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sis,001

个人简历制作 时间:2020-06-20

【www.myl5520.com--个人简历制作】

第19课时6.2.1 频率分布表
篇一:sis,001

第一会所sis001

6.2 总体分布的估计 第19课时 频率分布表

【学习导航】

学习要求

1.感受如何用样本频率分布表去估计总体

分布;

2.自己亲自体验制作频率分布表的过程,

注意分组合理并确定恰当的组距;

【课堂互动】

自学评价

案例1 为了了解7月25日至8月24日北京地区的气温分布状况,我们对往年份这段时间的日最高气温进行抽样,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随机抽取近年来北京地区7月25日至8月24日的日最高气温,得到

间段的高温(≥33℃)状况呢? 【分析】

要比较两时间段的高温状况,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分别统计这两时间段中高温天数.如果天数差距明显,则结论显然,若天数差距不明显,可结合其它因素再综合考虑.上面两样本中的高温天数的频率用下表月25日至8月10日的高温天气的频率明显高于8月8日至8月24日.

上例说明,当总体很大或不便于获得时,可以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频率分布.我们把反映总体频率分布的表格称为频率分布表.

案例2 从某校高一年级的1002名新生中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身高样本,数据如下(单位:cm)。试作出该样

本的样本的频率分布表。

【分析】该组数据中最小值为151,最大值为180,它们相差29,可取区间[150.5,180.5],并将此区间分成10个小区间,每个小区间长度为3,再统计出每个区间内的频数并计算相应的频率,我们将整个取值区间的长度称为全距,分成的区间的长度称为组距。 【解】

(1)在全部数据中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30,决定以组距3将区间[150.5,180.5]分成10个组;

(2)从第一组?分别统计各150.5,153.5?开始,

组中的频数,再计算各组的频率,并将结果填

【小结】编制频率分布表的步骤如下:

(1)求全距,决定组数和组距,组距=全距/组数;

(2)分组,通常对组内数值所在区间取左闭右开区间,最后一组取闭区间;

(3)登记频数,计算频率,列出频率分布表.

在分组时,为了容易看出规律,一般分组

2)如果将这100个数据分为11组,则如何分组?组距为多少?

3)画出以上数据的频率分布表。

4)如果规定尺寸在?25.325,25.475?之间的零件为合格产品抽样检查,合格品率大于85%,这批零件才能通过检验,则这批产品能通过检验吗? 【解】

1)该组数据中最小值为25.24,最大值为25.56

,它们相差0.32,故可取区间 [25.235,25.565],并将此区间等分成11个区间,这100个零件尺寸的全距为 25.235 - 25.565=0.33 2)组距为0.33

?0.03 11

4)尺寸在之间的零件的累计频 20的数据样本,分组与频数为:?20,30?3个,?30,40?4个,?50,60?4个,?60,70?2个,则样?-?,50?上的可能性为( D ) (B)25% (D)70% (单

分析:全距 3.2-1.5=1.7 故可取区间

[1.45,3.25] 并将此区间分成6个小区间

3.一本书中,分组统计100个句子中的字数,得出下列结果:字数1~5个的15句,字数6~10个的27句,字数11~15个的32句,字数16~20个的15字,字数21~25个的8句,字数26~

第一会所sis001

30个的3句,请作出字数的频率分布表,并利用组中值对该书中平均每个句子包含的字数作出估计。

字数为:

3×0.15+8×0.27+13×0.32+18×0.15+23×0.08+28×0.03≈12个.

4.李老师为了分析一次数学考试情况,全校抽了50人,将分数分成5组,第一组到第三组的频数10,23,11,第四组的频率为0.08,那么落在第五组(89.5~99.5分)的频数是多少?频率是多少?全校300人中分数在89.5~99.5中的约有多少人?

解: 频率是每一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值,第四组的频率是0.08,则第四组的频数是4,从而可求出第五组的频数、频率,并由样本估计出全校300人中分数在89.5~99.5之间的人数.第四组的频数为0.08?50?4,第五组的频数为50-10-23-11-4=2,频率为全校在

89.5~99.5

0.04?300?12人.

2

?0.04,所以50

之间的约有

2011届数学高考复习名师精品教案:第89课时:第十章 排列、组合和概率-排列、组合、概率小结
篇二:sis,001

第89课时:第十章 排列、组合和概率——排列、组合、概率小结

课题:排列、组合、概率小结

一.课前预习:

1.从数字1,2,3,4,5中,随机抽取3个数字(允许重复)组成一个三位数其各位数字之和等于9的概率为 ( D )

1411(A) (B) (C) (D) 9943

2.从5位男教师和4位女教师中选出3位教师,派到3个班担任班主任(每班1位班主任),要求这3位班主任男、女教师都有,则不同的选派方案共有(B)

(A)210种 (B)420种 (C)630种 (D)840种

3.某校高三年级举行一次演讲赛共有10位同学参赛,其中一班有3位,二班有2位,其它班有5位,若采用抽签的方式确定他们的演讲顺序,则一班有3位同学恰好被排在一起(指演讲序号相连),而二班的2位同学没有被排在一起的概率为 ( D )

1111(A) (B) (C) (D) 102040120

4.若(1?2x)2004?a0?a1x?a2x2?...?a2004x2004 (x?R),

则(a0?a1)?(a0?a2)?(a0?a3)?...?(a0?a2004)?2004(用数字作答) .

5.某班试用电子投票系统选举班干部候选人.全班k名同学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他们的编号分别为1,2,?,k,规定:同意按“1”,不同意(含弃权)按“0”,

?1,第 i 号同学同意第 j 号同学当选令aij??

?0,第 i 号同学不同意第 j 号同学当选

,2,?,k,则同时同意第1,2号同学当选的人数为( B )其中i?1,2,?,k,且j?1

(A)a11?a12???a1k?a21?a22???a2k (B)a11a12?a21a22???ak1ak2

(C)a11?a21???a1k?a12?a22???ak2 (D)a11a21?a12a22???a1ka2k

6.从黄瓜、白菜、油菜、扁豆4种蔬菜品种中选出3种,分别种在不同土质的三块土地上,其中黄瓜必须种植,不同的种植方法共18种.

四.例题分析:

例1.对5副不同的手套进行不放回抽取,甲先任取一只,乙再任取一只,然后甲又任取一只,最后乙再任取一只.

(Ⅰ)求下列事件的概率:①A:甲正好取得两只配对手套;②B:乙正好取得两只配对手套;

(Ⅱ)A与B是否独立?并证明你的结论.

11C5?2?A821C5?2?A821(Ⅰ)①P(A)??. ②P(B)??. 44A109A109

11C52?2?C2?21P(A)P(B)?(Ⅱ)P(AB)?, 又, ?481A1063

∴P(A)P(B)≠P(AB),故A与B是不独立的.

例2.甲、乙两人参加一次英语口语考试,已知在备选的10道试题中,甲能答对其中的6题,乙能答对其中的8题,规定每次考试都从备选题中随机抽出3题进行测试,至少答对2题才算合格.

(Ⅰ)分别求甲答对试题数k(k?0,1,2,3)的概率;

(Ⅱ)求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考试合格的概率.

24.本小题主要考查概率统计的基础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满分12分.

k的概率分布如下:

(Ⅱ)设甲、乙两人考试合格的事件分别为A,B,则 21313C6C4?C6C82C2?C8214,. P(A)??P(B)??33C103C1015

因为事件A,B相互独立,

2141∴甲、乙两人考试均不合格的概率为P(A?B)?(1?)(1?)? 31545

44∴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考试合格的概率为P?1?P(A?B)?, 45

44答: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考试合格的概率为. 45

例3.袋中装有m个红球和n个白球,m?n?2,这些红球和白球除了颜色不同以外,其余都相同.从袋中同时取出2个球.

(1)若取出是2个红球的概率等于取出的是一红一白的2个球的概率的整数倍,试证m必为奇数;

sis,001。

(2)在m,n的数组中,若取出的球是同色的概率等于不同色的概率,试求失和m?n?40的所有数组(m,n) .

解:(1)设取出2个球是红球的概率是取出的球是一红一白2个球的概率的k倍

211CmCmC(k为整数)则有2?k2n Cm?nCm?n

∴m(m?1)?kmn ? m?2kn?1 2

∵k?Z,n?Z,∴m?2kn?1为奇数

2211m(m?1)n(n?1)Cm?CnCmCn??mn (2)由题意,有,∴?2222Cm?nCm?n

∴m2?m?n2?n?2mn?0

即(m?n)2?m?n,∵m?n?2,∴m?n?4,

∴4?m?n??7,m?n的取值只可能是2,3,4,5,6

相应的m?n的取值分别是4,9,16,25,36,

?m?3?m?6?m?10?m?15?m?21∴?或?或?或?或?, n?1n?3n?6n?10n?15?????

注意到m?n?2

∴(m,n)的数组值为(6,3),(10,6),(15,10),(21,15)

五.课后作业:

1.甲、乙两人独立地解同一问题,甲解决这个问题的概率是p1,乙解决这个问题的概率是p2,那么恰好有1人解决这个问题的概率是 ( )

(A)p1p2 (B)p1(1?p2)?p2(1?p1)

(C)1?p1p2 (D)1?(1?p1)(1?p2)

2.某人制定了一项旅游计划,从7个旅游城市中选择5个进行游览.如果A,B为

必选

城市,并且在游览过程中必须按先A后B的次序经过A,B两城市(A,B两城市可

以不

相邻),则有不同的游览线路 ( )

(A)120种 (B)240种 (C)480种 (D)600种

3.某电视台邀请了6位同学的父母共12人,请这12位家长中的4位介绍教育子

女的情况,那么这4位中至多一对夫妻的选择方法为 ( )

(A)15种 (B)120种 (C)240种 (D)480种

4.由等式x4?a1x3?a2x2?a3x?a4?(x?1)4?b1(x?1)3?b2(x?1)2?b3(x?1)1?b4定义f(a1,a2,a3,a4)?(b1,b2,b3,b4),则f(4,3,2,1,)等于 ( )sis,001。

(A)(1,2,3,4) (B)(0,3,4,0) (C)(?1,0,2,?2) (D)(0,?3,4,?1)

5.若(3a?2a)展开式中含有常数项,则正整数n的最小值是 ( )

(A)4 (B)5 (C) 6 (D)8 213n

6.三人传球由甲开始发球,并作第一传球,经5次传球后,球仍回到甲手中,则不同的传球方法共有 ( )

(A)6种 (B)8种 (C) 10种 (D)16种

7.有两排座位,前排11个座位,后排12个座位,现安排2人就座,规定前排中间的3个座位不能坐,并且这2人不左右相邻,那么不同排法的种数是( ) .

(A)234 (B)346 (C)350 (D)363

8.口袋内装有10个相同的球,其中5个球标有数字0,5个球标有数字1,若从袋中摸出5个球,那么摸出的5个球所标数字之和小于2或大于3的概率是 .

9.若在二项式(x+1)10的展开式中任取一项,则该项的系数为奇数的概率是 .

10.将标号为1,2,?,10的10个球放入标号为1,2,?,10的10个盒子内,每个盒内放一个球,则恰好有3个球的标号与其所在盒子的标号不一致的放入方法共有 .

11.已知10件产品中有3件是次品.

(1)任意取出3件产品作检验,求其中至少有1件是次品的概率;

(2)为了保证使3件次品全部检验出的概率超过0.6,最少应抽取几件产品作检验?

12.已知:有6个房间安排4个旅游者住,每人可以进住任一房间,且进住房间是等可能的,试求下列各事件的概率:(1)事件A:指定的4个房间各有1人;

(2)事件B:恰有4个房间各有1人;

(3)事件C:指定的某个房间有2人.

13.已知甲、乙两人投篮的命中率分别为0.4和0.6.现让每人各投两次,试分别求下列事件的概率:(Ⅰ)两人都投进两球;

(Ⅱ)两人至少投进三个球.

14.从汽车东站驾车至汽车西站的途中要经过8个交通岗,假设某辆汽车在各交通岗遇到红灯的事件是独立的,并且概率都是1. 3

(1)求这辆汽车首次遇到红灯前,已经过了两个交通岗的概率;sis,001。

(2)这辆汽车在途中恰好遇到4次红灯的概率.

2011届数学高考复习名师精品教案:第42课时:第五章 平面向量-线段的定比分点及平移
篇三:sis,001

第42课时:第五章 平面向量——线段的定比分点及平移 课题:线段的定比分点及平移

一.复习目标:

1.掌握线段的定比分点坐标公式和中点坐标公式,会用定比分点坐标公式求分

点坐标和?,会用中点坐标公式解决对称问题;

2.掌握平移公式,会用平移公式化简函数式或求平移后的函数解析式.

二.知识要点:

1.线段的定比分点:内分点、外分点、?的确定; ????????31.若点P分AB的比为,则点A分BP的比是 . 4?11y?x?2.把函数的图象,按向量a?(2,?4)平移后,图象的解析式是( ) 24

121113119121(A)y?x? (B)y?x? (C)y?x? (D)y??x? 24242424

??23.将函数y?x?4x?1顶点P按向量a平移后得到点P?(?1,3),则a? .

4.?ABC中三边中点分别是D(2,1),E(?3,4),F(?2,1),则?ABC的重心是 .

四.例题分析:

??????????例1.已知两点A(x,5),B(?2,y),点P(1,1)在直线AB上,且|AP|?2|BP|,

求点A和点B的坐标.

????M例2.已知A(1,2),B(?1,3),C(2,?2),点分BA的比?为3:1,点N在线段BC上,

且SAMNC?

2S?ABC,求点N的坐标. 3

?例3.已知函数 y??2(x?2)?1的图象经过按a平移后使得抛物线顶点在y轴2

?4上,且在x轴上截得的弦长为,求平移后函数解析式和a.

例4.已知D,E,F分比是?ABC的三边BC,CA,AB上的点,且使BDCEAF??,DCEAFB证明:?ABC与?DEF的重心相同.

五.课后作业:

??1.已知点(1,3)按向量a平移后得到点(4,1),则点(2,1)按向量a平移后的坐标是

( )

(A)(5,1) (B)(?5,?1) (C)(?5,1) (D)(5,?1)

????1????2.平面上有A(?2,1),B(1,4),D(4,?3)三点,点C在直线AB上,且AC?BC,2????1????连DC并延长到E,使|CE|?|ED|,则E点的坐标为( ) 4

8118115(A)(0,1) (B)(0,1)或(,) (C)(?,) (D)(?8,?) 33333

3.平移曲线y?f(x)使曲线上的点(1,1)变为(2,3),这时曲线方程为( )

(A)y?f(x?1)?2 (B)y?f(x?1)?2

(C)y?f(x?1)?2 (D)y?f(x?2)?1

???4.把一个函数的图象向量a?(,2)平移后图象的解析式为y?sin(x?)?2,44

则原来函数图象的解析式为 .

?1?x5.已知函数y?,按向量a平移该函数图形,使其化简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1?x

?式,则向量a= ,化简后的函数式为 .

????????????OA??OB6.已知A(1,0),B(0,?1),P(x,y),O为坐标原点,若OP?,则P点1??

的轨迹方程为 .

7.已知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为A(1,2),B(4,1),C(3,4),

(1)求三边的长;

(2)求AB边上的中线CM的长;

(3)求重心G的坐标;

(4)求?A的平分线AD的长;

(5)在AB上取一点P,使过P且平行于BC的直线PQ把?ABC的面积分成4:5的两部分,求点P的坐标.

8.如图已知三点A(0,8),B(?4,0),C(5,?3),D点内分AB的比是1:3,E在BC上,

且?BDE的面积是?ABC面积的一半,求E

9.将函数y??x2的图象进行怎样的平移,才能使平移后得到的图象与函数y?x2?x?2的两交点关于原点对称?并求平移后的图象的解析式

2011届数学高考复习名师精品教案:第104-106课时:第十四章 复数-复数的有关概念
篇四:sis,001

第104-106课时:第十四章 复数——复数的有关概念

法及复数的运算法则,复数与实数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主要知识:

1.数的概念的发展,复数的有关概念(实数、虚数、纯虚数、复数相等、共轭复数、模);

2.复数的代数表示与向量表示;

3.复数的加法与减法,复数的乘法与除法,复数的三角形式,复数三角形式的乘法与乘方,复数三角形式的除法与开方;

4.复数集中解实系数方程(包括一元二次方程、二项方程)。 复数在过去几年里是代数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的知识面广,对能力要求较高,是高考热点之一。但随着新教材对复数知识的淡化,高考试题比例下降,因此考生要把握好复习的尺度。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上看:复数部分考查的重点是基础知识题型和运算能力题型。基础知识部分重点是复数的有关概念、复数的代数形式、三角形式、两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及其应用,复平面内复数的几何表示及复向量的运算。主要考点为复数的模与辐角主值,共轭复数的概念和应用。若只涉及到一、二个知识点的试题大都集中在选择题和填空题;若涉及几个知识点的试题,往往是中、高档题目,解答此类问题一般要抓住相应的概念进行正确的变换,对有些题目,往往用数形结合可获得简捷的解法。有关复数n次乘方、求辐角(主值)等问题,涉及到复数的三角形式,首先要将所给复数转化为三角形式后再进行变换。

复数的运算是高考中复数部分的热点问题。主要考查复数的代数和三角形式的运算,复数模及辐角主值的求解及复向量运算等问题。

基于上述情况,我们在学习“复数”一章内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复数的概念几乎都是解题的手段。因此在学习复数时要在深入理解、熟练掌握复数概念上下功夫。除去复数相等、模、辐角、共轭等外,还要注意一

11

些重要而常不引起重视的概念。如:若有“3?z??4”。就是说z??R,而

zz

11

且很快联系到z??z??z?1或z?R,又∵z?1是不可能的,∴z?R。

zz

复数的三角形式和代数式,提供了将“复数问题实数化”的手段。 复数的几何意义也是解题的一个重要手段。

(2)对于涉及知识点多,与方程、三角、解析几何等知识综合运用的思想方法较多的题型,以及复数本身的综合题,一直成为学生的难点,应掌握规律及典型题型的技巧解法,并加以强化训练以突破此难点; (3)重视以下知识盲点:

①不能正确理解复数的几何意义,常常搞错向量旋转的方向; ②忽视方程的虚根成对出现的条件是实系数;

③盲目地将实数范围内数与形的一些结论,不加怀疑地引用到复数范围中来;

④容易混淆复数的有关概念,如纯虚数与虚数的区别问题,实轴与虚轴的交

集问题,复数辐角主值的范围问题等。 (二)知识点详析 1.知识体系表解

2.复数的有关概念和性质:

(1)i称为虚数单位,规定i2??1,形如a+bi的数称为复数,其中a,b∈R. (2)复数的分类(下面的a,b均为实数

)

(3)复数的相等设复数z1?a1?b1i,z2?a2?b2i(a1,b1,a2,b2?R),那么z1?z2

的充要条件是:a1?b1且a2?b2.

(4)复数的几何表示复数z=a+bi(a,b∈R)可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Z(a,b)来表示.这时称此平面为复平面,x轴称为实轴,y轴除去原点称为虚轴.这样,全体复数集C与复平面上全体点集是一一对应的.

复数z=a+bi?a,b?R?.在复平面内还可以用以原点O为起点,以点Z(a,

b)

向量所成的集合也是一一对应的(例外的是复数0对应点O,看成零向量). (7)复数与实数不同处

①任意两个实数可以比较大小,而任意两个复数中至少有一个不是实数时就不能比较大小.

②实数对于四则运算是通行无阻的,但不是任何实数都可以开偶次方.而复数对四则运算和开方均通行无阻. 3.有关计算:

⑴in?n?N*?怎样计算?(先求n被4除所得的余数,i4k?r?ir ?k?N*,r?N?)

131⑵?1???i、?2???i是1的两个虚立方根,并且:

2222

32

?13??2?1?12??2?2??1

1

?1

??2

1

?2

??1

1??22??1?1??2??1

⑶ 复数集内的三角形不等式是:z1?z2?z1?z2?z1?z2,z1、z2对应的向量共线且反向(同向)时取等号,右边在复数z1、z2对应的向量共线且同向(反向)时取等号。

⑷ 棣莫佛定理是:?r(cos??isin?)??rn(cosn??isinn?)(n?Z)

n

⑸ 若非零复数z?r(cos??isin?),则z的n次方根有n个,即:

2k???2k???

?isin)(k?0,1,2,?,n?1) nn

它们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分布上有什么特殊关系?

zk?r(cos

都位于圆心在原点,半径为r的圆上,并且把这个圆n等分。 ⑹ 若z1?2,z2?3(cos

?

?isin)?z1,复数z1、z2对应的点分别是A、B,则△33

?

1?

AOB(O为坐标原点)的面积是?2?6?sin?3。

23

2

⑺ z?z=z。sis,001。

⑻ 复平面内复数z对应的点的几个基本轨迹: ①argz??(?为实常数)?轨迹为一条射线。

②arg(z?z0)??(z0是复常数,?是实常数)?轨迹为一条射线。 ③z?z0?r(r是正的常数)?轨迹是一个圆。

④z?z1?z?z2(z1、z2是复常数)?轨迹是一条直线。

⑤z?z1?z?z2?2a(z1、z2是复常数,a是正的常数)?轨迹有三种可能情形:a)当2a?z1?z2时,轨迹为椭圆;b)当2a?z1?z2时,轨迹为一条线段;c)当

2a?z1?z2时,轨迹不存在。

⑥z?z1?z?z2?2a(a是正的常数)?轨迹有三种可能情形:a)当2a?z1?z2时,轨迹为双曲线;b)当2a?z1?z2时,轨迹为两条射线;c)当2a?z1?z2时,轨迹不存在。 4.学习目标

(1)联系实数的性质与运算等内容,加强对复数概念的认识;

(2)理顺复数的三种表示形式及相互转换

(3)正确区分复数的有关概念;

(4)掌握复数几何意义,注意复数与三角、解几等内容的综合;

(5)正确掌握复数的运算: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乘、除;三角形式的乘、除、乘方、开方及几何意义;虚数单位i及1的立方虚根ω的性质;模及共轭复数的性质;

(6)掌握化归思想——将复数问题实数化(三角化、几何化); (7)掌握方程思想——利用复数及其相等的有关充要条件,建立相应的方程,转化复数问题。

虚 数 数

(三)例题分析: 实数集 集

Ⅰ.2004年高考数学题选

1+1. (2004年四川卷理3)设复数ω=-1+i,则

ω=

A.–ω B.ω2 C.?1 D.12

?

2.(2004重庆卷2))设复数z?1?2i,则z2?2z, 则Z2?2Z?( ) A.–3 B.3 C.-3i D.3i

3. (2004高考数学试题广东B卷14)已知复数z与 (z +2)2-8i 均是纯虚数,则 z = . Ⅱ.范例分析

①实数?②虚数?③纯虚数?

①复数z是实数的充要条件是:

∴当m=?2时复数z为实数. ②复数z是虚数的充要条件:

∴当m≠?3且m≠?2时复数z为虚数 ③复数z是纯虚数的充要条件是:

∴当m=1时复数z为纯虚数.

【说明】要注意复数z实部的定义域是m≠?3,它是考虑复数z是实数,虚数纯虚数的必要条件.

要特别注意复数z=a+bi(a,b∈R)为纯虚数的充要条件是a=0且b≠0.

[ ]

z??2?z??1?4?4z?z?1,所以z?

2

2

2

53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gerenjianli/110329.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