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春节的习俗和寓意

化学试题 时间:2012-05-28

【www.myl5520.com--化学试题】

春节的含义是什么_春节的意义及习俗
篇一:春节的习俗和寓意

  春节,可能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传统节日。但是很多人忘记了春节的本意,春节的含义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春节的含义,欢迎大家阅读。

  春节的含义是什么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到正月十五,也有的从腊月初八开始,一直过到正月底,其中以除夕和大年初一为高潮。春节时间延续长、地域跨度广,节日活动丰富,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也是历史最悠久、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但是,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汉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

  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废除旧历改用阳历(即公历),用民国纪年。并决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民国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称元旦。但民间仍按传统沿用旧历即夏历,仍在当年2月18日(壬子年正月初一)过传统新年,其他传统节日也照旧。

  有鉴于此,1913年(民国二年)7月,由当时北京政府任内务总长向大总统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称:“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但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1914年)起开始施行。自此夏历岁首称“春节”。中科院天文学家:中国现行春节只有“97岁”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

  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但是,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节气的不同,就以夏历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岁首。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时(十二点)过后,春节就算正式来到了。

  临近春节,人们采办年货,除夕时,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贴年画、春联;迎接新的一年来临。老照片:春节记忆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春节庆祝活动更为丰富多彩。不仅保留了过去民间习俗,剔除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活动,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使春节具有新的时代气息。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三天。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的,也有踩高跷、跑旱船的。在有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

  古代的蒙古族,把春节叫做“白节”,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过藏历年。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是过“古尔邦节”。春节也是苗族、僮族、瑶族等的盛大节日。

  春节的意义

  过春节,是对和平、友谊和亲情的检阅和激励,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祷。春节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东方文化,受人喜爱,深入人心。如今,春节不但深入中国人心,还深入了外国人心。重家庭、重亲情,中国人、外国人都一样。在一些有中国人的国家和地区,外国人也同中国人一起过春节。

  除了原来的几千万华侨华人和留学人员,还有更多的中国人在走出国门,也有更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人的进进出出,势必促进文化的进进出出,有“西学东渐”,也有“东学西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东西方互相吸收文化的精华,取长补短,凡是健康的、文明的就是世界欢迎的。

  文化交流使世界更文明,生活更多彩。春节的魅力是中国的魅力、东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国的春节,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贡献,是送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

  春节的社会意义在于趋利避害。春节与立春到春分的震季相重合,正是《新太极图说》中揭示的自然规律:阴金(病菌)盛于阳木(东方、震季)的季节,病菌易大量爆发。人们选择燃放鞭炮驱赶病菌这一恶魔,以顺利度过险恶年关。人们贴春联、穿红衣、向大火以期镇魔降妖(阳火盛于阴金,在这里阳火平衡阴金)。家人团聚,以家族力量应对自然灾害,增强社会凝聚力。这一切具有种族延续的社会意义。由于阴金(病菌)盛于阳木(声波),所以震季应严禁歌舞,选择危害程度低的器乐、语言类节目进行娱乐,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春节的饮食习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春节的民间习俗

  1.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3.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4.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5.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6.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7.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猜你感兴趣:

春节民俗仪式的意义
篇二:春节的习俗和寓意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也称过年,这个时候有不少民俗仪式活动,但你知道那些仪式活动的意义吗?现在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

  春节仪式的活动意义

  单纯从科学学理上来说,正月可以设置在任何一个月,都不影响历法的精确。据说,我国上古历史上,商代曾经以腊月为正月,周代曾经以十一月为正月,秦代曾经以十月为正月。但是,历法还是一个文化产品,它必须准确地体现文化价值观念。春季是大地上万物复苏的季节,所以夏历把正月设置在早春时节最能体现出正月作为第一个月的意义。正月确定在春天,正月初一就叫"春节"。全面地看,夏历正月初一是月亮从"无"(看不见)到"有"(能看见)的一个新周期的开端;也大致是太阳从南回归线向我们回归的开端;而且此时正好大地回春(春节总设在立春前后),大地正处于新的四季循环的开端。所以不论从日(阳)、月(阴)两方面讲,还是从天(阳)、地(阴)两方面讲,春节都是最为名副其实的开端。天地万物无非阴阳,所以春节也就成了一切的开端。开端的重要性在许多民间谚语中得到了表现。像"万事开头难","头三脚难踢"等谚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春节对于天地间万事万物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从实际考察,我国春节民俗的全部内容和意义无不与开端密切相关。可以这么说,春节最为本质的意义在于:它是一切的开端。春节的各项民俗活动几乎都是关于开端的象征符号。

  第一,春节燃放鞭炮是宇宙起源的象征。

  春节习俗中象征宇宙起源的仪式是燃放鞭炮,因为燃放鞭炮象征着混沌初开、天地诞生。何以见得?鞭炮起源于古代的爆竹。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意思是说,当时的人们在初一早上起床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竹子的爆裂声能够赶走怪兽恶鬼。大约到了唐代,人们把火药装在竹筒里点燃,发出爆炸声。在后来,又用纸卷代替竹筒,就形成了和现在一样的鞭炮。根据宗懔的记录,爆竹的目的是驱逐"山臊恶鬼"。这种说法一直沿袭至今,不少调查都表明:现代民众依然用"驱逐年兽"来解释春节放鞭炮。"驱鬼"是民众赋予鞭炮的第一层含义。民众赋予鞭炮的第二层含义是"迎神"。

  调查显示:民众常常认为灶神在正月初一返回人间,放鞭炮是为了迎接灶神归来。这些包含着迷信色彩的意义显然是广大民众通常都能意识到的意义。但是,这些意义对于现代人(尤其是现代城市人)是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因为他们多数是无神论者,不相信恶鬼神怪。可是,现代人即便如此仍然极端喜欢放鞭炮,并引起许多意外伤害,结果使得政府不得不在大城市禁止这一习俗。可见放鞭炮的意义决不仅仅是为了"驱鬼"、"迎神"。我以为,放鞭炮除了具有以上民众显意识之中的意义之外,它还隐含着混沌初开、宇宙起源的象征意义,只是这种象征意义深藏在民众的潜意识之中,不为人们所直接认识而已。鞭炮的形状、声响和结果都与混沌神话一致。三国时代徐整《三五历纪》云:"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在这段最具经典意义的宇宙起源神话中,类似于鸡蛋这样一个封闭体的混沌被打破,天地由此开辟。而竹筒和鞭炮就像混沌一样具有封闭形状;竹筒被烧而炸裂,鞭炮被炸而粉碎,清烟上升而为空气,其他较重物体落而在地,也仿佛混沌初开、天地分离的瞬间。

  所以,放鞭炮习俗实际上是模仿开天辟地的过程。了解了这一层象征意义的存在,我们才能够理解为什么放鞭炮(或爆竹)总是春节第一件事!宗懔《荆楚岁时记》说"鸡鸣而起,于庭前爆竹",王安石《元日》诗说得更加清楚:"爆竹声中一岁除"。现代人在除夕之夜彻夜不眠,等待着初一零点的到来,并随即点燃自己的鞭炮,其他习俗活动都放在其后。原因在于天地开辟是一切一切的起点,只有在完成了象征天地开辟的放鞭炮仪式之后,其他仪式才有可能去象征别的事物。总之,放鞭炮标志着春节开始的时刻(即除夕午夜子时到来之际)正是宇宙开辟那一刹那。也许有人会认为放鞭炮仅仅是为了热闹,可是热闹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敲锣打鼓,为什么一定要用鞭炮呢?除夕之夜敲锣打鼓一定会被人视为"胡闹腾",令人反感,而放鞭炮为什么就被视为理所当然呢?原因是:放鞭炮不仅是为了热闹,而且是为了象征时间的开端。放鞭炮所象征的开端意义,放鞭炮作为春节的最重要民俗仪式之一是任何人都必须尊重的。

  放鞭炮在很多地方已经被禁止,或者受到极大的限制。理由都是出于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环境卫生等方面。单单没有人愿意从文化上认真考虑一下。禁放地区人民的节日感受如何呢?我们的文化是否受到破坏呢?安全和卫生当然重要,但是十几亿人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需要就不重要吗?为了安全和卫生就一定要禁止放鞭炮吗?假如我们把放鞭炮完全禁止了,人们就会丧失一个最能体现春节作为"开端"象征的民俗活动,春节的文化意义就会大大地遭到破坏。人们就不可能恢复深藏内心深处的对于春节的兴趣。

  第二、初一画鸡和初七人日习俗是创造万物的象征。

  据叶舒宪先生的考证,我国古代和世界其他地区一样存在着神灵在七天之内依次创造动物与人类的神话,这种神话直接影响到春节的习俗。《北齐书·魏收传》引南朝董勋《答问礼俗》:"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其中说的正是南北朝时期的春节习俗,正月初一要把鸡的画像贴在门上,或者直接把鸡画在门上。这是象征鸡在第一天得到创造。到了正月初七,则把人像贴在帐子上。这是象征人类在第七天被创造。正月初七还被古人规定为"人日"。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

  这一天,人们用七种菜做成菜羹,并用彩帛或金箔做成人形,贴在屏风上,或戴在头上。这种习俗至今依然存在于湖南、湖北、江苏、浙江一些地区。以上习俗分别象征各种动物和人类的起源,其中初一画鸡象征天地开辟第一天鸡的被创造,所以春节就是天地开辟第一天的象征。在此,一年的开端──春节象征着宇宙开端的第一天。宇宙开辟,万物生长,一切都获得了新生命!这种意义是何等的重要!春节的这层象征意义还被人们引入到生活的其他方面。例如婚礼、新店开张、建房仪式也放鞭炮,这些都是由春节放鞭炮引申而来的,都是用放鞭炮象征新事物的诞生。但是随着神话的消失,春节的这一层象征"万物初生"的意义逐渐被人遗忘了。现在民间年画中出现的鸡被民众说成是谐音"吉",其意义和过去比实在相差太多了。接受这种意义的人也很少,画鸡在年画中已经越来越少见。由此可知,单纯的"吉利"含义根本不足以长期支持这种习俗形式。

  第三、春节是人类文化生活开端的象征。

  春节祭神、拜祖、拜年是对人神关系、人伦关系的重新确证,即对于人类作为一个文化存在的确证。换句话来说,这些仪式乃是我们中国文化开端的象征。在上一段中所论述的人类起源,只是说明了人的自然起源。人类当然不仅仅是一种自然存在,他还必须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有自己的社会关系和价值观。由于在人类任何一种文化体系之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无疑是信仰,所以首先考察春节祭神、祭祖。传统中国人在春节对天地诸神、家族祖灵等超自然存在加以最隆重、最全面的祭祀。所祭神、灵之多,之全,令人惊讶。对于这一点,凡是进行过春节民俗调查的人大概都会留下深刻印象。这当然是国人多神论信仰的反映。不过为什么平时这些多神论信徒并不同时祭祀如此之多的神灵,而春节却例外呢?原因在于:春节祭神、祭祖是对国人传统信仰的全面展示与重新确证!作为孤独于世的人们由此建立起人神关系,获得神灵的庇护。

  这是我们宗教文化开端的象征。春节所祭的祖灵也很全,总是从家族始祖开始,囊括一切祖灵;而不像清明节扫墓只祭有限的几位墓主。春节拜年则是人伦道德的体现。晚辈为所有长辈拜年,长辈接受拜年并赏赐压岁钱。表面看来,繁文缛节,不胜其烦。但是这一拜一赐之间,长幼尊卑等基本人伦关系与相关的道德规范就得到重新确认。其意义非同一般!这是伦理道德建立的象征!通过以上这些仪式,传统中国人的人神关系、人伦关系得到新的确证,于是自然人作为一个具有文化意义的完整的生命存在──中国人就得到确认,他们的人生就得到了意义。海外华人身处异国他乡,他们面对的主流社会文化和我国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他们中的很多人早已加入了当地国籍,在政治意义上是不折不扣的外国人。但是,他们坚持过春节,坚持继承春节民俗。原因何在呢?海外华人通过春节民俗活动,重新确证自己是一个文化上的中国人!春节的文化开端意义,春节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与象征意义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可是,现代人的无神论扫荡了人神关系的价值意义;现代人的拜金主义又破坏了人伦关系的纯洁。近年来由于压岁钱金额的猛涨,使得长辈们心惊肉跳,似乎有点不敢接受晚辈的拜年,进而责怪压岁钱是个"陋俗"。其实,倒不是俗陋,而是人陋。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疏远了,个人的独立性越来越强,于是父慈子敬的道德传统逐步丧失。孩子一心只想着钱,拜年成了他们讨钱的合法手段;长辈也觉得孩子手里的钱与自己距离太远,实在有点舍不得。双方都忽略了拜年所应该具有的道德意义。拜年的道德意义得不到认识,得不到尊重,现代人就逃不脱粗俗与鄙陋,"没意思"倒在其次了。而从整体上来说,如果我们的春节活动不能完整地确认我们的社会关系、伦理关系的话,那么我们作为一个文化存在的意义就丧失了。我们就不能从一个自然人上升为一个具有文化意义的人。

  第四、春节是人生新希望的象征。

  由于春节成为一切开端的象征,所以春节的一切行为(包括日常行为)也都具有象征性、仪式性,具有决定在新的一年里命运如何的意义。春节时住的房子要装饰一新。穿的衣服也必须是全新的,据说这样新的一年里才能总有新衣服穿。吃的饭要有剩余,以求"年年有余",为此还产生了把鱼作为重要主题的年画。春节不能说倒霉的话,孩子打碎了碗,也不能责备,要说"碎碎(岁岁)平安"。消除过去的一切不幸,迎接充满希望的未来……所以,春节实际上又是我们除旧布新的机会,是我们表达美好愿望的机会。

  总之,我们的祖先根据自己独有的"阴阳和谐"观念发现了早春时节一个原本普普通通的看不见月亮的日子的价值意义──开端,于是把它确定为自己历法制度中一年的开端,这就是春节。同时,他们又创造了神话和种种仪式行为来标志这个开端,说明这个开端。不同的社会阶层按照自己的理解,给春节赋予了不同的文化意义。但是,春节的全部传统意义都是围绕着"开端"而存在的:宇宙的诞生、万物的起源、文化的建立、新生活的开端。

春节吃饺子的寓意_春节吃饺子的含义
篇三:春节的习俗和寓意

  在春节的时候,都有吃饺子的习俗,那么,你知道吃饺子的寓意是什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吃饺子的寓意,欢迎大家阅读。

  吃饺子寓意

  饺子历史悠久。两千年前,就有饺子了。在中国,农历新年时吃饺子,具有特别的意义,代表着吉祥和团圆。除夕夜,一家人吃过团圆饭之后,就齐聚一堂,一边看新年节目,一边包饺子,共享天伦之乐。饺子一般在半夜十一点到凌晨一点钟享用。因为这段时间是农历正月初一的开始,与家人一起吃饺子,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很有意义。

  饺子的形状像元宝,在农历新年吃饺子有“招财进宝”的意思。此外,人们为了讨个吉利,就把代表吉祥的东西包在饺子馅里。

  我国北方人有一种习俗,逢年过节,迎亲待友,总要包顿饺子吃。尤其是大年初一,全家人拜罢年,便围坐在一起,边包饺子边聊天,山南海北,无所不谈,不时引来欢声笑语,大有其乐无穷之意。"水饺人人都爱吃,年饭尤数饺子香"。当人们吃着这滑润适口滋味鲜美的水饼时,如果再知道一些它的来历,谁能不惊叹我们文明古国的源远流长的面食奇苑呢!

  对于饺子的来历,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颇多。

  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早在三国时期,魏张揖所著的〈〈广雅〉〉一书中,就提到这种食品。据考证: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偃月形馄饨"。和南宋时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我年的历史了。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说:"每届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说明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近人徐珂编的〈〈清稗类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做水饺。"千百年来,饺子做为贺岁食品,受到人们喜爱,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饺子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名目繁多,古时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等名称。唐代称饺子为"汤中牢丸";元代称为"时罗角儿";明末称为"粉角";清朝称为"扁食"

  现在,北方和南方对饺子的称谓也不尽相同。北方人叫"饺子"。南方不少地区却称之为"馄饨"。饺子因其用馅不同,名称也五花八门,有猪肉水饺,羊肉水饺,牛肉水饺,三鲜水饺,红油水饺,高汤水饺,花素水饺,鱼肉水饺,水晶水饺等等此外,因其成熟方法不同,还在煎饺,蒸饺等,因此,大年初一吃饺子在精神和口味上都是一种很好的享受。

  饺子的来历,除史书记载外,民间还另有一则传说。从前有一个皇帝,整天不理朝政,只顾寻欢作乐,朝里奸臣得宠,忠良受害,闹得国家贫穷交加,百姓怨声载道。有一天,人称"潘素水"的奸臣潘奇叩见皇上,言明他有个好主意,能使皇上长生不老。皇上听后,满心喜欢。忙问:"潘爱卿,有何妙法,快讲与朕听!" 潘奇奏道:"人若能吃百样饭,就可增寿延年成神仙,皇上可下令在各地招选名厨师,让他一日三餐做新样,吃到百种饭,不就如愿以偿了吗?"皇上听后连连点头,即出告示,举国招选。

  不几日,全国各地好多有名厨师陆续被送到京里,经过殿试,手艺高的厨师苏巧生被选上了。从此,苏巧生凭着自己高超的技艺为皇上做了九十九个花样的饭菜,皇上十分满意。这一夜,苏巧生很高兴。心想:"明天早上再做一样饭就可以离开这个可恨的昏君,回家与亲人团聚了。"但到了做饭的时候,竟不知该咋做最后一顿饭了。他想到自杀逃跑,还想到毒死这个吃喝人民血肉的昏君。正在悲伤的时候,他突然看到菜案上有些剩下的羊肉和菜,便拿起刀把羊肉和菜一起剁碎,胡乱搁上调料,用白面皮包了许多小角角,然后放在开水锅里煮熟,当做最后一样饭给皇端去。苏巧生正木呆呆地坐着等死,谁知皇上吃了这餐饭后,竟穿着睡衣跑进厨房说:"今日这顿饭最香,这叫什么名字?"苏巧生听罢,长长地叹了口气,随后抬头看见这种扁扁的东西,信口答道:"这是民间上等品----扁食。"皇上又留苏巧生继续给他做饭,巧生对这个贪得无厌的昏君气愤极了,第二天便偷偷地溜走了。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厨师,就学着包扁食吃。这样,一代一代,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吃饺子由来

  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

  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按照我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

  与北方不同,南方的年夜饭通常有火锅和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着生活幸福,“年年有余”。南方还有一些地方过春节讲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征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吃饺子习俗

  春节吃饺子有良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成人时,因为天寒地冻,黄土着土偶的耳朵很轻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着土偶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庶民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外形,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物,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利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春节饺子的馅来说,大致可分为荤,素两种。各种肉馅,海鲜馅,蔬菜馅,肉菜合馅等等

  俗话说“初一饺子初二面”。大年初一,这天,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民俗专家介绍说,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必不可少的美味。说到过年的吃,总是“初一饺子”打头儿。

  在包饺子时,人们经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蜜,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祥。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台湾人吃鱼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聚发财。

  
看了春节吃饺子的寓意的人还看

春节的意义
篇四:春节的习俗和寓意

春节的意义

四(5)班 冯裕

春节的意义是什么呢?在大家的眼里会有很多种。在我看来,春节的意义是以下几点:

1.送祝福

过年走亲访友表示对亲戚的关心、祝福,祝愿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工作顺利。祝老人“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祝小孩身体健康、天天快乐,在学习上“芝麻开花——节节高”。即使在互不相识的“外人”之间,在有隔阂、有矛盾的人们之间,春节见面也会说声“新年好”。

2.收压岁钱

收压岁钱是一件很开心的事。但压岁钱不是长辈们随便给的,据说有一个传说:古代有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她每年年三十夜里出来,专门出来摸睡着的小孩的脑门,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就会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人们怕祟来伤害孩子,就整夜点灯不睡觉。据说嘉兴府有一个姓管的人家,夫妻年老得子,十分珍爱。在年三十晚上,为防止“祟”来侵扰,一直逗小孩子玩,小孩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包了又拆,拆了又包,睡下后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在枕边。半夜里,一阵阴风吹过,黑矮的小人正要用他的白手摸小孩的头,突然,孩子枕边迸出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跑了。于是这件事被传扬开来,大家纷纷效仿,在大年夜用红纸包上钱给孩子,祟就不敢来侵扰了。因而人们把这种钱叫“压祟钱”。所以,受压祟钱很重要哦。

3.团圆

中国人最看重的是亲情和家庭,亲人不仅中秋节要团圆,春节也要团圆。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只有全家人在一起,这个春节才有意义。一年忙到头的人们,四处漂流的人们,过春节是一般到会回家,父子两代、祖孙三代、甚至四世同堂,敬杯酒、鞠个躬,在鞭炮声中,在欢身笑语中享受这亲情,享受着天伦之乐。

4.魅力

春节不但深入中国人心,还深入了外国人的心。在一些有中国人的国家地区,外国人协同中国人一起过春节。很多外籍友人感受到了写的春联、舞的秧歌、剪出的窗花都有模有样,他们感受到了春节的魅力是中国的魅力,东方的魅力,也是世界的魅力。中国的春节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贡献,是送给全人民的一份厚礼。

5.快乐

小朋友们最爱过春节了,可以吃零食,看电视,收红礼包,还会碰到很多有趣的事情。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记住,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用“笑”去面对,笑可以让生活更精彩,正如布雷顿所说:“世界上没有比快乐更能使人美丽的化妆品。”

6.装饰

趁过年的时候人们会给自己打扮,还会给家装扮:贴春联、挂灯笼、贴窗花、摆盆景„„把自己,把家变得更加漂亮。

听着我的介绍,是不是感觉过春节很有意义啊。过年咯!过年咯!祝大家羊年大吉,新春快乐,新的一年里烦恼的事儿往边靠,祝出门遇贵人,在家听喜报!年年有此时,岁岁有今朝!

【点评】小作者知识渊博,全文从6个方面阐述“春节的意义”,并能在不同的语境中很自然的引用“春联”、“习俗”、“民俗”、“名言”、“故事”,及古今中外人们过春节的风俗人情与礼仪。文章文笔优美,思路清晰,古今穿越,引人入胜,是一篇再现历史背景、传统文化的难得佳作。(点评老师:陈春松)

第一次麦秸秆贴画

五(1)班戴熠辉

“哈哈哈„„”愉快的笑声感染着车上每一个同学的心,因为今天我们全体冬令营队员要到魏村参加编麦秸秆贴画的活动。

首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陈列的麦秸秆作品,“哇!”惟妙惟肖的小鸟,刚正笔直的竹子,茂密的树林„„大家无不惊叹于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光“叹”还不行,一定要亲自动手做一做,感受一下编麦秸秆画的乐趣。

接下来我们就大显身手,开始了自己做麦秸秆竹子贴图的尝试。身边的小伙伴们一看到那细细密密的小细节,一个个都唉声叹气,连连摇头,但我却信心十足,这种手工我最喜欢做,当然难不倒我啦!我首先取出了一根金黄色的粗麦秸秆,再用一根尖尖的针从上往下

挑出一道小长口子,接着我把麦秸秆小心地拨开,在手上轻轻绕上几圈,动作一定要轻,不然麦秸秆很容易破,再展开,直到秸秆平展为止。哈哈,材料准备妥当啦!我三下五除二,一鼓作气用剪刀剪出自己需要的竹竿、竹叶图案。最后再用针点几滴胶水,把它们分别粘着一张小黑纸上,别看我说得简单,做起来却很难,那么多小小的竹叶,剪下来就不错了,还要粘,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还是耐心做完了整幅图画,你瞧:挺拔笔直的竹竿,错落有致的竹叶在黑色的底子映衬下显得格外幽静„„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一截毫不起眼的麦秸秆,在心灵手巧的我们手中脱胎换骨,成了一幅幅精美的贴图,我真希望麦秸秆贴画这种民俗文化能在我们手中发扬光大。

【点评】实践出真知,本文精美的词句源于实践。小作者真是个“能工巧匠”,他深入冬令营实践活动,通过观察——思考——琢磨——操作,“三下五除二”的功夫,完成了“挺拔笔直的竹竿,错落有致的竹叶在黑色的底子映衬下显得格外幽静”——麦秸秆贴画。文笔流畅,过程清晰,语言简洁,中心明确。(点评老师:陈春松)

写对联

四(5) 包涵

放寒假了,我盼望已久一年一度的春节来啦!春节有很多传统比如说:贴对联、放爆竹、去亲朋好友家拜年„„小年夜是我家写对联的日子。

我家的对联,是人称大书法家——我老爸写的。小年夜,一大早老爸把我叫醒说:“写对联的材料准备好了,起床一起写对联。”我们的分工是,我来磨墨汁,老爸是裁红纸和写字,我好奇地问:“老爸,为什么过年要贴对联呢?”老爸回答:“春联,俗称门对子。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大红的春联,更增添了喜庆气氛。我们称张贴在大门、中门及窗

户两侧的红色「春联」为「对联」。有的人会自己动手写对联,有的人则用买的。春联上的对仗句均是吉祥话。有些人家不但在大门两侧张贴春联,还在门的左右边分别张贴着绘有门神的画像。除夕当天贴的春联将会一直保持到它们自然脱落或褪色为止。”

老爸说完正好准备工作也做好了,老爸写,我拿红纸。只见老爸气沉丹田、笔走如飞。过了好一会儿,充满吉祥话的对联写好了。看着一大堆的春联我问:“老爸,为什么要写这么多春联。”老爸说:“还要送给亲朋好友呢!” 我又问:“为什么我们辛辛苦苦写的春联要送给他们呢?”老爸说:“春联上有祝福,我们送春联,就是送祝福给他们。”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看到亲朋好友来拿春联时的笑容,我心里也乐开了花,原来幸福也可以转递。

【点评】本文最大的特色,以对话的形式揣度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缩影,引用人物语言详实,词句恰到好处。小作者以清晰的语言驾驭能力,寥寥数笔便勾画出一幅“父子写春联”生动、喜悦的画面,实属难能可贵。(点评老师:陈春松)

我家幸福年

四(1)班 冯政

期待已久的新年就要到了,妈妈说今年去外婆家过年,好盼望。

那天早上,我早早地就起来了,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恨不得马上就能飞到外婆家。经过4个小时的路程,我们终于到啦!

到了外婆家,第一件事就是看外婆家的小猪,它们一个个懒洋洋、胖乎乎的,生活得无

忧无虑。呵呵,我看到有的在拉屎,有的在睡觉,还有的在喝水。

中午时分外公要喂猪,我也拿了把铲子在旁边瞎忙活着。外公说:“喂猪可不是这样喂的,要一铲一铲倒在他们吃食的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shitiku/55911.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