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永济市涑北中学照片集

自荐书 时间:2019-01-13

【www.myl5520.com--自荐书】

山西省永济市涑北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4月月考试题
篇一:永济市涑北中学照片集

山西省永济市涑北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4月月考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读”出一个书香中国

李泓冰

当网络横行全球,当微博华丽登场,阅读与写作的碎片化现象似乎已不可避免。不过,

若是在这个盛夏光顾上海书展,看到那些酷暑中排长队购买入场券的读者,且大部分是年轻

的面庞,不但关于纸质书末日的哀叹可以稍缓,也颇能体味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

这几天的上海,是最为全国读者、出版社、作家瞩目的地方。书展的成功,也向我们发

出疑问:读书人的节日,能否可持续发展?阅读能否不仅仅是一年一度的盛大相约,更成为

润物无声的日常习惯?

比如,可否让传统的书店不那么急吼吼地退出历史舞台?尽管网上购书已成常态,但读

者仍然需要阅读的氛围。在网络时代,如果还固守着当年新华书店的站柜卖书方式,书店的

没落可想而知。而上海书展每天数十场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对话、签售,网上信息的充分发

布,全场提供免费Wi-Fi,读者呼朋引类相约而来,既是阅读与购书的场所,也有了解作家、

见识明星的机缘,还可以拿到小纪念品,或者只是一场以书为媒的社交、约会„„正像上海

书展的主题“我爱读书,我爱生活”——读书,本来就该是生活的一部分。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的研究,2011年我国公民人均阅读图

书只有4.35本,上海领先全国,人均8本,而韩国人读11本、法国人20本、以色列人64

本„„

重视教育的中国家庭,原来竟鲜有读书人么?除了教科书,我们的下一代真的没了阅读

习惯么?

试想,倘若官员忙于应酬惰于读书,我们只能坐视各处焚琴煮鹤、荼毒人文的事件层出

不穷,更无法指望社会管理的规则意识;倘若学生深陷题海无暇读书,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

生机勃勃的孩子变成刻板僵化的应试机器,不但失掉创新的欲望与能力,更可能耽于本能冲

动而拙于理性表达;倘若我们的社会弥漫着追逐物质、不屑读书的风气,更会与书籍带来的

“高贵、力量、优雅和美”绝缘,挡住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路途„„“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

医愚”。开卷与否,兹事体大!

阅读习惯是需要培养的。如果有出了家门抬眼就能看到的社区图书馆,有在地铁站台相

约时可以兜兜转转的人文书店,有班级里的图书角、学校里的阅览室,也有像年复一年的上

海书展那样,成为这座城市读书人的节日,公众就有机缘体会对阅读的如饥似渴,体验思考

的尊严,享受与智者对话的快乐。这也让我们温暖:未必是“大雅久不作”,公众并没有遗弃

阅读,城市依然有可能成为爱书人的“书房”,很多现实疑团依然可能在阅读中丝丝缕缕地厘

清„„

无书使人俗,没有书香的城市更会显得伧俗无礼。一场书展,透露了一座城市优雅的文

化特征,也散发了令人欣慰的讯息:书事可为,阅读可期,民气可用,它作为公共服务的一

种,在激励阅读、弥散书香方面,还有很多沉睡的领域有待开拓„„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书香中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营造阅读的氛围,使作者与读者互动、对话、签售等,让读书成为人们社交、约会的

桥梁,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B.让官员从应酬中解放出来,抽出时间好好读书,杜绝焚琴煮鹤、荼毒人文的事件发生,

以增强社会管理的规则意识。

C.让学生跳出题海,拒绝应试,通过好好读书来增强创新的欲望与能力,远离本能的冲动,扎实地提高理性表达能力。

D.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让读书的氛围充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让整个社会因此而变得充满文化内涵,进而高雅起来。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网络尤其是微博,使阅读与写作受到冲击。在此背景下,上海书展让人们在关于纸质书末日的哀叹中看到了希望。

B.我国公民的阅读量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每年阅读图书只有4.35本,上海领先全国,人均也只有8本。

C.作者希望读书人的节日能够持续发展下去,阅读能够成为一种习惯,并且能够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D.文章通过论述官员、学生不读书,社会没有读书风气的后果,指明了不读书的危害,从反面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网络,它有可能使阅读与写作出现碎片化现象,但传统的阅读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B.在网络时代,读书仍然应当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因为读书能够使人变得高贵、聪明,意义十分重大。

C.公众并没有遗弃阅读,城市依然是爱书人的“书房”,很多现实疑团依然可能在阅读中丝丝缕缕地厘清。

D.这场书展透露了一座城市优雅的文化特征,但是在激励阅读、弥散书香方面,还有很多沉睡的领域有待开拓。

二、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庭,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王必欲急臣 急:逼迫

B.乃辞谢固请 谢:推辞

C.臣请就汤镬 汤:沸水

D.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廷:在朝廷上

5.以下各组句子中,直接表现蔺相如“智斗秦王”的一组是( )(3分)

①璧有瑕,请指示王 ②相如持其璧睨柱

③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④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⑤遂许斋五日 ⑥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A.①②⑥ B.③④⑥ C.①②⑤ D.①②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蔺相如献璧后,看出“秦王无意偿赵城”,就假托“璧有瑕”将璧收回;然后将赵王的“修敬”与秦王的“甚倨”进行对比,当面斥责秦王的无理无信。

B.蔺相如看出秦城“实不可得”,一边以“赵王恐,不敢不献”的话迎合秦王的虚荣心,一边向秦王提出“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的条件,以获得回旋的余地。

C.蔺相如在大庭广众之下,引用历史上秦国失信的事实,揭露背信弃义是秦的惯用伎俩,并表明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决心,使得秦王无可奈何。

D.秦王左右想把蔺相如拉去杀掉,但秦王决定不杀相如,是因为他觉得杀掉蔺相如既得不到和氏璧,又影响与赵国的关系,同时会失掉天下人之心。

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9分)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大业,却屡遭当国者的排挤、压制和迫害。

8.上阕用“片片”与“点点”来形容花,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上阕写“道是天公不惜花”,下阕写“道是天公果惜花”,欲抑先扬,具有“味外之旨”,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⑴大阉之乱,__________________,四海之大,__________________?

⑵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思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蹈死不顾,亦何故哉?(张溥《五人墓碑记》)

⑷于是舍人相与谏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我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⑹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5分)

11.下列字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荒冢zhǒng 踮diǎn起 湖泊pō 茕茕qióng孑立

B.缱绻qiǎn quǎn 鹰隼sǔn 耸峙zhì 命途多舛

C.骷髅kū lóu 通衢qú 亘gèn古 不容质疑

D.混hùn沌 罡gāng风 笳jiā笛 云蒸霞蔚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富丽堂皇的建筑群,贵族老爷们养尊处优的生活场所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惟独留下一....

座简朴的小屋,一幢小小的房舍。

B.人们走进他的店堂,不会像走进一般店铺那样怀着“请把我要买的东西拿来,让我走吧”的心情,而是心平气和地像走进教堂那样。 ....

C.当前,部分中学生书写不规范,并乱用胶带纸、涂改液进行删改、修补,使本不工整的卷面更显得乱七八糟,让人不忍卒读。 .....

D.有人说,老王年轻的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因而瞎了一只眼,我想这不过是无聊的人的闲话,不足为据。 .....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清秋之夜,天上的羽云像轻纱一样似的,给微风徐徐地曳过天河,天河中无数微粒似的星光明灭闪烁。

B.他们去看肖邦的音乐,不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祖国文化的伟大,同时也为了证明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是无法窒息的。

C.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如果在生活上“怀里抱着走”,在课业上“鞭子赶着走”,那么将可能贻害无穷,很难培养出我们国家需要的人才。

D.很多城市有其独特的城市记忆,这些不应该在旧城改造中被全面“覆盖”更新。尤其不能简单地用“有没有住过名人”作为拆除的依据。

14.下列一组句子衔接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在日光映射下,像是悬空的彩练,珠花迸发,有如巨龙吐珠

②大大小小的水珠,随风飘荡,上下浮游,如烟如雾,如雨如尘,浸人衣袖

③水冲到潭里,激起了沸腾的浪花,晶莹的水泡

④远离瀑布还有好几里,就先听到丘壑雷鸣,看到雾气从林中升起

⑤走近一看,只见一股洪流从半空直冲而下

A.④①⑤③② B.④⑤①③② C.①④⑤②③ D.③②④⑤①

15.“我们这一代,很多人都是‘漂一族’,离家千里,有孝不能尽。”这一句公益宣传语,

更像一声慨叹,拨动了很多青年人心里最软的那根弦。空巢老人,谁来尽孝?

请拟写一句关爱空巢老人的宣传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共40分)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40分)

“嗖”的一声,一支箭从一只鹰的身边飞过。它冲入云霄,但很快就落到地上。倒栽在地上的箭觉得很委屈,便向还在高空盘旋翱翔的鹰问道:“鹰啊,你为什么能飞得那么高,飞得自由而长久,而我„„”鹰拍着铁铮铮的翅膀说:“你靠的是别人的发力,我靠的是自己的翅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4年3月月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

三.(9分)

8.(4分)“片片”既写出花瓣的“轻”又写出花瓣的多,“点点”既写出花瓣的小又写出花朵的密。这两个叠词也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和音乐美。

9.(5分)上片“道是”是扬,下片“道是”是抑,欲抑先扬,抑扬之间流露出词人对大自然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含蓄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才不见用、生命流逝的愁苦情怀,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

四.10.略

五.

山西省永济市涑北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
篇二:永济市涑北中学照片集

山西省永济市涑北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 第I卷(共18分)

一、选择题(每个答案选项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

A. 攀缘 摇曳 自怨自艾 虽有槁暴 B. 轻篾 消谴 汗流夹背 按部就班

C. 凄厉 灰烬 锲而舍之 再接再励 D. 斑谰 蛇鳝 至高无上 风华正茂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

A.成绩暂时较差的同学,不应该胡乱地妄自菲薄,甘居下游,而应奋起直追。 ....

B.“繁”有时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够细致入微。 ....

C.牛顿第一定律是物理学家们约定俗成了的,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经常要使用的。 ....

D.第一次出任班长,缺乏经验,出现这么一点小失误无可非议,关键是要好好总结,做....

好今后的工作。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

A.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B.从2003年1月1日起,我国关税再次下降,这次降税一方面严格履行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关税减让,另一方面也对税目、税率结构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C.因特网的诱惑无法令现代人拒绝,但昂贵的网上消费又使人们难以接受。

D.中纪委监察部的派驻机构要把加强监督作为第一位的职责,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

4.填入下列横线中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⑴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的心灵, ,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

⑵我曾数十次拜谒孔子墓。不管是阳光在他的墓前筛下一地的树影, ,我都会听到孔子周游列国的马车的辚辚声和他的弟子们的琅琅诵书声。

⑴a. 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被其吮吸着 b.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

⑵a.还是细雨将孔林连同天地织成一片朦胧,抑或袅娜的雪把古今舞成生动而宏阔的宁谧 b. 还是袅娜的雪把古今舞成生动而宏阔的宁谧,抑或细雨将孔林连同天地织成一片朦胧

A.⑴a ⑵a B.⑴b ⑵b C.⑴b ⑵a D.⑴a ⑵b

二、(每小题3,共6分)阅读《劝学》和《师说》中的选段,完成下列5—6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5.下列文言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能水也(游水)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

B.而闻者彰(清楚) 士大夫之族(类) ..

C.而耻学于师(以„„为耻) 而绝江河(横渡) ..

D.吾尝跂而望矣(踮起脚后跟) 今之众人(许多人) ...

6.下列分析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齿相师作对比,无意中流露出了对底层劳动者的轻视。

B.韩愈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解惑之师”是有区别的,前者“小”而后者“大”。

C.《劝学》选段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学习更要思考的道理,而《师说》选文中用了对比法论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

D.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第Ⅱ卷(共42分)

三、翻译句子

7.翻译下列文言句子。(6分)

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四、阅读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完成8—9题。(13分)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8.下面是对词的上阕中有关词语的分析,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万山红遍”的“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写出了红之广。

B.“层林尽染”的“染”字活画出岳麓山一带枫林仿佛人工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

C.“漫江碧透”的“透”字表现出江水的透明度很好,像天空那样明亮。

D.“百舸争流”的“争”字写活了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⑵_____________,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⑷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五、(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2题。

生命的暗示 欧阳斌

①清凉的秋雨送走了一个燥热的苦夏,燥热的心总算静默下来了。在这秋虫唧唧的黑色的秋夜里,我骤然从昏睡中惊醒。远方的钟楼上,响起了悠长的钟声。又一列火车隆隆驶过——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是生命的暗示吗?我在想,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吗?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须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为它那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那么人呢?仅仅因为生命比秋虫千百倍的绵长,就可以以生理需求为由,将千百个最美最令人激动的黎明慷慨地遗弃么?这是一个荒诞的联想。

②惟有钟声,以其绝对接近精确的殊荣,当之无愧地充当了生命的量尺。它那周而复始的切切呼唤里,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提醒。

③我们有一种珍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没有一个人来到世上就梦寐求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地增值。毕竟,生命只属于这一个人,而且仅仅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而却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因为失去的一切,又可能在新的层次上复得。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是很多的, 。诚然,有时,我们也渴望着悲壮的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生命的时候。那时,我们会毫不犹豫地以死明志, 。这样,死亡反而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就会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④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它本来的刻度。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了,他们的生命价值何在?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这一切绝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生命价值的客观性和历史性,使不绝于耳的喧嚣显得极其微不足道。

⑤一时一事的得失,似乎永远困扰着我们,永远是生命的烦恼之泉。其实,真正值得烦恼的命题在于: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做何种转化。对于这个千古之谜,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却没有任何一本哪怕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教科书能提出最完美的答案。人其实是最难认识自己的,也就更难找到自己生命的转化方式, 这正是一些人拥有一个失败的人生之根源。更悲惨的结局则在于,自以为找到了答案而其实完全是南辕北辙。所谓天才,无非就是能最早最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以最直接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由瞬间到永恒的有效转化。

⑥远方又响起了悠长的钟声。生命,这神秘而美丽,不可捉摸而异常珍贵的存在,你究竟隐逸着多少暗示?而哲人的终生存在,就是捕捉这样一些暗示么?永济市涑北中学照片集。

10.从全文看,生命隐逸着哪些暗示?请分点概括。(4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对这篇散文有关内容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这篇散文用抒情的笔调告诉我们,生命含有许许多多的暗示,提醒我们珍惜生命,并努力去实现自身生命的价值。

B.第一段中“在这秋虫唧唧的黑色的秋夜里,„„响起了悠长的钟声”,这里把生命的暗示形象化了,给人们以美感。

C.第4段说“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出它本来的刻度”,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另一把生命长度的量尺。

D.作者认为,一个人要是能最早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让瞬间的生命在永恒中定格,也就实现了生命的价值。

E.最后一段“远方又响起了悠长的钟声”与第一段“远方又响起了悠长的钟声”首尾呼应,进一步阐释了生命的神秘。

12.研读本文第③段文字,结合上下文内容,根据自己的见解,在文中划线处补写出符合文意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6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8分)

1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历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王国维借用宋代三位词人的句子来说明成大事业、做大学问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与词原意毫无联系。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境界用平易朴实的语言重新表述。(不超过40个字)(4....

分)

14. 仿照例句句式,在空格处填写上两个相似的句子。(4分)

希望是冷冷冰雪中灿烂开放的梅花,让你在严冬中感觉到春的气息;

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4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晨曦初露,那是一天的开始。

婴儿第一声啼哭,那是生命的开始。

踏进校园,那是学习的开始。

笑迎每一个人,那是生活的开始。

乌发染霜,那是新的生命阶段的开始„„

无论是新的生命的开始,还是工作、学习、生活的开始,都会有太多的内容,都会引发人太多的思考。请以“开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答案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 分)

(1). 骐骥一跃 , 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2).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 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3).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4).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韩愈《师说》)

(5).闻道有先后 ,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五、10.分点概括。(4分)

(1)要珍惜生命,必要时应不惜牺牲生命以维护它的神圣。

(2)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它的价值。

14. 希望是茫茫大海上明亮耀眼的灯塔,让你在暗夜中找到航行的方向; 希望是漫漫沙漠中水草丰美的绿洲,让你在绝境中引到生命的甘泉。(4分)

七、略。

山西省永济市涑北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学科竞赛 物理
篇三:永济市涑北中学照片集

永济市涑北中学校

2013-2014学年学科竞赛

高二物理试题

2014年4月28日 满分100分 用时90分钟

一、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多选已注明)

1.在电视机的显像管中,电子束的扫描是用磁偏转技术实现的,其扫描

原理如图所示,圆形区域内的偏转磁场方向垂直于圆面,当不加磁场时,

电子束将通过O点而打在屏幕的中心M点。为了使屏幕上出现一条以M

点为中点的亮线PQ,偏转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就是图永济市涑北中学照片集。

中的( )

t t

t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gerenjianli/94659.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