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兰之味原文及翻译

经典阅读 时间:2018-04-28

【www.myl5520.com--经典阅读】

八上古文对比阅读
篇一:兰之味原文及翻译

2009安徽芜湖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①阡陌交通..: ②便要.还家: ③子.之哭也: ④苛.政猛于虎也: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今吾子又死焉

19.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每格限填1字)(3分)

20.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2008河池市: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 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陶渊明 《桃花源记》节选)

【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5.理解文言文词义,常常借助工具书。下框中的文字出自《古代汉语词典》。

文中“屋舍俨然”中的“俨”字应选择的正确义项是【 】(填序号)(2分)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①便要.还家: ②既出,得其.船: ③醒能述以.文者: (出自《醉翁亭记》)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⑵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译文:

8.请发挥你的联想与想象,用语言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所展现的画面。(4分)

9.从《桃花源记》和《饮酒》中,你认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结合当今社会实际,简要

说出你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4分)

2007云南省 (课)

二)(11~14小题,共l2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日:. (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选自《五柳先生传》)

6、解释文中加点词。(3分)

①男女衣者,悉( )如外人 ②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 · “环堵①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②也。”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尝)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③四融然④。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⑤素琴一张,弦徽⑥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环堵:四壁。多用以形容居室简陋。 ②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③适:满足。④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⑤畜:同“蓄”。 ⑥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微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渔人甚异.之 异: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 (3)颖脱不羁. 羁: (4)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辍: 12.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1分) 答: 13.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与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

答: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桃花源记》)

③造(· )饮辄尽,期在必醉

7、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与意思均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或置酒而招之·

B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不足为外人道也· C 因以为号焉· 以此自终·

D 亦不详其姓字· 其真无马邪· 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9、在甲文段中,作者虚构怎样的“世外桃源”?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述。(2分)

10、结合乙文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五柳先生”的生活状况。(2分)

2006武汉(课)

(一)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第7—11题。(15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出淤泥而不染.

(2)予.

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3)陶后鲜有闻. (4)待.到山花烂漫时 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花之君子者也。

9.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10.【甲】文用 、 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

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4分)

11.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3分)

泰州市2007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13—16题。(11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芙蕖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②矣。迨③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注释:①荷钱:初生的荷叶。②逸致:情趣。③迨:及,等到。 (选自李渔《芙蕖》,有删节)

1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濯清涟而不妖( ) (2)日上日妍( ) 1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文。(4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1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6.“出淤泥而不染”常给人带来深刻的思考,请从第二段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并简略说说它给你的启迪。(3分) 句子: 启迪:

2008年浙江省宁波市 文言文阅读(16分)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亭亭净植 ②陶后鲜.有闻 ③而名.之不可 ④莫能肖.

也 19.《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 )。(2分)

A.强迫 B.接近,迫近 C.狭窄 D.威胁

20.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体兼彩,而.不极于色 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B. 纯以.情韵胜 皆以.美于徐公 C.花之.富贵者也 辍耕之.

垄上 D. 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 其.子好骑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2.对“善绘者以意取似”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擅长绘画的人因为个人的原因只能类似模拟。

B.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 C.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D.擅长绘画的人已经描绘得很相似了。

23.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2分) 香味:莲—— ;兰——氲氲无所。

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兰—— 。

24.(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 的品性。 2006年河南

三.古诗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6—19题。(共8分)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选自《论语》)

注:○

1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 ○2不堪:无法忍受。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1)有仙则名 名: .(2)惟吾德馨 德馨: ..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18.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1分)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3分) ......

太原市

2007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1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2008年厦门市

三.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4—17题(14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4.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3分) ①谈笑有鸿儒 ②无案牍之劳形 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15.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号)(2分)

日: A.太阳 B.白天 C.日子 D.每天,一天天地 16.将下列句子翻译..

成现代汉语:(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17.简答题:(5分)

(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 ”和“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分)

(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

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①,献之县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②,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③举轴,猫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①轴:画卷。②物色:观察。③逮:等到。

9.【甲】文介绍了 ,【乙】文中评价画作精美的词语是 。(2分)

10.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佛印绝类.弥勒 类: ②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诎: ③一士人善.画 善: ④旦.而过之,轴必坠地 旦: 1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②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帮帮你】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漫”常用的义项有:①水涨,淹;②遍;③无边无

际;④随便。

12.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画作的精美具体表现在哪里。(2分)

17.(4分)①交错相通 ② 通“邀” ③你 ④繁重,使人难以忍受(各一分)

18.(4分)①(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2分)②如今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2分)

19.(3分)记叙(描写) 虚构(想象) 反衬(对比)(各1分)

20.(分)桃花源与世隔绝,远离战争,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得徭役;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幸福。(2分)虽然一家祖孙三代死于虎口,但是泰山妇人深知山下世间苛政带来的灾难远比山中的老虎更为惨烈,更令人不堪忍受。(2分)(意对即可)。 5.②

6.要:邀请 其:他的、自己的(代渔人) 以:用

7.(1)小孩和老人,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评分标准:关键词“黄发垂髫”、“并”、“怡然”,每个0.5分。)(2)(渔人)就沿着原先的走过的路,处处都做好标记。(评分标准:补充主语(渔人)0.5分、关键词“扶、向、志”各0.5分。)

8.在整齐的篱笆旁,我亲手采摘金黄的菊花,周围顿时香气弥漫;在悠闲恬适间,突间望见高大的庐山,云雾缭绕。在夕阳的照耀下,庐山仿佛披上了一件彩衣,不时有成群结对归巢的鸟儿,吱吱喳喳,打破了山林的幽静。(评分标准:有合理想象2分,有景物的描写给1分,准确地修饰语给1分;根据表达效果,酌情给分。)

9.理想境界是:没有战乱,安定团结;相处和谐;生活富足;环境优美。(评分标准:答对其中的两点即给2分;) 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属于开放性答题,只要能从以上四点中的任意两个方面去答题。认识到位,表达流畅即给2分。

11. (1) 对„„感到诧异 (2) 类 (3) 束缚,拘束 (4) 停止 12.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13.不是,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1分)。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2分)。(意思对即可)

14.(1)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2) 只要懂得琴中的乐趣,何必非要(在琴上)抚出美妙的音乐呢! 6、3分①全,都 ②邀请 ③前往 7、2分B

8、6分 每小题3分,关健词“乃”、“无论”、“甚”、“会意”各1分。

①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

②喜欢读书,但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琐细解释;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就会高兴得

忘了吃饭。

9、2分 大意对即给分

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

10、(2分) 答出物质、精神两方面生活即给分 示例一:物质生活条件差,但精神富足。

示例二:家庭贫穷,住不挡寒,衣打补丁,饮食不能保证,但读书著文自得其乐。 7.(1)沾染;污染(2)我(3)听说 (4)等待;等 8.莲,是花中的君子。 9.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0.菊花、牡丹;风雪悬崖(冰天雪地、悬崖冰雪)、万花丛。 11.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节操(品质、精神)。

13.本题2分,每小题1分。(1)洗,洗涤。(2)一天天(一天比一天)。

14.本题2分。(1)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靠近去玩弄啊。(2)这样(因此),我在花开之前,先享受到无穷的情趣了。(“远”或“亵玩”如果译错,扣1分;“是”译错扣1分) 15.本题2分,答对一处给1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6.本题3分。写出句子得1分,写出启迪得2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全分)。 示例(找出其它句子,如分析有道理,也可给分):

(1)“日高日上,日上日妍”。启迪:我们要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己。 (2)“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启迪:不管处于怎样的环境,我们都要展示自己的美好之处。

(3)“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启迪: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活得充实、活得精彩。

答案:18.①树立 ②少 ③说出 ④酷似,逼真(“相似”亦可)(4分。每格l分) 19.B(2分) 20.A(2分) 21.(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2分。“染”、“濯”、“妖”各0.5分) 22.B(2分) 23.香远益清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2分。后一格填出其中一句得0.5分) 24.洁身自好 高洁(2分)(意思接近即可) 16.(1)出名(或:著名)(1分)(2)品德高尚(1分)(共2分) 17.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答出句子大意1分,两个加点词语解释正确1分。共2分) 18.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1分)

19.刘禹锡:陋室不陋 颜回:不改其乐(1分) 安贫乐道(意思对即可。2分) (共3分)

14.(3分)每个解释1分。酌情给分。

①博学的人 ②使身体劳累 ③所以,因此 15.(2分) D

16.(4分)每句2分。酌情给分。

八年级(上)文言文 阅读
篇二:兰之味原文及翻译

2010——1011年度八年级(上)文言文比较阅读

第五单元 21课 桃花源记

(一)(2010年甘肃兰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9—12题。(13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9.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A.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DC.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橘生淮南则为橘

11. 千余年来,中国的读书人,一直把桃花源当成一个洞天福地。这是为什么?(3分)

12.请就选文和下面链接材料,进行比较阅读。(4分)

【链接材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

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选文所描写的美好景象可用一个成语概括,链接材料所抒发的情怀也可概括出一个成语,

请分别将其工整地填写在下面田字格内。(2分)

(2)选文与链接材料表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试作简要说明。(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3—15题。(6分)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

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13.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予始四望惨淡 予: (2)泫然不能自已也 已:

14. 眼前的景物不同,作者的心情也不同,请根据上面语段加以概括。(2分)

15.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的景象。(2分) (二)

(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兰之味原文及翻译。

(1)风渐劲时: (2)猛风大起时: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

归。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

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兰之味原文及翻译。

1.在原文划横线的空缺处填写原句。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交通: 户:

3.甲、乙两文都反映了古人对人类美好社会的追求,不同的是,甲文对理想社会进行

了 ,乙文则是 。

4.乙文中与甲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相对应的句子是 。

5.概括甲文的大意

(三)(2010年四川成都)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阡陌交通 ..

交通:交错相通 延:邀请 足:值得 志:记住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C.不足为外人道也 .D.处处志之 .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忘路之远近 B.见渔人,乃大惊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其如土石何 ..6.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

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

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

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

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

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7.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2分)

译文: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shiyonggongju/90487.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