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学前儿童低估有意识的人的

现代诗 时间:2020-03-02

【www.myl5520.com--现代诗】

浅谈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
篇一:学前儿童低估有意识的人的

浅谈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

作 者:

成 绩:

联系电话:

完成时间: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变迁,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教育观念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现代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因此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学前儿童家长需顺应时代潮流,调整变迁中的教育观念,树立现代的家庭教育观念。

【关键词】

学前儿童、家长、传统、现代、教育观念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受家长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社会下,家长的教育观念较多的受那个时代的影响,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传宗接代”、“养儿防老”是天经地义的。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的发展,家长的新旧观念发生碰撞,现代的教育观念逐步树立。

一、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概念与类别

在影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质量的各种因素中,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是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他规定着学前儿童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方向。

(一)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概述

1、学前儿童家长教育的概念

所谓观念,是指一个人的看法、思想,是思维活动的结果。观念是人对外部事物的一种比较稳定的看法,属于主观意识的范畴。但观念不是人与生俱来凭空产生的,他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既具有历史继承性又具有时代发展性。因此,观念本生是多元化的系统,它所涉及的范围很广,由价值观念、人生观念、生死观念、荣辱观念、教育观念等系统组成。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所特有的有意识的活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教育是一个普遍的永恒的范畴。社会是不断变化的、发展的。教育也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它影响规定着教育行为。教育观念的核心问题是追求教育的功效及对教育功效的评价的标准问题。不同的场所,实施教育者就不同,学校教育有老师,家庭教育有家长。家庭教育中由家长的教育观念支配和影响着家长的教育行为。家长的教育观念也随着社会文化、家庭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家长的社会阅历以及家长自身的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变化而变化。家庭教育观念就是指家长在怎样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价值标准和认识。他规定着家长对子的行为和态度。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出生到长大走向社会,是伴随着父母一起成长的。因此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家长应有不同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

2、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正在与时代同步、与现代生活同步。在这个过程中,传统观念和现代观念发生着冲撞、交融、渗透和吸收,最后作用于孩子,直接影响着孩子。因此,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心理学家费鲁姆的激励公式指出:激励力量等于目标价值乘与期望概率。一般情况下,在一定限度内,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水平越高,则孩子受到的激励就越大,对自己的成就愿望也就强烈,结果会导致孩子们的求知欲、自信心等普遍提高。所以家长不可低估孩子,过早的给孩子的发展前途下结论,断定孩子不会有出息,那么就会使孩子丧失自信心、上进心。也不可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望,这不但对孩子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是孩子丧失上进的勇气。

社会心理学也有一个公式:情绪指数=实现值/期望值。在期望值一定的情况下,实现值越高,情绪指数也就越高。反之,实现值一定的情况下,期望值越高,则情绪指数越低,失望感越强。

因此,合理的家长应持有合理的期望值给以孩子与家庭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同时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时时将自己与家长所期望的形象相比较,找差距,不断地调整个人的学习和生活计划,从而进一步促进他们的学习上进心。所以说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二)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类别

1、学前儿童家长的儿童观

学前儿童家长的儿童观是家长对儿童的认识和看法。主要指学前儿童家长对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权利和地位、儿童的特质和能力以及儿童发展规律的认识。儿童观的形成又受到家长各自的社会生活阅历、各自家庭背景等因素影响。因此在同一时期、同一时代,学前儿童家长的儿童观也不同。在传统家庭,父母往往把孩子依附在自己的地位上,给孩子灌输一切听从大人的安排,其结果是扼杀孩子的个性发展,导致亲子关系的紧张和对抗。现代的家庭中,吸取外界信息的渠道比较通畅,也比较容易接受外界新观念,进而转变自己的观念。如1959年11月20日,第十四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宣言》,肯定儿童和成人一样,应当受到尊严和尊重,享有生存、生活和学习的权利,成人和社会应保障儿童的这些权益。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这是为儿童制定的一套全面地国际法律原则,有四大原则(1)无歧视原则(2)儿童利益优先的原则(3)保障儿童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原则(4)尊重儿童观点何以见得原则。

在这种思想观念影响下,现代的学前儿童家长承认儿童也是独立的社会成员。因此儿童观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学前儿童家长应该树立以下四个基本观点:第一,孩子是一个非成年人,需要家长的关心和照顾。第二,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应当尊重他的权利和人格。第三,孩子是一个有潜力的人,家长应当信任和培养他。第四,孩子与孩子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

2、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是学前儿童家长基于儿童发展的认识形成的对儿童教育养育的理解及家长角色与职能的看法,他直接支配着学前儿童家长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目标、方向、手段、行为及方式方法,对儿童身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作为学前儿童家长,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观。首先,儿童是独立的个体。其次,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素质发展的需要。最后,家长应了解学前儿童最为正在成长中的个体,支撑其躯体、协调其行为的是丰富的世界。

3、学前儿童家长的人才观

学前儿童家长的人才观主要是学前儿童家长对子女成才的价值取向,包括人才标准、人才价值等。它与家长本人对人才价值的取向有密切联系。学前儿童家长的人才观影响到他们对子女的期望。因此,学前儿童家长期盼自己的孩子能出类拔萃,据对上海市市区学前儿童家长的调查发现①,高达90%以上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学历能达到大学或大学以上。可见,学前儿童家长对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既保有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又吸收着西方的现代文明,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现代的家庭教

育观念。

二、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行为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其教育观念的影响和支配,学前儿童家长自身的教育观念,通过他们的教育行为作“中介”,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不同的儿童观对其教育行为的影响

传统的家庭教育观与现代的家庭教育观在如何看待子女的问题上截然不同。传统的儿童观将子女视为小大人,谓之“从小看大,三岁看老”,认为幼小不成器,长大难成才,从而放弃对子女的教育培养。

在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儿童观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许多学前儿童家长树立了现代的儿童观,即看到女子迅速成长的一面,又看到子女存在的身心幼稚的一面,对子女不做不切实际的要求;同时,他们既将子女视为自然人,又理解到他们是社会人,并由此全面满足孩子生理、心理及社会的各种合理需求。所以,作为学前儿童家长,应顺应时代、历史发展的潮流,树立现代的儿童观,并确立相应的科学有效的教育行为,促进孩子良好、健康地发展。

(二)不同的教育观对其教育行为的影响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主要反映在家庭教育目标上,即价值导向上,同时还表现在不同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态度及教育方法上。据研究发现,目前不少学前儿童家长由于受民主法治观念、平等效益观念的影响,反映在家庭教育中,不少学前儿童家长既接受了对子女要讲民主平等的思想,又保留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传统教育观念,在教育行为上表现为将父母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让孩子绕“大太阳”转,不从实际情况出发,不顾孩子实际,一味追求所谓的智力开发,要孩子背唐诗,学弹琴,把孩子当成了容器,出现了很多令人心寒的事件。②如3岁幼儿胡丹丹因忘一字,被父脚踢致死。其父胡庆炎,1992年夏天与妻子离婚,便把希望和苦恼都倾注在年仅3岁的儿子胡丹丹身上,对儿子要求十分严厉、苛刻,稍有不顺心便拳脚相加。11月27日中午,胡庆炎在家中辅导小丹丹背诵唐诗,小丹丹背诵不出“曲项向天歌”中的“项”字。其父先打了他一个耳光,紧接着用穿着皮鞋得脚狠踢过去,小丹丹摔倒在地,后脑部重重撞在柜橱上。小丹丹当晚因伤势过重,挽救不及时死去。③

上述事件虽不常发生,却有着较强性的代表性、典型性。它反映着我国部分家长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采取了不正确的教育行为。因此,我们急需实施一种在现代教育观念影响下的正确的教育行为。每位家长都想自己的孩子成才,但孩子的成才不是靠运气,而是由家长平时对孩子所进行的教育如何、所尽的责任多大、所做的努力怎样来决定的。可见,对孩子的教育,如果仅让孩子死记书本是万万行不通的,也是没效果的,应是引导孩子去追求理想,启发他的智慧,只是给他人生正确的目标和意义,防止和纠正他们的恶劣习惯和行为,引导他们积极向上,是孩子们的精神和身体都能过充分合理的成长。

(三)不同的人才观对其教育行为的影响

学前儿童家长的人才观,主要集中体现在学前儿童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上,家长不同的期望会产生不同的教育行为。当前我国学前儿童家长在对孩子的期望上存在期望过高和过低两种倾向。期望过高,主要是指学前儿童家长不能从孩子的天资、学习基础、年龄特点、有无特长等实际情况出发,为了实现其望子成龙的愿望,脱离实际的只凭主观愿望对孩子提出不能实现或难以实现的要求。因此,

幼儿父母的期望与现实的反差也是非常显著的。这种过高的期望和期待容易导致家长对子女重智轻德、重智轻体,忽视心理素质培养的倾向。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和期待,制约着一部分学前儿童家长对女子的整个教育历程。

期望过低是指家长对子女很少提出教育要求。这类家长要么是对子女娇惯溺爱,亲子关系超越了适宜的限度;要么就是经常贬低孩子,认为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可能使孩子自信心下降,最终与父母表达出来的期望一致,变得毫无上进心的人。

因此学前儿童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应适当、合理,可以转化为子女的自身需求,是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因素

(一)学前儿童家长不同的辈分对其教育观念的影响

学前儿童家长的辈份是影响其教育观念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不少的父母因出国、下海经商或为自己的事业奔忙无暇照管自己的孩子,于是把孩子托给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管,形成了隔代家庭教育。祖辈参与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心理状态有慈幼心理、义务心理、补偿心理、享福心理、返童心理。正是由于具有以上心理状态,致使祖辈家长在抚育孙辈的过程中,感情多于理智。具体表现为老年人对待孙辈往往较多的以感情代替理智,疼爱过度。他们对孩子的态度不能客观的认识,甚至面对他人的公平评价还要大力反驳,从而使孩子的弱点更不能得到及时的矫正,导致孩子“童化心理”延长,延缓自立自主精神的树立和“老成”心态的养成。

可见,学前儿童祖辈家长的教育观念需待更新。

(二)学前儿童家长不同的受教育程度对其教育观念的影响

学前儿童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其教育观念的重要因素之一。所谓学前儿童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主要是指学前儿童家长受教育的年限、状况。父母掌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父母的文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其在教育子女过程中所具有的教育观念。因为学前儿童家长的文化程度高,则文化科学素养好,有广泛的学习兴趣,就会不断进取,有主动追求新知识和探究真理的精神,重视自身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吸收信息时代新观念、新思想,也较为重视子女的教育,并不断用新的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从而增强自身的教育能力,能使用正确的、科学的教育方法指导子女学习,启发子女的学习兴趣,端正子女的学习态度,关心子女的成长,能投入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精力教育子女,是家庭教育进入良性循环。反之,如果学前儿童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科学素养差,他们往往不容易接受新的观念和思想,也不容易接受家庭教育观念,就会不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往往比较多的沿袭老一辈的做法。因此,要么对孩子溺爱程度较高,要么放任不管,造成家庭教育的恶性循环。可见,学前儿童家长受教育的程度对其教育观念产生了极大影响。

(三)学前儿童家长不同的职业对其教育观念的影响

学前儿童家长的职业也会影响其教育观念。这是由于不同的职业往往具有与职业相对应的团体文化,如医生有医生的文化,教师有教师的文化,工人有工人的文化,农民有农民的文化,个体户有个体户的文化等等,观念是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的,与每一职业文化相对应,就有相应的观念。观念本身是多元化的系统,家长教育观念只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受家长职业的影响。在我国这种经济体制、用人体制下,家长的职业有受家长文化程度的制约,相对而言,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大多是脑力劳动者;文化程度低的家长,大多是体力劳动者。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篇二:学前儿童低估有意识的人的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第一部分:学前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

一、 学前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

(一) 对情绪的识别

幼儿能够通过面部表情识别他人的内心世界。

3岁左右的大多数幼儿已经能够正确命名“快乐”的表情

3-4岁的幼儿开始学会识别“伤心”和“生气”

4-5岁的幼儿逐渐学会使用“害怕”这个情绪标签

研究表明,西方幼儿识别“伤心”早于“生气”,相反,中国幼儿识别“生气”早于“伤心”。研究者认为,这和中国父母的情绪表达习惯是相吻合的。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父母更重视自身的权威性,愤怒更容易维护个人权威,而伤心则被认为是内心脆弱的表现,因此父母更倾向于表现愤怒而非伤心,这样,中国幼儿接触愤怒的生活情境相对较多,对于~愤怒”的识别也相对较好。

(二) 对情绪的理解

情绪理解是指幼儿看不到表情也能够理解在一个具体情境下他人的情绪感受。例如,问一名幼儿:“妈妈给小明买了一盒巧克力,小明会有什么感受?大多数幼儿能够理解小明的情绪。这种情绪理解能力在幼儿阶段发展迅速。5一6岁的幼儿已经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体验给出合理的解释,而且与表情识别不同,幼儿对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与生活中消极情绪更容易引起成人和幼儿的讨论有关。

二、 情绪表达能力的发展

情绪表达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出生时婴儿会表现出好奇、痛苦、厌恶和满足。两个月时,婴儿开始展露社会性微笑。2—7个月出现的其他基本情绪是愤怒、悲伤、快乐、惊讶和恐惧。2岁时,婴儿开始表现出复杂的情绪,例如尴尬、害羞、内疚、嫉妒和骄傲,这些情绪又被称为自我意识的情绪,都是在自我评价过程中产生的。最初这些情绪只有在成人在场观察他们的行为时才会产。例如:一个3岁的孩子在一个高高的滑滑梯上独自玩耍并不会产生自豪感,但是当父母在旁边时,他便会很得意地对父母说:“看,我高不高!”而父母故作激动的表情会让孩子感到非常满足,他会乐此不疲地滑下爬上向父母显示自己的本领。在父母的引导和强化下,幼儿逐渐将成人的评价标准内化,直到学龄阶段才能够

在没有外部监督的情况下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骄傲、羞愧或内疚。

三、 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一) 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

1.幼儿的自我情绪调节

初生婴儿的情绪调节比较困难。他们只能通过将身体从引起不愉快的物体旁边移开或是通过不断吸吮的方式减少某些不愉快的冲动,大部分时候他们只能通过哇哇大哭来发泄自己的情感

2—3个月的婴儿能够采用控制视觉注意的方法来调节情绪。例如:父母在逗宝宝时,宝宝乐不可支,但是突然会把视线移开几秒钟,宝宝的这一举动其实是为了获得片刻的休息,调节一下情绪,然后还想继续玩下去。

当婴儿够爬行或走路时,则会更加积极主动地采用接近或回避的方式调节情绪,如当看到一个发出较大声响的电动机器人时可能会表现出警觉,并爬到一边远远地看着。

2—3岁的幼儿通常采取独自游戏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体验,因为在独自玩物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往往能够感受到愉悦与放松,并且获得对事物的支配感。

4—5岁的幼儿学会采用分散注意力、回避的策略来处理,而5一6岁的幼儿则倾向于通过表现出更积极的情绪和担负更多的社交责任等建设性方式来应对。

2.教师帮助下幼儿情绪的调节

一些消极情绪幼儿无法自己调节,因此,幼儿教师帮助幼儿调节消极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没有成人的帮助,大多数幼儿都不容易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当幼儿感到沮丧并觉得难于调节自己的行为时,照料人通过照顾孩子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幼儿的沮丧感,让孩子感到舒服。

忧伤,当幼儿遇到压力而又无法应对时,就会表现出忧伤情绪。轻度忧伤情绪主要来源于身体的不适,这种不适可能是由于病痛、极端的气候或噪音所致;重度的忧伤主要来源于失去心爱的人或物品,在情绪上表现为极度痛苦或忧郁。但是幼儿的忧伤情绪可能会被成人所忽视,如果对这种消极情绪置之不理或不能消除其诱因,将会有损于幼儿对老师和家长的信任感。成人要引导幼儿用适当的

方法释放压抑的情绪,帮助幼儿找到一种能内在地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

1.给幼儿安慰 2.允许幼儿哭泣 3.转移幼儿的注意 4.帮助幼儿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情绪

愤怒,诱因:受到身体或心理上的限制,不能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或者在努力的过程中遭受挫折或中途被人打断,或受到人身侮辱,或者被迫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表现形式:眉头紧皱,满脸通红,热血沸腾,肌肉紧张,咬牙切齿,怒目圆睁。愤怒的极端表现形式是暴怒。有些愤怒会伴有攻击行为的出现,给教师的建议,1.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引导到其他活动上去。 2.把幼儿抱到腿上,给某位幼儿一些身体上的限制,以免对其他幼儿造成伤害,等幼儿情绪稳定了,再放开他。

害怕,产生害怕的情绪是由于出现了某些具有威胁性的事物,或者是由于缺乏安全感。给教师的建议:1.消除或减轻造成害怕的因素。 2.给幼儿支持和安抚 3.让幼儿哭一会 4.用一些平静的游戏活动,转移幼儿的注意力

5.让幼儿和指偶对话 6.让幼儿帮助同伴

(二)情绪表达规则

情绪的表达有其社会规则,儿童只有学习并运用这些规则,才能够与人和谐相处并获得他人的认同。例如:中国小孩都懂得不能随便接受他人食物的规则,即便很想吃,也要掩饰自己的情绪说:“我不爱吃。”“谢谢,我家有。”

1.最小化规则

最小化规则即与真正的感受相比,情绪的表达在强度卜减弱。例如:两个小孩子在赛跑的时候,一个孩子摔倒了,尽管面部表情很痛苦,但是这个孩子嘴上可能会说“没事”。

2.最大化规则

最大化规则主要指积极情绪的表达在强度上的增强。例如:当老师给全班的小朋友介绍一个新同学时,孩子们通常会热烈鼓掌欢迎。

3.面具规则

面具规则即用中立的表情来表达不置可否的情绪。例如,当有人逗小孩子:“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这个孩子通常会回答:“都喜欢。”

4.替代规则

替代规则指个体被期望用一种不同的情绪来代替另一种情绪。例如:当一个小孩子收到一份并不喜欢的礼物时,通常还是要表达出愉快的心情,并且向对方答谢。

3岁以前,幼儿便开始显现出一些有限的隐藏自己真实情绪的能力,并且逐渐学会如何伪装自己的外在情绪。但是总的来说,幼儿的情绪伪装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说谎时总是显得紧张或者笑嘻嘻.因此幼儿说谎时环县非常容易被成人识别的。

儿童情绪的表达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孩成绩显著高于男孩,并且在年幼儿童身上差异表现尤为突出。但是,也有研究表明,男孩和女孩都能够很好地掩饰自己真实的情绪,只不过各自擅长的情绪类型有所不同,男孩倾向于掩饰痛苦情绪,女孩更可能掩饰愤怒情绪。

第二部分: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 自我意识的产生

自我意识,是指对自我及其与周围关系的意识,包括个体对自身的意识和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两部分。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最初的自我感来源于“能动觉”,即当婴儿作用于环境事物的时候,他注意到由于他的作用导致了不同的结果。出生2-3个月后,两个月大时,婴儿便开始具有倾向性地重复那些使自己获得快感的动作。如果将一个气球系在婴儿身上,他便能很快学会不断乱动小手,小脚,来获得视听刺激。正是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婴儿逐渐能够区分自己和客体的不同,从而产生一种主体的自我意识。

二、 自我认知的发展

18-24个月大的婴儿能认出镜子中的自己。

进入幼儿期后,由于语言、表象等信号功能大发展,幼儿开始能够反省自我,并初步形成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指儿童对自己的特征、能力、态度、信念、价值观等总的认识。幼儿的自我概念具有如下特征。

(1)非常具体。他们经常描述的是自己外部可以观察到的特征,包括衣着打扮、长相、日常的行为表现,如“我是一个小女生”、“我今天穿了一条新裙子”。

(2)自我概念常和自己拥有的物品连在一起。他们经常强烈地宣称:“这是我

的!”这并不意味着幼儿十分自私,而是表明幼儿自我的发展,企图划清自己和别人的界限。

(3)幼儿开始认识到个人的独特性,即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开始能用语言描述自己独特的观点、情绪和态度,如“我喜欢粉色”、“我喜欢画画”。

三、自尊的发展

自尊,即自我价值感,是指个体对自我价值的判断以及伴随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幼儿时期,自尊发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高估自己的能力和低估自己的困难。

四、自控能力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化程度的加深,儿童必须学会服从规则,抑制自己伤害他人或损坏财物的行为。同时还必须学会在做事情时保持注意力集中,不让注意力分散,为了得到更大的奖赏而抵御眼前的直接诱惑。总之,儿童必须学会自我控制,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一)自控能力发展的生理前提

皮质抑制机能是儿童调节控制自身行为的生理前提,随着大脑皮质机能的迅速发展,儿童在成人的指导下,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不断交往,逐渐能抑制冲动,学会克制自己的活动。

(二)自我延迟满足的发展

自我延迟满足,是个体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主动放弃即时满足的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过程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3岁幼儿自我控制能力较弱,4岁幼儿等待时间有所延长,而且通过会玩手或者拉衣服等活动分散注意力。5岁幼儿能够等待的时间更长,而且分散注意力的策略也更多样化。

一项对中国和澳大利亚4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对比研究发现,澳大利亚幼儿的平均延迟时间显著长于我国同龄幼儿。而且在延迟策略的比较中可以发现,相比澳大利亚幼儿。中国幼儿使用发脾气、哭、说气话等消极策略较多,使用分散注意力、静坐等积极策略较少。 研究者认为,幼儿在自控能力上的差别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密切的关系。澳大利亚个人本位价值观十分强调个人选择的价值和责任,反映在家庭与幼儿教育方面就是非常强调把儿童看作年幼的学习者,充分理解每一个儿童的个体,重视对幼儿独立性的培养。因此,澳大利亚幼儿在

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
篇三:学前儿童低估有意识的人的

第二编、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

模块一 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

【目的要求】学前儿童低估有意识的人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认知的概念、学前儿童感觉、知觉、记忆及其思维的发展。

【讲授内容】

第一节 认知的概述

第二节 早期认知的基础

第三节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四节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的发展

教学难点: 早期认知基础学前儿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的发展

【教学时数】4学时

【导入】: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我们将来的工作对象是学前儿童。因此,在我们的生活中,“儿童”,是一个永远挥之不去的情结。儿童,反映着人生的美丽,激励着生活的信念;复制着人类的希望,传承者人类的文明……

第一节认知的概述

 认知即是头脑中产生认识的内部处理过程及结果。(对于我的认知)

 认知不仅包括感觉、知觉、记忆等,而且包括意识、智力、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过程  认知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是当前最富包容性和启发性的认知理论。

 信息加工理论是当前认知心理学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

 人的认知能力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

 人类的认识能力不仅包括对外界的认识,也包括对人的心理和心理状态的认识。

 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人们发现,传统的评估常常导致我们低估儿童的能力,尤其

是婴儿期和学前期的能力

第二节早期认知的基础学前儿童低估有意识的人的。

一般认为,新生儿和婴儿是软弱无能、消极被动的个体,他们的感觉器官极不完善,然而后来的研究推翻了这一说法,发现新生儿和婴儿具有非凡的能力。

一、视觉

视觉是婴儿所以感觉器官中,最活跃、最主动、最重要的感官。对新生儿来说,除了睡眠时间,他们都在积极的运用研究查看环境,收集信息。婴儿在生命的最初几个月,视觉发展非常之快,6个月婴儿的视觉功能在许多方面已接近成人。

(一)视觉集中

从婴儿双眼结构来看,婴儿的视网膜、杆体细胞和椎体细胞在出生时已经发展的很好,不存在明显盲区。

新生儿最初2~3周内眼肌协调能力差,双眼协调比较困难,难以形成视觉集中。 出生3周后,婴儿开始将时间集中在物体上

在婴儿2岁时,视觉集中表现的比较明显,可以追随缓慢物体的水平运动

随着婴儿的成长,视觉集中的时间和距离都逐渐延长,3~5周的婴儿能对1~1.5米处的物体注视5秒钟,3个月的婴儿能对4~7米处的物体注视7~10分钟。5~6个月的婴儿能注视较远处的运动物体,如天上的飞机。

新生儿视野比成人狭窄。0~5岁的婴儿,其视野在中心线左右250~300内,视线上下为10度。焦距为17厘米

(二)视敏度

新生儿晶状体调节功能差,难以对视觉对象进行有效聚焦,其视敏度比成人差,一般只有成人的1/10,2岁儿童的视敏度接近成人水平

(三)颜色视觉

婴儿自四个月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性反应,能辨别彩色和非彩色。

波长较长的暖色比波长较短的冷色更容易引起婴儿的喜爱。

四岁起能将基本颜色与其名称相联系

五岁是儿童颜色视觉和再认能力发展的转折点

二、听觉

在妊娠20周的胎儿以及具备听觉能力,25周的胎儿可对声音刺激作出身体运动的反应,28周既表现出惊跳反射——可作为新生儿听觉的预测指标。

听觉敏度:13岁以前儿童听力均差于成人,听力最好的时期:14~19岁,偏好低频声

音。

听觉定位:U行发展,出生5分钟既表现出听觉定位,2~3月消失,4~5再次出现。 听觉偏好:偏好女性是嗓音,尤其是母亲的嗓音。鼓励母亲与自己交谈、提供更多的关注和爱,有助于发展自己的情感、智力和社会性。

听觉辨别:2-3个月的婴儿即具有精细的听觉分辨能力。这种辨别能力若能得到持续的强化,即可保持,而不常使用就会消退。婴儿对声音的回应,有助于他们对环境作视觉性、触觉性的探索,有利于他们的社会交往

三、形状知觉

形状知觉是视觉、动觉和触觉协同活动的结果

实验一:注视箱

实验二:偏爱物测验

结果显示:婴儿的视知觉具有明显的选择性,这一选择性取决于刺激物的物理属性以及这些属性对个体所具有的心理价值

重要结论:运动物体能婴儿的注视。其意义在于:A、可以使个体确认环境的安全程度(物体的运动往往与获得食物和逃避危险等因素有关;B、可以使个体准确的认识外部事物。因而具有生物学和认识论上的双重意义。

轮廓的对比度:研究者发现,不管是早期对简单的几何图形,还是较大一点之后对人脸的形象,婴儿更多的去注视哪些保持稳定的不便特征——图形的边缘。这一特性在儿童的形状知觉发展中要持续好多年,有报道称这一特性甚至延续到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这一发现对如何指导儿童的学习,如识字教学、算术运算中符号的辨认等,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前儿童低估有意识的人的。

适中差异假设:随着年龄的增加,婴儿对刺激物复杂性的偏好也随之增加。婴儿更倾向于“中等复杂程度”的视觉刺激物。所谓中等复杂程度,即刺激物对婴儿来说,一部分是熟悉的,又有一部分是陌生的。这就是“适中差异假设”。——儿童的认知结构总是倾向于接纳中等复杂程度的学习材料。

四 、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是人判断自身与物体或物体与物体之间距离的认识。即依靠其他线索将两维成像转译为三维图像的能力

视崖实验: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和沃克设计了经典的视崖实验装置,并通过这一实验证明:6个月的儿童便具有了深度知觉。

通过其他研究指标,可以在更早的时候发现婴儿的深度知觉。如:心率测试、平面图形

和立体图形的测试。

五、方位知觉

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次前后,再左右。

3岁:上下

4岁:前后

5岁: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8岁能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到11-12岁,左右的概念才比较清楚。

近来的实验又证明儿童左右概念的发展已有所提前,6-7岁是左右概念发展的飞跃期,8-9岁已有75%的儿童比较准确二灵活的掌握了左右概念。

六、多通道感觉

(一)视觉-听觉联合

斯佩尔斯设计的视听联系实验装置:婴儿对面的屏幕上有两种说话的人脸,一张脸的口型与扬声器播出的话语同步,另一张脸的口型不同。研究发现,3-4个月的婴儿即能将成人口型和运动节奏与听到的说话声音相对应,5-7个月的婴儿能将听到的高兴或愤怒的声音与看到的说话者的适当面部表情相联系。结果表明:婴儿具有利用时间同步性将视觉和听觉联系的能力。

(二)视觉-触觉联合

实验设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shicijianshang/101899.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