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钩藤的作用与功效

励志书籍 时间:2016-07-30

【www.myl5520.com--励志书籍】

水菖蒲的功效与作用 水菖蒲的食用禁忌
篇一:钩藤的作用与功效

  水菖蒲,中药名。为天南星科植物菖蒲的根茎。全国各省区均产。具有化痰开窍,除湿健胃,杀虫止痒之功效。下面小编带来详细的水菖蒲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一起来看看吧。

  水菖蒲的功效

  成分:含α-、β-细辛醚、顺甲基异丁香酚、甲基丁香酚、菖蒲烯二醇(cal-amendiol)、菖蒲螺烯酮(acorenone)、水菖蒲酮(shyobunone)、菖蒲螺酮(acorone)、菖蒲大牯牛儿酮(acoragermacrone)、菖蒲酮(acolamone)、异菖蒲酮(isoacolamone)等。

  性味:味辛、苦,性温。

  归经:归心、肝、胃经。

  功效:化痰开窍,除湿健胃,杀虫止痒。用于痰厥昏迷,中风,癫痫,惊悸健忘,耳鸣耳聋,食积腹痛,痢疾泄泻,风湿疼痛,湿疹,疥疮。

  水菖蒲的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大鼠腹腔注射水菖蒲提取物可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及乙醇或乙醚引起的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对大鼠条件性逃避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可降低大鼠体温。水菖蒲醇提取物腹腔注射对戊四氮引起的小鼠惊厥和死亡有保护作用,但对番木鳖碱惊厥和电惊厥小鼠无保护作用。水菖蒲氯仿提取物中的一种黄酮成分对恒河猴有镇静、安定作用。水菖蒲挥发油(ACE)腹腔注射可明显延长小鼠戊巴比妥、环己巴比妥和乙醇的睡眠时间,降低直肠体温。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AC-E静脉注射可使麻醉开胸犬窦房结局部应用Ach产生的房颤持续时间缩短;可使伤害性刺激产生的房扑的心房率减慢,继续给药可恢复正常;可使心房表面局部应用乌头碱引起的房颤停止;还可使冠脉两期结扎引起的室性心动过速的室性异位心率和总心率减少。AC-E对正常犬有降血压作用,并可减慢犬和蛙的心率。

  3、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AC-E和α-细辛脑分别对SO2及氨雾引起的小鼠咳嗽有显著镇咳作用。α-细辛脑腹腔注射对电刺激麻醉猫喉上神经引起的咳嗽亦有镇咳作用。AC-E对组胺和Ach混合液喷雾吸入引起的豚鼠哮喘有显著平喘作用。AC-E、α-细辛脑还有较强的祛痰作用。

  4、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AC-E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水菖蒲水浸剂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星形奴卡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5、其他作用:

  AC-E对离体肠管、子宫和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并能拮抗Ach和组胺所致的平滑肌痉挛。

  6、毒性:

  大鼠腹腔注射AC-E的LD50为221mg/kg,小鼠腹腔注射α-细辛脑的LD50为332.5mg/kg。

  水菖蒲的食用禁忌

  阴虚阳亢,汗多、精滑者慎服。经期禁用。月经期间女性身体较虚弱,建议应该慎重。

  做法指导:凡湿热痰浊蒙蔽清窍,症见身热,神昏谵语者,可与郁金、连翘、栀子等配伍;凡心气不足,健忘失眠者,可与人参、茯苓、远志等配伍;凡湿阻脾胃,脘腹痞满胀痛者,可与陈皮、香附、吴茱萸同用;本品辛散湿通,能除风寒湿痹,凡冷痹身痛者,可与乌头同用。

  采收和储藏:栽种2年后即可采收。全年均可采收,但以8-9月采挖者良。挖取根茎后,洗净泥沙,去除须根,晒干。

  相关配伍:

  1、治健忘、惊悸、神志不清:菖蒲9g,远志9g,茯苓9g,龟版15g,龙骨9g。共研细末,每次4.5g,每日3次。(《山东中草药手册》)

  2、治中风不语,口眼歪斜:鲜(菖蒲)根茎15g,冰糖15g。开水炖服。(《江西草药手册》)

  3、治痰阻心窍,神志不清:菖蒲、远志、天竺黄各9g。水煎服。(《宁夏中草药手册》)

  4、治头风眩晕耳鸣或伴有恶心:菖蒲、菊花、蔓荆子各9g,蝉蜕6g,赭石、龙骨各15g。水煎服。(《宁夏中草药手册》)

  5、水菖蒲可与川连、天竺黄、石决明、钩藤等配伍,以熄风豁痰,清心开窍。

  6、如痰火上扰,心神不宁,惊悸健忘,则与远忐、茯神、龙骨等宁心安神药配伍。

  7、治癫痫猝发,可与全蝎、白附子、天南星等定痫祛痰药同用。

  8、水菖蒲还具芳香化浊,行气健胃之功,故也用于湿浊中阻之胃脘痛,胸腹痞闷,食少,苔腻等症,常与藿香、豆蔻、陈皮等配用。

猜你喜欢:

枸杞的功效作用和临床应用
篇二:钩藤的作用与功效

  枸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不管是煲汤还是泡水,很多人都喜欢放几颗枸杞下去,那么枸杞有什么功效作用呢?下面小编和你一起了解枸杞的功效作用和临床应用。

  枸杞的功效作用


        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枸杞子多糖对3H一TdR掺入小鼠脾淋巴细胞及Ts细胞的影响:

  对3H一TdR掺人脾淋巴细胞的影响:

  枸杞多糖(LBP)5mg/kg和10mg/(kg.天)×7天,腹腔注射可明显提高ConA诱导作用下3H一TdR掺入脾T细胞值,10mg/kg可使掺入指数达到高峰,比对照组高3倍。而LBP25mg/kg和50mg/kg对脾T细胞转化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表明LBP对脾T淋巴细胞增殖效应与剂量有密切关系。以LBP提高脾T淋巴细胞转化值最显著剂量10mg/(kg.天)×7天,观察对B 淋巴细胞有丝分裂剂LPS诱导3H一TdR掺入细胞作用的影响。在LPS浓度为50.70和100μg/ml时,LBP对3H一TdR掺入B细胞指数无明显影响,表明LBP对B细胞有丝分裂剂诱导的细胞转化功能不敏感。

  对脾抗体形成细胞数的作用:

  LBP在5.20mg/(kg.天)×7天可显著增高脾PFC数,5mg/kg剂量可使PFC数达正常免疫对照组的1.4倍。而25.50mg/kg时,则见PFC数明显降低,其中25mg/kg组PFC数为正常对照组的43%。表明LBP对抗体形成细胞数的增强效果有适宜的剂量范围。

  对脾Ts细胞功能的影响:

  采用超适量SRBC免疫(SOI)诱导Ts细胞法观察到,供体小鼠脾细胞中Ts细胞可使正常免疫小鼠的PFC数抑制63%,表明SOI法可以诱导出对抗体生成细胞产生显著抑制作用的Ts细胞。给予供体鼠LBP5mg/(kg.天)×7天后,受体鼠PFC数比SOI对照组显著下降,说明此剂量对Ts细胞功能有增强作用。当剂量增加到25.50mg/kg时,LBP对Ts细胞功能的增强作用明显下降。

  2、降血糖作用

  枸杞子浸膏6g/kg,腹腔注射,可使兔血糖2-3小时内降低13%左右,以后逐渐恢复。有人认为其降血糖作用乃由于其中含有胍的衍生物。

  3、抗脂肪肝作用

  大鼠长期(75天)口服果实中的甜菜碱,可升高血及肝中的磷脂水平;事先或同时服用甜菜碱可对抗四氯化碳引起的大鼠肝中磷脂、总胆固醇含量的减低,并有所提高;对BSP、SGP-T、碱性磷酸脂酶、胆碱酯酶等均有改善作用。主要是甜菜碱在体内起甲基供应体的作用。

  4、对血压的作用

  果实水溶性提取物20mg/kg静脉注射 可使麻醉兔血压降低,呼吸兴奋;注射阿托品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可以消除其降压作用;对离体兔心呈抑制作用,并使兔耳血管收缩,甲醇、丙酮等有机溶剂提取物也有轻微降压作用。

  5、枸杞子提取液

  枸杞子提取液能促进干乳酪酸杆菌和嗜酸乳酸杆菌的生长和产气量。

  6、枸杞子煎剂

  枸杞子煎剂对小鼠羟脯氨酸含量和耐缺氧和抗疲劳作用的影响:

  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是胶原纤维与蛋白质中的一种氨基酸,是脯氨酸羟化而来。人体在衰老过程中,由于氧供应不足,影响脯氨酸的羟化过程,因而造成老年人的胶原中羟脯氨酸含量低下,主要脏器缩小变形,重量减轻。由于肺功能受影响,肺活量下降,储备能力减少,抵抗力减退,肌力下降,耐缺氧、抗疲劳能力下降。因此羟脯氨酸含量与衰老有关。枸杞子煎剂(13.23%浓度)给予小鼠灌胃0.3ml/20g,每天1次,30天 后羟脯氨酸浓度与对照比较增加率达15.49%。枸杞子煎剂给予小鼠腹腔注射 0.3ml/20g其耐缺氧能力与对照组生存时间27.9±1.3分钟相比较,枸杞为37.5±2.5分钟(P<0.01)。抗疲劳实验与对照比较亦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

  7、抗肿瘤作用

  体外试验表明,枸杞子、叶对人胃腺癌KATo-Ⅲ细胞,枸杞果柄、叶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抑制细胞DNA合成,干扰细胞分裂,细胞再殖能力下降。枸杞子冻干粉混悬液和环磷酰胺联合用药,治疗大鼠Walker癌肉瘤256,发现其对环磷酰胺导致的白细胞减少有明显保护作用。

  8、其它作用

  饲料中加入甜菜碱(4-6g/kg或8g/kg),可增加雌、雄雏鸡的体重,增加产蛋量。小鼠灌胃 参杞膏1:10 的稀释液(0.2ml/天)14天,可使体重明显增加,超过对照组1倍,且动物毛色光泽,肌肉丰满,血色鲜红。此外,枸杞子和甜菜碱对CCl4引起的肝损害有保护作用。

  枸杞的临床应用

  1、妊娠呕吐枸杞子、黄芩各50克。置带盖瓷缸内,以沸水冲浸,待温时频频饮服,喝完后可再用沸水冲,以愈为度。

  2、糖尿病枸杞子30克,兔肉250克,加水适量,文火炖熟后加盐调味,取汤饮用。

  3、肥胖病枸杞子30克,每日1剂,当茶冲浸,频服,或早晚各1次。

  4、慢性萎缩性胃炎选宁夏构杞子洗净,烘干打碎分装,每日20克,分2次于空腹时嚼服,2个月为1个疗程。

  5、男性不育枸杞子每晚15克,嚼碎咽下,连服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服至精液常规转正常后再服1个疗程。俗话说“离家百里,不食枸杞”。

  6、老年人夜间口干 每晚睡前取枸杞子30克,用开水洗净后徐徐嚼服。服用10天后可见效。

  7、褥疮枸杞子50克,烘脆研末,麻油200克熬沸,待冷倒入枸杞子粉,加冰片0.5克搅匀,外敷疮面,每日1次。

  8、冻疮枸杞子20克,白芷5克,吴茱萸5克,分别烘脆研末,加香脂适量调成膏状,涂于患处,每隔4-6小时涂1次,连用5天可愈。

  9、疔疮痈疖枸杞子15克,烘脆研末,加凡士林50克制成软膏,外涂患处,每日1次,一般3-5日可愈。

中药钩藤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10、烫伤枸杞子40克,烘脆研细末,麻油120克加热至沸,离火倒入枸杞子粉搅匀,以消毒药棉蘸浸药油涂于患处,局部包扎,每6小时涂药1次,一般半小时痛减,5天痊愈。
 

枸杞的功效作用和临床应用相关文章:

临床运用中药必须注意的问题
篇三:钩藤的作用与功效

临床运用中药必须注意的问题

广州中医药大学 蓝森麟

辩证施治(辩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精髓。辩证,就是运用中医的诊断方法,对于病人复杂的症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证候);施治,就是根据辩证结果,拟定治疗原则,确定治疗方法、选方遣药。其全过程可概括为“理、法、方、药”四字。临床疗效的好坏,与辩证、施治两者正确与否密切相关。辩证施治准确,药到病除,有立竿见影之效。若辩证谬误,法随之乱,则药不对证,绝难奏效;虽辩证准确,治则乃正,然用药不当,亦为枉然。甚则贻误病机,加重病情。故俗云:“识医不识药,十医九不着”,通常以“用药如用兵”来强调临床中运用中药的重要性,即是说,只有用药精当,才能克敌致胜,妙手回春。现仅就此,谈谈本人的体会,以供参考。

如何才能在临床中较好地应用中药呢?我认为:

一、在掌握熟悉《中药学》中药性理论、常用药物的功效应用的基础上,做好整理、充实的工作。

1.做好脏腑用药的归纳整理。这在临证上有很大的实用意义,因为用药治病,总不外是针对某些脏腑受病所显现的主要证候进行施治的,所以就必须先明确某些药物对某些患病脏腑所显现的证候奏效最捷,然后选方遣药,才能中的,这对初涉临床的人来说尤为必须。可参照《本草纲目·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本草求真·脏腑病症主药》等古典医着进行整编。如

肺脏(经)用药

补:

(1)补肺气:

药:人参、黄芪、党参、沙参、紫河车、蛤蚧、冬虫夏草、胡桃肉、甘草。 方:保元汤(人参、黄芪、肉桂、甘草)、人参蛤蚧散。

(2)滋肺阴:

药:沙参、麦冬、天冬、玉竹、石斛、阿胶、山药、黄精、百合、贝母、蜂蜜、饴糖、天花粉、梨汁等。

方:麦门冬汤、百花膏、琼玉膏、清燥救肺汤、百合固金汤等。

(3)敛肺气:

药:诃子、罂粟壳、乌梅、五味子、五倍子、白果等。

方:生脉散、人参引子(生脉散加当归、白芍)等

泻:

(1)泻肺火

药:石膏、知母、黄芩、地骨皮、桑白皮、浙贝、马兜铃、胆南星、韦茎、竹沥、瓜蒌、射干、竹茹、天花粉、天冬、麦冬等。

方:泻白散、二母散、白虎汤、麻杏石甘汤。

(2)散肺寒

药:麻黄、细辛、干姜、生姜、紫苏、半夏、陈皮、橘红、紫菀、款冬花、白芥子、旋覆花等。

方:三拗汤、小青龙汤、干姜汤、二陈汤等。

(3)祛痰止咳

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加远志、射干、陈皮、枳实、佛手、香橼、车前子、莱菔子、冬虫夏草、甘草等。

方:射干麻黄汤、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甘桔汤、杏苏散。

(4)泻肺利水

药:桑白皮、葶苈子、麻黄、鱼腥草、芦根、白茅根、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大腹皮等。

方:葶苈大枣泻肺汤、控涎丹等。

2.自学常用草药,扩大用药范围。以本地常用草药为主。

3.根据《中药学》章节所包含的主治证外的常见病证,进行用药归纳。如常用的止呕、安胎、明目、透疹、利咽喉、退黄疸、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治冠心病、抗肿瘤„„等。

4.在季节转换时,必须结合相应的常见病、多发病,专科病对常用药、方进一步复习、熟悉、掌握。如夏季常见伤暑、暑温、暑湿、湿温证等,当先熟悉清热解暑、祛暑解表、化湿、利湿等相关章节的药物,以及清络饮、清暑益气汤、香薷饮、新加香薷饮、藿香正气散、六一散、平胃散、三仁汤、黄芩滑石汤、甘露消毒丹、连朴饮、八正散、五苓散、蒿芩清胆汤等一类方剂。

二、在临床运用中药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正确书写处方用名(尽量选用药物的正名),确保处方的规范和药房司药的准确。 但是,中药的正名只是各种药材的总称,不能全面反映药物中的品种、规格、炮制等情况,无法满足临床选药的准确性,故以下情况中,处方名可不必使用正名:

1.强调使用多基原药物的某一品种。虽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收载于同一药名下,因其品种不同、功用有异,则当写明品种。如金钱草(四川大金钱草、广东金钱草、马蹄金„„)、防己(汉防己、木防己)、牛膝(川牛膝、怀牛膝)、贝母(川贝母、浙贝母)、山楂(南山楂、北山楂)、五加皮(南五加皮、北五加皮、刺五加)等等。

2.强调使用优质地道药材。如川芎、怀山药、云苓、宁枸杞、广藿香、茅苍术、建泽泻、苏薄荷等等。

3.强调使用不同的药材规格。如肉桂分企边桂、板桂、筒桂和桂通;黄芩分枯芩(为旧根,宿芩、片芩)、条芩(为新根,子芩)。

4.强调使用不同的加工炮制品。如大黄有生大黄、熟大黄、酒大黄、大黄炭。

5.为消除患者对某些毒峻药物或忌嫌药物的畏惧心理,可选用鲜为非医药人员知晓的别名。如砒石——信石、人言;大黄——生军、熟军、酒军、焦军、芒硝——小月;巴豆——刚子;童便——还元汤、轮回酒;雀屎——白丁香;蜈蚣——天龙;粪蛆——五谷虫、水仙子等。

6.按医药人员、约定习成的省写,有其一定的实用性(多属常用对药)。如乳香、没药——乳没;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焦三仙;羌活、独活——二活;麦冬、天冬——二冬;贝母、知母——二母;苍术、白术——二术等等。

总之,处方是医生临证时为病员开列的药方,也是药房给药,护理人员安排病员服药或病员自行服药的依据,必须使他人明白无误,通俗易懂。在处方或作其它用途时,不能有哗众取宠之心,有意选用冷僻和晦涩难懂的药名,更不能随意杜撰药名。如茯苓——福临,蔓荆子——万金子,蒺藜——吉利、七厘,皂角刺——天钉、添丁,干姜、高良姜——干良姜,苏子、苏叶——苏子叶。

(二)正确认识掌握用药禁忌(禁、忌、慎)。

1.遵循病证用药禁忌

其内容涉及范围极广。凡药不对证、药物功效不为病情所需,有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恶化者,原则上都属此范围。中药钩藤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如虚汗忌用发汗药;阴虚慎用苦寒药;脱证神昏忌用开窍药;湿热泻痢忌用涩肠止泻药„„

又如:青光眼、高血压、心肝病患者忌用洋金花(扩瞳、升压、加快心率);胃炎及胃溃疡患者慎用皂荚、远志(对胃刺激较强),胃酸过多不宜用木瓜、山萸肉(产酸);水肿病人不宜用甘草(水钠潴留)。这些内容在各章节、各药项下的使用注意均有介绍,应当熟悉。

2.正确认识对待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既不要绝对化,亦不能盲目扩大或随意配用。即是说,在没有充分理论依据和临证经验的情况下,尚须严格遵守原说,纵有一些配用的实验研究,或临床实例,若要使用,当选用于容易观察,便于处理抢救的住院病人。(可阅读《中药十八反研究》,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应注意中西药联用禁忌。不合理的中西药联用,可降低药物疗效,甚至产生或增加不良反应。如:石膏、牡蛎、明矾等富含钙、镁、铁等金属离子的中药,能与四环素、异烟肼、左旋多巴等反应生物络合物或螯合物,使其不易吸收,从而降低疗效;含鞣质的五倍子、石榴皮、诃子、地榆、大黄等,既不宜与酶类药物、维生素B1、去痛片、钙剂、铁剂等同用,也不宜与麻黄碱、黄连素、士的宁、阿托品类生物碱药物同用,同用后易产生沉淀或络合物而不易被机体吸收。含汞的中药,不能与硫酸亚铁、亚硝酸异戊酯类西药合用,合用后能使Hg2+还原成Hg1+,毒性增强。

3.掌握妊娠禁忌用药,如无特殊需要,应尽量避免,以免发生事故。若孕妇病情非用不可,则应注意辩证准确,掌握好剂量与疗程,并通过适当的配伍和炮制,尽量减轻对妊娠的损害,做到用药有效而安全。

如有人认为“半夏配生姜则无害”,“半夏与参术并用以补脾,可不必忌”,“凡妊妇有病,以四物汤为主,无论麻黄、桂枝、大黄、姜、附等药,皆可随证加入”。又如“肉桂善随胎 ,炒过便不损胎;半夏不得已用,加姜汁炒过无害”。

4.指导病人做好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以确保临床用药有效而安全。(可参阅《食物相克与饮食宜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1年)

(三)掌握剂量的准确性,确保临床用药有效而安全。

1.单味药的常用有效量

一般来说:(饮片入汤剂中,成人一天内服量)

花叶、质轻之无毒药物:3~10g

矿物、贝壳质重之无毒药物:10~30g

鲜品之无毒药物:30~60g

理想的剂量,是能够获得最大疗效,而不良反应又最小的量。为了使临床用药有效而安全,必须把单味药的用量规定在一定范围内。

若一味药用量没有达到最低有效剂量,则收不到预期效果:

如猪苓——利尿,5~10g;实验说明健康人8 g煎服,6h内尿量增加62%,尿中氯化物增加45%。但服3g,则无利尿作用。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疗效也会相应提高。但当剂量超过一定限度,不仅疗效不会再提高,而且会出现下列三种情况:

①用量过大,出现毒副反应。

如艾叶(3~9g)一次服用20~30g可导致中毒,出现剧烈腹痛、呕吐、腹胀;甚至出现癫痫样抽搐、皮肤冷湿,心力衰竭,如延用数日,则可出现肝脾肿大、黄疸、胆红素尿、尿胆元增多等。故毒理学认为“毒物本身不是毒物,而剂量可使其成为毒物”、“任何物质,甚至纯水,当服用达到中毒剂量时都是有毒的”。

②用量过大,疗效反而会下降。

据报道,羌活水溶部分能延缓乌头碱诱发小鼠心率失常出现的时间,并能明显缩短心率

失常持续时间。3 g/kg 、6g/kg、12g/kg的羌活水溶液部分均有作用,但12g/kg时其作用反而下降。

③用量过大,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A. 有的是导致中毒,损害了器官功能。

如关木通(利尿),用量过大,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无尿。

B.有的药则因其含有双向作用的成分,在不同剂量下,可表现相反作用。

如:大黄

大鞣质(止泻)——0.05~ 0.3g 拮抗泻下成分而收止泻

黄蒽醌类衍生物——1g以上 泻下通便

三七(皂甙A稀溶液——肢体血管收缩

浓溶液——肢体血管扩张

2.方剂中各药的相对用量(比例分量)

临床处方用药,应注意使方剂中药物之间,在用量方面符合一定的比例,以适应病情需要。

如:六味地黄汤(地8,山、山4,丹苓泽泻3)

当归补血汤(芪5,归1)

如:白虎加人参汤治糖尿病较好(参、知)

人参:知母=3:5 有一定降血糖作用

人参:知母=9:5 降血糖作用几近消失

又如:生甘遂粉:生甘草

1:0.5 腹泻率及腹泻等级相对最高

1:0.25 腹泻率及腹泻等级相对最低

1:1>1 泻下丧失或中毒死亡

3.药物的实际利用量

由于受药材质量、炮制、剂型、制剂、服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一味药,药用剂量相同,其实际利用量有可能不同(这里主要从生物活性物质的角度而言)。

如:薄荷,不同产地所含挥发油,相差可达十余倍。益母草(生物碱)花蕾期0.93%,盛花期1.26%,果实期0.39%。槟榔(槟榔碱)浸泡21天,可损失30.09%。

4.应依据所用药物的特性(质量、质地、毒性),临床应用的需要(配伍、剂型、用药目的),以及病人的具体情况(年龄大小、性别、体质强弱、病程长短、病势轻重)来确定中药的具体剂量。

此外,病人的职业、生活习惯、季节、气候、生活环境,对用药量的确定,均应结合考虑。

(四)注意中药的剂型、给药途径、煎煮方法及服药方法。

常用先煎药物:水牛角、山羊角、鹿角、龟甲、鳖甲、海蛤壳、石决明、牡蛎、

珍珠母、紫贝齿;石膏、花蕊石、灶心土、自然铜、海浮石、磁石、礞石、代赭石、龙骨、生铁落、紫石英;苦楝皮、川乌、草乌、附子、雷公藤。

常用后下药物(不宜久煎):解表药、芳香化湿药中大部分药物,金银花、连翘、鱼腥草、徐长卿、肉桂、沈香、木香、檀香、降香、月季花、玫瑰花;青蒿、大黄、番泻叶、臭梧桐、麦芽、谷芽、神曲、白芥子、杏仁、钩藤、决明子。

常用包煎药物:辛夷、旋覆花;海金砂、海蛤壳粉、百草霜、蒲黄、蚕沙、儿茶、灶心土、五灵脂;车前子。

(五)正确认中药的作用,了解影响药物的毒性的因素,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合理

使用药物。

中药的作用是指中药对机体的影响,或机体对药物的反应。中药的作用包括治疗作用和不良作用(不良反应)。

1.中药的治疗作用,又称为中药的功效,包括治疗功效:①对因治疗功效、②对症治疗功效;保健功效:①预防功效、②养生功效等四个方面。

①对因治疗功效:包含祛邪、扶正、调理脏腑功能、消除病理产物等方面的内容。祛风、散寒、除湿、清热、泻下、涌吐、解毒、杀虫等属于祛邪功效;益气、助阳、滋阴、补血等属于扶正功效;理气、活血、安神、开窍、潜阳、息风,重在调理脏腑气血功能;消食、利水、祛痰、化瘀等意在消除病理产物。祛邪、扶正、调理脏腑功能、消除病理产物四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上述划分又是相对的。

②对症治疗功效:是指能缓解或消除疾病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症状,具有减轻痛苦,防止病势恶化的意义。止痛、止咳、止血、止呕、止咳平喘、止汗、涩肠止泻、涩精止遗等皆属对症治疗功效。

③预防功效:古人很早就发现,用一些中药烟熏、洗浴、佩带或内服,对某些疫病有预防作用,从而总结出了中药的预防功效。如张仲景用苍术“辟一切恶气”,陶弘景谓苍术“弭灾”。《本草纲目》认为白茅香、茅香、兰草(佩兰)等药煎汤浴,可“辟疫气”;大蒜“立春元旦,作五辛盘食,辟温疫”;“小儿初生,以黄连煎汤浴之,不生疮及丹毒”。现代药理及临床实验也证明苍术烟熏有明显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作用,可用于室内空气消毒。对水痘、腮腺炎、猩红热、感冒和气管炎有较为明显的预防作用。尽管在这些预防作用中,有些实为治疗作用的延伸,但中药预防功效确实存在是不容否认的,他与治疗功效有本质的区别:药物的治疗功效是针对疾病,而预防功效则应用于并未感受到病邪之时,是使“未病机体”保持健康,在疫病流行时可以减少或减轻发病。当然,前人论述的这些预防功效,不但内容较少,而且很不具体,虽然在古代医疗卫生总体不高的情况下,曾起过有益的作用,但离目前的预防要求,自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④养生功效:养生之道在我国源远流长,成书于2000多年前《周易·艮卦》,被学者称为是我国古代养生学,记载了古代的养生知识。中药养生药物的应用历史非常悠久,特别是宫廷中关于延缓衰老的方剂探索绵续不断,成为我国宫廷医学中一大特色。现存最早本草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也是第一部研究当时延缓衰老药物的著作。虽然该书出于臆断认为一些金石药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

中药钩藤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给当时和后世造成很大流弊。但该书也记载了许多

中药养生作用客观存在,不仅为古代本草学家所认识,也为现代药理实验证明,如“赤芝„„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农本草经》)。研究表明,灵芝可以明显地延长家蚕的生命时限,也可以明显地延长果蝇的平均寿命。用致死量的60Co照射动物,照射前给予灵芝制剂,可以明显降低小鼠的死亡率。《开宝本草》载何首乌“„„黑须发,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中医临床以之为主药组方之“七宝美髯丹”、

“首乌延寿丹”

中医理论认为,健康的人体,就是机体处于“阴平阳秘”的相对平衡状态;一旦引起其

阴阳失调,该机体就成为有“病”状态。在这种理论指导下,不可将中药的治疗功效和养生

目前,人们已习惯于将中药的养生功效统称为保健功效。为了进行治疗药和保健分别注册管理的需要,有关部门规定: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主要用于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并适宜于特殊人群服用的“药物”,称为功能性食品,即通常所说的保健药。并将中药的保健功能限制在增强免疫、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抗氧化、辅助改善记忆、缓解视疲劳、促进排铅、清咽、辅助降血压、改善睡眠、促进泌乳、缓解体力疲劳、提高缺氧耐受力、辅助保

煎药常识及服药禁忌
篇四:钩藤的作用与功效

煎药常识及服药禁忌

标签:

杂谈

分类:医药偏方,秘方,土方,佛医养生

中药煎服法看似简单,实则中医对煎煮法很讲究,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中药的煎服方法

一、中药的煎煮法

煎药用具有讲究:在煎药时,应注意尽量使用砂锅、搪瓷、玻璃、不锈钢具为佳,忌用铁、铜器。因为前者理化性质比较稳定,不易与药物中的成份发生反应,而保证药物的疗效。而铁铜类成份性质较为活泼,易与药物中的成份发生反应,影响疗效。

控制火候“先武后文”:煎药的火量大小、温度高低,中医称为火候,一般药物先武火后文火,简称“先武后文”,即先用大火、急火将锅烧开后,再用小火、慢火慢慢煎熬,保持微沸状态即可。这样既可使药锅内保持适度温度,将有效成份煎出,又可避免将药熬、熬糊。(注意:熬焦、熬糊药物的药液切不可服用,以免中毒。)

煎药方法需注意:煎药前,应先将药物放入药锅内,加冷水浸泡药物(第一煎不能用热水),泡透以后再行煎煮(一般0.5-1小时,过久则药物发霉变质),有利于有效成份的煎出,一般情况下,煎药时注意不宜频频打开锅盖,否则气味易走失,药效降低。

适量用水:除处方有特殊规定用水以外,一般药物主要用洁净水,以自来水、甜井水、泉水煎煮即可,但不能用金属离子含量高的矿泉水,因为个别金属离子可以和生物碱、苷类、鞣酸发生化学反应。煎药用水量根据药物的重量、体积、吸水能力和功效主治的不同而异,传统认为一般以浸泡药物后水面超过药物3-5厘米为宜。

灵活掌握煎药时间:一般药物煎煮两次,第一次(称“头煎)时间短,以开锅后15-20分钟即可。根据药物自身性质和疾病情况,煎煮时间可灵活掌握,如平常用于治疗感冒的解表药物煎煮时间可稍短,用于滋补营养类的药物可稍长一些。

特殊煎法要切记:对一些性质特别的药物根据病情煎煮前需要特殊处理,医师一般都在处方上注明,负责调配处方的药师要特别嘱咐病家,并予以单包,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先煎:对于矿石类、动物角甲、贝壳药物、有毒类药物,如生石膏、龟板、乌头等,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份不易煎出、具毒性等原因,需在煎煮其它药物之前砸碎,提前煎煮30分钟;如附片超过10克时最好煎3小时,在煎药前放足够冷水,煎药过程中不能加冷水,附子煎好后不能放入冰箱等冷冻地方,服用前要加热,超过60克要分3-6次服用。

后下:对于含挥发性成份如薄荷、青蒿、藿香、细辛等,还有不宜长时间煎煮的如钩藤、杏仁等药,应该在其它药物煎好前10-15分钟再放入锅内煎煮;

包煎:对于一些花粉种子类如松花粉、蒲黄、葶苈子等,含粘液汁较多的如车前子等,含细小绒毛的如旋复花等,煎煮前须用纱布包好后与其它药物同时煎煮;

烊化:对于阿胶、鹿角胶、蜂蜜等胶类或糖类粘性大的药物要用适量开水溶化,待其它药物煎好后兑入药液中服用;

溶化:对于芒硝、玄明粉等易溶化的药物可直接在煎好的药液中溶化;

另煎兑入:对于人参、西洋参、鹿茸等贵重药物可以另行煎煮,汁液直接兑入其它药液服用; 冲服:对于牛黄粉、三七粉、麝香等可直接用药汤冲下。

此外古代要求煎麻黄后要去药汁上面沫,否则令人心烦;苓桂剂要去头煎,服2煎,等等,仅作为参考;另外伤寒论中煎药时要求加水多少多少升,煎取多少升等等,也仅作参考。不过大家千万要注意医生给开的煎煮法,煎煮法不对不仅仅是影响疗效的问题,更可怕的是错误的煎煮法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如细辛不过钱,是粉剂服用不过钱,过钱可造成肾损害,如某位大夫开细辛10克,水煎剂一般没问题,要是研成末服用有可能出问题。

二、中药的服药时间

古代医学家十分注意掌握中药的服用时间,认为在不同时间里服药,药物疗效差异很大。因此,了解古人选择服药时间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根据病情,合理选择服药时间,以发挥药物的最佳效能。

1.空腹法:空腹服药易使药力得到发挥,东晋时期著名医药学家葛洪说:“未食内虚,令毒势易行”。多用于实证疾病,特别是积滞、瘀血、水湿等病证。从部位上看,它适宜于治疗人体下部的疾病(心胸以及四肢、血脉)。具体服药时间包括:鸡鸣时服(如鸡鸣散);平旦时服(如十枣汤);饭前服等。中药钩藤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2.饭后服法:适用于人体上部的疾病。中医传统认为:上部的疾病,如耳、目、口、鼻、五官等疾病都宜采取先食后服药方法,能使药性留连于上。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即说:“病在胸膈以上者宜先食后服药”。偏于滋补一类的药物,也宜饭后服。如葛洪说:“服治病之药以食前服之,服养身之药以食后服之。”

3.顿服:病情较急者,煎好后立即服下,称为顿服,取急病急治之意。东汉医学家张仲景《金匮要略》载的治急症吐衄的泻心汤、治肠痈的大黄牡丹皮汤等属于此类。目前,一般的高热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小儿急症等亦采用顿服法。

4.睡时服:这是服用安神药和治遗尿症药物常采用的服法,睡前服药能使药效及时发挥作用。

5.昼夜服:一些急、慢性病,亦可昼夜服药,使药效持续发挥治疗作用。对慢性病来说,人们多嫌麻烦,不易做到,但急、重证则常须这样。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常用银翘散治风热病证,他在所著的《温病条辨·上焦篇》中规定:“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再作服”。现在,用银翘散治疗外感风热十分普遍,但极少按此法服药,违背服药方法,焉望有佳效。正如丹波元坚在《药治通义》中所说:“世人服药,多只日间服之,往往夜间不服,致药力不相接续,药不胜病,而冬日夜永,尤非所宜。”

再一种方法是根据人体自身固有的时间节律,择时用药,以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祖国医学认为:人体自身有各种时间节律,如年节律、月节律,日节律、时节律。以日节律为例:一日中,人体气血在经络中运行有一定规律,清晨之时,气血流注手太阴肺经,次为大肠、胃、脾、心、小肠等。实验室研究及临床研究资料均表明:某个脏腑的病变,在其经气旺盛之时施治,会大大提高疗效。目前中药服法普遍沿用一日一剂,上下午分服的方法,从时间治疗学看不尽合理。辨证属阴虚的病证,使用补阴药可安排于傍晚一次服药。阳虚病人使用补阳药可考虑在清晨一次服用,以简化给药次数,增强和提高疗效。肺部疾病可在平旦之时服药,肾脏疾病则可考虑下午五时左右用药。

三、中药汤剂的10种服法

冷服:在药液冷却后服。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宜冷服。

温服:药煎好后放一会,待其不冷不热时服。凡平和补益药均宜温服。

热服:在药液比较热时服用。凡解表药宜趁热服下,以达到发汗的目的,祛寒、通血脉的药也宜热服。

餐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用于治疗肝肾虚症和肠胃病,以及腰以下疾病的药均宜餐前服,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性容易下达,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粘膜接触,较快地通

过胃入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餐后服: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用于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或因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的药,或毒性较大的药,均宜在饭后服用,以免吸收太快而发生副作用。 餐间服:即在两餐之间服药,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常用于治疗脾胃病。

空腹服:凡滋补类汤药,宜早晨空腹用,以利充分吸收。用于驱虫或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这样可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

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以及有积滞、胸膈病等,服药后宜仰卧;有头、口、耳病等,服药后宜去枕而卧;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lizhi/80303.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