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自荐信 时间:2020-02-27

【www.myl5520.com--自荐信】

关于清明的诗句
篇一: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清明的诗句 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张先《青门引·春思》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闾门即事》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纳兰性德《红窗月·燕归花谢》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阊门即事》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韦庄《长安清明》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温庭筠《清明日》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张泌《满宫花·花正芳》 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王雱《倦寻芳慢·露晞向晚》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语文试题(一)
篇二: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2015年高考模拟训练试题

语 文(一)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第I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窒息/桎梏 豁口/豁亮 模棱两可/盛气凌人 ......B.窠臼/沉疴 碑帖/喜帖 掎角之势/风光绮丽 ......C.卓越/笨拙 蹊径/蹊跷 良莠不齐/秀色可餐 ......D.衔接/船舷 舟楫/编辑 未雨绸缪/谬以千里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绯闻 扣字眼 额手称庆 世外桃源

B.歆羡 露马脚 计日程功 徇私舞弊

C.殒落 舶来品 呕心沥血 得鱼忘筌

D.缅怀 钓鱼竿 除强扶弱 旁征博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以前,春联是用毛笔书写的,稍为讲究的用上好墨汁,书写出来的春联字体光洁明亮,还散发出□□墨香。那时,在一个村的大门或者祠堂所张贴的春联,无论是内容还是书写都颇为讲究,多数由该村具有文化且毛笔字写得好的族人来□□,因为张贴在村门口或祠堂的春联是代表该村或家族是否有文化的象征。村与村之间书写的春联内容□□□□地形成一种竞争,串门走亲访友看到那些春联,书写内容和字体都是不拘一格,如同看当今的书法展一样,是一种美的享受。如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文方格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清淡 操刀 心照不宣

B.清新 主笔 不约而同

C.清淡 主笔 心照不宣

D.清新 操刀 不约而同

4.以下语句是从上文中画横线处抽出来的,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春联只剩下“华丽的空壳” ②而没有了“魂” ③张贴春联在不少人心目中只不过是一种形式 ④缺乏生气和美感 ⑤印刷体的春联给人千联一面之感

A.④⑤①②③ B.⑤④①②③

C.③①②⑤④ D.⑤④③①②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两会”召开期间,部分媒体和网络上常见政协委员提交议案、人大代表提交提案之类的说法。这无疑是混淆了“议案”和“提案”两个不同的概念。

B.2015年1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在美国《名利场》杂志发表《中国世纪从2015年开始》一文,该文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和争论。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C.《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按照物权法的有关规定,把登记资料查询人限定为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有关国家机关可以依法复制、查询与调查处理事项有关的登记资料。

D.作为著名的历史学家,在为父亲写传记时,他并没有感情用事,而是本着对历史负责、对读者负责的态度出发,务求真实。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从现代到当代:全球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水墨

殷双喜

近年来中国美术界使用“当代水墨”概念的展览与出版物迅速增加,反映了全球化过程中的中国水墨画与国际艺术交流的开放趋势,也表明“现代水墨”的创作与内涵发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变化。

如何理解“现代水墨”与“当代水墨”的概念差异?我想可以借用“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概念对二者进行区隔。“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所谓“当代艺术”)在西方的分野是清晰的。从勃发于20世纪初的野兽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流派开始,到50年代的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关注的是艺术本体和艺术语言,探讨的是审美价值,“现代艺术”代表着一种与资本主义社会对立的精英艺术。随着60年代波普艺术、观念艺术等的兴起,“现代艺术”已经让位给“后现代艺术”,后者更强调艺术的大众化、生活化,从艺术家的极端自我转向相对客观化,从手工制作转向大量生产,从敌视工业科技到接纳利用,从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到对犬儒化的认同与接受。而“当代水墨”也具有这种特点,即运用各种材料和技术,接纳大众文化,生产出各种形式的与水墨有关的视觉图像,成为具有后现代特征的“当代艺术”的一部分。

在中国艺术的现实生态中,“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是错综复杂、综合共存的。作品的当代性主要体现在作品中对当代社会的反思性表达。

有关“当代水墨”的文化价值,可以有不同层面的理解。

“当代水墨”是一种坚定的、不妥协的变革态度和不懈的探索实验。而“实验”之于艺术史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要执意地拓展前人未曾涉足之处。“当代水墨”的艺术旨归,是要在“传统水墨”体系之外,开辟更为宽阔的路径,将中外艺术资源作为艺术探索的出发点。也就是说,在“传统水墨”的基础上实现语言的当代转换,即新的材料运用、图像形式和语言技法的同步生成。“当代水墨”应体现一种学术批判精神,即对某种公认的普遍性的东西加以反思,尊重艺术家个人对世界的独特感受与图像表达,在包容性、开放性的心态下寻求水墨艺术的当代延伸。而“水墨”的概念,并非拒斥色彩和材料,它不仅是指中国传统的艺术表现媒介,更是指一种具有人文关怀的当代艺术家的生存方式。可以说,“当代水墨”的艺术价值更侧重于“当代”,它与“传统水墨”“现代水墨”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却是一种以水墨为媒介的新的艺术形态,其表现方式虽然仍是平面性的绘画表达,也有了许多空间中的实物制作,但它更多的还是水墨材料艺术而非水墨画。

在全球化时代的中西美术交流热潮中,“当代水墨”的发展引出了“东方精神”的命题。近年来的“当代水墨”热,应该促使我们反思,放慢脚步,冷静思考中国当代艺术的走向,思考我们能否为世界提供当代中国的文化价值。这种文化价值作为一种体系,不仅包含着中国人独有的人文价值,如“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和谐社会观,也无疑应该包含着东方的美学价值观,即更加超然、浪漫的想象性表现,追求艺术中的写意精髓,以及中国艺术的主观性表现中所呈现出的大气磅礴的自由境界。

(选自《文艺研究》,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近年来中国水墨画与国际艺术交流的开放态势说起,重点关注了中国“当代水墨”在全球文化视野中的变化。

B.文章对“现代水墨”和“当代水墨”的概念进行了区隔,探讨了“当代水墨”的文化价值,表达了对中国当代艺术走向的反思。

C.“当代水墨”是一种坚定的、不妥协的变革态度和不懈的探索实验,它体现了一种学术批判精神。

D.“当代水墨”的艺术价值更侧重于“当代”,是一种以水墨为媒介的新的艺术形态,我们应冷静思考中国当代艺术的走向。

7.下列对“当代水墨”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当代水墨”强调艺术的大众化和生活化,受中西美术交流热潮的影响,不再采用之前的表现形式,其发展引出了“东方精神”的命题。

B.关注艺术本体和艺术语言,探讨审美价值,接纳利用工业科技,认同与接受大众文化,是“当代水墨”的重要特征。

C.近年来在中国美术界“当代水墨”与“现代水墨”的分野是清晰的,艺术作品的当代性主要体现在作品中对当代社会的反思性表达。

D.“当代水墨”强调运用各种材料和技术,生产出各种形式的与水墨有关的视觉图像,具有“后现代艺术”的特征。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现代水墨”与“当代水墨”概念之间的差异和西方“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之间的差异近似,“当代水墨”已成为具有后现代特征的“当代艺术”的一部分。

B.在西方,“现代艺术”代表的是与资本主义社会对立的精英艺术;“后现代艺术”更强调艺术的生活化,接纳大众文化,认同与接受犬儒化。

C.“当代水墨”将中外艺术资源作为艺术探索的出发点,在“传统水墨”的基础上实现语言的当代转换,它不仅是水墨材料艺术,更是水墨画的艺术。

D.近年来的“当代水墨”热应该促使我们冷静思考中国当代艺术的走向,思考我们能否为世界提供包含中国人独有的人文价值以及东方美学价值观的当代中国的文化价值。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杨雍建,字自西,浙江海宁人。顺治十二年进士,授广东高要知县。时方用兵,总

①督驻高要。师行征民夫,吏虑其逃,絷之官廨。当除夕,雍建命徙廊庑,撤肴馔畀之。.师中索榕树枝制绳以燃炮,军吏檄征,语不逊,雍建笞之。总督王国光以是称雍建方刚,

特疏荐。莅官甫一年,擢兵科给事中。

②十六年春,世祖幸南苑,雍建疏言:③恐不足以慎起居。且古者蒐苗狝狩,各有其时。设使兽起于前,马逸于后,惊属车之清.尘,岂能无万一之虑?”疏入,上甚怒,宣雍建入,谕以阅兵习武之意。雍建奏对不失常.度,上意亦解。 时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并镇广东,雍建疏陈广东害民之政八,均宜亟为革除。且两藩并建,供亿维繁。今川、贵底定,请移一藩镇抚其地,俾粤民甦息。上寻命.继茂移镇福建,雍建发之也。十七年,疏言:“朋党之患,酿于草野。欲塞其源,宜严禁..

盟社,请饬学臣查禁。”从之。转吏科给事中。圣祖即位,辅臣秉政,奏事者入见,皆长跪,雍建独立语。比退,辅臣目之曰:“此南苑上书谏猎者也。”自是奏事者见辅臣皆不跪。 康熙十八年,授贵州巡抚。疏请立营制,减徭役,招集流亡,禁革私派。土司谒巡抚,故事,必鸣鼓角,交戟于门,俾拜其下。雍建悉屏去,引至座前问疾苦,予以酒食,土司咸输服。始,贵阳斗米值钱五千,雍建请转饷以给。既,令民翦荒茅,教以耕种。比三年,稻田日辟,民食以裕。二十三年,召授兵部侍郎。寻以亲老乞终养,许之。四.十三年,卒,赐祭葬。

(选自《清史稿·列传六十一》,有删节)

【注】①肴馔:祭祀的酒食。②世祖:清顺治帝。南苑:清时皇家猎场。③蒐苗狝狩:春夏秋冬的狩猎活动。④圣祖:清康熙帝。⑤辅臣:指当时辅佐小康熙皇帝的顾命大臣。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除夕,雍建命徙廊庑,撤肴馔畀之 徙:迁移 .B.设使兽起于前,马逸于后,惊属车之清尘 逸:奔跑 .C.上寻命继茂移镇福建,雍建发之也 发:揭发 .D.比三年,稻田日辟,民食以裕 辟:开垦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师行征民夫,吏虑其逃 其皆出于此乎 ..B.谕以阅兵习武之意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C.且两藩并建,供亿维繁 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D.朋党之患,酿于草野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1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昨因圣体违和/传谕孟春/飨太庙/遣官致祭/至期皇躬康豫/仍亲庙祀此/敬修祀典之盛心也

B.昨因圣体/违和传谕/孟春飨太庙/遣官致祭至期/皇躬康豫仍亲庙祀此/敬修祀典之盛心也

C.昨因圣体/违和传谕/孟春飨太庙/遣官致祭至期/皇躬康豫仍亲庙祀/此敬修祀典之盛心也

D.昨因圣体违和/传谕孟春飨太庙/遣官致祭/至期皇躬康豫/仍亲庙祀/此敬修祀典之盛心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杨雍建在高要时,善待军队征来的民夫,鞭打军中语言不逊的官吏,得到了总督王国光的欣赏及推荐。

B.杨雍建委婉地批评了顺治南苑打猎的行为,惹得顺治大怒,被召进宫中责骂,他慷慨陈词,据理力争。

C.杨雍建认为两藩王共同镇守广东的弊端很多,建议将耿继茂调到福建去镇守,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

D.杨雍建为解决贵州米价高的问题,采取了设立营制、征调军粮、禁除官吏私派、鼓励开荒耕种等措施。 ④⑤

第Ⅱ卷(共114分)

四、124分)

1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1)雍建疏陈广东害民之政八,均宜亟为革除。(3分)

(2)比退,辅臣目之曰:“此南苑上书谏猎者也。”(3分)

(3)土司谒巡抚,故事,必鸣鼓角,交戟于门,俾拜其下。(4分)

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明二绝(其二)

[宋]陈与义

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清明。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1)这两首诗都写出了“清明日暮”的景色,其共同的景色特征是什么?两位诗人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情感?(4分)

(2)这两首诗各自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中概括阐述“学”与“思”关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表现诗人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虽远离故国,仍为国家命运忧虑,发出了“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___”(《离骚》)的悲叹之声;辛弃疾有心救国却报国无门,发出了“凭谁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悲愤之问。

话说清明词
篇三: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说“清 明”“诵“清明”

同:敬爱的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男:我是5(2)班的……

女:我是5(2)班的……

男:……,知道今天我们为什么聚集在此吗?

女:这可难不倒我,今天是寒食明天是清明嘛!我们都是为了弘扬我国传统的文化习俗,而进行清明节国学展示活动的。今天,我们班就准备了节目《话说“清明”》。

男:是啊!我国传统文化习俗博大精深,值得我们继承和学习的太多了!说清明,话清明。那你知道“清明”二字的来历吗?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女:我只知道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日子。“清明”得名何来,还真不知道!

男:还是让我大声地告诉你吧!“岁时百问”的说法是:“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女:哦,我明白了。也就是说清明是万物开始生长的节气咯! 男:聪明!清明时节,严冬过去,气温升高,雨水逐渐增多。有诗中就写道:—— 清 明 杜 牧 ( 女声朗诵)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女:你知道吗?清明节又叫“扫墓节”。只要雨一停,人们就扶老携幼来到墓地,清扫,将酒食果品供祭亲人墓前,然后焚化纸钱进行祭拜。这在古人的诗词中也有记录:

寒食夜望吟 白居易 男女声分节朗诵

男: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女: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男: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女: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男:扫墓是清明节的一大风俗。满城满山飘飞着祭祀用的白纸花就是我们记忆中最鲜明的印记。

女:我还知道清明又叫“踏青节”。也就是人们相约外出郊游,欣赏春色。唐诗宋词中就留下了记录这些生活的作品。

唐 杜甫《绝句》:“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

宋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宋 程颢《郊行即事》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南园春半踏青时》宋 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男:踏青之外,古代民间还趁清明时节进行荡秋千、放风筝、踢球、射柳等体育活动。

女:这些肯定也能找到诗词内容来证明吧!

男:那是! 唐代诗人韦庄《麟州寒食》三首中都写到了。请听!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女声朗诵) 女:这是古代女子在趁着春色好在花树中荡秋千。

雨丝烟柳欲清明,金屋人间暖凤笙。永昼迢迢无一事,隔墙闻筑气球声。(男生朗诵) 男:这是人们在踢球。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男女生) 女:这就是孩子们放学后趁着春风自由自在地放风筝了。 男:其实,除了诗词中的清明, 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也生动详实地记载了宋代清明时节人们的生活和活动。 女:那我真想亲眼看看。

男:那可没那么简单。它是一级国宝,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了。 女:那真是太遗憾了!

男:也不用遗憾。毕竟今天我们还是了解了不少关于清明的文化。 女:关于清明的古代文化还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只是从诗词画中略知一二而已。

男:古人的智慧,祖宗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还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 女:是啊!最后,让我们在歌曲《清明上河图》中结束我们的谈话吧。 男:好的!请听:

诗里清明别有情
篇四: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诗里清明别有情

清明节是个令人感伤和缅怀的日子。祭奠先人的鲜花、供品、冥币,还有文人们书写的文字,无不寄托着无限的哀思与怀念。

清明也是春浓时节。江南杨柳吐翠,桃花艳红,细雨缠绵。北国春风轻拂,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因而清明也是游春赏景的大好时光,自然成为古今文人墨客好诗迭出的时节。

耳熟能详的《清明诗》当数唐代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人通过雨中寻酒家这一情节,别有风致地画出了清明时节春雨江南的迷人景色。

而南宋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则写出了当时作为南宋都城杭州的清明游乐之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倾城而出寻春游乐,笙歌处处,杨柳依依,莺啼声脆,梨花风起。这是何等美好的清明景致啊。至今杭州仍有“柳浪闻莺”一景,即是从这首诗中化出。

更有意思的是唐代温庭筠的《清明日》:“清娥画扇中,青树玉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他写的不是一般人,而是常年禁闭在后宫的宫女们,在清明节也得到了放松,在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中穿梭似地玩耍,一会儿碰下了花上的露珠,一会儿在柔弱的柳枝中穿行,真的是人在画图中一样。 因为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所以历代往往把清明寒食节作为祭祀先人的节日。这在诗中也有表现,如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也作„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冥冥重泉听不闻,潇潇暮雨人归去。”写出了上坟哭祭、生死别离的悲伤,和着潇潇暮雨,使人顿觉悲凉。

宋代王禹称的《清明》诗则写出了一个穷书生的困苦生活:“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这就是贫穷的读书人过的清明节,可见并非人人可以踏青赏花游乐清明节的。

别具一格的当属1976年的清明诗。那一年周总理逝世,群众自发到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献花圈贴纪念周总理的诗歌,留下很多没有署名的佳作。如:“花儿虽少自家栽,清明时节含泪来。一束鲜花全家心,总理在人民心中活万代”。“清明节,失明节,天地黯然泪不绝,献君泪和血。思难却,恨难却,新坟三月谁敢掘,捍君一腔血。” 这些都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清明诗,反映了当时的民心向背。

这些历代琳琅满目的清明诗,绚丽多彩,别有深意,令人目不暇接。它们跳出了个人的哀乐,反映了人民的悲欢。真是诗里清明别有情啊!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gerenjianli/101629.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