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以下产业领域中,(,)是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来源。

书摘名言 时间:2019-08-13

【www.myl5520.com--书摘名言】

二氧化碳排放量如何计算
篇一:.以下产业领域中,(,)是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来源。

2009-12-08 中国环境报第8版 我国是以火力发电为主的国家,火力发电厂是利用燃烧燃料(煤、石油及其制品、天然气等)所得到的热能发电的。节约化石能源和使用可再生能源,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两个关键。那么,如何计算二氧化碳减排量的多少呢?以发电厂为例,节约1度电或1公斤煤到底减排了多少“二氧化碳”?

根据专家统计:每节约1度(千瓦时)电,就相应节约了0.4千克标准煤,同时减少污染排放0.272千克碳粉尘、0.997千克二氧化碳、0.03千克二氧化硫、0.015千克氮氧化物。

为此可推算出以下公式:

节约1度电=减排0.997千克“二氧化碳”;

节约1千克标准煤=减排2.493千克“二氧化碳”。

(说明:以上电的折标煤按等价值,即系数为1度电=0.4千克标准煤,而1千克原煤=0.7143千克标准煤。)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也能以自身的行为方式,为节能减排出一份力。以下是“碳足迹”的基本计算公式:

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耗电度数×0.785; 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油耗公升数×0.785;

短途飞机旅行(200公里以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里数×0.275;

中途飞机旅行(200公里到1000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55+0.105×(公里数-200);

长途飞机旅行(1000公里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里数×0.139。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这个指标等于二氧化碳排放量除以GDP,其实就是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如万元GDP排放多少吨,这样一个概念。这样一个概率实际上是一个效率概念,这种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越低,效率越高,就是实现万元GDP的时候,排放最低可能是能耗也最好,二氧化碳排放是有效率的。

第一财经日报 章轲

有研究估算称,2010年我国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中,“贡献”最大的产业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其排放量占到了总量的40.1%。

日前,中国科学院公布了首份按行业估算的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名单。该名单显示,分列“贡献排行榜”2~5位的产业及其排放量占比分别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5.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7.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6.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6%。

这一研究项目被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资助项目。据项目负责人刘秀丽介绍,这一研究项目运用了应用计量经济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估算了全国42个产业部门因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消费而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研究结果表明:

2010年,来源于煤炭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中,排在前五位的产业部门及其占因煤炭消费而排放二氧化碳总量的比例分别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48.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8.9%;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8.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7.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6%。

来源于石油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中,排在前五位的产业部门及其占因石油消费而排放二氧化碳总量的比例分别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51.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8.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5.9%;农业,4%;其他服务业,4%。 来源于天然气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中,排在前五位的产业部门及其占因天然气消费而排放二氧化碳总量的比例分别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33%;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17.8%;生活消费,1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6%;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4.2%。

中科院有关人士在此间表示,估算2010年中国分行业各类能源消费量和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于执行哥本哈根协议,制定分行业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中科院为此提交的报告建议,“着重加强各类能源在某些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 据分析,中国的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工业部门的几个产业中,而且与美国、日本等国相比,这几个主要的高能耗产业存在很大的节能减排潜力。

不过,中科院专家表示,这些行业只有在技术进步上取得大的突

破,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走出一条跨越式的节能降耗之路。

“我国是多煤、少油、乏气的国家,大力发展清洁煤技术,用我国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弥补石油资源的不足,符合我国实际。”刘秀丽建议,中美可以在清洁煤技术领域加强合作与交流。同时大力加强太阳能、风电、现代技术生物质能的利用。

.以下产业领域中,(,)是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来源。。

根据碳监测行动(CARMA)网站提供的数据,对全球各国的CO2排放量进行了比较排行,详见下表:

以上数据表明,美国仍是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国家,由于这个国家的工业化程度很高,火力发电厂较多,因此光美国发电厂二氧化碳排放量就占到了全球发电厂排放总量的25%。

中国是唯一在排放上最接近于美国的国家,不过,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仅为2吨,而每个美国人每年排放二氧化碳不少于9吨。而总排放量位居全球第7名的澳大利亚实际人均排放二氧化碳为11吨,为世界首位。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的电力公司排放的二氧化

碳十分惊人,此外其牲畜的排放也是一个主要因素。尽管澳大利亚和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污染者”,它们却都不愿意加入任何就减排达成一致的国际协定。他们以前没有签署将于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看起来以后也不想加入。 俄罗斯由于自1999年-2005年,大规模扩大工业化生产,其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也有明显增加,不过,即使如此,2005年底,俄罗斯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只为1990年的74%。这不仅由于俄罗斯的主力能源是清洁能源(天然气),也因为俄罗斯自2002年起就开始实施节能增效措施,如对,高耗能、高污染排放企业技术设备升级换代,以及利用自己的碳市场配额吸引国际游动资金投入专项生态项目,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改善环境。

印度的人均年排放只有0.5吨,不过,因为印度的工业化惯性发展,印度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未来几年将会有明显增加。日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近年来有明显增加态势,其国内产业部门的减排虽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办公场所和民用减排却无所建树,并且明显滞后。日本有关部门已公开承认,无法完成《京都议定书》制订的相关目标,即到2012年日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6%。

德国是可再生能源的领军地和大本营,德国宣称,2020年将电能从再生能源中获取的比例从目前的9.4%,提高到25%。也就是说,德国的减排将更有成效,并用近年来德国从碳排放额中尝到的“甜头”使其国内经济的发展也可圈可点。

南非近年来成为石油的新兴资源地,而石油带来的排放也不容小觑。而南非经常出现的燃烧森林木材现象也大大加重了环境污染。对

二氧化碳产生途径及其量的概念
篇二:.以下产业领域中,(,)是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来源。

CO2的排放概况及其减排措施

IPCC的第三次气候变化科学评估中提出各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比例分别是:CO2为60%,CH4为20%,N2O为6%,CF11、CFC12等为14%,可见二氧化碳对气候变暖的“贡献”最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气体。近年来,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全球的二氧化碳正以每年约6 Gt的数量增加,这使得温室气体浓度增速有所提高。

国外CO2排放状况:

由WRI所得数据可知,从1850年至今,全球共排放二氧化碳1000 Gt以上,大部分是由发达国家产生的,其中美国累计排放则超过了300 Gt,是中国的三倍以上,工业化国家的累计排放达到了75%以上;中国人均历史累计排放不足80 t,还不到世界平均值的一半,而美国和英国的人均历史累计排放都超过了1000 t,远远超过中国。 中国CO2排放概况:

我国CO2排放总量排放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90 ~ 1994年):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 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大型建设项目的全面启动、第二产业的迅猛发展导致能源需求大幅攀升, 能源消耗结构中煤炭消耗比重均保持在75%以上, 各类因素共同作用促使CO2 排放量高速增加。由LMDI分解结果所示: 单位能源消耗排放CO2 量(排放强度效应)对CO2 排放总量变动的影响由初始年份的负向影响转变为正向影响, 即排放强度由1990~ 1992年间减缓CO2 排放总量增加逐渐转变为促进CO2 排 放总量增加, 这种现象是由煤炭消耗量的持续增长造成的;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能源强度效应)对CO2 排放总量变动一直保持负向影响, 虽然能源消耗量大幅提高, 但这一时期经济增长速度远远超过能源消耗增长速度, 因而能源强度在这一时期逐年下降, 缓解了CO2 排放总量的增加;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会带来居民可支配收入和高碳消费量的增加, 因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经济效应)会促进CO2 排放总量的增加; 人口数量的增加显然会在交通、建筑、生活领域带来CO2 排放总量的增加, 因而人口效应对CO2

排放总量变动一直保

持正向影响。

第二阶段( 1995~ 1997年): 受国家宏观调控机制影响,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以温和速度平稳增长, CO2 排放总量增加速度缓慢, 一次能源消费量也较第一阶段有所下降, 能源强度效应在1994~ 1996年间发挥了降低CO2 排放量的作用;受第一阶段工业发展空前过热局面的影响, 国务院下达关停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十五小法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能源消耗量, 因而能源强度在这一时期逐年下降, 抑制了CO2 排放量增加; 经济效应和人口效应在这一时期依然保持促进CO2 排放量增长的强劲效应, 拉动CO2 排放总量在1997年跨越平缓期转而急速增长。

第三阶段( 1998~ 2000年): 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国内洪水灾害的影响, 国内出口需求明显下降, 工业经济增长速度被迫放缓, 主要耗能部门的生产活动经历短暂的休眠期, CO2排放总量出现逐年降低的局面。随着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天然气、水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 单位能源消费排放的CO2 量降低, 即排放强度效应促进CO2 排放总量下降;1998年《节能法》颁布实施后, 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单位GDP消耗能源量逐渐降低, 即能源强度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CO2 排放总量下降; 尽管这一阶段经济效应和人口效应仍旧拉动CO2 排放量增长, 但受金融危机与自然灾害的双重影响, 拉动效应较前两个阶段相比有所减弱。

第四阶段( 2001~ 2004年): 随着中国加入WTO 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好转, 中国经济又步入一个高速增长时期。重工业部门的急速恢复

发展造成能源需求量随之高速增加, 工业化进程的整体加快造成产业结构出现比例失衡, 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CO2 排放总量在这一时期出现倍数性激增。尽管这一时期国家鼓励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但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造成排放强度和能源强度刺激CO2 排放总量增加; 与此同时, 经济效应和人口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CO2 排放总量增加。总而言之, 这一时期CO2 排放总量的增加主要源于能源需求增加和不合理的产业耗能结构。

第五阶段( 2005~ 2008年): CO2 排放总量在这一阶段呈现出平稳放缓增加的趋势, 这与我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倡发展低碳经济密切相关。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颁布以后,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 煤炭消耗比重逐渐降低, 从LMD I分解结果可见, 排放强度效应和能源强度效应在这一阶段促进CO2 排放总量降低; 经济效应和人口效应促进CO2 排放总量持续增长, 但这种正向效应被来自于能源效率提升和低碳减排压力所带来的负向效应所减弱, 因而这一时期CO2 排放量增加速度明显放缓。

各影响因素对CO2排放贡献的变化趋势:

由图2可知, 总体看来, 排放强度效应贡献率和能源强度效应贡献率在1990 ~ 2008年间呈现出先波动下降、后波动上升、最后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 经济效应贡献率在1990~ 2008年间呈现出先波动上升、后波动下降、最后趋于平缓上涨趋势; 人口效应贡献率在1990~ 2008 年间基本保持稳定、平缓的变动趋势。

结合具体年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分析如下: 排放强度效应贡献率和能源强度效应贡献率均在1994~ 1995年间出现负贡献率最低值, 原因在于受国家宏观调控和环境治理影响, 单位GDP能源消耗量、单位能源消耗排放CO2 量较低, 在CO2 排放总量增加的基础上, 排放强度和能源强度的影响作用表现为负向影响, 并且在整个CO2 排放总量变动中占有较大份额, 因而负贡献率较其他年份相比达到最低点; 1999~ 2000年间, 排放强度效应贡献率和能源强度效应贡献率均达到正贡献率最高值, 原因在于经济危机和自 然灾害过后,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 一次能源消耗量的减少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促使排放强度和能源强度降低,在CO2

排放总

十一五
篇三:.以下产业领域中,(,)是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来源。

“十一五”产业结构改善 2010第三产业占比43%

2011年03月01日 11: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2) 【字体:↑大 ↓小】 中新网3月1日电 中新网财经频道从国家统计局网站获悉,统计局今日公布的“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产业结构持续改善,2010年,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0%。 报告显示,“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五年。

内需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扩大内需政策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2006-2010年,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83.9%、81.9%、91.0%、138.9%和92.1%。2009年,在外需对经济增长为负贡献的条件下,国内需求增长有效弥补了外需下降的影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38.9%。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了15.2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持续改善。服务业发展加快,比重提高。2006-2010年,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9%,比“十五”时期加快1.4个百分点。2010年,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0%,比2005年提高2.5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则由2005年的47.4%下降到2010年的46.8%,第一产业的比重由12.1%下降到10.2%。

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步伐快速推进。2009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6.6%,比2005年提高3.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9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由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构成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城市群迅速崛起,人口和经济集聚能力显著增强。

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经济总量和投资占全国的比重持续上升,区域发展呈现出协调性增强的趋势。2010年,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53.0%,比2005年下降2.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9.7%、18.7%,分别比2005年提高0.9和1.6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基本持平。2010年,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为41.7%,比2005年下降9.7个百分点;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2.6%、22.2%和11.0%,分别比2005年提高4.4、2.3和2.4个百分点。

十二五产业结构调整将明确四大定量指标

2010-12-01 16:46:56 来源:上海证券报

分享

腾讯微博.以下产业领域中,(,)是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来源。。

开心

新浪微博 搜狐微博

网易微博

QQ空间

人人

豆瓣

白社会

和讯微博

Digg

MySpace

Yahoo! Buzz

Linkedin

Mixx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以下产业领域中,(,)是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来源。。

“„十二五‟期间,既是中国经济的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告诉记者,在这个时期,要兼顾发展和调整,重化工和低碳经济的矛盾会更加突出;同时,城市化进程提速,也会促使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

产业结构面临重大调整

事实上,从“十一五”开始,国家就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但在“十二五”期间,在节能途径上与“十一五”期间有明显不同,“十二五”期间,会更多利用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式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不仅仅是中国,在金融危机过后,“全球经济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形成以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产业结构调整。”冯飞说。

目前,发达国家的碳排放主要存在于消费领域,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存在于生产环节。具体而言,在许多发达国家,企业与居民的碳排放量之比是3∶7,即30%的碳是企业排放的,而70%的碳是居民排放的;对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来说,恰好相反,70%的碳是企业排放的,30%的碳是居民排放的。这也说明,我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减少碳排放的主要压力在生产领域;大幅度降低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强度(指当年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反映了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反过来即代表了单位二氧化碳排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我国中、近期内发展低碳经济、减缓碳排放的核心任务。

产业结构状况是决定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强度的关键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发展的时期,一些高碳产业仍然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更为严重的挑战是,受资源禀赋条件的约束,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因此,中国需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降低生产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而在中国城市化率整体还处在较低水平的阶段,这种调整遇到了很大的挑战;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产业结构没有得到调整,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化率的进程。这两者互进互退,需要共同协调发展。

具体而言,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式主要是:产业梯度转移由“产业链整体式转移”取代“产业链分拆式转移”,“高端技术合作”取代“低端产业转移”;产业由实转虚、由重变轻、由硬变软,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区域经济竞争的主要焦点转变为产业的组织程度和组织效率;而产业政策,即国家及地方政府对产业的导向和规划,成为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主要变量。

“具体政策手段及思路有这样几点。”冯飞进一步对记者阐释,一是以扩大服务业的对内对外开放为手段,以服务业结构升级为重点,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服务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思路可概括为,“促开放、消障碍、树环境”,其中扩大服务业的对内对外开放是关键环节;二是促进技术创新。重点解决产业高端共性技术的供给机制,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设;三是大规模推动企业技术改造,政府以技改贴息的方式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使得产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四,以节能减排为抓手,促进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建立落后生产能力的退出机制;五,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以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六,促进产业有序梯度转移。

明确四个定量指标

据一位参与“十二五”规划的人士介绍,目前,“十二五”规划已经基本确定产业结构调整的四个定量指标。

一是“十二五”期末,第三产业的比例比2010年提高四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中所占比重由2007年的接近30%,提高到40%。

二是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比2010年提高五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呈现规模。

三是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比2010年提高10-15个百分点,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提高。

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单位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17%左右,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20%左右。

其中,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将按照三个分类,逐渐推进,最终,到“十二五”期末,形成不同程度的规模。

第一类是技术比较成熟、产业基础较好,能够近期发挥作用的产业(如物联网及下一代互联网等产业);第二类是技术进步很快,有可能在近期有较大发展的产业(如新能源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第三类是近期有发展,但中长期战略意义更为显著的产业(如电动汽车产业、生物技术产业)。

冯飞还建议:“根据经合组织(OECD)预测,到2030年,生物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将占到生物技术总产量的39%,农业领域应用占到36%,医疗保健领域占到25%,其中工业应用潜力最大。根据这一趋势,可以考虑适当加大对生物农业和生物制造领域的投入力度。”

另外,随着工程减排力度加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目前还没有掌握经济、有效的污泥处理、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燃煤氮氧化物控制等方面的技术,电除尘器供电电源的控制芯片、袋式除尘器的耐高温滤料和脉冲阀、脱硝催化剂、高强度抗污染的垃圾渗滤液膜材料还依赖进口,大机组脱硫装置、脱硝装置、垃圾焚烧成套设备的稳定性也有待提高。因此,“十二五”期间,相关技术和设备的自行开发生产也将是重点推进的项目。

我国碳排放量影响因素
篇四:.以下产业领域中,(,)是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来源。

我国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进程中,二氧化碳排放保持

快速增长态势,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形势十分严峻。是什么因素影响中国的碳排放量,值得探讨。本文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筛选出影响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来减缓碳排放日趋严重的趋势。

关键词:碳排放,GDP,能源

1.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基本现状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量第二多的国家,随着经济社会的继续发展,到2020年,预计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温室气体排放世界第一大国。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第二,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率大;第三,二氧化碳的能源排放系数大;第四,相对OECD国家,GDP能耗强度较高。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是能源消费,我国长期以来的经济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决定了温室气体排放的上述特点:第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很快,2007年我国的GDP总量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达到30100亿美元,居世界第四位。经济发展需耗费大量能源,产生温室气体,因而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非常巨大;第二,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占70%左右,煤炭是主要的能源。据预测,我国需要消耗31亿吨标准煤左右的能源,包括约23亿吨煤炭,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增长目标;第三,我国是以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工业是最大的能源消费产业,其中,钢铁、化学、水泥、电力、造纸和玻璃等支柱行业都属于能源密集型产业,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基地。

1992年,中国正式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于维护全球气候正常有一定的义务;2002年8月中国又批准了京都议定书,从此合法具备参与国际碳排放交易的资格。虽然在第一承诺期我国没有减排目标,但是我国已经面临着很强的国际减排压力,在第二承诺期(2012年以后)可能被分派一定的减排任务。而减排任务的承担必然会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不小的影响。我国人口众多,社会发展形态还很初级。环境问题常常伴随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困扰着我国。为尽早摆脱贫困,中国似乎不惜以无限制地开发自己的环境资源为代价,使得能源耗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异常突出突出。对此,人们开始反思如何才能以更好的方式来处理日益复杂的环境和经济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条件下,出现越来越多的以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来认识解决社会问题的研究。因此,一方面,我们应该运用经济学手段寻找导致环境问题的原因;另一方面,寻找解决环境问题的制度方法和机制。

2.影响碳排放量因素分析

2.1 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理论

通过文献回顾发现,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经济发展程度和经济结构、人口结构、能源结构等通过决定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根据Ehrlich和Holden(1971)等提出的“I=PAT”方程,人口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分解为四个部分:环境影响、人口数量、人均财富以及环境修复技术水平。

2.2 碳排放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2.2.1选取变量

我们用人均实际GDP来代表财富,用单位GDP产出的能源消耗代表能源使用效率,用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消耗比例代表能源构成,用15-64岁的劳动适龄人口代表人口指标,用城市人口占全部总人口的比重代表城市化水平。各变量的定义说明如表1所示:

2.2.2数据来源

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

2.2.3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为了分析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影响因素,我们首先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各因素之间的偏相关关系制成图表,可以直观的描述出二氧化碳与各因素的关系。根据SPSS软件输出的结果,二氧化碳与能源效率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证明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越高,即能源效率越高,其二氧化碳排放量越小。这是符合我们碳排放影响因素理论的。此外,能源构成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只有不太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原因是目前世界各国的能源都主要由化石能源构成,其差别并不太大。随着技术水平的进步和新能源的采用,能源构成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会更加明显。

而对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城市化水平、劳动适龄人口、总人口和人均GDP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分析结果显示。他们都与因变量有或多或少的正相关关系,与碳排放影响因素理论一致。从数据之间的关系表明,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各影响因素关系的实证结果是基本符合理论的。

2.2.4模型分析

运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逐步回归,在六个自变量中城市化水平、劳动适龄人口和能源构成这三个变量没有能通过t检验,说明他们对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影响不够显著,被剔除出模型。最后选入线性对数模型的自变量是总人口、人均GDP和能源效率。

模型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修正的拟合优度R^2的P值小于0.001,表示该模型的拟合度较好,DW值为1.678,说明该模型不存在误差相关性。

表3可以看到,各变量之间不存在相互影响关系,且三个变量都是显著的。.以下产业领域中,(,)是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来源。。

综上,得出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线性回归方程如下:

=-7.837+0.985X1+1.165X2-0.896X3

二氧化碳排放的三个影响因素为人口、财富和技术。依据我们对变量的回归分析,选择对碳排放具有最强的解释能力的三个变量:总人口、人均GDP和能源效率。其中,总人口和人均GDP的增加会造成碳排放量的增加,能源效率的提高则会导致碳排放减少。表明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与碳减排是负相关的,而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碳减排是正相关关系。正如Field所认为的,我们不可能通过抑制人口与财富来达到控制碳排放的目的,只能从技术角度来寻求碳减排的手段。因此,减少碳排放量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能源效率,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其余被模型剔除的变量,尽管作用不是很显著,但对碳排放还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能源构成这一变量,虽然它未通过界限在0.05下的t检验,但是其p值接近0.1。随着新能源的采用和技术的进步,能源构成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显著。

3.减少碳排放政策建议

人均GDP是影响CO2排放最主要的因素,但中国的人均GDP还将快速增长,意味着CO2排放仍将增加。中国提出的GDP碳强度目标与发达国家碳减排目标就降低碳排放来说是一致的,但二者有本质区别。发达国家是减少碳排放的绝对量,与GDP增长没有直接关系;而中国 GDP碳强度目标与GDP直接相关,达到某个GDP碳强度目标,可以通过减少碳排放、或提高GDP、或两者同时实施来实现。因此,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是以保证现阶段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为前提的。我们可以在保证一定的GDP增长速度的前提下,通过适当控制城市化速度、提高能源效率(节能)来降低能源强度以减少能源消费量的增长和减少碳排放,也可以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所占的比重)来降低既定能源消费总量下的碳排放。

3.1适当控制城市化速度

现阶段中国的碳减排政策和战略都不能脱离阶段性社会发展规律。城市化的人口转移对能源和碳排放的冲击是明显的,政府可以通过适当控制城市化速度,并且把城市化进程作为低碳发展的机会来控制碳排放增长速度。还可以通过制定和执行积极的能源政策,使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效率提高、 能源结构更为清洁。此外,城市化进程也是一个选择生活方式的过程,而生活方式直接影响能源消费,通过政策引导来提倡节能生活方式,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3.2调整能源结构

从现在到2020年,是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一个关键时期。为了保证经济发展阶段转换的完成,中国的碳减排应该是一个渐进性的自我约束,因为强制性碳减排将会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延缓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时间。减排的自我约束就是政府选择现阶段中国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等各方面可以承受的能源结构和能源成本。

3.3提高能源效率

中国的能源效率目前只有欧盟和日本的1/4,美国的1/3。因此,提高能效不但有潜力,而且应该有技术基础。同时,要基于当前化石燃料和未来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建立经济高效、能源节约、低碳排放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社会和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湘梅,姚智爽. 基于VAR模型的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J]. 生态经济. 2014(01): 39-44.

[2] 李磊,肖光年. 基于主成分回归的无锡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分析[J]. 城市发展研究. 2011, 18(5): I9.

[3] 陈晓红,王陟昀. 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为例[J]. 系统工程. 2012(02): 53-60.

[4] 林伯强,刘希颖. 中国城市化阶段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和减排策略[J]. 经济研究. 2010(08): 66-78.

[5] 申笑颜. 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分析与预测[J]. 统计与决策. 2010(19): 90-92.

[6] 滕欣,李健,刘广为. 中国碳排放预测与影响因素分析[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11-18.

[7] 刘红琴,王宪恩,段海燕. 中日工业化进程中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日本经济. 2013(4): 50-59.

[8] 常杪,田欣,杨亮. 中日碳排放模式比较与日本低碳发展政策借鉴: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Z]. 中国福建福州: 20108.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mingrenmingyan/98042.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