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弱势群体形成的地理因素

毕业论文 时间:2020-09-16

【www.myl5520.com--毕业论文】

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篇一:弱势群体形成的地理因素

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

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姓 名

学 号 :

工作单位 :

联系电话

所在分校

指导教师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

2015年10 月

内容提要: .................................................................. 3

一、弱势群体的基本构成与形成原因 ............................................ 4

(一)弱势群体的基本构成 ................................................ 4

(二)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 ................................................ 4

二、弱势群体的存在的普遍现象 ................................................ 5

(一) 地域因素。 ....................................................... 5

(二) 文化因素。 ....................................................... 6

(三) 发展因素。 ....................................................... 6

(四) 生理因素。 ....................................................... 6

三、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的任务还很重 ........................................ 6

(一)如何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 7

(二)保障大多数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彻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 7

(三)保障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利 .......................................... 8

四、解决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的政策措施 ...................................... 9

(一)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

展。 .................................................................... 9弱势群体形成的地理因素。

(二)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 9弱势群体形成的地理因素。

(三)解决失地农民和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推进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发展。 . 10

(四)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国家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投

入 ..................................................................... 10

【参考文献】 ............................................................... 12

内容提要:

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弱势群体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完善我国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制度,不仅关系到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我国弱势群体进行概括性的分析,阐释了我国弱势群体的构成以及它的现状,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对弱势群体存在的问题分析,进而提出了就业机制、医疗机制、教育机制、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机制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并对解决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

关键词:弱势群体,社会保障,保障制度。

一、弱势群体的基本构成与形成原因

弱势群体这个词源自现代社会学理论,原指在社会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

(一)弱势群体的基本构成

我认为,现阶段我国社会的弱势群体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人群:一是下岗职工,这部分人主要是女工及年龄偏大的人,因知识层次和再就业能力较低,收入来源不稳定;二是残疾人、孤寡老人和缺乏有效照顾的儿童;三是进城打工的农民,他们享受不到城市劳动者的同等待遇,劳动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四是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这部分人因退休时收入较低,然而目前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轮流不到他们;又因原单位破产或经济不景气,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标准较低,遇到重大疾病时往往无钱医治;五是农村的贫困人口,特别是偏远贫穷地区的农民,这是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弱势群体。

(二)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

1、人均GDP增长了300%,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水平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体收入很低甚至没有收入,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据统计,截至2004年,我国有2610万农村人口年人均收入不足668元,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还有4977万农村人口年人均收入不足924元,属于相对贫困,而且,以上绝对贫困线和相对贫困线标准明显偏低。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每年还要出现数百万的失地农民,目前总量已经达到4000万—5000万人。由于很多失地农民缺乏必要的非农产业谋生技能,加之征地补偿中存在一些不公正现象,他们的生产生活也面临较大困难。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国有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至今已向社会释放出下岗职工约3000万人。

目前,包括困难下岗失业人员等在内的城市低保对象约2200万人。此外,1亿多进城农民工的基本权利维护和社会保障问题也迫切需要寻求解决之道。农民医疗救助机制不够健全,农民因病致贫的现象依然严重。

2、目前对农民的医疗救助机制主要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一制度虽然实施了几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制度本身与农民之间缺乏良性互动,筹资、管理和监督成本偏高,人均缴费水平过低,病种限制过死,报销费用手续繁琐,报销费用限额过低,致使农民参加的积极性受挫;即使参加了,大病大灾也没有保障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缓慢,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农民在年老、疾病、灾害及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下,应该

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而国家仍沿用传统的社会困难救济模式,仅仅对农村中的五保户和因灾因病造成的困难户,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临时救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困难,但由于补助面不宽,补助金额有限,对特别困难的农村家庭只是杯水车薪。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城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进城农民因灾因病治病的救助制度还是一片空白。一旦出了事,有家不能回,即使回去也很难生活。弱势群体形成的地理因素。

建设步伐迟缓,受害人的经济补偿难以落实。近年来造成影响特别恶劣的刑事案件民事赔偿几乎为零:杀死17名少年的黄勇智能木马杀人案、流窜杀死67人的杨新海杀人案、6名佳木斯儿童惨遭杀戮的宫润伯变态杀人案、死12人伤5人的个体屠宰户石悦军杀人案等等。

尽管法院判决被告人对受害者给予经济赔偿,但是这些大案的凶犯几乎都没有可供赔偿的财产,尤其是刑事案件没有判决之前,受伤害人员的医疗救治、康复或丧葬费用完全靠自己解决,有的因为不能筹到足够的费用,导致错失了救治的良机,或是筹到费用,法院判决后罪犯没有足够的赔偿,而债台高筑,穷困潦倒,给被害人造成双重伤害。

二、弱势群体的存在的普遍现象

长期以来,我国有一种传统的看法,认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弱势群体是一定社会制度的必然产物。事实证明,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诚然,社会弱势群体的出现和存在,与社会制度有一定的关系。例如,我国曾经有过苦难深重的过去,新中国诞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这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基本摆脱了普遍贫穷的状态,社会弱势群体在人口数量上大大减少。但是,时至今日,我国仍存在人口上亿的社会弱势群体,这个事实的存在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事实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普遍存在着以生态脆弱地区人口和灾民为主体的自然性社会弱势群体,存在着以老年人、残疾人和处境困难儿童等为主体的生理性社会弱势群体。我国现阶段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与下列非社会制度因素直接相关。

(一)地域因素

地理区位不利,自然条件差,是大多数边远地区、山区和民族地区存在贫困群体的共同原因。这些地区远离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带,通信、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在获得信息、资金、技术、人才等经济发展要素方面受到限制;这些地区(大部分是西部地区)农业资源贫瘠,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贫困人口为了生存往往不得

当前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成因分析定稿
篇二:弱势群体形成的地理因素

目 录

摘 要„„„„„„„„„„„„„„„„„„„„„„„„„„„2

一、弱势群体的界定及分析„„„„„„„„„„„„„„„„„„2

二、社会排斥理论流变及在分析弱势群体成因方面的优势„„„„„3

三、弱势群体成因分析„„„„„„„„„„„„„„„„„„„„3

<一>社会结构„„„„„„„„„„„„„„„„„„„„„„„3

<二>制度及政策„„„„„„„„„„„„„„„„„„„„„„4

<三>劳动过程„„„„„„„„„„„„„„„„„„„„„„„5

<四>社会意识„„„„„„„„„„„„„„„„„„„„„„„5

四、小结„„„„„„„„„„„„„„„„„„„„„„„„„„6

后 记„„„„„„„„„„„„„„„„„„„„„„„„„„„6

当前中国弱势群体的成因分析

——社会排斥的视角

作者:康志国 指导老师:贾应生

【摘 要】随着社会关注的呼声日渐高涨,弱势群体的成因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的讨论话题。本文以社会排斥理论为背靠,从社会结构、制度及社会政策、劳动过程、社会意识四个维度,以一条链锁的形式,结合当前中国的具体情况,深入分析了上述四者在各自领域内从显形到隐性、从客观到主观的社会排斥过程以及彼此相互影响、错综复杂的关系,着力论证了四者在促生弱势群体及强化其弱势地位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弱势群体 成因 社会排斥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瓶颈”阶段,大量的社会问题诸如贫富两极分化,“农民工”问题,下岗失业等等纷至沓来。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地都涉及到了一个群体——弱势群体的利益。诚然,不可否认弱势群体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但“对于国内弱势群体的考察不能脱离改革进程中我国社会结构的巨变来谈”(张友琴,2002)。中国目前不仅仅存在一般意义上的、人数众多的弱势群体,更为严重的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群体工人阶层(包括“农民工”)和农民阶层明显地呈现出一种弱势化趋向。随着社会“仇富”心理的强化,农民工“自救式犯罪”的增加,工资讨要难的普遍化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难的严重化,种种有关弱势群体的社会现象都期待着更多的学者和专家关注和研究。弱势群体的成因问题即是什么导致了社会群体的弱势化或者说是什么原因促生了弱势群体是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只有分析清楚了这一点才能从根本上有针对性、目标性地解决弱势群体问题。

一、弱势群体的界定及分析

要研究弱势群体的成因,首先必须对弱势群体做出一个界定。弱势群体,在英文中称social vulnerable group ,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利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是社会学、政治学、社会政策研究等领域中的核心概念(任丽霞等,2004)。这个概念在中国的出现,在话语层面,突现了长期以来建构的高度连续性的阶级话语谱系上的一次显著断裂;在实践意义上则意味着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稳定的战略高度上对一个社会群体的存在及其可能因袭的社会后果的关注下,对近些年来社会分化状况的一定程度的接受和正视(毕向阳等,2004)。

目前学术界的定义角度大致有四种,即“资源配置说”、“客观条件限制说”、“社会排斥说”和“综合说”(刘德顺,2004)。“资源配置说”从深层次探讨原因,认为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公正是弱势群体产生的重要原因。“客观条件限制说”则主要阐明弱势群体的产生及形成是由于外部客观条件造成的,而非个人能力方面的原因。“社会排斥说”着力于社会弱势群体容易受到城市社会主流群体的排斥及其在物资、社会、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弱势性相互积累、相互加强。“综合说”则更进一步从多个维度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界定,突出当前国内弱势群体所具有的社会特征,是一种静态状况的描述。

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弱势群体是一个结构复杂、规模庞大且就地域而言分布比较广泛的社会群体,而非一个单一阶层。这一特征给弱势群体的界定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笔者个人倾向于将弱势群体界定为:由于生理原因或社会结构、制度、社会意识等原因遭到社会排斥从

而在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资源的掌握上处于劣势地位,个人的生存发展受到制约的社会群体。文章这里要讨论的主要不是个人生理、行为因素导致的弱势群体(诸如老弱病残、“三无”人员及部分违法犯罪人员)和自然因素(地理环境和自然灾害)导致的弱势群体,而主要因社会因素导致的弱势群体,主要包括下岗失业工人、农民工、落后地区的农民和城镇“低保”人员。笔者认为,弱势群体应该是一个动态集合体,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人员结构组成。从解放前的饱受地主、官僚、军阀剥削压迫的广大劳动人民到建国初的贫下中农,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农民工直至今天国企改革后的下岗失业工人和城镇“低保”人员,弱势群体的内在组成始终处在一种变动不居的状况之中,是一个标准的动态集合体。

二、社会排斥理论流变及在分析弱势群体成因方面的优势

社会排斥理论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理论。它是对已有的社会剥夺、边缘化、歧视、贫穷等概念的丰富和深化,已经在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政策研究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中崭露头角。本文拟用社会排斥理论分析弱势群体的成因。

所谓社会排斥原意是指针对大民族完全或部分排斥少数民族的各种歧视或偏见而言的,这种偏见和歧视建立在一个社会有意达成的政策基础之上。“主导群体已经握有社会权利,不愿与别人分享”(戴维,1999)。学术界普遍认为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排斥最初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法国,主要指长期失业和新贫穷及其导致的社会后果:社会联系的不稳定性增加或社会团结程度降低。比如家庭破碎、社会孤立、阶级团结瓦解、排外(种族歧视)以及内城区的衰落(曾群,2004)。从80年代到90年代社会排斥概念由最初的个人与整个社会之间的诸纽带削弱和断裂的一系列过程发展到认为社会排斥是对公民地位与身份所赋予的政治及社会权利的否定,是对民主社会的严重破坏;社会排斥还聚焦社会分配和社会关系议题,即不平等的资源分配和不足够的社会参与、缺乏社会整合和社会权利(谢新力,2003)。

笔者认为,社会排斥是指某些社会群体、组织和地区由于受到国家、市场和社会等利益集团通过一系列制度化、形式化的途径将他们全部或部分地排斥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之外,使其在社会资源的掌握上居于劣势并最终处于社会结构的边缘地位的过程和机制。它具有层次性、多维性和积累性的特征:层次性是指遭受社会排斥的对象层次性,包括个人、群体、组织、部门、地区等 ;多维性是指社会排斥的内容而言,包括经济方面、政治方面和文化生活方面等等;积累性主要强调社会排斥的影响(作用)方式,由于多种社会排斥相互作用影响、层层强化进而导致弱势群体陷入一个恶性循环,被社会越甩越远,这种影响甚至还会导致弱势群体不利地位的代际传递。

社会排斥理论的如上特点凸显出它在当前的经济和社会转型背景之下对弱势群体重新进行深度认识的优越性和可行性。首先,社会排斥是一种社会学的综合视角,其描述的是一种复合状态,与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社会领域内的不平等有着密切联系。其次,社会排斥对弱势群体进行的是一种动态考察,它描述的是弱势群体部分或全部地被挡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系统之外的动态过程。因此在研究弱势群体的成因方面,社会排斥理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优势。

三、弱势群体成因分析

笔者认为,就弱势群体成因而言,社会排斥主要来自四个方面,即:社会结构、制度及政策、劳动过程、社会意识。接下来我将依次分析这四者及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

<一>社会结构

所谓社会结构,可以理解为社会行动者在互动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协调体(郑杭生,2004)。社会学泰斗费孝通先生在谈及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历史发展时提出了“三级两跳”的著名论断,即三个阶段(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两大变化(从农业社会跳跃到工业社会,再从工业社会跳跃到信息社会)。他指出,我们的第一跳尚未完成,现在又开始了第二次更大的跳

跃。试想这样的发展速度,中国的社会结构又岂能不发生翻天巨变?我们回头审视一下便不难发现,我国的社会结构经历了从建国后的城乡二元结构到今天的“两极分化”的转变。建国初期,我国通过户籍管理制度、统购统销制度以及作为两者的稳定机制的城市就业保障制度的逐渐制定与实施,构筑了于当时而言相对有利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二元社会结构”。所谓二元社会结构实质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面,明显地并存着比较现代化和相对现代化的两种社会。这种“二元”社会既表现为社会性质上的差别,又表现在发展水平上的差异(郑杭生,2003)。具体地讲,二元社会结构是指我国城市居民和农村人口因为户籍或居住地制度将其区别,在劳动收入、消费、教育、生活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单元(陈迪平,2004)。它是通过户籍或者是有条件在城市居住制度将城市居民与农村人口加以身份区别和固定化,究其本质而言就是一种制度性社会排斥。城乡的制度性分割是造成贫困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村的重要原因,社会资源的二元化再分配使得资源更多地向富裕的城市社会倾斜,从而决定了建国初期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农民成为当时弱势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状况一直稳定持续到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初期,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随着农业劳动收入边际效益递减的推力和城市生活的拉力,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家门四处打工。他们从打工仔、打工妹发展到了人数庞大的“民工潮”,对城乡二元结构掀起了巨大冲击。与此同时,市场化的改革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兴起使得城市中劳动力就业的风险性在增大,尤其是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企改革带来了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出现了“工农合流”的弱势群体组成。但是就在弱势群体不断激增的同时,伴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国社会也出现了所谓的“中产阶层”、“暴富阶层”、“新贵阶层”等等,这无意又是一股促进中国社会结构变革的力量。著名社会学家孙立平认为,我国过去的金字塔式社会结构正在消失,变成一场马拉松,每跑一段都会有人被甩到社会结构之外。社会学家陆学艺也认为中国社会结构是一个“洋葱头”状,即少量的上层群体与庞大的底层群体之间夹着尚不成熟、不发达的中间阶层,两极分化严重。孙立平甚至认为中国“正在开始定型化为一种两极化的社会结构”。但不论是“城乡二元结构”还是“两极分化”或者“洋葱头状”结构,弱势群体始终是利益受损者。《现代化的陷阱》一书的作者何清涟认为:中国的社会结构中,上等阶层少,中间阶层极不发达,下等阶层、社会边缘阶层相当庞大,约占80%。宪法所规定的处于领导地位的工人阶级及其同盟军事实上已经处于边缘状态。改革开放前的农民因为优先发展工业的缘故,在“工业剪刀差”的剥削作用下,为工业发展陆续投入了6000亿元,但与此同时却没有享受到城市居民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优越条件。改革开放后农民又以“农民工”的身份涌入城市,干最累最脏的活,吃最便宜的饭,住最简陋的房子,却依旧处处碰壁,倍遭歧视,成为城市的“三等公民”。社会结构在弱势群体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一种经济学上所谓的“马太效应”,即使富者更富,穷者更穷。

<二>制度及政策

我们已然发现了制度与政策在社会结构的构建与变动中的指向作用,同时制度与政策本身也是促生弱势群体的主要原因之一。上文已经提到的“户籍制度”就是最具社会排斥特征的制度。中国的户籍制度是以户口登记与管理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套社会管理制度,包括常规人口登记和上报制,居民户口或身份登记及管理制度以及与户口相关的就业、教育、保障和迁徙等方面的社会经济管理制度(陆益龙,2004)。虽然该制度建国初期在社会控制和社会管理方面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毋庸讳言,该制度本身就缺乏公正性,带有明显的身份歧视或者说身份排斥。它在相当大的领域内发挥着社会排斥作用,深受其苦的是广大的农民。目前与户籍联系在一起的利益如教育、城市的医疗、住房、养老、就业保障等等,农民无法平等享受,而且农民自身的社会流动乃至代际流动受到了很大的约束。其次住房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障制度等等关乎农民——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的利益的种种具体制度都存在隐性或显性的社会排斥,或轻或重地抹煞了社会公正。当然,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也同样遭受这诸多的制度性社会排斥。我国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是高度选择性的,覆盖的只是社会中一部分人群。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缺漏就加剧了城镇下岗人员等弱势群体的社会排斥。

政策方面,宏观而言不能不谈中国的改革。在这里,笔者将借用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帕累托的理论来分析。该理论将改进或改革分为三种:帕累托改进(即社会在改进一部分人的福利时,另一部分人至少保持原水平)、非帕累托改进(即社会在改进一部分人的福利时,是以另一部分人的福利减少为代价的)、帕累托最优(对现状的任何改变已经不能让任何一个人的福利有所改善,除非至少牺牲一部分利益)。就中国的改革而言,到80年代末,社会资源和发展机会基本上是向下扩散的,即向农村和边远地区扩散的,因此基本上都是帕累托改进。从博弈论的角度讲也就是“整和博弈”,即全体民众都通过改革获益,区别仅在于获益的程度。而90年代直至今日的改革应该属于非帕累托改进,社会资源和发展机会则开始向城市,向社会的中心流动,也就是说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以上文所述的那些弱势群体的利益牺牲为代价的。而这一切引发的后果就是弱势群体的“日益壮大”。微观来讲,笔者以就业政策为代表论述其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排斥。中国由于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存在,在就业政策方面也体现出“城乡二元”、区别对待的特征。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中央强调公产、矿山、交通运输和其他行业不向农民开放,一下子掐断了农民进城就业的机会,而城市居民的工作则由国家包办起来(陈迪平,2004)。改革开放以后,情况并无根本性的好转。农民工进入城市以后只能从事城市里无人问津的脏、累、险的工作,而且还要遭受诸多歧视条件和政策。诸多地方先后颁布了各种行政法规以及公共政策对农民工的从业范围加以强制约束。例如,北京市劳动局就曾多次发文明确规定外来人口只能从事的200多个工种。上海市劳动局于1995年12月发布了《上海市单位使用和聘用外地劳动力分类管理办法》,将行业分为三类:A类可以使用外地劳力;B类为调剂使用外地劳力;C类为不准使用外地劳力(马广海,2003)。这类政策明显带有强烈的自我保护主义色彩和浓重的排外情绪,是典型的社会排斥。它们将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外来人口排斥到劳动力市场的边缘地带,令他们长期身受不公正待遇,这与民主社会的精神是相悖的。

<三>劳动过程

弱势群体成因的第三个因素是劳动过程。从劳动过程中存在的社会排斥角度来讲,上文提到的就业政策是一种刚性的、制度性的社会排斥,是由于政府管理者的主观倾向性决策造成的。除此之外,在劳动过程中还有市场要素引发的社会排斥。

随着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各种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被知识密集型产业替代。这对劳动者本身的素质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处于一种劳动力构成不协调的尴尬境地:素质不高、专业技术水平偏低的普通劳动力绝对过剩,而技术精湛、管理能力强的高级人才稀缺。现代社会是一个建立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为基本劳动工具的时代。由于基本技能的缺乏,部分人会被排斥在社会分工体系之外,造成生存上的弱势状态(周鑫,2004)。就农民工而言,自身的素质技能不高决定其工作领域往往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如建筑业、纺织服装、机电玩具制造和餐饮服务业,依靠提供廉价劳动力谋生。市场经济的逻辑使用人单位根本不想花费太多的培训费用和提供充分的试用期限,而是优先采用有技术、有工作经验的职员。然而,如果没有就业技能的指导培训,他们根本无法摆脱弱势地位。就城镇下岗工人而言,他们大多年龄在40岁以上,多数人只受到中等甚至更低的教育。原来所从事的也主要是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的市场化改革浪潮冲击下只能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面对他们的一方面是原来的就业体制回归无望,另一方面新兴产业也将他们拒之千里,进而陷入了弱势地位。

<四>社会意识

最后要谈的是社会意识中存在的针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排斥。宏观来讲,在意识形态领域由于转型期的中国管理者阶层在经济、政治方面居于强势地位,很容易滋生并强化所谓的“道义排斥”,即个人的所得应该与个人的责任成正比。弱势群体由于自身所负担的社会责任较少,所以在强势群体看来,似乎限制其所得是“名正言顺”、“天经地义”的。他们为了维护其既得利益,在制定公共政策的时候就会以谋取自身利益为准则,以管理阶层的意志为指向,轻视或漠视弱势群体的

毕业论文之《解决弱势群体社会保障》(1)
篇三:弱势群体形成的地理因素

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二零壹陆年 三 月 八日

目录

一、弱势群体的基本构成与形成原因„„„„„„„„„„„„„4

(一)弱势群体的基本构成„„„„„„„„„„„„„„„„„4

(二)城镇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4

二、弱势群体存在的普遍现象„„„„„„„„„„„„„„„„6

(一)地域因素„„„„„„„„„„„„„„„„„„„„„„7

(二)文化因素„„„„„„„„„„„„„„„„„„„„„„7

弱势群体形成的地理因素。

(三)发展因素„„„„„„„„„„„„„„„„„„„„„„8

(四)生理因素„„„„„„„„„„„„„„„„„„„„„„8

三、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的任务„„„„„„„„„„„„„„9

(一)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9

(二)保障大多数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彻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10

(三)保障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利„„„„„„„„„„„„„„10

四、解决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的政策措施„„„„„„„„„„12

(一)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12

(二)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13

(三)解决失地农民和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推进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发展„„„„„„„„„„„„„„„„„„„„„„„„ 13

(四)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国家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14 参考文献„„„„„„„„„„„„„„„„„„„„„„„„16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弱势群体的基本构成与形成,从地域因素、文化因素、发展因素、生理因素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针对弱势群体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分别是:弱势群体的温饱问题;农村居民的医疗问题;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并针对我国解决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的政策措施提出了建议。

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是体现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宗旨;这也会为我国经济的腾飞保驾护航;也只有解决了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我国才能真正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关键词:弱势群体,社会保障,保障制度

一、弱势群体的基本构成与形成原因

什么是弱势群体?根据我们所学知识而知这个词来源自现代社会学理论,原本是指在社会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的社会群体。

(一)弱势群体的基本构成

本研究认为,在目前这个阶段我们国家社会的弱势群体主要包括了以下六部分的人群:第一部分就是下岗职工或很难再就业的人群。这部分人群以女性以及年纪偏大的人群居多,因为性别、年龄、知识水平以及工作能力等原因导致再就业的能力降低,从而造成经济生活方面水平很低,收入来源不稳定,所以这类人群被我们成为“弱势群体”;第二部分是“体制外”的人,所谓“体制外”的人是指那些未曾在国有企业或集体单位工作过的自由职业者。这一类人群也算是“弱势群体”;第三部分是残疾人、孤寡老人和缺乏有效照顾的儿童;第四部分是进城务工的农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农民工。他们享受不到城市劳动者的同等待遇,劳动权益也得不到有效保障;第五部分是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这部分人因退休时收入较低,并且目前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覆盖不到他们;又由于原单位破产或经济不景气导致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标准较低,当遇到重大疾病时无钱医治;第六部分是农村的贫困人员,特别是偏远地区的贫困农民,这是我国所占比重较大的最弱势群体。

(二)社会保障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均GDP【1】增长了300%,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总体来讲是比较低的,所以地区发展并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2】的特征仍然比较明显,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员的收入非常低甚至是并没有收入,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据统计,截至2004年,我国有2610万农村人口年人均收入不足668元,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还有4977万农村人口年人均收入不足924元,属于相对贫困,而且,以上绝对贫困线和相对贫困线标准明显偏低。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加快,我国每年还要出现数百万的失地农民,目前失地农民的总量已经达到4000万—5000万人。由于很多失地农民缺乏必要的非农业谋生技能,并且失地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而且征地补偿中存在一些不公正现象,这使他们的生产生活也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国有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至今已向社会释放出下岗职工约3000万人。目前,包括困难下岗失业人员等在内的城市低保对象约2200万人。此外,1亿多进城农民工的基本权利维护和社会保障问题也迫切需要寻求解决之道。农民医疗救助机制不够健全,农民因病致贫的现象依然严重。目前对农民的医疗救助机制主要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这一制度虽然实施了几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制度本身与农民之间缺乏良性互动,筹资、管理和监督成本偏高,人均缴费水平过低,病种限制过死,报销费用手续繁琐,报销费用限额过低,致使农民参加的积极性受挫;即使参加了,大病大灾也没有保障。

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4】建设缓慢,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农民在年老、疾病、灾害及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下,应该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而国家仍沿用传统的社会困难救济模式,仅仅对农村中的五保户和因灾因病造成的困难户,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临时救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困难,但由于补助面不宽,补助金额有限,对特别困难的农村家庭只是杯水车薪。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城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进城农民因灾因病治病的救助制度还是一片空白。一旦出了事,有家不能回,即使回去也很难生活。

司法救助基金【5】建设步伐迟缓,受害人的经济补偿难以落实。近年来造成影响特别恶劣的刑事案件民事赔偿几乎为零:杀死17名少年的黄勇智能木马杀人案、流窜杀死67人的杨新海杀人案、6名佳木斯儿童惨遭杀戮的宫润伯变态杀人案、死12人伤5人的个体屠宰户石悦军杀人案等等【6】,尽管法院判决被告人对受害者给予经济赔偿,但是这些大案的凶犯几乎都没有可供赔偿的财产,尤其是刑事案件没有判决之前,受伤害人员的医疗救治、康复或丧葬费用完全靠自己解决,有的因为不能筹到足够的费用,导致错失了救治的良机,或是筹到费用,法院判决后罪犯没有足够的赔偿,而债台高筑,穷困潦倒,给被害人造成双重伤害。

二、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有一种传统的看法,认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弱势群体是一定社会制度的必然

初中地理课中如何关注弱势群体
篇四:弱势群体形成的地理因素

初中地理课中如何关注弱势群体

---关注弱势群体金点子

诸城第一初中 张生军

在学生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经过无数次的考试,无数次的评比,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奚落,他们早已身心疲惫,对学习不再有兴趣,学校如同监狱,甚至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何况学习?

不知是哪位科学家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给学生一个支点,他们能重拾往日快乐,找回应有的自信。地理老师要充分利用地理课的情趣设法让这些学生重新找到学习的兴奋点,让这个“弱势群体”重拾快乐,找回自信,挽回尊严。

一、新颖开场,拉近师生距离。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fanwendaquan/123548.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