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公安信息采集系统

自荐信 时间:2020-05-27

【www.myl5520.com--自荐信】

公安信息系统对提高警力的意义
篇一:公安信息采集系统

公安信息系统对提高警力的意义

王富楠

【摘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科学是当今世界新兴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前沿科学,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和影响。对推进和促进公安工作的现代化,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和非常重大的意义。新时期公安工作面临着业务量大、案情复杂、技术难度高等新情况。因此,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加快信息技术在公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就显得十分必要。信息化是公安机关警务改革的必由之路是提高警力和公安工作水平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论述公安信息系统的应用对提高警力有何意义。

【关键字】 公安 信息系统 提高警力

一、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被提出,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最初的信息系统主要用于一般的事务处理系统,到了20世纪70年代才有用于管理方面的系统,到20世纪80年代才用于战略管理。信息系统是为组织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具有信息收集、加工、储存、检索、传递和咨询服务功能的人机系统。信息系统因其功能和服务范围不同,在组织上也各不相同。信息系统是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在每个时期的特点和功能不尽相同。

二、公安信息系统

(一)公安信息系统的概念

公安信息系统,是指专门用于公安业务方面、基于计算机系统的,具有信息采集、加工、处理、存储、传递、检索、提供利用与咨询服务等功能的人机复合系统。公安信息系统,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公安信息的特点和不同的公安业务要求而建立的。

(二)公安信息系统的类型

目前应用中的公安信息系统,既包括公安业务信息系统,如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交通信息管理系统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等;又包括全国快速查询综合信息系统,如全国犯罪信息中心系统(CCIC)及各种公安基础信息查询系统。这类系统是以信息共享和综合利用为目的,直接支撑横向的业务活动,是实现公安工作快速反应的必要条件之一。

(三)公安信息系统的特点

公安工作是面向社会的一项复杂性工作,其工作量大、接触面广、情况比较复杂、技术难度高,因此,为适应公安工作特殊要求的公安信息系统,具备以下特征。

1、系统输入输出过程的复杂性

在公安工作中,需要输入公安信息系统的数据和信息量多而复杂,比如在人口信

息管理中,仅身份证一项如按每人40个汉字计算,全国14亿多人口,其数据量多大

就可想而之了。

2、系统应用范围的广阔性

公安信息系统应用范围较广,这与公安工作的广泛性密切相关。从当前应用的信

息系统看,随着公安计算机网络建设的延伸与深化,全国性的查询系统几乎覆盖全国所有县级以上的公安机构与部门,甚至部分基层科、所、队。随着公安信息系统建设的不断推进,公安信息系统应用的广阔性会更加明显。

3、系统信息的保密性

公安信息系统是输入、处理、输出公安信息人机系统,信息是系统的重要内容,

而公安信息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与敏感性,这就对系统的信息安全与保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般,公安信息系统的信息不在Internet上传输使用,考虑到信息的保密性与安全性,还对使用者的身份进行严格限定。公安信息系统具有很强的保密性,是与其他信息系统相比较而言的。

公安信息采集系统。

4、系统的实时性

对公安信息系统而言,其绝大多数都是实时系统。随时发生的各种案例、线索等

数据经过各种终端传输给信息系统,系统及时响应、处理并输出结果,以便进一步决策。这是提高指挥控制、现场监控、远程调度、快速反应和处理能力的保障。目前在全国普遍实行的“110”报警服务系统快速接警、快速反应、快速处理就是一个典型的实时系统。

(四)公安信息系统的种类

根据我国公安机关的任务,结合公安工作的特点,目前我国所建立的公安信息系统,体现出一点一定的多层次、多目标、多功能特性。因此,实际工作当中,具有与宏观的公安业务处理、战略管理任务相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在数据处理上具有成批处理、实时处理和分布式处理信息的系统;同时还有各类型的数据处理系统和图像处理系统等。 按照系统的功能来分,可把公安信息系统分为一下几类:

1、数据统计信息系统公安信息采集系统。

在公安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做大量的数据统计以及报表工作。这种汇总统计工作是一项繁琐而重复性极强的计算和制表工作。由于量大、时间紧、人工处理费时易出错等原因,用计算机来完成这项工作是最合适不过的事了。

2、实时处理与控制信息系统

实时系统是一种能及时地随着处理和控制对象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处理。其结果又能够及时反馈给控制和处理对象的变化的一种系统。

实时处理系统能够对随时进入系统的数据作出快速响应并予以处理,同时处理结果即

时返回终端,完成管理控制功能。由于实时系统要求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因此,这类系统要求的容量要大,可靠性要高。

实时系统在公安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交通控制与管理、安全监视、自动报警、远程数据查询和处理等。

3、图像识别处理系统

图像识别又称模式识别,是利用计算机对某一研究对象,如文字、图形、相片、声音等,根据其特有的一些特征进行识别和分类。它属于计算机人工智能的范畴。图像识别处理系统在公安工作和治安管理的日常业务中的得到了广泛方的应用。

4、办公自动化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包括计算机、复印机、传真机、缩微设备、多功能电话、显示终端等,以及与外界相联系的通信线路等等。这种办公自动化系统本身就自成系统,也可通过网络连接,成为一个智能终端或一个局域网,进而组成一个综合的信息系统。系统内存硬件、软件和数据等资源都可以共享,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等方法传递信息以及分发通知、文字和图片等,还可以利用这种系统召开电话会议。

5、公安管理信息系统

公安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由公安业务处理信息系统、辅助决策系统、计算机和公安数据库、方法库、模型库等构成。采用该系统可以实现对各级公安机关的决策与预测、控制与计划、模型与分析等的辅助支持作用,从而提高公安工作的效率,把公安工作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6、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公安工作也不例外。

三、公安信息系统在现实中的应用

公安信息系统在现实公安工作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诸如,派出所综合应用系统,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交通信息管理系统等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公安机关内外部信息并进行科学决策,提高决策水平和速度。二是管理信息化。学习和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把对公安工作运行过程的管理转变为对信息的管理,减少管理层次和一些不必要的环节,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制,实现人、财、物流及信息流的最佳结合。三是打防控信息化。通过科技手段对情况、材料、数据、案例等进行收集和统计分析,科学确立犯罪预防策略和界定主攻方向,通过广泛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扩展活动范围、执勤能力和打击效能,为打击犯罪、及时破案赢得宝贵时间和战机。如台州公安综合信息查询系统和综合比对系统于2001年7月开通后, 5天内就查获2名逃犯,其中1名还是潜逃3年

的杀人犯;通过逃犯批量比对系统的应用,一次性对大批量逃犯信息进行比对,使往常需几小时完成的工作,缩短到几分种就能完成,不但减轻了工作量,而且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建成和改进,大大提高了破案率,通过该系统比对,仅2001年就直接破获刑事案件675起,带破刑事案件250起,成为破案新的增长点。从防控上看,人口信息系统、旅馆业信息系统、特种行业管理信息系统、电视监控网络等,提供了控制社会治安的动态实时信息,在及时打防控违法犯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警务快速反应系统初步实现了接警和布警的网络化,一点对多点的同时指令、调度,极大地提高了对突发事件的控制能力。从管理上看,台州建立的全国首家市级交通管理数据中心,实现全市交通管理信息的完全共享,免除了重复录入劳动,保证了数据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监所安装监控装置,使监所管理在人手普遍紧缺的情况下实现了基本安全;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统的建成,护照办理可通过网络直接传输,缩减了办证时间,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实践表明,信息化对推动公安工作发展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各类信息系统的建立和运行,不但可以极大地减少人力资源投入,而且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从而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益。更重要的是,信息化强调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可以减少甚至替代大量不必要的手工操作,最大限度地消除不确定因素,使执法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此外,信息化使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和领导机关对内部和外部信息的掌握更加完备、及时、准确,并藉以实现上下级之间、各警种之间、内外部之间的实时沟通,使公安机关通过对信息流的管理实现对人、财、物流等各类警务资源的有效管理。从某人的身份证号查起,就能找到与本人相关的驾驶员信息、入户车辆信息、出入境信息、有无犯罪记录、在哪个酒店住宿过等等。这些功能的实现为执法办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是信息整合、共享的成效所在。再者,比对报警。深挖犯罪。信息整合实现了各类信息的对比,为违法人员布下了天罗地网。例如,办理入户车辆登记。办理二代身份证、办理护照等各类证件,必须与在逃人员、吸毒人员、刑嫌人员、涉案人员、布控人员等进行比对,从而发现罪犯。

四、公安信息系统对提高警力的意义

(1)信息化是公安工作机制和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联结点。

信息化是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生产力因素,不仅增强了广大民警的素质和单兵作战能力,还促进了公安机关整体驾驭社会治安能力的提高。南京市公安局组织力量,专门研制开发了警务综合应用平台系统,并于2004年7月投入运行。南京市公安局警务综合应用平台包括派出所综合信息管理。案(事)件管理业务部门综合业务管理、综合信息分析利用、后台支撑管理平台5大类,40多个功能组,200多个功能模块。具体包括一是派出所综合信息管理类包括所领导、社区民警、治安民警、刑侦民警和内勤等5个功能组。这一系统与“三队一室”警务模式完全配套协调,也进一步明确与固化了个警种的岗位职责

和工作内容,实现了网上办案和信息共享。二是案(事)件类,包括接处警、刑事案件、行政(治安)案件和执法监督考核4个功能组。建立了一个能够满足全局案件办理部门使用的,从接警开始,符合案件办理程序规定的综合性执法办案工作平台具,备了综合关联、统计分析、网上审批、智能报警、自动提醒、执法监督、文书生成等功能。三是信息综合利用类,包括分(县)局领导工作平台、市局领导工作平台、综合信息统计和应用、业务综合关联查询和考核等5个功能组。领导工作平台主要是为领导提供信息综合查询、审批审核、检查监督、分析研判等功能;综合信息统计和应用主要是解决各类统计报表和台账问题,做到电脑自动生成;综合关联查询主要是为全局民警提供能够相互关联的信息查询功能;考核功能则对全局基层民警按警种、部门进行综合业绩考核,自动排名客观公正的反映民警的工作绩效。四是业务部门管理类,包括指挥中心、户政、治安、刑侦等19个主要业务管理功能组。主要是在基层民警采集的大量信息基础上,开发面向业务主管部门的相关管理功能。五是后台支撑管理类平台,包括身份认证、用户和权限管理、统计服务、日志管理、消息流转和信息关联等6个功能组。

(2)警务综合应用平台的特点:

一是综合性。平台业务流与信息流有机结合,实现了基层所队信息源头采集管理使用、业务部门综合信息管理应用和市局信息中心集中存储共享的有机统一。二是关联性。实现了人与人、人与案、人与物、案与物等信息之间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关联整合,初步形成了综合采集、自动比对、高度共享的一体化查询应用效能。三是灵活性。平台以各业务功能模块为基本元素,按照岗位、角色、工作业务流程等组合而成,可以依据业务和工作需要自由组合。四是实用性。平台具备“台账、统计、考核”三大基本功能,切实减轻了民警手工操作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五是安全性。平台采取三层架构技术,具有完整的日志功能、门户管理功能,并已经着手和“1203工程”身份认证系统对接。同时,采用应用服务器极圈、数据库双机备份等手段,系统更加安全可靠。六是简易性。平台界面清晰、字典内容充足、信息提示明显、录入方便简单,民警只有通过培训,熟悉业务,熟悉平台界面,会简单打字,就能上网操作使用。目前,南京市公安局有近7000台计算机接入平台系统,有近万名民警在使用,高峰时期的即时用户达3700余人,形成了数据信息全警采、全警录入、全警共享全警应用的格局。

(3)互动式改革实践的成效。

短短几个月,作为信息化管理体系和公安工作运行机制改革互动发展的主要成果,警务综合信息平台已经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强化基础、服务群众等公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促进了警务运行机制变革,使公安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该系统的应用,推动警务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变革。第一次实现了警务工作方式的转变,实现

公安涉稳情报信息综合应用系统及解决方案
篇二:公安信息采集系统

公安涉稳情报信息综合应用系统及解决方案

公安涉稳信息综合应用系统及解决方案是在安全保密的前提下,紧贴公安业务需求,基于公安信息网络建设的涉稳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整个系统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建设安全网:采用密码(商密)技术和SSL VPN+IPSec VPN技术,依托公安网建设虚拟专用安全网络,形成专用安全域。

建设综合业务应用平台:基于安全网环境,建设包括涉稳情报信息采集、报送处理、综合分析,涉稳要素(人员、组织、场所、事件)管理、重点人口管控等功能在内的综合业务应用平台,并实现涉稳情报信息与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

建设涉稳信息门户:信息门户是干警在公安网上开展涉稳工作的唯一入口,包括信息发布、警情动态等栏目,并能通过门户访问各项涉稳业务功能。

系统架构

技术特色

情报模块:根据级别的不同,各单位在分别采集涉稳情报信息后,先在本单位内自由流转,再通过统一的上报出口向上级单位上报相关信息,同时抄送给同级单位。

系统能够自动记录日志、显示处理状态,进而实现对历史涉稳情报信息的情报价值管理等功能,提高情报信息的共享利用率和情报信息管理水平,为进一步开展数据挖掘和辅助决策奠定了基础。

要素模块:建立涉稳重点人员、组织、阵地、案件事件、物品五个基础要素数据库,并与情报信息数据库建立关联关系,实现平台内数据的自动挖掘功能,同时结合公安网的数据整合,确保“综合业务系统”的数据鲜活、完整,能够及早发现重点对象的活动模式并对其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及早将事件消灭、控制在萌芽状态。系统采用web2.0中的wiki技术,以百科的形式组织要素展示,使得干警能够方便全面地察看要素的所有信息。

辅助分析模块:提供查询定制工具和报表定制工具,对不同领域的业务工作查询和统计进行定制或二次开发。可实现对涉稳信息的分色预警、可信度分析及要素综合分析、主题分析等功能。

指挥调度模块:以业务工作为核心,以情报工作为线索,实现对实战工作的统一指挥调度,并结合日常办公提供丰富的指挥调度功能。在保密的前提下,通过新技术新手段,把每项工作任务即时畅通地通知到基层干警。

重点人员布控预警模块:系统向大情报平台提供脱密的人员证件号码,通过根据证件号从大情报平台获取重点人员动态信息的方式与大情报进行交互,相关部门不需要将涉密信息放置到大情报系统中。

警员交流模块:警员交流模块提供在线警员之间的文本和文件信息的实时双向交流,并通过此模块进行消息提醒。

系统管理模块:模块管理功能为系统提供模块配置功能,包括模块的访问、模块与主界面的集成,模块的权限管理;分级管理功能:管理分级权限,为不同的单位使用数据提供安全过滤保证;系统参数管理功能:管理系统参数,为不同的单位设置符合本单位要求的运行参数。

公安“八大平台”项目方案参考
篇三:公安信息采集系统

第一章 警用地理信息平台

方案案例一:

第一包: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平台建设系统一期软件 第二包: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平台建设系统硬件设备 具体技术参数如下: 第一包:

丽水公安PGIS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建设技术要求:

警用地理信息系统是公安部“金盾工程” 二期建设的重点项目,是省公安厅提出的“大情报”信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丽水市公安机关深化信息应用、提升应用水平、实现“信息基础化、基础信息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公安部《关于印发<全国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任务书>的通知》(公金盾[2009]98号)和省厅《关于加快推进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平台建设的通知》(浙公金盾〔2010〕3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市PGIS警用地理信息系统总体分2年进行建设的规划,特提出丽水公安GPIS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建设方案。

一、工程项目架构建设要求:

(一)建设目标:

以公安信息网络为依托,以信息中心为枢纽,以地理空间信息和公安业务数据为基础,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部署”的建设思路,搭建运行环境,安装部署PGIS平台软件,构建持续动态更新维护的标准化警用地理数据库并对外共享。在2010年年底前完成丽水公安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平台建设;落实省厅开发的应用模块本地化的整合;实现丽水PGIS平台与部、省PGIS系统的互联互通和全国的联网运行。

(二)建设任务:

1、建立两个支撑环境,依据公安部技术指导规范,建设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两个支撑环境,为PGIS平台提供满足应用要求的运行环境,并能根据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实现平滑升级和扩展。

2、部署PGIS平台软件,按照公安部PGIS项目办的整体安排,统一部署公安部配发的PGIS平台软件。 3、完成PGIS平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设,重点完成警用地理信息数据库、标准地址库、业务关联库的建设工作,并形成数据采集、更新和维护的长效机制。

4、开展PGIS部分应用系统移植开发,完成省公安厅已开发的接处警应用、人口信息展示应用、单警(兵)定位、视频监控及打防控等应用系统的安装和本地化整合等工作。

5、实现互联互通,完成和部、省PGIS平台的互联互通联调,实现全国的联网运行。

6、建立平台的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培养警用地理信息应用的专业人才队伍;建立平台运行维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考核机制。

7、采用公安部统一组织建设的全网用户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及访问控制机制,实现安全的数据访问。

(三)建设原则:

为了警用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能够更加合理、科学,建设中应遵循以下系统设计原则: 1.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2.高可靠性和稳定性为基础的原则; 3.开放性和可管理性相融合的原则; 4.专业性和扩展性相统一的原则; 5.安全性和保密性严密管理的原则; 6.标准性和易维护性相综合的原则。

(四)建设标准:

1、建设丽水公安PGIS平台中,必须依据公安部《城市警用地理信息规范》的系列标准,确保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设计依据:

2、GA/Z 01-2004 《城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标准体系》; 3、GA/T 493-2004《城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 4、GA/T 491-2004《城市警用地理信息分类与代码》; 5、GA/T 492-2004《城市警用地理信息图形符号》; 6、GA/T 529-2005《城市警用地理信息属性数据结构》;

7、GA/T 530-2005《城市警用地理信息数据组织及数据库命名规则》; 8、GA/T 531-2005《城市警用地理信息专题图与地图版式》; 9、GA/T 532-2005《城市警用地理信息数据分层及命名规则》; 10、GA/T 629-2006《警用电子地图坐标系与比例尺》; 11、GA/T 628-2006《城市警用地理信息空间数据质量》; 12、GA/T 627-2006《城市警用地理信息数据采集与更新规范》。

(五)系统技术要求:

1、多源、多比例尺、异地、异构数据全方位无缝集成技术 2、高效海量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技术

3、采用栅格动态切图技术实现栅格数据高效WEB发布 4、基于门牌号码数据库的地址匹配服务技术 5、GIS与MIS信息关联技术 6、基于SOA的地理信息服务技术 7、与CA认证系统的集成技术 8、多源空间数据转换技术 9、工作流模式的数据更新技术 10、基于浏览器的空间数据采集技术

11、GIS与遥感影像、全球定位系统、视频的集成技术 12、公司具备自主研发的成熟警用地理信息应用产品

(七)总体架构要求:

丽水市公安局警用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开发的总体架构完全采用公安部PGIS地市级警用地理信息平台架构。

(八)建设周期安排:

签订合同之日起4个月内完成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一期建设工作(其中涉及到得第三方接口、系统、地图数据的相关工作不能及时完成, 可以在维护期内完成这些工作)。

二、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建设:

(一)三大数据库建设

要求系统对图层分层符合国家和公安相关行业标准,在此基础上对丽水公安警用地理信息数据库进行总体规划,形成丽水市统一的警用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规范、数据标准、数据采集更新规范,保证丽水公安警用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统一、持续更新维护。

1.丽水公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对公安局提供的已有电子地图信息资源进行补充、完善与整合,建立一套可供我市使用的警用电子地图基础空间数据(体系),为各单位有关地理信息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服务,避免重复建设和重复投资。根据我市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平台面向全市和各市业务单位服务的特点,需要建设如下丽水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下列数据由丽水市公安局与丽水市建设局协商解决:

(1)丽水全市1:2000和丽水主要城区1:5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丽水主要城区1:5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在规划测绘部门提供的基础地形数据基础上,形成面向我市公安公用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主要城区约900(300)平方公里范围。

(2)丽水全市1:10000基础数据库:基于公安网共享省厅地理数据

(3)丽水市影像数据库:从市规划测绘部门取得影像数据,构建覆盖全市主城范围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库。

(4)丽水市栅格地图图片数据库:按照出版地图品质要求,根据警用地理信息图式符号规范进行警用电子地图的配图和预处理,输出不同比例尺具有印刷品质的美观的栅格地图图片库,满足快速地图显示直

接调用栅格地图图片提升性能的需要。

(5)数据采用WGS84坐标系。

2.丽水公安警用公共和业务专用地理信息数据库:

根据丽水市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平台服务的特点,需要建设如下丽水市警用地理信息数据库:党政机关、公安机关、宾馆饭店、金融机构、教育机构、媒体机构、科研机构、标志性建筑、公安机关辖区、街区道路、消防站点、加油站、危险品仓库、体育场、地铁车站、公交线路、地市堵卡点、警用分区、摄像头等。

3 丽水全市标准地址数据库:

城市标准地址库是按照公安部标准地址数据库规范要求,结合省厅标准地址规范要求,在分析全市地址信息的基础上,设计相应的地址要素,并定义其编码规则,在此基础上自动对已有的地址数据进行分析,自动按照地址要素模型提取相应的地址作为数据字典,用户方组织社会测绘公司或民警进行地址采集,进行地址标准化处理,地址编码生成,形成标准地址数据库。

4 地市业务地理关联库:

地市级公安已建设大量业务系统,积累了丰富的业务数据资源,为了使已有的数据能进行地图展示和应用,需实现地市所需业务数据库业务数据上图,建立业务地理关联数据库。通过业务地理关联数据库可在地图上查询和定位业务信息,也可以在业务系统中实现业务信息地图定位。

5. 数据组织管理要求:

对规范化的数据进行组织与整理,建立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包括:遥感数据库、遥感信息库、基础电子地图数据库等,同时,建立用户管理数据库,提供各类数据库维护工具。

1、根据用户的级别提供各类查询、浏览界面及工具,用户可以对遥感数据和遥感信息进行分类、全文检索、基于地图的检索、浏览和数据下载等;

2、采用Oracle 数据库和ArcSDE空间数据引擎(或兼容产品)实现海量数据管理。 3、数据库设计要求满足市局信息中心运行环境以及未来数据存储的需要。 4、数据库组织、图层和属性结构按照公安部标准执行。

(二)数据制作和处理:

将丽水公安局提供的各种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全市城区由测绘部门提供的1:2000数据、主城区1:500数据,影像数据,以及各种专业警用地理信息采集、栅格地图图片的制作和切图。

由丽水市公安局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中标公司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负责加工整理、入库为符合警用地理信息标准的数据。中标公司负责提供公共和业务地理信息数据采集标准、指导采集工作、加工整理、入库为符合警用地理信息标准的数据。

三、PGIS基础平台部署:

我局公安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已经建设了一大批业务应用系统,需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采用C/S、B/S结构混合和多层次体系架构来建设警用地理信息系统,逐步建立支撑全市警用地理信息应用的统一平台。

部署公安部统一下发的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平台(PGIS平台)是本次建设的重点,基础平台的成功部署应用可以为今后各类GIS深度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警用地理信息数据管理工具:

实现对遥感和矢量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和管理,标准地址的编码和管理,业务信息上图。

1、遥感和矢量数据建库,按照公安部行业标准的要求,对遥感和矢量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和入库。主要功能为实现对数据的规范化处理、入库、处理、提取、更新和安全管理。

2、标准地理编码工具,整理和总结业务信息中的地点数据,形成标准地点数据库和标准地点数据字典。

3、业务数据上图,将业务数据中的地址信息和标准地址编码库进行匹配。将业务信息快速定位到电子地图上,并对比对结果进行审核和重新标注。公安信息采集系统。

4、栅格地图图片制作与生成工具,实现如下功能:将其它空间数据格式统一转换为地图工程文件,公安信息采集系统。

对转换后的数据进行自动批量的投影转换,统一转为图片引擎专有投影 (WGS84坐标系—世界坐标投影—等距圆柱投影);对数据进行分级分层设计及相关数据加工处理,根据数据分层与分级分别按由低到高级别配置地图数据,根据地图配色模板对各级数据进行自动配色,再结合数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与完善;对各级地图数据进行修改正,主要集中标注叠盖处理和道路标注完善,对各级地图进行按级别预览及质量检查;对完成配置并通过检查的地图工程文件进行批量切图,生成图片,将生成的图片数据按规划放置到不同的物理硬盘中,并对图片进行数据压缩,降低数据量,配置图片引擎地图服务,将其发布到WEB中。

(二)数据采集维护工具:

包括以下两个工具:

1、地理信息采集工具主要供公安民警在网上采集相关地理信息数据,实现在电子地图上对地理信息的添加、删除和修改的操作,入库数据审核、查询、统计:实现对已入库的数据进行查询的功能,包括对每个人采集工作成果的查询,根据采集任务需要定义数据采集图层和数据项。

2、采集考核工具实现按管理级别到人的采集任务逐级统计,对已采集信息数量、已经审核信息数量、未审核信息数量进行统计,为采集考核提供依据。

(三)警用地理信息应用服务:

建立在线服务的基础性接口,满足各单位的基础GIS应用需要,业务单位可以在MIS系统中点击查询结果在地图上实现定位,并可进行放大、缩小、平移、定位、分类信息查询、模糊地址查询、选定区域查询等地图操作。这种模式提供最简单的地图调用和查询服务,适用于希望在原有MIS系统中通过简单改造即可调用电子地图的业务单位。实现以金字塔形的网络栅格地图图片发布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地图服务,提供:

1.实现地理信息数据采集更新服务:通过地址匹配或地图标注等手段,将与“地”相关的各类公安业务信息赋予地理坐标,并全部展示在地图上;

2.地址匹配服务:采用智能化地址匹配,可以自定义地址比对流程。

3.地图访问服务:提供基本的电子地图显示和操作的服务,包括地图放大、缩小、平移、量测、鹰眼、打印、全图显示、回退、图层控制、图例等。

4.地图查询定位服务:提供分类、模糊、周边、专题等多种地图查询定位服务。

5.地图图片集访问服务:提供基于JAVASCRIPT的栅格地图图片开发接口,实现地图操作和查询分析。 6.单兵定位消息分发服务:它负责将多种信号接入,根据可视化应用要求和不同用户使用权限,将定位信息自动分发到定位信息可视化系统用户的客户端,同时,将定位信息写入空间数据库,用于进一步空间分析和业务关联,并提供历史轨迹查询服务。

7.轨迹可视化服务:将行为轨迹分析系统中的分析结果以报警、轨迹等方式在电子地图上进行展示。轨迹按照分析结果的时间序列将其空间坐标连接形成线在地图上显示,展示中使用箭头、颜色等多种形式。报警显示采用闪烁、声音等形式展示。

8.空间数据交换服务:以空间数据库为中心,以WEB技术进行空间数据库与文件数据交换格式之间的交换管理。

(四)构建与维护系统:

构建与维护系统基于PGIS平台建设,系统管理员使用的工作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快速搭建、维护GIS应用业务,定制业务工作流程,结合公安PKI认证证书,设置组织机构,并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工作表单内容样式调整、业务流程修改、人员权限变动等日常维护工作。利用构建与维护子系统,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调整系统使之适应用户变化的需求。

四、GIS应用系统要求:

全市警用GIS应用是基于PGIS平台所提供的服务接口进行开发和实现,安装部署省厅的应用,进行接口调试,并结合市局要求进行个性化修改。本期要求实现实现的应用如下:

(一)报警定位:

公安信息化应用
篇四:公安信息采集系统

孟建柱部长指出,信息化是提高公安机关整体战斗力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水平的重要载体,是牵动警务机制改革的重要纽带。从警务运作、公安执法,到队伍管理,全面深入的信息化应用将深刻影响到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

一、信息化应用对公安工作具有革命性影响

(一)全面提升公安工作效率。一是全面提高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信息化手段与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机融合,将按照信息化的内在规律对公安行政管理工作进行流程再造,极大地简化办事环节、优化办事流程、提高信息收集、处理、流转和查询统计速度,从而节省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全面提高打击工作效率。信息化手段与打击工作有机结合,可以从浩如烟海的动态信息中,快速筛选出有价值的情报信息,自动分析各种信息的内在联系,从而准确地发现违法犯罪线索,提高打击工作的精确度,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全面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在执法工作中全程引入信息化,可以将执法流程的各个环节强制纳入规范的轨道。信息流与业务流的统一,使执法民警只能按照设定的岗位权限开展工作,既不能越权,也不能替代,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乱作为”问题。信息化手段使各个执法环节紧密相连,在各个环节之间建立互相依存、互相监督的关系,同时信息系统还具备到期预警和超期示警等功能,能够有效解决“不作

为”问题。执法工作的信息化还将为网上督察工作创造有利条件。督察部门足不出户就可对任意案件的当前资料和历史信息进行查阅检索,方便地从海量信息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规范执法行为,增强民警规范执法的自觉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从根本上提高执法质量。

(三)全面促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一是促进警务公开。公开和透明是现代公共管理体制建设的必然要求。信息化手段在警察公共关系等领域的深入应用,将有助于公安机关建立与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之间畅通的沟通桥梁,提高公安机关与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联系沟通的能力,更好地按照“及时、主动、准确、统筹”的原则,促进警务公开,增进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了解和理解,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信任,营造警民互动、有利于公安工作、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舆论环境。二是提升服务能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gerenjianli/107819.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