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关于邻里关系越来越不好原因的探究

科学课件 时间:2019-12-10

【www.myl5520.com--科学课件】

邻里关系
篇一:关于邻里关系越来越不好原因的探究

合理规划 构建新型城市住宅区邻里关系

摘要:本文依据邻里关系的发展特点及其对住宅规划的深刻影响展开了合理规划、构建新型城市住宅区邻里关系的科学探讨,并制定了切实有效的规划策略,对改善现行住宅区邻里关系,促进居民生活幸福指数的提升及住宅规划模式的统一建立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现代城市 住宅区 邻里关系

1.前言

邻里单位的概念最早源自西方国家的建筑行业,一些建筑师将其定义为通过良好、科学的基础控制以调控住宅区域内的车辆交通来保障居民们的出行安全,并营造祥和安宁的居住环境。该理论一经提出后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可并迅速发展为一门科学的住宅规划理论体系,产生了对建筑行业区域住宅规划的深远影响,同时也为现代化城市建筑中住宅区域的科学规划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从理论技术的层面保证了现代城市住宅区规划的规范性与合理性。目前,我国的城市住宅规划的基础理论技术依然沿袭这一邻里单位理念,因此邻里关系则成为在一定区域、地域内居住的居民之间一种最为普遍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与社会中的家族关系、血缘及亲属关系有所不同,

价值取向等深层次关系,对住宅规划的成功与否有深刻的影响作用。

2.现代化城市住宅区规划中的邻里关系

2.1现代化城市居住中邻里关系的发展现状

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是我国流传已久的形容邻里关系的最恰当说法,邻里关系的浓情融洽往往胜过远方亲人的问候,因此邻里关系的相处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

境的改善及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变更,我国传统的邻里互助关系、团结和睦的相处之道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邻里之间的距离随着楼层的日渐升高而被逐步拉大,在一个楼层里居住了三年却互相不认识、没有说过话、没有聊过天,没有深入的接触过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他们更谈不上互帮互助,相互照应,这种老死不相往来的疏远邻里关系已变得尤为普遍,久而久之人们也就司空见惯了。据北京、上海等地的相关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在

生活情况;有百分之六十的家庭与邻居互不来往。

熟悉或知晓邻居的人数只有不到百分之二十,而即使在与邻居有过交往经历的人群之中,也多数停留在点头之交的层面。由此不难看出,邻里之间的形同陌路、关系淡漠已成为现代化城市住宅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2.2邻里关系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引发邻里关系疏远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住宅房屋形式的变化、住房分配格局的变化、激烈市场竞争压力之下人们无暇他顾,没有过多的精力关注邻里状况、信息化社会环境下人们沟通、交流方式的变革,这些均进一步加剧了邻里关系的恶性循环,使亲情的淡漠、邻里的关怀成为阻碍新时期城市健康发展与住宅区合理规划进程的主要因素。传统的弄堂住宅、合厨居住、四合院的生活方式已不复存在,抬头不见低头见、同住一个屋檐下的亲密生活方式也渐行渐远,在缺乏公共活动空间、场所及交流机会的环境下现代城市的居民很少能拥有共同的生活话题,缺乏相互沟通及交流的机会,传统形成的互相帮助与互相关心的邻里亲情则被一座座高楼大厦所禁锢,被独门独户的独立式单元居住方式所淹没,因此彼此之间的关系会疏远。另外随着建筑市场的开放性与自由选择性的日益凸显,商品房自由居住与选择性则给现代居住人口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因此这种居住的自由性、交流的闭塞性、人们价值取向的偏差、对他人的不信任、对私生活的保护意识,人情的淡薄、生活观念、方式的差异性均会进一步阻碍邻里关系的健康发展,形成目前城市住宅中邻里关系的畸形发展现状。

3.强化住宅区规划,努力构建新型城市住宅区邻里关系是一种建立在社会道德、 艺术2000户普通家庭之中有百分之四十的家庭主人不清楚邻居的据另外一份调查显示, 经济的腾飞,人们居住环3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群中,自然交流活动之上产生的文化观念、 。然而随着市场在北京

3.1突破组团规模、注重邻里空间的合理规划

随着科技的进步、房地产行业的创新发展,各类住宅小区的管理规划模式也实现了推陈

出新的创新变革。例如引入行业内具有专业管理技术与经验的物业公司进行科学先进的住宅区规划与管理,从而切实降低了住宅区组团规模的限制发展作用。一些高档品质的住宅小区,在设计规划实践进程中,大胆的突破组团规模住宅的束缚,而将构建合理的邻里空间作为首要任务,这样便可使建筑的布局更合理、绿地的配置更完善、更自由,并能充分依据现有的居住用地条件,设计出富于变化、特色鲜明的实用性住宅区规划布局,进一步使居民们在公共的活动空间中拉近彼此的距离,在情趣浓厚的空间规划中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

.2规划构建集多重服务功能于一身的集约式住宅区

随着物质文化需求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对住宅区的居住环境、功能服务要求越来越细化、越来越复杂,而现代化城市的日益更新、土地资源的日渐紧张又使人们对住宅区域的功能体现、居住质量有了更深层次的追求,因此一种集居住、娱乐、公共服务、交通、市政设施于一身的集约式住宅区规划模式在人们的千呼万唤中日渐兴起。该类模式的主要特点在于能够在有限的建筑室内空间中令业主及居民实现一站式的购物需求、娱乐文化消遣、保健医疗、开展丰富的商务活动与开放式的健身运动等丰富活动。在这一集约模式的规划之下住宅区域不仅承担着为人们的居住服务职能,更上升到社会服务的层面,承担着一种密集性布置、综合化服务、立体式交通组织、自动化智能管理的综合服务效能,不仅节约了城市建设中有限的土地资源,更为住户们营造了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使之住宅区结构发生了合理的变更,并为邻里关系的科学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集约式管理的住宅小区好似一个小型社会,邻里居民则成为该社会中的一员,在共同和谐的相处与努力之下,为构建和谐的社会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3完善公共活动场所、利用互联网技术强化邻里沟通及交往

住宅区内居住的人群来自不同的行业、拥有不同的奋斗目标,对待生活的态度与价值观也不尽相同,因此为了获取不同背景下居民对住宅区规划的认同,我们应广泛为其创造舒适的生活空间、共同交流的活动场所,从而使他们在共同的参与中达成目标一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认可并获取满足感与幸福感。例如我们应依据住宅区域空间条件构建相适应的室内娱乐场所、体育馆、妇幼活动中心、中老年会所以及中心广场、住宅区绿化长廊、庭院、公园、篮球场等敞开式空间,同时在这些空间中配备必要的体育锻炼器材,规范车流通行路线,创设地下通行无车服务方式,为住宅区营造良好的空气环境,杜绝大量尾气排放的污染,同时切实保护居民们的人身安全。总之在居民们共同认可的安全服务下为他们最大限度的营造广泛沟通及交流的空间,促进新型邻里关系的完善构建。另外基于信息化社会人们沟通交流方式的创新变革特点,我们应将高科技的互联网络交流优势进一步扩大,为活跃邻里沟通方式在住宅区内建立社区网站、qq群,将拥有共同爱好的邻里编制在一个组别之中,使他们通过网络空间的自由共享交流,加深彼此的了解,同时在共同爱好的支配之下组织各型聚会、社区比赛、郊外旅游、体育竞技等丰富的社区活动,强化邻里关系的友善沟通、共享认同,并以社区为家,用强烈的归属感使网络成为邻里之间的新型沟通桥梁,使邻里关系变得更富有真情实感。

4.结语

总而言之,邻里关系的好坏对住宅区规划建设的是否成功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因此我们只有强化宏观建设,注重细微发展,将住宅区规划看做是对一个小型社会的改善与创新,利用现有的丰富资源为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才能最终使健康、亲切的邻里关系成为社区构建的基础,成为城市住宅永恒先进发展的动力源泉。

关于城市居民邻里关系调查报告
篇二:关于邻里关系越来越不好原因的探究

关于城市居民邻里关系

院系: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班级: 地理101 姓名: 李吉 学号: 1007064028

一、题目

关于城市居民邻里关系现状

二、目的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然而现今的邻里关系下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为了了解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改善的方法特做一次关于城市居民邻里关系的问卷调查。

三、调查方式

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

四、调查对象及地点

年满16周岁的人为调查对象,地点为人口密集且流动性大的地方(北大街、中心广场、滨江路)。

五、调查结果

1、城市居民邻里关系现状关于邻里关系越来越不好原因的探究。

现在的城市建房都采用修建单元楼,独门独户。相比农村建造庭院式住房来说,城市居民邻里之间的串门越来越少,邻里关系越来越生疏。甚至出现过这种情况:在同一个单元楼里住了几年还不知道楼上楼下邻居叫什么名字。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水平的提高,邻里之间的需求互助自然减少,这种客观的现象势必会拉远邻里之间的关系。邻居间关系生疏,人情冷淡这是如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

2、城市邻里之间发生矛盾的主要类型

本次调查问卷给出的几种矛盾中第一、第三和第五个类型是主要关于邻里关系越来越不好原因的探究。

导致邻里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分别是生活作息规律和习惯不和、装修问题、个人观念不和。每个人的生活规律不同势必会产生作息时间上的差异进而产生矛盾,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邻里之间的需求互助越来越少这导致邻里之间交往减少,邻居之间的关系拉远,了解减少,我们都说误会矛盾就是产生于疏远之中,这就必然会促进矛盾的发生。

3、矛盾产生的原因

在本次调查试卷中很多人认为造成邻里之间矛盾的原因是因为人们疲于工作,无暇与邻里来往。这也是因为邻里之间的需求互助越来越少,人们减少了沟通次数。见个面无非就是互相打个招呼简单的聊几句。社会压力越来越大,这减少了邻居间的聚会时间,以前经常有每周末邻里之间会带着家人一起聚餐,这次在你家下次在我家。那个时候的邻里之间关系很是融洽。邻里关系冷漠的原因还在于社会的活动少,邻里之间的交流就更少。

4、如何改善邻里关系现状

我们应该追究其根源,首先,社区在这方面应该负起责任,应该组织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增进邻里之间的关系。这个可以从老人和小孩下手,年轻人都忙着工作没有时间,而老人小孩有空余的时间,可以把这一类人组织起来,以他们为纽带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活动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文艺演出、社区居民体育比赛、社区居民聚餐,餐点由居民自己烹饪......这些都是这次调查问卷中大多数人人们所赞成的方法。其次,人们也应该主动与他人交往,除了工作应

关于邻里关系越来越不好原因的探究。

该抽出时间参加由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主动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邻里和睦相处。

附:调查问卷试卷原卷

”东明新村“邻里关系调查研究论文 (1)
篇三:关于邻里关系越来越不好原因的探究

东明新村小区邻里关系 摘要:邻里和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不和陌生人说话”的生活。高楼大厦阻挡了邻里间的交往,一个个家庭成了楼海中的孤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代都市人的身上难觅踪影。东明新村小区是位于大学中区边上的小区。经过调查,小区内的居民相处总体还算融洽,但小区内的邻里关系并不如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和睦,人们的关系日益冷漠。对此,建立小区交流平台,加强小区娱乐建设等成为邻里和睦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邻里关系 和谐

引言:我们无论是住在大城市、小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高级社区抑或老式小区都时时刻刻要面对邻里关系,有些人重视邻里关系,有些人则漠视,有些人为邻里关系而感到困惑,更有些人因为邻里关系而怒不可遏,茶饭不思,邻里关系到底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影响那?

随着生活的私密性逐渐加强,越来越多的人把家庭作为一个独立的空间,不希望他人打扰自己的私生活等.但现在,许多事实表明,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居民不愿再忍受邻里不和睦,石河子东明新村位于石河子大学旁,我们小组五个人总共发放150份试卷,收回有效问卷145份,经过近一个星期的调查、走访,整理分析数据,得出了相应的数据和结论,我组主要从邻里关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解决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现状:

(1)居民团结意识:这个小区的居民相处总体还算融洽,从表格我们可以看出有76.5%的居民愿意生活在这个社区,其中有22%的居民很希望生活在这个社区

居民之间和谐相处得意识还是不错的,从调查数据我们发现53.1%的居民愿意与周围的邻居交

往,其中20%的居民很愿意与周围的人交往关于邻里关系越来越不好原因的探究。

遇到困难时60.6%的人会向邻居求助,其中17.9%的居民经常向邻居求助,在我们的访谈中当问及你们希望邻里关系和谐吗,许多的不管是老年人还是中年人他们都表示和谐的相处对于幸福的生活起到很大的决定作用,受中国上千年来自古是个礼仪之帮的民族的文化的影响居民在意识上互相都希望互相帮助、和谐相处。(2)生活中居民对邻居的了解度: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人们的了解和谐小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还有待提高,53.1%的居民对邻居有了解,其中17.9%对邻居很了解;一般情况下,74.5%的居民遇到自己的邻居会简单打招呼,8.72%的居民会聊很久,53.8%邻里间冲突从未发生过,26.4%的居民认为有发生,其中9.7%的居民认为经常发生。

二、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问题: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人们相处还算融洽,八十年代以后人们的关系日益冷漠,从上文分析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近一半的人对于自己的邻居不了解,邻居见了面会打招呼,但也只是简单寒暄。人之间少了感情的润滑剂,邻里纠纷也时有发生;(2)成因:人们怀着美好的愿望要在一起和谐相处,但事实为什么又那么不近人意呢,究其原因主要有

1.人们越来越重视隐私,不想和别人发生联系。2.现代人流动性加快,房子经常换人,难以培养感情。3.工作压力大,工作繁忙,无暇顾及邻居。4.居住环境改变,限制邻居之间的交流。5.网络的发展,使人们愿意在虚拟的环境下释放压力。6.网上关于类似扶不敢老奶奶过马路的新闻的频频爆料。

三、解决的对策:

(1)它山之石:有一篇新闻这样报道:

今年66岁,家住石家庄铁路60宿舍的朱梅英经常义务为邻居理发,在不久前新石办事处举办的"邻居节"中被评为"好邻居".据了解,评选"好邻居","和睦单元"只是"邻居节"的一项内容,各地开展的活动还有"签订邻里文明公约","左邻右舍大联欢","邻居有难大家帮","尊老敬老助老","社区运动会"等,内容尽管有所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增加沟通交流机会,构建和睦邻里关系.尽管有调查说一直坚持举办"邻居节"的社区中,能够互相关心,互相关注的家庭比例上升到了81.5%,但对于许多普通城市居民来说,"邻居节"最显而易见的好处是,街坊邻里间见面,聊天,活动的机会多了.形式多样的"邻居节"受到城市居民的普遍欢迎.今年75岁的石家庄市联盟小区居民姜德芳去年"邻居节"期间参加了社区合唱团,如今经常在社区表演节目.他说:"现在邻居间来往明显多了,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互相帮忙,就像又回到了从前."

石家庄市民政局社区建设处处长韩金红认为,邻居节受到欢迎的原因在于,这表达了现代城市居民重新唤回和睦互助邻里关系的强烈渴望,人们不愿在承受工作生活压力的同时还要忍受邻里互不来往的孤独.

河北省社科院社会研究所所长周伟文女士说,中国是礼仪之邦,向来注重邻里关系,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中国城市中融洽和谐,互帮互助的邻里关系曾让许多外国学者称羡.然而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这一优良传统似乎被不少城市人渐渐淡忘了.

社会学家认为,造成现代城市居民邻里关系疏远的主要原因有:城市住房的市场化改变了同一单位职工共住一楼或住同一社区的格局,客观上造成了邻居间的不熟悉;现代城市住房的布局设计,在空间上阻隔了人们的密切交往;沉重的工作压力与较快的生活节奏,使人们少有时间和机会进行更深入的沟通;相往来的孤独.社会学家,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

任委员梁勇建议说,组织"邻居节"等活动应该尊重时代特点,以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从建立和谐邻里关系的小事做起,尽可能多地为居民搭建相识,相知,交流的平台,坚持不懈,逐渐形成风尚。

(2)建议:1.组织小区集体娱乐活动。2.建立志愿队伍为小区服务。3.开展小区业主会议。4.可在一个社区内建议一个相应的网上社区,邻里只要通过对方的门牌号就可以联系对方。遇上需要帮忙的地方,或者要向对方道歉,不好意思开口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网上社区联络,有什么大事小事也可以一起商量,社区与社区之间还可以互相取经。5.要有平和心,主动与邻里打招呼,进出电梯多微笑。6.放下区别心,不能对孩子、家人说诸如“他家离婚了,不要和他儿子玩”的话。7.“敲敲邻居门”和邻里节等活动,应该常态化,如有可能,应有专人(楼、组长)定时敲门,看看有没有人需要帮助。8.管好自己家事,尽量不要打扰邻居,尤其是养宠物的居民,应该管好宠物。9.多参加社区活动,如健身、唱歌、扭秧歌等,不推荐打麻将,容易生闲气。

城市与农村邻里关系差异性研究
篇四:关于邻里关系越来越不好原因的探究

研究生课程论文及评阅书

(2010—2011 学年 秋季 学期)

论文题目:

我国农村与城市邻里关系之差异初探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陈路芳 副教授

授课时间: 2010年09月至2010年12月

学 号:

姓 名:

专业名称: 09行政管理

所在学院:

我国农村与城市邻里关系之差异初探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 陆仕祥 530006)

摘要:新时期党和国家都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由多重因子组成,其中农村和城市邻里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农村邻里关系和城市邻里关系的变迁及现状分析,找出两者的差异,以期对邻里关系有一个更明晰的双重认识。

关键词:农村;城市;邻里关系;差异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所谓邻里,《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的解释是:“住地毗连的人们认同特定的角色,据此形成密切的互动关系,有着显著的认同感和感情联系,由此构成相对独立的小群体”。邻里之间守望相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家有难,众人相帮。这样的传统与我们血脉相连。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全国上上下下共同的目标。创建文明和睦的邻里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邻里关系的状况是衡量农村社会和谐程度的重要指标,而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的和谐是维护现代城市社会和谐、稳定与繁荣的重要保障,前者和后者共同决定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而农村和城市由于自身在发展阶段和发展程度的不同和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差异,导致两者邻里关系出现一定的差异性。

一、 我国农村邻里关系的发展及现状

(一) 农村邻里关系的发展回顾

我国农村邻里关系经历了多个阶段。第一阶段:解放前和解放初。由于农村生产力水平落后,个体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有限,邻里之间形成了“守望相助”,生产、生活上互相帮助,人与人之间诚实守信、互谅互让,对长辈和晚辈相互进行照顾,进行感情交流和思想交换等邻里和谐相处的传统美德。它具有很强的生产上互助的功能、生活上互助的功能、感情交流和思想交换的功能、调整纠纷和协调关系的功能、社会治安的功能。第二阶段:计划经济时代。20世纪50年代

中期至70年代末,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在农村,农民被紧紧的束缚在土地上,搞大集体,实行集体劳动,吃大锅饭,生产什么、生活多少完全由政府决定,生产、生活的需要完全由政府负责,这一时期农村邻里关系的社会功能被淡化。第三阶段: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时代。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经营权分到个体家庭,解放了农民,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劳动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农村发展经济的形式多样化,大量富余劳动力流入城市或企业,从事打工或经商,出现了民工潮。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的方式,交往范围、社会心理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农村邻里在生产生活互助,人的社会化,社会控制,情感交流等方面应有的社会功能也随之呈现弱化的趋势。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我们社会倡导的那种遵守法律法规,符合社会公德,邻里之间有一定的思想感情交流,能够友好往来,互谅互让,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逐渐淡化,邻里关系的社会功能也随之出现弱化趋势。

(二) 农村邻里关系的现状

邻里交往是农民相互交流和沟通的主要途径,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长期的相识相知和心理上的认同感、归属感使邻里之间成为相互倾诉与求助的对象。然而随着社会迅速的发展变化,目前农村的邻里关系表现出淡化、不和谐的一面:一是邻里关系冷淡。一些村民生活富裕后,率先整修房屋筑高围墙,在围墙上植入玻璃碴、铁丝网等防护设施,空间距离的加大造成邻里之间心理上的隔阂,阻断了相互之间的交往,使邻里关系变淡;二是邻里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明显增多。邻里之间矛盾和冲突的焦点主要涉及宅基地、田间地角的归属和以家族势力为主体对公共职位的争夺问题,一旦发生纠纷,邻里之间对簿公堂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这些表现都使原本基础脆弱的邻里关系进一步恶化。

据王飞飞(2009)以黑龙江省建三江县某村为例所做的调查显示,目前农村邻里关系在不同层面上有如下表现:

(1)总体状况。在对目前的邻里关系进行总的评价时,有30%的被调查者认为邻里关系很好,有38.7%的被调查者认为邻里关系比较好,认为邻里关系一

般的占被调查者总数的28.0%,认为邻里关系不太好和很不好的被调查者分别占2.0%和1.3%。这样的数据表明农村的邻里关系整体是和睦的,邻里关系不好的现象只是个别的现象。

(2)对邻里的了解程度。邻里关系是社会关系的缩影,邻里之间的交往是社会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显示,有58.7%的被调查者表示对邻里的情况部分清楚,有16.7%的被调查者全清楚,有9.3%的被调查者小部分清楚,三者合计为94.7%,不清楚的仅为5.3%。数据表明,农村邻里之间的了解程度较高,总体上呈现了解深层次的特点。

(3)邻里之间的冲突。数据显示,大部分(58.7%)的被调查与邻居在半年内是没有发生矛盾的,半年内与邻居发生过矛盾的被调查者有23.3%,已接近被调查者总数的四分之一。分析其原因,这可能是近些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村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外来人口的增加,生活空间的争夺不断加剧,村民之间的小规模冲突不断的增加。

通过以上的数据可得出结论村民之间的邻里关系是良好的,邻里之间的冲突不是经常发生的,即使是发生了,大部分村民也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加以解决。

二、 我国城市邻里关系发展及现状

(一) 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的发展

综观我国城市邻居关系变迁状况,大致可以描述为从传统邻居关系到现代邻居关系变迁过程,整个变迁过程表现为传统邻居关系的消失与现代邻居关系的分化。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四种邻居关系类型,具体如下:

1.传统老街坊式邻居关系。在这种邻居关系中,几个家庭同住在一个院落内,居民之间相互帮助,依赖性强,关系密切,这种邻居关系是传统地缘关系的体现,存在着邻居之间血缘关系的影响。这种邻居关系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

2.单位家属院式邻居关系。这种邻居关系形式是由我国工业化时期单位体制下形成的。1958年后,政府为高效推进工业化进程而实行职宿一体的形式,工作单位提供家属院让员工住宿。在家属院内,职工们不仅是工作伙伴,具有业缘关系,而且居住临近,逐渐地形成良好邻居关系。这种邻居关系无论是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他们互动频繁,彼此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有富同享,有难同当”。但是,这种关系“镶嵌”在业缘关系之中,受到职业变化的影响。

3.陌路型邻居关系。随着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住房改革、住房市场化,城市居民的居住类型呈现了多样化,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一部分城市居民邻居关系开始变得越来越冷淡。这些邻居居住在一起,但是彼此之间缺乏互动,相互之间不相识或不了解,尽管经常相遇,还是彼此形同路人,“邻居”真正地成为“临居”。这种形式的邻居关系导致邻居之间往往由于“鸡毛蒜皮”之事而大动“干戈”,邻居纠纷不断,邻居关系紧张,同时,还导致居民对社区事务漠不关心,社区治安问题突出,特别是入户盗窃犯罪现象非常严重等问题。这种邻居关系目前在城市中比较普遍,问题也比较多。

4.新睦型邻居关系。最近几年,出现了一种新兴的和睦型邻居关系,这种邻居关系与新生代业主有很大关系。这些业主往往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创建业主论坛网络,借此进行沟通互动,同时积极组织、参与一些活动,增进邻居之间的感情,形成和睦的邻居氛围。

前两种代表传统邻居关系,在目前城市生活中逐渐地开始消失,后两种代表现代邻居关系,出现了明显的“冷暖”分化。这四种邻居关系类型的变化反映了建国以来城市邻居关系的变迁。

(二)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现状

1.对邻居的认可度较低,社区邻里关系普遍弱化,人际交往互动缺乏频度和深度。北京零点调查公司曾发布过一个报告,虽然高达98%的青年人表示自己有好朋友,但其中42%的人称自己的好友是昔日同窗,14%的人称好友是现在的同学,26%的人称好友是单位同事或工作伙伴,15. 2%的人因个人兴趣相投而获得良友,只有1. 2%的人的好友是邻居。由于社区居民来自五湖四海,并无密切的亲缘、地缘、文缘、商缘、神缘基础,再加上城市生活和工作的快节奏,人们都为工作生活奔波很少有闲暇时间与邻居沟通感情,因而造成搬到一个社区一两年也认识不了几户人家。而与此同时,小区社会服务机构的健全和住宅功能的完善,社区居民基本上足不出户就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这样就使得社区人际交往互动频度变低。即便有来往,也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把关系限制在礼貌范围内,这样就使得社区人际交往互动缺乏深度,表现为人际淡漠。

2.相互帮助较少,社区邻里之间情感交流变少,孤独感增强。根据2007年7月《嘉兴日报》对平湖市邻里关系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80%的市民叫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kejian/99940.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