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凤凰单枞产地

励志书籍 时间:2016-07-09

【www.myl5520.com--励志书籍】

凤凰单枞的产地特征
篇一:凤凰单枞产地

  凤凰单枞的形成和产地的特征你有没有了解过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凤凰单枞的产地特征,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凤凰单枞的产地特征

  凤凰单丛正宗产地以有“潮汕屋脊”之称的凤凰山东南坡为主,分布在海拔500公尺以上的乌崇山、乌譬山、竹竿山、大质山、万峰山、双譬山等潮州东北部地区。凤凰单丛茶的采制,以特早熟种的白叶单丛最先开锣,在每年正月(农历1月25日)前后陆续开采直至清明左右,这是一种蜜兰春型的高档茶,有岭头单丛茶、乌东蜜兰香单丛、金奖工夫白叶茶等品种。毛茶制成后,再经过有10天的精制,即4月初可上市。

  清明(4月4日)前后早熟种单丛开始采摘,有肉桂香单丛、金玉兰、蛤股捞等。单丛茶采制旺季在清明至谷雨期间,大部分老名丛茶都在这段时间采摘,有宋种1号、黄桅香2号、芝兰香及各种特殊香型茶。

  凤凰单枞茶形成的原因

  凤凰单丛茶除具备以上品质外,还具备独特的“山韵”,所谓“山韵”主要指滋味而言,是对肉质上更深一层的表述,只能意会,这种特殊的“山韵”是凤凰单丛茶品质特有的关键,也是区别于其它产地单丛茶所在。

  成因

  究其原因,离不开三个必备条件:一是优越的生态条件;二是良好的茶树品种资源;三是精湛的采制工艺。前一方面是决定茶叶品质独特“山韵”的必备条件;后两方面,主要是对单丛茶品质的“香”、“活”、“甘”有影响,而与“山韵”无明显关系。

  凤凰区内植被多样化,山清水秀,其绿化率达到96.4%、森林覆盖率为85.1%,强大的绿色后盾,有效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是,净化空气,是保持凤凰山自然生态平衡的地基石。凤凰单丛茶独特品质形成与其生长的生态环境条件极为密切,不仅和季节、气候、温湿度、水资源质量有关,还和海拔高度、土壤条件等因素密切联系。

  凤凰单枞的荣誉

  凤凰单丛的产销历史已有900余年。1955、1982、1986年获商业部全国优质名茶称号,1986年在全国名茶评选会上被评为乌龙茶之首。1990年由汕头市茶叶进出口公司潮州分公司生产的金帆牌凤凰单丛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1989年农牧渔业部在西安召开的名茶评比会上获名茶金杯奖。1991年在“中国杭州国际文化节”上荣获“文化名茶奖杯”。在国内主销闽、粤、港、澳,出口日本、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看了“凤凰单枞的产地特征”的人还看了:

潮汕地区的饮食文化有什么特色
篇二:凤凰单枞产地

  潮汕饮食文化在漫长的形成过程中曾吸收各种菜系的精华,既有闽越的传统风味,又有中原的饮食习惯。为了让大家有更多的了解,下面小编整理了潮汕地区的饮食文化以供大家阅读。

  潮汕地区饮食文化知识

  潮汕饮食文化是粤东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方文化。唐朝以前,潮汕地区地广人稀,蓁莽未辟,烟瘴未开,民智未启,人们靠采集为生。随着中原人的移入,人口猛增,环境变换,食物匮乏,人们只好“神农尝百草”式地试探食用各种食物,形成以稀饭为主食、无所不食的习惯。但是,潮汕饮食文化也在一定程度受中原饮食习俗风尚的影响,自唐朝以来,官 员往来潮汕,宴会应酬,自然有饮食文化的交流,韩愈本人在长安京城与友朋聚饮,“庖霜脍玄鲫,淅米炊香粳”、“飞膳自北下,函珍极东烹”(《城南联句》),韩愈被贬潮州,自然也将中原烹调方式带到潮州;宋代以后,官员来往更加频繁,不少福建人到潮州作官,给潮州饮食带来闽南口味;宋代末年,皇室南逃,再一次把中原饮食风尚和方法传到岭海;清代,淮扬菜通过商贸活动也有部分为潮菜所吸收。但是,潮汕饮食文化在受中原、闽、粤等饮食文化的影响下,却能独树一帜,这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是息息相关的。

  潮汕人的饮食与同在岭南的广州人、客家人相比,有着一些明显的差异,突出表现为“清、淡、甘、和”的特点。在口味方面,潮汕人好清淡,忌浓烈;烹调特色方面,潮汕菜风味清鲜,刀工细腻,制作精巧,烹饪技法常用的有炖、焖、炸、炊、炒、泡、煎、淋、烧等十几种,尤其以炊、清、泡、淋著称。喜用沙茶、豆酱、卤酸菜、冬菜、胡椒、南姜、醋、鱼露、桔油、红豉油、蒜泥醋等特产为佐料,制成的菜肴有“三多”的特点,即水产品菜多、素菜多和甜菜多。潮汕人在日常饮食方面,同广州人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主食也是大米,副食多样,像食蛇,潮汕人的喜爱程度就不亚于广州人。潮汕人日常饮食中最大的特点是“功夫茶”和风味独特、花样繁多的小吃,像远近闻名的蚝烙,以及各种水果烙、宵米、笋棵、粽球、水晶粉球、春卷、玉兔饺、糯米猪肠、鱼丸、鱼饺、卤鹅等,在潮汕地区几乎遍布城乡的街头巷尾。

  潮汕地区的饮食文化特色

  潮州工夫茶

  工夫茶是潮汕一带品茶的一种风尚,以其独特、精细而闻名。所谓工夫茶,是指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而且操作时必须很“工夫”(精细的意思)。

  工夫茶的基本特征,可用一句话加以概括:用小壶、小杯冲沏凤凰单枞茶。茶壶茶杯小不但可以使茶香不涣散,而且也是因为喝工夫茶往往不是为了解渴而是为了消遣、享受和作为迎宾敬客的重要手段。在当地茶自古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这一点外地人不知道往往很难理解,总怪异喝水干嘛不用大一点的杯子。

  汕头牛肉丸

  牛肉丸作为著名的潮汕小食,在汕头已有近百年历史,牛肉丸可分为牛肉丸、牛筋丸两种,牛肉丸肉质较为细嫩,口感嫩滑,牛筋丸是在牛肉里加进了一些嫩筋,很是有点嚼头。

  潮州砂锅粥

  广东的“潮州粥”向来颇有名气,潮州人不仅重视吃粥,而且连煮饭时也喜欢多放水,据说饭热后捞起饭粒留下米汤,这米汤可以作饭后饮料或其他用途,延续了悭省又讲营养的好习惯。潮州粥煲煮时间通常在20分钟左右,分为白粥和咸粥两大类。对于住家最大的一个好处,莫过于煲煮简单快捷。

  潮州手锤牛肉丸

  牛肉丸作为著名的潮州小食,在潮州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牛筋丸两种,牛肉丸肉质较为细嫩,口感嫩滑,牛筋丸是在牛肉里加进了一些嫩筋,很是有点嚼头。

  潮阳咸粥

  潮汕咸粥除了潮州砂锅粥还有潮阳泡粥。因为潮汕地区是沿海一带的地方,所以海鲜丰富,连煮粥的时候都以海鲜为原材料,在加入潮州菜的独特配料,风格独树一帜,在各地都颇受欢迎。

  普宁豆干

  民俗小吃。用大豆作主要原料,掺以薯粉、石膏、卤水制成的豆制品。制作工序是:磨浆、除渣、煮浆、配膏、试粉、掺膏粉、拌和定卤、包块、压块、煮熟,有的煮熟后还用栀子上色。特点是外皮柔韧,内肉嫩滑。普宁市人烹调豆干的方法主要有煎、焗、炸等3 种。油炸豆干更是普宁的民俗风味。其皮酥脆,肉嫩滑,清中有香。蘸以辣椒醋,更觉可口。有侨胞把普宁豆干的制作工艺带到国外,经营此项生意。

  汕头橄榄菜

  潮汕地区特有的风味小菜,而又以汕头所产最佳,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可追溯至宋明时代,是名闻遐迩的潮州菜系中一身材奇葩。

  为潮州人喜啖之物,亦为佳节款待宾客这要物。潮州芥菜,叶丰腴多汁,色泽淡绿柔和,味微甘清新,为酱菜主要原料,经加工制作后具“清、鲜、爽、嫩、滑”等特点。

  饶平菜脯

  菜脯,即萝卜干。因萝卜在潮汕俗称“菜头”,故称“菜脯”,是潮汕地区的特产之一。产于广东省饶平县高堂镇的菜脯更以其色泽黄珀鲜艳,味道香甜,肉厚酥脆等特点而著称,深受群众喜爱。

  潮安腐乳饼

  闻名遐迩的潮州小食腐乳饼,没尝过的不能算真正吃过潮菜!

  汕头牛肉脯

  菜品口感极佳,色泽棕红,食而不腻,别有风味。

  普宁竹蔗

  普宁竹蔗是指著名的洪阳竹蔗,盛产于普宁洪阳地区,历史悠久,后来扩种到南溪和广太地区。普宁竹蔗其皮薄,色嫩绿,肉质酥嫩,汁多渣少,清甜爽口,榨汁饮味极佳,咀嚼之味尤隽永。常食能清热润燥,下气生津,为果蔗珍品

  洪阳蕉柑

  蕉柑为全国推广的10个柑桔优良品种之一。普宁洪阳镇是蕉柑的主要产地,栽培柑桔成员国史修久,《潮州志》记载:“宝镜院柑苗以其成活率高而闻名潮州”。洪阳盛产的蕉柑具有清甜、多汁、少核、个大的特点,被誉为“潮果皇后”,载誉国内外。今洪阳镇有蕉柑生产基地2.2万亩,年产量2.1万吨。南溪蕉柑远近闻名,产量高、柑果大、色艳红、肉柔嫩、少核、味较清甜,保鲜期长。1953年,苏联专家慕名来此参观并订货。年产量达2万吨,除销国内各省市区外,还远销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香港,年出口6000吨。

  普宁豆酱

  洪阳镇生产豆酱有150多年的历史,选用黄豆、面粉、食盐为原料,经过发酵、晒制、蒸气杀菌等生产流程制作而成。产品呈金黄色,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还原糖,香甜可口,是调味佳品。今洪阳酱油厂年产豆酱150吨,其中“培峰宝塔牌”豆酱1987年获广东省工业协会、食品协会联合举行的酱料行业产品质量评比优秀奖。产品销往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及香港特别行政区。

  意溪烙饼、贵屿烙饼

  意溪、贵屿烙饼是以猪油调制的酥皮包上馅心而成。按馅心的不同,潮式月饼主要分为四种:以糖冬瓜、白膘丁为主料的称为水晶烙饼;以绿豆猪油作主料的称为绿豆沙烙饼,以红豆沙加明矾和猪油为主料的称为乌豆沙烙饼;以水晶和乌豆沙同作馅心的,称为双烹烙饼。

  揭西栀粽

  栀粽。它和制作甜(米反)的程序一样,所不同者,甜(米反)是用糯米粉末混和糖制成,而机粽则是用糯米粉末混合苏打制成。因为机粽没有加糖,所在吃时一定要蘸糖。

  揭西菜糕

  产于揭西县城河婆一带。

  普宁面线

  面线,又称面条。是普宁特有的食品之一,用麦面加适量食盐揉成面团,捏扯成线状,晾晒干后,蒸熟成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和海内外侨胞所喜爱。历史悠久,相传不止。

凤凰单枞的产地特征  五经富姜糖

  揭西县五经富镇,以其悠久的生产姜糖之历史,在潮汕声名远播。

  五经富姜糖以本地所产的优质生姜为主要原料。产品色泽金黄,甜辣爽口,具温胃舒气之功效,深受消费者青睐。早在建国前,就大量销往海外。

  棉湖瓜丁

  棉湖瓜丁揭西棉湖名产,选用优质冬瓜和白砂糖为原料,精制而成,已有数百年生产历史。棉湖瓜丁吸糖饱满,外干内润,洁白晶莹,酥甜无渣,遐迩闻名,远销海外。

  潮州粉粿

  “潮州粉粿”是一款颇具特色的传统潮州小食,它名为“粿”,但形却似鸡冠饺形,由于它的皮采用澄面皮,故蒸熟后晶莹透明,红红绿绿的粿馅分明可见,十分惹人喜爱。

  达濠鲎粿

  “潮阳鲎粿”是潮汕地区潮阳一带地方一款历史十分悠久的地方小食,不论制法或口味,都具有十分浓郁的地方色彩。备注: “潮阳鲎粿”吃时在鲎粿上面淋上酱料。酱料的调制法是用辣椒酱加上酱油搅拌均匀。

  普宁芋头卷

  普宁芋头卷的制法,和普宁菜头卷的制法大同小异,同样是取本地产的,淀粉含量高的优质芋头,去皮洗净,切成细丝加入。

  普宁大阽陇南糖

  为普宁大长陇陈广泰店创制,该号现衍传5户。制时精选花生仁,先用油炸,熟后加白猪肉丁于平盘上,后用麦芽糖、白糖加猪油熬“苷”,浇在花生仁和肉丁上。产品胶软不粘牙,香甜嫩滑且松脆,油而不腻,为潮汕饼食名产之一。

看了潮汕地区的饮食文化有什么特色的人还看:

中国茶文化知识大全
篇三:凤凰单枞产地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近年来探索茶文化的人越是越来越多,茶文化的知识众多,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中国茶文化知识大全,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茶文化的概念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等。

  茶文化起源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时。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国茶区辽阔,茶区划分采取3个级别,即一级茶区(以西南、江南地区为表),二级茶区(以西北、江北),三级茶区(以华南地区为代表)。同时,茶也已成为全世界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绿色饮料。茶融天地人于一体,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合中国汉文化而论之。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汉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和中国的一些生活中的习惯与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类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茶文化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中国不仅是茶叶的原产地之一,而且,在中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至今仍有着丰富多样的饮茶习惯和风俗。

  种茶、饮茶不等于有了茶文化,仅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条件,还必须有文人的参与和文化的内涵。唐代陆羽所著《茶经》系统的总结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陆羽和皎然等一批文化人非常重视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讲究饮茶用具、饮茶用水和煮茶艺术,并与儒、道、佛哲学思想交融,而逐渐使人们进入他们的精神领域。在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的饮茶过程中,还创作了很多茶诗,仅在《全唐诗》中,流传至今的就有百余位诗人的四百余首,从而奠定汉族茶文化的基础。凤凰单枞的产地特征

  茶为一种植物,可食用、解百毒、长品易健康、长寿,茶品顺为最佳、还可作药用,所以就有一句茶乃天地之精华,顺乃人生之根本。因此道家里有茶顺为茗品。

  汉族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征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茶文化在汉族人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 又如在汉朝,茶叶已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 。隋朝,全民普遍饮茶。 唐朝,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等等。

  中国何时开始饮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唯大体上可谓开始于汉,而盛行于唐。唐以前饮茶,陆羽《茶经》卷下《六茶之饮》概为言之,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但多非史实。纵是史实,非加申述,亦不易明。《茶经》云:神农《食经》“茶茗久服,有力悦志”(刘源长《茶史》卷一)。陆羽《茶经》以为饮茶起于神农氏,然《食经》为伪书,尽人皆知,不足为据。《尔雅》有“苦荼”之句,世以《尔雅》为周公时作品,谬以为饮茶自周公始,不知《尔雅》非作于周公。不足为饮茶起始之证。

  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出土的树根,经初步判断是茶树类植物,中国最早种茶的历史可能被改写;茶字的读音源于巴南人,巴渝是茶文化发祥地.

  中国最权威的茶叶分类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历代茶人富有创造地开发了各种各样的茶类,外加茶区分布广泛,茶树品种繁多,制茶工艺不断革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类。而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统一规范的分类方法,有的根据制造方法不同划分,有的根据茶叶外形来划分,有的按初、精制情况划分。

  当然,在众多的茶类划分中,运用最广泛、最权威、认知度最高的当属中国六大茶类,即绿茶、红茶、青茶、黑茶、白茶、黄茶。

  绿茶

  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全国有18个产茶省,主要产地为安徽、浙江、湖南、湖北、四川等,我国绿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之首,占世界茶叶市场绿茶贸易量的80%左右。绿茶的基本工艺流程分杀青、揉捻、干燥三步骤。

  杀青方式有加热杀青和热蒸杀青两种,以蒸青汽杀青制成的绿茶称“蒸青绿茶”。干燥以最终干燥方式不同有炒干、烘干和晒干之别,最终炒干的绿茶称“炒青”,最终烘干的绿茶称“烘青”,最终晒干的绿茶称“晒青”。

  多年来的研究发现,众多茶类中绿茶最保健。市场上常见的名优绿茶有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南京雨花茶等。

  中国绿茶十大名茶是西湖龙井、太湖碧螺春、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太平猴魁、庐山云雾、四川蒙顶、顾渚紫笋茶。

  红茶

  红茶基本工艺流程是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红茶红汤红叶的品质特点主要是经过“发酵”形成的。

  青茶

凤凰单枞的产地特征  青茶也叫乌龙茶,属半发酵茶。是介于不发酵茶(绿茶)与全发酵茶(红茶)之间的一类茶,其外形色泽青褐。

  乌龙茶

  乌龙茶冲泡后,叶片上有红有绿,传统工艺的乌龙茶,叶片中间呈绿色,叶缘呈红色,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美称。汤色黄红,有天然花香,滋味浓郁,具有独特的韵味。乌龙茶主要产自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因品种上的差异,乌龙茶分为闽北乌龙、闽南乌、广东乌龙和台湾乌龙四类。

  闽北乌龙:产于福建省武夷山一带,主要有武夷岩茶、闽北水仙、闽北乌龙。

  闽南乌龙:闽南是乌龙茶的发源地,由此传向闽北、广东和台湾。产于福建南部的乌龙茶,最著名、品质最好的是安溪铁观音。

  广东乌龙:主要有广东潮州地区所产的凤凰单枞和凤凰水仙最出名。

  台湾乌龙:主要有冻顶乌龙、阿里山乌龙、文山包种、东方美人等。

  黑茶

  黑茶的基本工艺流程是杀青、揉捻、渥堆、干燥。黑茶一般原料较粗老,加之制造过程中往往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而叶色油黑或黑褐,故称黑茶。黑茶主要供边区少数民族饮用,所以又称边销茶。黑毛茶是压制各种紧压茶的主要原料,各种黑茶的紧压茶是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等兄弟民族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有“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

  黑茶因产区和工艺上的差别有云南普洱茶、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四川边茶等。

  白茶

  白茶属轻微发酵茶,基本工艺过程是萎凋、晒干或烘干。白茶常选用芽叶上白绒毛多的品种,如福鼎大白茶,芽壮多毫,制成的成品茶满披白毫,十分素雅,汤色清淡,味鲜醇。具有天然香味,茶分大白、水仙白、山白等类,故名白茶。其中以银针白毫,最为名贵,特点是遍披白色茸毛,并带银色花泽,汤色略黄而滋味甜醇。

凤凰单枞的产地特征

  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省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

  市场主要的白茶有白毫银针、白牡丹等。

  黄茶

  黄茶的加工工艺为杀青、揉捻、闷黄、干燥。黄茶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这是制茶过程中进行闷堆渥黄的结果。

  黄茶主要的代表名茶有蒙顶黄芽、黄山黄芽、君山银针等。
 

  看了“中国茶文化知识大全”的人还看了:

凤凰单枞
篇四:凤凰单枞产地

凤凰单枞 凤凰单枞,属乌龙茶类。主要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凤凰山茶农,富有选种种植经验,现在尚存的3000余株单枞大茶树,树龄均在百年以上,性状奇特,品质优良,单株高大如榕,每株年产干茶10余公斤。

地理环境:凤凰山濒临东海,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足,茶树均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区,终年云雾弥漫,空气湿润,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在20℃左右,年降水量1800毫米左右,土壤肥沃深厚,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有利于茶树的发育与形成茶多酚和芳香物质。

茶史追溯:潮州凤凰山的产茶历史十分悠久,民间盛传宋帝南逃时路经凤凰山,口渴难忍,侍从们从山上采下一种叶尖似鹪嘴的树叶,烹制成茶,饮后既止渴又生津,故后人广为栽种,并称此树为"宋种"或叫鹪嘴茶。清代,凤凰茶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列入全国名茶。 山韵:凤凰单丛茶除了具备乌龙茶的基本特征,还具备独特的“山韵”,所谓“山韵”主要指滋味而言,是对内质上更深一层的表述,只能意会,这种特殊的“山韵”是凤凰单丛茶品质特有的关键,也是区别于其它产地单丛茶所在。

究其原因,离不开三个必备条件:一是优越的生态条件;二是良好的茶树品种资源;三是精湛的采制工艺。前一方面是决定茶叶品质独特“山韵”的必备条件。

茶种分类:

中熟种茶:桂花香单丛、柚花香单丛、姜花香单丛、杏仁香单丛等,都是在清明后四五天采摘的中熟种茶。

迟熟种茶:谷雨至立夏前后采摘的是迟熟种,有宋种八仙、玉兰香、夜来香、老仙翁等。

凤凰单丛知识
篇五:凤凰单枞产地

凤凰单丛知识,你掌握了吗?

一、凤凰单丛产地介绍

潮汕的传统工夫茶,是中国茶文化的精髓。潮州凤凰山,中国乌龙茶之乡,地处潮州市东北部,镇政府所在地--凤凰圩距离潮州市区约43公里,总面积约231.73平方公里。全镇总人口3.87万多人,居民绝大部分是汉族,少数民族有畲族。

凤凰茶区是广东省最古老的茶区,也是蜚声中外的名茶产区。凤凰茶区有着900多年茶叶栽制历史,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素有“冬春不严寒,夏暑无酷热”之称。具有山高日照短,云雾雨量多,冬寒来得早,春冷去也迟,盛夏无酷暑的天气特点。凤凰茶区地貌复杂,昼夜温差大。如海拔高至1497.8米的凤髻山与低至360多米的福南洋,两地温差6—8℃。盛产名茶著称的乌岽山,更有“山高高,雾蒙蒙,天无三日晴,地无百步坪”之称,昼夜温差8—10度,茶农终年都要盖棉被。尤其是春季,云雾多,日照短,每座山头,云雾缭绕,时阴时晴,天气变化异常,当地有“十里不同天”之谚。如阳春三月采摘春茶期间,经常出现“大坪(海拔约800米)好晒茶(鲜叶),乌岽(海拔约1000米以上)天不晴”之谣。多年的气象观测结果表明:乌岽山优越的地理环境,独特的自然气候,非常适合茶树喜温、好湿、耐荫的生物学特性,是构成“高山浓雾产名茶”的条件之一。

二、凤凰单丛分类

凤凰单丛是从凤凰水仙(白叶水仙)的茶树品种植株中选育出来的优良单株单独栽培、单独采制而成。属于乌龙茶,半发酵茶。

按照叶片的大小分:大叶种,中叶种和小叶种;

按照叶色分:乌叶,赤叶和白叶;

按照采摘期特早芽种,早芽种,中芽种和迟芽种;

按照其成茶的香型分:黄栀香,芝兰香,玉兰香,蜜兰香,杏仁香,姜花香,肉桂香,桂花香,夜来香,茉莉香十大香型和柚花香,橙花香,附子香,杨梅香,山茄香,黄茶香,苦味香和其他清香型等品种和株系。

其按照成茶的香型分是目前凤凰单丛分类最通行的分类方法。

三、凤凰单丛加工工艺

加工工艺:采摘-晒青-做青(摇青、凉青)-杀青-揉捻-干燥

1、采摘

凤凰单丛的茶树形态有:灌木、小乔木、乔木,乔木上的树叶,还需要爬上去采摘,雨天不采摘。原料要求是中叶种,一芽三四叶。

2、晒青

提高叶温,促进内含物的转化,提高香气;散发部分水分,提高细胞浓度。

3、做青

由摇青(碰青)和凉青(静置)两个过程循环交替而成。

凉青:叶子由萎蔫状态恢复紧张状态,具有清甜香气,又由紧张状态慢慢软下来,呈萎凋状态。

4、杀青

利用高温破坏做青叶中酶的活性,抑制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进一步散失青气,发展香气,散发水气,使叶质变软,便于揉捻。

5、揉捻

成形;挤出茶汁,增进滋味。

6、干燥

蒸发多余水分,发展茶香,塑造外形,固定品质。

毛茶做好啦,还需要经过人工挑选,才能成为精茶。

凤凰单丛品质特征:外形条索肥壮、紧结、重实,匀整,色泽乌润;内质香气清高悠深,天然的花果香浓郁,汤色金黄或橙黄清澈明亮,滋味浓爽,润喉回甘,叶底绿腹红边,叶腹黄亮,较耐泡。

四、凤凰单丛的保健功效

由于含有丰富的内含物质,使得凤凰单丛具有的自然花香高锐持久,滋味醇厚爽适,回甘力强,耐冲泡的特点,是品茶爱好者的品尝上品。同时也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主要有:兴奋提神、减肥、助消化、消炎抑菌、防癌、降三高、抗氧化、防辐射、防止血管硬化、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等功效。

五、凤凰单丛的泡茶技艺

水为茶之母,具为茶之父,泡凤凰单丛可用盖碗或紫砂壶。

泡茶有三要素:茶量、水温、泡茶时间,茶量可为盖碗容量的1/3-2/3,水温要100℃,前几道都要出汤快速,7-8道后,每一泡可慢慢增加几秒,可泡20多道。

凤凰单枞的各种香型
篇六:凤凰单枞产地

凤凰单枞各香型浅析

概述

潮州市凤凰山区自宋代得天独厚出产凤凰水仙茶,至今幸存有若干百年茶树,凤凰单丛是在凤凰水仙种的群体种中选育出优异单株,根据各个单株形态或品味的不同特点,自成品系(株系),进行单株采收、单株制作,故称单枞,因其是众多优异单株,故总称凤凰单枞。每枞茶树独一无二的各有一种自然花香果味。

历史沿革

相传凤凰山是畲族的发祥地。在隋、唐、宋时期,凡有畲族居住的地方,就有茶树的种植;畲族与茶树结下不解之缘,共同繁衍。隋朝年间,因地震引起山火,凤凰山狗王寮(畲族始祖的居住地)一带的茶树被烧死,仅存乌祟山、待诏山等地仍有种植。随着部分畲族人向东迁徒,一部茶树被带到福建等地种植。宋代时,凤凰山民发现了叶尖似鹤嘴的红茵茶树,烹制后饮用,觉得味道比较好,便开始试种。时逢宋帝被元兵追赶,南逃至潮州。于是,民间产生并流传“宋帝路经凤凰乌岽山,口渴难忍,山民献红茵茶汤,饮后,称赞是好茶”的故事。因此,后人称它为宋茶;也有“宋帝发现茶、传种茶”的传说。南宋时期,风凰山民已在盾前屋后零星种植了鸟嘴茶树。他们已懂得茶叶有生津止渴、提神醒脑、助消化、法痰止咳等功能,因此,户户

种植。明弘治年间,出产于待诏山的凤凰茶已成为贡品,称为“待诏茶”。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 年),饶平总兵官吴六奇派遣兵士和雇用民工在乌岽山腰开

垦茶园。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 年),饶平县令郭于蕃巡视凤凰山,鼓励山民种茶。 光绪年间,凤凰人带着乌

龙和鸟嘴茶渡洋过海,到中印半岛、南洋群岛开设茶行,进行茶叶的销售活动。民国四年(1915 年),开设在柬埔寨的凤凰春茂茶行,选送两市斤凤凰水仙茶参加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并荣获银奖。因此,有力地促进了茶叶商业在中印半岛的发展。至1930 年,许多凤凰人到海外开设茶行,金边市有20 多间,越南10 多间,泰国也有10 多间。1923 年就因20 多家茶商大量收购、装运茶叶出洋,使茶价猛升;一个光洋只能买到一市斤水仙茶,1 市斤单枞茶可值5 至6 个光

洋。据记载:1930 年,全凤凰茶叶产量达到3000 担,由茶商装运出口的有6000 多件(即等于2400担)。

以下,对各香型凤凰单枞茶稍作简析,供各位茶友参考。

蜜兰香

原产广东省潮安县凤凰镇凤北村委会苦竹坑村,母树距今有200 年以上历史。目前凤凰茶区种植面积近1000 亩。

植株高大,树姿开张,分枝密度中等,叶片着生稍上斜。叶片长椭圆形,叶身内折,叶面平,叶缘平,叶色黄绿,叶尖渐尖,叶齿钝浅;叶质厚软,芽叶浅黄绿色,茸毛少;一芽三叶百芽重122 克;盛花期10 月下旬,花而不实。芽叶生育力强,一芽三叶期在3 月下旬。产量较高,亩产150-300 公斤以上。特制高香型乌龙名茶,品质特优;GC/MS 分析,含香气成分50 余种,赋含芳樟醇

及其氧化物、植醇、法呢醇、法呢烯、香叶醇和磷酸三丁酯等。其成品茶有明显的甘薯”蜜味”,且芝兰花香,蜜香高锐持久,芝兰香幽雅细长,滋味醇厚回甘,有”浓蜜幽兰”特韵,饮后满口生香,极耐冲泡。汤色清澈黄亮,含有较高的氨基酸、维生素、茶多酚和生物碱等多种营养和药效成分。蜜兰香单枞茶冲泡时在几步之外便能闻其吞味,饮之回味无穷,一向以形美、色翠、香郁、味甘“四绝”而闻名。

适栽地区:最适区为600 米以上的大中叶种茶区,次适宜区为300 米以上茶区。

大乌叶(鸭屎香)

大乌叶单枞是凤凰山上等茶叶之一,别名“鸭屎香”,因叶色较深绿(茶农称深绿为“乌”),而且叶幅大,故名。大乌叶单枞系从凤凰山风凰水仙群体品种的自然杂交后代中单株筛选而成;有性

繁殖植株,小乔木型,中叶类,中芽种。大乌叶单枞茶生产因季节不同而有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之分。其中,春茶一季因气温较低加

上加工而成的茶叶外形比较粗壮,于是取名:雪片,雪片茶是单枞茶中产量最少的一种茶,也是香气最浓郁,最持久的一种茶。其外形条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汪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冲泡清

香持久,有独特的天然兰花香,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汤色清澈黄亮,叶底边缘朱红,叶腹黄亮,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称。

茶汤色泽翠绿鲜活,蜜绿透黄,滋味甘醇,软猾,厚重带活性,香气淡雅,耐冲泡是其最大特色。叶底叶片多完整,叶片之间节间长,芽叶肥厚﹑富弹性。

大乌叶单枞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别名,叫“鸭屎香”,这个别名的由来是这样的:大乌叶单枞茶原来从乌岽山引进的,种在”鸭屎土”(其实是黄土壤)的茶园里,长着乌蓝色的茶叶,叶长了似刚亩(学名鸭屎脚木)的叶一样。乡里人喝过这种茶之后都说这个茶叶香气好,韵味浓,纷纷问是什么名枞,什么香型。茶农怕被人偷去,便谎称是鸭屎香。大乌叶单枞“鸭屎香”的别名便由此而来。

桂花香

原产广东省潮安县凤凰茶区,母树有300 多年历史。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中生种。二倍体。为凤凰单枞花蜜香型珍贵名枞之一,因有桂花香味而得名。植株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尚密,叶片上斜状着生。叶片椭圆形,叶色黄绿,富光泽,叶面平,叶缘平,叶身内折,叶齿稀锐,叶质厚软。芽叶淡黄绿色,茸毛少,一芽三叶百芽重115.0g。芽叶生育力尚强。一芽三叶期为4 月上、中旬。产量中等,每667 平方米达100kg 以上。适制乌龙茶。成茶桂花香清幽细长,滋味浓醇爽口,汤色橙黄明亮,耐冲泡。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盛

花期为11 月上旬,花而不实。适栽地区:最适宜区为800~1000m 的广东省大、中叶种茶区,次适宜区为400~600m 茶区,低山、水田不宜种植。

兄弟茶

兄弟茶,芝兰香单丛的其中一品种,在几十年前,当时此茶的管理人将种在上下畦二株叶形相仿的芝兰香茶树,采摘后合并制作,成茶在下埔祭神后冲泡,其优秀的品质得到众人赞赏,因该茶是由二株叶形相似的单丛茶树鲜叶合制而

成,故人形象地称之为“兄弟茶”。兄弟茶,属有性系实生老丛,是管理人文衍造的祖先种植的,树龄实有200 多年,原有2 株(其中一 株已枯死)长于一起,老枞树位于海拔1050 米的乌岽李仔坪村杭心的茶园里。兄弟茶的无性株系已有一定的种植面积,主要分布于凤凰高山茶区。

八仙茶

产于福建省诏安县,属小乔木大叶类,植株高大,根系发达。曾名汀洋大叶黄棪。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特早生种。二倍体。春季萌芽早,冬季封园迟,育芽能力强。芽梢抽长快,节间长,茸毛短而少,芽头较瘦小,梗细小,喜荫湿,抗寒性较弱。高香耐泡,回味甘爽持久,香气高,品质优。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主干较明显,分枝较密,叶片呈稍上斜状着生。叶长椭圆形,叶色黄绿,有光泽,叶面微隆起或平,叶缘平,叶身平,叶尖渐尖,叶齿稍钝浅密,叶质较薄软。芽叶黄绿色,茸毛少,一芽三叶百芽重86.0g。花冠直径

3.9cm,花瓣6 瓣,子房茸毛少,花柱3 裂。芽叶生育力强,发芽较密,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盛期在3 月中下旬。产量高,每667 平方米产乌龙茶200kg。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1.7%、茶多酚26.2%、儿茶素总量20.8%、咖啡碱

4.3%。适制乌龙茶、绿茶、红茶,品质优。成茶外形紧细呈蜻蜓头,干色碧绿,香气清纯具花香,滋味甘醇

有活性,茶汤自蜜绿至蜜黄,叶底嫩黄亮或略带红边。茶多酚仅氧化8%~18%,实是介于绿茶与乌龙茶质监的高香茶。

适栽地区:乌龙茶茶区和江南部分红茶、绿茶茶区。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lizhi/79956.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