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本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好经验和做法

历史教案 时间:2019-10-23

【www.myl5520.com--历史教案】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思考与实践
篇一:本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好经验和做法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思考与实践

仙桃市彭场中学 黄爱平

一、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要性。

中国有历史悠久而又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智慧的结晶。然而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不同程度地遭到国人毁弃。当然,对于外来文化,我们要采取鲁迅提出的“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现实社会中,不少人热衷于过“洋节”。什么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光棍节、情人节、感恩节等等,不胜枚举。与之对照,传统节日除春节外大多平平淡淡,冷冷清清。圣诞节等洋节日的盛行发生于全球化或者西方文明在全世界渗透的背景之下,是不同文明交融的结果。过洋节往往是个体身份建构的手段。因为西方文明的强势地位,过洋节日可能被贴上有品位、时尚、时髦等标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文化霸权。现如今,国人忠孝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差不多都还给老祖宗了,而西方的拜金主义、资产阶级自由化、极端个人主义、黄赌毒、夜总会、性开放等糟粕却学了不少。可怕的是这些糟粕正在影响着下一代。中国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主任孙萍在几年前就提出了“文化国防”的概念,提出把文化上升到战略的地位来看。如果到了中国只能输出电视机,而输出不了电视机里的内容。那时候我们的民族文化就完了,国家也将要完了。 传统文化就是中国自古以来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之总和,有精华也有糟粕,其中优秀文化应该得以传承。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不仅应始终保持一种崇敬感、自豪感,还要主动地去承担传承、传播、弘扬的义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自然责无旁贷。

目前在我国中小学中普遍存在着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现象。农工民主党天津市委员会曾在中小学进行“国学”教育的问卷调查,在 205份调查问卷中,中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老师认为缺乏应有的文化、历史知识的,竟多达 138人。认为在中小学应设立“国学”教育专门课程的有 165人,占 80%。认为中小学需要专门设立写字和书法课的有 180人,占 88%。认为表达能力差的 82人,不会写信、作文困难的 66人,写字难看的 85人。认为学生的语言、文学、文化水平令人担心的有 74人,占问卷人数的 36%。而希望中小学“要由浅入深地学习中国文化知识”并认为“很有必要”的有 170人,占问卷人数的 83%。可见,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家长、老师,都对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不足反映强烈。一些青少年热衷于给同学过生日,却连自己父母的生日都不知道。一些孩子花钱如流水,却从不体谅父母挣钱养家的艰难辛苦。何来孝道?

这些问题追根溯源,还是孩子在童年时期,对于其品德教育和人格养成的工作没有做好,这里面既有家庭教育的原因,也有学校教育的责任。小学阶段对于人的成长来说特别重要,这一时期的孩子可塑性强,是人格养成和行为习惯培养

的最佳时期,对他们进行教育一定要遵循儿童的认知特点来进行才会更有效果。

在这一点上,中国传统蒙学教育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中国传统蒙学教育有悠久的历史, 是针对5到15 岁的少年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一种称谓,中国传统蒙学教育主张在儿童性情未定之时和心智初开之际,就施以正当的教育,以培育儿童的品德,启迪儿童的智慧。在塑造青少年人格品质和精神家园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经验和实践方法,这些都值得借鉴。蒙学教材也种类繁多,流传比较广泛的蒙学教材主要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千家诗》、《童蒙须知》、《幼学琼林》等,这些蒙学教材,不仅将天文地理、生活生产、历史人物﹑人情世故﹑成语典故、文化知识融为一体,将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所需知识几乎全部包括其中,而且用词简练,读起来又合辙押韵,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轻松,也很容易背诵。其中做人做事的道理,需要一辈子来学习和体会。有些内容小孩可能不理解,但这些不理解的词句会在大脑中、心灵中慢慢沉淀下来,等到年纪渐长,慢慢就会明白。一旦经历到某些事情的时候,孩童时期学过的东西会突然触发,豁然贯通,有一种“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早已拥有”的感觉。很多东西不一定完全理解了才有作用,正如多数人不理解自行车跑路的道理,同样会骑自行车。

我们很高兴的看到,目前在中国许多地方,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些传统经典文化的价值,并将之引入学校教学当中,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又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大放异彩。

近几年来的国学热,使中国传统文化进学校成为一种趋势。国家六部委于2008年4月推出了“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以及京剧走进小学音乐教材等活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可以说,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大有必要,势在必行,这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生存发展,兴衰荣辱。做好这项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当然,我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到底哪些内容应该进入中小学课程中,这些内容在中小学教育中承担着什么样的角色和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是决策者在做出一些决策之前应该审慎思考的问题,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有待探索研究的重大课题。

二、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践。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哪些内容适合中小学生学习呢?有文学,如唐诗宋词元曲;有儒家哲学,如《论语》《孟子》;有美术,如国画剪纸;有音乐,如二胡古筝;有书法,如毛笔篆刻;有语言文字,如汉字普通话;有伦理道德,如《弟子规》、《增广贤文》等等。

我们彭场中学是一所农村初中,在师资、设备、经费等方面条件有限。但全体教职员工并未忘记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 ,努力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在教育教学中力争找到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突破点,做传统文化的普及者。

在校长张进华的带领下,结合实际情况,我校做了以下这些工作:

1、召开教师动员大会,明确认识,统一思想,成立“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专班,布置任务,明确职责,强化落实与检查。

2、优化育人环境。校园主道旁的宣传栏出专刊,定期更换内容。最近一期出的内容是《中国传统科技》,此前出过《中华传统节日》与《中国书画艺术》。校园内古诗文随处可见。“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等出现在显眼的墙面上,古诗文氛围浓郁。楼梯间、走廊里,随处可见图文并茂的古诗文,中华传统文化随时随地感染学生。这些古诗文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开展传统经典诵读比赛。学校组织语文教研组编写了校本教材《<论语>精选四十则》《<孟子>精选》印发给学生,人手一册。语文老师带领学生熟读成诵,选拔学生参加比赛。通过这种形式促使学生了解并积累儒家文化,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为人处世的教育。

4、响应市教科院组织的古诗文背诵默写竞赛的号召,组织学生背诵小学初中阶段课内所有文言文与古诗词、若干课外古诗词、《增广贤文》、《声律启蒙》。这一活动最近几年,每年都进行。

5、校园广播开辟了一个栏目《民乐欣赏》,让学生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二胡曲《二泉映月》等民族器乐。

6、美术老师引导学生学习毛笔书法和钢笔书法,评选优秀作品出专刊展览。

7、班主任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观看《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让“百家讲坛”里的专家为学生传道解惑。

8、发挥班会课主阵地的作用,班主任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开过的班会主题有“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礼仪”、“中国古代科技”。

让下一代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健康成长,这是我们教师应尽的责任。为此,我们将竭尽全力。如何让工作更有效果,有待探索。我相信:路是人走出来的,只要方向对,就不怕路远。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
篇二:本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好经验和做法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

为全面加强我校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让青少年从了解、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主动传承、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一、活动目的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精髓。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吸收与传扬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已经成为中华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可以帮助青少年在感知、体验和创造中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提升民族自信,振奋民族精神,从小就自觉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让同学们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夯实思想道德基础,形成道德行为规范,成为具有传统文化根基的现代人,为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全面准备。

二、活动内容

1、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以古诗词和经典古文作为诵读主要内容,通过对古诗词和经典古文的学习和颂读增强青少年的语感,提高普通话水平和写作水平。

2、民间手工艺制作:民间手工艺制作以动手为主,其方法融折、剪、画、玩为一体,能从不同侧面激发学生们的参与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当新作品完成时,学生们可以充分体验美的存在,体验愉悦和成就感。

3、中国书法绘画:可以帮助孩子了解民族审美立场,陶冶道德情操和塑造完美人格,增强孩子的自由与创造精神。

4、传统戏剧曲艺:以戏剧曲艺演故事、借故事讲道理,是对青少年非常形象的教育形式。

5、传统趣味活动和体育项目:可以帮助学生们增加团队意识,锻炼体魄,感受传统活动的魅力。

6、民族音乐舞蹈:民族音乐和舞蹈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我国各族人民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和舞蹈,内容丰富,各具特色。

7、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普及活动中,要紧紧围绕节日主题,突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充分展现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并注重提升文化内涵,通过举办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民俗文化表演和民间艺术展示等活动,让学生们在参与中亲身体验节日习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以上这几项活动内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在青少年中开展,鼓励学生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头脑去想,用自己的双手去做,用自己的嘴巴去说(唱)。

除此之外,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学生学习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家庭的活动。以家庭美德教育普及为重点,开展“与经典文化同行,与圣贤先哲为友”,“亲子读书共成长、经典文化进家庭”和“书香家庭”评选活动。通过读书知识竞赛、优秀读后感评选、“子女和父母、

同读一本书”等特色载体活动,引导家长爱书、藏书、看书,自觉接受传统美德教育。年底前,层层推荐、评选全校十大“书香家庭”。引导家长学习传统文化,领悟传统文化的精华,并注重言传身教,提高家长利用传统文化开展家庭教育的能力。

三、活动要求

1、要提高认识。要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要把这项活动作为青少年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2、要整合资源,凸现特色。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符合本校学生特点的传统文化内容,开展学习、体验活动。

3、要发掘内涵,重在体验。传统文化中的知识、艺术形式和民间工艺只是传统文化的皮毛,深层次的价值观念、思想和行为方式才是传统文化的内核。要坚持与青少年心智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发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并将其以适当的方式渗透到青少年日常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中,让学生们在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青少年的心灵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激发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从而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怀。

4、要注重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发挥广播站、板报等的阵地作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宣传和介绍,在校园内营造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要充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出来进行推广,对活动中典型的事例及时进行宣传,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申报材料
篇三:本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好经验和做法

本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好经验和做法。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规划

课题申报书

重庆市荣昌区大成小学——朱昌茂

一、课题名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课题研究

二、课题负责人:朱昌茂

三、课题主要成员:大成教育研究院 德育组长 教科室主任 语文学科组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看望师生时,曾态度鲜明地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早在2014年3月,教育部就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那么,中小学如何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长期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北京大学教授张联荣说:“中小学语文、历史、德育、艺术等学科教学,对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要有准确把握,这是传统文化的最核心部分,不能不看历史背景、不分良莠全盘吸收。”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倪文锦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育核心工作的回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该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健全人格”。

“胡适、鲁迅、郭沫若等,都是四五岁开始熟读古文经典,这是他们走向大家的起点。”已是耄耋之年的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童庆炳说,“孩子15岁之前,应该大量阅读、背诵古文经典,增加积累,其次要从中学做人的道理,最终目的就是传承优秀文化的基因。”

除了古文经典,中秋、重阳、清明、春节等文化传统节日及习俗,传统戏曲戏剧,传统礼仪,等等,都是目前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短板”。“要适当加强乡土观念和本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好经验和做法。

地方乡土文化教育。”北京大学教授漆永祥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农村的孩子对家乡的历史、文化不了解,对故乡感情越来越淡薄,到城市上学、工作后,过年过节都不愿意回家。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2013年3月7日习见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华民族伟大崛起首先是文化、精神在世界上的认可、 追随和崛起。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

2014年04月02日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制定本指导纲要。提到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

(3)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4)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正视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挑战。

大成教育集团提出“做最好的成长教育”办学使命,我们也对“做最好的成长教育”做了较具体的诠释,即最好的成长教育应该是围绕“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开发生命与圆满生命”而展开的全程生命教育;最好的成长教育是让孩子生命有根有魂、有灵性、充满智慧的教育;最好的成长教育应该是唤醒沉睡的大脑、唤醒生命、唤醒灵魂的教育;最好的成长教育就是用爱和智慧破译孩子生命潜能的密码,使其活出真我; 最好的成长教育,是帮助孩子找到他(她)自己的“生命价值”和“最佳生命状态”的教育;最好的成长教育不能脱离民族文化,不能缺失圣贤经典的滋养,不能背离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根和魂;最好的成长教育应该是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和发展做准备的教育;最好的成长教育既需要以人为本,又需要传承和创新。真正的教育应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最好的成长教育, 应该是大道至简的教育,一言一概之, 应该是最大限本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好经验和做法。

度地开发人性的教育。要“做最好的成长教育”,绝离不开经典国学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

荣昌教育离不开经典国学和传统文化教育。荣昌县自唐乾元元年建县以来,至今已经有1250多年的历史,我们的先辈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生息繁衍,造就了不少仁人志士、墨客文人,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荣昌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助推着全县统战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一千多年来,积淀了许许多多鲜活、生动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有的得到了传承发展和利用,有的正处于濒危状况,有待我们发现、挖掘、传承和利用。为了荣昌文化保护和文化传承,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响应荣昌区统战部、宣传部和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通过大成小学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研究和实践,为传统文化进校园在荣昌教育行业内树典型和榜样作用,为荣昌教育做出应有贡献。

五、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经典诵读如何进校园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诵读,是一项大工程,在教材的选用、诵读的理念研究、诵读方式及教学方式的研究、课程设置、如何与现代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如何克服课时数不够、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程评价等,都需要作深入细致的学习和研究。

(二)如何用传统文化打造校园文化

学校文化分显性和隐性文化,文化是学校办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办学和立校之本,是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显著标志,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外可彰显个性,对内可影响师生成长。用传统文化来打造校园文化是大成小学的重要办学举措,学校将深入细致的开展相关工作。

(三)如何将荣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方文化融入到学校文化中去

荣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丰富,也面临着传承和传播,学校是传承和传播传统文化的一支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大成小学如何将荣昌折扇文化、陶瓷文化、夏布文化、地方戏曲等文化传承,面临着考验和挑战,大成小学也将深入研究,同时也需要社会广泛支持。

(四) 如何开展传统文化活动,来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

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是推动传统文化和影响师生的重要手段,传统文化活动的有效性,是开展传统文化必须深入思考和实践的重要内容。比如开展孝亲活动,传统节日活动,孔子活动月活动等,将是大成小学要全力做的工作。

六、本课题国内研究的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一)传统礼仪教育在当代学校里几乎是空白,失去了从行为方式上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有力的抓手。

目前的“国学热”对于普及传统文化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是如果学校不能成为进行传统文化主渠道的话,那么热很快就会变冷的。

(二)传统教育师资不足,教师本身的国学素养对传承传统文化造成致命的影响。

国学以儒学为主导,主张仁知统一,知行合一,即学问与道德的统一;学知的过程也是得到修养的过程。但目前应试横行,功利心横行,造成教师不学国学,自身无道,哪能传道。

(三)传统文化传承以点带面,不系统,不深入,代功利

目前传统文化进校园,大多是背背《弟子规》,开展一些感恩活动,给父母洗洗脚,读读经典,开展些传统书画,没有抓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不系统,不深入。比如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孝敬之心的培养,经典国学熏陶,家国情怀培养,身心和谐,至善之心培养,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说好中国话,连最起码让学生感受中国汉字的魅力的教育都没有做到。目前很多学校开展传统文化就是走秀成分较多,没有深入细致,有层次,有主次,系统推进,没有真正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四)预计会取得的突破

1.我校经深入研究国学及传统文化的性质特征,深入学习习主席对传统文化的讲话精神和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完成我校传统文化进校校园的规划方案及经典诵读的课程标准并经相关专家验证。

2.完成我校课程规划设置和校本教材编制。

3.广泛学习目前在国学研究方面和经典诵读方面取得的现有成果,拿为己用。

4.形成独具特色的适合我校校园建设的显性文化建设。

5..形成我校独具地域特色的地方非物质物化传承课程。

6.系统开展核心精髓文化的传承和传统,比如汉字课程,让学生感受汉字之美,汉字历史和汉字文化,培养孩子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崇敬感。

7.提升师生道德素养和国学素养,大大减轻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和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七、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包括人员构成、资料准备、科研手段和经费保障)本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好经验和做法。

1.统一认识,广泛营造氛围。

成立以学校牵头,董事会推动,大成教育研究院协助,各部门分头行动和落实,全体参与的积极氛围。下设子课题组,广泛开展行动研究,并统一管理,统一指导。印制传统文化学习教材,习主席讲话文档材料及视频;教育部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文件材料;台湾大学教授王财贵相关经典诵读理念及方法介绍视频及材料;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徐健顺吟诵理念及方法介绍;特级教师陈健

素读理念介绍;经典诵读教材四书五经学习等氛围营造,使全校教职工统一认识传统文化开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搭建平台,助推传统文化建设。

聘请传统文化专家和教授来校讲学,通过专家对传统文化深入的理解和实践,让师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师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学校成立广播站,学校电视台,qq群,微信群等平台,广泛交流学习体会和感受,形成一种强烈的学习氛围,助推传统文化建设。

3.研训合一,成就本校传统文化。

认真组织参加各类培训,学校组织经典诵读展示课、研究课、同课异构、撰写学习心得、集体调研、晒课、观摩课等手段,形成研究和实践统一,使研究具有有效性。

4.开展多种形式活动,使活动成为传统文化催化剂。

传统文化的一个重大特点就是文化属性,活动让文化具有传播性、感染性、体验性和工具性,对文化的影响和传播具有独到的作用。

5.教育集团下拨专项资金,确保传统文化开展顺利进行。

大成小学定位双语教学和传统文化,这是学校发展之道,是学校内涵发展所必须,也是大成教育发展纲要所做的规划。所以,集团领导高度重视,会全力支持。

6.开办孔子学堂,国学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大成小学是中国孔子基金会在西南地区授权批准的第一块孔子学堂,以“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作为办学宗旨。我们将按这一办学宗旨办有特色的孔子学堂和国学班,将以国学为办学特色,在确保国家课程的前提条件下,把国学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

八、课题组分工情况

组长:朱昌茂 负责课题研究的组织领导工作、培训工作兼理论研究工作

副组长:何久明 负责课题的研究策划和指导工作

成员:叶昌利 负责课题的课堂建设及秘书工作

张军 负责课题的对内对外培训工作的开展

李欢 负责课题的活动开展

于春潮 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九、主要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启动阶段(2016年6月6日——2016年7月6日)

传统文化进校园总结
篇四:本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好经验和做法

“传统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为全面加强我校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了解、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主动传承、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我校开学第一课特开展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此次活动我校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积极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开展了一系列的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如:利用我校的校园文化墙对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四五六年级学生开展了诵读国学经典《弟子规》并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绘画和手抄报比赛;组织七八九年级的学生学习感恩教育《疯娘的故事》并要求学生写观后感、开展剪纸和软笔书法比赛。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同学们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引导学生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本次主题活动之后,同学们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当然此次活动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活动前准备不充足等。我们会在这次活动中吸取经验,不断总结,不断进步,齐心协力开展好下一次活动。

昭苏县喀尔坎特学校

2015年8月27日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jiaoanxiazai/99174.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