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教材编写论证报告

工作报告 时间:2020-07-29

【www.myl5520.com--工作报告】

论证报告
篇一:教材编写论证报告

《生产型企业物流运营实务》(物流管理专业)

论 证 报 告

一、前言

二、新编《生产型企业物流运营实务》教材的必要性

1.教材模式陈旧,脱离企业实际工作流程

2.教材内容具有“统编性”,与行业的迅猛发展不匹配

3.评价体系不合理,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4.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特别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成果未能及时有效的体现在教材中

5.教材与职业资格认证缺乏衔接,未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

6.教材以平面教材为主体,缺乏数字化教学资源

三、新编《生产型企业物流运营实务》教材的可行性

1.优秀的编写团队

2.新颖和创新的编写思路

3.教学手段与配套资源的开发

4.编写计划

1

关于编写校本教材《砌筑工程施工培训教程》的论证报告1
篇二:教材编写论证报告

关于编写校本教材《砌筑工程施工培训教程》的论证报告

建筑施工技术为我系的重点专业,并建立了专门砌筑实训培训场地,实训设施及教学资源相当的雄厚。为了更好地发挥本专业的资源优势,有必要进一步挖掘与开发校园资源,让我校的办学特色得以凸显,教师的教学特点得以充分体现。为此,我教研室预编写校本教材《砌筑工程施工培训教程》。

通过企业调研,我们以“能力为本位”、“会用、实用、够用”为原则,同时结合我校特色,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学生能够接受为目的,编制切实可行的校本教材。从编制方案可以看出,涉及砌筑工程的内容比较全面,从识图、构造、结构计算到砌筑类型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的施工中需要涉及的知识点(第一章:建筑识图;第二章:建筑材料;

第三章:砌筑工程基础知识;第四章:砌筑砂浆;第五章:砌体结构计算;第六章:砌砖工程;第七章:石砌工程;第八章:小型砌块工程;第九章:配筋砌体工程;第十章:抹灰工程;第十一章:砌体工程冬期施工;第十二章:砌体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第十三章:砌筑安全施工)。

编制方案可以实时,但编制过程中要注意“会用、实用、够用”的编制原则,以浅显易懂、重实用为方针,在难度上以学生能自学本教材为标准,进行编撰。

砌筑工程施工培训教材编撰组

2013年12月25日

校本教材编写方案

建筑施工技术为我系的重点专业,并建立了专门砌筑实训培训场地,实训设施及教学资源相当的雄厚。为了更好地发挥本专业的资源优势,有必要进一步挖掘与开发校园资源,让我校的办学特色得以凸显,教师的教学特点得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迅速发展。。为此,为此,拟编写《砌筑工程施工培训教程》为学校的教学与实训服务,现编制本教程的编写方案。

一、编写的指导思想和要求

指导思想:校本教材的开发是为开放式职业教育服务的,为此要找准定位,要摆脱传统教材模式的束缚,以“能力为本位”、“会用、实用、够用”为原则,开发有我校特色,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学生能够接受的校本教材。

要求:1、校本教材要体现知识的模块化,以考岗定级为基准编写教材,根据学生的培养目标及在校要通过的技能考核来开发教材,并加强实训的针对性。

2、校本教材的开发一定要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量力而行,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职业技能。务必要在开发前对所有的因素进行自我评估,要有清醒的全局意识。

3、在编写校本教材的时候,立足点应该放在本校特色课程及本校教学与实训的资源的开发上。

二、适用对象

1、本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专业的学生

2、相关专业参加建筑专业培训的学生

三、编写提纲和参编人员

校本教材:《砌筑工程施工培训教程》。(编写人员张贞、王元峰、武群、程芳芳、孟霞、魏婷、刘宏杰、录金何、徐芸)教材编写论证报告。

第一章:建筑识图(责任编辑:徐芸)

1.1房屋建筑制图的基本规定

1.2 投影的基本知识

1.3建筑工程识图

第二章:建筑材料(责任编辑:武群)

2.1水泥教材编写论证报告。

2.2砂

2.3石膏

2.4石灰

2.5砌块(砖、石、其他种类砌块)

第三章:砌筑工程基础知识(责任编辑:程芳芳)

3.1砌体构造

3.2 脚手架及垂直运输设备

3.3工程量计算

第四章:砌筑砂浆(责任编辑:孟霞)

4.1 砂浆组成

4.2 配合比计算

第五章:砌体结构计算(责任编辑:张贞)

5.1 力学性能

5.2 计算方法

5.3 受压计算

5.4 局部受压

5.5 静力计算

5.6 验算

第六章:砌砖工程(责任编辑:王元峰)

6.1 准备工作

6.2 砖基础

6.3 砖墙砌筑

6.4 砖垛砌筑

6.5 砖柱砌筑

6.6 空斗墙

6.7 多孔砖墙

6.8 空心砖墙

6.9 砖拱、过梁、檐口

6.10 特殊砌筑方法

6.11 砖墙勾缝

6.12 砌体工程验收

第七章:石砌工程(责任编辑:刘宏杰)

7.1 准备工作

7.2 毛石基础

7.3 料石基础

7.4 毛石墙

7.5 料石墙

7.6 石墙勾缝

7.6 石砌体验收

第八章:小型砌块工程(责任编辑:录金何)

8.1 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

8.2 混凝土加气块砌体

8.3 粉煤灰砌块砌体

8.4 轻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

8.5 砌块砌体验收

第九章:配筋砌体工程(责任编辑:张贞、汪建国)

9.1 网状配筋砌体

9.2 组合砖砌体

9.3 钢筋混凝土填心墙

9.4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9.5 钢筋混凝土芯柱

9.6 钢筋砖圈梁

第十章:抹灰工程(责任编辑:孟霞)

10.1 操作工具

10.2 施工准备及基层处理要求

10.3 内外墙及顶棚抹灰

建设项目论证报告
篇三:教材编写论证报告

建设项目论证报告

项目名称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项目(用款)单位 广东医学院 (公章)

项目负责人 罗 辉

申报日期 2004.06

填报日期2004年 6 月 15 日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论证报告

一、基本情况

1.单位名称、法人代表姓名、学科门类、 财务收支状况及学校概况。 单位名称:广东医学院

法人代表:罗少军

学科门类:基础医学

财务收支状况:

学校概况:广东医学院是省属重点建设院校,分湛江和东莞两个校区。湛江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97亩,校舍建筑面积14.2万平方米;东莞校区位于东莞市松山湖科技园区内,占地面积1084亩,首期工程已完成校舍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2003年开始招收首届1506名新生;第二期工程20万平方米的校舍建筑也将于2004年底完成。

经过46年的艰苦奋斗,广东医学院已成为我省最大的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本科教育设有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麻醉学、口腔医学、眼耳鼻喉科学、整形美容医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皮肤病与性病学、法医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营养与食品卫生检验等14个专业。2004年又新增了药学、预防医学、公共事业管理、英语等4个本科专业;研究生教育也已具有相当规模和特色,现有2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校现设有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检验学院、护理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六个二级学院,2004年正在筹建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拥有省级重点扶持学科1个、扶持学科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厅级重点实验室4个。全校目前在校全日制学生人数为12994人,其中本科生为10780人。现有教职工880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517人,教授44人,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120人,具有博士学位35人,硕士学位235人。

2. 项目负责人姓名、性别、职称、职务、所学专业。

项目负责人姓名:罗辉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职务:设备处处长

所学专业:化学

3. 项目名称、类型、主要工作内容、项目总投入情况(人、财、物)。 项目名称: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类型:重点实验室

主要工作内容、项目总投入情况(人、财、物):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一个校级的实验中心,下设“细胞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生理科学实验室”等5个基础医学实验室。位于东莞校区已建成的基础医学实验大楼,使用面积为26260平方米。本“示范中心”分两期建设,总投资为1020万元。第一期建设的“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已按省级示范中心的建设标准完成,投入资金468.6万元,并已在2004年上半年投入使用。第二期建设包括“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生理科学实验室”等3个供二年级学生使用的基础实验室,计划在2005年5月前全部完成,预算资金为551.4万元。经费主要用于:(1)900万元用于购置细胞生物学、形态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原生物学、生理科学等5个新建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及对实验室进行装修,改善实验室环境:包括实验台凳、天花吊顶、空调通风、供水排污、用电线路等,高标准地完善示范中心实验室地环境设施(2)50万元为组织实验教材的编写、出版,实验教学软件、课件的制作。(3)40万元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技术研究和实验仪器开发项目。(4)30万元用于实验队伍人员进修培训及其它。

二、必要性与可行性

1.项目背景及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对所在领域或行业事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是否属于国家政策优先支持或重点发展的范围。

在99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在“决定”中还十分明确地指出:“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

内容和教育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为了跟上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步伐,适应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以最佳的医学实践模式,最佳的医学教育方法和学习过程的高效率为原则,紧紧围绕医学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传统的实验室建设模式,按学科特点,重新组建实验室和配置教学设备,改革旧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实施新的运作模式已成为一种趋势。

广东医学院是一所以医科为主的本科医学院校,其中的化学实验室、物理学实验室、数学与计算机实验室、生物学实验室、解剖学实验室、组织胚胎学实验室、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室、寄生虫学实验室、生理学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病理学实验室、病理生理学实验室、药理学实验室、卫生学实验室、中心实验室等15个基础课实验室,1995年通过了全省高校第一批省级基础教学实验室的合格评估。随着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近年来已将大部分基础课实验室进行了重组整合,并从原教研室分离出来,实行独立的二级管理体制。

2000年5月,以机能学实验室为改革试点,将生理学实验室、药理学实验室、病理生理学实验室合并重组为生理科学实验室,把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三门实验课程内容优化整合,编写出版了《生理科学实验》教材,独立开出一门全新的以“生物信号采集和微机处理系统”为中心、动物实验为主体、CAI网络教学为辅助的机能学实验课,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全面提升学生综合实验技能的培养。经过四年多的建设,该实验室已初具规模,效益显著,连续两年与中国生理学会联合主办“全国医学动物实验技术规范化操作及机能学实验室建设”讲习班。

在总结重组生理科学实验室经验的基础上,在湛江校区, 于2002年5月,将组织胚胎学实验室、病理学实验室合并重组为形态学实验室,独立承担组织胚胎学和病理学的实验教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室、寄生虫学实验室合并重组为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并将三门课程的实验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独立开课。2003年7月,将生物学实验内容改为以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为主,并将实验室改名为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也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减少传统型验证性生物化学实验项目,增加分子生物学实验内容及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并将实验室改名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通过对实验室的建制、管理模式、实验教学内容等的优化整合,使我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迈向了一个新

台阶,实验场地、仪器设备、实验技术人员等教学资源实现了较大程度的共享,确保了招生规模扩大后的实验教学质量,探索出一套适合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课程设置体系和管理模式。

为了适应我校东莞校区办学条件的需要,结合湛江校区实验教学改革的经验,在东莞校区成立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统一管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对我校的快速发展、教学水平的提高将发挥重要作用。(1)进一步改善我校的办学条件,特别是基础医学实验课的教学条件,促进我校教学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综合型人才培养的基地,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条件。(2)利用网络资源和手段,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建设实验教学专题网站,使其成为具有较高水平的基础医学课实验室,并且具有开放性、示范性和辐射作用。(3)探索总结出一套符合医学教育规律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模式,特别是在教学资源共享、实验室开放、设计性实验项目开设、网络教学等方面进行广泛的探讨。(4)示范中心仪器设备、环境设施等硬件装备和实验项目、管理模式等软件建设要达到国内同类院校的先进水平,将示范中心建设成为我校2005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亮点项目之一。

2.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分析。具体内容:与同类项目对比分析;项目受益范围和预期效益分析;预算的合理性与可靠性分析;项目的主要工作思路与设想。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成,可较大程度地改进我校实验教学的管理模式及提高实验教学水平。(1)使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充分共享,提高了人、财、物、场地利用率,可大大减少实验室的重复投资,降低办学成本。提高教学效率,形成了实验教学和实验资源管理的良性循环。例如生物显微镜,细胞生物学与病原生物学共用,可节省300台,合计金额120万元。(2)突破了原有实验教学依附于学科的单一模式, 突出了学生实践技能的一体化培养,把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改革实验项目,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开放实验室,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3)打破了传统按学科设立实验室,建立了新型的按学科群建立综合性实验室的新体系,充分体现了学科群体优势。 (4) 利用示范中心所配备的先进仪器设备,开展科学研究,以提高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的科研水平,成为青年教师的人才培养基地。教材编写论证报告。

(5)探索了一条追求质量效益,降低实验成本,提高综合素质的人材培养成功思路。

论证报告
篇四:教材编写论证报告

乐山市普教职教科研项目

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

论 证 报 告

沙湾区太平镇中心小学课题组:白美洪

一、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语文课程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小学六年的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可见,阅读对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智力的发展,情操的陶冶都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拟订《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的研究方案》,既有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支持,又有现代教育理论的支持,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标准看,它包括正确的解词,释句能力;正确理解语言构造的各因素关系和文章结构能力,会分段,概括段意及中心思想;由字面的理解水平,提高到结合内容的分析,概括与推理的理解水平;既要通过思维的分析、想象、联想、推理,把字里行间的含义理解具体,又要通过思维的抽象、概括、比较、判断,把具体内容概括地掌握,达到深入理解的水平。

我们力求通过对农村小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常规、阅读方式、阅读步骤、阅读品质、阅读任务五个环节中,努力提高农村小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为此,本方案主要研究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现状调查研究

1、通过学生问卷,家长问卷方式,了解学生自主阅读状况。问卷内容包含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量以及影响学生自主阅读的因素,如老师、学校、家庭等。

2、分析研究现状产生的原因,写出调查报告,为制定本方案提供依据。

3、每学年开展我校学生、同类学校学生、村小学生、城区学校学生的自主阅读问卷调查,采集样本,及时调整研究计划,检验目标的达成度。

(二)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目标研究

1、根据阅读能力的要素,拟订《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总目标体系》。

2、将总目标体系按不同的年段,提出不同的目标培养要求,设计不同年段的阅读目标。

3、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从而形成阅读能力。

4、定期组织班级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交流,定期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或专题阅读活动,创设阅读交流平台。

(三)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

1、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阅读资源,创设学校、家庭的阅读氛围。

2、结合教学内容,编写阅读书目一览表,向学生推荐。如以单元主题或题材为主线,向学生提供

相应的或相似的阅读作品书目。

3、加强与社区、学生家长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课外自主阅读情况,逐渐杜绝学生上网游戏,长时间看电视的坏习惯,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通过邀请社区、家长参与课题研究,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

(四)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

1、根据不同年段的学生实际,向学生传授基本的阅读方法,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让学生掌握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2、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如故事会、朗诵会、专题演讲会、读书笔记展览会、书节活动、人物评议会等。

3、改革家庭作业,渗透阅读内容,每周保障学生在校有一节语文自主阅读时间。同时,学校通过购置图书,增加图书藏量,加强图书室的管理与使用。各班建立图书角,学校和班级图书保障人手20册。

(五)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达标评价研究;

1、制定《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学段评价标准》

2、制定《农村小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示范检测表》

3、制作《农村小学生个性化自主阅读导读》

4、制定阅读行为评价的系列调查问卷、评价表格。

5、建立学生阅读激励机制,制定学生阅读星级评选细则,定期评选知识之星,合作之星、达标之星、自主阅读之星、探究之星、互助之星、超标之星、运用之星、购书之星等。

6、制定参研教师评价方案,调动教师参研积极性。

研究目标:

(一)、学生培养目标:

通过课题的研究,小学生阅读能力明显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师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明显提高,学科文化素养有明显的提升。

(三)、学校发展目标:

提升学校形象,学校品位和学校声誉,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使我校的语文教育教学成绩优于同级同类学校。

二、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

(一)、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1、怎样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和自主阅读习惯。

2、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3、探索培养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兴趣、习惯的途径与方法。

4、怎样将各年段的阅读能力培养目标落实到语文教学的课堂上。

(二)、本课题研究的难点

1、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2、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评价。

3、建立农村小学生个性化自主阅读导读。

三、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上讲,本方案提出的目标是能达到的,措施是可行的。苏藿姆林斯基关于阅读的理论指出:“学生学习越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就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暴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头脑也需要科技之光,给予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他还认为:“如果我们想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那么就应当让他们所阅读的东西,比要求他们所记做的东西多两倍。如果小学生除了教科书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么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如果学生其他的书读的较多,那么他不仅能够学好正课,而且会剩下时间去满足其他方面的兴趣。” 苏藿姆林斯基的理论让我们实施本方案的信心更足。

从实践角度上讲,本方案提出的目的、措施是可操作的。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总目标和各年段的系列目标也是可操作的。“培养兴趣,养成习惯,推荐读物,读书指导,开展活动,家校结合”都是实现目标的桥梁和纽带,这些具体方法既符合教学规律,又便于教师操作。另外,我校有一支具有良好素质的教师队伍,他们勤于学习,敢于实践,富有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又有完成区级普教科研课题——“计算机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教育科研经验,。学校主要领导十分重视本课题的研究,并亲自承担或主持本课题的部分内容的研究。

实施本课题研究方案,可让教师改变教科书是教学的唯一资源的狭隘观念,意识到教学资源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层出不穷。实施本课题研究方案,可促进教师整合语文阅读资源,开发语文阅读资源,摆正师生关系,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阅读的引导者、提供者、帮助者。可让教师真正体会到学生的自主阅读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就要扩大阅读量,做到课内外互补。

本课题属应用性研究,主要回答“怎样做”的问题,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十分重大。具有明确的指导性:能有效地指导教师开展小学生自主阅读指导活动。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能立即让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操作应用。 具有明显的效益性:实施本方案,能很快激发农村小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课内外阅读,有利于培养农村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形成阅读能力,有利于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健全的阅读心理,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增加农村小学生语言实践机会。真正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落实新课标“目标”的目的性。

教材编写论证报告。

四、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状况

长期以来,国内各小学也在逐步开展阅读教学研究,有的学校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结构,制定了阅读目标,有的学校还开设了阅读指导课,已有越来越多的学校都意识到了提高小学生阅读质量的迫切性。如山东烟台市实验小学开展“课外阅读目标”研究,扬州市“亲近母语”研究,上海市闵行区曾推行每周一下午2~4点为读书活动时间。他们的研究为我们的课题提供了理论支持和信息资料,为我们的课题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平台。但是,对于如何恰当地开展阅读教学目前仍无定论,大多数停留在经验总结、理论思辩和现状调查方面。对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和怎样

有计划地利用农村小学现有条件,增大阅读量的方法指导甚少,基本还是一个空白。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我们决定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适合农村小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新方法。因此我们选择了以语文教材和课外书籍为载体,以研究农村小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以2002级—2007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能力的培养研究”。

五、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

(一)课题组学术条件

课题组负责人章晓丽,中心校校长,小教高级,本科,乐山市优秀校长,从教24年,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2009年担任校长起,勤勤恳恳地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章校长在工作中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所写的多篇论文获得市级奖励。课题组成员和参研教师平均年龄35岁左右,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课题组成员和参研教师都参加过区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17个参研人员中有3人取得本科文凭,1人取得双专文凭,12人取得专科文凭;普通话全部二甲,6人取得计算机中级,11人计算机初级;32篇教研科研论文曾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奖励,并在不同的刊物上发表,说明参研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理论储备。17个参研教师中有市、区级骨干教师和市、区级优秀教师11人。

(二)学校政策条件

学校大力支持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为保障课题的顺利实施,制定了目标管理制度,学习培训制度,经费管理制度,成果奖励制度,参研教师评价制度等。

(三)、硬件保障条件:

1、新增图书2000册,建立班级图书角12个,诚信书屋一间,人均图书20册。

2、充分发挥学校天网、地网、校园网络作用,扩大学生的文本阅读量。

(四)课题组研究决心

近年,我校教师学习热情高涨,科研意识增强,工作勤奋努力,锐意改革,积极进取,每个教师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改之中。课题组对完成课题的主客观条件充分论证后认为,我们的课题研究一定能取得成功。

六、经费投入

由学校统筹专项资金3万元,设立专用户头,由课题组组长统一管理,主要用于课题组成员的培训,购买资料,专家指导,以及开题论证会、阶段总结会、结题总结会等。

七、问题与思考

(一)问题

1、开展本课题研究,可借鉴的经验和直接取用的相关资料太少,需课题组边研究边探索。

2、课题组成员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尚需提高。

3、部分硬件还在建设与筹划之中,这会给研究的正常开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4、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如何融合学校与家长、社区的关系,如何取得家长、社区对学校工作的配合与支持。

5、怎样对每个子课题的研究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价。

(二)思考

为保证本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课题组经认真研究后确定了解决问题的几条途径:

1、组织参加研究的教师认真学习《研究方案》,明白本课题的科学性和研究价值。

2、严格按年级段分解子课题,按研究计划进行,课题组为参研教师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和指导。

3、参研教师按学期写好各研究阶段子课题的研究实施计划,期末写出自己的研究报告。

4、课题组成员定期学习相关科研文章,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减少指导的盲目性。

5、定期开好课题组会议,交流各子课题组研究情况,以达到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作用。

6、定期组织参研教师培训,使每个参研教师明白本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7、在研究过程中,随时请教专家顾问,求得支持和指导,进而确保本课题的顺利完成。

2007年10月1日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fanwendaquan/115985.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