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h.p.grice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5-30

【www.myl5520.com--其他范文】

语用学思考题最后版
篇一:h.p.grice

第一章

1、什么是语用学?P14它探索的主要现象有哪些?P16主要有哪些理论? (莫里斯研究符号理论/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

2、字面意义和语境意义有何区别?请举例说明?P17

3、语用学和语言学的其他分支学科是什么关系?P9

4、语用学有哪三类研究方法?P15

5、语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P15-16

第二章

1、什么是语境?P22

2、波兰籍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把语境分为哪两类?P18

3、“伦敦学派”的创始人弗思提出了什么语境理论?P18-19

4、索振羽主张语境要研究哪些内容?P23

5、研究语境有何理论意义和实用意义?P37-38

第三章

1、英语“deixis“有哪些汉译?应该翻译成什么比较确切?P39

2、什么是指示语和指示信息?P39

3、指示语包括哪些主要类别?各类指示语在话语中传达什么样的指示信息?P42-53

①人称指示语P43 ②时间指示语P45 ③地点指示语P47

④话语指示语P48 ⑤社交指示语P51

4、举例说明是地点指示语的手势用法。P47

5、为什么说“我们”这一第一人称指示语也具有社交指示语的双重交际功能?举例以说明。h.p.grice。

“我们”:人称指示语、社交指示语

语用移情的社交指示功能,缩短主持人和听众之间在现时语境中的社交距离,改善社交关系,有利于推进言语交际,

例:①我们是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语用功能:批评、劝诫,移情,从学生角度出发,提高该话语的可接受性与劝说力

②我们认为,语用学与社会语言学之间存在很多交叉现象。

语用功能:仅指作者本人,不包括读者在内的其他人,与读者商榷的语气,表明谦虚,有助于提高其所指内容的可接受性、认同性。

6、举例说明“来”和“去”的内在指示意义。P48-49

7、照应和指别有何区别?P53

8、举例说明第三人称代词既有照应功能,又有指别功能。 如:①我和杨老师是好朋友,我们志趣相投.②你和汤姆是同屋,你们应该互相帮助。例①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我们”和例②中的第二人称代词“你们”都有照应功能。既起照应功能,又起指别功能。③她乖得很,是我们么儿。例③是一个给她邻居介绍自己的宠物狗的年轻女人说的话,这里的“她”起的是纯粹的指别功能。

第四章

1、什么叫会话含义?P54为什么要研究会话含义?

是由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首先提出来的,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交际中,很多信息不是直接传递的。说话人通过某一话语传递的语用信息并非等于该话语的字面意义或语义组合。听话人根据相关语境因素进行推理,获取字面意义以外的交际信息(隐含的语用信息,言外之意)。这种字面以外的信息就是一种隐含的语用信息,简称“含意”。它是一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在言语交际中,类似的字面意义或语义意义以外的隐含信息就是我们要讨论的会话中的含义,即会话含义,也就是语用含义。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们如何运用语言的理论,不是从语言系统内部(语音、语法、语义等)去研究语言本身表达的意义,而是依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义,解释话语的言外之意。会话含义关注的不是说话人说了些什么,而是说话人说这句话可能意味着什么。

①因为会话含义不是揭示了人们说了些什么,而是告诉人们说这句话可能意味着什么。例如1:“A. Why are you late? B. Thousands of workers are on strike for their required payments.”例2,“A、Can you tell me the time?B、Well, the postman has just come.”如果从语义学上解释,它所提供的交际信息很有限,只是解决了人们说了些什么而无法解释这些话意味着什么,而我们从语用含意角度解释恰好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例1中的答话人说的话似乎答非所问,但是通过语用含义去理解,这句话显然是想说在来上班的路上罢工工人队伍耽误了准时上班时间。例2说明答话人不知道现在具体时间,但是他提供“邮递员刚来过”的具体信息,乐意让听话人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了(条件双方都应具有共同的生活背景)。

②会话含义不是解释同一词语有多少种意义,而是说明一个词语同时具有几个可能的非常规含义,也就是“说话人意义”。同样一句话,有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说出来,能够产生不同的语意。例:“Light, please!”如果在报告人使用幻灯机做说明,这句话是常用的句子,它表明报告人要求“请关灯!我要使用幻灯机了。” 如果报告人做完报告,这时讲这句话,他的意思应该是“请开灯,幻灯机用完了。”由此可见,一句话在不同语境之中,可以理解成不同的含义。因此,研究会话含义,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一些语用意识,这对减少误解和工作失误很有好处。

③会话含义的推导有助于组成广义的同义结构句群,丰富词语的释义,丰富我们的语言学习和语言理解。这些内容是语义学和句法学所无法替代和拥有的,语用学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里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例A、I want you to close the door.

B、Please close the door.

C、Can you close the door?

这里A和B是“命令或要求”。C是一种“请求”,比A和B较有礼貌。

2、试解释格赖斯“会话含义”学说的合作原则。P56-57

3、格赖斯总结出哪四种可能不遵守这些准则的情况?各举一例说明。P57-58

4、会话含义可分那些类别?P58-59(一般性和特殊性会话含义定义)

5、举例说明“会话含义”的特征。P69-72

6、莱文森提出了哪三条会话含义原则?P74-78(量、信息、方式原则)古典格赖斯理论和新格赖斯理论的区别?P79

①古典格赖斯理论是??即一般性会话含义。②格赖斯理论为研究语用学提供了正确的方向,但他的有些准则互相重叠,又互相冲突,而这种冲突可能会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因此,新格赖斯理论的研究者都力求在格赖斯准则的基础上,提出少数的更准确又不互相重叠的准则。③新格赖斯继承了古典格赖斯理论的精华,总结提出更有说明力的新原则,并建立了语用推理机制,推动了语用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7、什么是礼貌原则?P89-91

与言语交际联系密切或影响言语交际的因素很多。无论是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还是言语行为理论,都无法解说语言使用的诸多方面,它们本身存在缺陷。一方面,格赖斯的各条准则无法囊括言语交际中所有的话语策略,会话含义理论不能说明交际中人们为什么要违背合作原则中的某些准则,另一方面,言语行为理论要进一步修正、补充和发展。在此背景之下,英国著名学者利奇在他的《语用学的原则》(1983)中提出了与格赖斯的合作原则相补充的礼貌原则。P90-91

不足:P91利奇提出礼貌原则的主要依据是英国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因此它不适宜对不同语言、文化条件下的礼貌现象进行统一解说。

8、在言语交际中如何才显得礼貌得体?P89

第五章 思考与分析

一、什么叫预设?P127试举一例并加以说明。P128

二、预设从内容分有哪两种?P127(存在性、事态性预设定义及例子)预设按照推断的依据分有哪两种? P133(语义、语用预设定义及例子)试各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一、语义预设:P134-135(4)预设会受到语句焦点的影响,语句焦点不同,预设就会发生变化。如:John seduced Mary.( 约翰勾引了玛丽。)→有人勾引了一个叫玛丽的人。预设是谈话双方都知道有人勾引了一个叫玛莉的人,但有一方不知道是谁。于是说话人便以John作为焦点,告诉听话人干这勾当的是约翰。

二、语用预设:P140-141

定义:P140 + 特征P141

①合适性定义;例如: 母亲对女儿说:玛丽,打扫房间!

②共知性定义;共知预设:久旱无雨。如:甲:天下雨啦!乙:庄稼可有救啦!

三、什么是蕴涵?P128试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四、如何区别预设和蕴涵?P129-130试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五、语用预设有哪两个特征?P141(合适性、共知性定义)

六、什么叫预设触发语?P130试举例说明。

七、预设在会话中有何用途?P144

八、试指出下面这些话语的预设:

1、英国女皇又要来访问。

h.p.grice。

预设:①英国有个女皇。②英国女皇曾经来访问过。

2、张玲的电脑修好了。

预设:①有个人叫张玲。②张玲有台电脑。③张玲的电脑之前坏了。

3、他今天没有再迟到了。

预设:他曾经迟到过。

乙:桌上的鱼香肉丝真好吃。 预设:①有个地方叫九寨沟。②甲去过九寨沟。

5、甲:天下雨啦! 乙:这一下没那么热了。

预设:酷热的夏天

九、判断题:

1、“我出门的时候没带钥匙”和“我出门了”中,哪个语句是“我出门的时候把钥匙忘在家里了”的预设?哪个语句是“我出门的时候把钥匙忘在家里了”的蕴涵?预设:“我出门了”;蕴涵:“我出门的时候没带钥匙”

2、“有种叫麻婆豆腐的菜”、“桌上有麻婆豆腐”、“桌上的麻婆豆腐吃完了”、“说话人吃(或‘尝’)了桌上的麻婆豆腐”和“桌上的麻婆豆腐不好吃”中,哪些语句是“桌上的麻婆豆腐真好吃”的预设?哪些语句是“桌上的麻婆豆腐真好吃”的蕴涵?

第六章

1、什么是施为句和施为动词?P147-148请列举英语和汉语中常见的施为动词。

2、奥斯汀把施事行为分为哪五大类?P158塞尔又把施事行为分为哪五大类?P171

3、奥斯汀和塞尔对一个完整的言语行为的抽象切分有何不同?

P152奥斯汀言语行为三分说A.叙事行为 B.施事行为 C.成事行为

P162赛尔修正奥斯汀对一个完整的言语行为的抽象切分

(1)发话行为(2)命题行为 (3)施事行为 (4)成事行为

4、塞尔提出言语交际应遵守哪些构成规则?P167h.p.grice。

5、举例说明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之间的主要区别。P170/P174

6、什么是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请各举一例并加以说明。P176/P179

7、试推导出下列话语间接的“施事语力”——话语隐含的以言行事用意。

(1)甲:身上带有多的钱吗?

甲:字面语力:询问;施事语力:请求

乙:嘿,那里面还没去,进去看看吧。

乙:字面语力 :请求;施事语力:拒绝

(2)甲:替我买张到北京的硬卧票。

甲:字面语力:陈述;施事语力:请求。

乙:每人只能买两张,不好意思。

乙:字面语力:陈述;施事语力:乙不能帮甲买票(拒绝)

(3)你在这里住两周行吗?

字面语力:询问能力 实际表示请求或者提醒

(4)你能把味精瓶递过来吗?

字面语力:询问能力;施事语力:表示请求、命令。

(5)那是头驴。

字面语力:陈述;施事语力:表示某人很倔,固执。

(6)我想找个人抬一抬桌子。

字面语力:陈述;施事语力:表示请求。

(7)这里太危险。

字面语力:陈述;施事语力:表示警告、提醒。

(8)这儿的工资太低了。

字面语力:陈述;施事语力:表示抱怨、请求、警告。

参考文献的格式
篇二:h.p.grice

参考文献的格式

采用国际通用的著录符号,著录项目依次为:序号,主要责任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专著论文集析出文献[A],其它未说明的文献[Z]。中外文分别排列,中文在前,外文、网站在后。中文按第一作者姓氏的汉语拼音顺序排列,在姓氏后面须注拼音;外文按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

(1)中文参考文献编排格式: a.专著

[1]肖占时.英语语言、文学工具书及其使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34-42. [2]昂温 G, 昂温PS.外国出版史[M].陈生铮,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988 b.论文集

[3] 伍铁平.术语的模糊性和语言规律[A]. 杨自俭,李瑞华.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179-188.

[4]史有为.语言的多重性与层-核分析法[A].徐枢等编. 汉语析句方法讨论集[C].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4.263-78. c.报纸文章

[5]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d. 期刊文章

[6]何修玲.读顾诚《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7]罗彩冬, 蔡莉静, 陈春英.让知识管理走进高校图书馆[J].情报杂志,2003,(8):117-119. (2)外文参考文献编排格式: a.专著

[8]Searle, J. Speech Act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b.期刊

[9]Olsen, M B. Translated Texts and Relevance Theory [J].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 1992, (4):125-163. c.编著论文格式

[10]Weinstein L, Swertzm N & Grice, H P. Logic and conversation [A]. In Sentax and Semantics: Speech Acts [C]. ed. Cole & Morgan.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5. 41-58. [11]Greenberg J H. Some universals of grammar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order of

meaningful elements[A]. Greenberg J H. Universal of Human Language 4:Syntax [C].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96 (3)网上文献的格式: [12]He, G. Grammatica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slot[OL]. /grammaticalization.htm. [13]中国外资网./e_m/site/mysystem390.asp?trans_infoid=66894[OL].

注:请参考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外国语》。h.p.grice。

表2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表3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H方法与P方法
篇三:h.p.grice

ansys之p,h-method比较

在 ANSYS 产品中,求解结构问题有两种方法:h-方法和p-方法。h-方法可用于任何类型的结构分析,而p-方法只能用于线性结构静力分析。根据所求的问题,h-方法通常需要比p-方法更密的网格。p-方法在应用较粗糙的网格时,提供了求得适当精度的一种很好的途径。

h-方法和p-方法是两种处理有限元单元的方法,P是英文polynomial的简称,即多项式。H是指什么有不同的说法,因为它不是从某个英文单词来的,一般认为是指单元的大小(尺寸)。简单的说,他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反映在提高计算精度的办法上,H方法是用简单的单元,但减小单元尺寸,即增加单元数(细化网格)来实现,而P方法则采用复杂的单元,如增加个体单元的节点,形成非线性单元,但保持单元尺寸不变(即不用细化)来提高计算精度。

此外,也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即H-P方法的说法,主要是吸取两者各自的优点,以便得到最佳的解。

P-method是通过提高形函数阶次来提高计算精度的,H-method则通过减小单元尺寸来提高精度。两种方法都可以达到根据计算误差调整单元阶次或网格尺寸,实现自适应分析的目的。目前,H-method相对成熟一些

提高有限元解的计算精度,基本方法是:细分单元(h-Method)或/和采用高阶插值函数(p-Method);这就是区别,

h-method采用简单的单元形函数(线性),要增加节点通过增加单元数量,而各个单元的形函数不变;

p-method采用比较复杂的单元形函数(高阶),要增加节点通过增加单元的阶数,而数量不变。采用较少的单元就能达到很高的计算精度。

本科生学术论文写作APA格式范本
篇四:h.p.grice

References

[1] Bennett, W. L. (1983). News: The politics of illusion. New York: Longman.

[2] Blakemore, D. (1988a). “So” as a constraint on relevance. In R. Kempson (Ed.),

Mental representations (pp. 183-195).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Blakemore, D. (1988b). The organization of discourse. In F.J. Newmeyer (Ed.),

Linguistics: The Cambridge survey (pp. 229-25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Fowler, R., Hodge, B., Kress, G., & Trew, T. (1979). Language and control.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5] Frege, G. (1892). On sense and reference. In P.T. Geach & M. Black (Eds.),

Translations from the philosophical writings of Gottlob Frege (2nd ed., pp. 56-78). Oxford: Blackwell.

[6] Grice, H.P. (1975).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P. Cole & J.L. Morgan (Eds.),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 3, pp. 41-58).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7] Halliday, M. A. K. (1994/2000).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

London: Edward Arnold/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8] Jamieson, K. H., & Campbell, K. K. (2000). The interplay of influence: News,

advertising, politics, and the mass media. Belmont: Wadsworth.

[9] Soames, S. (1979). A projection problem for speaker presuppositions. Linguistic

inquiry, 10 (4), 623-666.

[10] 陈中竺,(1995),语篇与意识形态:批评性语篇分析——对两条罢工新闻的

分析,《外国语》,第3期,42-45。

[11] 戴炜华、高军,(2002),批评语篇分析:理论述评和实例分析,《外国语》,

第6期,42-48。

[12] 何伟,(2007),《英语时态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3] 何伟,(2009a),语法体和时态形式关系研究综览,《外语教学》,第4期,

45-49。

[14] 何伟,(2009b),语法体和词汇体,《外语研究》,第2期,33-40。

[15] 侯建波,(2008),从语义层到词汇语法层——评Fawcett对语法隐喻的质

疑,《外语与外语教学》,第5期,5-8,53。

[16] 胡壮麟、陈冬梅,(1990),系统功能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载胡壮麟编,

《语言系统与功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7]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2005),《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北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8] 黄国文、冯捷蕴,(2002),“加的夫语法”简介,载黄国文主编《语篇?语言

功能?语言教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67—205。

[19] 黄国文、何伟、廖楚燕等,(2008),《系统功能语法入门:加的夫模式》。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辛斌,(2006),《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转述方式和消息来源的比较

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第3期,1-4。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fanwendaquan/108450.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