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思想品德四大核心素养

初中作文 时间:2020-06-04

【www.myl5520.com--初中作文】

初中思品核心素养
篇一:思想品德四大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思想品德教学研究
篇二:思想品德四大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思想品德教学研究

【摘要】思想品德教学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析了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如何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整合教学方法和优化教学内容,更好地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提高思想品德教学品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思想品德教学

2014年国家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研究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为世界教育改革浪潮中反复摸索与实践的产物,核心素养已跃升为我国基础教育界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要素。思想品德作为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突出的学科,具有独特的育人优势。那么,如何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指导,深入探讨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并以此为核心推进思想品德教学成为当前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

①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可培养的、

可塑造的、可维持的,它可以通过各教育阶段的课程设计与教学适时加以培养。因此,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就构成了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突出的应该是学科价值的个性与学生成长的综合性、整体性的有机结合,是该学科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学科核心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可以从素养和学科两个角度来理解。从素养的角度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基础性作用在学科意义上的呈现;从学科的角度来说,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育人功能与学科

②价值的有机结合,是该学科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所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

育,应该是植根于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关注学生基础素质培育的素质和能力要求。

二、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作为一门以育人为主旨的学科,思想品德课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从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奠定基础。③因此,为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培育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则成为推进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指导思想。笔者认为主要包括道德认知、自我管理、国家认同、法律意识、社会参与这些基本的核心素养。

(一)道德认知

道德认知是主体对社会道德现象的认识、知觉、体会、理解、把握,从而内化①林崇德. 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第29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

②李晓东. 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关键,第16页,今日教育,2016年第3期 ③刘红梅.中学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第14页,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年11期

为自身的价值观、信念、理想。所以,道德认知是自觉、自省、自主、自律的过程。 道德认知能够有效地增进道德修养,加强道德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而道德理想、道德信念、道德修养能够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动机,直接触发主体的道德行为。当前社会经历着社会经济、思想文化、价值取向广泛的变革,社会生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中学生面临更多的利益与道德的冲突。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教育体系中唯一系统性、理论性的道德教育课程,需要帮助学生澄清头脑脑中存在的文化、道德、价值的混乱,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对现实进行理性反思,从而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鉴定的道德信念,使学生更有效地融入到社会的道德规范体系中去。

(二)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是个体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思想、道德、行为进行转化、控制和管理的能力。即个体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心理状况、学习状况,寻找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能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自行纠正偏差行为,懂得自我约束,从而使思想和行为有利于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自律活动。自我管理的核心在于能够科学管理自己的学习、生活和人生。重在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促进自我精神、发掘自身潜力、确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自我发展目标,使个人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符合法律和道德要求,自觉适应环境、适应社会,促进个人社会化发展。

(三)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就是人们对其存在其中的国家的认可与服从,其反映的是人与国家的

⑤基本关系,包括价值认同与政治认同两个方面。价值认同表现为对本国的核心价值、主流价值的认同,就是能够对本国、本民族具有强烈的情感认同和心理归属。政治认同就是对本国当前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可和赞同,其中包括对国家的发展目标、发展道路和现行根本制度的认同。具体来说,就是初中学生作为一个中国公民,要热爱祖国,忠于祖国,要有中国立场、中国情怀,能以中国公民的身份自觉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了解中国的国情,理解和自觉拥护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就是人们对法律的认可、尊重和遵从,其实质就是确立法律至上和依法治国的理念。对初中学生需要加强纪律教育和法治教育, 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自觉树立法治观念, 强化规则意识和秩序意识, 积极行使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 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能够促进初中生依法自律, 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预防和减少中学生违法犯罪现象,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五)社会参与

社会参与重在处理好自我与他人、与社会(自然)、与国家、与世界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规范,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进步,成④

④窦炎国.论道德认知,第15页,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月第41卷第6期

⑤林尚立.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第22页,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8期

为有责任担当的人。培育 “社会参与” 核心素养, 是促使初中生个体适应社会和实现个人价值的根本保证。

三、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思想品德教学品质

(一)创设教学情境,形成心流体验,在情感共鸣中培育核心素养思想品德四大核心素养。

契克森米哈荣将“心流”定义为:人们对某一活动或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能推动个体完全投入某项活动或事物的一种情绪体验,同时认为“心流”一般是个体从当前所从事的活动中直接获得的,回忆或想象等则不能产生这种体验。人们进入“心流状态”时会产生“心流体验”,他们完全被所做的事情深深吸引,自身的兴趣和专注完全融入其中。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对于形成心流体验,产生情感共鸣尤为重要。初中学生由于心智不成熟和生活经验的匮乏,极易受到当前社会非主流价值观的影响。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生活和越来越多元的价值观念,时代呼唤思想教育要承担起培养学生正确做出道德判断和选择的职责。而学会正确做出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必须依赖于对具体情境的积极思考。

笔者在讲授思想品德九年级《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的时候,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主要成就,以小组为单位,整合课程资源,进行合作探究。课上,笔者首先通过2015年的一组照片“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分别介绍“有担当——中国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有贡献——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签署”;“有主张——习主席联大峰会讲话”;“有融入——人民币获准入篮”;“有荣誉——屠呦呦领诺贝尔奖”,让学生们感悟到中国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各小组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流和分享。比如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解读数字背后的中国;通过视频播放展示科技创新成果;通过图片的今昔对比介绍中国的变迁;通过鲜活的故事去感受国民生活的变化;通过现场的活动表演,去捕捉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在教学过程中,情境的各种因素都会对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产生综合性的作用。通过参与,学生能够感受中国的发展变化,也会看到未来发展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从而引发其对国家、社会的思考,对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体会,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对国家与社会的认同。因此,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获得情感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深化思想认识,从而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二)整合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在动态生成中构建核心素养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纬度动态过程,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实现教师与学生主体之间平等的对话、理解及相互融入,达成共识,生成共同认可的规范,使某些思想观念、难以理解的思想品德观点、道德价值冲突转变为可理解的“价值”和“理念”,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高自我成长的需求,在自主探究和切身体验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的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⑥

⑥郭淑琴.思想品德课程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第16页,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年第7期

思想品德四大核心素养。

以思想品德七年级(上)第三课《珍爱生命》为例,笔者将全班分成植物组、动物组、微生物组、人类组,让学生课前收集这些生命体的实物、图片、文字资料或视频。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们共同欣赏《美丽的生命》视频。先从感性上加深学生对生命的感悟,地球之所以是太阳系中最美的星球,正是因为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而后,结合课前准备,各小组进行成果展示。事物的美的具体可感形象能够激发触动和感染人的情感从而实现教育目标。学生们在欣赏和小组交流过程中体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生动和精彩,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可见,学生的精神世界是自主、能动地生成与建构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塑成的,这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思想观念、道德认知信念和行为是一致的。

(三)优化教学内容,挖掘生活元素,在实践探索中形成核心素养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要想通过思想品德教学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道德品行,就必须知行合一,借理论知识来提升生活品质,同时经生活实践来巩固思想教育。因此,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学校、家庭、社会生活,让学生回到现实生活之中,让道德回归生活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就要求教师要增强社会生活实践意识,把教材中针对每一课的内容提出的实践活动尽可能地安排在教学内容中,或根据实际,创造性地组织学生走进社会生活,努力打通书本与生活的通道,把课堂知识学习和社会体验学习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思考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成长,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比如笔者在讲思想品德七年级(下)第三课《走向自立人生》时候做了如下尝试。课前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小鬼当家”——给家人做一顿饭。要求学生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记录做饭的过程,并进行后期加工,做成PPT或短片,进行成果分享。在课上,孩子们展示了食材的准备、做饭的过程以及最后的成品。每一个画面都记录了他的劳动,他们的快乐。在谈感受的时候,有的学生说:“我尝到了向独立走进N分之一步的感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什么都让父母帮着干了。特别是自己做饭还可以弄一些花样出来(不过像我这样的就基本上是在厨房搞破坏性实验了?),有不少新的发现,不断尝试,不断品味,感觉自己长成大姐姐了。”还有学生这样分享:“通过这次活动,学到了许多。虽然这只是通向自立人生很小很小的一步,但是我们相信,有了这一小步,剩下的路程,也不会太遥远了。”这就是生活化的品德课堂,通过学生的生活实践活动,真正内化课堂教学要求,也更好地使学生理解自立于社会所需要的品质与能力,作为生命个体的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了真实而生动的生活感受,提升个体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观念。

参考文献

1、林崇德. 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第29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

2、李晓东. 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关键,第16页,今日教育,2016年第3期;

3、刘红梅.中学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第14页,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年11期;

4、窦炎国.论道德认知,第15页,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月第思想品德四大核心素养。

41卷第6期;

5、林尚立.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第22页,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8期;

6、郭淑琴.思想品德课程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第16页,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年第7期。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篇三:思想品德四大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具有良好的语感;能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能将自己获得的语言材料整合成为有结构的系统;能理解并掌握汉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能凭借语感和语言运用规律有效地完成交际活动;能依据具体的语言情境有效地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与不同的对象交流沟通,能将具体的语言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能通过梳理和整合,将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富有个性的具体的语文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思想品德四大核心素养。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因此,思维发展与提升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能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并能有依据、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能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分析、判别语言,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与人交流沟通,准确、清晰、生动、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言语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能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

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

语文活动是人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因此,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感受汉语汉字独特的美,表现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能感受和体验语言文字作品所表现的形象美和情感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语言和文学作品,分析其思想情感和语言特点,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能运用语言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现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具有创新意识。

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实现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借助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并认同中华文化,形成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能借助语言文字的学习,初步理解、包容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能关注并积极参与当代文化传播与交流,在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文化自觉,初步形成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高中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篇四:思想品德四大核心素养

高中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份文件中有个词引人关注:核心素养体系。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下一步深化工作的“关键”因素,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一、核心素养体系的提出,并非我国单独的声音,而是一种世界趋势。 本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它要解决的问题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

多年来,不同国家或地区都在做类似的探索。比如,美国对核心素养的关注起源于注重知识创新的高新企业团队,这些企业从用人所遇到的问题反馈到教育中,指出基础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和素质,他们称之为“技能”。这些技能不是简单、具体的,而是在21世纪里必需的生存技能,是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内容。再比如,从2009年起,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启动了为期5年的“教育课程编制基础研究”,它关注“社会变化的主要动向以及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适应今后社会生活的素质与能力,从而为将来的课程开发与编制提供参考和基础性依据”。从2005年开始,我国的台湾地区启动了核心素养研究,确立了专题研究计划――《界定与选择核心素养:概念参考架构与理论基础研究》(简称DeSeCo计划)。

分析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无论是由政府主导还是由民间组织来推动,全世界范围内核心素养研究的兴起和发展与时代发展、社会变革密切联系在一起,它面向教育体系外的社会需求,是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国际趋势。我国也不例外。随着时代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面临着更大挑战。同时,经过多年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但“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具体到课程领域,体现为“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应性不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评价制度不配套,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支撑保障课程改革的机制不健全”。教育要回应发展的难题和挑战,必须有新的应对措施。构建核心素养体系便是试图从顶层设计上解决这些难题。它的构建“使学生发展的素养要求更加系统、更加连贯”,重点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转化为具体的品格和能力要求,进而贯穿到各学段,融合到各学科,最后体现在学生身上,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二是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状况提供评判依据,引导教育教学评价从单纯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向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成为顺应国际教育改革趋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二、核心素养的内涵

1. 什么是核心素养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同义。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言行举止、知识水平与能力才干等各个方面。核心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今天我们谈核心素养,还需要考虑两个针对性,一个是针对时代的需求,一个是针对现代年轻人的特点。

2.核心素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网络时代的基本能力,是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利用、创造的能力。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尤其要重视对信息的选择、加工与交流,尤其要培养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意识。其中,写作是最重要的信息素养之一。

②思维素养。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维训练,是长期以来被忽视的一个问题。应该培养年轻人三种主要的思维能力,一种是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基础,它强调严格的推理和论证。一种是形象思维能力,这是非逻辑思维的一种,其他还有直觉思维、灵感和顿悟等。这种思维能力虽然不像逻辑思维那样严谨,但容易激发创意。最后一种是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有机组合,一般在创意的萌芽阶段,多采用非逻辑思维;在创意的完善阶段,应采用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有助于打破心智枷锁,获得突破性解决方案。

③人文素养。未来的社会一定是向着更加文明的方向发展,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现代公民。而其中民主与法制意识、人人平等意识、正义感尤为重要。此外还包括诚信、礼貌等基本素养。

④专业素养。专业素养主要指人人都应该有一技之长,这是因应社会分工的需要,未来的社会分工只会越来越细,因而也越来越强调分工与协作。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是独特的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各种专长的人有机组合在一起,才能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

⑤身心素养。健康的身体、积极的心态、平衡的情感对现代人尤为重要。

3、作为中学阶段,核心素养还包括:

①利用网络学习的意识。调查发现,中学生主要用网络来娱乐与休闲,因此强化他们利用网络进行自发性学习的意识非常重要。

②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并重。中学阶段,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所发展,而形象思维能力有所减弱,此时应该通过艺术类课程来保持他们的想象力。

③创新意识。在未来只会越来越重要。

④民主意识、正义感

⑤为专业发展做准备

⑥积极、开朗、乐观的心态

4、核心素养和过去我们所强调的知识、技能等是什么关系?

①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教授认为,核心素养不是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养,而是适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养,这就是“核心”的含义。在个体终身发展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许多素养来应对生活的各种情况,所有人都需要的共同素养可以分为核心素养以及由核心素养延伸出来的素养。其中,最关键、最必要、居于核心地位的素养被称为“核心素养”。

②用核心素养来梳理培养目标,可以矫正过去“重知识、轻能力、忽略情感

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偏失”。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它强调各学科都可以发展的、对学生最有用的东西。比如核心素养中语言素养的概念,已经不是语文学科的概念,也不是外语的概念,这里如果使用‘技能’概念定位可能会低一点,但对它的特点可以说得非常清楚,它的特点是有效的表达和交流,其实是一种广义的语言概念,作为有效的表达和交流,远超了语文的范畴”。核心素养也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它是知识、能力、态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既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并且,“素养”一词的含义比“知识”和“技能”更广。“‘技能’更多地从能力角度讲,我们所提‘素养’不仅仅包括能力,更多考虑人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品德上的要求。这也符合我们的国情,落实起来更好一些。”刘恩山说,“我们如果强调知识的话,大家都会重视知识,强调能力的话也会一窝蜂,这个时候提出这个话题,兼顾了知识和能力,具有导向性。”

③核心素养的获得是后天的、可教可学的,具有发展连续性,也存在发展阶段的敏感性。

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余文森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关键素养,就像房屋的地基,它决定房屋的高度。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关键期的特点,错过了关键期就很难弥补”。

④核心素养的作用以整合的方式发挥出来。

尽管核心素养指标的内涵不同,发挥着不同作用,但彼此作用并非孤立,在实践中表现出一定整合性。例如OECD指出,核心素养总框架包含了一系列具体指标,它们是整合在一起的,只不过在不同情境下各指标表现的程度不同。澳大利亚梅尔委员会也提出,任何核心素养指标本身不构成一套独立体系,为了完成某一目标,素养应通过整合的方式发挥作用。张华教授认为“核心素养的习得与养成必须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系统性,这也决定了对它的测量与评价必须具有综合性和发展性,对于课程设计与开发、教育质量评价技术等提出了新挑战。”

三、核心素养体系对课程、教学产生的影响

作为一线教师最为关心的是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的关系,具体而言,就是核心素养体系将会对课程、教学产生什么影响?

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介绍,核心素养体系将成为课标修订的依据。

在张华教授看来,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将会对我国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科学化产生影响。因为“长期以来,我国确定课程目标以及各级各类教育目标的时候,习惯于将国家政策文件中的相关话语直接移植过来。这既导致课程目标或教育目标缺乏科学性且无法检测,沦于空泛与抽象,不能有效指导教育实践;又导致课程目标或教育目标缺乏针对性,无法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发展需求”。他认为,在适时引入“核心素养”这一体系后,课程目标能够进一步实现科学化。 刘恩山教授则认为,核心素养提出后,“目标更明确,因为这些要素提得更鲜明,它会把国家的教育方针突出表现在核心素养上,我们就可以在这个框架内更明确地定位学科教育。每个学科把这件事情做好,就可以更好发挥出学科课程的价值”。他进一步解释,“它可以清晰地提示你,生物学或者其他理科,在科学素养之外能做什么,比如,生物学里有没有语言素养或数学素养的问题?过去很多人没有去考虑,今天作为一种核心素养提出,语言素养、表达交流的能力也要

落实到生物学习中,所以我们要组织学生去合作学习,去探究自主学习,这个过程中伴随着语言、人际交往的目标”。“原来的学科任务仍然在课程标准之中,在同样的课程框架里,如果把这个框架比喻为一栋四层的大楼,每层代表不同的学段,我们可以装入新的设备,让大楼变得更加现代化或者功能更加完善。原来的办公系统、上下水系统都在,但加入了电子传感系统,让大楼的信息沟通、时间利用率会变得更高,这些东西可能不是我原有的东西,它们就是核心素养。” 同样,这套系统可以加入政治学科,也可以加入历史学科,各学科都具有这样的功能,整个功能合在一起,就是核心素养。所以,刘恩山教授说:“它不仅仅是单一学科的,还要有一些辅助材料来支撑,彼此都撑起来后,就会变得更好。我觉得学科素养和核心素养是相辅相成的,核心素养的落实会强化学科素养,学科素养又为核心素养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

在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总框架完成后,如何基于指标体系确定各学段的核心素养及其表现特点,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做好不同学段核心素养的纵向衔接,就成为核心素养最终落实和培养的重要环节。

为了实现核心素养与各学科课程的有机结合,教育部组织研究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个学段核心素养具体指标的主要表现及水平特点,实现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总框架在各学段的垂直贯通。在总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到各个学段,从素养发展的角度提出各学段学生在不同核心素养指标上的表现特点和水平,把指标体系具体化到各学段,确定核心素养在不同学段的关键内涵。

四、高中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现途径

思想政治课作为德育课程、五育之统帅.对学生进行本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死、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关键的作用。下面,笔者主要从政治课教学引领功能的角度谈谈对高中生进行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现途径进行探索。

不少专家认为,21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挑战,既不是新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青少年一代的道德问题。一个道德情感缺乏,没有责任感的人是不会真正懂得关心他人,也无法适应社会的。思想政治课作为德育课程,是五育之统帅,“思想”是其灵魂所在。但尽管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实施了多年,由下种种原因,目前政治课教学实施中,围着“升学指挥棒”转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纠正,教师更多的只是重视政治知识的传授,机械地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知识的能力,而忽视了思想、情感和政治素养的培养。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也影响了政治教学的实效性,不利于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以下从政治课教学引领功能的角度,谈谈对高中学生进行政治学科接心素养培养的实现途径。

1、关于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含义的界定

各学科新课程标准都把学科教学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基本的学科素养”,各学科素养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新课程所要培养的学生的综合素养。《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要求:“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感、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上述要求为我们在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科素培养提供了依据。

“思想政治素养”指的是学生通过思想政治课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获得相关的政治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情感、观念和品质的素养。所以,作

为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其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的课程任课教师,笔者所实践和探索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学生完满人格为宗旨,指导学生从更高的视野和境界上关注社会和人生,培养学生思考的兴趣和品质,培养公民责任感,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

2、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

众所周知,教师不能直接创造出物质财富,但却能培养出创造物质财富的人,让这些人成为财富产生的原动力。“施教之功贵在导航。”笔者认为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讲究引领策略是培养学生政治核心素养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中,就是要力求每节课至少在某一引领环节引起学生心灵共鸣,使学生情感得以升华。

①思维引领

美国教育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不是具有单一的智能,而是有多种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然智能和个人内在智能八种。而且各种智能具有等同的重要性,却又不是独立的。这一理论要求我们必须关注学生情感、心理、责任、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综合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这样才能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要达到此目标,笔者认为首先可以在课堂导入的环节,让学生做

“脑袋急转弯”的题目或欣赏富有哲理的笑话,让其在思维碰撞和笑声中领悟知识与人生道理。

如:教授《生活与哲学》第五课“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课前,笔者就交给学生一道IQ题:

贝尔是法国的著名作家。一次,法国一家报纸举办智力竞赛,题目是:如采法国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只允许抢救一幅画,你会抢救哪一幅?在成千上万的答案中,贝尔以最佳答案获得了金奖。请你猜猜贝尔的答案是什么?

学生兴趣高涨地争着回答:有的说最昂贵的;有的说最喜欢的;有的说最顺手的等等。教师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亮出贝尔的答案:抢救离窗口最近的那一幅画。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让学生讨论:这道IQ题让我们感悟到什么?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最终感悟到:懂得分弃,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一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一个。贝尔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是从美好的主观愿望出发,而是根据实际进行选择,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师的引领,使学生在没有学习本课内容前就能从感性认识的角度同化与顺应了有关的知识,为整节课“运用该课知识深入思考:如何把握人生以及理解哲学对人的指导意义”的教学目标实现奠定了基础。

思维引领使智慧与智慧之间碰撞,心灵与心灵之间接纳,这不仅极大激发学生探究政治问题的兴趣,期待上政治课,期待老师会出什么IQ题给他们;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坚定的社会责任感,并在看似不经意的情境中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真谛.引发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当然,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注意两个问题:所选的内容要符合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和生活实际,要体现思维的健康性与批判性:其次要把握好时间与分寸,避免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

②问题对话引领和情感素材引领

在教学中,课堂应有深度、有温度。“有深度”即对知识而言,教师应由浅入深深化知识,使知识问题更有挑战性,挑战学生思维、挑战学生智慧。“有温度”即对情感而富,教师由境入情使知识问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youxiuzuowen/108978.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