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莫高窟塑造时期

诚信名言 时间:2019-02-03

【www.myl5520.com--诚信名言】

莫高窟
篇一:莫高窟塑造时期

敦煌莫高窟

(一)概述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前临宕泉河,面向东,南北长1680米,高50米。洞窟分布高低错落、鳞次栉比,上、下最多有五层,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据唐朝莫高窟的碑文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有位叫乐尊的僧人从东方云游到鸣沙山东麓脚下,此时,太阳西下,夕阳照射在对面的三危山上,他举目观看,忽然间他看见山顶上金光万道,仿佛有千万尊佛在金光中闪烁,又好像香音神在金光中飘舞,一心修行的乐尊被这奇妙的佛光影景象感动了,他认为这就是佛光显现,此地是佛祖的圣地。于是乐尊顶礼膜拜,决心在这里拜佛修行,便请来工匠,在悬崖峭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① 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个,分为南北两区。南区是莫高窟的主体,为僧侣们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有487个洞窟,均有壁画或塑像。北区有248个洞窟,其中只有5个存在壁画或塑像,而其它的都是僧侣修行、居住和亡后掩埋场所,有土炕、灶炕、烟道、壁龛、台灯等生活设施。两区共计492个洞窟存在壁画和塑像,有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唐宋木构崖檐5个,以及数千块莲花柱石、铺地花砖等。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这些艺术珍品不仅反映了中国中古时期宗教和社会生活情况,同时也表现出历代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和非凡成就。1900年在莫高窟偶然发现了“藏经洞”,洞里藏有从公元四世纪到十四世纪的历代文物五、六万件。这是二十世纪初中国考古学上的一次重大发现,震惊了世界。此后又由此发展出著名的“敦煌学”。敦煌学经过近百年的研究,不仅在学术、艺术、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敦煌艺术之美、文化内蕴之丰富以及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莫高窟之名

莫高窟之名的来历,没有明确的记载,王惠明指出,目前所知道的最早记在① 张艳梅 《游访敦煌莫高窟•未湮没的宝藏》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 p9

见于隋代423窟,该窟西壁龛下有墨书《莫高窟记》,首行就是“莫高窟记”4字。敦煌文献又常把莫高窟写成“漠高窟”,推测“莫高”是沙漠高处之意,因为莫高窟在敦煌盆地南边,海拔1300米,敦煌城海拔1100米。①

敦煌艺术

光绪26年(公元1900年),在16窟北壁发现砌封于隐室中满贮从三国魏晋到北宋时期的经卷、文书,织绣和画像等约5万余件。文书除汉文写本外,栗特文、佉卢文、回骨文、吐蕃文、梵文、藏文等各民族文字写本约占六分之一。文书内容有佛、道等教的教门杂文的宗教文书,文学作品、契约、账册、公文书函等的世俗文书。 敦煌艺术的发现,名闻中外,它对我国古代文献的补遗和校勘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

(二)藏经洞

1900年6月22日,举世闻名的中国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箓在清理积沙时,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并挖出了公元四至十一世纪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文物五万余件。然而,因为政府积弱、官僚的腐败,被发现的宝藏没有得到妥善的保护,文物一次次流散,让后人扼腕痛惜——1907、1914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掠走文物一万多件;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品,掠走约5000件;1910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大部分运至北京,交京师图书馆收藏;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掠走约600件经卷;1914年俄国人奥尔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好东西不是被偷盗了就是被收藏了,剩下的因为失修而失色,所以我们能看到的已经少之又少。

藏经洞是莫高窟17窟的俗称。此窟原为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时开造,为当时河西都僧统洪辩的影窟。约在11世纪,西夏统治敦煌时期,元代统治者占领敦煌以前,莫高窟的僧徒们,考虑到战争的灾难,于是就把寺院历代保存下来的经卷、文书、档案以及佛像画等全部封存在此洞里,然后外筑补壁,并绘壁① 王惠民 《三危佛光——莫高窟的营建》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7年 p93

画掩人耳目。后因僧徒也逃战争之难未归,洞窟颓废,年久日深,洞窟甬道被风沙淤塞,竟因此幽闭近8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莫高窟道士王圆,率人“以流水疏通三层洞沙”,秘室始现于世,并谓之“藏经洞”。

敦煌石窟密洞中,所藏遗书以佛教典籍最多,还有天文、历法、历史、地理、方志、图经、医书、民俗、名籍、帐册、诗文、辞曲、方言、游记、杂写、习书,成为多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依据和补充参证,其主要部分又是传统文献中不可得见的资料,价值尤为珍贵。所以被视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四次大发现之一。敦煌遗书以汉文最多,又有吐蕃文、回鹘文、西夏文。蒙古文、粟特文、突厥文、于阗文、梵文、吐火罗文、希伯来文等多种古代民族文字,成为研究这些古代民族语言文字和民族历史、宗教、文化的珍贵资料。它又具有民族学价值和国际意义。敦煌遗书以卷轴装为主,又有梵箧装、经折装、蝴蝶装、册子装和单页等多种形式,还有一些拓本、印刷本和刺绣本,在书籍发展史及书籍装帧史、印刷史上都是难得的实物资料。

(三)石窟

石窟这种形式最早源于古印度。书中指出,石窟开凿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僧侣为了修行而开凿石窟。二是土木结构的寺院常常会因火灾而化为灰烬,石窟可以避免这种灾祸,也不受到政治变动或战争的影响。①

敦煌石窟从建筑形制来看,大体上有三种形式:

1、中心塔柱窟

中心塔柱窟,也称中心方柱窟、塔庙窟,是早期洞窟的典型窟型。它源于印度的“支提式”石窟,在新疆地区、中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藏地区的许多石窟寺中均有此类型窟。其形式特征是在一个纵向矩形空间轴线偏后部分建造一方形塔柱,绕柱有通道,柱四面开龛不等,塑佛及菩萨数身;柱身四周为平顶,绘斗四平棋作装饰;柱前宽敞的前堂顶部是两坡层顶形式,坡面或塑或画出椽子,椽间望板上满绘各种装饰图案。

2、殿堂窟莫高窟塑造时期。

殿堂窟,又称中心佛坛窟、佛殿窟。此类窟隋代已有雏形,初唐第205窟为① 樊锦诗 赵声良 《灿烂佛宫》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4年 p58莫高窟塑造时期。

过渡式,后逐渐发展完善,并一直延续到元代,为五代、宋的代表窟型。它是由覆斗形殿堂窟派生出的另一种类型,窟室呈矩形平面,覆斗顶,窟顶四角常有稍凹进之弧面,画四大天王;四壁不开龛,后部中央砌有马蹄形大佛坛,坛上塑佛、菩萨、众弟子及天王像,四周与四壁之间保持距离,可作通道。第16、61、98三窟是莫高窟最大的中心佛坛窟,佛坛为重层须弥座,坛前有阶陛,坛后部有宽4米以上、厚约1米的背屏连接窟顶西披,四周原有小型的木栏杆。

3、禅窟

禅窟,又称毗诃罗式窟,源于印度,本是僧侣们坐禅修行的地方。在新疆地区、中原北方地区、西藏地区的石窟中均有禅窟。莫高窟南区现存有编号的禅窟三座。近年莫高窟北区考古发掘发现一些不同形式的禅窟,时代从北凉至元代,可分三类:第一类是主窟开龛的佛殿窟附设成组的禅窟;第二类是专为禅行设置的单室禅窟,均位于北区,平面呈方形或椭圆形,有禅床;第三类是多室禅窟,均位于北区,多有前室、中室、后室,中室两侧有耳室,后室和耳室设禅床。

(三)壁画

莫高窟是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每一个洞窟都是由建筑、壁画和彩塑三者结合的立体艺术。其中,壁画是内容最为丰富、最具表现力的。莫高窟壁画绘制的内容以佛教题材为主,兼有中国古代的神话题材和社会生活的场景,是一部活的美术史,同时又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中外交流等历史形象的资料宝库。莫高窟壁画按绘制的题材,可以大致归纳为本生故事画、佛传故事画、因缘故事画、佛教史迹画、经变画、汉族神话题材图画、尊像画、说法图、飞天、供养画、山水画、建筑画、社会风俗画、服饰画、图案画等15类。在大量的壁画艺术中还可发现,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是中华民族发达文明的象征。 各朝代壁画表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反映出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贵的形象史料。

(三)彩塑

1、题材和对象是佛教尊奉的诸佛和诸神

诸佛中主要塑造的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说法像,苦修像,成道像,涅槃 像;其次是佛教和神话中的弥勒佛,药师像,阿弥陀佛,二佛,三世佛,三身佛,七世佛等等。

诸神主要是佛国世界里,佛的胁侍观音、势至、文殊、普贤等大菩萨和供养菩萨,以及佛的十大弟子,其次是护法神天王,力士,飞天、地神等。

2、彩塑的形式和种类

可分为立体圆塑,贴壁半圆塑、浮塑、影塑四大类。立体圆塑多用于塑造大型佛像和菩萨像。贴壁半圆塑多用于塑造佛弟子,胁侍菩萨,供养菩萨,天王和力士。浮塑和影塑多用于塑小型飞天,供养菩萨,劫贤千佛以及佛龛上的装饰,羽人,飞龙,龛楣花纹,佛像身后的项光,背光,背屏等。古代匠师因地制宜地运用传统民间艺术,发展了敷彩泥塑,创造了敦煌彩塑。

3、彩塑的艺术特点

彩塑的艺术特点很多,但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塑绘结合,互为一体。它表现为雕塑与绘画的一体结合,雕塑与绘画的局部结合,雕塑与绘画的一壁结合,雕塑与绘画的整窟结合。二是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彩塑表现的宗教佛神,题材局限性很大,几个主要人物屈指可数,例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但是古代雕塑大师,凭借丰富的艺术想像力和高超的塑绘技艺,塑造了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神采奕奕,形象逼真的几千身彩塑。既使同一时期的同一人物,也各具不同形神风貌,几乎没有一身完全相同的彩塑。

【参考文献】

李并成主编 《敦煌学教程》 北京商务印刷出版社 2007年

奥雷尔•斯坦因 《发现藏经洞》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

段文杰 《敦煌石窟艺术研究》 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7年

赵声良 张艳梅 《莫高窟》 北京知识出版社 1995年

刘进宝 《敦煌学通论》 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2年

赵声良 《莫高窟壁画与彩塑》 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7年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篇二:莫高窟塑造时期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位于中国西部边陲的荒原、传统丝绸之路要冲的敦煌地区,是中外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重要的交汇点。莫高窟,在甘肃敦煌东南鸣沙山与三危山之间宕泉河崖壁上,南北长1618米。莫高窟开凿始于公元366年,据记载,一位法名乐尊的僧人云游到此,因看到三危山金光万道,状若千佛,他有所感悟,便在崖壁上凿建了第一个佛窟。以后经过历代的修建,在高l5米到30米的崖面上,现存洞窟有750多个,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3000多身,木构窟檐5座,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窟。

敦煌莫高窟文物包括建筑、彩塑、壁画和书籍四部分,其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典型佛教艺术形式。北魏、西魏(535-556年)的彩塑和绘画代表早期敦煌的最高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洞窟计有36个,壁画满布于各窟的四壁及窟顶、塔柱各处。除少量纯装饰性的题材外,主要题材包括具有情节性构图的佛传故事、佛本生故事、因缘故事,还有大量的菩萨、飞天、伎乐人、药叉等形象。其中第254窟《萨那太子舍身饲虎》、第285窟《五百强盗成佛故事》、第249窟《说法图》、第257窟《鹿王本生》、第290窟《佛传故事》等,绘制精美,结构严谨,构思极具匠心,被认为具有高度艺术性,历来为艺术史家所称道。

这个时期的敦煌壁画,从取材到表现方法,都保留着印度文化的明显印记。佛传故事与本生故事来自于佛教经典,对这方面内容的图像化叙述也早见于印度本土石窟艺术中,在最初阶段,尽管存在民族特性上的差异,来自异域的形象仍被作为精神的化身而被接受,例如佛陀和众神半裸袒的形象,所有带象征含义的姿势,也沿袭印度的图式,其他如“天竺晕染法”,即以粗略的明暗关系表现立体感,也可以作为技法借鉴的证明。然而对类似姿态、半裸形象等的遵循,主要涉及神性概念的传达,一进入具体描绘,画工固有的经验和眼光便占了上风。例如所绘狩猎场景等,全然呈现出中原地区传统绘画的趣味,他们在不自觉中对佛教图像较感性的部分加以改造,尤其在形体和装束上,从伎乐人、飞天等到较不重要的菩萨,将他们处理成半中国式半印度式的样貌。但整体上,由于北魏时期对异域神的普遍敬畏,画工将现实素材加入佛教图式的意愿仍被抑制,壁画形象大多以粗犷、概念化为特征,画面因此体现出强烈的装饰效果。印度的佛教壁画在阿旃陀石窟(Ajanta Caves)中,表现不少娱乐场面,饮酒宴谈,神通游戏,菩萨人物装饰华艳,委婉多姿,色彩鲜明,却将“降魔变”这样的题材也布置得如同演剧的场景一样,使人并无畏惧之感。反之在敦煌北魏壁画中,常常阴森可怖,围绕苦行故事作画,如舍身饲虎、强盗挖目等,线条与色彩,也是粗犷而强烈,看不出柔和与可亲之情。

莫高窟第249窟、第257窟壁画所呈现的火焰般颤栗,表现出一种炽热的激情,令我们想起哥特风格的基督教绘画,佛、菩萨、飞天等形象,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基督教早期绘画中的圣人和天使。而实际上,那不过是古代帛画及汉代画像砖艺术的一种延续,如同我们在顾恺之的作品中曾经看到的,其实是以传统方法,如飘举的锦带、纷繁的散花等中国式装饰,加诸印度式形体之上,将庄严、沉寂的场景布满流动的云气,显得丰富、神秘。多处《狩猎图》、《鹿王本生图》,将

佛经故事里的情节与汉代画像砖的射猎图案合而为一,人和动物的象征化表现形式都顺应了佛教传播的启示性叙述;配景方面,山川、树木的表现则借助了莫高窟所在地域的现实素材;在设色上,用土红色做底、以便施加厚色的画法,亦为汉代错金银工艺品、漆器以及墓室绘画所常见。

第254窟《降魔变》,绘释迦牟尼端坐正中,与佛作对的魔王波旬站在其膝旁,波旬手下三名魔女“可爱乐”、“能乐人”和“欲染人”及其他魔众,象征施展于佛陀的色欲诱惑和武力征服,但佛自巍然入定,魔王技穷,随即地动山摇,波旬昏倒,三魔女变作老丑之妪,众魔头分崩离析,各自逃散。壁画采取了在同一画幅中平铺直叙、比较质朴的表现方式,与其说叙述了整个故事,不如说以动静对比的形式,即山崩地裂、群魔乱舞的情节和场面,衬托佛的伟大、庄严和安详。画面内容强烈的宗教性和使人惊怵的惨烈景象,使画家忘却了传统的、世俗化的审美情怀,北魏的这部分佛教绘画比任何其他中国古代美术作品表现出了更多异质元素,这种倾向在随后到来的隋、唐时代即得到了修正。

莫高窟隋、唐时代的壁画,所专注的表现题材从强调牺牲、苦修、觉悟的佛传和本生故事转向净土变相(就是用图画渲染、描绘西方极乐世界之美景)、经变(依据佛经绘制之画)以及佛陀菩萨等的肖像。内容较之过去更丰富,色彩也比较绚丽,表现的境界也更扩大。当时最流行的是佛教净土宗,因此净土变相在壁画中表现得最多,约占228壁。其他如乐师净土变相,报恩经变相等,也采取净土变相作为主要的部分。莫高窟有唐代壁画与彩塑的洞窟达207个,分初、盛、中、晚四期。其重要的洞窟,如初唐的第220窟,造于贞观十六年(642年),盛唐的第335窟,造于垂拱二年(686年),第130窟和第172窟,造于开元、天宝年间。中唐的第112窟,晚唐的第156窟等,都存有辉煌的作品,可为唐代佛教美术的代表。

隋、唐壁画在形象塑造上超越了北魏时期的符号化图式,肖像画导入主要人物的描绘。如第103窟的《维摹诘像》中须眉奋张、目光如炬、达观睿智的形象,包括举止穿戴,已全然是华夏面孔,而无半点异域特征。第285窟西魏壁画中的仕女与顾恺之的画风极其相近,而220窟壁画中的帝王像,与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几乎出自同一手笔。净土变相以富丽的物质现象,显示佛教许诺的理想境界,但其中一切迷人的事物都是有现实依据的,举凡狩猎、宴乐、车辇、泛舟、百戏、歌舞、耕耘、饲牲、经商、行医,无不出于唐时社会生活的写照。

美术史家多将唐代列为中国山水画定型的阶段,这个时期的绘画极少有真迹留存,莫高窟壁画中的山水画也就成为推想同期山水画面貌最可靠的根据。从壁画保留的山水图式看,唐人所崇尚自然山水仍是富于野性的,既有令人神往的苍山翠岭、松壑飞泉,也有在山涧奔跑的野兽。

以莫高窟第158、159、217、220等窟相同主题的壁画为范本,典型的《西方净土变》描绘佛端坐于莲花座,左右有陪伴的菩萨、护法的罗汉、天神和力士,以及众多供养菩萨,众神雍容富贵、仪态万方。佛的座前是一部伎乐,即助兴的歌舞表演者,乐队分立两侧,演奏当时所有的乐器。佛座周边尚有七宝池等美景,池中青莲引茎长扬,荷花怒放,锦禽戏水;又有金银铺地,琉璃照耀,天女散花,莫高窟塑造时期。

童子在台前嬉戏。伎乐表演,或独舞,或对舞,十分娱人眼目。而佛仍静坐沉思,神情安详。

唐人尚享乐、奢华,与早期佛画渲染牺牲、苦修的说教格格不入。莫高窟唐代经变壁画作了变通,如“法华经变”。《法华经》主张彻底得道,但要达到这个目的并不容易,须经过艰苦漫长的修炼。世人多畏惧艰苦,往往半途而废。于是佛以“方便说法”引渡众生。《法华经》用“化城”的故事作隐喻,给信众以启悟。这个故事是说:一群人去远方求宝,要经过漫长的“险难恶道”,大约走了许多路,众人疲惫不堪,而且感到“怖畏”,产生“退还”之念。是时,一位“导师”以方便法化出一城,楼台亭阁、园林流水俱备,众人看到莫不欣慰,便进得城门,但求安稳,以为已经“得度”,不欲前行。导师见状,又将城池化去,并告诫信众,这只是暂时休憩之处,不可就此满足,只有继续发奋前进,才能“共至宝所”。莫高窟第217窟《法华经变之化城喻品》将那座“化城”美妙而生动地展现出来,辅之以画家的想象,勾画出一幅明朗开阔的风景画,画中充满故事叙述的细节。 对“供养人”,即石窟艺术的资助者的描绘,也成为莫高窟唐代壁画的突出现象,最有名的是第156窟的《出行图》。张议潮是晚唐时期敦煌所在西北地区的政治首领,《出行图》分别描绘了张议潮及其妻子出行狩猎或凯旋时的盛大场面。张议潮骑红马,骑兵夹道护卫,鼓乐号角齐鸣,后有狩骑,还有飞奔的猎犬和黄羊。另一幅《宋国夫人(张议潮之妻)出行图》,宋氏骑白马,簇拥着侍从和车马,人物鞍马造型,犹如韩干的《牧马图》与《夜照白图》,并有载歌载舞的舞女、乐队,尤其生动的是,前面尚有一组杂技百戏,亦有鼓乐伴奏,其中所绘爬竿表演,极为真切有趣。在一座佛教石窟中,画家如此卖力,描画地方世俗权贵的奢靡、铺张场面,固然是对其赞助之功的颂扬,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唐朝社会生活及其佛教信仰的特色。莫高窟唐代壁画标志着佛教艺术中土化的完成,也可以说是适应了中国民族性的佛教教义与中国传统绘画形式达到统一。人物造型克服了北魏时的粗糙和概念化,变得丰富和充实。用线与用色精妙结合,既富丽堂皇,又有磅礴的气势,显得明净、调和。成于贞观十六年(643年)的莫高窟第220窟初唐壁画保存完好,可以了解唐画设色敷彩的高度成就。

浅谈莫高窟壁画
篇三:莫高窟塑造时期

浅谈莫高窟壁画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内地与中西亚之间举世闻名到达“丝绸之路”。丝路带去了中国的丝绸,带回了西亚的苜蓿和葡萄;带去了我们的造纸、印刷技术,带回了国外的音乐、舞蹈、饮食。发源于印度的佛教也岁丝路传入我国。那时的敦煌,地处丝路南北三路的分和点,是一座繁华的都会,贸易兴盛,寺庙遍布,融合了东西方艺术的佛教石窟也在敦煌生根、发芽。

莫高窟的开凿的源于以为法名乐尊的和尚。据说,公元366年,乐尊云游到此,忽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若千佛,心有所悟,便在崖壁上凿下了第一个石窟。此后,许多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为了祈求前路的顺利、生意的发达,纷纷在这儿许愿开凿石窟,请民间艺人会上心中崇拜的神灵形象。从十六国道元朝,莫高窟的开凿一直延续了10 个朝代。如今,洞窟的四壁尽是与佛教有关的壁画和彩塑,肃穆的佛影、飘舞的飞天……神秘庄严的气氛,令人屏声敛息。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其中数量庞大、技艺精湛的壁画艺术。

1987年12月,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莫高窟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多座,其中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艺术价值最高的就是莫高窟的壁画。这些用矿物颜料绘制而成的壁画内容设计社会生活、音乐舞蹈、佛经故事等,其中最为人们熟悉的是气韵生动,长袖善舞的唐代飞天。敦煌石窟开凿鱼石质疏松的砾岩之上,无法精雕细刻,便采用泥塑彩绘和壁画的艺术形式。彩塑以人工制作的木架为骨,束以苇草,外敷草泥,通过塑造和描绘的结合,表现人体的肌肤,免不得表情,须发的蓬松,服饰的质地。壁画在整治过的石壁上,涂抹而至三层草泥,通过布局定位,起稿、涂色、定型,完成壁画。

莫高窟十六国时期的壁画并不多,主要有描述因果报应、苦修行善的本生故事画、宣传释迦牟尼生平事迹的佛教故事画以及说法图,集中在最早开凿点的二七二窟、二七五窟

和二八六窟。那时的壁画人物半裸体,有着极其夸张的动作,其面容、神采充满了寂静神秘的色彩,带有一种西域佛教的意境和风格。北魏时期的壁画内容比从前增加了许多,不但本生故事、佛教故事更加丰富,还出现了内容离奇、情节曲折的因缘故事。二五四窟的《尸毗王本生故事图》、《萨那太子本生故事图》和二五七窟的《鹿王本生故事图》深深地吸引了游人。 《尸毗王本生故事图》是莫高窟最完美的组合式本生故事画之一。《鹿王本生故事图》是莫高窟最完美的连环画式本生故事画,用一长条横幅展开了连续的情节,将鹿王救起溺水人,王妃梦鹿、国王悬赏、溺水人高密、带领国王围猎、鹿王讲诉拯救溺水者经过、国王放弃追捕、王妃气死等一系列故事情节生动地描绘出来。这幅壁画线条刚劲有力,中心突出,层次分明,堪称北魏的经典作品。

北魏时代的壁画人物,脸型已有椭圆而变得略显修长。花的线条跟腱熟练、圆润,颇有“行云流水”之妙。色彩的晕染也逐渐改进,显得人物更真实可亲。到了北周时代,突现了一种新式的佛像画。菩萨们个个体态短壮,上半身半裸或者着僧祉衣,腰裹重裙,肩披大巾。他们的鼻子、眼睛、眉毛、牙齿、下巴统统是白色,好像是一种特殊的装扮,奇特而新颖。

隋唐是北魏之后佛教发展的有一个昌盛时期,加上那时候国力强大,社会繁荣,艺术成就也登峰造极。莫高窟现存洞窟半数以上为隋唐所建。与前代偏重佛本生及说法图不同,这时期的壁画更多是以“经变‘与供养人为主的题材,或表现深奥的佛教经典,或描绘开窟造像者的肖像,光彩焕然。隋唐是北魏之后佛教发展的又一个昌盛阶段,加上那时候国力强大,社会繁荣,艺术成就也登峰造极。莫高窟现存洞窟半数以上为隋唐所建。与前代偏重佛本生及说法图不同,这时期的壁画更多是以“经变”与供养人为主的题材,或表现深奥的佛教经典,或描绘开窟造像者的肖像,光彩焕然。这些经变画均抛弃了早期阴森悲惨的情调,而以明亮、欢快的气氛代替。那飞扬的舞蹈、满是金银珠宝的宝山、轻盈交接的池水无不流露出人们对喜庆生平的佛国世界的美好幻想。壁画中的任务造型时

莫高窟塑造时期。

代特点鲜明‘男子宽衣博带,气象雍容;女子体态丰肥,艳丽多姿。尤其是菩萨像,端庄文静,窈窕可爱,温柔亲切,又添了几许现实生活里的女性之美。

莫高窟的壁画上,处处可见漫天飞舞的美丽飞天——敦煌市的城雕也是一个反弹琵琶的飞天仙女的形象。飞天是侍奉佛陀和帝释天的神,能歌善舞。墙壁之上,飞天在无边无际的茫茫宇宙中飘舞,有的受捧莲蕾,直冲云霄;有的从空中俯冲下来,势若流星;有的穿过重楼高阁,宛如游龙;有的则随风悠悠漫卷。画家用那特有的蜿蜒曲折的长线、舒展和谐的意趣,为人们打造了一个优美而空灵的想象世界。炽热的色彩,飞动的线条,在这些西北的画师对理想天国热烈和动情的描绘里,我们似乎感受到了他们在大漠荒原上纵骑狂奔的不竭热情,或许正是这种激情,才孕育出壁画中那样张扬的想象力吧!

然而现实却是,这样的艺术珍宝,现在霉变腐蚀严重,正在快速走向消亡。除了当地风沙严重,旅游人士过多影响外,缺少资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真心希望大家能关注这一问题,珍惜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莫高窟壁画。

生技1002班 徐文蓉

2013/4/12

莫高窟85窟
篇四:莫高窟塑造时期

莫高窟85窟

285窟是莫高窟西魏时期的代表洞窟,建筑形式为覆斗顶方形禅窟,内有西魏大统四、五年,造像题记,是莫高窟最早的一个有记年的洞窟。

南壁禅窟上面绘有《五百强盗在佛因缘》故事,讲的是:在古印度有五百人造反为盗国王派军队捕获,挖去双眼,放逐山林,他们痛苦不堪,嚎啕大哭,呼唤佛的名号,佛听到后,大发慈悲,用神通力使他们恢复光明,并现身说法,终于使五百强盗皈依佛门。画面非常写实,每个环节都作出细致的描绘,这则故事对今人同样教育意义,只要迷途知返,悬崖勒马,还为时不晚。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mingrenmingyan/94981.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