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新时期公安基层基础工作

政治教案 时间:2020-09-28

【www.myl5520.com--政治教案】

浅谈新时期公安基层思想政治工作
篇一:新时期公安基层基础工作

浅谈新时期公安基层思想政治工作

摘要: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社会格局多元化,我们的公安队伍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然而,公安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不扎实,成效不明显,政工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低,这已与当前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如何加强新时期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加大公安队伍教育管理力度,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这既是“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需要,也是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现状及成因 对策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社会环境多样化、队伍管理复杂化使公安民警的思想形态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塑性,这给公安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任务。因此,加强和改进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势在必行。现就公安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浅谈其现状、成因和对策。

1 公安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及成因

当前公安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单调,形式单一,方法简单,政工队伍综合素质低,工作不扎实,思想政治工作没有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基层警力严重不足与公安民警担负的任务,承担的责任,承受的压力不适应,

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 全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
篇二:新时期公安基层基础工作

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 全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

珙县政府副县长 唐克先

在当前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变革、人员大流动的环境下,社会治安形式日趋复杂严峻,刑事犯罪手段日趋职业化、组织化、智能化。与此同时,广大群众期盼更为安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对公安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工作方式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这场公安信息化建设的警务革命中,我们从更新观念入手,相继突破了制约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瓶颈、操作瓶颈、机制瓶颈,深入推进公安基础工作信息化,全力提升信息化实战应用能力。

一、 珙县公安信息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以更新观念为先导,打破认识瓶颈,形成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强大合力。在信息化建设之初,由于民警的认识不到位,应用技能差和畏难情绪等原因,设备被束之高阁,险些成为“高级垃圾”。为此,我们始终把思想观念的转变作为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采取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推进信息化工作常态化。一是制定《信息化技能考核与民警政绩挂钩的实施办法》等政策,要求领导带头学习信息化知识,带头应用信息系统,带头参与信息系统的优化完善。在2009年信息化工作推进中,有5个警务单位的5名所队长,由于带头作用发挥不突出,本部门信息化推进迟缓,先后6次在全局会议上作检讨,被责令限期整改。二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边学边用”的办法,使民警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近年来,先后8次组织业务骨干到江苏省芜湖、南京和成都、资阳、德阳、乐山等省内外信息化工作先进的地方考察学习,并聘请四川大学专家有针对性的授课和指导。三是以集中培训、会议座谈等方式和手段,积极引导广大民警充分认识公安信息化是公安工作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教育和鼓励民警

积极接受新事物。四是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公安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硬任务,从思想上、组织上、设施上、经费上、管理上保障信息网络建设顺利进行。五是选择一批积极性较高、信息化技能较熟的派出所作为试点单位,集中优势人力、物力、财力,打造典型和亮点。通过树立典型,以“典型带整体”全面推进。

(二)以建章立制为重点,打破机制瓶颈,创新信息化工作新机制。在确保信息工作常态化进程中,始终把握规范性、真实性、及时性这三个环节,从制度上保证信息常态化工作与民警日常工作有效结合,让信息化工作的每个环节成为民警的“标准动作”,为信息化工作常态化提供保障。一是完善考核机制,强行入轨。先后制定了《公安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信息化技能考核与民警政绩挂钩的实施办法》等强硬的“单轨制”和“捆绑考核机制”,把信息化应用技能与中层干部的“帽子”挂钩、与民警的“位子”、工作环境挂钩,与警务单位经费保障的“票子”挂钩,以“强行入轨”办法保障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二是建立督导机制,捆绑考核。按照“信息办统筹、业务部门指导”原则,整合刑侦、治安等部门的内部信息数据,打破公安内部各警种之间的“隔离墙”,做到互通共享。根据“督查督办、定期通报”原则,要求整合数据后的刑侦、治安、法制等业务指导部门对各自负责的板块不定期开展督查督办,综合应用网上监控、人工抽查等方式对各单位信息检查删改、信息采集数量、质量情况实行每日通报。根据“捆绑考核机制”,发现业务指导部门在督查过程中,应发现而未发现或包庇隐瞒未报的各类数据,实行同等惩处,以彻底解决不如实、不及时、不准确录入信息的现象。三是建立奖惩机制、强化考评。在经费保障上,实行经费保障与业绩挂钩的原则,对各警务单位除实行人头基本保障外,按照各警务单位的网上工作实绩实行奖励性保障,干得越多,质量越好,经费保障越多。

(三)以基础工作站为据点,打破基础瓶颈,夯实信息化建设基础。在现有的治安形势下,基层公安机关警力严重不足直接导致民警疲于应付,对基础工作信息化的“真实、准确、完整、鲜活”基本要求根本无暇顾及,依靠在特定的时间段内,组织大量警力集中搞“大会战”来收集、录入信息的办法,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显得尤为苍白无力。为真实、准确收集海量的基础信息和保证已采集信息的及时更新、准确鲜活,我们探索建立了信息化基础工作站。一是按照“县财政出资金、县人事出编制、县公安管用人”原则,招聘信息化基础工作员,在各乡镇设立信息化基础工作站。目前,已公开招聘14名信息化基础工作员,设置7个信息化基础工作站。二是明确信息化工作员职责。工作站工作员不仅负责该社区的人口登记,还负责该社区的场所、行业、出租房登记,同时兼任该社区的情报信息员。三是社会联动、打破信息壁垒。为防止出现“公安一家唱”和信息更新不及时的弊端,在县、乡镇两级综治办和社区的组织下,从各小区、单位、楼院保安及守楼护院人员中物色情报信息联络员协助管理,并将协管情况纳入该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四是大胆探索、努力实现多项信息关联。通过警综平台系统的升级改造,在将信息化基础工作站前期采集的海量鲜活基础数据录入平台的同时,对所有已采集的信息进行关联,实现资源共享、无缝隙查询、无缝隙列管,真正达到“查一人、知一户;查一点、知一片”,最终实现“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和“人、房、业”关联的目的。五是创新便民服务形式。在采集信息过程中,利用便携式打印机、数码相机等便携设备随时随地为群众办理暂住证等,真正达到方便群众、零距离服务群众的目的,努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四)以维护社会稳定为本,打破治安防控瓶颈,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一是调整警力,合理布局,不断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前沿阵地建设,形成以中心派出

所为主导,以驻警点为支撑的点线面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二是健全派出所基础信息系统,整合派出所的各类基础工作管理台帐,将各类管理工作浓缩提炼成地理房屋、实有人口与实有单位,从而为一线民警提供了一个开展基层基础工作的有效平台,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实现基础工作信息化和流动人口的动态管理。三是按照“一警多能,快速机动,提高效能”的原则,整合资源,交巡合一,不断加大社会面治安防控力度。通过以上工作,保障了全县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群体性事件增幅呈递减趋势,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两抢一盗”案件不同幅度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较大提高。

二、我县公安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信息化应用数据少,动态性差、信息化建设转化为现实战斗力存在差距。基层工作综合信息系统建设规模大,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大多数系统模块信息数据少,信息系统为实战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大打折扣。工作对象、被侵害信息主要依靠被动更新,数据动态性差,不能及时反映本地人、财、物、组织等实际情况的变化。新时期公安基层基础工作。

(二)公安信息化应用程度不高,重建设、轻使用现象依然存在。应用是信息系统建设的灵魂,是信息化工作的核心,没有应用的带动和依托,就没有信息化。当前,基层所队信息化应用不够普及,已经建成的基层所队主页及应用开展较多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存在重建设、轻使用问题。基层人口系统信息,部分模块数据量少,更新慢,应用价值不高;各所队配备的公安网计算机浏览网页的多,业务查询的少,系统应用的少,特别是在逃人员、被盗抢机动车、犯罪人员等直接支持一线实战的业务数据应用率不高。

(三)系统应用的推广力度不够,应用水平不高,推进进度不平衡。目前,办公自动化在县局及各派出所得到了全面应用,但具有相对的局限性,信息的综

合利用率不高;各所属单位和基层所队推进不平衡;基层民警队伍的整体科技素质还不高,民警技能不强,应用能力较薄弱,还不能很好地使用系统,充分发挥系统应有的作用。

三、加快推进我县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信息化应用的责任感。一要牢固树立信息主导警务理念,真正确立“信息就是基础,信息就是警力,信息就是战斗力”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加强信息化应用知识的普及。二要广泛宣传,培养信息化应用意识。积极教育引导广大民警充分认清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时刻铭记“不懂科技应用的领导将失去指挥权,不懂科技应用的民警将失去工作权”这一理念。三要充分运用典型案例进行宣传引导,使民警特别是部分意识不强的民警深刻认识到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是新时期公安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加强培训,着力提高信息化应用的技能。一要根据民警信息化应用技能的不同程度,分为初学、初级、中级等不同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二要集中培训骨干,然后由骨干在各部门组织训练。三要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培训效果。四要由各警务单位组织民警“结对帮扶”,有针对性地提高操作技能。五要对接受能力弱、技能掌握基础差的同志,在普遍培训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强化训练。在培训措施的保障上,坚持以考促训。

(三)深化应用,充分凸显信息化应用的实效。一要拓展公安信息来源,延伸公安信息化应用触角。进一步整合资源,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制定各类信息采集、应用制度,使信息采集、维护与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结合起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不断强化各单位及民警的情报信息应用意识,把信息采集录入同维护稳定、打击犯罪、为群众服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引领民警进行警务实战。二要贴近实战需求,发挥立体综合作战的最大效益。进一步优化“警综

群众路线在新时期公安工作中的体现
篇三:新时期公安基层基础工作

群众路线在新时期公安工作中的体现

一、群众路线在新时期公安工作中的重要性

群众路线, 是无产阶级政党处理党群关系的基本方

法,是我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 毛泽东同志曾对

群众路线作了精辟的解释:“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

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坚持群众

路线,开展群众工作,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的优良

传统,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毛泽

东同志说;“一切工作都要走群众路线, 公安工作也要走

群众路线。 ”在公安工作中贯彻,实行群众路线,同样是我

们公安机关的优良传统, 是公安工作必须坚持的根本路

线。 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是党和政府的群众路线在公安

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反映了我国公安工作的重要特色和

优势。

群众路线在党和国家的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不

言而喻的。 在新时期,党的十七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这一时代命题,对公安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这就要求公安机关必须转变职能, 打造全新的服务型公

安工作。 这一要求更加凸显了群众路线在新时期的重要

性,因此,为了适应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时代的主旋律,公

安机关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和因地制宜地发展创

新党的群众路线。

二、新时期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

(一 )公安机关的性质和宗旨 ,决定了公安工作必须

坚持群众路线。

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 人民警察属于人新时期公安基层基础工作。

民。 公安机关的这个政治性质决定了人民警察来自人民,

服务人民,做人民公仆,做人民卫士。 人民警察必须把为

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人民群

众是人民警察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能否保持和发展

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公安工作的成败。 维

护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真正的铜墙铁壁是群众。 密

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保卫人民利

益,做人民喜爱、敌人惧怕的人,是人民警察应有的立场

观点和作风。

(二 )人民群众的基本特点 ,决定了公安工作必须坚新时期公安基层基础工作。

持群众路线。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 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

历史的真正动力。 用这个观点观察新时期的公安工作,可

以清楚地看到人民群众在公安工作中所呈现的巨大动力

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治安问题的信息源 。 公安工作只有

走向社会,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公安民警才能快速准确

地掌握情况,并获得有关犯罪活动的证据和线索。 广大人

民群众的反应是治安问题的晴雨表和最敏感的信息源。

公安工作只有坚持群众路线, 才能及时发现和控制违法

犯罪问题。

2.人民群众是治安新经验的开创者 。 人民群众在解决

治安问题方面富有创造性和积极性。 要正确解决和认识

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的复杂问题, 只靠公安民警的知识

和智慧是远远不够的。 人民群众最接近社会生活,最了解

治安问题,懂得问题症结所在,知道如何解决。 许多安全

防范的有力措施和抢救事故灾害的有效方法, 常常是人

民群众创造的。 特别是人民群众中的那些行家里手和专

门人才,更可弥补公安民警知识结构方面的欠缺,必须充

分重视和加以利用。 另外, 人民群众在制止违法犯罪活

动、扭送犯罪人员、帮教不法分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治

安防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都不可

低估。

(三)坚持公安工作群众路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国公安工作的历史实践表明, 在长期的公安工作

实践中,遵循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在公安工作上,一切

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

把握了公安工作的根本, 使得我国的公安工作在过去的

半个多世纪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在新时期,面对复杂的

社会治安问题,公安工作要继续辉煌,公安工作的群众路

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新世纪新阶段, 公安机关担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

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三大政治

和社会责任。 要完成这些伟大的任务,公安机关就要协调

各种社会关系, 而其中最基本的关系就是公安机关与人

民群众的关系。 同时坚持公安工作群众路线也是推动公

安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

的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觉悟、文化结构、道德观念也发

生了深刻的变化,公安工作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不断总结新经验、开拓新思路、创造新方法,才能跟上社

会发展的步伐,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

三、群众路线在新时期的体现

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 公安工作在新时期创造出许

多新的方式、新的途径、新的举措来贯彻群众路线,如 110

报警服务台的开通, 加快了违法犯罪信息和治安信息的

[作者简介]李静,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08 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公安工作。

群众路线在新时期公安工作中的体现

李 静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马列部,北京 100038)

70;巡警的建立与工作,使公安工作由静态管理走向动

态管理;聘请群众监督、警民联防、设立治安岗亭,特别是

自 2002 年以来, 公安部在全国大力推行社区警务战略, 以及 2006 年以来推行“信息化警务”等一系列重大举措, 使公安工作在新时期取得了新的成就, 而这一系列改革 都离不开群众。 归纳起来,在新时期,公安工作的群众路 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绩观

新时期公安基层基础工作。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绩观在新时期就是要求广

大民警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政绩观。 这一要求, 是从科学发展观出发, 从新时期公安机关加强服务意识 出发,转变思维模式,强化服务意识。 公安机关各级领导 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意识,要将人民群众满意不 满意、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我们工作是非得失 的标准,作为自己服务意识的政绩观。

公安部组织的 “全国公安民警大走访” 爱民实践活

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大走访”不仅仅是为群众解决 小问题,化解小矛盾,调解小纠纷,更重要的是通过走访, 广纳良言,不断改进和加强公安工作,使广大公安民警牢 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绩观。 孟建柱部长要求: “各级公安机关和各部门 、各警种要紧密结合岗位工作实 际,坚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不断增强做群 众工作的本领。 派出所特别是社区民警要把群众工作作 为一项基本功,对辖区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心中要有一 本“明白账”,对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要了如指掌。 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 带头深入实际, 带头深入群 众,带头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大走访”活动是新时期公 安民警继承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传统、 近距离接受群 众“检阅”的大创举,是在新形势下公安机关探索专门工 作、群众路线与现代警务模式相结合的大实践,更是公安 机关用实际行动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 牢固树立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政绩观的大战略。

(二)“以民为本”的执法观。

随着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 公安机关坚持 执法为民思想的进一步深化, 公安执法的一些深层次问 题开始浮出水面, 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公安执法工 作的和谐发展,急需进行深入探讨和解决。 这就要求公安 机关必须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基本 力量的思想,坚定不移地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 从增 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入手, 使广大民警带着深厚的感情 去执法,去工作,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 坚决摒弃那 些不合时宜和错误的执法观念, 牢固树立严格依法履行

职责的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尊重和保障人权 的观念,强化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权限意识和自觉接受 监督的意识。 真正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人 民满意与否作为评价公安工作的最高标准和第一尺度。 公安部于 2003 年召开的“贯彻十六大,全面建小康, 公安怎么办”大讨论活动,就深刻地体现了“以民为本”的 执法观。 这次大讨论活动,是一场执法思想更新的革命, 也是公安队伍为贯彻十六大精神而进行的一次执法理念 的思想准备。 ”这次活动深入剖析了公安机关执法活动中 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的根源, 要求全体公安民警认真学 习贯彻会议精神,紧密联系本地实际,深化执法为民思想 教育,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 在大讨论推动下,为 实现职能转变,把执法为民化为具体实践,公安部从广大 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于 2003 年 8 月 7 日首次 推出涉及户籍管理、交通管理、出入境管理、消防管理等 方面内容的 30 条便民利民措施。 其一经问世,立即得到 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警民关系民主化的群众观

警民关系的政治特征实质上是一种民主关系。 在人

民民主专政条件下,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是人民 利益和意志的代表。 公安机关执行法律、法规,是国家和 人民赋予的权利,它代表的是国家和人民的意志。 人民警 察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是奠定在政治上一致的基 础上的,因而他们之间是民主关系,完全可以建立起互相 信任、尊重、合作、支持的鱼水关系。 它们之间的矛盾,可 以通过民主的方法解决。 公安工作实行“专门机关与广大 群众相结合”的基本方针,则进一步把警察与人民一致的 关系普遍化和制度化了。

人民警察摆正自己在人民群众中间的地位是其群众

观的核心。 这不只是抽象的政治关系,而且还是实际的人 际关系。 在那些群众喜爱的模范派出所,都有许多感人的 警民情深的故事。 许多老人把民警当成自己的亲儿子,把 自己的心事向民警倾诉,甚至把自己的后事托付给民警。 这都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人民警察的信任和爱戴。 而这都 是每一个忠于人民的人民警察用其对身边老百姓的无私 的爱护换来的。 我们有多少民警,为便民打破常规,为助 民捐赠财物,为救民舍生忘死。 在这些民警心中,人民警 察一词中的“人民”二字,是分量最重、笔墨最浓的大字。 做属于人民的警察,是他们最自豪的定位。

(四)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方法观。

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 是指在保卫国家安全 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中, 把公安工作的职能作用与广大 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精神结合起来。 具体说就是公安机 关在保卫国家安全、 维护社会治安的专门工作中充分发 挥自身的职能作用, 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地以自己的智慧 和力量, 参与社会上的治安管理并协助公安机关和公安 民警的工作。 在新时期既要继承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和 作风,又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不断创新公 安群众工作。

改进和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三基工程”就是在

实践层面对专群相结合工作方法的继承和发展创新。 “三 基”工程建设中,各地继承和发扬了长期以来公安工作中 传统专群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同时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 新,不断赋予新的形式和内涵,如以信息化引领“三基”工 程建设, 使公安群众工作由单一的专门机关与人民群众 相结合的方法发展成为一种现代化、多元化的工作方式, 实现了公安工作新的跨越。 再如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 方法来推进“三基”工程建设,这一方针是把公安工作中 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形式, 要求公安机关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敌情、社情, 探讨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并及时向党委和政府汇报综合 治理的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并协助党委和政府推 动推动落实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 同时,公安机关要在有 关部门协调配合和广大群众的支持下, 积极完成各项任 务。 在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建设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责任编辑 王家芬

71

当前治安基层基础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篇四:新时期公安基层基础工作

当前治安基层基础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因利益调整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和治安问题逐步增多,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如何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能力,推动社区社会稳定,治安秩序良好,对此,我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按照业务分工,整个公安机关可分为社会治安管理部门、侦察预审等专门工作部门以及公安机关内部管理部门等部分;按照行政层级,整个公安机关可以分为中央、省级、县(市)级机关和基层组织等部分,按照社会效益,整个公安工作可以分为群众性、公开性的基础工作和职能性的、保密性的专项业务。

因此,经治安、基层、基础三重限定之后的“治安基层基础工作”,就有其特定的含义:

治安基层基础工作,是由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的基层实战单位直接实施的,对整个社会治安具有基础性作用的公共安全工作的总称。

一、 当前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防范网络相对松散,保障体系不健全,目前,由于基本待遇无法解决,大部分自然村的义务巡逻处于停滞状态。城市的情况要比农村好,基本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防范网络,但群防群治基础信用证十分薄弱,就专门保卫力量而言,一些特困、亏损企业保卫组织名存实亡,一些小型企业和私营企业根本没有保卫力量,群

防群治工作在这些地方失去了依托。就居民小区而言,由于物业管理不到位,村院巡逻。楼栋守护落空,即使成立了义务巡逻队、义务调解会等组织,也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没有真正开展工作。

虽然各基层单位都成立了综治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但一些基层单位因人员编制的问题,还没有配备专职的综治工作人员,大部分为兼职,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二)重要阵地控制存在疏漏,从目前情况看。对特种行业的管理存在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重收费、轻管理的现象,一些重要阵地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为现实打击犯罪服务的作用难以发挥。从一些宾馆、旅社发生的刑事案件分析,除了流窜犯罪的不确定性外,身份证查验,楼层守护和从业人员识别能力等控制手段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导致案件证据难以获取,线索无法查证,特别是废旧收购站、典当行管理的失控,致使罪犯销赃渠道无法堵截。个别暂住人口无有效证件也办理了暂住证,使出租房屋失控,致使其成为滋生违法犯罪的温床。

(三)基层内部管理比较薄弱。虽然人口信息已录入微机,但是部分派出所仍然没有入四级网,实现信息共享,为现实打击犯罪和治安管理服务的作用不太。一些基层单位值班登记和接处警登记底数不清,登记不齐,台帐较乱。

(四)重业务工作轻群众基础。把管理工作当作单纯的公安业务,没有很好地贯彻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在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方法、方式上未发生明显转变。

(五)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工作中技防体系还不完善。由于受地域条件的原因,技防覆盖面还不完善,特别是林场(所)、矿区、旅游景点的监控设施还没有与公安局达到同步联网。根据新时期防范工作要求,技防设施覆盖网络还需进一步增强。

二、当前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派出所民警对基层基础工作认识上有偏差。部分民警在思想上还存有“重打击、轻防范”,“重业务工作,轻群众基础”等旧观念,认为基层基础工作成效不明显,存有急功近利的观念。基层民警成天忙忙活活的,注重打击破案,查处案件,觉着出成绩,不愿意踏踏实实地做人口调查、管理防范和群众工作,造成了基础工作弱化和“打不胜打”,“防不胜防”的被动局面。

二是部分民警群众意识树的不牢。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结合的不够好,只注重自身执法,没有树立“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观念。

三是部分民警因循守旧,缺乏开拓创新意识。总是凭老经验、老方法来工作,浮在面上,不深入实际,将基层基础工作和其他业务工作割裂开来,认为基层基础工作是簿、表、报、册方面的建设,应付检查的多,为现实斗争服务的少。

(二)客观方面的原因

一是派出所普遍存在的警力不足、装备滞后的现象。当前,基层公安机关普遍存在警力不足和装备滞后的现象,有的还比较突出。“大机关,小基层”的状况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再加上装备缺乏,办案经费无保障,很难应付复杂的治安局面。这些问题既在客观上制约

了各项公安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又不同程度地挫伤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指导管理工作乏力。多年以来形成的“重打击、轻防范”的观念束缚了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和民警的思想和行为,基层基础工作受到“冷遇”和弱化,在实际中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主管部门抓得多,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少,基层基础工作流于形式;浮在面上多,深入实际少。有的派出所长人为地把基层基础工作和其它业务工作割裂倒开来,抓点典型应付让级检查。这种受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不良思想影响的现象在调查中并不少见。

三是民警综合素质亟待提高。当前,一线警力不仅相对偏少,而且素质偏低,一些基层民警不懂得基础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有的工作方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和公安事业发展的需要。有的民警群众观念淡薄。不能深入群众。

三、治安基层基础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社会治安基层基础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广大民警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认清当前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从公安工作现实需要出发,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在创新中弘扬群众路线,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等优良传统,坚决摒弃“重打轻防”、“重业务、轻群众”的旧观念,能够严以律己,勇于奉献,甘于吃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派出所工作做扎实。

2、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方向。要充分认识派出所在公安工作中的基础作用,确立派出所以管理、防范为主要任务,以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目标,改革和调整派出所的工作方式,运作机制,切实提高管理、控制辖区的治安能力。要适应公安机关提高社会治安管理控制能力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的职能和优势,充分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立足辖区,稳固基础,扎根群众,保一方平安。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面加强社会治安基层基础工作

1、切实解决好经费不足、警力不足的问题,要在经费和用人机制上对派出所给以倾斜,使派出所能够高速、高效的运转,关键时刻能拉得出、冲的上,打的赢。

2、强化教育培训,提高民警素质。政策既定,人是关键因素。要以人为本,要向素质要警力。民警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民警的形象,民警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警民关系和公安工作的成败。必须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全员培训学习,开展岗位练兵,练好基本功,使民警学会做基础工作,成为既擅长打击又精通防范的多面手,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公安队伍。坚决唱响“人民公安为人民”的主旋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好驾护好航。

3、加强基层党组织和群防群治队伍建设。要按照区两办下的《关于加强社会治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积极推广和借鉴张山子镇的经验做法,本着“重心下移,以人为本”的原则,抓基层,抓基础,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jiaoanxiazai/125803.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