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淮南子·主术训》中华书局

自荐信 时间:2020-05-08

【www.myl5520.com--自荐信】

古文释疑
篇一:《淮南子·主术训》中华书局

多易必多难

轻易得到的许诺总是缺少信用,经常把事情看得太简单,做起来一定有很多困难;轻易向别人许诺的人,不会守信用。

编辑本段出处

《老子》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编辑本段原文解析

释要

这一章连同下一章,其实是老子的运筹谋略学、危机管理学。告诫统治者从细小问题入手化解社会矛盾,以保持权势,谨小慎微防患于未然。 通解

以无为的态度而有所作为,以不滋生事端的方式去处理事务,在平淡无味中去体味社会氛围。以处理大事的态度来处理小事,以对待多数的态度来对待少数。用德政去化解民怨。

想解决难题,得从容易的时候入手。要完成大业,须从细微的点滴做起。因为天下的难事,刚产生时是容易解决的。天下的大事,刚起步时也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圣人始终不贪大喜功,所以才能成就大业。

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因此,圣人总是把事情设想得困难些,所以最终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难事。

消逝的字符

今本《老子》第63章文字为:"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校订后的砚本《老子》此章文字,与今本的出入只有一个"猷"字。是"圣人猷难之",而非"圣人犹难之"。猷,谋,考虑也。而通行本之"犹",音虽同,本义却丧失了。

"报怨以德"。不少学者疑其为原文错简。台湾的陈鼓应教授认为其在此章与上下文似不相关联,将其移至德经末章(通行本第79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后。谬矣。

《淮南子·主术训》曰:"君人之道,处静以修身,检约以率下。静则下不扰矣,俭则民不怨矣。下扰则政乱,民怨则德薄。"君主统治人民的方略,应用处静以修养身心,以检点节制表率属下。君主处静则不扰民,检点则民怨不起。民众受到扰乱则政局就混乱;民众怨声载道就会使君主恩德薄浅。--故老子告诫统治者 "报怨以德",这才是君人之道。

主旨大意

1.轻易得到的许诺总是缺少信用,多把事情看得太简单,做起来一定有很多困难。

在“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中,老子提出了衡量是非标准的一个标准,在不涉及具体情节时,老子认为被轻易许诺的信用一定不充足,把事情描绘得过分容易,实际实施中,必然会困难重重。 2.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民无信不立",即是说信用对人非常重要。执政者有信用,市民便有信心;市民有信心,便会产生信任;市民有信心和信任,施政便事半功倍。

3.不真诚就不能打动别人。

中国有句俗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可以为这句话作注。这句话劝告人们,要以真诚待人,表里如一,不可虚伪。如果表面一套,心里一套,阳奉阴违,终究会露出马脚。

4.诚实是天道的法则;做到诚实是人道的法则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出自《庄子。渔父》。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大意是不真诚就不能打动别人。中国有句俗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可以为这句话作注。这句话劝告人们,要以真诚待人,表里如一,不可虚伪。如果表面一套,心里一套,阳奉阴违,终究会露出马脚。就像《庄子》在这句话的下文所说,无论是“哭”是“怒”还是“亲”,都不能做作,要有真情实感,发自内心,这样才能打动人。 译文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的意思是:对人不真诚,就不能打动别人。

诚者, 天之道也;

诚之者,人之道也。 译文:诚实是天道的法则;做到诚实是人道的法则。

天生诚实的人,不必勉强为人处事合道理,不必思索言语得当。

【原文】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怯 ;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9;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译文】

凡事有预谋就会成功,没有预先策划就会失败。说话预先想定就不会语塞中断,做事预先想定就不会感到困难。行动之前预先想定就不会内心不安。执行规则预先想定就不会陷入绝境。

处在下位的人得不到上级的信任,百姓就不可能治理好了。得到上级的信任是有道理的,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上级的信任。得到朋友的信任是有道理的,不孝顺父母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孝顺父母是有道理的,自己心不诚就不能孝顺父母。心诚是有道理的,不明晓善就不能使自身心诚了。

诚实是天道的法则;做到诚实是人道的法则。天生诚实的人,不必勉强为人处事合理,不必思索言语得当。从容不迫地达到中庸之道,这种人就是圣人。做到诚实的人,就必须选择至善的道德,并且要坚守不渝地实行它才行。要广愽地学习,要详细地询问,要慎重地思考,要清晰地辨别,要忠实地贯彻。 要么就不学,学了没有学会就不中止。要么就不问,问了还不明白就不中止。要么就不思考,思考了没有收获就不中止。要么就不辨别,辨别了不清楚就不中止。要么就不实行,实行了不到忠实程度就不中止。别人一次能做到的,我用百倍的功夫,别人十次能做到的,我用千倍的功夫。如果真能这样做,即使愚笨也会变得聪明,即使柔弱也会变得刚强。

【注】

1、豫:同“预”,预谋。

2、跲(jia):窒碍,说话不通畅。

3、疚:内心不安。

4、顺乎亲:顺,使动词,使顺心、高兴。亲:父母亲。

5、不诚乎身矣:此处以上整段与《孟子·离娄上》篇中一段基本相同。这是《中庸》引《孟子》,还是《孟子》引《中庸》,不易断定,据张岱年先生分析,可能是《孟子》引《中庸》。孟子虽然受业子思门人,但自以为“私淑”孔子,对子思并不敬重,故著书引《中庸》而不标明子思的名字。(摘引《中国哲学史科学》一书第36页)

6、诚之:使之诚,使自己做到诚。诚,是人生来就有的诚,是圣人的能力。诚之者,是人为的诚,是普通人应该遵循的原则。

7、从容:举止行动。《礼记·缁衣》:“衣服不贰,从容有常。”孔颖达疏:“谓举动有其常度。”另一说为舒缓不迫。中道:指中庸之道。《孟子·尽心下》:“孔子岂不欲中道哉?”赵岐注:“中道,中正之大道也。”

8、固执:坚守不渝。执,握住。

9、弗措也:弗,不。措,废置,搁置。

备《诫子书》课 16.11.16
篇二:《淮南子·主术训》中华书局

诸葛亮在给自己儿子的《诫子书》中训诫:“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看来武侯祠诸葛亮殿“静远堂”当是由此得名。这句至理名言,汉武帝时期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编撰的《淮南子·主术训》也有类似阐述,语曰:“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

背景 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共元234年),是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他8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诸葛瞻是诸葛亮四十七岁时才有的儿子。老来得子,诸葛亮对之寄托了颇多心血。除《诫子书》之外,最后一次兵临祁山之际,诸葛亮在给自己的大哥诸葛瑾的信中,特地提到过年方八岁的诸葛瞻:“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顺便说一句,诸葛亮还是个优秀的教育家,他在培养孩子方面的独到见解是“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诚然,历史上的神童们,大多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名垂千古的《伤仲永》就不必提了。说到三国,那个四岁就懂得让梨的孔融,长大之后不也挺窝囊的么?今天的一些家长,高喊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口号,早已忘却了大俗话——先赢不算赢,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啊!

诸葛瞻长大之后,善工书画,博闻强识,脑子非常聪明。但是要谈到治国整军方面,确实难以和父亲一较长短。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直插蜀汉腹地。是时,姜维被钟会绊在剑门关,分身乏术,朝野束手无策,三十七岁的诸葛瞻临危受命,亲自率军阻击邓艾。由于战术布置有误,诸葛瞻军败战死,随之一起阵亡的,还有他的长子,即诸葛亮之长孙——诸葛尚。

军败之际,诸葛瞻父子把双足深深地埋在土里,誓死不让半寸大汉国土,因而双双阵亡。在现今成都周边的德阳,还有专门祭祀这父子二人的双忠祠。诸葛亮一门,也可为祖孙三代忠烈臣了。

赏析

这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信中,诸葛亮强调了清心寡欲对品德修养的作用,阐述了学习对增长才干的意义,以及远大志向与成就学业的关系。这封简短的家书,不仅是诸葛亮做人、治学的经验之谈,也反映了他高尚的品德和勤勉奋发的精神。

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在这篇《诫子书》中,有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有节俭的力量:“俭以养德”;有超脱的力量:“非澹泊无以明志”;有好学的力量:“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有励志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有速度的力量:“淫慢则不能励精”;有性格的力量:“险躁则不能治性”;有惜时的力量:“年与时驰,意与岁去”;有想象的力量:“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有简约的力量。这篇文章短短几十字,传递出的讯息,比起长篇大论,诫子效果好得多。

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文字清新雅致,不事雕琢,说理平易近人,这些都是这篇文章的特出之处。《淮南子·主术训》中华书局。

拓展阅读

诫外生书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太平御览》卷四百五十九

【译文】

一个人应当有崇高远大的志向,要仰慕古代的贤人,排除私情邪欲,抛开多疑和固执,使圣贤的崇高志向,在你身上明显地体现出来,恳切地深有感触;能经受顺境逆境的考验,摆脱琐碎事务的纠缠,广泛地征询不同意见,消除埋怨悔恨的情绪,即使在仕途上遭受一些阻碍,也无损于自己高雅的情趣,何必担心事业不能成功?如果一个人的志向不坚定,思想境界不开阔,整天碌碌无为地陷身于世俗,无声无息地困扰于儿女私情,就会永远埋没于平庸,不可避免地没有出息!

【注释】

存:存在。这里意思是有。高远:崇高远大。

慕:仰慕,向往。先贤:古代的贤人。

绝:杜绝。这里意思是排除。情欲:欲望,欲念。这里指人的私情邪欲。

滞:拘泥。这里指固执。

庶几:古时指圣贤。语出《易经·系辞下》:“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后一句原意为差不多接近圣贤。

揭:显露。这里意思是明显。存:保存,意思是体现。揭然有所存:意思是明显地体现出来。 恻:恳切。感:感触。恻然有所感:恳切地深有感触。

忍:容忍,这里指经受。屈:挫折。伸:顺利。屈伸:指顺境和逆境。

细碎:指琐碎的事情。

嫌:埋怨,不满。吝:悔恨,遗憾。

淹留:滞留,停留。指仕途上遭受阻碍。

患:忧虑。不济;不能成功。

意:愿望。这里指境界。慷慨:意气风发,情绪激昂。这里意思是高昂、开阔。 碌:平庸无能。俗:庸俗,世俗。

窜:隐藏。伏:藏匿。窜伏:意思是埋没。凡庸:平常,一般。

下流:地位低微。这里指没有出息。

诸葛亮这封告诫外甥的书信,要求后辈具有远大理想和博大胸怀,要学习先贤品格,排除七情六欲,抛弃庸俗之举,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贤能之士。这封给后辈的家书,既是一位饱经沧桑的长者对后辈的诚恳告诫,又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远大政治抱负的体现。

又诫子书

夫酒之设,合礼致情,适体归性,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主意未殚,宾有余倦,可以至醉,无致迷乱。

——《太平御览》卷四百九十七

【译文】

酒宴的安排,要符合礼仪,表达情意,使身体舒适,符合性格特点,礼节完毕就应该退席,这样和谐气氛就达到了顶点。如果主人的兴致未尽,客人还有余量,就可以饮到微有醉意,但不能醉得神志不清。

【注释】

酒:指酒宴。设:安排。

致情:表达情意。致:表达。

适:安适,舒适。归性:符合性格特点。归:归属。这里意思是符合。

退:离去。这里指退席。

和之至:和谐气氛达到了顶点。至:极,达到顶点。

主意:主人的兴致。殚:尽,完。

宾有余倦:客人稍有倦意。意思是客人尚有余量。

迷乱:意思是神志不清。

诸葛亮给儿子的这封家书,先谈安排酒宴的目的,后讲饮酒的原则,言简情重,体现了他对子女意志情操修养的重视。

《淮南子》中的教育思想
篇三:《淮南子·主术训》中华书局

《淮南子》中的教育思想

廖军和

《淮南子》将老庄的“无为”思想加以发展,认为“无为”不是无所为,而是遵循自然规律行事。故,遵循人的天性而进行的教育和教化不是道家所反对的“有为”,而是遵循“道”的一种“无为”,是追求和掌握“道”的一种途径。因此,《原道训》里说:“夫内不开于中而强学问者,不入于耳而不著于心,此何以异于聋者之歌也?”《修务训》中说:“圣人之治天下,非易民性也,柑循其所有而涤荡之,故因则大,化则细矣。”。人性中有仁义的本质,先王进行教化就是遵循人们的爱好来劝善,按照人们的憎恶来禁奸。所以,《淮南子》对这种遵循自然规律和人的天性而进行的教育活动非但不反对,而且是提倡的。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论教育的内容散见于各篇,在教育的目的、作用、内容、方法以及道德教育等方面都有所阐述。

《淮南子·主术训》中华书局。

一、人性论与教育目的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的期望,即人们期望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后身心各方面产生怎样的积极变化或结果。它所要回答的是“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淮南子》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其人性论基础上加以阐发的。 一方面,《淮南子》继承了道家传统的“真人”观,即靠自身修炼达到“与道合一”境界的、人性返璞归真的“真人”。《俶真训》中认为,“是故圣人之学也,欲以返性于初,而游心于虚也;达人之学也,欲以通性于辽廓,而觉于寂漠也。若夫俗世之学也则不然,擢德搴性,内愁五藏,外劳耳目,乃始招蛲振缱物之豪芒,摇消掉捎仁义礼乐,暴行越智于天下,以招号名声于世。此我所羞而不为也。”显然,《淮南子》所提倡的“圣人之学”和“达人之学”,与做“真人”的目的是一致的。

另一方面,《淮南子》在教育目的观中很明显地吸纳了儒家的思想,把人分成三种:一种是生来就正直善良,发愤成就仁德,慷慨推行道义,天性令人喜悦,不必等待学习讨教就能合乎道的规范的人,象尧、舜;一种是沉溺酒色荒淫无度,不能用道教诲,不能用德晓喻,严父不能使他正派,贤师不能使他转化的人,象丹朱、商均;而真正需要、也能够教训引导使之晓喻的人,是高尚不及尧、舜,卑下不像商均之人。《淮南子》的这种人性观与同时代董仲舒的“性三品”观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但是,《淮南子》并不像儒家那样,把教育的目的集中指向于培养“鸿儒”上,而是比较客观地看到了人的天赋能力不一样,因此,教育所培养的人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泰族训》中就提出了“英”、“俊”、“豪”、“杰”四个层次的人才标准。“英”是智慧超过万人的人,“俊”是智慧超过千人的人,“豪”是智慧超过百人的人,“杰”是智慧超过十人的人。这四个层次的人都是可用的贤才,

可以各自按照才能的大小安置在不同的位置,发挥合适的作用。

可见,在回答“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教育目的问题时,《淮南子》基于其人性论思想,体现了既融合道儒,又提倡多元化人才标准的特点。

二、关于教育作用

《淮南子》并非认为人自身的心力、心知纯粹是先在的,它还需要通过“学”、“教”来加以提升和强化。一个人如果降生伊始就与世隔绝起来,他不见、不闻、不学和得不到教育,最终只能成为一位“弱智者”。

《淮南子》认为想要放弃“学”而单纯讲求“循性”的做法,就像有船不用而偏要踩水过河一样,都是不对的。它还以马为例说:“夫马之为草驹之时,跳跃扬蹄,翘尾而走,人不能制;龁咋足以噆肌碎骨,蹶蹄足以破卢陷匈。及至围人扰之,良御教之,掩以衡扼,连以辔衔,则虽历险超堑弗敢辞。故其形之为马,马不可化,其可驾御,教之所为也。马,聋虫也,而可以通气志,犹待教而成,又况人乎?”(《修务训》)

教育还是传递知识的重要途径。《修务训》中说,“昔者苍颉作书,容成造历,胡曹为衣,后稷耕稼,仪狄作酒,奚仲为车。此六人者,皆有神明之道,圣智之迹,故人作一事而遗后世,非能一人而独兼有之。各悉其知,贵其所欲达,遂为天下备。今使六子者易事,而明弗能见者何?万物至众,而知不足以奄之。周室以后,无六子之贤,而皆修其业,当世之人,无一人之才,而知其六贤之道者何?教顺施续,而知能流通。由此观之,学不可已,明矣。”苍颉、容成、胡曹、后稷、仪狄、奚仲等人的技艺通过教育训导被代代相传,使得他们六位的知识技能得以流传下来,由此看来,学习不能停滞,这是十分明确的了。

所以,《泰族训》中说,人所知道的事情很少,事物的变化无穷,从前不知道现在知道了,并非智慧增多了,而是通过求教学习才使知识得以增加。不学习和学习的人相比,就好像聋哑人和正常人一样。这正体现了教育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功能。

三、关于教育内容

作为西汉时期道家的代表性典籍,《淮南子》所主张的教育内容继承了老庄的思想,认为个人的修炼应该是一个追求“道”的过程。

《淮南子》批判儒家和墨家用仁义学说教导世人,是只重外在和末节,从末节希望求得返回根本。“孔、墨之弟子,皆以仁义之术教导于世,然而不免于儡,身犹不能行也,又况所教平!是何则?其道外也。夫以未求返于本,许由不能行也,又况齐民乎!诚达于性命之情,而仁义固附矣,趋舍何足以滑心”(《俶真训》)。因此,它主张“弃智则道立矣”(《诠言训》),应该弃智而守道,认为圣人和统治者通过自己符合“道”的德行就可以教化百姓;仁义礼乐是世间的道和德衰败后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而制定的,所以人们应该去追求简要易行而且是根本的“道”,无需逐本求末去追求仁义礼乐(《本经训》);百姓如果读懂书后道德就会

衰败,掌握技艺后纯厚就会衰败,了解凭证契约的作用后信誉就会衰败,学会巧诈后真实就会衰败(《泰族训》)。这与老庄“绝圣弃智”的思想是一脉相通的。

但是,从对教育内容的主张上看,《淮南子》又是对道家思想有所发展,吸收了儒墨各家的思想。它认为“六艺异科而皆同道”(《泰族训》),“六艺”的本旨是遵循和体现“道”的:温惠柔良,是《诗》的风格;淳朴厚重,是《书》的教义;清明条达,是《易》的内涵;恭俭谦让,是《礼》的规范;宽裕简易,是《乐》的风化;刺讥辩议,是《春秋》的作为。如果把握住“六艺”的本旨就会把事情办好。而圣人就是把这六种经典兼收并用,剔除消极因素,使它们相互和调。

教育的内容随不同时代的社会情况和民风民俗的变化而变化,学习不能墨守成规,死抱着古代典籍不放。古代圣人所说的话和所著典籍中所蕴含的精髓随着圣人的去世而陨灭,所以对学习者来说,不能墨守成规,死抱着古代典籍不放。就像轮扁对齐桓公说的那样,至妙的道是不能用语言来传授的。“王寿烧书”的典故中也借用徐冯的口说:“故知时者无常行”(《道应训》)。变化生于时世,所以识时务者没有固定的行为。这与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的思想有着相通之处。

四、关于教育方法

《淮南子》有关教育方法的思想多体现在解决个人如何学习的问题,非常重视学习方法,强调方法的必要性,《主术训》中说:“故假舆马者,足不劳而致千里;乘舟揖者,不能游而绝江海。”《淮南子》甚至认为获得知识的方法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是故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淮南子》还就学习方法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

一打基础。“欲学歌讴者,必先徵羽、乐风,欲善和者,必先始于阳阿采菱”(《说山训》)。即使是天资不好的人,如果基础扎实,有备而来,其学习效果和聪明的人也会无所差别,“同日被霜,蔽者不伤;愚者有备,与智者同功”(《人间训》)。

二要精通。像前面讲的苍颉等六人,能做到“人作一事而遗后世,非能一人而独兼有之。各悉其知,贵其所欲达,遂为天下备。今使六子者易事,而明弗能见者何?万物至众,而知不足以奄之。”这说明万物众多,一个人的才能不可能通晓所有事物,因此,人必须有所专精。但专精不等于越少越好,对自己所专攻的方面,还要“各悉其知,贵其所欲达”,即要求专精和通达相结合。在《泰族训》中,曾以光照范围的大小影响受光面积大小为喻,来说明治学也是“所受者大则所照者博”,即强调博而后通。

三要练习。《修务训》中说:“今夫盲者,目不能别昼夜,分白黑,然而搏琴抚弦,参弹复徽,攫援摽拂,手若蔑蒙,不失一弦。使未尝鼓瑟者,虽有离朱之明,攫掇之捷,犹不能屈伸其指。何则?服习积贯之所致。”经过长期联系积累,

就是盲人也能熟练的弹琴。

四要好问。《主术训》中说:“文王智而好问,故圣;武王勇而好问,故胜。”无论学文或学武,好问都是取得成就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五要勤奋。《泰族训》中说:“人莫不知学之有益于己也,然而不能者,嘻戏害人也。人皆多以无用害有用,故智不博而日不足。„„以戈猎博弈之日诵诗读书,闻识必博矣。”这里主要是取其强调学习应勤奋的思想。至于是否应该把打猎、下棋的时间全用来读书,甚至认为嬉戏为害或“无用”等则另当别论。

六要乐学。《缪称训》中说:“同味而嗜厚膊者,必其甘之者也;同师而超群者,必其乐之者也;弗甘弗乐而能力表者,未之闻也。”又谓:“夫内不开于中而强学问者,不入于耳而不著于心,此何以异于聋者之歌也?效人为之,而无以自乐也”(《原道训》)。这表明内心乐学的情趣,是学习效果超群的内在强大动力,缺乏这种动力,学习就像聋子听(或唱)歌,只不过装模作样,仿效于人,不会有好效果的。

五、道德教育思想

《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主干,兼取儒、墨、法、阴阳诸家学派之长,“纪纲道德,经纬人事,上考之天,下揆之地,中通诸理”(《要略》),提出了颇具特色的道德教育思想。

在道德教育的内容上,《淮南子》一方面继承了老庄的观点,认为仁、义是道、德衰败的产物,“率性而行谓之道,得其天性谓之德。性失然后贵仁,道失然后贵义。是故仁义立而道德迁矣,礼乐饰则纯朴散矣”,它们是“衰世之造也,末世之用也”(《齐俗训》)。另一方面,作者亦承认这些伦理规范有其产生的理由,为了解决人世纷争以及男女无别、“怀机械巧故之心而性失”、“性命不知”等混乱和无序现象,需要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以调节矛盾。但尽管如此,仁义礼乐也只有某个方面的“救助”功能,而“非通治之至”(《本经训》)。

出于上述认识,作者将“因性”作为道德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原则,强调应该认识和顺应民众之自然本性,因势利导地施以教化:“非易民性也,拊循其所有,而涤荡之”,“因其性则天下听从,拂其性则法县而不用”,“因其所喜以劝善,因其所恶以禁奸,故刑罚不用而威行如流,政令约省,而化耀如神”(《泰族训》)。《淮南子》强调道德教育必须顺应人性,保持、调节主体的正常需求,而不是与之相悖,才能真正获得效果。这些主张是颇有见地的。

不过,在因性而教的问题上,《淮南子》在扬道抑儒的同时,亦在一定程度上对儒道两家的德教思想进行了调和。如,《淮南子》认为礼乐法制是先王根据民众的自然本性而制订出来的,它与人性自然有着某种一致,“先王之制法也,因民之所好而为之节文者也。因其好色而制婚姻之礼,故男女有别;因其喜音而正雅颂之声,故风俗不流;因其宁家室、乐妻子,教之以顺,故父子有亲;因其喜朋友而教之以悌,故长幼有序”(《泰族训》)。同样,孝悌礼义等道德规范均有

其内在的人性根据,“皆人之所有于性,而圣人之所匠成也”。《淮南子》还强调,在绝大多数人的成长过程中,先天本性与后天的教育皆不可缺少:“夫物有以自然,而后人事有治也”,“故无其性,不可教训;有其性无其养,不能遵道”(《泰族训》)。

在道德教育的方法上,《淮南子》继承了老子“行不言之教”的道德教育主张,并有所突破和发展。如,《淮南子》在重视不言之教的同时,也肯定了儒墨两家的道德教化效果和声教礼法的教育作用:孔子的弟子“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墨子的弟子“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所以,采取多种道德教育形式显然都是必要的:“圣王在上,明好恶以示之,经诽誉以导之,亲贤而进之,贱不肖而退之,无被创流血之苦,而有高世尊显之名,民孰不从?”(《泰族训》)

因篇幅问题,《淮南子》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无法详尽阐述,但是其中许多道德教育主张,如进行道德教育应该因性而教、身教重于言教,强调教育者必须以诚相待、以真情动人、实现教育双方的心灵沟通,注重激发人们内在的道德需要等,无疑体现出作者的远见卓识。

《淮南子》的教育思想所体现出的特点,与其整书以道为绳、一以贯之的思想是一致的。虽然在后半部分的内容中明显体现出吸收和融合了儒墨等家学说的教育思想,似乎与前半部分的观点有些矛盾,但作者从积极“无为”的立场出发,始终坚持认为,儒墨等家学说的主张如果究其本旨是体现和遵循“道”,那么就与自己所主张的思想一致。这种灵活通达的思想,在《要略》对本书的总结中就可以看到。道家本来是不主张用言语来表达“道”的,正如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但《要略》很清楚地表明了《淮南子》对此的态度:“欲强省其辞,览总其要,弗曲行区入,则不足以穷道德之意”;“夫道论至深,故多为之辞以抒其情;万物至众,故博为之说以通其意。辞虽坛卷连漫,绞纷远缓,所以挑汰涤荡至意,使之无凝竭底滞,卷握而不散也”。

限于篇幅,在这里我们并没有对《淮南子》中蕴含的丰富教育思想做进一步地详尽阐述和系统介绍,但从上面的管窥介绍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中有不少合理因素今天依然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思考和借鉴。

淮南子30名句
篇四:《淮南子·主术训》中华书局

《淮南子》,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道家名著。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糅合了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但主要的宗旨归于道家。梁启超说:“《淮南鸿烈》为西汉道家言之渊府,其书博大而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胡适说:“道家集古代思想的大成,而淮南书又集道家的大成。”

今天,我们精选了书中的30句经典名言,句句都论及天道人事,且极为透彻精辟,直击人心,供大家参考学习。

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大意:边塞上有一个人丢了一匹马,人们都来安慰他。他的父亲说:怎么知道不会因此而得福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果然带了一匹胡地的骏马回来了。

点题:老子说祸福相依,从更广大和更长久的角度去看,一定是这样。我们常人往往因福而喜、因祸而悲,恰恰说明我们看得窄、看得短。

2、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淮南子·说林训》

大意:翻船的时候,才能看出谁是真会游泳的人;马狂奔的时候,才能看出谁是真正的好车把式。

点题:真正有本事的人,平时是看不出来的,但在风云变幻、情况危急之时,就能显现出来。人要做的就是好好修炼然后等待,真有本事,自有一飞冲天之时。

3、置猿槛中,则与豚同,非不巧捷也,无所肆其能也。《淮南子·俶真训》

大意:把猿猴关在笼子里,它就会像猪一样,并不是它没有灵巧攀登、轻捷跳跃的本领,而是没有它发挥本领的机会。

点题:人要学会主动找到适合自己发挥长处的环境、平台和机会,才能真正显现光彩。如果是时机不到,则要学会蛰伏等待。

4、美之所在,虽污辱,世不能贱;恶之所在,虽高隆,世不能贵。《淮南子·说山训》

大意:美好的事物,就算受到玷污辱没,也不会变得低贱;丑恶的事物,就算有人鼓噪吹捧,抬高其身价,也不会变得尊贵。

点题:好的就是好的,坏的就是坏的,人只需要坚持自己认为值得坚守的,做自己认为对的。人最容易被世间的好恶裹挟,而变得随波逐流,是非不分。

5、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淮南子·览冥训》

大意:向人求火不如自己去找火石,借井打水不如自己去凿井。

点题:求人不如求己。《淮南子·主术训》中华书局。

6、圣人之于善也,无小而不举;其于过也,无微而不改。《淮南子·主术训》

大意:圣人对于善事,无论多小也要做;对于过错,无论多小也要改。

点题:行善,是一种态度;改过,是一种追求。

7、正身直行,众邪自息。《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gerenjianli/104328.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