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余数是什么

数学教案 时间:2021-12-08

【www.myl5520.com--数学教案】

篇一:余数是什么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教案是每个老师都要提前做好的工作,这是为了能够教好学生。下面是的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有余数的平均分,并能根据图正确列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2、知道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1、每人分2枝铅笔

  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做一个分铅笔的游戏。

  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了10枝铅笔,请每组的1号同学分一分,每人2枝,可以分给几个人?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分的结果?

  分完了没有?

  其他组和他们分得一样吗?

  我们把这一次分铅笔的结果填在这样的一张表里。

  出示表格(用黑板出示):

  每人分几枝 分给几人 还剩几枝

  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填2),分给了几人?(填5)。

  还剩几枝?没有剩余,我们就画上一短横。(划横线)

  2、每人分3枝、4枝、5枝、6枝铅笔

  10枝铅笔,每人分2枝,5个人正好分完。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填3),会怎么样呢?每人分4枝(填4)、5枝(填5)、6枝(填6)呢?我们一起试着来分一分。

  从2号同学起,每人试着分一种,并把分的结果告诉组长,组长把它记录在这样的一张表里。(出示学生的表)当一个人分的时候,别人要注意他分得对不对,组长填的时候,大家要注意组长填对了没有。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活动的结果告诉大家?我们请这组的同学说,每人分3枝,谁来说?……

  指名小组汇报,教师把学生汇报的结果填在表格里,其中剩下的枝数用红色填写。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提问:

  这里剩下的1枝还够不够分给1个人?为什么?

  这里剩下的2枝还够不够分给1个人?为什么?

  其他组有没有不同?

  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次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把你的发现告诉你同组的小朋友。

  学生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谁来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如学生说:我发现前两个数想乘,再加上后面的数都等于10。师提问:为什么都等于10呢?)

  (如学生说:我发现每人分的枝数越多,分的人数就越少。师:反过来每人分的枝数越少,分的人数就——越多。)

  如学生没有发现,教师引导:

  请同学们看(指最后一拦),10 枝铅笔,在分的时候,有的怎么……,有的怎么……

  对!10枝铅笔,在分的时候,有时正好分完,有时分不完有剩余。

  你看出哪几次分的时候有剩余吗?

  如学生说第1次……,教师引导:第2次也就是每人分3枝,还有每人分……,还有每人分……都有剩余。

  分完的这几次,你能根据分的结果写出除法算式吗?

  学生回答,教师在表格左面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10÷2=5

  10÷5=2

  指第1道算式,谁能说出这道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指第2道算式,在这道算式中,除数是几,商是几?

  这三次没有分完的,我们也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先来看每人分3枝的这一种分法。

  出示在表格右面: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 3 )人,还剩( 1 )枝。

  师读这句话,在写这道除法算式时,被除数是多少,(填10÷)除数是几?(填3=)商是几?(填3)这个3表示什么?(填“人”)还剩几枝?

  还剩1枝怎样表示呢?我们可以在3人后面点6个小圆点(边说边点),再写上1枝(边说边写),这个1就表示还剩1枝,根据它的意思,你想应该给它起个什么名字?

  学生自由说。

  对,这个剩下的1就叫作余数。板书:余数

  这个算式(在算式下划红线,单位名称不划出)就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跟我一起读一读,再齐读。

  把单位名称带进去,谁会读?(指2人读)

  这个1 叫作什么?

  生:这个1叫作余数。

  根据刚才分的结果,10÷3=3(人)……1(枝)表示什么意思?

  生:10除以3等于3余1在这里就表示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3人,还剩1枝。

  每人分4枝,每人分6枝,也都有剩余,你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先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讨论好的把书上第2页试一试中的除法算式填写完整(出示写在小黑板上的题目)。请一个同学填在小黑板上。

  都填好了吧,我们来看××同学填写的,填得对不对?

  谁来把第1题读一下?表示什么意思?

  第2题谁来读?表示什么意思?

  指第一个除法算式,谁来说出这道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第二个算式的除数是几?商呢?余数是几?

  3、揭示课题

  请同学们看,这3道除法算式(指三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和这2道除法算式(指两个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对!这三个除法算式都有余数,像这样的除法我们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今天这一堂课,我们就共同研究了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4、练习

  (1)、下面我们进行练习,先看想想做做第1题。

  小黑板出示第1小题。

  师读:8个圆,每3个一份,分成了( )份,还剩( )个。

  请同学们拿出8个圆片摆一摆,再把摆的结果填在括号里,并且把下面的算式填写完整。(请1个学生上黑板摆并填写)

  我们来看××同学摆的,他摆得对不对?算式呢?谁来把这个算式读一遍?

  第二题,谁来读题?

  小黑板出示第2小题。

  生读:11个三角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 )个,还剩( )个。

  我们用圆片代替三角,先摆一摆,再填空。

  学生摆好后,再填。(请1个学生上黑板摆并填写)

  都填好了吧,看××同学摆的,对不对?算式呢?

  谁来读这个算式?

  这2题都对的同学请举手。(帮有错的同学纠正,哪一题不对,错在哪里)

  (2)、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这道题。

  小黑板出示第2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这幅图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2道题,我请一个同学上来写,其余同学填在书上。

  学生填写,指名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填写。

  我们看××同学填的,他填得对吗?表示什么意思?

  第二题对不对?表示什么意思?

  仔细看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最后看第3题。

  小黑板出示第3题。

  请同学们看黑板,这里有4道题,请小朋友选自己喜欢的2道题在读一读,并说说商和余数各是多少?

  学生说完后全班交流。

  5、全课总结

  今天这一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平均分一些东西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有剩余。这两种分东西的方法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有余数的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6、课后延伸

  请同学们看这幅田园风光图,说说上面都有些什么?(西瓜,小兔,猪,小朋友)请每个同学先想一想,根据这幅图你能说出哪些除法算式?想好了就下位找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学生自由说,全班交流。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P59~60例1、做一做及练习十四第1、2题。

  【教材分析】这个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学情分析】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时,应该根据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数学思考: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在分物时存在着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借此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问题解决: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情感态度: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P59情境图。观察动画,引出活动:这些同学在做什么?

  2、拿出11根小棒自己摆。

  3、揭示课题: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初步感受

  1、教学例1,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

  (1)(课件出示草莓)这是什么?一共有几个?每2个摆一盘,你能摆几盘?用学具摆得试一试。(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

  (可以摆3盘,正好摆完,没有剩余)

  (3)(课件演示分草莓)这是平均分的问题,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4)学生汇报,形成板书:6÷2=3(盘)请你再说说这个算是表示什么意思?

  2、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如果不是6颗草莓,是7颗呢?再动手摆一摆,每2个摆一盘,看看能摆几盘?(学生动手操作)

  讨论交流:再摆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师:剩下的还能再平均分吗?(不能,只剩一个不够分。)

  (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课件演示分草莓)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小组内思考、讨论)

  出示学生的表示方法,比较各种表示方法。

  小结:在数学上可以这样表示:7÷2=3(盘)……1(个)

  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这个算式表示7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3盘,还剩下1个草莓。省略号表示剩余,1是剩下的个数,我们把它叫做余数。余数表示什么?(表示平均分完后剩下的那一部分)

  (3)比较归纳,完善认知结构。

  (课件出示两次分草莓的过程和算式)今天我们分了两次草莓,这两次分草莓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观察比较6÷2=3(盘)和7÷2=3(盘)……1(个)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不够分剩下的部分就是除法算式中的余数。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P60“做一做”:

  1、学生独立在书上圈一圈,填一填,完成第1小题。

  反馈交流:17÷2=8(组)……1(个)

  23÷3=7(组)……2(个)

  说说这两道算式商和余数各是多少,分别表示什么?

  2、完成第2小题。

  先用学具按要求摆一摆,然后根据摆的结果填空。

  展示个别学生的填空情况,说说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强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四、课堂小结、作业: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对自己和他们有什么评价?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2、作业:练习十四第1、2题。

  【板书设计】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6÷2=3(盘)

  7÷2=3(盘)……1(个)

  【教学评价与反思】

  为了突破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三个措施:

  1、借助直观操作促进学生对新知的理解。教学中,对余数概念的理解、对有余数的除法含义的理解,都是借助直观操作来进行的,由直观操作到符号表征,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理解所学的知识,并建立操作过程、语言表达和符号表征之间的关系,实现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真正理解。

  2、通过对比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首先是平均分物过程的对比,通过“将一些草莓,每2个一份,可以怎么分”,帮助学生感受平均分物的过程中有恰好分完没有剩余和平均分后还有剩余两种情况,在对比中拓展学生对除法的认识,并更好地理解余数的含义、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其次是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横式的对比,通过结合操作过程,使学生在对比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横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每个数的含义。通过这样的对比,不仅可以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网络提供支撑点,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

  3、结合相关的例题和习题,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发现并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以此为学生积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经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对数学问题的敏感性,体现数学是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的基本理念,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节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足。如:在后面的练习时学生不能很快地口算,课前应该多做这方面的练习;在学生动手操作后,没有留给学生充分交流、表达的机会。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想法及动手操作的流程,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水平和思维表达能力。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例1、第61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表内除法的基础之上,同时它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老师不但给你们带来了这些水果,老师还要给大家展示一项绝活,那就是你们只要说出一个号码,老师不看屏幕就能说出这个号码上的水果,你们信不信?不信咱就来试一试吧。其实,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就知道其中的秘密了。

  二,新课探究:

  (一)学习例1、

  1、(出示例1)同学们请看,可以摆几盘?(3盘)到底是不是3盘呢?请两位同学来摆一摆。(一人摆盘子,一人摆草莓)教师指图问:6个草莓,每两个一盘,摆了几盘?(生答3盘,师板书“摆了3盘”)摆完了没有?(师板书“正好摆完”)刚才这个摆的过程怎样列式?生:6÷2=3(盘)师板书列式。你为什么用除法来计算?(因为这道题就是求6里面有几个2,所以用除法)谁能结合这个算式,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生:6表示有6个草莓,2表示每2个放一盘,3表示放了3盘。)那在这个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叫什么?你们知道吗?

  2、那现在如果有7个草莓,还是2个摆一盘,又该怎样摆呢?(指两名学生到黑板上摆,其他同学看他们摆的对对?)

  (师:7个草莓,每2个一盘,摆了几盘?生:3盘。摆完没有?生:没有。师:那怎么样?生:还剩一个。师板书“摆了3盘,还剩1个。”)

  3、同学们看看,这一次摆的和刚才那一次摆的有什么不一样?(第一次正好摆完,第二次还剩1个。)那为什么这剩下的一个没有继续摆呢?(剩下的1个不够再摆一盘了。)象这样在平均分的时候有剩余的情况,我们就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那象这样摆又可以怎样写算式呢?指名列式。7÷2=3(盘)……1(个)。问:这里的3表示什么意思?(摆了3盘)这里的1呢?(剩下的1个)谁能结合这个图,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的含义。(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3盘,还剩1个。)师:咱们把这剩下的1个叫做余数。(板书“余数”)像这样的除法,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个除法算式可以像这样读(教师范读,学生跟读)那在这个除法算式当中7叫?2叫?3叫?1叫?

  4、你也想像刚才那俩位同学一样感受一下和有余数除法打一下招乎吗?完成做一做第2题小练习,集体订证。

  (二)学习例2

  1、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和有余数的除法打过招乎了,那你们想不想更加深入的了解新朋友“余数”呀,其实我们的这位新朋友还藏着许多的数学小秘密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它。(出示例2)

  2、同学们,你们用小棒摆过正方形吗?想一想,摆一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那如果有8根小棒能摆几个正方形呢?一起说,怎样列式?8÷4=2(个)那9根、10根、11根小棒、12根又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接下来咱们就分别摆一摆,并用算式表示出来。最后再把情况记录下来。

  5、汇报摆的情况:先说摆的情况,再说列式。现在,咱们不摆小棒,你能推算出,13根、14根、15根小棒的结果吗?逐一汇报,之后,请学生说说发现。(余数总是1、2、3,除数都是4,)想一想为什么余数总是1、2、3,而不是其他的数呢?小组讨论,指名回答。(如果够4根的话就又可以摆一个正方形了)(师课件展示,如果余数是4,那就可以再摆一个正方形。)那16根小棒就可以摆4个正方形了。不能是4,那余数可不可以比4大?剩下5根可不可以?为什么?看来余数总是1、2、3,在不断的重复出现。那根据你们的意见,余数不能等于4,也不能比4大,那余数只能比余数小。

  5、小练习:

  1、做一做:现在还是用小棒来摆这样的五边形,想一想,如果有剩余,可能剩几根?

  2、现在,不摆小棒给你一个算式(★÷6=▲……(?),如果有余数,可能是哪些?那再看(★÷8=▲……(?)除数是8,余数可能是哪些?看来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是要比除数小。出示另一个算式(★÷(?)=▲……5)体会除数要比余数大。(★÷(?)=▲……7)

  ★÷7=▲……(?)除数最大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刚才我们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还知道了它们的关系,现在你能用它们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做一做的第2题。和装面包的问题。

  3揭示猜一猜的小秘密。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二:余数是什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新的一个学期到了,在这个学期里老师会带领同学们一起来学校更多的新知识,那么一个出色的教师肯定也会需要一份出色的教案设计,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P59~60例1、做一做及练习十四第1、2题。

  【教材分析】这个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学情分析】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时,应该根据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数学思考: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在分物时存在着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借此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问题解决: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情感态度: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P59情境图。观察动画,引出活动:这些同学在做什么?

  2、拿出11根小棒自己摆。

  3、揭示课题: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初步感受

  1、教学例1,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

  (1)(课件出示草莓)这是什么?一共有几个?每2个摆一盘,你能摆几盘?用学具摆得试一试。(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

  (可以摆3盘,正好摆完,没有剩余)

  (3)(课件演示分草莓)这是平均分的问题,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4)学生汇报,形成板书:6÷2=3(盘)请你再说说这个算是表示什么意思?

  2、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如果不是6颗草莓,是7颗呢?再动手摆一摆,每2个摆一盘,看看能摆几盘?(学生动手操作)

  讨论交流:再摆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师:剩下的还能再平均分吗?(不能,只剩一个不够分。)

  (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课件演示分草莓)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小组内思考、讨论)

  出示学生的表示方法,比较各种表示方法。

  小结:在数学上可以这样表示:7÷2=3(盘)……1(个)

  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这个算式表示7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3盘,还剩下1个草莓。省略号表示剩余,1是剩下的个数,我们把它叫做余数。余数表示什么?(表示平均分完后剩下的那一部分)

  (3)比较归纳,完善认知结构。

  (课件出示两次分草莓的过程和算式)今天我们分了两次草莓,这两次分草莓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观察比较6÷2=3(盘)和7÷2=3(盘)……1(个)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不够分剩下的部分就是除法算式中的余数。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P60“做一做”:

  1、学生独立在书上圈一圈,填一填,完成第1小题。

  反馈交流:17÷2=8(组)……1(个)

  23÷3=7(组)……2(个)

  说说这两道算式商和余数各是多少,分别表示什么?

  2、完成第2小题。

  先用学具按要求摆一摆,然后根据摆的结果填空。

  展示个别学生的填空情况,说说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强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四、课堂小结、作业: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对自己和他们有什么评价?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2、作业:练习十四第1、2题。

  【板书设计】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6÷2=3(盘)

  7÷2=3(盘)……1(个)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三:余数是什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会正确解答简单的有余数问题,会正确的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14÷4

  22÷6

  36÷7

  47÷5

  39÷9

  2、先列算式,再口答下面各题

  (1)、17个苹果,每5个装一盘,可以装( )盘,还剩( )个。

  (2)、每盒饮料4元,19元能买( )盒,还剩( )元。

  看来大家掌握的真的很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如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 出示主题图(例5)

  师:同学们,图上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划船

  师:从图上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 有22人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

  师:最多坐4人,什么意思,我有点不明白,谁能帮帮老师?

  生: 就是能坐1人,2人,3人,4人,就是不能坐5人

  师:哦,谢谢你,解释的很清楚,你们听明白了吗?最多坐4人,就是能坐1人,2人,3人,最多只能坐4人

  师:那这里的数学问题是什么?你找到了吗?

  生:问至少要租几条船?

  师:你找的很对,你能帮老师解释一下这里的至少吗?

  生:就是最少的意思。

  师:哦,就是最少要租几条船?现在谁能完整的说说这道题目?

  生:22人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至少要租几条船?

  师: 如果有6人去划船,每条船安排1人,需要几条船?安排2人呢?3人呢?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每条船坐的人越多,用的船越少。

  师:那我们这里每条船上应该安排几人,才能用最少的船?

  生:坐满,也就是坐4人

  现在请你用画一画或者写一写的方式来解答这个问题。

  生1展示:我用了4个圆来代替4个人,共用了5条船还余两个人。

  生2展示:我用一个大圆代替一条船,直接往里面写4,就代表坐了4人, 还余下2人。余数是什么。

  生3展示:我用竖式算的,22个人,每条船坐5人,坐了20人,还余下2人。

  师:谢谢你们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解决方法!现在你们能根据她的方法来列算式吗?

  生:22÷4=5(条)……2(人) 师:为什么用除法? 生:因为四个四个的分,就是求22里面有几个四,所以用除法?

  现在我们已经用算式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至少要租几条船? 生1: 5条 生2:6条

  师:看来余下的2人是关键!那么余下的2人应该怎么办?余数是什么。

  生1:余下的2人应该再租一条船。生2:我也认为余下的2人要再租一条船!

  师小结: 余下的2人如果是你,不让你去,你乐意吗? 要想一起去,就得再租一条船!所以我们要用5+1=6(条)

  2、运菠萝

  师:划船划累了,你口渴了吗?王叔叔为我们准备了菠萝,谁能读一下?

  生读题。

  生自由列算式!

  学生展示:27÷8=3(次)……3(箱) 3+1=4(次)

  师: 为什么要加1? 生: 因为剩下的3箱还得单独再运一次。

  师小结: 像这种处理余数时,给商加1,我们称为进一法。

  3、买面包

  师:同学们,王叔叔还给我们准备了肉松面包。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面包3元一个。

  师:出示问题。我拿10元钱最多能买几个?请你列出算式并说说理由

  生: 10÷3=3(个)……1(元) 因为剩下的1元买不了一个面包

  师:像这样余数对商没有影响,直接去掉了,我们称为去尾法。

  4、对比总结

  划船和买面包这两种情况对余数的处理相同吗?为什么?

  生:因为划船的余下的2人也得去,而余下的1元却买不了一个面包

  师小结:也就是这两个是不同的实际问题,要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处理余数。

  三、巩固练习

  1、判断(说明理由)

  李阿姨缝制上衣,每件上衣钉7个扣子,38个扣子可以钉几件上衣?

  38÷7=5(件) … …3(个)

  5+1=6(件)

  答:38个扣子可以钉6件上衣。 ( )

  2、下面各题是选“去尾法”还是“进一法”

  (1) 做一张床单需要2米布, 7米布最多做几张床单?( )

  (2)50个奶油蛋糕,每8个装一盒,至少要用多少个盒子?( )

  3、旋转木马8元玩一次,50元能玩几次?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生1:我知道了对余数的处理有“进一法”和“去尾法”

  生2: 我知道了处理余数时要考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

  有余数的除法

  解决问题

  22÷4=5(条)……2(人)

  5+1=6(条)

  答:至少要租6条船。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经历应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与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在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中的作用与含义并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游戏导入

  1.“猜手指”游戏

  游戏规则:伸出右手,从大拇指开始数,1是大拇指,2是食指,3是中指,4是无名指,5是小拇指,数完后再回到大拇指接着数6、7、8……这样依次往下数,不要给老师看到,当你数到某个数时,让老师猜出这个数在哪个手指上。

  学生数,教师猜。

  2.设疑导入

  师:老师猜的都对吗?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类问题。(板书课题)

  二.操作观察,探究新知

  1.观察规律,提出问题

  师:下面有一幅小旗图,请你仔细观察,小旗是按什么规律摆的?(出示图片)

  生:按一面黄色、两面红色为一组来摆的。

  师:想一想,接下来再摆第10面是什么颜色?第11面呢?第12面呢?

  生:第10面是黄色的,第11面和第12面是红色的。

  师:按照这样的规律规律摆下去,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师:下面请你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纸上画一画、写一写,写完后可以先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方法,注意把自己的方法表达清楚。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3.汇报展示,组织探讨

  师:谁来展示你的研究成果?

  生:我是用画图的方法表示的,(展示学生的图示)第16面小旗是黄色的。

  师:你是按什么规律去做的?

  生:按一个黄旗、两个红旗圈起来。

  师:这位同学通过画图的方式把规律 表示出来了,看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发现规律的基础上,一个一个列举出来,也能得出结果。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是这样表示的,(展示学生的图示)第16面小旗也是黄色的。

  黄红红 黄红红 黄红红 黄红红 黄红红 黄

  3 6 9 12 15 16

  师:这位同学是用汉字和数字来表示,你们看明白了吗?

  生:他用汉字表示小旗摆的规律,数字表示小旗的个数。

  师:这位同学用汉字表示出了小旗排列的规律,按数组的方法得出了结果。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我是列式计算得出的,16÷3=5(组)…..1(面),第16面小旗是黄色。

  师:你能告诉同学们这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16是需要排列的小旗的数量,3是3个为一组,5表示一个分成5组,1是分完5组后还剩1面小旗。

  师:你是通过哪个数来判断小旗的颜色的?

  生:余数1。

  师:为什么余数是1,小旗的颜色就是黄色?

  生:因为小旗是按黄红红、黄红红这样排列的,剩下的1个就是这个排列的第一面小旗,所以是黄色的。

  师:同学们,如果余数是2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

  生:红色的。

  师:看来,最后一面小旗的颜色是由余数来决定的。余数是几,结果就是这组中的第几个。

  4.变化数据,建立模型。

  师:如果是第27面呢?你有什么发现?

  生:27÷3=9,27面小旗正好分成9组,最后一面小旗是红色的。

  师:最后一面小旗的颜色由余数决定,与商没有关系,余数是几,答案就是这组中的第几个;如果没有余数,说明正好分完,答案就是每组中的最后一个。

  三、巩固练习

  师:下面请同学们完成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69页练习十五第4题。

  学生自己读题审题,独立解答,集体交流答案。

  2.完成教材70页练习十五第6题.

  第(1)小题学生独立解决;第(2)小题结合月历引导学生体会商与余数和这个问题的关系。

  四、揭秘游戏,课堂总结

  师:现在,同学们一定知道老“猜手指”的秘密了吧。现在反过来,老师数,你们猜。(师生活动)

  师总结: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希望同学们善于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四:余数是什么

小学升初中数学模拟试题

  数学使人聪明。所以,喜欢学习数学的人多半思维灵活,逻辑严密哦! 欢迎来到,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提供的资料,请参考。如果喜欢,请继续关注我们。

  小学升初中数学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20分)

  1.一个数由5个千万,4个十万,8个千,3个百和7个十组成,这个数写作( ),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四舍五入到万位约为( )万。

  2.480平方分米=( )平方米 2.6升=( )升( )毫升

  3.最小质数占最大的两位偶数的( )。

  4.5.4:1 的比值是(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5.李婷在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北京到南京的距离约为15厘米,两地实际距离约为( )千米。

  6.在 ,0. ,83%和0.8 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7.用500粒种子做发芽实验,有10粒没有发芽,发芽率是( ))%。

  8.甲、乙两个圆柱的体积相等,底面面积之比为3:4,则这两个圆柱体的高的比是( )。

  9.( )比200多20%,20比( )少20%。

  10.把4个棱长为2分米的正方体拼成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可能是( )平方分米,也可能是( )平方分米。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5分)

  1.在比例中,如果两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外项也互为倒数。( )

  2.求8个 与8的 列式一样,意义也一样。 ( )

  3.有2,4,8,16四个数,它们都是合数。 ( )

  4.互质的两个数一定是互质数。 ( )

  5.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5分)

  1.如果a×b=0,那么 ( )。 A.a一定为0 B.b一定为0

  C.a、b一定均为0 D.a、b中一定有一个为0

  2.下列各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是 ( )。

  A. B. C.

  3.下列各数精确到0.01的是( )

  A.0.6925≈0.693 B.8.029≈8.0 C.4.1974≈4.20

  4.把两个棱长都是2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减少了( )平方分米。

  A.4 B.8 C.16

  5.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从第一根上截去它的 ,从另一根上截去 米,余下部分(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长度相等 D.无法比较

  四、计算题(35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

  225+475= 19.3-2.7= + = 1 ÷1.75=

  × = 5.1÷0.01= ×5.6= 8.1-6 =

  4.1+1÷2= (3.5%-0.035)÷2 =

  2.简算:(4分)

  ① ②102.31×59

  ③57.5-14.25-15 ④ ×102.31+40 ×102.31

  3.脱式计算:(12分)

  6760÷13+17×25 4.82-5.2÷0.8×0.6

  ( +2 )÷(2+3 ) ( ×10.68+8.52× )÷1

  4.解方程(5分)

  x:1.2=3:4 3.2x-4×3=52 8(x-2)=2(x+7)

  5.列式计算:(9分)

  (1)1.3与 的和除以3与 的差,商是多少?

  (2)在一个除法算式里,商和余数都是5,并且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81。被除数、除数各是什么数?

  (3)某数的 比1.2的1 倍多2.1,这个数是多少?

  五.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5分)

  六、应用题(30分)

  1、工程队修一条长1600米的公路,已经修好这条公路的75%,还剩多少米没有修?

  2.无线电厂三月份生产电视机782台,四月份生产786台,五月份生产824台,该厂平均日产电视机多少台?

  3、华川机器厂今年1—4月份工业产值分别是25万元、30万元、40万元、50万元。①绘制折线统计图。②算出最高产值比最低产值增长百分之几?

  4、一份稿件,甲单独打印需要10天完成,乙单独打印5天只能完成这份稿件的 ,现在两人合作,几天可打印这份稿件的50%?

  5.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甲、乙两个城市相对开出,已知客车每小时行55千米,客车速度与货车速度的比是11:9,两车开出后5小时相遇,甲、乙两城市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6.已知慢车的速度是快车的 ,两车从甲乙两站同时相向而行在离中点4千米的地方相遇。求甲乙两站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附部分答案:

  一、填空:

  1、(50408370)(5040.837)(5041);2、(4.8)(2)(600);3、( );4、(3 )(27:8);5、(1200);6、( )(83%);7、(98);8、(4:3);9、(240)(25);10、(72)(64);

  二、判断:1、√;2、×;3、×;4、√;5、×;

  三、选择:1、D;2、B;3、C;4、B;5、D;

  四、计算

  1、略;2、简算:① ;②6036.29;③27.5;④4194.71;3、945,0.92, ,10;4、0.9,20,5;

  5、(1)0.9;

  (2)除数:[81-5-(5+5)]÷(1+5)=11 被除数:11×5+5=60

  (3)1.8;

  五、200(平方厘米)

  六、应用题:

  1、400米;2、26台;3、略;4、3天;5、500千米;

  6、4×2÷( )=88(千米)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jiaoanxiazai/198073.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