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曾国藩未来不迎

为人处世 时间:2005-09-30

【www.myl5520.com--为人处世】

未来不迎,过往不恋
篇一:曾国藩未来不迎

未来不迎,过往不恋

左宗棠经常在背后给曾国藩捅刀子,曾国藩的处理方式却也非常简单,该解释这件事就解释这件事,过后我权当没发生过;该帮你左宗棠的时候,我还是要帮你。

这就是曾国藩为人处世的准则:我就处理眼下这一件事,处理好了,不考虑周边的第二层、第三层博弈关系,这反而是在乱局中、变局中最最聪明的方法。

有一则禅宗故事,有个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你年轻的时候都干些什么呀?” 师父说:“我就是砍柴、挑水、做饭。”

小和尚问:“那你得道开悟之后,你都干些什么呀?”

师父说:“我还是挑水、砍柴、做饭。”

小和尚问:“那有什么区别呢?你活了一辈子也没什么进步啊。”

老和尚说:“不对,有进步。我年轻的时候是砍柴的时候想着挑水,挑水的时候想着做饭。现在呢,我开悟了,我现在砍柴的时候就砍柴,挑水的时候就挑水,做饭的时候就做饭。” 人的境界差距就是这么一点儿。我们如果在地上画一道半米宽、五米长的通道,你走过去完全没有问题。可是如果这条通道两旁是悬崖,你还能走过去吗?你就会肝儿颤。

为什么会肝儿颤?因为你会想到未来,向左一步会掉下去,向右一步也会掉下去。其实是你想多了,如果你没想两边,半米的宽度足够你走很长的距离,完全不会掉下去。为什么有的人做事那么顺呢?往往就是他专注于当下,没想太多。

最后,我再给大家讲两句我听来的话。

第一句,仍然来自曾国藩:“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这就是说,未来要发生的事情,我根本就不迎上去想它;当下正在做的事情,不让它杂乱,要做什么就专心做什么;当这件事情过去了,我绝不留恋它。

第二句,来自我师兄刘春,他曾经也在一个人际关系非常复杂的大机构中工作,我就问他怎么处理这些复杂的关系。当时刘春师兄跟我讲了十六个字的箴言,我一直记到今天。哪十六个字?“不问是非,埋头业务,屁股干净,尽力协调。”

如果一个人真能做到这一点,不管他处于什么样的处境,干什么样的工作,即使做不出像曾国藩那样的事业,我想他的人生也一定会立于不败之地。

曾国藩成大事者不纠结
篇二:曾国藩未来不迎

曾国藩:成大事者不纠结 (2015-08-11 12:10:57)转载▼

破纠结最好的法门:专注于当下

我想通过《战天京》这本书里描述的故事,还有曾国藩这个人,来破解一个话题:两难中的纠结。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当中都会遇到两难。举个例子,有朋友找你借钱,你舍不得,可是又怕得罪他,这不就纠结了吗?在这种情况下,仔细分析一下你纠结的具体事情,马上就能捕捉到原因——你是把未来可能发生的两个矛盾的结果,放在了现在。其实,只要你往前走,你会发现根本没有矛盾。这话怎么理解?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有一个朋友在网上问我,说最近与一个女孩网恋,但是父母坚决反对。他要是跟女孩在一起,就是对父母不孝;要是跟父母在一起,又断送了一段美好的爱情,所以很纠结,这该怎么办?

我说很简单,该爱这个女孩你就去爱,该结婚就结婚;同时,该孝顺父母,你就孝顺父母,哪有父母会一辈子记恨子女的?只是你把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调到了现在,所以才让它产生了矛盾。

因此,专注于当下,就是破纠结最好的法门。

我自己为人处世其实就是这样。我这个人有点直,说得不好听一点儿,就是个二杆子。二杆子一定不好吗?不见得。比如说遇到事情的时候,我该发火就发火,然后该跟别人好就跟别人好。时间一长,别人就知道我是这样的性格,谁也不会把我当坏人来看,会觉得我具有很大的确定性,跟我交往的时候不需要玩什么心眼,这反而成了一件好事。

这套心法我是从哪儿学来的呢?我是通过观察我一个同学认识到的。我这个同学在一个很大的机构里工作,那里面人际关系非常复杂。但是他有一个特点,就是他的政治敏感度几乎为零,我总说他“政商”为零。

他对很多人的阴谋诡计完全无感,看见就跟没看见一样。但是他专注于自己的业务,在业务上非常棒。这样一个人,最后反而成了那个环境里面的最后赢家,现在官还当得挺大。

从他的身上,我就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为人处世切忌“目光远大”,一定要“鼠目寸光”,把眼下该办的事办好。这样所有的矛盾,都会在你往前走的过程当中自然化解掉。

一个“诚”字走天下

曾国藩用的其实也是这样一套心法。有个字在古代儒家

的修身当中非常重要,就是诚恳的“诚”字。李鸿章在晚年回顾自己一生的时候,就说我的老师曾国藩,教我最重要的就是这个“诚”字,这真的是让我受益无穷。

曾国藩曾经问李鸿章:“你跟外国人打交道,打算用什么方法?”李鸿章说:“我跟他们打痞子腔,跟他们耍无赖。”曾国藩说:“不好,你要跟他们用一个‘诚’字,不管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都是人,人都讲道理。只要你用一个‘诚’字,该怎样就怎样,对方就不会欺负你;即使他欺负你,那也只是实力差距带来的正常结果,总比你耍无赖、使巧计,最后吃一个大大的暗亏要好得多,对谁我们都应该秉承一个‘诚’字。”

在人际关系的处理过程当中,经常就是这样的。《战天京》这本书里还写到一个例子——同治九年(1870年),两江总督马新贻遇刺,这就是晚清史上著名的刺马案。慈禧怀

曾国藩:成大事者不纠结
篇三:曾国藩未来不迎

首页 > 职场•商业 > 企业思维 > 正文

曾国藩:成大事者不纠结

企业思维 2015-08-07

曾国藩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这样一个站在历史兴衰节点上的人物,他的方方面面,都值得去挖掘探讨。

破纠结最好的法门:专注于当下

我想通过《战天京》这本书里描述的故事,还有曾国藩这个人,来破解一个话题:两难中的纠结。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当中都会遇到两难。举个例子,有朋友找你借钱,你舍不得,可是又怕得罪他,这不就纠结了吗?在这种情况下,仔细分析一下你纠结的具体事情,马上就能捕捉到原因——你是把未来可能发生的两个矛盾的结果,放在了现在。其实,只要你往前走,你会发现根本没有矛盾。

这话怎么理解?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有一个朋友在网上问我,说最近与一个女孩网恋,但是父母坚决反对。他要是跟女孩在一起,就是对父母不孝;要是跟父母在一起,又断送了一段美好的爱情,所以很纠结,这该怎么办?

我说很简单,该爱这个女孩你就去爱,该结婚就结婚;同时,该孝顺父母,你就孝顺父母,哪有父母会一辈子记恨子女的?只是你把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调到了现在,所以才让它产生了矛盾。

因此,专注于当下,就是破纠结最好的法门。

我自己为人处世其实就是这样。我这个人有点直,说得不好听一点儿,就是个二杆子。二杆子一定不好吗?不见得。比如说遇到事情的时候,我该发火就发火,然后该跟别人好就跟别人好。时间一长,别人就知道我是这样的性格,谁也不会把我当坏人来看,会觉得我具有很大的确定性,跟我交往的时候不需要玩什么心眼,这反而成了一件好事。曾国藩未来不迎。

这套心法我是从哪儿学来的呢?我是通过观察我一个

同学认识到的。我这个同学在一个很大的机构里工作,那里面人际关系非常复杂。但是他有一个特点,就是他的政治敏感度几乎为零,我总说他“政商”为零。

他对很多人的阴谋诡计完全无感,看见就跟没看见一样。但是他专注于自己的业务,在业务上非常棒。这样一个人,最后反而成了那个环境里面的最后赢家,现在官还当得挺大。

从他的身上,我就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为人处世切忌“目光远大”,一定要“鼠目寸光”,把眼下该办的事办好。这样所有的矛盾,都会在你往前走的过程当中自然化解掉。

一个“诚”字走天下

曾国藩用的其实也是这样一套心法。有个字在古代儒家的修身当中非常重要,就是诚恳的“诚”字。李鸿章在晚年回顾自己一生的时候,就说我的老师曾国藩,教我最重要的就是这个“诚”字,这真的是让我受益无穷。

曾国藩曾经问李鸿章:“你跟外国人打交道,打算用什么方法?”李鸿章说:“我跟他们打痞子腔,跟他们耍无赖。”曾国藩说:“不好,你要跟他们用一个‘诚’字,不管是外

国人还是中国人都是人,人都讲道理。只要你用一个‘诚’字,该怎样就怎样,对方就不会欺负你;即使他欺负你,那也只是实力差距带来的正常结果,总比你耍无赖、使巧计,最后吃一个大大的暗亏要好得多,对谁我们都应该秉承一个‘诚’字。”

在人际关系的处理过程当中,经常就是这样的。《战天京》这本书里还写到一个例子——同治九年(1870年),两江总督马新贻遇刺,这就是晚清史上着名的刺马案。慈禧怀疑是曾国藩和他的湘军干的,于是把他叫来,阴阳怪气地问:“此事甚奇呀!”曾国藩回答得非常简单:“我也觉得此事甚奇。”一个字也不多说,完全不跟老佛爷辩解。老佛爷拿他一点儿招都没有。

另外一个例子,朝廷要封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一个官,曾国荃嫌小,就打算撂挑子,给朝廷上了一个表章,要求再给自己降级。曾国藩劝他不要这样,说慈禧、恭亲王奕?都是明白人,千万不要跟老中医玩偏方。何必呢?跟明白人不要干这种事。

再比如说,左宗棠经常在背后给曾国藩捅刀子,曾国藩的处理方式也非常简单,该解释这件事就解释这件事,过后

我全当没发生过;该帮你左宗棠的时候,我还是要帮你。

这就是曾国藩为人处世的准则,这也就说回到了我前面讲的那个贬义词:鼠目寸光。我就处理眼下这一件事,处理好了,不考虑周边的第二层、第三层博弈关系,这反而是在乱局中、变局中最最聪明的方法。

有一则禅宗故事:

有个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你年轻的时候都干些什么呀?”

师父说:“我就是砍柴、挑水、做饭。”

小和尚问:“那你得道开悟之后,你都干些什么呀?”

师父说:“我还是挑水、砍柴、做饭。”曾国藩未来不迎。

小和尚问:“那有什么区别呢?你活了一辈子也没什么进步啊?”

老和尚说:“不对,有进步。我年轻的时候是砍柴的时

曾国藩的修心工夫
篇四:曾国藩未来不迎

曾国藩的修心工夫

作者:徐雷

[摘要]心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对心的省察涵养是理学工夫论的核心。曾国藩是晚清理学的中坚人物,习理学首重修心。为求己心存而不放、定而勿动、安泰戒馁、守一无贰,曾国藩运用了居敬、主静、慎独、思诚四项功夫。

[关键词]曾国藩;理学;修心工夫;

[作者简介]徐雷,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警察学院教师,湖南长沙410082

曾国藩未来不迎。

[中图分类号]K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0)10-0178-04

心本指认识器官及其功能。在中国哲学史上,心又指代表主观意识和主体精神的哲学范畴。中国古代的学者们一边致力于对心的认知,一边关注人心的自我操持与自我涵养。曾国藩作为虔诚的理学信徒,自跟随唐鉴、倭仁研习理学后,始终把对心的修养置于首位。他视心为物,主张通过理学功夫(居敬、主静、慎独、思诚)博究存心之理,“以养此心和平笃实之意”。

一、心存工夫:“敬,则存心渐趋于厚”

曾国藩讲究“居敬”工夫,是从道光二十年居京时开始的。习之最初,他便意识到“敬为养心之要”。他告诉家人:“内有整齐思虑,外而敬慎威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此)所以养心也。”外顺内而发,内因外而敛。循外而论,敬端正人之气象;循内而论,敬持守心之中庸。理学家程、朱曾说:“主心者,主敬也。”“不能居敬以持之,此心亦泛然而无主。”言下之意。主于敬者自然可主于心。此论不仅从正反两面阐明了敬对心的必要性,还为曾国藩以敬修心提供了学理依据。在涵养身心过程中,曾国藩笃实体悟到以下两点:

首先,“心外驰总是不敬之咎”。所谓“心外驰”是指应事接物时,思绪游离于外的一种心理活动。读书时,心挂着见客;见客时,心念叨读书。心牵两事,一事无成。无疑,它是己心存而不放、放而能收的对立面,极大地削弱了己心的自我把持能力。对这种频频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现象,曾国藩究其根源,归罪于己心不敬。他说:“细思不能主一之咎,„„不主一之害心废学。„„不能主一,无择无守,则虽念念在四书五经上,亦只算游思杂念,心无统摄故也。”“无择无守”意指离敬则心乱;“心无统摄”意指害心则无主。显然,居敬于此充当着护心的角色,敬与不敬已然成为己心能否自做主宰的吃紧下手处。

其次,“敬则存心渐趋于厚”。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初七,曾国藩制定了一份详实的修身课程。在“敬”的条目下,列出了实施细则:“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整齐严肃”自然是指“敬”的外在表现;“无时不惧”则是指内心“终日钦钦,如对大敌”,时刻处于恭敬、谨畏的状态。由于敬贯穿于动静,所以,“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就是要求身心无论处于动时还是静时,不管是已发时还是未发时,皆应保持“主一无适”。受此影响,曾国藩以敬修心日收其效,存心渐趋于厚。一是“厚”与“薄”相对。敬则己心纷扰如故,谓之薄;敬则己心存而不放,谓之厚。厚此薄彼,求敬存心。朱熹曾说:“敬则心存,心存,则理具于此而得失可验。”视敬为心存理明的前提。曾国藩同样如此,借居敬之功先求心存,再悟得“谈理时心颇和平”。心人理、理摄心,心、理相丽、互通无碍。这便是存心渐厚的第一重功效。二是“厚”与“深”同义。人心有善恶之念,好坏之分。修心之要无外乎去恶存善,净尽己心。曾国藩将恶念喻为心之贼,善念喻为心之墙,借助居敬存心,“无使吾心之贼破吾心之墙子”。这便是存心渐厚的第二重功效。防堵恶念之心墙愈厚,心之善念愈深。纯善无恶,心体澄明。

以上曾国藩对居敬的认识,发自内心,得于体悟。正是因为他对“敬字细加体认,实觉刻不可离”,居敬才得以被置于日课之首,穷年累月习以为常。简论之,曾国藩对敬的理解上承程朱,既宗二程敬以存心之旨,又明朱子心存理明之意,其以敬修心,贵有心得。

二、心定工夫:“静字全无功夫,欲心之凝定,得乎”

和居敬一样,主静工夫也被曾国藩视为课心课身之法。不过,相较于前者,对症下药的意味更浓,也更直接。曾国藩坦言,内心“素有忿恨不顾之习,偏于刚恶,自究所病只是好动不好静”。外物滋扰,思绪起伏即心动。心好动特指思虑频频且不由自主,似被强力驱使,无法挣脱。好动即妄动,妄动则心无定向,属修心之患。

曾国藩修心之初,饱受好动轻静,心无定向之苦。朱熹曾说:“心不定则内必纷扰。”对妄动之心做了描述。曾国藩潜心体验朱子语,悟得纷扰有二:一是“心不定,不能用功”。遇事专注,心、事合一,自是理想的修心状态。反之,遇事徘徊,迟疑难断,令此心不能施功于事。心、事两分,勉强行之,己心反受其累。二是“心不甚坚定,不能不怠荒散漫”。无所事,己心本应存而不放、定而勿动。然而,愈是闲时,此心愈发忙乱,悬而不降,久之,致使怠倦、荒芜、涣散、漫然缠绕于心,害心非浅。简而言之。应事时,心不定,事难成;无事时,心不定,心难养。 有鉴于此,曾国藩求教于理学师友。唐鉴直言:“最是‘静’字功夫要紧。”并以程颢、王阳明为例,指出先贤之所以能做到不动心,全赖静字有功夫。“以静制动”是习理学者修心常用之法。朱熹明确表示:“静,谓心不妄动。”“静则定得来久,物不能挠。”视静为戒动求定的良药。经师友点拨,曾国藩反观自省,又参悟朱子语,愈久愈明。他说:“静字全无功夫,欲心之凝定,得乎?”言外之意,好动不如好静,心定与否完全取决主静二字。大体而论,曾国藩以静修心经历以下两个阶段:

首先,平日修心“务当力求主静”。为求静字工夫笃实,曾国藩效仿理学师友将静坐纳入修身日课,规定“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正位凝命,如鼎之镇”。同时,又通过日记的方式提醒自己:“静坐工夫,须是习熟,不勉强苦习,更说甚?”静坐被曾国藩严格遵行两年后,初见成效。为此,他还特作《主静箴》:“„„后有毒蛇,前有猛虎。神定不慑,谁敢余侮?„„”蛇、虎不惧,只因心定如磐石。专意静摄,以归于静,外患又岂能奈何?无疑,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正是以静制动。

其次,渐体会出“静字是好气象”。曾国藩追求主静以修心,执意根除好动不好静之顽疾,故对心之动静探讨颇深。修心日久,既留意动、静之分,又关注动、静之合。关于前者,他悟出:“心动则神疲,静则神裕。”(心)静则生明,动则多咎,自然之理也。一言以蔽之,动不如静,主静养心。关于后者,曾国藩于极静中探寻动的萌芽,揭示动、静并非绝然对立。他说:“心到静极时,„„逗出一点生意来,如冬至一阳初动时。”“验之此心,有所谓一阳初动,万物资始者,庶可谓之静极,可谓之未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也。”静极为至静之境,心之本体即在此境之中。心静中蕴藏动之生意,可见动静合于此心。曾国藩坚持焚香静坐,“务求息息静极,使此生意不息”,正是此意。

曾国藩沿袭理学前贤修心之法,“习静以涵养此心”,从好动轻静到好静轻动,再到动静皆宜,成效斐然。心静时气定神闲,不受外物丝毫袭扰;心静时洞悉万物,不受外界丝毫蒙蔽。心静则理易明,神明超然,独立于万物之表;心静则无私著,襟怀坦荡,畅游于天地之间。曾国藩未来不迎。

三、心安工夫:“慎独者内省不疚,故心泰”

曾国藩运用理学工夫修心,除谋求心存、心定外,还不忘心安。他指出:“士之修德砥行,求安于心而已。”将心安与否视作德行苦修的成败。显然,那种令内心长期焦灼难耐,困苦不

堪且毫无建树的修行,曾国藩是万般不敢苟同的。关于心安,朱熹曾有论断。他说:“心安而无疑,便是是处。”“心安后,便是义理。”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对曾国藩而言,平日欲求心安殊非易事,倒是心受拘迫。安难持久,自是寻常。他说:“心愈拘迫,愈浮杂。”“心愈浮(杂),则言愈躁,而神愈倦。”拘迫是指内心在承载来自外界的无形压力时,一味被动接纳,未能及时将压力正常释放的一种心理状态。伴随拘迫而至的正是束缚、压抑以及极度的不自在。曾国藩体悟到的心浮、言躁、神倦,皆因拘迫而生,无一不是心安的绊脚石。每每此时,心的支配力量便被极大削弱,修心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

在理学师友倭仁的帮助下,曾国藩开始运用慎独工夫求心安。“艮峰先生来,一见惶愧之至,真所谓厌然者矣!向使时时慎独,何至见人而惭沮若是?”惶愧一语反映出曾国藩面见倭仁时内心极度不安,而令此心转危为安的唯一途径只有慎独。倭仁,字艮峰。在曾国藩众多师友当中,倭仁的慎独工夫最为笃实,平日间“未尝一息少懈”。曾国藩对其用功之勤钦佩不已,他说:“朝中有特立之操者,尚推倭艮峰。”“盖其慎独之严,虽妄念偶动,必即时克治,而著之于书。故所读之书,句句皆切身之要药。”切磋问学、笃行日久,曾国藩渐悟得心安不离慎独。

首先,曾国藩将慎独与遏欲、循理相连。他说:“慎独者,遏欲不忽隐微,循理不间须臾,内省不疚,故心泰。”程朱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视人欲为修心大患,故历代习理学者莫不重视克己之学。曾国藩将遏欲、循理相提并论,认为非此即彼。他悟出若能处处遏欲、时时循理,此心自然安泰,慎独则为促成此一目标之前提。

其次,他相信慎独者不自欺。曾国藩说:“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自欺害心自是不言而喻。曾国藩以慎独修心,一求去恶存善,断自欺之根源;二治自欺欺人,复己心之自律。不欺己心,坦荡安逸。

再次,慎独令己心快足宽平。曾国藩表示:“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显然,曾国藩对慎独的看法已由肯定上升为推崇。在慎独的帮助下,己心进退有据,收放自如,意境坦荡,胸襟活泼,放得宽,养得灵,心处此境地,何愁不安?

四、心专工夫:“思诚者,心则忠贞不贰”

“诚”是儒家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诚的本义是真实无妄,它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也是人思想修养的最高境界。孟子提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用“诚”和“思诚”来解释天道与人道。理学勃兴,理学家无不探讨心与诚。二程表示:“维心亨,维其心诚一,故能亨通。”王阳明指出:“诚是心之本体。”“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从心诚合一到心诚同体,习理学者对心诚关系的认识及推崇与日俱增。

曾国藩求学岳麓书院时,便从山长欧阳厚均处闻得“诚”。道光二十年居京后,又在理学师友凡事皆可“以积诚而致之”的熏染下,开始讲究思诚工夫。曾国藩修心以笃实著称。他对心、诚之间“合则心通,分则心塞”的体会尤为深刻。在其看来,内心诚与不诚直接影响修心效果,思诚者和不诚者,迥然有别。

首先,修心无获,患在不诚。曾国藩认为内心不诚势必造成身心受损,百病滋生。他说:“平生之病源,养痛藏瘤,百孔杂出,而其要在不诚而已矣。”此番见解绝非信口开河,言之无据。事实上,正是得益于平日的修心实践,曾国藩才能切身领悟到诚与不诚判若两然。

以练习静坐为例,曾国藩说:“静坐一时,略得力,然心有私著。无著则静矣,抑亦诚矣。”显然,心不诚则不能专于静坐。静坐一时不难,但持之以恒,渐收其效,则非心诚不可。

其次,明理专一,贵在思诚。在体验不诚之患的同时,以诚修心的价值也渐为曾国藩所认识,如心诚自然顺理、心诚则专一等。曾国藩说:“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反之,“心有不诚,故词气虚情,即与人谈理,亦是自文浅陋,徇外为人,果何益哉?可恨,可羞!”心、诚合一即是心、理相通、相融。此心久为天理所摄,故无论未发、已发皆循理而为,畅通无碍。

关于心与诚,朱熹曾表示:“诚是心之本主。”“不诚,是不曾实有此心。”既明确了诚对心的不可或缺,又为后世学人继续思考提供了学理依据。曾国藩认同朱子所论,但并未浅尝辄止,满足于前贤之见,而是结合修心实践就细微之处悉心体会。“心诚则专一”便是其体悟所得。他说:“灵明无著,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是之谓虚而已矣,是之谓诚而已矣。”“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既是己心专一的写照,又是思诚工夫笃实的见证。曾国藩反对一心三用,只因亲身体会“心不专一,则杂而无主”。修心愈久,曾国藩愈发感到心专的必要。修身养性不离心专,为学为人不离心专,而心专与否又取决于思诚工夫的笃实,正如曾国藩自己所说:“思诚者,心则忠贞不贰。”鉴于此,修心坚持“以诚字为本”,且始终“守之以一,以不贰自惕”,自然为曾国藩所牢记并严格遵循。

综上所述,为求心存、心定、心安和心专,曾国藩笃实运用居敬、主静、慎独、思诚四项工夫。修心日久,习之纯熟,己心获益非浅。论学理创新,曾国藩远不如前贤;但论功夫笃实,堪舆比肩者屈指可数。

曾国藩家书家训摘抄50条,曾国藩名言名句
篇五:曾国藩未来不迎

1、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曾国藩

2、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 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3、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曾国藩

4、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曾国藩

5、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6、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曾国藩

7、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8、 曾国藩语录:1,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2,为人不可过于聪明。3,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4,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5,不可轻率评讥古人。6,先静之,再 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7,另起炉 灶, 重开世 界。8,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9,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时。10, 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 ——曾国藩

9、 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曾国藩

10、 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曾国藩

11、 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曾国藩

12、 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曾国藩

13、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曾国藩

14、 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曾国藩

15、 人生莫惧少时贫。 ——曾国藩

16、 【看一个家族的兴败,看三个地方】第一,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第二,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 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 子;第 三,看 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 ——曾国藩

17、 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 ——曾国藩

18、 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19、 ①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②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 恩; ③ 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 人之长; ④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⑤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天 下古今 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⑥凡成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人谋 居半,天意居半。 ——曾国藩

20、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曾国藩

21、 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曾国藩 《曾文正公家训》

22、 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曾国藩人生三境说。 ——曾国藩

23、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曾国藩wwW.SianDiAn.com

24、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 ——曾国藩"

25、 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曾国藩 《诫子书》

26、 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曾国藩

27、 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28、 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曾国藩

29、 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 ——曾国藩

30、 天下事当于大处著眼,小处下手 ——曾国藩 《致吴竹书》

31、 世间事有一半是有所激有所逼而成的。 ——曾国藩

32、 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曾国藩

33、 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 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曾国藩 《曾国 藩家书 》

34、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曾国藩

35、 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曾国藩

36、 人生莫惧少年贫。 ——曾国藩

37、 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 ——曾国藩

38、 人生有可为之事,也有不可为之事。可为之事,当尽力为之,此谓尽性;不可为之事,当尽心从之,此谓知命。 ——曾国藩

39、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40、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 ——曾国藩

41、 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曾国藩

42、 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曾国藩

43、 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44、 勤俭节约,未有不兴。 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45、 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譬如饮酒不醉,陶然有余欢,中含不尽意,欲辨已忘言。 ——曾国藩

46、 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曾国藩

47、 天道忌巧,谦退不争,不伎不求。 ——曾国藩

48、 将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往不念。 ——曾国藩 《战天京》

49、 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曾国藩

50、 集众人之私,成天下之公。 ——曾国藩

曾国藩名言警句大全集锦
篇六:曾国藩未来不迎

1、 打掉牙和血吞 ——曾国藩

2、 但行耕耘,莫问收获。 ——曾国藩

3、 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曾国藩

4、 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得,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子是也。此二者由我做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做主。 ——曾国藩

5、 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曾国藩

6、 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 ——曾国藩

7、 养活一团春意思 撑起两根穷骨头 ——曾国藩

8、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曾国藩

9、 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曾国藩

10、 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曾国藩

11、 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曾国藩

12、 心至苦,事至盛也。 ——曾国藩

13、 患在略识世态而又怀一肚皮不合适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寡合。 ——曾国藩 《曾国藩全集》

14、 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曾国藩

15、 好谈己长只是浅。 ——曾国藩

16、 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曾国藩

17、 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而博爱而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炫彼夺,而大不可。 ——曾国藩

18、 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节。 ——曾国藩

19、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曾国藩

20、 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曾国藩

21、 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曾国藩

22、 求静是初学收心之法,若只在静上用工,久之习成骄惰,遇事便不可耐。孟子四十不动心,正是从人情物理是非毁誉中磨炼出来,到得无动非静,乃真静矣。 ——曾国藩

23、 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曾国藩

24、 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曾国藩

25、 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不静则燕居闲暇,亦憧憧亦靡宁。静在心,不在境。 ——曾国藩

26、 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wwW.SianDiAn.com。 ——曾国藩

27、 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 ——曾国藩

28、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曾国藩

29、 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为有所利而成者居半,有所既有所逼而成者居半。 ——曾国藩

30、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曾国藩

31、 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曾国藩

32、 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曾国藩

33、 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曾国藩

34、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曾国藩

35、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曾国藩

36、 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曾国藩

37、 人之精神,贵藏而用之,苟炫于外,鲜有不败者。 ——曾国藩

38、 人之精神有限,过用则竭。 ——曾国藩

39、 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曾国藩

40、 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曾国藩

41、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曾国藩

42、 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曾国藩

43、 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曾国藩

44、 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曾国藩

45、 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曾国藩

46、 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 ——曾国藩

47、 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曾国藩

48、 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曾国藩

49、 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曾国藩

50、 读书不独是变人气质,且是能养人精神,盖是理义收摄。 ——曾国藩

古代名人励志格言
篇七:曾国藩未来不迎

1、 做回自己,总有人会爱上你的全部。 ——李宫俊 《李宫俊的诗》

2、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3、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曾国藩

4、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 《窦娥冤》

5、 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 ——沃尔特?惠特曼 《草叶集》

6、 女人一生中总要傻过一回,然后心才会慢慢变得坚硬。——莫郁华 ——辛夷坞 《原来你还在这里》

7、 这心里深处的欢畅,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lizhi/17001.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