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现行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

自荐书 时间:2020-02-27

【www.myl5520.com--自荐书】

2016年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解读
篇一:现行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

2016年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解读 新编教材第一感觉是“高大上”。所谓高,是层次高。由教育部组织编写,温儒敏教授主编。个人认为,各地现行语文教材有十几种之多,自有它积极意义的一面。但文史、思政教材历来是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从这几年的情况看,有很多争议和问题,估计需要由国家来控制,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偏差和纠缠。因此,这次就升格为由教育部组织人教社来编写这套新的语文教材。所谓大,是开本大。原人教版教科书是32开本,152页;新教材是16开本,122页。字体大,原教材课文标题二号,课文正文小二号,田字格的字在二号与小二号之间。新教材课文题目小初号(英文36号),课文正文二号,田字格的字在小初与二号之间,都分别加大了半号;《识字》第1课的“天 地 人 你 我 他”,字号竟然是72号(英文字号),课本显得大气。所谓上,是外观上精致,画面风格、字体选择、装帧设计、页面布白,都让人感到现代时尚、和谐养眼。比如,教材插画,原教材以写实居多,新教材则更多的是童话图;原教材的图画属单线平涂,新教材则大多采用无线平涂(没骨画法),明暗更清晰,色彩更和谐,立体感更强。这样的高大上的新书发到孩子手上,他们能不开心吗?

外观只是第一印象,作为教师,更为关注的是教材的结构体系、文本选择、拼音识字、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以及教材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一、关于结构体系——有增更有减

基本相同于原教材,也安排入学教育、识字、拼音、阅读四大板块,一共8个单元。每个单元有较松散的主题,不强化。每个单元后还是“语文园地”,最后是《识字表》《写字表》和新增的《常用笔画名称表》。

(一)拼音安排顺序有变动

原教材先拼音后识字,而新教材先用1个识字单元,然后安排两个拼音单元,再安排5个单元的识字和阅读(其中识字1个单元)。纵观网上提供的16套教材(有新编旧编的重合),拼音板块的安排有多种形式:①先拼音后识字(或诵读)有8种;②先识字后拼音的有2种;③拼音识字穿插的有4种;④识字中学拼音的有两种。第①种是多数,原人教版也是这样。新教材改变了

原体系,先用一个单元学习40个汉字,包括数字、天地、物象、人称、人体、站坐、上下等。先识字,可能想体现几个意图:一是强化母语文字的意识;二是体现识字的传统经验——口语基础学识字;三是幼小衔接,避免突然的陌生和枯燥。

(二)识字写字的增减

《识字表》安排300个汉字,比原教材减少了100个,降低了难度。《写字表》安排100个汉字,字数与原教材相同。但由于新教材按字频选字,入选的字有所不同。比如,原教材“一 二 三„„”十个数字都选,新教材“六

七 九”识字选了,写字就未入选。在每一课的“识字”栏新增了共50个偏旁部首的认识,有助于学生认识汉字的特点,书后还附了《常用笔画名称表》,提供了横竖撇捺点提及复合笔画名称22个,对规范笔画的称谓很有好处。

(三)文本篇数和篇幅有缩减现行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

阅读课文14篇,比原教材减少6篇;识字文本10个,比原教材增加2个。文本字数减少,原教材120字以上课文有5篇,新教材只有1篇,《小蜗牛》208个字。

二、关于入学教育——视角不一样

原教材标题是《入学教育》,是以教育者的视角呈现;内容安排比较单一,分别是上学、上课、读写姿势。新教材的标题是《我上学了》。名称的改变意味着教育观念的改变。新教材是以受教育者的视角呈现,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定位准确。内容改变较大,分别是:“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含《上学歌》)”“我爱学语文(分别是三幅图“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既暗示一年级上册语文学习的三大任务:朗读、写字、口语交际,也暗示着整个语文学习的三大任务:阅读、写作、运用),语文任务明确。

三、关于文本选择——最远和最近

新教材安排识字10课,保留原人教版教材3课,新换5课,修改2课,更新率50%以上。阅读课文14篇,保留6,新换8(其中《乌鸦喝水》为一年级下册),更新率75%。换掉的课文主要原因:有的时代感不强;有的教育较

生硬,成人味较重;有的太哲理,学生难理解;有的语言少童趣;有的篇幅太长。

个人认为,低段孩子喜欢两种文本。一种是最远的,天上地下的奥秘,鸟兽草虫的活动,非人物的情境世界,古时候的诗文故事。比如,童话、神话、童诗、童谣等。课文《小小的船》《江南》《青蛙写诗》《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小蜗牛》《比尾巴》《四季》《雨点儿》等。“跟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的《小兔子乖乖》《小鸟念书》《小松鼠找花生》《拔萝卜》《谁会飞》《猴子捞月亮》《春节童谣》等就是最远的。另一种是最近的,自己的活动、情感、成长、见闻,如《影子》《明天要远足》《大还是小》《项链》等,“跟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的《剪窗花》等。不过,就教育而言,当然也需要不远不近的,以体现国家意志,明显的比如“我是中国人”“升国旗”。但从低段儿童的学情出发,在“最远的”“最近的”的选择中,隐性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较适宜。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一直是人教版教材比较重视的选文。原教材和新教材都安排了6首古诗,其中的《画》《咏鹅》《悯农》是新老教材都有的,而《江南》《古朗月行》《风》,替换了原教材的《一去二三里》《静夜思》《《画鸡》(后两首移到一年级下册)。新教材把古诗分别安排在“课文”“识字”“日积月累”板块中。其中“日积月累”中就安排了四首。可见,对古诗文的学习,编者意图是读读背背,日积月累,不需过度解释,不需欣赏分析。

四、关于口语交际——增强对话性

新教材口语交际一共安排了4次,比原教材少了2次,分别是《我说你做》《我们做朋友》《用多大的声音》《小兔运南瓜》。与原教材相比,难度要求降低,基本是日常生活的自然对话。从这,我们可以体会到编者的用心:“口语交际”属性明显增强,交互性、活动性更加突出,“口头作文”的痕迹大为淡化。

五、关于课后练习——朗读最重要

课后练习是教学目标的体现,也是教学重点的标识。原人教版教材的课后题,除了识字写字外,一般还安排两道题,分别是朗读背诵课文、“我会

说”(或读读说说、说说画画等)。新教材体例变化不大。24篇课文(包括识字的10课),除了“识字1”《天 地 人》没有安排课后练习,其他23课,基本都安排1~2题(只有两课安排了3道题)。其中21课安排了朗读课文,9课既要朗读又要背诵,可见朗读好课文是最重要的事,是第一位的;背诵应限于文质兼美的短课文,“见文必背”有可能加重学生的负担。新教材对朗读还有多个特定的明确要求,如“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读准字音”“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停顿”等。除了朗读背诵,课后还有“读一读”的练习,读词语、短语、语句等,属于积累性质,给学生一些“见面”的机会,不必去掌握规律性的知识。还有其他一些练习,比如猜字、游戏、说话、问答等,是为了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取阅读信息的能力。

六、关于语文园地——趣味与积累

语文园地的名称没有变,但更注重趣味性、生活性、应用性。全册8个单元有6个单元安排了“趣味识字”,通过数字诗、日课表、反义词、时间词、亲人称谓、行业称呼等生活化的通道来识字。姓名识字、牌匾识字也是这样的通道,则安排在“我的发现”中。

“日积月累”是保留的栏目,因为积累是学好语文的两大支柱之一。教材安排了4首古诗和两次格言的学习。“和大人一起读”是语文园地新出现的栏目,每个园地都精选一篇童谣或童话,作为课外阅读的材料。

“字词句运用”是新栏目,每个单元都固定安排。本册从拼音、识字、扩词、写话等形式入手,体现语言文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是新的,但语文的性质不变,还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学的理念不变,还是遵循语文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全面素养、读写积累、自主发展、活力开放等理念。

2016年秋新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解析
篇二:现行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

2016年秋新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解析

新编语文教材的使用,一次一次的听说,又一次一次的被取消。直到2015年11月,在安徽合肥参加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试教试用培训会议上,才真正拿到了部编语文新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感觉是“高大上”。所谓高,是层次高。由教育部组织编写,温儒敏教授主编。个人认为,各地现行语文教材有十几种之多,自有它积极意义的一面。但文史、思政教材历来是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从这几年的情况看,有很多争议和问题,估计需要由国家来控制,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偏差和纠缠。因此,这次就升格为由教育部组织人教社来编写这套新的语文教材。所谓大,是开本大。原人教版教科书是32开本,152页;新教材是16开本,122页。字体大,原教材课文标题二号,课文正文小二号,田字格的字在二号与小二号之间。新教材课文题目小初号(英文36号),课文正文二号,田字格的字在小初与二号之间,都分别加大了半号;《识字》第1课的“天 地 人 你 我 他”,字号竟然是72号(英文字号),课本显得大气。所谓上,是外观上精致,画面风格、字体选择、装帧设计、页面布白,都让人感到现代时尚、和谐养眼。比如,教材插画,原教材以写实居多,新教材则更多的是童话图;原教材的图画属单线平涂,新教材则大多采用无线平涂(没骨画法),明暗更清晰,色彩更和谐,立体感更强。这样的高大上的新书发到孩子手上,他们能不开心吗?

外观只是第一印象,作为教师,更为关注的是教材的结构体系、文本选择、拼音识字、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以及教材与现代生活的关

系。

一、关于结构体系——有增更有减

基本相同于原教材,也安排入学教育、识字、拼音、阅读四大板块,一共8个单元。每个单元有较松散的主题,不强化。每个单元后还是“语文园地”,最后是《识字表》《写字表》和新增的《常用笔画名称表》。

(一)拼音安排顺序有变动

原教材先拼音后识字,而新教材先用1个识字单元,然后安排两个拼音单元,再安排5个单元的识字和阅读(其中识字1个单元)。纵观网上提供的16套教材(有新编旧编的重合),拼音板块的安排有多种形式:①先拼音后识字(或诵读)有8种;②先识字后拼音的有2种;③拼音识字穿插的有4种;④识字中学拼音的有两种。第①种是多数,原人教版也是这样。新教材改变了原体系,先用一个单元学习40个汉字,包括数字、天地、物象、人称、人体、站坐、上下等。先识字,可能想体现几个意图:一是强化母语文字的意识;二是体现识字的传统经验——口语基础学识字;三是幼小衔接,避免突然的陌生和枯燥。

(二)识字写字的增减

《识字表》安排300个汉字,比原教材减少了100个,降低了难度。《写字表》安排100个汉字,字数与原教材相同。但由于新教材按字频选字,入选的字有所不同。比如,原教材“一 二 三„„”十个数字都选,新教材“六 七 九”识字选了,写字就未入选。在每一课的“识字”栏新增了共50个偏旁部首的认识,有助于学生认识汉现行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

字的特点,书后还附了《常用笔画名称表》,提供了横竖撇捺点提及复合笔画名称22个,对规范笔画的称谓很有好处。

(三)文本篇数和篇幅有缩减

阅读课文14篇,比原教材减少6篇;识字文本10个,比原教材增加2个。文本字数减少,原教材120字以上课文有5篇,新教材只有1篇,《小蜗牛》208个字。

二、关于入学教育——视角不一样

原教材标题是《入学教育》,是以教育者的视角呈现;内容安排比较单一,分别是上学、上课、读写姿势。新教材的标题是《我上学了》。名称的改变意味着教育观念的改变。新教材是以受教育者的视角呈现,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定位准确。内容改变较大,分别是:“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含《上学歌》)”“我爱学语文(分别是三幅图“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既暗示一年级上册语文学习的三大任务:朗读、写字、口语交际,也暗示着整个语文学习的三大任务:阅读、写作、运用),语文任务明确。

三、关于文本选择——最远和最近

新教材安排识字10课,保留原人教版教材3课,新换5课,修改2课,更新率50%以上。阅读课文14篇,保留6,新换8(其中《乌鸦喝水》为一年级下册),更新率75%。换掉的课文主要原因:有的时代感不强;有的教育较生硬,成人味较重;有的太哲理,学生难理解;有的语言少童趣;有的篇幅太长。现行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

个人认为,低段孩子喜欢两种文本。一种是最远的,天上地下的

奥秘,鸟兽草虫的活动,非人物的情境世界,古时候的诗文故事。比如,童话、神话、童诗、童谣等。课文《小小的船》《江南》《青蛙写诗》《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小蜗牛》《比尾巴》《四季》《雨点儿》等。“跟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的《小兔子乖乖》《小鸟念书》《小松鼠找花生》《拔萝卜》《谁会飞》《猴子捞月亮》《春节童谣》等就是最远的。另一种是最近的,自己的活动、情感、成长、见闻,如《影子》《明天要远足》《大还是小》《项链》等,“跟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的《剪窗花》等。不过,就教育而言,当然也需要不远不近的,以体现国家意志,明显的比如“我是中国人”“升国旗”。但从低段儿童的学情出发,在“最远的”“最近的”的选择中,隐性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较适宜。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一直是人教版教材比较重视的选文。原教材和新教材都安排了6首古诗,其中的《画》《咏鹅》《悯农》是新老教材都有的,而《江南》《古朗月行》《风》,替换了原教材的《一去二三里》《静夜思》《《画鸡》(后两首移到一年级下册)。新教材把古诗分别安排在“课文”“识字”“日积月累”板块中。其中“日积月累”中就安排了四首。可见,对古诗文的学习,编者意图是读读背背,日积月累,不需过度解释,不需欣赏分析。

四、关于口语交际——增强对话性

新教材口语交际一共安排了4次,比原教材少了2次,分别是《我说你做》《我们做朋友》《用多大的声音》《小兔运南瓜》。与原教材相比,难度要求降低,基本是日常生活的自然对话。从这,我们可以体

会到编者的用心:“口语交际”属性明显增强,交互性、活动性更加突出,“口头作文”的痕迹大为淡化。

五、关于课后练习——朗读最重要

课后练习是教学目标的体现,也是教学重点的标识。原人教版教材的课后题,除了识字写字外,一般还安排两道题,分别是朗读背诵课文、“我会说”(或读读说说、说说画画等)。新教材体例变化不大。24篇课文(包括识字的10课),除了“识字1”《天 地 人》没有安排课后练习,其他23课,基本都安排1~2题(只有两课安排了3道题)。其中21课安排了朗读课文,9课既要朗读又要背诵,可见朗读好课文是最重要的事,是第一位的;背诵应限于文质兼美的短课文,“见文必背”有可能加重学生的负担。新教材对朗读还有多个特定的明确要求,如“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读准字音”“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停顿”等。除了朗读背诵,课后还有“读一读”的练习,读词语、短语、语句等,属于积累性质,给学生一些“见面”的机会,不必去掌握规律性的知识。还有其他一些练习,比如猜字、游戏、说话、问答等,是为了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取阅读信息的能力。

六、关于语文园地——趣味与积累

语文园地的名称没有变,但更注重趣味性、生活性、应用性。全册8个单元有6个单元安排了“趣味识字”,通过数字诗、日课表、反义词、时间词、亲人称谓、行业称呼等生活化的通道来识字。姓名识字、牌匾识字也是这样的通道,则安排在“我的发现”中。

“日积月累”是保留的栏目,因为积累是学好语文的两大支柱之

解析新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
篇三:现行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

解析新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

林州市市直振林学校 呼江利

新学期即将开始,今年秋季全省小学将更换经教育部2016年审定、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版语文教材。我个人觉得认为,新版的语文教材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将课外阅读和语文生活贯穿整本书,内容十分接地气,是语文教材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我将从以下几个特点谈起:

特点一:先学部分常用字 再学“aoe”

新版的语文教材要比旧教材大,文字体也较大,从外观上来看,现行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为32开小开本,此番修订将变为16开,也就是A4纸大小。以前的小开本,文字密集,可能会减少孩子阅读的积极性。新版课本中大量的留白方便了孩子在课文旁边做标记。并且穿插了许多情境图画,读起来有一种水墨画的感觉。

新版的一年级语文教材最显著的变化是:旧版一年级上册的目录顺序是: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一、课文、识字二、课文。而新教材的目录顺序为:我上学了、识字一、汉语拼音、课文、识字二、课文。以前,小学语文第一课都是学a、o、e这三个拼音,今年先学部分常用字,这非常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汉字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把拼音教学往后挪,这说明更关注孩子们的需求。先学一部分常用字,可以把孩子的生活和经历融入到学习中,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幼小

衔接,让拼音真正回归认字工具的本源。

我们打开课本第六页看到,大大的“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字,十分有震撼力。为什么会是“天地人”呢?据了解,《易经》里面曾提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人,合为“三才”。这是编排上的一个大胆尝试。感恩天地人,和谐你我他,还有不可或缺的金木水火土,这些都传递着浓郁的传统文化。孩子也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体验阅读的乐趣。新教材开篇是《入学教育》,“我是中国人”,这是一种国家的认同感;第二篇是《我是小学生》,这是一种对自我身份的认同;第三篇则是《我爱学语文》,配图则是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也和语文的“听说读写”吻合。这说明新教材把阅读习惯提升到和识字、写字同等重要的地位。

新版教材的单元结构分为识字、拼音、阅读三个板块,其中新课文达40%,传统文化篇目比重加大,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这说明国家注重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我们看到一年级语文修订版教材至少有一半的课文发生变化。现行一年级上册教材共有20篇课文和8篇识字,28篇课文中仅保留了现行的8篇。其中识字保留了《日月明》《口耳目》2篇、20篇课文中保留了《四季》《影子》《雪地里的小画家》《比尾巴》《小小的船》《雨点儿》6篇。新版教材中,很多熟悉的课文,比如《一去二三里》《小小竹排画中游》《静夜思》等都不见了踪影。不过,在新版一年级语文教材上册,我们却意外看到了《乌鸦喝水》这篇经典课文,熟悉教材的老师应该知道该文章以前在一年级下册才能学到,这意味着今年要提前出现在小学生面前了。此外,新版语文教材上册还新增了《汉乐府·江南》《秋天到了》《明天要远足》《升国旗》,还有俄罗斯作家巴乌姆美莉的作品《小蜗牛》等等。这些儿童诗、儿童散文加深了汉字的文学色彩和传统文化底蕴。

特点二:减少识字量 减轻新生负担

新教材增加了常用常见字的比重,减少了一些和孩子生活中不常用的汉字。比如”叉“字,结构比较简单,但日常生活中用得不多。虽然小学一二年级识字量减少,不过小学阶段的总识字量没变,一二年级少认的200字,会放到三四年

级去认。而一到四年级没学会写的400字,则统统安排进五六年级的课本中。因为对五六年级的大孩子来说,写字变得容易多了。

我觉得一年级减少识字量,这是放缓坡度,减轻学生的负担。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后,识字能力加强,家长不用过于担心。“虽然一年级的识字量减少了,但教材合理地安排识字写字序列:高频常用字、构词能力强的字优先;写字由简单到复杂,由独体到合体。加上新版教材的识字方式多样,重视培养孩子的识字方法和识字能力。

特点三:新增“书写提示”“和大人一起读” 激发学生探究汉字的欲望和 阅读兴趣

新版教材中,语文园地新增两个栏目——“书写提示”和“和大人一起读”。我们知道如今信息技术发展很快,很多人都习惯用电脑打字,而忽略了写字。为了培养小朋友的书写习惯,在新版教材的语文园地新增”书写提示“。“书写提示”讲的是笔顺规则,比如笔画的先后顺序,包括从上到下、先横后竖、从左到右等等。说白了,新教材就是想告诉一年级的小朋友,写字是有规律的,按规律写,字能写得更顺手更漂亮。

教材一共设有8次“和大人一起读”,内容既有《小兔子乖乖》这样的儿歌,也有《小松鼠找花生》类的趣味故事。 ‘和大人一起读’,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一开始就引导读书兴趣。”栏目中的“大人”,既可以是老师、父母,也可以是高年级的哥哥姐姐,孩子和不同人群一起阅读,可以收获不同的阅读感受。

特点四:穿插情境图画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翻看新版教材我们看到,在识字、拼音、阅读单元中,都穿插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情境图画。有趣的故事情境,以相应的事物示音或示形,有助于帮助孩子学习字母。以拼音为例,这些情境图画将拼音学习与学生生活建立联系,既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拼音,又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新版教材创新设计,从细微之处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

教材中的课文《小蜗牛》,并不是全文注音,仅难字注音,并配有连环画。这是希望学生利用识字猜读,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检查识字成果。在新版教材中,利用连环画课文图文一一对应的特点,希望学生借助图画来理解课文内容;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去猜字、认字,“这是鼓励学生运用识字成果,自主阅读。不认识的字鼓励学生猜读,特别是借助图画猜读。拼音不是阅读的唯一凭借。图画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特点五:新增“快乐读书吧” 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新版教材的第一单元末尾新增了“快乐读书吧”栏目,有四幅图画,分别是和爸妈阅读、和同伴讲故事、在书店看书和在图书馆看书,主题是“读书真快乐”。这是入学教育中第一次提出阅读教育,把阅读习惯提升到和识字、写字同等重要的地位。将课外阅读纳入语文课程,这说明语文学习越来越重视阅读,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快乐读书吧”栏目就是在提示阅读途径和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

特点六、教师迎接新挑战

自2012年秋季起,依据国家教育部的安排,中小学便开始实行“新课标”,其中语文学科要求注重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语文素养,同时要求增加传统文化的所占比重。但由于语文教材一直沿用过去的版本,原先教材里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较少,而新版教材加大了这部分内容的比重,也顺应了当前实行‘新课标’的形势。”当然,一年级语文教材的“大换血”,虽然是通过对课文进行更换或调整,在一定意义上更加贴近一年级新生的实际,更加与时俱进,但同样也是对一线语文老师的一次挑战。以前一直都用的人教版教材,教学的内容、方法都形成了固定的模式,而新教材启用后,这些模式也要重新‘洗牌’。” “教材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镜子,教材也应该与时俱进,方能带给学生更鲜活的精神养分。”教材的变革对一年级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需要把握住低段识字写字的目标,认真钻研教材中的新课文,利用古文字来帮助识写汉字,把好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关。新教材的变革打破我们传统的备课以及教学模式,对突破自我,实现自我提供了机会,让我们在红色经典的花园学校里一起迎接这个挑战。

2016小学一年级语文新教材教案
篇四:现行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

2016小学一年级语文新教材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新修订教材新增了《日月水火》《天地人》等课文,保留了《四季》、《日月明》、《口耳目》等,从篇目看来,新教材保留和新增的课文,不少是儿童诗,适合一年级孩子理解。和老教材相比,新教材最大的变化是先识字再学拼音。“现行的语文教材,一年级的目录顺序是: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一、课文、识字二、课文。而新教材的目录顺序为:我上学了、识字一、汉语拼音、课文、识字二、课文。一年级学生先认识一部分常用常见字,能把孩子的生活融入学习中,这样更关注孩子的需求了。”

教材中处处都渗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比如,识字的第一课,就是“天地人“,其中重点提到了”天、地、人;你、我、他“这6个字。为什么要以这6个字为第一课,为什么不从曾经的“人、口、手”开始?“天、地、人”亦被称为“三才之道”,这个学说很早就深入了中华民族之心,培育了中华民族乐于与天地合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这也暗示了孩子的语文学习,对母语的学习,也要从探究和体验天、地、人的奥秘开始。这也恰恰体现了教材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视。 第一册识字量由400减少到300,第一单元先学40个常用字,比如“地”字,对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在童话书、绘本里可以看到,电视新闻里也有。

在以前,课文选用的一些结构简单的独体字,比如“叉”字,结构比较简单,但日常生活中用得不算多。新教材中,增大了常用常见字的比重,减少了一些和孩子生活联系不太紧密的汉字。

现行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

新增“快乐阅读吧”和“和大人一起读”。教材第一单元的入学教育中,提出了阅读教育,把阅读习惯提升到和识字、写字同等重要的地位。

而“和大人一起读”的栏目中,“大人”两字包含很多意思,可以是老师、爸妈、祖父母,也可以邻居家的小姐姐。每个人讲述一个故事,表达是不一样的,有人比较精炼,有人比较口语化,儿童听到的故事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语文素养。 两个栏目主要目的都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课外阅读。

语文园地新增“书写提示”。写字是有规律的,每个字有自己的写法,笔顺都有自己的规则。新教材要求学生写字的时候,就要了解一些字的写法。现在信息技术发展很快,很多地方打字取代写字,但孩子写字不能弱化。

部分课文被替换,新增儿童诗,例如台湾作家方素珍的《明天要远足》选入,这些名家名篇都很经典,而且文字少但意境不少,适合一年级孩子理解。“之所以会放这么多儿童诗,一是因为短小精悍,读起来没有太大障碍,减少阅读难度;二是孩子容易上口,会增加阅读兴趣。

口语交际不光是听和说,还要发挥想象力。新课本的“口语交际”栏目,不是新增的,但内容有些变化,增加了一些有趣的小游戏。比如“传话游戏”,第一个人轻轻说句话,传到最后一排,看看哪组传得又快又准。

游戏虽然简单,但锻炼了孩子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能力。通过传话游戏,让孩子们学会等待,锻炼专注力。在当下的快阅读环境下,传话游戏能让孩子们学会静下来心做事。 本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识字、汉语拼音、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个部分。

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教材的编写以最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常用汉字300个,其中会写100个汉字。 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的教学是重点。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学会与别人交流的习惯。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进行口语交际,在教学中是个难点。

入学教育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自己的国家、民族、,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依据画面提示,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 教学重点:儿歌《上学歌》 教学难点:儿歌《上学歌》

教学准备:国旗、有关国歌《上学歌》的课件 教 法:培优辅差 学 法:小组合作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gerenjianli/101605.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