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甘肃环境问题

生物教案 时间:2020-08-07

【www.myl5520.com--生物教案】

甘肃生态环境
篇一:甘肃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就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资源、环境和生态组成的一个复合系统,是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包括生物因子(如植物、动物等)和非生物因子(如光、水分、大气、土壤等),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在分析甘肃省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河流及水资源、森林、土壤等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把影响甘肃省生态环境的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认为干旱、洪涝、水土流失等与人类活动共同促使甘肃省生态环境的变化.从土地沙漠化、地下水下降、草原和绿洲退化、内陆湖泊萎缩、水质恶化、水土流失、森林退化和土壤盐碱化等方面分析了甘肃省生态环境变化的地理分布.

一、 甘肃生态环境现状

1.1 地形地貌

甘肃地处青藏、黄土、蒙新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处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位居长江、黄河上游,其地理位置和山地、高原复杂地形条件决定着其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地形的主要特点是地势高,高差大,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区域差异明显.河西走廊绿洲、沙漠、戈壁相间;陇中、陇东黄土广泛分布,沟壑纵横;陇南山大河深,峰锐坡陡,地形复杂.

1.2 气候条件

甘肃省深居大陆腹地,东部受季风影响,西部受西风气流控制,气候条件复杂.省内有亚热带季风区、暖温带及温带季风区、暖温带及温带干旱区,还有高寒山地垂直气候带.陇南山地南部季风影响最明显,为亚热带湿润气候;陇南山地北部和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地区,季风影响自东向西减弱,属暖温带、温带湿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西北部基本不受季风影响而为西风气流控制区,属干旱气候;西南部包括祁连山地在内,仅东段受季风影响,其余受西风气流影响;甘南高原季风影响较强,再加上海拔较高,为高寒湿润气候.

1.3 河流及水资源

河流分外流区河流和内流区河流.外流区河流包括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河流,内流区河流为内陆河流域的河流.全省共三个流域9个水系,年径流量大于1亿m3的河流有78条.黄河流域分黄河、洮河、湟河、渭河、泾河五个水系;长江流域各河除汉江水系入庙河外都属嘉陵江水系;内陆河流域分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个水系.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01.8mm,自产水资源量309.5亿m3(其中含河谷潜水不重复量10.51亿m3),入境水量304亿m3,水资源总量613.5亿m3.自产水资源量中黄河138.5亿m3,长江106亿m3,内陆河65亿m3.水资源总量中黄河为390.5亿m3,长江为143亿m3,内陆河80亿m3.

甘肃省冰川分布在祁连山区,包括阿尔金山东段、疏勒南山、土尔根达板、走廊南山、党河南山、大雪山及冷龙岭等山脉,共有冰川2444座,冰川面积1657.21km2,储水量801.31亿m3.

甘肃省内湖泊较少,最大湖泊为苏干湖,面积105km2;小苏干湖面积12.65km2;文县羊汤河上游天池,面积0.68km2;洮河支流周可河上游尕海,面积4.5km2;冶木河常爷池,面积0.41km2.

1.4 森林

甘肃省植被类型从东南向西北分为: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荒漠草原带,荒漠带和高原草甸草原带.其特点,一是森林资源贫乏,覆盖率仅4.1%,包括灌木林地也只有6.9%;二是森林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陇南、甘南和祁

连山北坡,其中白龙江、洮河、小陇山和康县4个林区占全省林地面积的70.4%;三是次生林占总林面积60%以上,反映了人类对原始森林的深刻影响;四是草原覆盖率低.全省可利用草场面积仅为13.712万km2.甘肃环境问题。

1.5土壤

河西地区一般为紧砾土和沙壤土;陇东和陇西黄土高原多为中壤土;甘南高原多为壤土;陇

南山地多为轻粘土

1.6生物资源:

野生植物有4000多种,其中药材951种,居全国第二位,已经营450种,主要有当归、大黄、党参、甘草、贝母、大麻、杜仲、灵芝、冬虫夏草等。白龙江、洮河、祁连山脉、大夏河等地的成片原始森林,森林中的野生植物达4000余种,其中有连香树、水青树、杜仲、透骨草、五福花等珍贵植物

1.7旅游资源:甘肃环境问题。

兰州市:水车博览园、榆中兴隆山、中山桥及黄河风情线、五泉山等

白银市:景泰黄河石林等

天水市: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天水伏羲庙、天水南郭寺等

武威市:武威雷台旅游景区、武威文庙、武威凉州白塔寺等

平凉市:崆峒山景区、泾川大云寺等

庆阳市:庆城周祖陵等

定西市:漳县贵清山?遮阳山景区等

陇南市:武都万象洞、康县阳坝景区等

临夏州:永靖黄河三峡景区、永靖炳灵寺景区、和政松鸣岩景区等

甘南州:临潭冶力关风景区、临潭莲花山景区等

1.8能源

甘肃省能源种类较多,除煤炭、石油、天然气外,还有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其中,石油可采储量为6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31.57亿,集中分布在河西玉门和陇东长庆两油区。全省煤炭预测储量为1428亿吨,已探明125亿吨,保有资源储量120亿吨,煤炭资源集中分布于庆阳、华亭、靖远和窑街等矿区。甘肃风能资源丰富,总储量为2.37亿kW,风力资源居全国第5位,可利用和季节可利用区的面积为17.66万k㎡,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和省内部分山口地区。甘肃是中国太阳能最为丰富的三个区域之一,,其中河西西部、甘南西南部是中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按现有利用水平测算可开发资源量约为520万吨标准煤/年。

2 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甘肃省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这两大类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甘肃省生态环境不断变化.

2.1 自然因素

甘肃省的地理位置和复杂地形决定了自然环境的复杂性.东部贺兰山、六盘山对太平洋气流的阻隔作用,西南部青藏高原对印度洋气流的阻隔作用,以及西部天山、祁连山走向平行于西北风气流的方向等复杂因素形成了甘肃省干旱少雨的特殊气候条件以及独特的植被.

干旱是影响甘肃省生态环境的最主要的因素,分为地理背景性干旱和随机性干旱两类.地理背景性干旱地区指降水少,蒸发大,气候干燥,土壤水分缺乏,呈现荒漠和草原自然景观的地区,一般年降雨量在400mm以下,干燥度在1.5以上,年径流深在15mm以下,包括极端干旱、干旱、半干旱区,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和陇中、陇东地区.随机性干旱指降水量较大的地区,由于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变化分配不均,造成季节性降水偏少,气候干燥,土壤缺水,农作物需水得不到保证而形成的干旱.随机性干旱具有季节性的特点,主要分布在陇东、陇中部、陇南山地和甘南高原.

甘肃省水资源贫乏,多年平均降雨量为301.8mm,为全国平均降雨量的38%,人均水资源量1390m3,为全国的56%.缺水与干旱影响着甘肃省生态环境的变化.

水土流失是甘肃省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形式有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滑坡、崩塌、泻渭)、融冰侵蚀等几种类型.全省水土流失年输沙总量5.789亿t,其中黄河流域为5.18亿t,属水力侵蚀;长江流域0.499亿t,属水力侵蚀;内陆河流域0.11亿t,以风力侵蚀为主,兼有水力侵蚀和融冰侵蚀.

洪水灾害是影响甘肃省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暴雨洪水、泥石流、冰凌洪水、融雪雨雪混合型水造成的灾害等类型,以暴雨洪水灾害为主.暴雨洪水灾害又分短历时局地性暴雨洪水灾害,中等历时区域性暴雨洪水灾害和长历时大范围洪水灾害三种类型.在1950~1990年的41年间,全省水灾面积2.69万km2,受灾人口1740万人,死亡人口7020人,倒塌房屋65.3万间〔2〕.

甘肃省森林少,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正是水旱灾害和水土流失影响环境的真实写照.干旱与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河西走廊北部,年降水量在100mm以下,是极端干旱区,相应为沙漠荒漠生态环境;陇南南部,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是湿润区,相应为森林生态环境.

2.2 人为因素

在甘肃省特定干旱背景条件下,人类在改造自然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在改变着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如果不符合客观规律,不注意保持生态环境,则会形成一种干旱环境→人类不适当的经济活动→环境恶化的模式.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造成缺粮、缺柴、缺草,以致滥垦、滥牧,使生态环境恶化,加剧了环境的恶性循环.同时,过度开发地表水,超采地下水,造成土地沙化、草原退化、生态恶化,导致更加严重的干旱局面.因此,人类进行的各项防旱减灾工程,必须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三位一体.

景泰川,属于极端干旱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82.8mm,而水面蒸发量为1782.5mm.1975年和1984年建成景电提灌第一、第二期工程,发展灌溉面积3.3万hm2,使荒滩变为绿洲.灌区内基本实现了田间林网化,现有林木1200万株,防风固沙林带长779km,灌区森林覆盖率达6.34%,相对湿度由45%增加到49%,年蒸发量由3271mm减少到2363mm,风蚀沙土移动缓慢.

水利工程开发的同时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注意流域生态环境的平衡.黑河草滩庄引水枢纽工程位于黑河上游,距甘肃省张掖市25km.枢纽引水,减小了下泄水量,使河流水流转化成地下水的水量减少,引起非灌区局部地区地下水水位下降.地下水位的变化,引起植被的严重退化,下游草场退化面积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40.39%.

陇中、陇东旱作农业区,由于干旱缺水,粮食产量低而不稳.长期以来,采用广种薄收的方式来维持人类的生存,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滥垦开荒越来越严重,形成愈干愈垦,愈垦愈干的恶性循环,加剧了水土流失.

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也导致资源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石羊河流域由于中游地区工农业的加速发展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缺乏统一考虑,耗水量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流入民勤县境内的地面水以每年1亿m3的速度减少,地下水位下降5~10m.造成民勤县耕地荒化、植被退化、土地沙化、土壤盐碱化、地下水质恶化、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六化”局面.灌溉面积由610km2下降为470km2;30km2沙枣、红柳枯死,58km2枯梢;1330km2柴湾中有500km2退化;沙化面积增至13km2,沙丘活化速度为年进5~8m,盐碱耕地发展到250km2,地下水矿化度每年以0.12g的速度上升;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已临崩溃的边缘.

3 生态环境恶化

3.1 土地沙漠化

土地沙漠化由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综合造成,其中主要是水的因素.土地沙漠化主要分布在内陆河流域.内陆河流域由于上、中、下游用水紧密相连,上游增加用水量,导致中游泉水带下移,地下水位下降,中、上游增加用水量,导致下游地面水和地下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如果过度开采,就会破坏上、中、下游的水量平衡和生态平衡,出现部分地区绿洲退化,土地沙化的现象.这种情况在河西地区比较多,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都存在,以石羊河流域最为突出.到目前为止,甘肃省土地沙化面积4800km2,其中河西为4100km2,占总沙化面积的85%;强烈发展的沙化土地2270km2,严重沙化土地1820km2,弃耕农田1270km2.另外,白银市北部、华池县西北部、环县北部也有沙化现象和沙化发展趋势.

3.2 地下水水位下降

地下水水位下降,也是由于上游用水增加引起的,主要发生在河西走廊中下游.据分析,上游每增加1m3用水量,中下游要减少0.3m3地下水量.近40年来,河西走廊地区由于上游蓄水用水的大量增加,造成了走廊中游地下水溢出带下移或消失,地下水位下降,出现漏斗区.与20世纪60年代初期相比,地下水位普遍下降3~5m,有的下降10m以上.石羊河下游形成总面积986km2三个漏斗,漏斗中心地下水位以每年0.6~1.0m的速率下降,武威盆地南部普遍下降10~20m,北部的下四分、双湾一带下降15m左右.黑河下游金塔盆地下降5m以上,北部下降1~2m.甘肃省其它地区也有地下水漏斗形成和发展的趋势.

3.3 植被退化

全省11个林区,除祁连山和白龙江森林区还有原始森林外,其余均为次生林.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省严重破坏森林面积30万km2.陇南山区,长期砍伐森林,使大部分山地成为不毛之地;白龙江林区连年过度伐木,乔木面积减少7.3万km2,林线后移5~10km,导致径流减少,泥沙增加,泥石流灾害加剧;陇东小陇山林区毁林面积6.7万km2,有4万hm2变为荒山;甘南高原毁林面积3万km2;

祁连山灌木林受损面积达20多万km2.绿洲退化发生在河西地区,也是因为上游过度用水造成的.民勤绿洲的退化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另外玉门花海子也有这种现象,柳林面积由400km2减少到290km2.

由于干旱、过收和毁革开荒等原因,造成草原、绿洲退化.全省草场退化面积71300km2,占全省可利用草场面积的52%.其中,重度草原退化面积22300km2,中度退化面积19700km2,轻度退化面积29300km2.草场退化面积占草场面积河西为40.39%,黄土高原为91.8%,甘南高原为10%,祁连山为18.8%,陇南为19.2%.

3.4 内陆湖泊萎缩

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末端,历史上都是内陆湖泊,石羊河下游为猪野泽,黑河下游为居延海,疏勒河下游为哈拉湖.由于这些河流上游水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湖水补给来源减少,加之强烈的蒸发,内陆湖泊日益萎缩干涸.民勤昌宁盆地,史前时期是猪野泽,东西长百余千米,南北宽数十千米,随着入湖水量减少,猪野泽演变成东为猪野,西为休屠两个湖泊,后因湖水补给量再度减少,湖泊逐渐干涸消失,至20世纪40年代,仅剩下青上湖.20世纪60年代初,石羊河下游湖泊已全部消失.黑河居延海,1982年还有小片水域,现已变成白茫茫的盐碱荒滩.疏勒河的哈拉湖也是如此.甘肃环境问题。

3.5 地表水水质恶化

地表水水质恶化主要分布在内陆河下游井泉水灌区,以石羊河最为严重.民勤盆地约一半井水盐化度升高0.1-1g/L,18%的井水升高

1.1~1.8g/L,每年以0.1g/L的速率升高.水中离子以SO2-4,CI-,Na+,Mg2+增加最为显著.形成原因主要是地下水补给量少,降低了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交换作用和淡化作用.天水、白银、兰州等地地表水污染严重,局部地区已开始污染地下水.

3.6 水土流失

全省水土流失面积38.9万k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5.7%.其中黄河流域11.3万km2,占流域面积的28.6%;长江流域1.8万km2,占流域面积的47.2%;内陆河流域26万km2,占流域面积的95.9%.水土流失量黄河流域占89%,长江流域占9%,内陆河流域占2%.形成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是干旱缺水,植被差,加之滥垦滥伐、毁林毁草开荒,加剧了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

3.7 土壤盐碱化

全省盐碱地10.5万km2,其中潮盐土4.5万km2,旱盐土6万km2.以石羊河下游最多,尤其是民勤一带,疏勒河流域约2万km2,分布在双塔堡—三道沟和华山—赤金—东湖一带,金塔县西北部、玉门市黄花营、安西县桥子乡、敦煌西北部等地盐碱化日趋严重.

对甘肃省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
篇二:甘肃环境问题

对甘肃省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

摘要:从甘肃自然现状着眼,分析了造成目前生态环境现状的原因,通过结合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深入探讨了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的具体原则、重点和措施。

关键词:林业;环境;生态;治理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地处西部的甘肃省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国家提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号召,这是进军西部,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战斗号角,也是西部大开发紧迫的任务,更是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甘肃生态环境脆弱,进行大规模的生态环境治理很及时,也很必要,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建设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1甘肃省的自然现状

甘肃省地处祖国西北部,总面积45万km2,地处亚热带与温带,全省地形复杂,约70%为山地丘陵,海拔高度一般多在1 500~3 000m,全省境内,六盘山、陇山纵贯于东,叠山、潘家山、岷山横亘于南,祁连山、合黎山、龙首山分踞河西走廊南北,由于四周高山大岭屏障,加之远离大海,以及北部存在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影响大气环境,因此气候干旱。气温受纬度与海拔之影响,冬寒夏凉,局部差异悬殊,冬季各地月平均温度除陇南地区及天水外,均低于0 ℃,大致乌鞘岭以东各地月平均温度低于零度长达2~3个月有余,以西则为3~4月余。夏季月平均气温除敦煌外,各地均低于25 ℃,无霜期一般150~200d,农作物大都一年一熟。雨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陇南地区康县及文县东南860mm,局部达到1 000mm以上,天水降雨量在600mm左右,兰州即减至300mm左右,酒泉递减为80mm上下,而敦煌则有40mm。地形地貌不仅以形态特征直接影响生产,而且通过水肥和气候条件的再分配,对地球表面林木分布的临界有着极为密切的影响。

我省的地貌条件复杂多样,山地高原丘陵、盆地、沙漠、戈壁相互交织,组成了各种生态环境,制约着土地利用和林业生产的发展,本省深居内陆,受大气环境和青藏高原大地形的影响,且处于季风的边缘区,暖湿气流不易到达,于是形成多样性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温热,春季长于秋季,陇南南部河谷为亚热带湿润区,北部为暖温带湿润区,中部黄土高原为温带半干旱区;祁连山地,甘南高原为高寒湿润区。省内森林植被的水平带分别为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带。本区小陇山由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垂直分布比较明显。森

关于甘肃生态环境与水安全的探究
篇三:甘肃环境问题

关于甘肃生态环境与水安全的探究

摘要: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全方位的充当环境保护和建设过程,水环境安全问题不仅是生态环境的问题,也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生态环境建设总的目标,就是要营造一个健康、节能、舒适的人居环境。

关键词:甘肃生态环境水安全管理对策

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和环境问题的日趋突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只偏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保护,则人类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最终会因为环境恶化危及人类的生存而丧失殆尽。一是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不遭受污染与破坏,或处于未面临污染破坏威胁的良好状态;二是环境安全主要涉及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群健康及经济发展,对国家及国际社会产生的威胁。

一、生态环境建设与水环境安全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宏观到微观,全方位的充当环境保护和建设过程,包括许多,它们之间是互相关联,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从总的目标,就是要营造一个健康、节能、舒适的人居环境。

生态环境建设首先要树立生态建设观,二是考虑时间的因素,需要树立建筑和系统全方位的生态观,不仅是建筑,还要关注一个生命从开始到结束整个的过程,三是考虑空间因素,比如建筑选址,应当选择对环境干扰最小的地方,我们现在选址都会选择一个环境优美,生态环境很好的地方去建设,在这当中,可能就有些破坏,如果选择环境不太好的地方去建设,把那里的环境变为优美,将是对生态环境的一种贡献。在人居环境建设中,第一要注意保护和节约地球上的资源,其次是复合的生态观,复合的生态系统,在城市的尺度上,城市的生态系统是由自然的生态系统、人工的生态系统、文化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等共同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第三个要讲的是生态优先。许多领导和建设单位都提出这样的说法,就是生态环境它关系到人们生活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生态环境一旦破坏,是难以恢复的,另外一个就是,很多人的生态意识还相当薄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走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强调生态优先。它在城市规划中就体现在生态安全格局中。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是一个不同部门,不同学科总体协调,多方配合,统筹安排的,在城市建设的领域里,做这个工作,单靠一个学科是不行的,必须多学科的交叉,才有可能全面做好。第四就是可操作性。可操作性在很多房地产开发商那里已经有很多实践了,从生态环境建设的可实施来看,要求成果的数量化、定量化。第五是生态环境可持续性。这个指导思想,在整个生态环境建设中应当始终贯彻。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水的需求也逐渐增多,并不可避免的产生水环境污染问题。水资源的有限、水质的破坏等问题,日益引起了人类对

浅析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以甘肃省为例
篇四:甘肃环境问题

浅析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以甘肃省为例

摘 要

我国西北干旱区的荒漠化可以归纳为荒漠的荒漠化和绿洲的沙漠化这两种类型。其中,荒漠的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沙漠化,绿洲的荒漠化主要包括绿洲的干旱化、沙漠化和盐渍化这三种类型。绿洲的干旱化和沙漠化一甘肃省的民勤最为典型。首先,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腹地区,在干旱的自然背景下,由于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风蚀、水蚀及盐渍化荒漠化土地广泛分布,近半个世纪以来,沙尘天气日益加剧,沙漠土地的面积迅速扩展,生态平衡日益失调,生态环境也逐步恶化,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整个地区人们的生活也造成了不良影响,同时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针对甘肃省荒漠化成因及扩展的深层次原因分析,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荒漠化防治思路与对策,并对今后土地荒漠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沙漠化;荒漠化;甘肃省;自然资源

引言

干旱化常导致绿洲植被的衰退和死亡,致使绿洲萎缩,也伴随着边缘地带与沙漠化叠加,从而导致流沙对绿洲的入侵。如果绿洲水源完全断绝,那么绿洲将会消失,最终演变为沙质荒漠或风蚀劣地。甘肃省位于我国典型荒漠化地区,处于干旱荒漠气候区域。在此地,春季气温升高叫其他地区更为明显,这就是当地春季物候期提前幅度相对较大的原因所在,同时也导致了当地以及中国西北沙区近几十年来沙尘暴天气增多和沙尘暴发生日期提前的原因。特别是甘肃省的民勤的绿洲区,其属温带干旱气候,降水稀少,亦无地表径流产生,那么人类的生产生活用水完全依赖于石羊河流域的地表水资源。可是近年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使本地区荒漠化日益严重,水资源也日益匮乏,导致了绿洲生态环境危机,引起了国家和广大学者的关注。因此,西北地区的严重荒漠化仍然是当今环境污染与自然资源保护的研究的一重要课题。

一、西北地区荒漠化的现状以及面对的问题

按照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定义,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原因造成的干旱、半干早和亚湿润干早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和过程。甘肃是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 根据国家林业局《第二次全国荒漠化监测》的结果,1999年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到267.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7.9%。其中风蚀荒漠化面积187.3万平方千米,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70%;水蚀荒漠化面积26.5万平方千米,占9.9%;土壤盐渍化面积17.3万平方千米,占6.5%;冻融荒漠化面积36.3万平方千米,占13.6%。这些荒漠化的土地主要分布在18个省(区)的471个县(旗)。这些县大部分位于西部地区。

荒漠化是指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退化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也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随着今年来的全球变暖的影响,甘肃省的荒漠化也日趋严重,有近1/3的土地处于荒漠化。其中,甘肃沙化面积大约有10736平方千米。

甘肃沙漠化主要集中在河西地区,在毗邻毛乌素沙漠的环县北部以及黄河源头的玛曲等地也有分布。据资料统计,甘肃省总人口为2352万人,其中荒漠化地区总人口约有1042.4万人,占全省人口的44.3%。荒漠化土地面积为1947.18万公顷,其中沙漠化面积为1597.84万公顷,水蚀荒漠化面积为280.6万公顷,盐渍化为68.74万公顷,沙漠化面积占荒漠化土地面积的82%。同时,陕北地区和内蒙鄂尔多斯地区,内蒙科尔沁、西拉木伦河上游、宁夏中东部地区、贺兰山西麓山前平原,甘肃弱水流域、阿拉善中部及河西走廊绿洲边缘地带,沙漠不断向外扩展,使大片农田、草场呈现出荒漠景观。因此扭转荒漠化,合理的利用土地自然资源成为热门话题,同时,人们也在关注荒漠化土地的治理和防治,采取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来治理荒漠化土地,提高有限的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二、甘肃省荒漠化日益加剧的主要成因

我国西北干旱区土地总面积约占国土总 面积的25%,大部分被戈壁,沙漠所覆盖。近几十年来沙漠化扩大的速度愈来愈快,形势严峻。形成沙漠化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两个方面。其中自然的影响是比较缓慢的,而人为因素占据主导地位,人类的

生产生活行为加速了沙漠化的进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也加剧了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

(一)、自然原因

1、气候因素。

甘肃省地处北纬32°--43°、东经92°--109°之间。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特征。全省干旱少雨,温差较大,季节性变化强。深居内陆地区,境内有许多高山和甘南高原的隆起,使气候变化出现复杂的格局。同时,地形狭长,南北和东西的地理跨度都很大,由此形成了多重类型气候并存的现象,但是显著表现为干旱气候。

2、自然地理条件。

中国西部是我国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的所在地,在高原与高原和高原与盆地的结合部,地形地貌十分复杂,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甘肃省位于黄河上游,黄土、青藏、和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有充足的沙源,当然独特的地理位置也是甘肃省沙漠化土地分布较广的原因之一。受青藏高原强烈抬升,甘肃沙区内外地质营力作用十分强烈,在冰川、流水、风力等作用下,区内地貌形态多种多样,也导致了土地的沙漠化形成。

(二)、人为因素

1、过度开垦。

这是造成沙漠化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甘肃地区土地开发利用不合理,特别是盲目的开垦利用土地,使得自然植被被破坏,地表裸露,还有大面积土地被弃种,导致风蚀加重。这样又会引起土壤的肥力和有机物质大大降低,使土层变薄。

2、过度放牧。

这是导致草地加速退化的主要原因。据统计甘肃省河西地区过度放牧16万羊单位,超载引起了甘肃省的草场退化,并表现为土地的产草量下降、载畜能力降低、牧草也不足以覆盖沙质土地。加之牲畜的反复啃食和践踏,加剧了土地的沙漠化进程。

3、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众所周知,西部地区常年干旱少雨,水便是干旱区的重要环境要素。由于对水资源的利用缺乏流域规划和严格的管制措施,上中游用水过量而下游地区水资源缺乏导致荒漠化,致使下游河流断流、地下水位下降、绿洲面积不断缩小、大片耕地撂荒。这对农业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威胁。

三、荒漠化的治理措施与防治

(一)、严格控制环境的人口容量,退耕要适量。

环境对人口的容量是制定社会发展计划的基础。甘肃省的土地受到的破坏程度较大,而且难以快速恢复,甘肃省的“地广人稀”只是一种表面现象,由于环境容量十分有限,许多地区的人口已经超饱和。所以甘肃省应该控制人口增长,降低人口出生率,减轻土地压力,从而实现甘肃省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科持续发展。

(二)、严肃法纪,加强监管和政府政策支持

首先要完善预支有关的法律法规,用法律的形式保护国家的土地资源,使其更有权威

性、严肃性和强制性。同时加大防沙治沙的资金投入,回望过去,对于治沙工程,国家长期投入不足,地方配套资金又很难落实,地方财力也有限。因此,要节约治沙成本,平且多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对植被的过度利用,减免林业税费等。

(三)、植树造林,建设人工草场

与自然相比,人类具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如果人类能够改变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树立牢固的生态意识,减少对自然的破坏活动,使人与自然处于和谐发展的状态,就完全可以防止或减少荒漠化的发生。只有充分利用大自然的生态恢复机能,提高植物的生产效益,因地制宜的筛选适于沙丘及沙地生长的植物物种进行防风固沙。并且发挥民众保护环境的主观能动性,兴利除弊,未雨绸缪,在治理西部荒漠化土地的过程中有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沙漠化的防治要从本省的具体情况出发。由于甘肃省沙漠化主要发生在河西地区,而该地区在本省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早河西地区要大力加强生态工程建设,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的覆盖率。平且可以参照之前的成功治理模式和技术,采用封沙育草、恢复天然植被、在绿洲和沙漠的过渡带外围营造人工固沙林带,对沙漠化严重的地带要有计划的开展综合的开发利用方式,扩大现有人工绿洲。

四、总结

沙漠化的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任务,需要几代甚至十几代人的公共努力,不仅要付出一定的劳动代价,还要不断的学习和掌握并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不断加强思想建设、这堵建设的同时,还要全面抓好林业的执法队伍的管理和建设,提高林牧业的整体效益。只有重建荒漠生态系统,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住沙漠化扩展的势头,扭转防沙治沙和治理水土流失工作中被动局面,也才能切实有效的改善我国大西北地区的大生态、大环境。

参考文献:

[1] 马金珠,魏红.民勤地下水资源开发引起的生态与环境问题[J].干旱区研究,2003.4

[2] 颉耀文,陈发原,王乃昂.近2000年来甘肃民勤盆地绿洲的空间变化[J].地理学报,2004.5

[3] 王金叶,马永俊,江泽平.甘肃省张掖市土地荒漠化发展动态及成因探析[J].中国沙漠,2005.3

[4] 宋连春.西北干旱气候变化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影响研究[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

[5] 孙自勇.中国西北干旱区生态系统演化的长期效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6

[6] 张春风.沙质荒漠化损失的价值核算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

[7] 张静.荒漠化土地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研究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8] 克曰亘.论我国荒漠化的成因及其防治[J].湖南学院报,2011.4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jiaoanxiazai/117174.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