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心经解读

经典散文 时间:2021-12-12

【www.myl5520.com--经典散文】

心经解读【一】

《心经》解读:一部最短的经典

  《心经》解读:一部最短的经典

  这人世间,有一部最短的经典。这部经典只有二百六十个字,就是佛门留给我们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通常则称为《心经》。

  二百六十个字是太少了。和这人间积存起来的浩如烟海的文字相比,二百六十个字能写下一些什么呢?我们又怎么能设想仅仅用二百六十个字,就能完成一部经典呢?

  然而事情又确乎是这样。佛门就用这不足一页的文字,为我们讲说了天上人间的秘密。用我们惯常的话语来说,就把世界观、生命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等,都依次地写在了这部经典里。这样就不能不说,这便是人世间的一个圣迹。

  我们曾经感到过一种欠缺,就是我们听说过各种各样的一家之言,却不曾聆听过佛陀的经验。这就有些不够谨慎了,要是这之中刚好含藏着什么秘密的话,我们寻寻觅觅,人生又如白驹过隙,不就错过了这样慈悲的知见?

  那末现在,在我们陆陆续续地听说了一些佛法之后,如果我们至少也该读完一部佛经的话,或许就可以看一看这部最短的经典。

  我们不会吝啬这二百六十个字吧?我们平日里徒劳地读过的文字,又何止千言万语?要是我们一生里只省下这样一点时间,说不定就能领会到佛陀的心意,由此就能到智慧的彼岸去,那又该是怎样的有幸呢?这题名里的“般若”和“波罗蜜多”的意思,就是智慧和去彼岸,便正是要领我们到智慧的彼岸去。

  我们对彼岸当然有许多怀疑。我们固然深味这人生的辛苦和悲凉,到若要寻找彼岸,又让人疑心只是一种幻想。我们已经看到了,像鸟儿被关在笼子里一样,我们其实也是被囚禁在世界和身心的樊笼里的;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生命本身,就决定着我们有生老病死和喜怒哀乐等等,又哪里能找到一种办法,来度尽我们的一切苦厄呢?

  我们找不到这种办法,是因为我们一直都不知道世界和生命的秘密。然而佛陀在经过千辛万苦的寻觅之后,却解开了这些秘密,于是才慈悲地对我们说,这种根本的办法其实是有的。

  而这种办法的精髓,也即是佛法的心要,便收在了这部经典里。

  所以经文的一开头便这样说: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句话就可以看作经文的第一段,是一句总论,即以观自在菩萨为例,来作一个缘起。

  菩萨就是觉悟了的人,是不是呢?我们没有觉悟,所以我们不知道彼岸的景象;这位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也就到达了智慧的彼岸,所以就能在这种智慧的状态之中观自在,照见种种我们所不知道的情景。

  原来我们也不明白,如果有彼岸的话,这彼岸会在哪里。后来听说过一些佛法之后,我们也就有些明白了,这彼岸并不在天涯海角,而正是在我们的心里。我们的心里充满了形形色色的念头,也就像一面染上了各种颜色的镜子,是什么都映照不清楚的,这就是在此岸;而菩萨放下了心里的念头之后,就好比镜子被擦试干净了,心里所固有的智慧便立即显现出来,也就是在彼岸了。智慧是什么?智慧当然就是能量和信息。这时候菩萨所显现出来的般若智慧,就是能照见世界和生命的真相的。

  这真相又是什么呢?真相就是五蕴皆空。也就是说,在这种照见之下,菩萨便从最精微的角度看破了这个世界,发现构成世界和生命的五种物质形态,即色、受、想、行、识五种物质表现,本来都是“空”的。这一切的本质既然都是“空”的,当然也就有办法摆脱一切苦厄。因为我们的一切苦厄,不都是对“有”而言的?好比要先有一朵花,然后才会有花开花落和风吹雨打;又要先有一副身躯和一颗识心,然后才会有生老病死和处心积虑;如果我们能把身心都还原为这种空灵的状态的话,又还会有什么苦厄呢?

  “空”自然不是空无所有。空无所有是我们的一种错觉,一种误会。天空里漂浮着一朵白云,大海上卷起来一团浪花,跟着这云朵和浪花又都消失了,但哪里又是空无所有呢?在这个物质的宇宙世界里,就连满天的繁星也是靠引力而悬浮着的,又哪里能找到一种空无所有的状态呢?

  所以经文在用一句话说完这个绪论之后,接着便要从世界的根柢说起,首先要把世界的真相为我们作一个说明。

  和所有佛经的记载一样,佛陀讲经的时候,都有特定的对象。《心经》的听讲者,就是一个叫舍利弗的弟子。这些真相虽然是对舍利弗讲述的,便也是为全体众生讲述的。

  经文的绪论用了二十五个字。那末到了第二段,讲述佛陀的世界观,则有二十六个字。

  包括呼叫弟子的名字在内,这二十六个字便是这样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就是色空说了,这样的话语就是我们曾经听说过的。或许是因为有一个空字吧,在原来,我们便把它当作了佛法的虚无和消极的凭据。

  然而色又怎么不是空的呢?色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形有象的物质,我们把这些物质不断地分割下去,先是分子和原子,后来是电子和基本粒子,愈往后走就愈是无形无象了,不就仿佛是“空”的?

  我们原来是误会了,佛法说到“空”的时候,说的也就是那种构成世界的最原初的物质。我们不是至今也没有找到这种物质?而佛陀却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发现了这种物质。这种物质太精微了,看不见也摸不着,就像空的一样;然而它又真实地存在着,并非是空无所有的;所以在另外的一些时候,佛门就把它称为真如或如来,也称为实性、实际或实体。色的世界既然是由这种“空”的实体聚合而成的,那么我们在说到世界的时候,又该说它是色呢,还是空的呢?说色说空便都不确切,当然就只能说色空并不相异。

  这就并非虚无,也不是消极了,若不如此,便难免是偏执的。

  那末这是说“色”,说一切有形有象的物质,包括山河大地,楼房车辆,还有我们的这副身躯,在根柢上都是“空”的。

  然而“空’在聚合为这个世界的时候,又是不是只表现为“色”这样一种物质形式呢?当然又不是。其实这“色”的层次,佛法说它是一种“质碍”,不过是一种表面而粗糙的层次。经文接着就给我们指出来,在“色”的后面,就还有“受、想、行、识”。它们同样都是“空”生出来的,不仅同样是物质和物质现象,而且是更为深入和精微的物质形式。

  这儿的“受”和“想”就无须多说了,和“色’的现象相比,我们的感觉和意识诚然就更为隐密。至于“行”和“识”呢,则不能望文生义,不能误会为行为和意识。“行”是什么?“行”是对“想”的进一步剖析,佛法说“行”是迁流,就说它比“想”更加精细。“识”是什么?“识”又是对“行”的进一步的探索,佛法说“识”是藏识,就说它比“行”更为隐蔽。不妨用比喻来说的话,我们不是已经知道了,在物质的后面,就还有分子、原子、电子和基本粒子?那末参照地排列起来,这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排列,也便是“色、受、想、行、识”。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就意味着,经文在这里给我们描绘出来的,就既是世界的模式,同时也是生命的体系。这样便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我们的生命就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个缩影,天人也本来合一。

  你以为怎样呢?这不就是一个平常而巨大的秘密?长久以来,当我们说到世界的时候,就总是把我们自己当做主体,而把世界视为客体,好像我们是生活在世界之外,物质的世界并不包括我们自己,我们的感觉和意识等等也不是物质的。所以我们在寻找世界的根柢的时候,就有些像一个背着孩子找孩子的女人一样,只顾着在身旁的世界里张望,却忽略了那种最原初最精微的物质,其实就在我们自己的身上。现在经佛法一提醒,事情就变得完整而清晰,这儿的“色、受、想、行、识”,便覆盖了世界和我们自己。这就使我们恍悟到了,不仅“色”的世界是物质的,还有我们自己的“受、想、行、识”,也同样是物质的。若问“识”之后又是些什么呢?“识”之后诚然就是“空”了。所以我们只消回过头来打量一下自己的生命,沿着色受想行识这样的层次逐渐深入下去,也就能得知世界的秘密。

  这是不是就有一些玄虚?其实也不,不过是我们没有这样地试验过而已。佛法是讲信、解、行、证的,如果我们能依照佛法的指引,认真地试验一下,那末或多或少的,也就能体验到这种秘密。心经解读。

  确实,我们活着,如果只停留在“色”和“受”的层次上,其粗疏就可想而知,其遗憾也不言而喻。即便是来到“想”的层次上,这“想”便再大也有限,反过来也会限定我们自己,使我们成为一个狭小而固执的小我。但如果我们不以为自己之所“想”就天经地义,也不总是在“色”和“受”里去寻求满足和刺激,而是换一条路径走一走,比方说安安稳稳地坐下来,设法把眼耳鼻舌都关闭起来,然后往自己的生命深处查看一下,又会怎样呢?这样一来,在我们确实地安静下来以后,即进入了佛法所说的禅定状态以后,不仅“色”和“受”的侵扰会消隐下去,就连我们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便也是可以消解和轻减的。等到这样的功夫纯熟之后,我们也就能进入“行”和“识”的境地。

  “行”和“识”的境界自然就更加深远和宽阔,这里我们不妨作一个比喻。让我们先把“想”比作一篇文章好了,一个人的思想确实也就像一篇文章,是一个被限定了的整体,所以是疆界分明的,不能彼此进入的。这时候“行”是什么呢?“行”是迁流,是一种能流动的东西,便好比是文章之中的句子,同样的一个句子也就可以进入到好些不同的文章里去。至于“识”呢,在这种情况下,便自然是更加自由的单字了,所有的句子和文章便都是由它组成的。这一切也就犹如说,你如果是一团板结的物质的话,就是非常之不自由的;但如果你不是物体而是分子呢,就会自由得多了;更不用说你还是电子和基本粒子,如果到了这样的地步,又还有什么东西能阻挡你,你又还有什么地方不能去呢?

  这一切诚然有些不可思议;然而这似乎不可思议的一切,却正是佛法所发现的秘密。当年释迦牟尼王子在菩提树下证道之后,他的心灵就最终摆脱了色受想行识的重负,便和宇宙万物全息相应,便看见了三世十方的所有景象,得知了宇宙万物的一切根柢。而观自在菩萨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便同样验证了这一秘密,照见了“色”和“受、想、行、识”都是“空”的。而这种“空”,自然也就是万物的本质,世界的依据。

  这样地说下来,诚然就要说到生命的规律,所以经文也就进入了第三段, 用八十二个字写成了下面的文句: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不用说,这儿的“诸法空相”,说的也就是世界和生命的本相,本来的面目或本来的模样。

  事物诚然有自己的本相,比方说五光十色的万花筒吧,一旦拆开来之后,不是就只有几粒细碎的玻璃?还有雪花,或者云霞,虽说是变化万千,但追寻到终极的地方,还原为本来的面目,也不过是氢原子和氧原子而已。那末“诸法”呢?即是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物质现象,其真相又是怎样的呢?在经过了上一个段落的开示之后,我们应该意识到,色受想行识诸法的本相也就同样是“空”的。并且其空灵的程度,就绝非原子电子之类的存在可以比拟;本来都无法描述了,如果勉强地描述一下的话,这种空灵的本相,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和不增不减的。

  什么东西会这样玄秘,能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和不增不减呢?我们又能在哪儿找到这种东西呢?其实一经说破,我们就不难猛省,你只要能回过头来,审视一下你的意识就行。你不是有喜怒哀乐,还有受想行识?这样的现象不就很玄秘?而先贤这时候就启发我们说,那末在你的喜怒哀乐和受想行识还没有发动之前,是不是还应该有一个东西 ?一者是所指,一者则是能指,你就想想看吧,那个可以用来化作喜怒哀乐和受想行识的东西,那又该是一种怎样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始终载负着的灵智,就是佛法所说的真如实体。这便是世界和生命的本来面目,无比精微,无比空灵,虽然是“空相”,却又是真实不虚地存在着的。

  仍然用比喻来说的话,我们就姑且把这种空相比喻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无形无象,也无踪无影。然而什么时候,这原子一聚合起来,不就成了汽,成了云朵和水,最后还会凝结为冰?世界和生命的情形也一样,终极的地方是一片妙明,后来便结成了暗色,有了色受想行识。这就是无中生有了,我们的生命就是其中的一种能量体系,是色受想行识的一种集成。有了世界和生命这个“有”之后,又才有眼耳鼻舌身意和色身香味触法,乃至于生老病死和苦集灭道等等,所有这一切,便不过是能量的聚集、控制和耗散,是彼此的交流、转化和合成。缘起而性空,性空而缘起,只有空灵的本相才永恒不变,而一切的“有”,便都像泡影一样,是随缘生灭的,不能常住的。

  所以经文在这里就用了一连串的“无”,来说明诸法和万有的本性。如果我们不明白这一点,只看见“有”,不知道“无”,便会执着于“有”,即是执着于自己的得失和见解,执着于各种各样的本来就留不住的东西,若依佛法看来,也就是痴迷,就是“无明”。而这种痴迷或“无明”的状态,自然也就是一种“有”的物质状态,便会始终控制和牵引着我们,使我们永远在“有”的境况里轮回,包括只是在佛学和道法里纠缠,而不能达到“无智亦无得”的境界,回归于终极和永恒的存在。

  那末反过来,如果我们清楚了世界和生命的这种真相以后,事情又会怎样呢?应该说很显然,这样一来,我们也就找到了事物的终极的依据。我们原来不知道这种根本的秘密,没有这样的终极的依据,所以我们在讨论着这生命和人生的时候,便只能是瞎子摸象似的,一切都只能是自圆其说和自由认取,于是才众声喧哗,纵有所得和所见,也只是一些浅显的体验和相对的道理,经不住再问一下为什么,到底是不了义。现在当然就不同了,依照这种根本的秘密,对于我们今生今世的生命来说,也就能引导出一种终极的含义。

  所以紧接着,经文也就有了第四段和第五段,即分别以菩萨和诸佛的人生选择为例,来为我们说明生命和人生所能有的终极的意义。

  明白了生命的真相的菩萨们,是怎样来度过自己的一生的呢?

  上面一段的最后一句得到了一个结束语,“无智亦无得”,就是说要解放我们的心识和不计较我们的所得;这就显得不同于常理,不免让人生疑;又不要有见解,又不能追求利益,这人生还有什么呢?这时候经文便对我们解释说,并非是什么都没有,菩萨们就是因为解除了这些束缚,才解放和超越了自己,然后才得到一个完整的天地。

  “以无所得故”,经文接着便这样说,“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这儿便有三个衔接着的缘故,一是无所得故,二是般若波罗蜜多故,三是无挂碍故。我们如果要了解其中的道理,就不妨从反面的情形,来体悟一下这种缘故。

  一个人设若不是“无所得”,而是要不断地有所得,那又怎么样呢?应该说很清楚,这便是我们通常所见到的情形。这所得便始终有限,同时又永无止境。这样一来,生活就总是在别处,幸福也总是在你不在的地方,你便永远要在这样那样的所得之中游泳,到死也不会有岸,不会有片刻的安宁。而你的种种所得,又注定是留不住的,是非成败都转头空,到头来都难免风流云散,如梦幻泡影。即便再轮回一次,也还是依然故我,也只能照样的忙个不停。如果一切只能是这样地重复的话,你作为万物之灵长,这灵长之处又何在呢?不就值得人深省?

  我们不必畏惧这个“无所得”。比方说你的一双手吧,如果你得到了一点什么东西,便始终紧紧地把它捏在手里,再也不肯放下,害怕这样一来就会无所得,你的这双手又还会有什么用呢?又怎么能像你所希望的那样,去拥抱整个的世界呢?手如此,心灵当然也是这样。如果我们的心灵被这样那样的所得填塞得满满的,就像天空里始终布满着云絮,智慧的蓝天又怎么能够显现出来呢?所以菩萨们就不执着于自己之所得,才能够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照见心灵的蓝天。照见了蓝天之后,便明白原来在心灵漂浮着的种种见解和念头,不过是一些靠不住的云絮,从此便不再被这些云絮所迷惑,能够心无挂碍。

  我们的迷误就在于心有挂碍,一颗心始终被层出不穷的云絮遮盖着,这云絮就成了我们的自我,想不到放开,不愿意放开,乃至没法放开。在这种情况下,世界虽说只有一个,但在不同的人们来说,就注定要用自己的这一团云絮一般的心识去看待世界,然后便固执己见,给人生加上种种的目的,给世界蒙上种种的色彩。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也如是,这自然是境由心造;至于杯弓蛇影呢?风声鹤唳呢?也就是颠倒梦想和心怀恐惧了。所以我们也清楚,正常的人们与精神病患者之间,就不过是程度上的差别而已。随着日子的越来越繁复,诱惑和刺激也越来越深重,我们的心也就越来越浮躁。其浮躁的程度,便好比闷热而黑暗的锅子似的。这时候除了依法修行的菩萨们而外,谁又能解脱自在,远离颠倒梦想,而最终达到涅盘的境地呢?

  涅盘的意思就是圆寂。完全可以说,这圆寂二字,也就概括了佛法的秘密。想想看吧,不就只有圆满的又才是寂静的、寂静的又才是圆满的?菩萨们从无 所得开始,不断解放和超越自己,到后来便心无挂碍,心灵所固有的智慧便显现出来,即是恢复了生命的本相,回归了生命的本体,这便是圆寂。到了这样的时候,菩萨们便能够不离万物,不住万物,与世界全息相应,完成了天人合一。所以最高果位的菩萨,也就是等觉菩萨和妙觉菩萨,就与三世诸佛无异,其觉受的境界便和三世诸佛是一样的。

  这种终极的境界,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经文的第五段便说: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一切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佛菩萨们,便安住在这样的正觉里。在摆脱了生死的轮回和一切苦厄之后,才是不生不灭的,解脱自在的。

  话到这里似乎就说完了。余下来的最后一段,六十五个字,便要为这一切作一个结论。而这时候,在我们跟着经文一路地走过来,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之后,这结论也就是十分清楚的: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咒诚然就是一种真言,一种最真实、最有力的言语。那末相比之下,又还有什么言语,能比般若波罗蜜多更真实、更有力呢?现在把前面说过的一切总括起来,这一部经典的心要也就可以归结为这样一句真言: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让我们都到彼岸去吧,快快的得到觉悟。

  也许你很难相信这一切?

  又也许你相信了,又还是愿意留在颠倒梦想里,认为这样才更美丽,即便坠入地狱也在所不惜?

  这当然都由你。佛法说命自我立,世界并不是神明创造的,也没有神明在支配着你,你的命运全在你自己的手里。

  但是又也许,你确实看到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喧哗与骚动,却找不到你能认可的意义,那又如之何呢?那末这时候,在你上下求索又仍然归途茫茫的时候,便还有这样的一条路经留在这里。

  这便是诸佛菩萨和古往今来的高僧大德们验证过的一个秘密。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而我们如果要接近佛法的话,诚然就要以经典的开示为依据。依佛说则是佛法,不依佛说则不是佛法。道理也好,法门也好,便全在这里。

心经解读【二】

星云大师解读《心经》中的九个层次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心经》修行密法

  唐僧西天所取经书中最简要的就是“《心经》”。现代高僧注释的都是《心经》显意。然早在大唐,禅宗九祖大颠和尚在修行中,就次第入顿证悟了《心经》中的密法,写《大颠和尚注<心经>》。《心经》中隐藏着一部修炼出世的密法,即如何从海底轮沿中脉直冲梵天轮,去会合宙心大日如来,从而得道成佛的密径。

  观自在菩萨

  观自在菩萨的显意是观音菩萨,但不解其密意终不得真谛。佛经的真正价值是教给后人一套开悟、修行得道的方法,使众生能渡到彼岸回归宙心本源。这五个字的密意是指修行者在打坐入静时,至极静入定时会观见一“无位真人”即自在菩萨,在自己的身体出出进进。此即修行者的元神、大灵、真我,摩尼珠。

  《心经》中的第一层次

  生命能量主要分布在脑和脊椎,其70%-90%集中在海底轮和水轮。通过打坐及冥想调息将此生命能量沿中脉提升并集中至月轮时,松果体内就可观见一个明亮的性光团。此称为月、佛性、自性或自在。月明后方可行观,叫自性观。在入定后所观见的自性就是自在菩萨。这是《心经》修行密法的起点。

  《心经》中的第二层次

  菩萨观是已经进入大观的神通,已成就了三魂合观。大观时见到了什么?五蕴皆空!色、受、想、行、识,破了肉身的“我”。若五蕴不空,依堕落生死轮回苦。只有悟到蕴空法的人,才可以度过一切苦厄。如把度理解为观音来度人救苦不是《心经》的本意。佛不度人人自度,行至菩萨观才能自度。

  《心经》中的第三层次

  《心经》里舍利子密意是表示一种特殊的生命形态。脱离人体遁入虚空灵界的自性就叫舍利子。它是自性本空,亦色亦空,色空不二。舍利子出现后你的修行就会进入色空同观。人的六根六识也是互相神通妙用,此时的“真我”是无眼能看(天眼通),无耳能听(天耳通),无脚能行(神足通),等等。

  《心经》中的第四层次

  又来舍利子,诸漏已尽,修到此时已成就了漏尽通,以归寂灭。此时修行者若打算舍弃人身出三界,回归法界外,自在更无忧,获得真舍利子。如若不明白,也不要再问了,还去静坐吧。照见五蕴实无所有,自然入空。既得入空,其法亦空。无生死可断,无涅槃可证,此即等觉、妙觉之境界。

  《心经》中的第五层次

  修行到层次终于明白"真我"的体性了: (1)永恒性;(2)不染性,生命载体不能沾染它;(3)虚空性,阳光电光可以穿过它,但不相溶;(4)灵性,无所不知;(5)独立性,既可与宙心相溶充满宇宙,又可飘移出而独立存在;(6)依附性,可依附在动物植物人身上而成为其主宰,也可离去另寻载体。

  《心经》中的第六层次

  修到第五层次是人空法不空,自性溶入光的海洋,是很多佛门弟子误认为的最高境界。问题在于这个所谓的最高境界其实并没出三界,而仅是在三界内寂灭了,误以为涅槃当佛去了。修行最危险的就是到第五层次而止观止行。第六层次要继续前行,日夜精进,得无所得,自性清净,无得无失。

  《心经》中的第七层次

  修行到此成了人法俱空,无人无法了,溶入光的海洋而无智无得的永恒散解。但是生命并没有消失。了得人空名曰菩提,了得法空名曰萨埵,人法俱空名曰妙觉。果行圆满,得四果阿罗汉位,入第七密度世界。转凡成圣,悟佛三昧,无师智,自然智。继续精进前行则是第八密度菩萨世间。

  《心经》中的第八层次

  修行到上一层人法俱空后,切不可止步,而须依据大神咒去找回自我的存在,这叫空不落空。若仅止于人法俱空,就心有挂碍而产生恐怖。这个心是指修行者的天心,即大灵,时时牵挂色魂的得失。只有按般若波罗密多大神咒接着修,方可无有恐怖,穷尽之法,全部放下,知见无见,即是涅槃。

  《心经》中的第九层次

  三世诸佛之母即宙心大日如来。般若波罗密多,此即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是宇宙间威力最大的咒,意思是:我与宇宙同在,我与大日如来同在。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这个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果位称为无上正真,园顿上乘。蓦然顿悟,亲见无上正真当为佛。佛祖拈花一笑,不可说…

  般若波罗密多

  般若即光明法船,波罗即乘此船方可出界,密多即宙心。此大明咒明确告诉众生,乘光明法船出三界回归宙心本源。这是末法时期最殊胜的回归宙心成佛之法。《心经》中观音最后告诫说,既然已经把最高、最上乘的修行功法说给你们了,“揭谛揭谛…”去吧,去吧,一起修行去彼岸吧,好自为之吧!

心经解读【三】

南怀瑾《心经》注解

《心经》全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心经》注解

南怀瑾大师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心经何故无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等六种成就,以证明是佛说呢?

  唐太宗时,有一位国师名玄奘法师,在家姓陈,十二岁时跟随哥哥出家,出了家后,读一切经典,有些经典是鸠摩罗什法师翻译,有些经典是别的法师翻译,他对有些语句生疑,很想到印度取经,后来在四川成都挂单,遇到一位老和尚,身生疥癞,人不敢近,惟有年轻的玄奘法师,以一颗同情心侍奉他,为他洗脓血,涂药,不久,这老和尚的疥癞病痊愈,老和尚感他调治之恩,无以为报,惟有一部经,可以口传给他,就是这一部心经,一共二百六十字,念了一遍,玄奘法师便记在心内,后来把它译出来,一个字也没有更改;鸠摩罗什法师也有翻译这部心经,名叫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有如是我闻等语,但不及老和尚传给玄奘法师所说的那么简洁流利清楚,那位老和尚又是甚么人呢?他就是观音菩萨。

  玄奘法师后来到印度取经,经过八百里沙漠,上无飞鸟,下无走兽,中间无人,惟多鬼怪,念任何经也不能降服,一念心经,所有邪魔鬼怪隐藏,仗这心经的功德神力,成功到印度取经,十五年后回中土,成为国师,专心翻译经典。

  心之神力是观音菩萨,心之智力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心内的法力,就是大行普贤菩萨,心中的愿力,就是地藏王菩萨。心经解读。

  这部心经是观音菩萨教我们明心,凡夫末明心,起烦恼作业,受无边生死苦,所以文中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一开始就教我们要认识自己,自己不认识不能度自己,认识自己就能度自己,还要认识众生,认识众生就能度众生,诸佛认识自己,也认识众生,故诸佛成佛度众生。

  华严经云:“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十方如来同一个心,无两个心,阿弥陀佛的心与释迦佛的心相同,释迦如来的心与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心亦相同,所以十力无量佛都是一个心,返观众生心,个个不同,因为众生的心是妄心,妄心又如何会相同,你有你的妄,我有我的妄,一百人有一百人的妄,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何谓观自在?对机说法,对病落药,一切众生无始劫以来,背了自己的菩提心而去观法,背菩提心观法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于一切法不得自在,被法所缚,离菩提心观色,便著色,为色所缚,不得自在,离菩提心闻声,便染声,被声音所缚,不得自在,离菩提心嗅香,为香所染,为香所缚,不得自在,离菩提心讲话,著了语言文字,亦不得自在,离菩提心觉触,昧著了触,为触尘所缚,不得自在,过在何处呢?皆由背了自己的心而观一切法,著一切法,于一切法不得自在,若能背法观心,心明法空,于一切法得自在,故观音菩萨的“观”字,不是叫我们观法,若观黄金,可能起盗心:观色则著色,观名则求名,所以要离境——离三界之境、离六尘之境、离人天之境、还有,离目前之境,而观自己的心,观心则无心,心空境寂,一切法如幻如化,于一切法得自在。

  大悲忏内,观音菩萨云:“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枯竭,我若向地狱,地狱自消灭,我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我若向修罗,恶心自调伏,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观音菩萨观心,于一切法得自在,故名观自在。

  普门品云: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于火坑得自在。

  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于水得自在。

  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于王难得自在。

  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于怨贼得自在。

  观音菩萨不但于种种难得自在,于贪嗔痴三毒亦得自在,亦令受持观音菩萨圣号的人得自在。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友——于求男求女得自在。

  但供养观音菩萨,与受持供养恒河沙菩萨的功德相同——所谓一多自在。

  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于一切身得自在。

  有些人把“观自在”解作观自己所在,那自己又是甚么?自己要认识自己,自已是众生:只缘众生迷了佛,识得众生便识得佛,不是佛迷了众生,度了众生便无迷,不迷便见佛,佛是众生所成,一定要认识众生,犹如馒头、水饺,为面粉所成,是故一定要认识面粉。

  下文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如何照见五蕴皆空呢?要用般若力,般若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内发现。自己就是五蕴,五蕴空,度一切苦厄,若被五蕴所覆,便不能认识自己,所以人人念佛,也不识得念佛是谁,因为被五蕴所覆,因此要加般若力,所谓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但这个“深”字很重要,大乘称为深般若,小乘称为小般若,我认为这个深般若是大乘的般若,般若必定深,我们念佛,佛从何处出呢?

  你要看!

  越看越深,绝不容易看到底,所以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我们看这个念佛是谁,亦无有来处,惟有看他从那个地方出,就从那个地方直看下去?诸法无有来处,是故看不到来处,若有来处,如来便不是无所从来,而是有所从来,既然如来无所从来,佛号亦无所从来,既无来处,便是深,是故甚深般若无底。虽然看不到佛号从何处来,但已入了另一世界,而这个浊恶世便空了,无论你看甚么?看念佛是谁、看自己拜佛、看自己讲话、看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一切法都无来处,甚深!甚深!故般若称为深般若。

  有些有善根的人,坐禅时身体空了,他使惊恐起来,切不要惊恐,身体虽然空了,但心还末空嘛!身体空的时候,心便现出来,你再看这个心,心有无量的妄想,你便看这些妄想,无量的妄想不生,那时你的涅槃心便现出来,所以在深般若中,观音菩萨说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就是众生,五蕴也就是自己,各位若想认识自己,你自己就是五蕴,蕴即盖覆之意,五蕴盖覆佛性,菩提心被五蕴所覆,一定要空了五蕴,菩提心才现出来:我们现在这个心名叫妄想心,不是菩提心,亦不称为道心,可以说是人我是非,贪名贪利的心,五蕴空时见菩提心,从菩提心起修,直修至成佛。

  生极乐世界也要空五蕴:劫浊就是色蕴,烦恼浊就是想蕴,见浊就是受蕴,众生浊就是行蕴,命浊就是识蕴,空了五蕴便能到极乐世界见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释迦佛所说的一切经典,都教我们空五蕴,心经故然如此,弥陀经离五浊即空五蕴,妙法莲华经过五百由旬到宝所,五百由旬亦即五蕴,乃至解深密经空八识,转八识成四智,八识也是五蕴,眼耳鼻舌身识便是受蕴,所对五尘是色蕴,第六意识是想蕴,第七识是行蕴,第八阿赖耶识便是识蕴,是故八识便是五蕴,唯识教我们转八识成四智,不是教我们分别甚么名相,转八识即空五蕴,四智即佛性,亦即是菩提心。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的“时”字也要解释一下:一切法唯识所变,唯心所现,时指过去时、现在时、未来时,过去现在未来都行深般若,所谓过去不可得,过去便有般若,未来不可得,未来便有般若,现在不可得,现在便有般若,时者,即过去未来现在不可得,故名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把六百卷大般若经浓缩为五千字的是金刚经,再把五千字的金刚经浓缩为二百多字的是心经,我现在再把心经浓缩为一句,就是“照见五蕴皆空”。观音菩萨照见五蕴皆空,未来的菩萨亦照见五蕴皆空,过去的菩萨亦照见五蕴皆空,现在学佛的人亦要照见五蕴皆空,路就是这样行,把照见五蕴皆空,再浓缩为一个字?

  照!

  照即照顾,人人可以照顾,例如带小孩子出外一定要照顾,不照顾便会跌倒,或是走失了,行路要照顾呀,不照顾便踏著粪秽,或是堕进坑内,讲话也要照顾,不照顾便会讲错话,拜佛也要照顾,当照顾时便发觉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所以礼佛一拜,罪灭河沙;诵经时口诵心思惟,随文入观,照顾其义,便会发现经中义理无穷,便能演说经中道理,持咒时亦要照顾,照顾这个音声从那处地方出来,若能照顾看,跟著它入去,便能入定,一入定,这个世界便空了,从生死的此岸,到涅槃的彼岸,从娑婆的秽土,到毗卢性海。

  过去有一位和尚,脾气很坏,知客师要他清单,他使求情忏悔,从此止语,在藏经楼当香灯,一心持大悲咒,日夜用功,念了三年,跟著大悲咒一个字一个字的到了涅槃彼岸。持咒是一个无分别法门,若能跟著一个字一个字的走入去,便能离开这个世界,到另外一个禅定的国土去,俗称三昧。

  参禅又如何?参禅更加要照顾,禅堂内称为照顾话头,时时刻刻要照顾话头,但照顾话头我不懂呀,就是要照顾这个不懂,在不懂中而摸索,在不懂中参究,谁不知一不懂,一切都不懂,人家骂你,你不懂,人家打你,你不懂,人家求名,你不懂,人家争权夺利,你不懂,是非人我,你不懂,念佛是谁?不懂,在这地方,不妨不懂一年,不懂两年三年;虚云老和尚参“拖死尸是谁”,行不知行——不懂,食不知食——不懂,视而不见——不懂,最后,不懂的疑情断了,便悟过来,照见五蕴皆空,五蕴空就是般若,般若便是佛性。

  所以一定要下苦功,用个“照”字,时时刻刻要照顾自己,动一个念头都要照顾,善念可以保存,恶念要消灭,我们动一个念头,照顾这个念从何处来,照顾这个念往何处去,若能照顾自己的心念,则受想行识空,若照顾自己的色身,则身体空,但心未空,妄想生生灭灭,见到粗妄想,后来粗妄想熄灭,变了细妄想,细妄想犹如流水一样,古人称为流注生灭,赵州老人称其为急水上打皮球,念念不停留,如瀑布一样,还看无生灭,其实微细生灭不停,再照顾,生灭灭已,寂灭现前,便能心空及第归,完全靠这个照字。

  所以修行不用多,照见五蕴皆空,留意那个照字,照甚么?照自己,自己就是五蕴,何人无五蕴,五蕴本来空,迷的时候才有,悟的时候即无,古人云:色蕴犹如聚沫,受蕴犹如水泡,不论苦爱乐受,很快便过去,想蕴犹如阳焰,打甚么妄想也不实在,行蕴犹如芭蕉,层层剥落,剥到最后便成空,识蕴犹如幻化。

  【度一切苦厄】

  以般若照见五蕴皆空,出三界火宅。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般若的功用,照见五蕴皆空,五蕴空则能度一切苦厄,一切苦厄度尽,然后才见到诸法的清净相,清净是空的别名,所以名为诸法的空相。

  诸法的本来面目就是空相,诸法的实相亦是空相,诸法未曾离开空相,故云是诸法空相,例如生死是一个空相,迷的时候以为有,以般若观之,生死是空的,不离开生死然后有涅槃,生死当下空就是涅桨:般若照见烦恼本来是空,烦恼空就是菩提,众生也是本来空,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一切法的实相是空,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一切法不生,试问水中月有没有生??无生。水中月有没有灭??无减。水中月无生无减,一切法亦无生无减。又水中月有没有垢秽?——无,污水里也有水月,但不被污水所染,清净水内亦有月,亦不染清净水,故云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大海一天两次潮水,海水不会增加,一天两次退潮,亦不会减少,所以众生成佛时,佛性不会增加,未成佛时,佛性也不会减少,生净土,佛性不会清净,堕地狱,佛性不会染污,凡夫轮迥有生死,佛性无生亦无死,等于虚空——明来暗去,空性无生无灭、无垢无净、无增无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在诸法实相的空相内,无色受想行识的五蕴,因此诸佛如来绝不著色,不著受想行识,诸法空相内,无五蕴可得,是故诸法空相内一个众生也无,金刚经云:“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就是此意。

  在诸法实相内,无色的相可得,色的性就是诸法的空相,空相内无色的相可得,无楞严咒、大悲咒的字可得,亦无金刚经的文可得,是故空中无色。

  无色,身便空,无受想行识,心亦空,所谓身心两亡,身空心空佛现前,就是因为我们的身体不空,故有生老病死苦,心不空,故有生住异灭,若身空,无生老病死苦,心空,无生住异灭,身心两亡,佛性现前,所以学佛,是很简单,很现实的事。

  【无眼耳鼻舌身意。】

  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根以能生为义,根是积业润生,如眼看色,当见色的时候,或邪视、或偷看,于是便作业,又如眼见黄金起盗心,见美女起淫心,见名贪名,见食贪食,于是因眼根而积业。六根空即是清净,不是作无解,如来眼根空,出生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五眼具足,所以眼根要空,否则便会作业,耳根亦复如是,若不空耳根,一切是非、淫词歌曲,会使人作业,鼻舌身意亦如是,所谓六贼为媒,自劫家宝,六根即六贼,劫去了真如佛性之宝。以般若观照,见到诸法的实相是空相,是故空相中无眼耳鼻舌身意,不是无,是空,是清净。

  【无色声香味触法。】

  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尘是染污,能遮盖本来清净的佛性,如眼观色尘起贪念,色尘盖覆佛性,如是耳闻声尘起执著,鼻嗅香尘起取著,舌尝味尘乐著,身著触尘,意缘法尘,都能盖覆佛性。

  六根对六尘,六根空,六尘亦跟著空,若六根取六尘便是生死,若六根回光返照,返流全一,便是涅槃,所以观音菩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是用耳根,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耳根听是非闲言会造罪,若耳根返闻,远离声尘,会令你成等正觉。

  修行人一定要离六尘,出家便是离六尘,所谓出家,是出六尘之家,例如沙弥戒完全是离六尘,杀盗淫妄酒是五戒,在家居士也可受,但沙弥戒再加:

  6.不唱歌不跳舞,亦不往观听,是离声及色尘之家。

  7.不戴香花蔓,不香油涂身,是出香尘之家。

  8.不坐卧高广大床,是出触尘之家。

  9.过午不食,不贪著饮食之味,出味尘之家。

  10.手不捉金银财宝,出法尘之家[分别我有多少财宝是法尘]。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共称为六识,加上六尘六根,称为十八界,十八界就是众生,六根在内,六尘在外,中间是六识。六尘无知,六根有觉,六识起分别,但六根无分别,如眼见物,不会分别长短方圆,是由眼识分别,耳根只能闻声音,不能分别是男声、女声、风声、火声等,是由其识去分别,众生不肯出离生死,皆因留恋自己有六根、六识、六尘,在十八界内打圈,离十八界即无众生,所谓此无故彼无,十八界和合即有众生,故云此有故彼有,众生本来空,若无六根、六尘、六识,何来会有众生,只是众生不肯把十八界放下,十八界盖覆佛性,是故处处受生,六道轮回,无有了期。

  昔日,有一梵志拿花供佛,世尊叫他“放下著”,梵志把左手的花放在地上,世尊又说“放下著”,梵志把右手的花又放下,世尊又说“放下著”,梵志问:

  “我两手的花都放下,世尊还要我放下个甚么?”世尊说:“我要你内放下六根、外放下六尘、中间放下六识,十八界一齐放下,放到无可放之处,便是你安身立命处。”梵志即时悟道。

  我们现在约六根六尘六识都未放下,被十八界盖覆佛性,欲想见佛性,一定要把十八界放下。以般若观照,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十八界都无,十八界空,十八界清净,便是诸法实相,便是佛性。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何谓无明?众生十八界不能放下,十八界盖覆佛性,佛性不明,名之无明,经云: “真如不守自性,一念不觉,而有无明。”真如人人有,但不守自己的岗位,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便是真如守自性,凡夫真如不守自性,一念不觉而妄动,故有无明,无明无实体,有了无明必定有行,所谓不觉是无明,妄动就是行,行分善行、恶行、不动行,总称为业行,行必有识,善行有善识,恶行有恶识,不动行有不动识,行即业,人业有人识 ——例如见水是水,天业有天识——见水如琉璃,饿鬼业有饿鬼识——见水成火焰。

  有了识,业牵识走去投胎,识与父精母血,三缘和合而成胎,是为名色,色是父精母血,自己的识是心,心有其名而无作用,所以称为名色,名色七日一变,四十九日后有五个胞:即头、双手、双脚,十个月后六根成熟,六根有入六尘的功能,故称为六入,小儿出生后与六尘相触,所谓六入缘触,触境有苦有乐,属受,故触缘受,受是果报,受果报时心生系著,故受缘爱,若乐受爱其长合,若苦受爱其常离,爱合爱离而生取,取即作业,若依理而取属善业,若非理而取属恶业,故取缘有,有即业,有业故有生,生故有老病死忧悲苦恼。

  由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受缘取,取缘有,有缘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名十二因缘,若以般若智观,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苦恼灭,十二因缘是空的,可以证辟支佛果,若以般若观照诸法的实相,不但无无明,无凡夫的无明,亦无辟支佛的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凡夫的老死,亦无辟支佛的老死尽。以般若观一切法,可以超越世间法无明,超越出世间法——无明尽。

  【无苦集灭道。】

  苦、集、灭、道,称为四圣谛,谛即真实之意,四圣谛不是辟支佛道,是罗汉道,世尊三转十二行法轮,示二乘人四谛法门:

  一、示相转

  此是苦,逼迫性——指众生的果报完全是苦的,生老病死再加上贫病交逼,是为苦苦,就是快乐也是无常,乐坏苦生,名叫坏苦,享禅定之乐也是无常,属于行苦,是故三界中有苦苦、坏苦、行苦,是名三苦,另外还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苦等,众生不知苦,所以如来示苦相。

  此是集,招感性——苦从何来?是自招的,名集谛,集即招感之义,人人都有贪嗔痴烦恼,由三烦恼作杀盗淫妄等业,由业而招感上述八苦,苦是果,烦恼业是苦因。

  此是灭,可证性——灭苦因苦果名为灭谛,苦尽就是涅槃。

  此是道,可修性——灭苦因苦果需要修道,道谛是无漏法,修无漏法,不漏落生死。

  二、劝修转

  此是苦,汝应知——知即觉也,觉[苦]生则无生,觉[苦]住无住,觉[苦]灭无灭。觉苦无生,何来有苦,所以谓此是苦,汝应知。

  此是集,汝应断——集是烦恼,烦恼可以断,如何断呢?一定要觉,觉集无集即断集,故云此是集,汝应断。

  此是灭,汝应证——如何证呢?苦因苦果“灭”了,这个“灭”因生而有,无生则无灭,生灭灭已,寂灭现前,是云证。

  此是道,汝应修——道是可以修,如持戒则有戒,不持戒则无,修定则有定,不修则无,断惑则有慧,不断则无,故云汝应修。

  所谓修道就是修三十七助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还有三无漏学:戒、定、慧。

  三、得证转

  此是苦,我已知,不用更知:此是集,我已断,不用更断:此是灭,我已证,不用更证:此是道,我已修,不用更修。

  何以不用更知、更断、更证:更修呢?因为如来悟了四谛真实之理,例如苦,是有为法,有为不离三相:生、住、灭,如来悟苦的生相不可得,悟苦的住相不可得,悟苦的灭相不可得,若悟到苦的生住灭三相不可得,苦当体即空,空就是苦的实谛之理,是名苦谛。

  集也是有为法,不离三相:烦恼有生耶?悟则无生相可得,烦恼有住耶?悟则无住相可得,烦恼有灭耶?悟则无灭相可得。如是迷时见有烦恼生、住、灭可得,悟时,烦恼生住灭三相皆不可得,当体就是空,此是集的真实相,故名集谛。

  灭又如何?有生则有灭,觉则无苦生,亦无苦可灭,寂灭现前,就是灭的真谛,如来说灭,因苦灭而见谛,见谛时无苦无集,故无灭。

  道又如何呢?例如修戒定慧之道,戒有生耶?戒无生相,戒有住耶?戒无住相,戒有灭耶?戒无灭相,戒定慧无生住灭三相可得,无生住灭三相就是无为法,戒定慧当体即空,道即是空相,修即无修,故云此是道,我已修,不用更修,六祖云:“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此是戒定慧的真理,道的真谛。

  在诸法的空相、实相内,无凡夫苦集之法,亦无贤圣灭道之法,故谓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一切法空,空相便是清净相,在清净相内,六根清净,故无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清净,无色声香味触法,六识亦清净,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明清净,故无无明,无明尽亦清净,故无无明尽,老死清净,无老死,老死尽亦清净,故无老死尽,无菩萨能修六度万行之智,智亦清净,是为无智,万行清净,有何可得,故无得,世间法出世间法清净,是为无所得。

  此是菩萨法门,菩萨以六度为智,皆是断惑,在未证得一切法寂灭以前,要以智去断惑,但是一切法本来寂灭,无能得之智,无所得之法,亦无能修之智,无所修之法,若见有能所,是生灭心,不见有能所即寂灭心,所以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

  悟一切心空名为菩提,了一切法空名为萨埵,心法一如,并无能得所得,以无所得故即是菩提萨埵。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何谓挂碍?例如眼[珠]与眼[白]相合是为无挂碍,眼与沙不能相合,是为挂碍,又如皮与肉相合是为无挂碍,肉中有刺则有挂碍,”挂碍者,与般若心不相同故,般若心是空,一切法是有,若一切法不空,有与空不能合便有挂碍,若一切法空,法空与般若心空相合便无挂碍,所以一切法空即般若,般若即一切法空,般若与一切法空打成一片,即一切法空不碍般若,般若不碍一切法空,犹如大悲咒放在心内——空,所以不会碍楞严咒,楞严咒在心内也是空,此空彼空,空与空台,无有挂碍,假如有一法不空,便有挂碍。

  六祖菩萨在世时,有一僧名法达,来顶礼六祖,但是头不到地,六祖说他心中必有一物,法达说:“我诵法华经已有三千部。”自谓读法华经三千部,何必叩头到地,这三千部法华经未空,放在心内,便成为他的挂碍。

  世间法不空,与般若合不来便有挂碍,出世间法不空,与般若合不来亦有挂碍,若世间法空,出世间法亦空,与般若空相合便无挂碍,无挂碍则无有恐怖,恐怖即忧虑之意,如眼内有沙,若不除去便会盲,盲便是恐怖,眼内无沙便不会恐其盲,又如肉中有刺,若不除去,则有溃烂成疮的恐怖,凡夫有生死的恐怖,二乘人有沈空滞寂的恐怖。要是有一法放在心内不能空,此一法便牵你入生死。

  过去有一位金碧峰入空定,无常鬼找他不到,无常鬼便请土地公帮忙,土地公云:“金碧峰甚么东西也可以空,惟有一水晶钵他最爱,你们俩一变作老鼠,把玩他的水晶钵,一拿锁链,预备他出定时锁他。”金碧峰入定时身体空掉,但在定中听到老鼠把弄水晶钵的声音,立即出走,大骂“谁人碰我的水晶钵”,另一无常鬼立即锁他,金碧峰知道水晶钵的挂碍令他被无常鬼找到,于是求情许他延期七日,无常鬼走后,金碧峰便把水晶钵打烂,然后入定,临入定前,在墙上写下四句偈:欲来找我金碧峰,犹如铁链锁虚空,虚空若然锁不得,莫来找我金碧峰。

  世间法不空,与般若有挂碍,等于眼中有沙,认生死轮回为实有,出世间法不空,与般若亦有挂碍,等于肉中有刺,认化城为宝所,故有凡夫生死,二乘涅槃的颠倒梦想。

  凡夫生死有四颠倒:

  1.身不净,计为净,

  2.受是苦,计为乐,

  3.心无常,计为常,

  4.法无我,计为我。此是凡夫的颠倒相。

  二乘人的涅槃亦有四倒:

  1.看不净,不见法身净,

  2.看苦,不见寂灭乐,

  3.看无我,不见自在我,

  4.看无常,不见佛性常。是为二乘人的颠倒梦想。

  所以般若照见五蕴皆空,何只离一切苦厄,离一切苦厄然后才见到诸法空相。五蕴空,色空,空亦空,一切法空,便是诸法的空相,亦是五蕴的空相,所以先讲度尽一切苦厄,后说诸法空相,若五蕴未空,即一切法不空,不但一切苦厄不能度尽,而且会生出恐怖及颠倒梦想,即凡夫认生死为真实,二乘人认涅槃为实有,悟道的人“生死涅槃等空花”,生死空,涅槃亦空。

  以无所得故,菩萨证般若波罗蜜多,若有所得,便不能证般若波罗蜜多,证到般若波罗蜜多,见一切法即心,心即一切法,所以心与一切法无挂碍,无挂碍便无有世出世间法的恐怖,既无世间凡夫生死的四倒,亦无出世间二乘涅槃的四倒,是为远离颠倒梦想,究竟证大般涅槃。

  【究竟涅槃。】

  心不可得,法不可得,心与法一如,俱无所得。是为究竟涅槃,又名大般涅槃,大涅槃是常寂光净土,常寂光净土是我们的老家,常是法身德,寂是解脱德,光是般若德,三德秘藏,是诸佛行处,菩萨依般若修行,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得大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过去无明尘劳烦恼妄想空,是过去佛,现在无明尘劳妄想烦恼空,是现在佛,未来无明尘劳妄想烦恼空,是未来佛,以般若观照,过去烦恼空,过去成佛,现在烦恼空,现在成佛,未来烦恼空,未来成佛。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无明妄想尘劳烦恼空,三世佛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语,此云无上正等正觉,菩提是最上,菩提是最平等,菩提是最真,故又称为无上正真之道。

  上来所说诸法空相内,无凡夫五蕴十八界之法,无声闻苦集灭道四谛之法,无缘觉十二因缘之法,亦无菩萨能得之智,所得之法,总说就是无二乘之法,汇三乘归一佛乘,汇九法界同归一佛界。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依般若波罗蜜多修行,佛得菩提,菩萨证大涅槃,所以般若波罗蜜多是:

  大神咒——神力最大,能度众生成佛,

  大明咒——能破除众生的无明烦恼,

  无上咒——般若最上,更无有上,无等等咒——般若是佛母,出生一切佛,无一法能与她相等。能除一切苦——依般若波罗蜜多修行,越出三界火宅,远离生死轮回之苦。真实不虚——即心即佛,决定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心经有显说,也有密说,现在讲的是密说,密说很简单: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密是无可解,亦不破人知,佛门中有很多人依显教修行,亦有依密教修行,例如大悲咒、楞严咒等,都不可以解释,若有以解,不称为密,密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讲不出,解不来,唯有自己知,不过今天我将此咒的意义约略说出来:

  揭谛揭谛——去、去。

  波罗揭谛——到彼岸去。

  波罗僧揭谛——大众到彼岸去。

  菩提萨婆诃——迅速成就证菩提。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sanwen/198915.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