收集、水的重新使用、废水回收、综合管理也是雨水适应性景观所考虑的重要因素。汉口江滩水景观不仅要满足游憩功能,还要承担水资源保护,具备武汉人文特色,生态科普教育的功能。

3.2汉口江滩植物景观规划

汉口江滩公园案例分析
篇三:武汉江滩变化

汉口江滩公园案例分析

一、基本概况

1、 前世今生

江滩的前世

长江浩浩,汉江蜿蜒。喧闹三镇,

因了两江千年流淌,而变得灵秀,变

得多姿多彩。在过去的江滩整治工程

中,只注重了防洪作用,而忽略了环

境功能,使江滩资源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成为了藏污纳垢之处。曾几何时,人们乘船游览武汉三镇,一边感叹上天对武汉人的眷爱,一边却惋惜江滩刺目的荒芜。 江滩的今生

2001年汉口长江江滩开始苏醒,仅仅几年时间,一座芳草萋萋,绿树成荫,集休闲娱乐防洪于一体的大型江滩公园出现在世人面前,成了武汉旅游新名片,随后汉江江滩,青山江滩,武昌江滩相继开建。今日,武昌江滩四期全面建成向市民开放,武汉两江四岸的江滩公园成为江城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2、 建设简史

汉口江滩公园上起武汉客运港,下至丹水池后湖船厂,全长7公里,分三期进行规划建设。

江滩

改造一期从2001年11月开始进行吹填,整个整治工程预计于02年国庆节前竣工。整个工程从武汉客运港至粤汉码头长1.04公里,绿地面积14万平方米,以大面积绿化和滨江公共休闲活动空间为主,展

示城市景观。

江滩整治二期从粤汉码头至长江

二桥,2002年开始进行吹填。从武汉客

运港至长江二桥间的百万平方米江滩将

连为一体,面积相当于3个中山公园、8

个上海外滩。江滩用地70%用于绿化,

20%用于修建各种休闲娱乐设施,10%

建造亲水平台。于2003年9月28日对

市民开放,形成3.4公里长的“绿化滨江长廊”。

江滩三期将开工汉口江滩两头延伸,三期建成后,这条滨水绿化长廊将长达

8.45公里,形成世界级的大型绿化广场。

二、格局分析

游览路线简图 主要节点

江滩总体格局为“三区三带”。

三区:观光游览区、中心广场区和休闲活动区。

三带:滨江特色带、游憩林阴带、堤防观景带。

从天津入口广场至露天剧场为观江游览区,以黎黄陂路闸口拓宽30米,形成贯通的大广场为中心广场区,从中心广场至粤汉码头为休闲活动区。沿江大道与江滩车道之间为堤防观景带,车道与滨江步道之间为游憩林阴带,滨江步道以南为滨江特色带。另外,横向的滨江步道、林阴步道、堤上观景廊贯穿整个江滩。武汉江滩变化。

观江游览区:天津路入口广场、凭江观景台、文化广场和露天剧场,并增设了雕塑和文化诗墙,提高了文化品味,特别增加了观江休闲服务设施,安排了滨江咖啡座、茶座等服务功能,形成了内容丰富、具有特色的观景线路。

中心广场区:黎黄陂路闸口将扩宽至30米,形成开

敞的人行入口。中心广场是绿化景观和大型水景、夜景交

融的主入口区。它包括大 型梯级景观绿化和“光之舞”广场。

休闲活动区:体现了

休闲活动的参与性与

空间的舒适性、趣味性。它包括水上乐园、密林区等。

滨江特色带:高台观景、平台观江和梯台戏水为一

体的大型滨江亲水空间。滨江步道贯穿其中,沿途设置梅花灯和荷叶坐椅。

游憩林阴带:总长1200米,宽3-8米,采用蓝色系列的地砖进行铺饰,间隔局部地段有地灯装饰,形成蓝色彩带。各类绿化用地10万平方米,共占28.8平方米总用地的70%,绿化覆盖率达90%,使汉口江滩成为汉口滨江地区最大规模的集中绿地。

堤防景观带:重点进行堤上观景廊道设计,形成集垂直绿化、观景廊道、休闲服务、缓坡绿化景观为一体的景观带。

三、 个人见解

1、关于布局

江滩公园的格局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呈带状形态,其设计从点、线、面三个方面入手,点为各个景观节点,线为滨江特色带、游憩林阴带、堤防观景带三带,面为观光游览区、中心广场区和休闲活动区,由各个点构成,三位一体,既体现地域文化,又考虑生态环境因素。整个公园除了纵向的线状串联,还有横向的辐射交通,可谓布局网络化。

2、关于游客

漫长的公园游线中,各个年龄阶段的游客各得其乐。中年老者或围坐休憩,或独自锻炼,或悠然散步,或放风筝游于天际;青年者或双双嬉戏江畔,或散步闲谈;少年者或追玩打闹,或把弄锻炼器械……

3、关于地砖

整个公园绵延8.45公里,又呈带状,之中地砖小道形态丰富有致。其主要颜色为浅黄色、蓝色,又以赭石色、朱红色、青黑色等加以点缀。

广场铺砖:

多种颜色与形状的组合

不同纹理武汉江滩变化。

论汉口江滩的规划
篇四:武汉江滩变化

论汉口江滩的规划

汉口江滩位于长江武汉市区北岸,面积160万平方米,与沿江大道景观相邻,与龙王庙景点相连,与江汉路步行街相接,与黄鹤楼景区相望,与长江百舸争流相映,构成武汉市中心区独具魅力的景观中心。江滩是城市防洪与环境创新有机结合、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成功典范。因此列入了国家级风景区。

暑假前几天到江滩实地参观了一下,我对江滩的规划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汉口江滩工程,是城市防洪与环境创新有机结合、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成功典范, 是市委、市政府精心打造的亲民工程,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晶,她融入了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几届领导的心血,得到了全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集中了各类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智慧,在广大市民的支持和配合下,经过100多个参建单位和大批建设者的不懈努力精雕细凿而成。

规划本着有利防汛、以人为本、以绿为主、突出特色的原则进行规划。

江滩总体格局为“三区三带”。

三区:观光游览区、中心广场区和休闲活动区。

三带:滨江特色带、游憩林阴带、堤防观景带。

根据这总体的格局,江滩分三期工程进行的建设:

一期工程为江汉关 -粤汉码头,长1.04公里,观江游览和文化展示功能; 二期工程自粤汉码头至长江二桥,长 2.4公里,滨江亲水和休闲健身活动功能; 三期工程为长江二桥 -后湖船厂,长3.6公里,重点满足城市生态绿化需要。 其中一二期工程重点建设“三区”, 其规划建设目标是:凸现汉口江滩位于长江之滨的恢弘气势,力求整体、亲水、生态、休闲的特色,在确保防汛安全的前提下,建设成为全面展现21世纪城市形象的,具有恢弘气势的滨江景观特色、树茂荫浓的生态绿化特色和开敞舒适的亲水休闲特色的绿色滨江长廊,形成具有现代文化艺术风貌,满足公共休闲活动,充满人文关怀的城市绿色客厅。 而第三期工程则重点在“三带”的建设,要有利防汛,确保行洪,突出以人为本,以绿为主,注重文化,突出特色。沿江大道与江滩车道之间为堤防观景带,车道与滨江步道之间为游憩林阴带,滨江步道以南为滨江特色带。另外,横向的滨江步道、林阴步道、堤上观景廊贯穿整个江滩。

一. 三区

观江游览区:天津路入口广场、凭江观景台、文化广场和露天剧场,并增设了雕塑和文化诗墙,提高了文化品味,特别增加了观江休闲服务设施,安排了滨江咖啡座、茶座等服务功能,形成了内容丰富、具有特色的观景线路。观江观景视线宽阔,广场两侧布局展示中心和防汛调度中心,两座建筑物均采用流线造型,与客运港形态有机呼应。两座建筑物之间为3400平方米的停车场(可停放车辆100辆)。

文化广场区——以长江诗词文化雕刻展示为主题,布局采用石材雕饰的诗词和浮雕景墙,展示毛泽东和历代文人墨客对长江的颂咏。林阴广场面积达2600平方米。 休闲活动区——体现了休闲活动的参与性与空间的舒适性、趣味性。它包括水上乐园、密林区等。 水上乐园的总平面为圆形,总面积达3800平方米,包括游泳池、戏水池、滑道等设施。泳池内设置成人区和儿童游戏区,成人区设置标准泳道、水边

吧和太阳伞。儿童游戏区设有彩色滑道等戏水设施,冬季可作为青少年航模比赛和训练基地。儿童游戏设施包括秋千、滑冰道、旋转木马、沙场等,面积达1900平方米。游戏场周边布置具有童趣的实用型水果雕塑系列,如西瓜饮水器、冬瓜商亭、豆荚座椅等。密林区利用了缓丘形成的高度,种植颜色丰富的植物,形成夏绿秋红的绿化景观效果。

二. 三带

滨江特色带:三级亲水平台的设计。江滩的设计者、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

的高级工程师让余敏认为,江滩的设计绝不仅仅是要建一个城市游园那么简单,它应该成为一种城市景观和象征。“和上海外滩相比,武汉江滩有它先天的优势,这种优势就是大”,和上海外滩相比,武汉江滩面积是它的8倍,仅沿江观景道就有60米宽。而这种天然的广大也使得武汉的江滩得以拥有三层观水平台,其中高层观景台比马路高1米多,第二层是观水平台,一年之中有两个月会被水淹掉,到了汛期会有如在海边的感觉,最低一层的平台,在枯水季节会现出沙滩,人们可以拾级而下,和江水靠得更近。高台观景、平台观江和梯台戏水为一体的大型滨江亲水空间,滨江步道贯穿其中,沿途设置梅花灯和荷叶座椅。

游憩林阴带:总长1200米,宽3-8米,采用蓝色系列的地砖进行铺饰,间隔

局部地段有地灯装饰,形成蓝色彩带。各类绿化用地10万平方米,共占28.8平方米总用地的70%,绿化覆盖率达90%,使汉口江滩成为汉口滨江地区最大规模的集中绿地。

堤防景观带:重点进行堤上观景廊道设计,形成集垂直绿化、观景廊道、休闲服务、缓坡绿化景观为一体的景观带。堤上观景廊:采用缓坡式戗台与防洪墙衔接,顶部设木质步道,在上面既可以观街景,又可观江景。木质步道局部安排休闲茶座,底层设零售、公共卫生等服务设施,总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形成观景、观江和服务的最佳场所。

现在的江滩很好的执行这当初规划者的初衷,以她的一方水土养育了既粗犷又柔情的武汉人,漫步江滩,或观景,或小憩,或在水上乐园游戏,或在文化广场思考??从这诺大的江滩规划中,我们能看到规划的真正意义,指导我们将来在规划时不仅于人有益,也要与自然和谐。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jiaoanxiazai/116850.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