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军民融合,建议

实用内容 时间:2020-07-22

【www.myl5520.com--实用内容】

积极推进我国军民融合制度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篇一:军民融合,建议

积极推进我国军民融合制度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提要:实行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但要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当前仍然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有关体制机制、决策部门、技术标准和法律制度等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推进我国军民融合制度建设的对策探索,为解决其问题努力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字:军民融合 制度 中国特色

实行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既有利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从经济建设中获得更加深厚的物质支撑和发展后劲,也有利于经济建设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持。我们党自建国以后,在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过程中,始终在探索一条把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结合起来的路子。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探索始终在进行,从未停歇,在诸如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后勤保障社会化等方面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是,要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当前仍然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

一、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推进军民融合式建设,走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主要面临以下四个问题。

(一)国民军民融合的意识不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的变革是一切变革的前提。毛泽东说:“为什么没有(完成工作的)把握呢?因为他对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规律性的了解”,“我们的思想要适合于目前我们所处的环境”。①思想观念的变革必须跟上形势的变化,甚至是早于形势的变化,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但是,在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上,长期历史所形成的军民分体化建设的观念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从地方的情况看,人们还缺乏在各个领域的建设上贯彻国防需求的强烈意识;从军队的情况看,仍然习惯于营房自己建,院校自己办,装备自己修,物资自己购的自我保障模式。特别是,一些地方和单位追求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① 《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1卷,第99、176、289页,第三卷, 第901、938、1015页,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这种狭隘思想,进一步强化了军民分体化建设观念。

(二)传统分体化建设体制机制根深蒂固

体制机制问题历来是直接影响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推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制度保障。传统的分体化建设体制机制给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造成重大阻碍。首先,缺乏从两大建设全局出发,统筹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社会服务保障等各个领域军民融合建设的宏观决策机构。其次,缺乏对军民融合建设宏观决策的综合执行机构。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实行的是部门管理和行业管理,经济建设的部门管理普遍存在职能交叉,综合执行军民融合建设宏观决策的机构“缺位”。再次,缺乏有效协调军民之间关系的机制。政府不了解军队建设需求,军队不了解政府的建设规划。这些均导致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衔接不够,重复建设严重。

(三)军民分离的技术标准体系尚无根本改变

在分体化建设体制下形成的军用技术标准和民用技术标准不统一的问题,目前并没有改变。我国的武器装备订货和研制生产,一直是采用国家军事技术标准和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军事电子等行业标准进行管理。而国防军工民用产品的开发和生产经营,则是按国家通用标准和企业标准办理。所以,导致无论是民品还是军品,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都没有充分考虑相互的需求,给军民融合建设的推进造成技术上的障碍。换句话说,军民融合制度创新尚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

(四)军民融合缺乏政策法规遵循

政策法规是实现既定目标的保障。关于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问题,目前更多地还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相应的政策法规尚不健全和完善。《国防法》只是提出了原则性要求,可操作性不够。比如:我国《国防法》确立了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联席会议制度,以及各级政府与同级军事机关的协调机制,以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防和军队建设。但这只是原则性要求、可操作性不够。有一个省在修建高速公路时,主动进行了军用飞机起降跑道建设,但是由于事先没有与军方进行充分沟通,使得空军部队不了解这段跑道的建筑质量和有关技术参数而不

敢贸然组织试飞这样的事情。类似的事件不胜枚举,所以,具体政策和专业法规的制定对各项事业建设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军民融合制度的法规建设方面也不例外。缺乏具体政策的指导和法规约束,使实际工作部门缺乏基本遵循。在目前,我国的国防科研生产,很大程度上还是靠行政手段推动,这与建立军民融合建设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的差距就更大,所以急需尽快建立健全军民融合的法规体系,以法律手段规范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协调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政策,促进国防经济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推进我国军民融合制度建设的对策探索

遵循客观发展现律,建立科学的制度,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是任何一个健康运行的社会系统都必须遵守的根本原则。要解决我们当前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所面临的问题,推进军民融合制度建设,要触动到体制、机制、法制等各种深层次的问题,涉及到政府、企业、各种中介服务机构等诸多群体。要想突破现有状态,就需要由国家高层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积极探索,做出决策,由政府和军队共同推动。只有通过顶层决策、横向联合和协同组织,才能推进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制度建设,逐步建立起军民融合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

(一)建立和完善军民融合的领导和决策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是建立军民融合经济社会发展体系的制度保障。推进军民融合制度建设,首要的问题就是必须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军民融合建设的宏观管理体制。

1、进一步明确国家、政府在军民融合建设中的职责。推动军民融合制度建设,首先,要理顺党中央中央军委、国家、政府和军队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各自的职责。笔者认为,党中央中央军委、国家、政府和军队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应该有明确的分工。其中,党中央中央军委主要是领导和指挥军队,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国家(人民代表大会)主要是统筹国防和军队发展,包括国防和军队建设立法,国防费审议批准等;政府(国务院)主要是保障国防和军队建设,包括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组织实施,军品市场建设与监管,军队主要的后勤服务保障等;军队主要是保障国防安全,包括平时训练和战时作战。根据四者的职责分工,军民融合建设的职责主要在国家和政府。从国家层面看,应设立统一的领

导决策机构(专门委员会或领导小组),负责军民融合建设的领导和决策工作;应出台相应的法规,引导和规范军民融合建设。从政府层面上看,应指定相应的综合部门作为军民融合建设决策的执行机构,负责了解和综合国防和军队建设需求,制定军民融合建设的规划计划;负责制定促进军民融合建设的各项政策和制度。

2、建立军民融合发展的领导和决策机构。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领导和决策机构。以往许多事情不落实,首先是组织制度不落实。我们认为,军民融合建设领导和决策职能,可以由目前的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承担,扩大国防动员委员会的现有职能,使其履行军民融合建设和国防动员领导决策的双重职能。“建设”和“动员”本来就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把二者统一起来,既有利于军民融合建设,也有利于国防动员。名称可以叫做“国家建设与动员委员会”,国家建设,既包括民用建设,也包括国防建设;动员,既包括国防动员,也包括各种应急动员。国家建设与动员委员会的主要领导仍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领导担任,成员可以包括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建设部、交通部、铁道部、邮电部、科技部、教育部、国防科工委,以及军队四总部有关领导。其主要职责,就是通过科学决策,把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有机地融合起来,把国防动员准备和应急动员准备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国家建设和动员准备有机地统一起来。可在“国家建设与动员委员会”之下设立相应的办事机构,具体负责日常综合协调工作;设立相对独立的专家咨询委员会,承担军民融合建设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的论证评估和决策咨询工作。

(二)赋予国家相关综合部门执行军民融合建设决策的职能

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是一个领导和决策机构,决策出来后,还需要专门的执行机构加以实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国务院的综合部门,它综合研究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进行总量平衡,指导经济体制改革。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为国家的宏观调控部门,最有资格履行此项职能。因此,应赋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执行军民融合建设决策的职能,统一负责国家军民融合建设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具体执行军民融合建设的统一规划工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建立和完善军地联席会议制度,掌握军地现代化建设需求。军地联席会议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驻地军事机关根据需要协调解决本行政区域内有关国防事务问题而召开的由军地双方参加的一种会议制度。建立军民联席会议制度,可以使军地之间定期交换意见、互通信息,使地方及时了解部队现代化建设的需求,部队也及时了解地方现代化发展进程。这样,在互相了解的前提下密切双方关系,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军地联席会议制度的正常运行能够促进军民融合制度建设。当前,各地有关军地联席会议制度的实行情况参差不齐,有的地方建立了此项制度,有的地方没有建立,有的地方虽建立了但起不到多大作用。建议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牵头,指导各地各级建立军地联席会议制度,促进军民融合建设和发展。

2、建立军民一体规划制度,制定军民融合建设的统一规划。军民一体规划制度就是将国家在建设中统一军与民的需求设计规划这一问题制度化。军民一体规划制度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在国家发展规划和各省、地区、市、县级发展规划中统一执行。军民一体规划制度的建立,会使自上而下各级政府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贯彻军民融合建设,充分考虑到军队和地方建设的共同需求,使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在同类项目中同时规划、互相兼顾,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实现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国防建设共同发展。

3、建立和完善合署办公制度,确保建设规划贯彻落实。再好的规划如果得不到落实,那也只是一纸空文,形同废纸。军民融合建设既涉及到军,又涉及到民;既需要满足部队需求,又需要保证国民经济建设,所以,要确保对规划的落实工作,就一定有相应的制度进行规范。合署办公制度是规定各地、市、县级驻军与当地地方部门领导合署进行办公的一种制度。因为合署办公制度涉及到各地、市、县,逐级逐层设立,有利于规划中的细节得到及时沟通解决,进一步确保军民融合建设规划在军民合署办公中得到明确,在沟通中得到最终落实。

(三)在广泛使用民用标准基础上逐步统一军民用技术标准

一般而言,国家军事技术标准和军工行业标准的专业性要更强一些,技术水平也要更高一些。但是,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

2015年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形势展望
篇二:军民融合,建议

2015年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形势展望

2014年,我国军民融合工作全面提速,向深度融合的方向大步迈进。军地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各项政策红利逐步释放,军民结合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国防科技创新能力有所提升。但是当前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军工科研院所深入改革,典型军民结合产业良性发展,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模式构建,民参军渠道畅通等。预计2015年,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将是国家及地方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类利好政策将会继续推出,军工行业改革将稳步开展,民技参军、民资参军、民智参军的深度将加大,军民融合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

2014年,军民融合工作全面开展,总体上呈现良好的发展

态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要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军地相关部门主动作为,加快了融合步伐。展望2015年,军民融合各项利好政策将会进一步出台并落实,为推进军民资源共享、军民结合产业发展、军民用技术双向转移、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协同创新等营造较好的发展环境,逐步形成全军全民大融合的发展态势。

一、对2015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军民融合工作继续扎实推进

2014年,国家高层对军民融合保持高度关注,习近平主席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以及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都强调要坚定不移走军民融合式创新之路。预计2015年,中央及各相关领导将继续关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并将其作为国家及地方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

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军民融合相关工作将扎实推进。

针对军民融合的专题调研工作延续开展。2014年,围绕军

民融合工作国家相关部门领导进行了密集的专题调研。7月2日至5日,马凯副总理先后到洛阳、武汉等地调研,考察军工及民口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6月29日至7月1日,许达哲副部长在黑龙江省开展调研;9月1日至5日,万钢部长等相关领导在湖北就“军民融合式科技创新发展”进行专题视察。所有调研的核心议题均指向军民融合。预计2015年,在调研基础上,相关部门将深入分析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全面研究并落实军民融合的战略部署。

借助各类公开性活动扎实推进具体工作的落实。2014年,围绕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军地双方主动作为,积极开展各类活动。5月26日,总装备部、工信部、国防科工局、全国工商联联合举办了首届“民营企业高科技成果展览暨军民融合高层论坛”,160余家民营企业参展。10月16日,第二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举行,在军民融合创新发展论坛上,分享并探讨了“军民融合”成功经验和发展新途径。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10月底,全国性的军民融合相关论坛、学术交流、座谈会各类学术会议15余次。预计2015年,针对军民融合的相关活动将继续举行,切实推动具体工作的落实。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将取得新突破。2014年,国家军民结合

公共服务平台运行良好,为社会各界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总装

备部正在建设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站,计划做两套系统:对于涉密信息,将在涉密系统中通过分级分类进行定向发布;对于非涉密的采购需求、公开招标、军品配套要求等将在互联网上公开发布,并提升平台互动功能,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进展。预计2015年初,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站将进入运行阶段,与军民结合公共服务平台形成顺畅的交互机制,共同助力军民融合。

(二)政策法规建设将不断完善

2014年4月,为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文件针对军工开放、民参军、军民资源共享、军民科技成果转化、军民结合产业、公共服务体系等提出了针对性意见,是对前期军民融合相关政策的进一步细化,利于军民融合向纵深发展。5月,针对民参军,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局和国家保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吸纳优势民营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的措施意见》,提出了改进工作的八项主要措施,为优秀民企参军构建起协调顺畅、简明规范、高效有序、安全保密的准入管理制度打下良好基础。10月9日,国防科工局组织召开的座谈会,讨论《国防科技工业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方案(征求意见稿)》和《关于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建议(征求意见稿)》,并提出意见建议。

预计2015年,在强军战略和深化改革的推动下,相关部门

将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运用法治方式推动军民融合,针对军品采购定价制度、合同管理的相关细则以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有望年初出台。

(三)典型军民结合产业趋于理性发展

国家和地方政府借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加速军工先进技术、产品向产业化发展。特别是在一些传统的军工大省以及民用高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军民结合产业尤其是具有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等军工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国家及地方一系列政策引导下,保持了稳速发展态势。

民用核能。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民用核能体系,相关技术不断提升。我国三代核电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部分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核电设备制造国产率得到提高,如中广核位於阳江的机组国产化率最高可达85%。预计2015年,在采取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的前提下,设备国产化率进一步提升,开发海外市场力度将加大,国内东部沿海地区新的核电项目建设也将提速。

民用航天。航天技术应用已辐射到新材料、新能源、精密制

造等民用领域,民用航天产值已占到航天总产值半壁江山。其中,北斗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核心技术取得较大突破,部分芯片的主要指标已接近国际水平。北斗产业园也逐步覆盖全国各大区域,基本形成了基础产品、应用终端、系统应用、运营服务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预计2015年,航天军民两用技术发展将持续加快,

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卫星应用向业务服务型转变的趋势凸显。

民用航空。我国民航产业在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4年,C919大飞机、ARJ21涡扇支线飞机项目不断取得新进展,充分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但不可否认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与国际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在通用航空领域,我国虽然尚处起步阶段,但发展势头较猛,全国已建成140多个通用航空产业园。预计2015年,国家将在航空动力、材料等方面继续加大研发投入,C919大型客机或将完成总装并首飞,通航产业规模将保持低速增长。

民用船舶。2014年,船舶工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我国船舶出口额、主营业务收入整体上保持增长。尤其是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增长加快,接单占比保持全球第一,其中,上半年新签各类海洋工程装备81艘(座),占世界市场份额提高到32%,居全球第一。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4月,我国自主研发的迄今下潜最深、国产化率最高的无人遥控潜水器系统“海马号”通过了海上验收。预计2015年,船舶行业继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经济效益以及船舶出口将延续增长态势。

军工电子。虽然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已居全球前列,但国防工业部分关键技术领域,如芯片等核心元器件距离国际领先水平差距依然非常大。在未来装备信息化趋势下,通信、探测识别、精确制导等将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预计2015年,将持续加大军事信息化建设投入,进一步提升军工服务器、电脑CPU等核

试论如何提高军民融合能力
篇三:军民融合,建议

龙源期刊网 .cn军民融合,建议。

试论如何提高军民融合能力

作者:周磊 朱永水 谢振凯

来源:《博览群书·教育》2014年第11期军民融合,建议。

要实现富国与强军的有机统一,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必须,走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要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关键是要提高军民融合能力。

一、着力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为军民融合提供思想保证

古语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军地双方必须善于用系统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立体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问题。 一是变单向性思维为系统性思维。战略思维要求从系统论、整体论和全局性的角度认识、分析、判断事物的发展,要求克服思维的片面性、局限性和单向性。军民融合是个系统工程,特别是在边境地区,边防建设与边疆建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应当把它们作为个有机整体来对待,纳入一个系统来分析,积极转变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单向性思维方式,牢固树立“一盘棋”、“一家人”、“一体化”的发展理念,把经济社会工程和国防军事工程、民用设施与军用设施、边防建设与边疆建设摆到“一体两面”、“等高等重”的位置上来谋划布局。 二是变封闭性思维为开放性思维。坚持从战略层面上开阔视野,培养开放精神,增强开放意识。比如,军分区系统应走出“就边防抓边防、就武装抓武装”的误区,大胆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借势前行、借力发展。特别是边防军分区编制人员少、装备水平低、执勤任务重、事务工作杂,要加强边防建设,确保边境安全,就不能关起门来论建设,搞自我封闭、自成一体。要以开放的思维面向社会寻求人才、技术、资金、设施、资源等方面的支持;要以开放的心态与地方共享共用部分军事设施,以驻地为家,为驻地兴利,积极投身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增强军地互动、军地交流、军民往来,巩固、深化新型的军政军民关系。

三是是变滞后性思维为超前性思维。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军地双力要善于审时度势、超前打算,考虑问题应有前瞻性、长远性、可持续性,立足平时谋战时,立足市场谋战场,立足经济谋国防,积极掌握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主动权。要未雨绸缪、提前谋划,既抓住当前的局部问题,又考虑长远的全局利益,强化军地双方关联度,把好军民融合大方向,找准军民融合切入点,确保军民融合的高质量高效益。比如,军分区系统应主动靠前,为驻地党委政府提建议、当参谋,了解“所需”求“所用”,排忧解难作贡献,拿“作为”换“地位”,用“投入”换“产出”。地方党委政府也应强化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国防观念,在交通、能源、通信、城市基础设施等建设中,积极落实国防和军事需求,做到经济军事兼顾、市场战场双赢。

二、着力提高科学统筹能力,为军民融合提供效益保证

十三五大背景下军民融合
篇四:军民融合,建议

十三五大背景下军民融合,民营企业该如何做为? 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工作报告指出: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习主席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深刻指出,要把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作为重要途径,把军政、军民团结作为重要政治保障,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努力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把军民融合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为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实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兵不强不可以摧敌,国不富不可以养兵。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是我们党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一贯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随着当代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结合面越来越广。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既有利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从国家经济建设中获得更加深厚的物质支撑,也有利于经济建设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将富国和强军有机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统一于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国家发展之中。这个路子,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道。

雄厚的科技资源、人力资源、经济资源,是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信息化战争中军民技术通用的比例较之以往不但有了量的提高,而且有了质的变化,军民融合的途径更加广泛,意义更为深远。可以说,在未来战争中,谁军民融合的程度深,谁获胜的希望就更大;在和平建设时期,谁融合式路子走得快,谁就能赢得发展先机。

近年来,我军在军民融合中做了许多有益探索,“借水行舟”“借船出海”“借台唱戏”,有效促进了国防和军队建设。但也有一些单位受传统观念束缚,步子迈不开、走不快,融合的程度较浅。有的对军民融合的意义认识不清,不愿融合;有的习惯于自我封闭的发展模式,不去融合;有的对借助社会力量缺乏经验,不会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部队建设和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对军民融合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对军队来说,就是要切实把军民融合式发展作为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重要途径,紧紧围绕有效履行我军使命任务,更加主动地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不断丰富融合形式、拓宽融合范围、提高融合层次,在国防动员、科研技术、信息共享、应急抢险、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领域的融合,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丰厚资源和发展后劲。 一、形成新格局

习近平同志从国内国际发展变化的两个大局出发,从战略高度提出军民深度融合的时代命题,“十三五”规划建议又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开辟了军民融合式发展新境界,形成了全领域、全方位深度融合新格局。

2013年3月11日,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指出:“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努力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坚持需求牵引、国家主导,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

我国的军民融合,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坚实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提出“军民两用”思想。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以民养军”。20世纪90年代,江泽民同志提出坚持“两头兼顾、协调发展”方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习近平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赋予军民融合这一传统优势以新的时代内涵。

长期以来,军地各级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在军民融合发展上积极探索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促进了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的同步增长。同时,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刚进入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还存在思想观念跟不上、顶层统筹统管体制缺乏、政策法规和运行机制滞后、工作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要坚持问题牵引,拿出思路举措,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问题的解决,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使两者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

习近平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军民融合发展,总的是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

二、抓好两统一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军民双方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多形式、更深程度上实现全要素整合、多领域统筹、全局性规划、高效益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发展与安全的高度统一。习近平要求,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关键要抓好两统一:“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努力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目前,我国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建设正在由工业化半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型;我军加速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国防建设正在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两者都处在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习近平强调:“军队要遵循国防经济规律和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建设规律,自觉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地方要注重在经济建设中贯彻国防需求,自觉把经济布局调整同国防布局完善有机结合起来。”

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就是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使二者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充分利用,达到经济建设国防效益最大化和国防建设经济效益最大化,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加快军民融合进程,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大局意识,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协调创新,做好战略规划,完善法治保障,发挥国家主导作用和市场机制作用。只有市场体制不断完善、法治体系不断健全、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才能实现从初步融合到深度融合的跨越。

三、用好两只手 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国家战略,必须坚持国家主导,实现深度发展,又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开放、竞争、公平的市场体系。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并把这两个作用形象地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来比喻。2014年3月11日,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指出:“既要发挥国家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军民融合实质上是资源整合,整合的本质是利益调整,归根结底要靠“两只手”同时作用。用好“看得见的手”,需要在国家层面建立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制定发展规划、完善政策法规,把重大融合建设项目统筹好、设计好、落实好;用好“看不见的手”,需要引入竞争激发活力,打破军工垄断体制、降低民企准入门槛、强化安全保密监管,确保资源投入有质量有效益。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两大主体是军与民,融合过程应是由国家、政府主导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军民系统的融合运行过程,没有军队参与的军民融合是没有根基的,没有全民参与的军民融合是没有生命力的,没有政府、国家主导的军民融合是没有保障的,没有市场参与的军民融合是没有活力的。

四、强化三方面

军民融合既是战略工程,又是创新工程;既要有战略思维,又要有创新思维和法治思维。为实施好军民融合战略,习近平提出要在三个方面进行强化,他指出:“要强化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努力形成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要强化战略规划,拿出可行办法推动规划落实,加强督导检查、建立问责机制,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和执行力”;“要强化法治保障,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提高军民融合发展法治化水平”。坚持这三个强化是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保障。军民融合,建议。

强化改革创新,首先要打破落后、保守甚至狭隘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近年来,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传统的军民二元结构并没有打破,体制障碍没有完全破除,军民两大系统各自为政,融合机制难以构建,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些制约融合发展的矛盾问题,出路在改革,动力在创新。目前,推动军民融合的时代背景、环境条件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只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跟上时代步伐和变革节奏,才能加快形成深度融合的新格局。

强化战略规划,首要问题是抓顶层设计,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划的宏观需求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次。当前,一些地方军民融合的渠道不畅通的情况还存在,部队需求与地方资源之间还未实现互联互通和良性互动。要健全检查、督导和考评机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加大检查督导力度,军地双方定期对融合发展的落实情况进行联合检查,并依法问责。

强化法治保障,完善配套政策法规制度,是助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基本保障。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相继颁布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政策规定,但配套政策法规滞后、军民技术标准不衔接、军工领域“门槛”过高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必须加大法规建设力度,把军民融合式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快出台保障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综合性法规,对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做出具体规范,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工作科学化、法治化、规范化。

五、做到三到位

“十三五”时期的军民融合号角已经吹响,军民双方都要行动起来,全面推进制定各项措施,落实各项具体任务。习近平指出:“要强化大局意识,军地双方要树立一盘棋思想,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推动工作,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

军民融合主体多元,利益交叠,关系复杂,只有强化大局意识,树立全局观念,跳出局部利益、眼前利益思考融合、推动融合,才能加快融合步伐,提高融合效益,实现双赢共进。近年来,军地资源共享程度得到提高,军民融合产业蓬勃兴起,办成了许多过去军地单方面想办办不了、办不好的事,军民融合呈现整体推进、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益于一盘棋思想的强化。

要做到责任到位。军民双方原来是两大体系,平时的责任落实都是分开各表的。所以,要搞好军民深度融合,必须分清责任,即共同负责,又各负其责,避免扯皮、踢皮球现象发生。列好责任清单的同时,还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

要做到措施到位。军民两大体系以前融合程度不深,政策和措施方面空白之处较多,需要专门研究新措施,制定新制度,以保证措施到位。2014年7月,习近平接见驻福州部队师以上领导干部时强调,“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要把支持部队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为部队多办好事、实事。部队的同志要视人民为亲人、把驻地当故乡,积极支持和参加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军地双方要共同努力,把双拥工作抓得更加扎实有效,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坚强保证”。

要做到落实到位。习近平指出:“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军民融合战略和措施,关键在于落实。军民分属两个系统,加之平时在一般工作方面配合较少,所以落实的难度更大一些。习近平指出:“军政军民团结是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军队要强化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积极参加和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以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造福兴利。”

要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形成军民融合新格局,就要抓好经济、国防建设两统一,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强化创新、规划、法治三方面,做到责任、措施、落实三到位,军民共下一盘棋。“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民营企业有所作为的思路

1. 认真学习领会政策和方针

2. 做好顶层设计,突出军民两用及统一标准

3. 发挥主观能动性,借助平台、政策等力量积极推介切实参与进去

4. 重点在落实,唯有过硬的质量和解决方案才能有长久的合作和订单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shiyonggongju/115272.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