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政治教案 时间:2020-07-21

【www.myl5520.com--政治教案】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篇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生态文明建设

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上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从四位一体上升到五位一体,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领域和范围,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的认识进入了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又是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

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一字之差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十八大报告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上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针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实

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标。双指标同步提出,说明我们不是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而是下决心更加重视居民收入的提高。 报告针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提出明确的倍增目标,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反映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执政理念,让人倍感温暖。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完全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也符合人民群众的长远根本利益。探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理应成为大家的责任和共识。

十八大的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 《忆江南》 白居易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哎耶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哎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哎耶还有你姑娘这是我的家哎耶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

——节选自

淮河边的死鱼死蛙

淮河:刺鼻气味中沿岸的小学生课堂

猛兽搬的洪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油荒”:排队加油

空气污染,沙尘暴,沙漠化,水污染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2012年党的十八大第16次对党章进行修改: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地位

环境不可持续问题:

1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沙化土地面积从1000多平方公里增加到3436平方公里;1980年我国人均耕地近2亩,2003年减少到1.43亩,在轰轰烈烈的 “圈地”热潮中仅最近几年全国耕地就减少了1亿亩,超过全国耕地总量的5%;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

40.9%,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全球10大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太原、米兰、北京、乌鲁木齐、墨西哥城、兰州、重庆、济南、石家庄、德黑兰)中,我国占7个。?按照现有的资源利用和污染排放水平,2020年GDP翻两番,环境承受的压力将比2000年提高4至5倍;

2?资源消耗和污染负荷比2000年减少一半,单位资源消耗的经济产出就必须提高8至10倍。

3气温上升2℃ 上海将被淹没

越来越多的共识趋向于认为,平均气温不能超过2℃,这是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生存的底线,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指出,如果温度升高超过2.5℃,全球所有区域都可能遭受不利影响,发展中国家所受损失尤为严重;如果升温4℃,则可能对全球生态系统带来不可逆的损害,造成全球经济重大损失。IPCC副主席也指出:气温升高超过2℃,全球将面临农作物减产、水资源短缺、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疾病增多

4英国石油公司世界能源统计报告按当前能源年产量计算,中国 煤炭开采105年、天然气45年、石油20年。

需要进口:

50%的铁矿石、氧化铝、

60%的铜矿

60%的原油

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什么是发展?

——实现现代化的过程

什么是发展观?

——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 和根本观点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第一要义:发展

核 心: 以 人 为 本

基本要求: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一)第一要义——发展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三大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 ? 变“增长方式”为“发展方式”

?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

?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 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这是中国的国情和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所决定的。35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对策
篇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对策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独辟专章集中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在于其“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是“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关键词:生态文明,科技文明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本次盛会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领会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文明建设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人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本世纪以来,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 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加速推进了文明发展的进程。与此同时, 人口剧增、资源过渡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南北差距扩大等日益突出, 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 严重的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继而威胁着全人类的未来生存和发展。”当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生态危机的根源通常被人们归纳为三大问题: 人口增长、技术影响、消费方式。这些影响因素虽然重要, 却往往被误解或夸大, 从而掩盖了其根本性问题。快速增长的人口通常被列为环境破坏的头号原因。而人口爆炸多出现于发展中国家, 可是多数的环境破坏, 尤其是那些具有全球性后果的环境破坏, 却是由人口已相当稳定的工业国一手造成。人口增长同环境破坏只不过是同一根本疾患的不同表征而已。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无可否认, 对于造成当今生态危机的现状, 科学技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8 世纪纺织机器、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吹响了工业革命的号角。在短短100 年里人们就创造了过去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进入20 世纪中叶, 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激光通讯、海洋开发以及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的出现, 标志着新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可是, 生态环境已经在在科技的穷追猛打下千疮百孔。因此, 科学技术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利剑”, 在为人类带来充分舒适的同时也为人类埋下了一颗危险的炸弹。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特殊国情的必然抉择,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面临着全面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速度也加快了,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和污染物的产生量大幅度上升,这就使我国本己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

生态文明建设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迫切需要 。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中不乏有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建设美好社会的思想。儒家所追求的人与自然统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主张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家极力主张人要节欲知足,要感恩大自然,认为人与人的和谐比不上人与自然的和谐。 佛家不但主张万物都是“佛性”的体现,还主张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

生态文明建设是健全我国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指的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明相并列的人类文明形式之一。假如没有生态文明持续地提供资源、能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哪来我国人民丰厚的物质享受、崇高的政治信仰、高尚的精神追求呢?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和基础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和谐”,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好、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他还指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没有生态和谐,就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更谈不上社会的和谐。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是:人与自然不能和谐相处,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又造成了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这些环环相扣的矛盾,已开始不断侵蚀着我们国家社会和谐的基础,阻碍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树立社会主义国家良好形象的客观需要。生态环境问题成为西方国家争夺选民支持的重要筹码的事实表明,生态运动已登上世界政治舞台。当今世界,决定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发展形式和前途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生态问题,这也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提供了极好的机会。20世纪80年代又发生了意大利塞维索化学污染事件、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泄漏事件、墨西哥液化气爆炸事件、印度博帕尔农药泄漏事件、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发生在社会主义的苏联)、瑞士巴塞尔赞德兹化学公司莱茵河污染事件、全球大气污染和非洲大灾荒,构成了“新八大公害事件” 。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措施,要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思维方式,提高全民族生态意识。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们对生态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从一定意义上说,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建立与生态文明要求相适应的思维方式。1.持续开展生态教育,提高全民忧患意识。2.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和监督。

(二)改变生产方式,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1、努力实现从资源粗放型向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方式改变。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产业 。3、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

(三)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1、倡导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 。绿色消费是一种全新的消费方式,鼓励购买绿色产品。2、追求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3、提倡节俭的生活方式。

(四)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减轻生态环境资源压力。1、继续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缓解生态承载能力 。2、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特别是要增加妇女受教育的机会,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增强民众的生态意识。3、要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努力解决老龄人口社会保障和精神文化生活问题。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还会影响到环境保护。

(五)加强法治建设,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法律环境。1、加快生态环境立法。2、提高生态

环保执法力度和公共监督水平。

(六) 广泛参与全球生态交流与合作,创造生态文明建设良好的国际环境。1、积极参与国际生态文明制度构建。2、加强双边、多边区域合作。3、保障国际贸易中我国的生态安全。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和国家要切实做到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而不是空喊口号。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说,也应该真的响应国家领导人的政策,从我做起,从小时做起,大家齐心协力,共建我们美好的家园。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及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篇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及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2015.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主要包括三大类型的制度:政府监管性制度、市场主体交易形式的制度、救济性制度。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途径是落实政府作用,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理顺生态文明建设管理机构之间的关系,推进试点实践。

关键词:生态文明,意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财富大量涌现,人民生活总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然而,我们生活的环境却日益恶化,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已然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危险因素。“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产出背后都有一个成本问题。降低成本,是决定经济运作成功与否及能否继续的根本性问题。但是,前几十年,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中国在产出并不很高的同时,却惊人地消耗着人力、物力资源。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他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我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同时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而十八大报告更是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转型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1]

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新型文明形态,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理念的重大进步。我们党把握规律,审时度势,及时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1 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3]

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同时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强也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粗放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增长模式,努力走出一条代价小、排放低、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路子。

1.2 维护代际公平,实现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自然是整个人类的生命支持系统,不仅在久远的过去哺育了我们的祖先,还要养育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直至遥远的未来。在历史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是宇宙的匆匆过客,是资源、环境的临时托管人。我们没有权利为了满足我们这一代的需要,剥夺子孙后代满足他们需要的权利。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维护资源环境对人类的长远供养能力,使后代具有生存和发展的公平机会,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和中华文明的代代相传。

1.3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

当前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维护生态安全日益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任务。中国已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必须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尽自己所能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更好地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我国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生态文明,致力于与国际社会一起通过协商与合作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如发展和环境),才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 [4]

2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如果太过于注重对生态文明价值维度的考察,而忽视了对生态文明制度维度的研究,其结果是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价值观,无法有效地规范人们的实践行为。

2.1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体系

党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三大类型的制度:第一类属于政府监管性制度,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生态保护红线、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等;第二类是以市场主体交易的形式来实施的制度,如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等制度;第三类属于救济性制度,是以行政责任追究和损害赔偿的形式来实施的制度,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这三类制度共同构成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体系。第一类制度是通过政府主导进行监管来达到保护自然和生态的目标;第二类制度是鼓励市场主体通过交易活动来达到保护自然和生态的目标;第三类制度是通过事后救济和赔偿维护各个主体的合法权益来达到保护自然和生[6][5]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态的目标。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体系主要有以下三类重要任务:第一是建立科学的决策和责任制度,这包括综合评价、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空间规划、责任追究、管理体制等,主要是针对各级决策者的;第二是建立有效的执行和管理制度,包括管理制度、有偿使用、赔偿补偿、市场交易、执法监管、资源产权、用途管制、生态红线等,主要是针对全社会各类当事主体的;第三是建立内化的道德和自律制度,包括宣传教育、生态意识、合理消费、良好风气等,主要是针对全社会成员的。

2.2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途径

第一,加快落实政府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发挥主导作用。必须落实制度建设以及监管主体,并具体化为各方面制度建设的任务。第二,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各种制度。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完善,关键是要加快进行相关的制度实践。可以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依靠社会力量来进行制度设计和相关问题的研究。第三,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研究,理顺生态文明建设管理机构之间的关系,建立独立的生态文明管理执法机构。改革体制、理顺关系、健全机构、狠抓落实,这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要赋予环境管理部门更大的管理执法权,建立专业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机构和队伍,加强环境监管。第四,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试点实践。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在实践中通过不断总结经验,使各种制度得到不断地完善。例如,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等制度要加快进行试点实践, 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 [7]3 小结

美丽中国,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除了物质的丰富之外,还应包括拥有绿色家园、健康生活。党的十八大强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有利于解决既要生产发展、又要生态良好的现实难题,而且将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和中华文明的代代相传。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非常重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美丽中国愿景的必经途径。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未来一定可期!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A].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2]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A].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3] 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1):

2-13.

[4] 杜鹰.中国可持续发展2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27(3):269-273.

[5] 夏光.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2):9-11.

[6] 秦成逊,任鑫圆,吴慧,徐绍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14(01):30-34.

[7] 俞海,夏光,杨小明,尚素娟.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特征和实践基础及政策路径[J].环

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01):5-11.

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篇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关键字: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梦。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以及和睦和谐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上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 二、中国梦的含义。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三、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四、习近平主席对生态文明建设意义的论述。习近平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他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这些重要论断,深刻阐释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表明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民意所在民心所向。生态文明建设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

五、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中国梦”政治方面的意义。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必须有良好的自然生态作保障。随着生态问题的日趋严峻,生存与生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联系紧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支撑和根本保障。建设生态文明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90多年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曾经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口号。这两次理论上的飞跃,都是为了解决时代面临的

突出问题。在这两大理论成果的指导下,我们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六、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社会方面的意义。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不仅期待安居、乐业、增收,更期待天蓝、地绿、水净;不仅期待殷实富庶的幸福生活,更期待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园。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注重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是为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而作出的战略决策,也为子孙后代永享优美宜居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顺应时代潮流,契合人民期待。强调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均衡发展指明了路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特别是环境权益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之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建设生态文明,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不仅是改善民生的需要,而且拓展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领域和范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也应该是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都搞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全面推进现代化,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七、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经济方面的意义。随着经济建设的大力推进,生态问题日渐突出,然而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本依托经济发展的模式必须与生态的具体状况相适应,否则,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困境将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明晰生态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及影响,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协调生态问题、经济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内在矛盾,这将对解决中国的经济发展问

题产生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

八、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中国梦”文化方面的意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既是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更高要求”的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关系。近些年来,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我国是具有悠久生态道德文化与伦理的国家,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朴素的生态道德文化,其中“天人合一”理念就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深化我国的生态道德文化,推进“中国梦”在文化方面的进步。

结束语: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昭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意味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也是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2020年发展的目标,其中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是现阶段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要求。同时,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发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新时代实现“中国梦”伟大梦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jiaoanxiazai/114962.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