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衬托与烘托的区别

蒙学 时间:2016-01-05

【www.myl5520.com--蒙学】

衬托与烘托的区别
篇一:衬托与烘托的区别

  在修辞手法中,烘托与衬托都有哪些区别呢?下面由小编为你分享衬托与烘托的区别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衬托与烘托的具体区别:

  “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

  “烘托”与“衬托”不同,“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

  “衬托”和“对比”的区别在于: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比。

  “衬托”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正衬是指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条件来衬主体事物,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再如《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一句,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的魅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

  渲染与烘托的区别:

  烘托: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即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以人烘托人

  如著名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对罗敷外貌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意欲极写罗敷之美,却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美貌,把读者的联想向篇处延伸、扩散,从而间接构成了极为活跃的视觉艺术效果。难怪茅盾先生赞扬道:“不写罗敷的美貌,而罗敷的绝世美貌跃然纸上,这真是前无古人的艺术描写。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烘托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他的感慨主要是因周瑜而发。

  以物烘托人

  如《诗经•秦风•蒹葭》中首章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次章的“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末章的“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清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高适的《别董大》首二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直接状写眼前之景,展示出一幅暮日黄昏、沙尘漫天、遥空断雁、大雪纷飞的北方荒原天寒地冻的暮天景象。通过这送别时的环境描写,烘托出离愁别恨的低沉气氛。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第一曲弹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个情景描写真切地烘托出听者沉湎于动人的艺术境界中,醉心神往的情思,含蓄地描绘了音乐的神妙动人。

  以物烘托物

  如王维的《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描绘出一幅极其完美的春山月夜图。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于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使幽谷前后景象顿时发生了变化,这时习惯于山谷静默的鸟儿,似乎连月出也带来新的刺激,居然鸣叫起来。这种以闹衬静的写法,不仅没有破坏春山的安谧,反而衬托得春夜山涧更加幽静。再如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若耶溪山林一片幽静,唯有不时传来一两声“蝉噪”、“鸟鸣”。静寂,本是无声,有声则打破了静寂。但是诗人偏偏说因为那一两声“蝉噪”“鸟鸣”,山林愈发显得幽寂了。作者有意识地运用“蝉噪”“鸟鸣”之动来烘托一种静的境界。由此可见诗人匠心独运之功。王籍在这里通过“寂外有音”的烘托艺术手法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令人神往不已。

  渲染: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对所写对象作突出的描写、形容、烘托。

  记叙文中,运用渲染这种表现手法,对文章中环境和人物着意描写、烘托,以加强气氛,深化主题。 渲染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指正面着意描写。例如,白乐天《琵琶行》(第二节)极尽笔墨之能事,通过对琵琶声及其富于变化的演奏的铺叙渲染,表现了音乐的高妙;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对春江月夜景色的渲染,流露出离愁,表达了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和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 一言以蔽之,渲染即对事物进行正面描写铺叙,追求笔墨酣畅,痛快淋漓。

  渲染:指对环境 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和形容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

  烘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
 

可能感兴趣的相关文章:

三种焦距人像摄影分析
篇二:衬托与烘托的区别

  很多人都很好奇专业摄影师拍摄细腻、色彩丰富的人像时,都用到了哪些镜头,我想这对于很多初学者,或者对人像摄影感兴趣的朋友来说也是一个颇为让人头疼的问题。下面是网小编整合的三种焦距人像摄影分析内容,希望你的摄影技术更上一层楼。

  先简单了解一下大三元镜头,大三元镜头是指恒定F2.8光圈三只不同焦段的变焦镜头的总称,其中包括广角变焦镜头EF 16-35mm f/2.8L II USM、标准变焦镜头EF 24-70mm f/2.8L II USM、远摄变焦镜头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三者加起来可以覆盖从超广角到长焦的最常用焦段(通常是16-200mm),无论对于专业摄影师还是摄影发烧友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三种焦距人像摄影分析:广角镜头下的强烈张力

  覆盖从超广角到准广角焦段的大光圈广角变焦镜头F 16-35mm f/2.8L II USM。恒定F2.8的最大光圈,使其可应对光量不足的拍摄环境。昏暗场景下取景器画面仍很明亮,便于影像的确认与拍摄。虽然是广角变焦镜头,但其虚化效果十分漂亮。广角变焦镜头EF 16-35mm f/2.8L II USM用在全画幅机身上,尤其是在16mm端,可以得到最强烈的画面张力。在拍摄时,要利用好广角镜头的创作风格,用景物衬托人物,从而烘托出情感,制造出震撼的视觉效果。

  广角变焦镜头EF 16-35mm f/2.8L II USM

  这支镜头优化了镜片镀膜和镜片的位置,大大矫正了广角镜头的色差问题,有效地抑制眩光,照片场景宏大,但视觉中心没有被干扰。拍摄时离被摄者非常近,用16mm端,力求制造最强烈的画面张力。

  用广角端拍摄人像是一种挑战,因为稍有不慎人像就会变得怪异夸张,因此如何在控制畸变与变形的同时取得最好的夸张效果才是拍摄这种照片的关键。首先我们区别一下变形和畸变的概念,变形指的是近大远小明显,画面效果是离镜头近的物体显得很大,离镜头远的物体显得很小。这种强烈的对比其实也是很多摄影师所追求的。具体到上面这张照片,腿在前头在后可以拉长模特的身形,变形明显,美腿立现,另外脸大者将身体后仰,小脸就出来了。而畸变指的是长焦镜头容易出现的枕形失真和广角镜头容易出现的桶形失真。通常情况下,广角镜头都有或多或少的桶形畸变,尤其是在变焦镜头的广角端,这个问题更是十分严重,16-35mm这支镜头与其它同类镜头相比还是相当不错的,毕竟一分钱一分货,要不怎么叫大三元呢?这三支镜头就是昂贵,专业与高端的最好诠释。在16mm端的成像完全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同时,这支镜头可有效的矫正广角端的色散像差,改善影像的反差及解像力。

  另外用广角拍摄环境人像,可以带上大块留白,这时候意境就出来了,可别忘了这支镜头还35mm这个标准镜头焦段,所以这也是变焦镜头的好处,视角中的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如果要评价这支镜头在拍摄人像时候的表现,那么可以说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前提是你要对这只镜头有很深的了解,否则容易摸不着门道。最后说一点,也是我们之前反复强调的,广角镜头与全画幅相机是密不可分的恋人,只有全画幅能发挥广角镜头的优势,否则效果大打折扣。

衬托与烘托的区别

  但是话说回来,用广角镜头拍摄人像毕竟受到限制,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习惯于用标准变焦镜头来拍摄人像。

  三种焦距人像摄影分析:标准变焦镜头下的自然人像

  标准变焦镜头EF 24-70mm f/2.8L II USM综合着广角和中长焦镜头的特点,不仅有24mm的广角视野,还有70mm的理想中焦焦段,使用方便灵活,适合风景、人文、人像等众多题材,是最具实用性也最常用的镜头,能够体现真实、自然的拍摄效果,是佳能久负盛名的L系列红圈镜头,当然,它也成为了大三元里最普及的一支镜头。

  标准变焦镜头EF 24-70mm f/2.8L II USM

  个人而言,非常喜欢这只镜头,结合中近两个焦段,实用性非常强,相较其他两支大三元,使用起来没有过多的限制,因而非常得心应手。

  这只镜头拍人像主要有两点优势:

  1 灵活主动,由于焦段的原因,这种变焦镜头可以让你轻松从容构图,机动性极强。

  2 成像优异,每次看到 24-70mm的焦外成像就觉得格外舒服,既有大光圈镜头的焦外成像特点,后景又有足够的层次和细节,同时拍摄主体的锐度惊人。点击上图和下图以全屏模式观看,放大后的图片会让你对这支镜头的画质有更深的理解。全身像人物整体清晰,从焦点到焦外的成像演变是如此的自然,在凸出人物的同时也提供了完整的环境信息与细节,这也是很多人被这只镜头征服的重要原因。

  另外这支镜头光圈比较大,所以带来了另一个好处:在较暗的环境下依然有相当抢眼的表现,尤其在室内,可以允许我们在不影响画质的的条件下适当提高感光度。

  由于这支镜头由于其优秀的成像表现与特质。对于拍摄对象质感的渲染有其独特之处。因此利用光线对质感的表现是这支镜头另外的一个优势,不要忘了,稍微收点光圈以换来更强的锐度。

  总之,不管是风光还是人像,这只镜头都是必备的几只镜头之一,没有它很多时候会觉得心里空荡荡的。攒点银子吧,EF 24-70mm f/2.8L USM,你,值得拥有。

  三种焦距人像摄影分析:外拍必备的长焦镜头

  下面来说说大名鼎鼎的小白,远摄变焦EF 70-200mm f/2.8L IS II US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M这只镜头,从中焦到长焦的焦距范围适应于人像摄影中的不同场合,可以压缩拍摄空间,又不会对人脸产生畸变效果,精致主角,柔美背景,是外出拍摄的必备良器。

  远摄变焦镜头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小白兔”的成像不想多说了,谁用谁知道,它就是画质与完美虚化的保障。由于焦段的原因,这个镜头尤其适合拍摄儿童,原因很简单,在远距离之外拍摄孩子可以让他们保持自然状态,不会产生不适与害怕,捕捉到他们最可爱动人的精彩瞬间。

  当然,小白经常作为一只外拍镜头。使用长焦镜头,画面的纵深感强烈,利于营造一种超现实的感觉。

  远远的拍摄,可以使模特的动作表情更加自然,还可以使背景得到很好的虚化效果,但是不一定所有场景都要用到最大焦段,这样对于画面的层次感是非常不利的,要知道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其实用小白拍摄时,焦距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拍摄背景的取舍。要是想留下背景交代环境信息,那就要手下留情,有时候焦外成像的效果决定了这张照片的成败,如果背景要舍弃,或者是在室内拍摄有没有足够的拍摄背景空间来表现,那光圈焦距可以开到最大以压缩空间。用长焦镜头的拍摄,往往能拍到意想不到的一面,是外出的必备良器。

  总结: 好的镜头是好照片的法宝,大三元镜头更是拍摄极致人像的关键,经过以上三只镜头的介绍,大家是不是对大三元镜头的特点有了更深的认识,让我们好好利用自己手中的镜头,拍出完美的极致人像作品。

  以上是网小编整合的三种焦距人像摄影分析全部内容,希望各位摄影师会喜欢。

衬托、烘托、渲染区别
篇三:衬托与烘托的区别

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 赵师秀《约客》诗云:“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其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 2、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 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 烘托用在诗文中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清人刘熙载《艺概》 所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此法引入诗歌创作中,指从侧 面用笔,对事物进行描述、铺排,使被“托”之物更加突出。齐已有《早梅》一诗:“万木冻欲折,孤根 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此诗以“禽 窥素艳来”一句便用烘托之法,表现出早梅之素艳。 3、 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 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 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用相同或相美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以哀衬哀,即“绿叶衬红 花”。 白居易有《钱塘湖春行》一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平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 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此诗以西湖生气 勃勃之景,从正面衬托出诗人的欣喜之情。 此外,“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 歌”)以六宫后妃之美衬玉环更胜一筹的美。 反衬 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静,以乐衬哀,以丑衬美。《谢亭送别》 唐代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 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此外,“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王维《鸟鸣涧》)以鸟之“惊”、“鸣”反衬春山“夜静”。 二、用法的区分 1、渲染:通过(环境)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 从正面着笔。 杜甫的《登高》,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眼前的秋江之景,引发了 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俯仰间所 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萧瑟悲凉的秋江景物的特点,为全诗定下了沉郁悲哀的基调。 2、烘托:通过(景物)环境描写来烘托心情。 从侧面着笔。(只写侧面一面) 如乐府诗《陌上桑》里最后八句:“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 其耕,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从观看者的神态来衬托罗敷的美,这比正面进行直接 描写节省笔墨,更具有艺术魅力。 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

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 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一般我们说,渲染气氛,烘托情感。 如柳永的《雨霖铃》, 起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送别的环境,点出离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 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作者浓墨重彩,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极力渲染了一种凄凉的 气氛,烘托出作者内心的离愁别恨。 3、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写两面,但是是为了突出其中一面)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以苍凉秋景衬托诗人飘零之哀。 南朝梁王籍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绝妙之处就在于用蝉噪、鸟鸣作反衬,把深山密 林中那种幽静宜人的意境表现出来。 4、对比:对举的双方是为了通过对比得出另外的结论。 如梅尧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全诗通过陶者和富 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总结: 渲染和烘托:都是为了使描写的对象更鲜明,更突出,但二者着眼点不同:前者从正面着笔,由 此言此;后者从侧面用墨,由此烘“托”彼。 烘托和衬托:“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 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衬托”是用类似的、相关的事物或反面的、 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对比和衬托: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 分主次; 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 一方是工具, 一方是目的, 两者主次分明。(对 比常用于论述,而衬托常用于描写) 三、范畴区分 渲染、烘托、衬托属于写作手法,而对比属于修辞手法。

对比和衬托的区别与联系
篇四:衬托与烘托的区别

修辞手法:对比与衬托区别与联系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里也曾明确写道:“衬托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陪衬事物的;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表明是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并无主次之分,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不可把这两种修辞混为一谈。”衬托与对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甲乙对比,同时又互相衬托,甲衬乙,乙也衬甲;甲乙衬托,也含有某种程度的对比。也正由于它们有联系,所以有些修辞著作中将它们合为“比衬”(对比衬托)。 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人物、事物或同一人物、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加以对照比较,以便说明一定的道理的修辞格,对比又叫“对照”。如①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②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例①把两种完全对立的人加以比较,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有的人虽死犹生,人民永远怀念他;有的人虽然活着,却如同行尸走肉,人民痛恨他。例②把老人与少年的不同的思想状态加以比较,形成鲜明的对比,以说明下文之“保守”与“进取”的道理。

衬托则是用描绘相类或相反的其他事物,从旁陪衬、烘托被描写的事物的辞格。俗话说:“牡丹虽好,还需绿叶扶持。”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他事物的表现手法。按照衬托事物与被衬托事物的关系,衬托可以分为正衬与反衬两类。好的衬托必须主次分明,通过对他事物的描叙,使所要描写的主体更鲜明突出。

从上述两种修辞概念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对比中对比双方并没有主次之分,而其主旨需要两方共同构建突出。而衬托双方则有明显的主次之分,其主题表现则主要依靠被衬托事物来表现。

在诗歌教学中,这是两种被经常被分析到的修辞格。但虽然如此,许多学生却并不能清晰分辨这两个概念,甚至有些学生以为这只是一种修辞格的两个不同名称而已。另外,有些试题似乎并没有有意分辨这两个概念,有的试题甚至将这两个概念并提,这更加模糊了学生对这两个概念认识。如唐朝诗人裴粼《裴给事宅白牡丹》:衬托与烘托的区别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根据这首诗命题人设计了这么一道题目:“这首诗主要运用对比写白牡丹,不作褒贬,却有寓意。作者的寓意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并拟出了如下参考答案:“这首诗通过与紫牡丹的对比来写白牡丹,前两句从侧面渲染紫牡丹的富贵与人们争赏的热闹场面,与第三

句写白牡丹在空园中承着明月和冷露盛开而无人观看形成鲜明的对照。表达了作者对白牡丹的赞美和同情,寄托了作者对裴给事人格高洁而无人欣赏的人生感叹。”仔细分析命题人所给的参考答案就会发现其前后似乎是存在着矛盾的。答案前部分指出诗歌运用了对比手法,而后部分则明确指出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白牡丹的赞美与同情。按答案所揭示的诗歌主旨分析,则诗中写紫牡丹就应理解为是对白牡丹的衬托,从侧面烘托白牡丹的虽怀才不遇却依然保持高洁品格,表达对白牡丹的赞美与同情。那么,题干“这首诗运用对比手法”的说法则可能是有误的,合理的说法应该是衬托手法,或者说对照只是其手段,而达到对主体的衬托则是其目的。而如果一定要将其表现手法定为对比的话,那么诗歌主旨就似乎不应该是这样,但这似乎并不符合作者的创作意图。(参看《唐诗鉴赏辞典》P941)

其实,分辨对比与衬托这两种修辞,关键在于判定对应的双方是否存在主次之分。如果有主次之分,刻画一方目的是为了突出另一方的话,则应将其判定为衬托手法。如果没有主次之分,而是通过对比的双方共同来表现一个中心,则应判定为对比手法。白居易《轻肥》一诗就运用了对比手法,诗人将内臣行乐图与江南“人食人”的惨象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并列在一起进行对比,强烈表达了诗人对官场奢侈生活的批判和对人民疾苦命运的同情。又如王维《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从总体上看,诗人对这位将军形象的刻画也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风劲角弓鸣”,“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等诗句描写了这位将军狩猎时动作迅捷、技艺高超,“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则刻划了将军狩猎后的心满意足、踌躇满志。应该说,诗歌刻画的将军形象其两个侧面是没有主次之分的。两部分前后呼应,相互映衬,从而全面展现了一个意气风发,英姿飒爽,动时若脱兔,静处如处子的将军的丰满形象,其中也寄托着诗人的豪情壮志,生动地传达出了盛唐之时代气象来。

而衬托手法则如辛弃疾《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词中写到:万千棵树上闪着红亮的灯光,晶莹耀眼;千家万户门前,红灯高照,灿若晨星;贵家公子驾着宝马雕车,一路香风四溢;娓娓引人的“凤箫”声,明晰夺目的“玉壶”灯,彻夜不熄的鱼形和龙形灯,街道热闹非凡;戴着“蛾儿”“雪柳”“黄金镂”首饰,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游女们,像阵香风,带着盈盈的笑语,缕缕幽香,飘然而去了„„诗人用了三分之二以上的笔墨,极力渲染元夕的热闹景象,其目的却是为了从反面衬托一个冷的特写:“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由于上面烘托充分有力,故对“那人”的刻画虽然着墨不多,但他的品性,读者却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那就是:自甘淡泊,不同流俗。这就是作品的主题所在了。这首词就是运用了衬托手法,前后刻画了两个对照鲜明的画面,但这两个画面主次地位却很分明,前面的画面实际上只是为后面“那人”的出现提供背景,作品的主题则完全是寄托在“那人”身上的。

古诗词中烘托与衬托的区别
篇五:衬托与烘托的区别

烘托与衬托的区别(转)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这种技法用在古诗词中,使要表现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

【古诗词中的烘托】

一、以物烘托人。如《诗经·秦风·蒹葭》中首章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次章的“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末章的“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清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高适的《别董大》首二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直接状写眼前之景,展示出一幅暮日黄昏、沙尘漫天、遥空断雁、大雪纷飞的北方荒原天寒地冻的暮天景象。通过这送别时的环境描写,烘托出离愁别恨的低沉气氛。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第一曲弹完,“东船西舫悄无言,未见江心秋月白”。这个情景描写真切地烘托出听者沉湎于动人的艺术境界中,醉心神往的情思,含蓄地描绘了音乐的神妙动人。

二、 以人烘托人。如著名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对罗敷外貌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意欲极写罗敷之美,却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美貌,把读者的联想向篇处延伸、扩散,从而间接构成了极为活跃的视觉艺术效果。难怪茅盾先生赞扬道:“不写罗敷的美貌,而罗敷的绝世美貌跃然纸上,这真是前无古人的艺术描写。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烘托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他的感慨主要是因周瑜而发。

三、 以物烘托物。如王维的《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描绘出一幅极其完美的春山月夜图。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于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使幽谷前后景象顿时发生了变化,这时习惯于山谷静默的鸟儿,似乎连月出也带来新的刺激,居然鸣叫起来。这种以闹衬静的写法,不仅没有破坏春山的安谧,反而衬托得春夜山涧更加幽静。再如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若耶溪山林一片幽静,唯有不时传来一两声“蝉噪”、“鸟鸣”。静寂,本是无声,有声则打破了静寂。但是诗人偏偏说因为那一两声“蝉噪”“鸟鸣”,山林愈发显得幽寂了。作者有意识地运用“蝉噪”“鸟鸣”之动来烘托一种静的境界。由此可见诗人匠心独运之功。王籍在这里通过“寂外有音”的烘托艺术手法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令人神往不已。

【示例】

①新来瘦,非关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②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

(鲁迅《药》)衬托与烘托的区别

③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处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鲁迅《故乡》)

④临近正午的时候,雾散开了。葫芦坝依然是青山绿水的老样儿。那些即使是冬天也不枯落的一簇簇翠竹和大片大片的柏树林盘,使这块坝子永远保持着一种青年气盛的样子;而那些落叶的桑树和梨儿园子,远远看去,灰蒙蒙的,像一片轻烟,又给人一种悠然迷离的感觉,加上这环绕着大半个坝子的柳溪河碧绿的流水,葫芦坝确实是个值得留恋的好地方!(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⑤小芹今年十八了,村里的轻薄人说,比她娘年轻时候好得多。青年小伙们,有事没事,总想跟小芹说句话。小芹去洗衣服,马上青年们也都去洗;小芹上山采野菜,马上青年们也都去采。(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⑥你看,那位扎两只羊角辫的姑娘喜得满脸绯红,把两只装满金色玉茭的筐从田里提到田埂上,把扁担穿进绳套,汗也没顾上擦一把,便朝后边的姑娘们一招手:"同志们,走哇!" 语音刚落,只见三十二条扁担颤起来了,三十二条搭肩的毛巾飘起来了。„„(赵占山《接过前辈的扁担》)

例①要说的明是相思的苦,却不直说,而用"非关病酒,不是悲秋"来烘托;

例②写天气、鸟虫,不是作者的本意,而是要借此来烘托出秋天后半夜的空旷、沉寂; 例③写故乡的荒凉情形,是借此来烘托出作者在反动统治下的深刻的乡愁;

例④用葫芦坝正午雾散的景象,暗示当时中央的整顿方针给坝子带来生气的形势,也衬托人物"绣"自留地之"花"的心情;又用远处"灰蒙蒙"之景,透露囿于历史条件,还会有陡变的风云。

⑤写青年小伙子们总想跟小芹在一起说话做事,以此来烘托青年小伙子们对小芹的爱慕; 例⑥写"三十二条扁衬托与烘托的区别

担颤起来了,三十二条搭巾飘起来了",是以此来烘托三十二位姑娘英姿飒爽、健步如飞地欢快劳动的形象。

也有衬托的意思

衬托前面已经介绍。不论哪种衬托,强调的都是两个事物通过比较而使其中一个更加凸显。落脚在一个“衬”,特别强调由相近或相对的事物进行对照。如前面举过的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人把“人面桃花相映红”与“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种相对的情景进行对照,表达内心的怅然落寞。通过这两种同“质”的事物的对照,用去年今日的欢愉来衬托凸显出今年今日的感伤。

烘托前面也已经作了介绍,它强调的是对一种事物从侧面着意进行描述或铺排,来使该事物形象更突出。落脚不一定是由相近或相对的事物进行对照,而强调侧面地对该事物进行“烘”。

衬托,就是为了使某事物的特色更加突出,用别的东西来陪衬和对照的修辞手法。衬托,若就衬体与主体的性质与关系而言,可分为正衬与反衬这两种。

正衬,即是用一与本体事物一致的观点或景物,从正面去陪衬、烘托本体事物的格式。 例如“古人尚能”头悬梁,锥刺股“孜孜不倦的学习,你们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一定会天加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刻苦攻关。(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该例拿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劲头,来衬托今天有理想的青年会更加“刻苦攻关”的钻研精神。这是“正衬”。

反衬,即是把一种与本体事物相反或对立的观点、事物从反面去陪衬烘托本体事物的格式。

例如“当你下马坐在一块岩石上吸烟体息时,虽然林外是阳光灿烂,而在这遮住了天日的密

林中却闪着烟头的红火光。(碧野《天山景物记》)

该例以作者骑马进入天山原始森林能看到闪着烟头的红火光,突出森林成长茂密、林子阴暗,这是“反衬”。

常言道:“红花虽好,也要靠绿叶扶持。”这句话很能说明衬托的道理。写文章亦如此,运用衬托这一技巧,会把所描写的对象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而衬托在其体运用中,主要又有两种类型。

以景衬情,即通过具体生动的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渲染人物的感情或人物的性格。 例如:

①时候既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鲁迅《故乡》)

这段文字描写了故乡荒凉、冷落、窒息的景象,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这里是以景衬情。

②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孙犁《荷花淀》)

该例通过对水生嫂编织芦席的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这里是以景衬人。

以动衬静,即通过具体的声音或行动的描写,来烘托渲染幽静的自然环境或恬静的内心世界。

①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在岩石上漫流的水的声音,更增添了密林的幽静。(碧野《天山景物记》)

该例用骑马穿行林间能听到蹄溅起的水声,来衬托天山

衬托和烘托都是着眼于“托”,即使某种事物某个形象某中情感得到凸显。但是两者的手段方式不同,衬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和与其相似或相对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照映衬来完成;烘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做外在的侧面的描写来实现。

“衬托”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正衬是指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条件来衬主体事物,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天姥山怎样高,而是用以高峻著称的五岳、天台来衬托天姥山,从而把天姥山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壮丽非凡。反衬是指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主体事物,比如1999年高考试题选取了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其中“船尾跳鱼拨剌鸣”一句就用了反衬。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一个静字,此句却写动、写声,似乎打破了静谧之境,但给读者的实际感受恰好相反,以动写静,愈见其静,以声衬静,愈见其静。诗句“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对比”和“衬托”的区别在于: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

“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2001年高考题选韦应物的诗《赋得暮雨送李胄》就用了烘托。“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此诗除了首句提到“微雨”以外,下面都没有直接写雨,而是通过别的事物把雨写出来:船上的布帆变得重了,鸟儿飞得不那么轻巧了,天灰蒙蒙的一片,远处都看不真切,而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颔联和颈联虽未直接写雨,但烘托手法的运用使我们感到,在船帆上,鸟羽上,在天际,在大树上,全都是蒙蒙的细雨。再如《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一句,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的魅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

“烘托”与“衬托”不同,“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guoxue/76995.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