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政治经济学论文

政治教案 时间:2022-09-21

【www.myl5520.com--政治教案】

篇一:政治经济学论文

经济理论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建与发展

  以下是论文频道编辑为您整理经济理论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建与发展,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

  要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何学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如何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回顾得失成败的基础上,研究实际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什么等等, 这些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并加以研究。本文就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解决的几个重大问题以纲要的形式阐述,对这些问题的细化研究将以专题的形式陆续发表。

  一、首先要学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习近平提出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先要学好,学不好就难以用好。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许多重要的理论问题,还存在着不少误区,存在着误解、错解的问题。

  简单举几个例子,例一:马克思主义对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关系及其运行规律有明确的说明,社会主义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又要着力于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衡量社会主义的成就和得失的标准,应是生产力标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标准的统一。笔者提出这一观点,竟有学者提出批评。有的学者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错解为唯生产力论和唯生产力标准论,宣称这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论的一元论,再讲生产关系标准和上层建筑标准就是非马克思主义的二元论、三元论。并宣称唯生产力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把列宁、斯大林和邓小平批评过的唯生产力论即庸俗生产力论强加于马克思主义。

  例二:马克思讲过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粗放型增长方式和集约型增长方式。这方面的理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具有指导意义。但是,我国几乎所有的相关著作和辞典对此都存在误解。都把“外延的扩大再生产”解读为只是扩大生产规模,没有包括技术水平和效率的提高;把“内涵的扩大再生产”解读为没有扩大生产场所和增加机器设备,只是提高原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效率。把粗放型增长与外延型扩大再生产相等同;把集约型增长与内涵型扩大再生产相等同。这种解读既错解了马克思《资本论》相关论述的原意,也与经济发展的实际相悖。不能把我国由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错解为由外延型转变为内涵型。我国每天都有大量新企业增加,不能排除这种外延扩大再生产。也不能把外延扩大再生产理解为只是原技术水平的重复建设。这种建设虽也存在,但更重视和强调的是增加技术含量, 增加中高端有效供给,着力于创新驱动发展。马克思很重视科学作为生产力的独立因素的重要作用。我们要认真地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问题,包括《资本论》中的许多问题搞清楚。有些马克思本已讲得很清楚的问题我们还在争论,或是做了错解。在这样情况下,怎么能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因此,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首先要学好,要弄懂它的原本涵义,按照其原意掌握它的精髓。

  例三:马克思、恩格斯一再指出,建立社会主义要把生产资料掌握在劳动人民的国家手中,以建立国有经济。公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是写入我国宪法的。但有的学者否认我国国有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他们引用恩格斯批评有人把俾斯麦的某些国有化称作社会主义,是“冒牌社会主义”,将恩格斯这一有针对性的批判移接到我国国有企业,诬之为冒牌社会主义。这种张冠李戴的分析,实际上混淆了资本主义国有企业和社会主义国有企业之间的本质区别。

  二、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

  新中国成立已经67年了, 应系统回顾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方面的经验教训,认真总结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又有哪些失败的教训。可以说,当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之际, 与之相应,我国经济发展顺利,成就明显;反之,经济发展就会遭受挫折。改革开放前所犯的“左”的错误,恰恰是因为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恢复很快,短短3 年就恢复了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得很好,这与我们较好地把握了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有关。那一时期我们认同和宣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重视尽快发展生产力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就是,“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社会主义就是要抓好两大环节: 一是快速发展生产力;二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要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是马克思、恩格斯直到列宁、斯大林反复提出的基本原理。

  但后来,急于求成的主观唯意志论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偏离了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具体体现为1958 年搞“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在生产力还落后、社会主义刚刚开始建设的条件下,就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既违反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搞“大跃进”,又违反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拔高生产关系,搞“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刮“共产风”。这种既违反自然规律又违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做法,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后来还批判所谓的“唯生产力论”。忽视生产力的发展,也就忽视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忽视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

  因此,我们要总结经验教训,前30 年和后30 多年的经历都要加以认真梳理和总结。要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要敢于面对现实,不要回避问题。改革开放38 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生产力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总体而言,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在发展的一定阶段、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与完善,忽视了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消除两极分化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出现了严重的收入差距扩大和贫富分化。我国几十亿、几百亿、几千亿的富豪在不断增加。有报道称,我国富豪数量相当于甚至超过了头号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帮助最后的55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通过精准扶贫确保每一个贫困群众如期脱贫。然而,扶贫只是解决温饱问题,这些贫困人群在较长的时期内仍将处在较低的生活和收入水平上,两极分化问题会有所缓解但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

  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如果回避或不重视两极分化这一现实问题,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便只能是停留在文件和口头上的抽象概念。当然,不能搞劫富济贫,也不能限制富豪群体的扩大,更不能搞“国进民退”, 但一定要持续探讨缓解两极分化的理论与对策。习近平强调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讲创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我们要实打实地研究问题,要回顾得失成败,总结经验教训,才能真正写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篇大文章。

  三、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对马克思所讲的政治经济学对象要有所发展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主要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强调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过去我国政治经济学的教材也都是这样表述的,尽管有个别的学者提出要研究生产力,但主流观点还是强调要研究生产关系。而个别的学者引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里讲“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据此提出首先要研究生产力,这是错解。针对前人的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相互关系的肤浅分析,马克思系统深入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生产占首位,所以要首先分析生产。因此,才有“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的说明。马克思在这里强调的是要研究生产的社会形式,并指出政治经济学不是工艺学。不过,我们看到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是紧密地联系生产力的发展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但是他又没讲要研究生产力。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发展到走向衰落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经济规律,要揭示的是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本质关系,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武器。他没有任务来为资本家出谋划策,研究通过什么办法来更快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他固然系统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阶段,但这是就资本主义既有生产力的发展来考察的,重在研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怎样随之变化,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怎样由形式隶属发展到实质隶属。因此,马克思不是把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的研究任务,考察生产力的发展是服从于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宗旨的。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不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服务于革命的任务,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服从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一再强调, 社会主义要快速发展生产力,要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也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要不要研究生产力? 笔者认为,对此不要笼统地肯定或否定,需要加以具体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既要系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这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够, 理论认识方面还存在诸多误区和混乱;同时,也要研究怎样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但是,生产力有两个层面:技术层面和社会层面。比如怎样采煤、炼钢、织布等,这是生产力的技术层面, 是自然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研究的问题,马克思称之为工艺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研究这个层次上的生产力,而是研究生产力的社会层面。比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中央提出的发展新理念等,就属于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但这不是技术层面的生产力发展, 而是社会层面的生产力发展。虽然不直接研究科学技术,但要研究科技作为生产力要素的重要作用,要研究怎样推动马克思所讲的生产力诸要素作用的利用和发展。比如,研究怎样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 研究科学技术怎样运用于生产, 研究怎样推进科技创新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研究怎样利用自然力, 包括风力、水力、太阳能等。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研究怎样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是要研究生产力的社会层面,要研究生产力的诸要素,研究怎样更好地发挥生产力诸要素的能力。


  论文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 | 论文范文 | 论文致谢 | 论文答辩 | 论文格式 | 论文写作

篇二:政治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更多资讯尽在参考文献栏目!

  著作:

  1.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

  3.克莱恩:《凯恩斯的革命》,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4.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5.费雪:《利息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51年版

  6.罗伯特·索洛:《经济增长理论:一种说明》,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7.布坎南:《自由、市场、国家》(中译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8.马丁·费尔德斯坦:01hn.com《转变中的美国经济》,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9.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10.孙国茂:《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1.巴曙松:《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张曙光 主编:《市场化与宏观稳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3.樊纲主笔:《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

  14.Liundgqvist,L..and.Sargent.Recursive:Macroeconomic Theory . MIF Press ,2001

  15.Phelps:The Modern Equilibrium Theory of Unemployment , Interest ,and Asste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4

  16.Romer,David: Advanced Macroeconomics ,McGraw – Hill:1996

  17.史蒂文·普雷斯曼:《五十位经济学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教材

  1.保罗,A.萨缪尔逊,威廉; D诺德豪斯:《宏观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2.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3.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中文版

  4.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

  5.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魏埙、蔡继明等著:《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下册)》,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政治经济学论文。

  8.袁志刚、欧阳明:《宏观经济学》第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罗伯特•耐尔•海尔布伦纳、莱斯特•瑟罗著 秦海译:《经济学的秘密》,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10.马克•斯考森、肯那•泰勒著 吴汉洪、苏晚囡 译:《经济学的困惑与悖论》,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11.莫里斯•D•利维著 刘立、陆瑾、张普译:《生活中的经济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2.布莱恩•诺斯登、霍华德•文著 王曙光、来有为等译:《与经济学大师对话——阐释现代宏观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徐平华等著《西方经济学演义》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

  14. N. Gregory Mankiw:Principals of Economics 机械工业出版社,影印版,1998年版

  15. Michael Parkin,Macroeconomics 5th ,Addison-Wesely Publishing Company,2003

  16. P.A.Samuelson & W.D. Nordhaus,Macroeconomics 15th,McGraw-Hill,Inc.1996

  17. Rudiger Dornbusch, Stanley Fischer: Macroeconomics 8th,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马克·斯考森:《现代经济学的历程:大思想家的生平和思想》,长春出版社,2006年。

  19。约翰·米尔斯:《一种批判的经济学史》,商务印书馆,2005年。

 

  论文政治经济学论文。

  理论部分:

  1.卢卡斯:论经济发展的机制,美国《货币银行学杂志》,1988年第22期

  2.罗 默:递增收益与长期增长,美国《政治经济学杂志》,1986第10期

  3.丁堡骏:亚当·斯密的宏观经济分析与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经济评论》,1996年第6期

  4.赵世洪: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学动态》,1996年第2期

  5.谷书堂,刘占年: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与发展经济学研究,《经济学动态》,1995年第11期

  6.谷书堂:宏观经济稳定发展与微观经济改革的关系,《经济学家》,1997年第5期

  7.谷书堂:论中国转型期经济学,《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8.何国华、范卫清:新凯恩斯主义和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世界经济研究》,1995年第5期

  9.吴承明: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经济研究》,1995年第4期

  10.陈峥嵘: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述评,《江海学刊》,1996年第6期

  11.马颖:论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思路的假定前提,《经济评论》,1997年第3期

  12.车卉淳:新凯恩斯主义理论述评,《北京商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13.叶景聪:开放经济中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固定与浮动汇率体系之比较,《财经论丛》2002年第5期

  14.林毅夫: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科发展,《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

  15林毅夫,潮涌现象与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理论的重新构建 《经济研究》 2007.1

  应用部分:

  1.谷书堂,顾颉:当前宏观经济稳定发展中的一个矛盾与对策,《经济界》,1998年第1期

  2.杨桂菊:关于我国宏观经济问题的几点思考,《商业研究》,2000年第3期

  3.胡代光:西方经济学者论宏观经济调控和我们的思考,《经济学家》,1994年第6期

  4.李连城:试论宏观经济调控,《经济纵横》,1994年第7期

  5.赵海宽: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国金融》,1994年第1期

  6.尹 恒:宏观经济模型的时间框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7.周天勇:宏观经济政策反思及其转型的框架设计,《财贸经济》,2003年第3期

  8.方方、刘力臻: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分析,《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10期

  9.陈戈止:宏观调控两类模式的比较及其启示,《财经科学》,1994年第6期

  10.曹 新:宏观经济总量内涵异议,《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4年第5期

  11.魏 杰,沈坤荣:当前宏观经济中的几个问题,《改革与理论》,1994年第5期

  12.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2003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2004年展望,《中国物价》,2004年第3期

  13.陈东琪:2004年宏观经济调控的主题——兼论均衡增长思路,《中国物价》,2004年第2期

  1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2003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2004年展望,《管理世界》,2004年第1期

  15.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政策取向,《宏观经济管理》,2004年第1期

  16.柳欣: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理论分析──宏观经济研究的一种新方法,《南开经济研究》,1999年05期

  17.柳欣: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东岳论丛》,1999年03期

  18.柳欣: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年01期

  19.柳欣,郭金星:虚拟经济条件下的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06期

  20.柳 欣: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经济学动态》,2003年10期

  21.刘国光:关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几点看法,《经济学动态》,2001年06期

  22.刘国光:我国宏观经济的几个问题,《中国经贸导刊》,2001年09期

  23.刘国光: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几点看法,《中国经贸导刊》,2001年22期

  24.刘国光:当前宏观经济走势及政策取向,《经济学动态》,2002年01期

  25.刘国光:研究宏观经济形势要关注收入分配问题,《经济学动态》,2003年05期

  26.林毅夫:中国经济增长潜力还有多大,《了望》,1999年15期

  27.林毅夫: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有待解决的问题,《中国经贸导刊》,1999年05期

  28.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29.林毅夫,刘明兴: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世界经济》,2003年08期

  30.房维中: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管理世界》,1994年03期

  31.江铭强:日本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特点,《中国物资流通》,1994年09期

  32.江铭强:美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手段,《中国物资流通》,1994年10期

  33.江铭强:法国宏观经济计划调节体系简介,《中国物资流通》1994年11期

  34.刘树成.张晓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特点和地区间经济差异的缩小, 《经济研究》2007.10

  35.安同良,卞加振,陆国庆,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与模式:微观行为主体的视角,《经济研究》2007.7

  36.唐双宁,关于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初步思考, 《经济研究》2007.10

  37.管汉晖,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中的中国宏观经济《经济研究》2007.2

  38.贾俊雪,郭庆旺,刘晓路,资本性支出分权、公共资本投资构成与经济增长, 《经济研究》2006.12

  39.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增长失衡与政府责任——基于社会性支出角度的分析, 《经济研究》2006.10

  40.吴汉洪 崔永,中国的铸币税与通货膨胀:1952—2004 《经济研究》 2006.9

  41.王树春:现代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南开经济研究》,2000年第1期

  42.王树春: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特征与实证分析,《中国财政》,2000年第8期

  43.王树春:城市集体经济的制度变迁及其趋势,《中国集体经济》,2001年第3期

  44.王树春: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特征及其趋势——论体制转轨的重要性,《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3——转轨经济的政治经济学研究》,2002年6月

  45.王树春:有效市场假说理论在中国股票市场研究中的局限性,《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4》,2003年6月

  46.王树春:试析居民收入与消费需求结构及其变动趋势 ——以天津市为例,《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5——市场经济的分配理论研究》,2003年6月

  47.贾保文:创新型制度变迁与中国经济改革的道路选择,《天津市党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1期

  48.贾保文:国家职能定位与体制改革,《现代财经》,2003年第12期

  49.贾保文: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效率认定,《前线》,2003年第6期

  50.王常柏:构建与财政、货币政策相配合的中小企业融资机制,《金融与经济》,2003年第5期

  51.吴爱东:论国有大型零售企业的发展与规模经营,《商业研究》2000年第5期

  52.黄卫华:利率、税率和价格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重庆金融》2001年

  53.周莉津:入世与中零售业的分析,《中国软科学》,2000年

  54.刘欣欣:阿马蒂亚·森的价值限制定理研究,《商业研究》,2003年

  55.刘欣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研究,《商业研究》,2003年

  56. 李海伟.农地使用权流转是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吗,《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第7期

  57. 李海伟.论制度变迁中的供求错位---以农地流转为例.《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第4期

  58. 王树春,后税费时代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11期

  59.王树春.略论中国农业经济增长与现代化制度选择. 《现代财经》. 2006年第12期。

  60. 王继平.美国反垄断兼并指南变迁中经济学家的作用及其启示. 《产业经济研究》.2007年第3期

  61. 王继平."幸福论"的研究与启示.《光明日报》2007年4月24日

 

  国外主要刊物

  1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美国经济评论 美

  2 The Economist 经济学家 英

  3 Econometrica 计量经济学 美

  4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经济学季刊 美

  5 The Economic quarterly 经济学杂志 英

  6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经济研究评论 英

  7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经济理论杂志 美

  8 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 世界经济评论 德

  9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制度与理论经济学杂志 德

 

  国内主要刊物

  1、《中国社会科学》

  2、《经济研究》

  3、《经济学家》

  4、《经济学动态》

  5、《改革》

  6、《世界经济》

  7、《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

  8、《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9、《经济日报》

  10、《财经科学》

  11、《经济科学》

  12、《经济评论》

  13、《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4、《经济研究参考资料》

  16、《经济研究参考》

  17、《财经研究》

  18、《南开经济研究》

  19、《中国经济问题》

  20、《宏观经济》

  21、《财经问题研究》

  22、《当代经济科学》

  23、《当代财经》

  24、《国际经济评论》

  25、《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6、《战略与管理》

  27、《学习与探索》

  28、《江苏社会科学》

  29、《社会科学战线》

  30、《江海学刊》

  31、《社会科学研究》

  32、《学术研究》

  33、《北京社会科学》

  34、《社会科学》

  35、《江汉论坛》

  36、《浙江学刊》

  37、《探索与争鸣》

  38、《求索》

  39、《社会科学辑刊》

  40、《天津社会科学》

更多参考文献请点击链接!

  论文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论文格式 | 论文提纲 | 论文摘要 | 论文致谢 | 论文答辩 | 毕业论文

篇三:政治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中国建构新政治经济学的实质分析

  以下是论文频道编辑为您整理经济论文:中国建构新政治经济学的实质分析,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

中国建构新政治经济学的实质分析

  中国处在世界经济结构大转型和国内经济格局大洗牌的历史转折期,迫切需要新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引导,掌控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动态,这是直接关系中国梦的实现、中国人民的福社以及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的重大事件。综观中国政治经济学讨论的热潮,笔者认为明确建构新政治经济学的实质是重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确立坐标系,实现理论的准确社会历史定位的意义。对此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深刻的理解。

  一、建构新政治经济学即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张雄教授强调,一种历史观念或认识历史理论的问世,取决于该观念或理论赖以生成的历史实践的成熟度。中国新政治经济学的提出并成为热门话题是中国改革开放35年经济发展处于重大的历史转折期的实践状况的召唤。同样,中国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的程度受到了中国现在的实践状况的制约。中国建构新政治经济学,一方面,在客观实践层面上,中国虽发生巨大变化,但在生产关系层面上却是质的延续,中国经济实践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作为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中国主导经济学传统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在主体层面上,则是中国人民对当今社会流行的两大主要经济理论范式—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一种选择厂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以其深刻性、科学性以及理论特质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的契合度,成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必然的现实的理性的最优选择。

  (一)倍受推崇的西方经济学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及其在当代的尴尬境遇,不是理性的最优选择

  改革开放35年来,倍受国人推崇的西方经济学以自利的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为出发点,在其发展中变成了实现人与物质资源有效配置的经济算术。但是,现代的金融危机、环境危机、科技危机和诸多人的危机,说明西方经济学指导卜的西方世界陷入了尴尬的境地。虽然有新政治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希望借助强有力的政治之手矫正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偏颇,却只是修补缓解而无法终比西方经济学的没落。作为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前提的理性经济人假设,其科学性也越来越受到怀疑,无非是理性的幻想。凡勃仑对理性经济人辛辣讽刺道,他像一个闪电般计算快乐与痛苦的计算器,他像一个追求快乐的小球一样摇摆着,外界的刺激使他摆动,但他本身完好无损。他即没有前因也没有后果,他是一个孤立的、确定的人类已知数,除了冲击力使其向某一个或另一个方向摆动外,他始终处于均衡状态。马克思批判说这是孤立的原子式的抽象的人。当然,我们并不能因此否认西方经济学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卓越贡献,但是其打造的危机重重、两极分化的世界,不是中国人民理想的世界,而是要批判的世界,因此,这几年我们一直推崇的西方经济学并不是我们理性的最优选择。

  (二)建构新政治经济学:深度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继承,更为深刻科学。首先,它借助历史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坐标,既看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繁荣,又看到其危机矛盾和两个必然的暂时性命运;其次,在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批判中,它不仅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更看到了资本增殖逻辑上人的异化生存处境,提出了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人类幸福的经济学,以其阶级立场的彻底性而成就了其理论内容和方法的科学性和深刻性。西方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也指出对历史的经济学解释是马克思对西方学术界的不朽贡献之一。中国革命的胜利,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人民的正确的历史选择,中国改革开放35年辉煌则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它是中国人民历史的理性选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解释力掀起的全球马克思主义理论热潮,则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强大的生命力。当然,社会主义在经济的发展中也有失误和问题,这需要深刻理解黑格尔所强调的矛盾是世界的本质这句话的科学内涵,这些矛盾和问题本身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素、必要质料和动力之源,有其存在的现实合理性,并不意味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失败。国内对GDP的过分强调而造成的众多中国问题,不是说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偏颇,恰恰证明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误读和偏离的可怕性,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任何教条化的理解的可怕性。中国要建构新政治经济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导框架,在对其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法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重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三)建构新政治经济学: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内核剩余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继承与创新 建构新政治经济学不是摈弃和另起炉灶,而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髓和内核的剩余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的继承和创新。

  首先,必须继承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核的剩余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坚守政治经济学的目标为了人民幸福的价值纬度。工人的活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的观点,是资本增殖逻辑的秘诀,这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超越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深刻之处,是唯物主义历史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观点在经济领域的展现。在此意义上,对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进行颠覆、攻击和篡改,则是所有反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者必然做的功课。劳动者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是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所持有的阶级立场,这是社会主义规避资本主义过剩危机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正义的核心价值原则。因此,在人民物质富裕基础上的全面发展和幸福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的价值尺度。坚持剩余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作为基本原则和理论底线,是防止中国走向资本主义化尤其是权贵资本主义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保证,更是超越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物性逻辑和走出现代性困境的重要理论武器。

  其次,我们必须根据现实状况和时代发展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特别强调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权威保持的重要性我们姑且假定新的研究完全驳倒了马克思的每一个个别的论点。即使这点得到证明,每个严肃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所有这种新结论,放弃马克思的所有全部论点,而无须片刻放弃他的马克思主义正统。所以,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研究的结果。它不是对这个或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鲁品越教授也强调马克思本质抽象的研究方法,对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特殊意义。‘凡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到物与物关系的地方(商品交换商品),马克思都揭示了人与人之问的关系。’这就是说马克思把表面系统(商品系统)看作是深层系统(生产关系)的反映。马克思恩格斯一生都对自己的理论持开放的态度,坚持这一传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内在本质,当然也包括对其核心理论基于方法意义上进行内容的创新和发展。

  我们可以尝试从以卜几个层面来理解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剩余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的创新:一是,作为理论视角的转换。马克思说,资本只是一种购买更多的劳动力的权力,随着社会发生作用条件的转化,其将会成为发挥正能量的积极力量。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年代,我们要充分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是一种积极的建构而不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否定批判的破除,这需要视角的转换,从他对资本主义的剥削秘诀的揭露中找到适合一切生产方式的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但是,对资本作肯定层面的理解,绝对不是对少数人掌握人类大多数人的命运的畸形制度的维护,否则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立场的背叛。二是,对剩余价值论和劳动价值内容的拓展。如,就劳动价值论而言,虚拟经济的出现,使得智力劳动必须成为劳动价值论的重要内容。一方面,管理使得工人劳动的整体劳动超过了个体劳动之和,在技术更新的现代社会,越来越成为对资本的剩余价值增殖贡献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大大改变了传统的商品流通,金融市场的出现使投资更加复杂。这使得剩余价值的实现和分配必须呈现新特点并日趋复杂化。此外,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意大师的智力成果及其价值评价将是劳动价值论必须关注和涵盖的新问题。三是,结合时代现实对经典理论的某些具体表达进行修正。如,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鲍德里亚其符号政治经济学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批判。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卖方市场为特征的生产社会,而我们现在处于买方市场的消费社会。这一历史的转变,我们对剩余价值论的关注重点必须由原来的创造转到对其实现和价值分割的关注上,因此,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不能局限在教科书所讲的方程式的决定与被决定意义上,进行简单理解和描述。总之,理论只有适应时代而发展才有魅力,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坚持和发展,必须继承和发展作为其理论核心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二、建构新政治经济学即重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真理的权威在于其对现实的关照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权威的保持也在于以其科学的方法对发展的现实准确的洞察和本质的概括。重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刻地蕴含着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问题。这需要我们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的内在需求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代重构,创造性地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并在内容上积极地汲取西方经济学和科技发展等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一)重构:紧扣世情国情的与时俱进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从活生生的不断生成的实践出发是科学理论构建的前提。

  首先,深刻洞察世情巨变。鲍德里亚在《符号政治经济学》中揭示到,消费社会通过时尚逻辑和传媒等,人的需求甚至人的存在都符码操控和建构,人成了符号的奴隶。马克思所在的工业生产为主导、生产驱动的社会,越来越被虚拟经济主导的社会取代,通过信息技术的推广,景观成为现代城市的特征,短暂和流变以及否定性生产文化创意等越来越成为现代生活和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与此同时,在马克思那里可以预见的全球化,现在越来越成为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这种崭新的生产力的形式和生产关系的新变化,人类的新的生存境遇,需要创造性地通过重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使其有涵盖时代新发展内容的全新的系统诊释。

  其次,深刻理解中国国情与经典理论的差异性。改革开放35年,中国初步建立全面的市场经济,资本在中国广泛地存在并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在瓦解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的同时使得中国社会阶层出现复杂化。与此同时,贫富两极分化严重、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危机、市场失范、信仰危机、阶层固化、官僚主义、权力寻租等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深层矛盾的现象显现,使得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面临的时代课题。这并不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可以完全解释的,在现实中这一矛盾运动也不是最有效的和能囊括一切的解决范式。正确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和其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和特征;全面思考社会主义中国应如何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应怎样实现更大范围的开放,在分享全球化的最新成果而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潜力下尽力规避全球化的风险?如何在建构社会主义经济正义的基础上,理顺政府、市场和人民的权责和相应的分配比例?针对中国农村土地改革和中国的金融自由化的实验,又需要创新怎样的模式?这些都需要重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而且不仅仅是体系方法上的宏观创新,也是具体层面上的深度和广度的拓展。不容置疑,世界经济的发展集聚了众多文明要素,中国改革开放35年的实践也积累了很多具体经验,这些作为时代精华的沉淀物需要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时吸收,成为其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重构: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历史遗产的新掘采

  实践的对象及其价值在不同的时代由于客观条件之迥异而有所不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瑰宝也会因为所在的时代透镜以及时代所拥有的挖掘的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对《资本论》历史遗产中的劳动价值理论、地租理论、拜物教批判理论、资本主义发展周期和经济危机理论进行新的挖掘和发现,是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捷径。如对马克思的工资理论进行时代开掘。马克思和亚当斯密都强调工人的工资是由维持工人的基本生活资料的价值组成的,也包括其维持家庭及种族繁衍的需要的生活资料。马克思还强调了教育培训的费用。当然,不同的时代维持工人的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是不同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丰裕,高级点的生活用品用具甚至基本的文化生活都会成为必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就是说,比着马克思所处时代的工人阶级的生活,现代工人阶级的生活确实得到了巨大的改善,而且借助于国际贸易,发达国家的工人分享了一部分资本超额剩余价值的红利,因此,发达国家的一大部分工人甚至过上了发展落后国家的特权阶级所享有的特权生活。生产关系永远是相对于特定的生产力而言的,工人在当代的富裕其实与现代的资产阶级的巨额财富相比,他还是无法掩饰自己物质生活的贫乏和对现代物质条件无力掌控的尴尬。理论只有满足实践需要才彻底和科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将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链接,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心理学、政治学等特殊学科进行融合,都为我们全面深度开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遗产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模式,但是我们在推进的过程中,还必须慎重地甄别并恪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根本方法、阶级立场,避免将其进行庸俗化和自由主义化的理解。

  (三)重构:语言表达范式的准确转换

  语言符号具有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中介和媒介的特殊作用,现代哲学纷纷走向了语言学和符号学。任何理论只有被人民群众所掌握才会具有改造世界的巨大力量。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和领航作用,不仅需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和彻底性,更依赖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人民群众中的传播程度。局限于学院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如神龛中的众神一样,只能是一部分有特殊才能的个体的心灵的些许安慰,并不能产生巨大的改天换地的力量。在此意义上,可以说,中国革命的胜利,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的伟大胜利,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伟大功勋,中国改革开放35年的巨大成绩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有着密切的联系。

  每一时代的人都有适应独特的实践生活产生独特的心理特征、思维习惯、认识范式,每个民族都有其文化传承中的民族特性,文化基因深入每个人的骨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成为武装全国人民的理论武器和精神力量,必须以契合时代的语言表达、理论系统出现,也必须以有浓厚的中国特色的民族个性出现,这意味着必然要完成适合中国人民受众心理和认识范式的当代语言表达范式的准确转换。一方面,这需要深入时代,深入中国广大人民的现实生活,按照中国人民现有的平均化的文化教育程度探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通俗化的活泼的崭新的语言表达范式和合适的理论的内在组织逻辑;另一方面,既要融合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更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在实现准确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融合和巧妙地准确转换。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在中国传播,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其理论存在着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的理论特质。然而,作为一种舶来的理论,带着异国的独特风情要在遥远国度里扎根开花,必然是与该地的原有文化传统不断碰撞、不断融合的漫长的历史过程。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传承、发掘很重要,但是对其进行恰当地转换更为重要,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第二次飞跃的重要条件。在此,笔者对山东大学何中华教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思想用通俗的语言灵活表达的平民化理论特质表示由衷的钦佩。不容置疑,这种转换也需要积极吸纳现代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为了意识形态的东西,对大家耳熟能详的西方经济学或其他领域内的优秀成果进行拒斥,如同现有的灯泡不用,自己选择从头研究发明,是很愚蠢和荒谬的做法。中国作为落后国家获得高速发展的现实前提就是更发达的文明的存在,这为我们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借鉴吸纳创新后超越的现实可能性。但是,使这种现实的可能性转化为客观的现实性,需要主导的作为意识形态的理论范式,需要有人类历史发展的宏大时空坐标的开阔视野和大无畏的革新精神。

  三、建构是哲学、经济学、政治学联动下写就《中国国富论》

  亚当斯密在英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期写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创立了西方经济学发展的新传统,并通过市场制度的经典理论设计开创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中国处于由传统习俗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的时期,却同时处在西方工业社会在现代性问题的困扰下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世界格局中。中国在现代转型中同时遭遇现代性问题的困境,并承受着后工业社会不断冲击的热浪。在欧洲债务危机和世界金融危机充分暴露西方制度模式发展弊端的世界运行中,我们面临着在历史转折点上新发展模式的探索和进行新制度设计的特殊时刻。中国改革开放35年在照搬西方经济发展模式取得成就的同时付出了高昂代价,已经到了痛下决心改弦易辙的关键时刻,我们不能通过继续照搬《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来解决中国的问题。我们更不能单单依靠一种学科,通过专业化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很多综合性的问题,我们需要以全局的眼光在世界历史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坐标中通过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学科大联合卜创建自己的政治经济学,即写就《中国国富论》。当然,这里所说的哲学主要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俞吾金在《资本诊释学》强调资本即是经济权力又是社会权力和政治权力,事实上,根本没有纯粹的经济学,只有政治经济学。

  (一)理论前提上:变理性经济人假设为现实经济人

  西方经济学在原子论的哲学范式影响下,将经济学建立在抽象人性论基础上,假设了自私自利为本性的,善于计算并总是能有效采取经济行为获得最大化利益的理性经济人。这种无声的同质化的抽象的人与现实中的人的实际存在相差甚远,从而使得西方经济学面对现代金融危机事件缺乏预测力和解释力。马克思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人学命题有着丰富的内涵:一是,人作为人是现实的活生生的存在。张雄在《市场经济中的非理性世界》指出,现实的人不是单纯抽象的人,不是亚当斯密的‘渔夫和猎人’,也不是费尔巴哈的抽象自然的人,而是从事现实感性的实践活动的人。人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综合体。现实的人是感性的理性存在者,是意识和潜意识支配下的存在者。《情绪情感与市场》一文中特别强调在市场上,我们很难区分出两类人:一类似乎是‘理性人’,是能运用逻辑推理,具有完备的信息,而且善于准确计算,能够推演出纯粹客观结论的人。另一类是‘情绪人’,是缺少理智,感情用事,而且具有高度偏见的人。事实上,任何一个市场行为者都不可能绝对地把自身划分为‘理性人’或‘情绪人。德峰《社会权力的性质与起源》则深刻指出马克思在《德法年鉴》时期这一重要发现,意味着一种新的哲学原则的诞生:在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中,即不是两者之问的单纯的对立,也不是前者规范后者,亦即不是形式加诸质料的关系。整个关系的实质是:前者从后者中产生。现实的人是利己和利他的混合体。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说其是人性利己的教条的创立者,不如说他是人们通过交换而必然导致社会普遍利他状况的空想者。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作为成功的经济人,与其说他们的行为是出于发财致富强烈的自利欲望不如说是基于改变人类社会强烈的利他动机。在习俗、道德等社会规则中穿行的人,在流变的社会关系中,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图式中,受到了各种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影响,即被动又主动地思想着、抉择着和行动着,他既不是天生善的或天生是恶的服从于某种伦理的预设,他此刻的行为或许利己或许利他,他只是作为自由的人在抉择着。

  (二)目的论上:财富增长物性逻辑—增益人民幸福的人性逻辑

  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从根本上是在财富欲望动力论的基础上财富增殖术和资本增殖术,是物性发展逻辑。财富作为使用价值在特定时代以特定方式的凝聚物,在本质上是为人的存在,在其内在主体本质上是人的劳动对自然物的占有的能力的凝固化,是他人的让渡的权力的集结。这种财富为谁占有和为谁服务,从根本上决定了经济学理论的阶级本质。亚当斯密的致富术是通过抽象否定现实的生产资料占有情况的差异性使得财富在贵族尤其是资产阶级手里的集中,而让广大人民处于仅仅维持生存的境地,虽然他也认为下层人民生活的状况是评价一个国家好与坏的重要标准。在社会主义中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财富只有出于对人民幸福的增益的筹划才有其意义。因此,中国建构新的政治经济学是以人民为本的并为了人民幸福的人民富裕的致富术和致力于更好地保证人民幸福的国富论。当然,同样作为致富术必然有一定共同的内涵。因此,《中国国富论》需要借鉴,充分发挥开放市场中自由交换的积极价值,为创造统一的国内和国际市场付出努力。对斯密致富术内核的经济理性,《中国国富论》虽然不像西方那样主张神化它,但是在习俗社会在日常生活中占支配地位的中国,我们必须积极培育中国人的经济理性,增加经济决策和经济行为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当然,为了规避西方经济学理性主义的恶果,我们必须对中国国民所应该具有的经济理性持谨慎的态度。

  (三)核心议题: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构

  我们必须对制度的层次性有深刻理解。一方面是指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特征的基本经济制度,迄今只有公有制和私有制两种。这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差异之所在。另一方面,从资源有效配置方式上,有计划和市场两种方式,而市场经济作为适合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的有效资源配置方式,成为现代社会中各个国家的普遍选择。中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在比较计划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后的理性选择,是中国现阶段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所强调的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是对这种现实和历史趋势的理论肯定和公开表达。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必然具有其他市场经济制度的一般属性。首先,社会关系的市场化,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市场经济意味着交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交换价值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原则。这要求我们必须健全产权制度,完善交易规则和法规,为整个国家的交换的频繁提供条件。其次,市场经济的重要机制就是市场机制,这是以价格机制为基础、供求机制为组成部分、竞争机制为重要内容的整体的运作体系。市场机制作为以竞争为总体特征的机制,使得企业等各种行为主体在市场中实现优胜劣汰。竞争机制既是自然进化的普遍规律又是资源有限的必然选择,但是如何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和自由统一的市场发展空问,还需要系列的努力。再次,市场经济本身意味着法制经济。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使得多样性和差异化成为必然,市场失范以及各种矛盾冲突常规化,需要系列的法律和市场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并成为良好市场秩序的有效保障。蒜你狠地沟油等市场失范行为的层出不穷,充分说明中国法制化的道路还很漫长。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必须有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契合的特殊属性。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民化。市场经济必须要与中国的社会主义根本的制度相融合,并具有社会主义特色。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分配制度框架卜,将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作为衡量经济运行的重要尺度,人民性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物质和文化的联合体。西方市场经济的最大弊端就是市场逻辑对精神等公共领域的侵袭,造成了人们精神世界的萎缩,使现代的人们处于无根的虚无主义的状态。人的物质欲望的有限性和精神欲望的无限性直接决定了人们的自由的实现度,我们必须看到人有超越生存需求的精神需求,因此必须充分发展资本为代表的物质市场和文化为代表的精神市场这两种市场。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使资本市场和文化市场的联动,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李岚清2000年曾在北京举行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质上包括物质产品市场和精神产品市场这两个市场,其建设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的运行和制度的安排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基本的价值原则。市场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活跃和创造,但是坚持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优先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纬度。当然,我们必须借鉴西方个人主义传统对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和人的发展进行思考的积极成果,并反思我们以前提倡的集体主义的不足之处,对集体主义有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四)重要内容: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的积极探索

  首先,西方的经济发展,在个人主义原则下,政府变成了守夜人,虽然凯恩斯在一定意义上提升了守夜人的地位,但是放任的自由主义传统一直是西方市场与政府关系的重要特征,这显然是不适合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本身是一种人为的设计,因此,中国政府必然在经济运行中有着有别于西方的独特地位,而且在制度创新等很多方面必须充分发挥并借助政府的权威。其次,政府作为主要是政治行为的主体和企业作为经济行为的主体,必须在差异性的身份认同中,对彼此的职权和范围划界。政府和市场都必须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再次,始终存在着市场和政府的彼此博弈和制衡,而人民主人翁意识的觉醒和公民意识的增强将对二者的制衡起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我们必须警惕市场过大的倾向。亚里士多德强调人是理性的存在物,这句话特别强调人的精神性的存在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特征,我们不能通过市场的泛化而造成精神世界的萎缩,使人沦为物质世界的物性化的商品拜物教等的奴隶,把人等同物。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警惕大政府尤其是官僚主义的泛滥。政府作为一种实体的存在和作为一定阶层的利益的代表,必然有其自身的特殊利益,它在公理和私利中徘徊。因此,在社会主义中国,尤其有着几千年封建专制传统的中国,必须通过现代性个人的充分发育,通过个人自主意识和公民意识的培养,使人民主人翁意识觉醒和公民意识的增强,进而以人民的力量实现对政府行为和市场运作的有效监督和制衡,以有效地减少政府失灵和市场失范。

  总之,在中国发育现代性并同时兼顾后现代性发育的历史转折期,在面对西方对自己发展的道路进行反思的时刻,我们必须脱离西方文化沙文主义的案臼,通过中国新政治经济学的建构,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jiaoanxiazai/255085.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