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从文章的结构上看,作者在第一段引用张潮《幽梦影》的话有何作用

语文试题 时间:2020-09-16

【www.myl5520.com--语文试题】

厦门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答案
篇一:从文章的结构上看,作者在第一段引用张潮《幽梦影》的话有何作用

厦门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口语交际(满分:7分)

一、完成第一题(7分)

1.根据对话情景,回答问题。(7分)

今年中秋国庆期间,央视播出了系列调查“你幸福么?”。在此次“幸福调查”采访中,受访者对幸福的回答各不相同:上海外滩以为环卫工人说最大的幸福就是外来务工人员都能改善福利;兰州动物园以为游客认为社会安定就是幸福;沈阳北站广场一位老人则认为幸福是儿女孝顺,生活有保障。其间,“我姓曾”,“没有成功收回钓鱼岛”,“我耳朵不好”等各类“神回复”也频频出现。一时间,“幸福调查”的播出引起网友热议。 甲:出现这么多“神回复”,可见央视“幸福调查”不会调查出什么事实来,这样的“幸

福调查”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乙:我可不这么看。我觉得这次调查真实的反应了老百姓的心声。这样将采访的“原汁

原味”呈现给大家,给予不同声音同等的表达机会,说明的恰恰是调查本身具有极强的真实性,调查结果有着极高的可信度。

丙:其实,无论是受访者自然朴实的话语,还是受访者答非所问,甚至是“神回复”,

“你幸福吗?这看似简单的问题的本身更有价值,它提醒我们问问自己:“你幸福吗?”“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幸福?”,央视此问是值得称道的。

(1)甲、乙、丙争论的焦点是( )(2分)

A.怎样看待“幸福”。 B.怎样看待“幸福调查”的意义。 C.“神回复”到底好不

好。

(2)下列说法与乙的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2分)

A.乙认为央视的“幸福调查”难能可贵。

B.乙认为调查的本身具有极强的真实性。

C.乙希望大家都能感受到幸福。

(3)假如你有机会接受央视的“幸福调查”,你会发表怎样的看法?请简要说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语言积累与运用(满分:36分)

二、完成2—5题(36分)

2.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13分)

(1)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1分)

(2)妇姑荷箪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在南岗。(白居易《观刈麦》)(2分)

(3)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____________________,侍中、尚书、长吏、参军,

____________________,愿陛下亲之、信之,____________________,可计日而待

也。(诸葛亮《出师表》)(3分)

(4)《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现诗人以孙权自喻,突出表现亲历射虎的豪迈之气

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常说“愁”。愁是辛弃疾笔下“了却君王天下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的抑郁愤慨;愁是范仲淹笔下“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的睹物感怀;愁是白居易笔下“_____________________,尽日

不能忘”的深刻反省。(4分)

3.根据提示,完成以下(1)—(2)小题。(5分)

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积极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A高耸sǒng入云的蓬勃生机中;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击风雨无所畏惧的B 娇jiào健翱翔中;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C奔滕téng不息中......从文章的结构上看,作者在第一段引用张潮《幽梦影》的话有何作用。

(1)语段中ABC三处加点的词语,注音与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

(2)根据语境,仿照全文,在结尾处续写一句你对生命的感悟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著阅读(6分)

(1)下面是《水浒》中的部分情节,请任选两个,写出与其相关的主要人物。2分

_________大闹五台山 _________误入白虎堂 _________醉打蒋门神 _________怒杀阎婆惜

(2)燕青是《水浒》中的经典人物形象,人称“浪子燕青”。书中的燕青给你留下了怎

样的印象?请结合原著的相关内容简要说出燕青的一个个性特点。(不少于80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性学习(12分)

福建省“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于2012年8月拉开帷幕。你所在的学校也积极响应,举办了一系列诵读活动。请你参与到此活动中来,完成以下任务。

【诵读经典】

(1)下面是你班几个同学诵读晏殊《破阵子》时的断句,其中停顿正确的是( )(2分)

A.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B.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C.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D.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品味经典】

(2)在诵读活动中,同学们展示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画来体现古诗词的意境

美,你认为以下哪一句诗的意境与右边这幅图最契合?( )(2分)

A.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B.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D.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小思同学打算选择温庭筠的《望江南》作为诵读篇目,你认为以下哪一种乐曲更适

合作为背景音乐?说说你的理由。(4分)

选项:A.欢快明丽的钢琴曲 B.婉约幽怨的古筝曲

C.豪放磅礴的交响曲 D.舒缓柔和的小夜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承经典】

(4)在经典受冷落的今天,请你结合对以下材料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并就如何更好地

传承经典提出你的建议。(至少两点)(4分)

材料一:目前许多中小学都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老师在讲台上领读,学生摇着头

跟着老师高声诵读,一些学校还让学生穿上古人衣服,从形式上让学生感

受经典的魅力。

材料二:不少地方和学校将经典诵读纳入课程方案。有的编写了地方课程《传统文

化》,有的编写了校本教材《中华经典诗文赏读》,每周一节课,以此促进

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满分:47分)

三、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乙】昔者汤①将往见伊尹②,令彭氏之子御③。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④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⑤矣!”汤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欲说⑥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节选自司马迁《史记》)

【注释】①汤:商朝建国国君。②伊尹:商初大臣,曾为奴隶。③御:驾车。④贱人:出身

低微的人。⑤赐:恩惠、恩德。⑥说:同“悦”,喜欢。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先主器之( ) (2)然志犹未已( )

(3)则耳加聪( ) (4)因下彭氏之子( )

7.下列句子与例句中的“之”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辍耕之垄上

A.时人莫之许也 B.令彭氏之子御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君将问之 ....

8.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文章的结构上看,作者在第一段引用张潮《幽梦影》的话有何作用。

(2)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甲乙选文,完成(1)-(2)小题。(6分)

(1)从甲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选文简要说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文中的先主(刘备)和乙文中的(商)汤在用人之道上有何共同之处?这对你有

何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3分)

①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这句话颇有意味,意思是指大家都在忙碌的事情,你能够悠闲地对待它,才会有时间、有心思去满足自己的闲情逸致。

②别人忙碌追逐的,你不追赶;别人 a 的,你用心去体会。这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发现一种生活方式,发现生命的质量。《菜根谭》里说:“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讲的是同样的道理。

③宁静有时也是一种生产力。一个人能够 b ,就能够获得一种智慧的能量,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效率。

④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木匠经常带着一帮徒弟干活,干着干着就累了,擦汗时挥手一甩,腕上的手表飞了出去,掉在刨花堆里。木工房被刨花堆得满满的,足有半人高,徒弟们停下手中的活儿东翻西找,始终没有找着。

⑤天色已晚,师傅说:“算了,先去吃饭。明天再找吧。”就带着徒弟们离开了木工坊。 ⑥一个多小时后,徒弟们酒足饭饱,回到木工房,见木匠的小儿子坐在门口,拿着手表说:“爸爸,我帮您找到手表了。”

⑦木匠很惊讶:“我们这么多大人,大白天都没有找到,现在黑灯瞎火的,你会如何找到的?”

⑧男孩说:“大家一起找,乱哄哄的。你们走后,我一个人坐在黑暗里,听见手表滴答滴答的声音,顺着声音一摸就摸到了。”

⑨故事很简单,道理却很深刻。想想看,宁静难道不是一种生产力吗?

⑩《庄子》中说:“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天地万物是可以映照在我们心中的,前提是心要安静。因为水流就是如此。喧嚣的小溪把碎沫拍打在山崖上的时候,澎湃的大海把浪花摔打在沙滩上的时候,它能照见世界吗?它什么也看不见。

⑪一个人的心里有太多欲望,或是过分在意他人的赞誉和诽谤之语,这颗心就会像喧嚣的小溪碎沫和澎湃的大海浪花,鼓荡着,躁动着,以这样的心看世相和自我,能没有偏差吗?如果不能拥有一份宁静,不能拥有一种闲适,我们能看见生命的本真吗?

⑫安静下来,在中国人本来的生命规律中去发现悠然的欢喜,对今天这个时代而言,也许不仅是一件 c 的事,说它是 d 也不为过。

10.结合文章,判断文中a、b、c、d四处应填入的成语分别是( )

A. 平心静气、置之不理、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B. 置之不理、平心静气、锦上添花、雪中送炭

C. 置之不理、锦上添花、平心静气、雪中送炭 D. 锦上添花、雪中送炭、平心静气、置之不理

11.从文章的结构上看,作者在第①引用涨潮《幽梦影》的话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议论文要把握论据。请简要概括文中的一个事实论据,并说明它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以下两个标题,你认为哪一个更适合作为此文的题目?请结合文章,简要阐述理由。(4分)

A.宁静也是生产力 B.宁静是生命的本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晤雨》一文,完成14-16题。(18分)

晤雨 池莉

①酷暑季节,三伏天,一连多日的太阳都是炽热白亮,路上冒烟,土地龟裂,我开始祈求福佑:来吧雨,来吧雨。日复一日,这种默默的祈祷好似生命的节奏和歌吟,一遍遍重复与循环。

②这一天下午,我出门收回晾晒的衣物,高举双手,从晾晒绳上取衣物的同时,我的祈

张潮在《幽梦影》中的几则警句
篇二:从文章的结构上看,作者在第一段引用张潮《幽梦影》的话有何作用

张潮在《幽梦影》中的几则警句.txt我是天使,回不去天堂是因为体重的原因。别人装处,我只好装经验丰富。泡妞就像挂QQ,每天哄她2个小时,很快就可以太阳了。

张潮在《幽梦影》中的几则警句:

《论何者为宜》

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

赏花宜对佳人,醉月宜对韵人,映雪宜对高人。

艺花可以邀蝶,累石可以邀云,栽松可以邀风,贮水可以邀萍,筑台可以邀月,种蕉可以邀雨,植柳可以邀蝉。

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月,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景。

梅边之石宜古,松下之石宜拙,竹旁之石宜瘦,砚内之石宜巧。

有青山方有绿水,水惟借色于山,有美酒便有佳诗,诗亦乞灵于酒。

镜不幸而遇蟆母,砚不幸而遇俗子,剑不幸而遇庸将,皆无可奈何之事。从文章的结构上看,作者在第一段引用张潮《幽梦影》的话有何作用。

《论花与美人 》

花不可见其落,月不可见其沉,美人不可见其夭。

种花须见其开,待月须见其满,著书须见其成,美人须见其畅适,方有实际;否则皆为虚设。

以爱花之心爱美人,则领略自饶别趣,以爱美人之心爱花,则护惜倍有深情。

凡花色之娇媚者多不甚香,瓣之千层者多不结实,甚矣全才之难也!其惟莲乎?

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

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云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吾无间然矣。

天下无书则已,有则必当读,无酒则已,有则必当饮,无名山则已,有则必当游,无花则已,有则必当赏玩,无才子佳人则已,有则必当爱慕怜惜。

若无诗酒,则山水为具文,若无佳丽,则山水皆虚设。才子而美姿势容,佳人而工著作,断不能永年者,匪独为造物之所忌,盖此种原不独为一时之宝,乃古今万世之之宝,故不欲

久留人世以娶亵耳。P91

《论春秋 》

春者,天之本怀,秋者,天之别调。

古人以冬为“三余”,余谓以夏为“三余”,晨起者夜这余,夜坐者昼之余,午睡者应酹人事之余。古人诗曰:“我爱夏日长。”洵不诬也。

律己宜带秋气,处世宜带春气。

诗文之得体,秋气为佳,词曲之得体春气为佳。

《幽梦影》虽是本小书,却清丽雅致,全书表里如一。内容包罗万象,于琴棋书画、诗酒风流、风俗民情、经史哲学等,皆有所论及,所涉知识面极其丰富深广,均不可多得美文名篇。

比如“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梅边之石宜古,松下之石宜拙,竹旁之石宜瘦,盆内之石宜巧。”“镜中之影,著色人物也;月下之影,写意人物也。镜中之影,钩边画也;月下之影,没骨画也„„”

从符号学二轴理论看张潮《幽梦影》的美人形象(上)
篇三:从文章的结构上看,作者在第一段引用张潮《幽梦影》的话有何作用

内容摘要:【 内容 提要】 此篇論文旨在以符號學二軸說探討清初文人張潮所著《幽夢影》一書中的美人形象,在理論基礎上採用索緒爾及後人對二軸說的理論與補充,並參考中外符號學 研究 者對於這些理論的評估,加上筆者的詮釋與延伸;在研究對象上則選擇清代張潮的清言作品《幽夢影》,試圖探究其書中美人形象的符號系統,在類同(similarity)與連結(contiguity)兩項原則的交互作用下,勾勒出書中敘述主體所言之美人形象之特點,並進一步觀察此一系統運用的文學效果與呈現風貌。

【关键词】 二軸理論、清言、張潮、幽夢影、美人形象

一、前言

此篇論文旨在以符號學(semiology)二軸說探討清初文人張潮所著《幽夢影》一書中的美人形象

【 内容 提要】

【关键词】 二軸理論、清言、張潮、幽夢影、美人形象

一、前言

此篇論文旨在以符號學(semiology)二軸說探討清初文人張潮所著《幽夢影》一書中的美人形象,試圖論證其書中之美人形象實為一符號系統,在類同(similarity)與連結(contiguity)兩項原則的交互作用下,勾勒出書中敘述主體所言之美人形象之特點,並進一步觀察此一系統運用的文學效果與呈現風貌。

此篇論文所使用的符號學角度源於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討論語言狀態時所提出的二軸關係理論,後經過結構主義符號學者雅克慎(roman jakobson)、洛特曼(yury lotman,或譯jurij lotman)等人加以補充與發揚。此篇論文除採用索緒爾及後人對二軸說的理論與補充,並參考中外符號學研究者對於這些理論的評估,加上筆者的詮釋與延伸,作為此篇論文的理論基礎。

《幽夢影》一書乃明清小品的「清言」當中頗負盛名之著作,在形式上繼承自晚明以來清言的文體特色,在內容上也透露出獨特的審美體認。其中「美人形象」的描寫十分突出,且與書中其他詞彙有著系統上的關係,本篇論文即著眼於對這系統關係的探討與觀察,期望能在看似散漫獨立的清言風格中,找出隱藏其中的詞彙系統關係,進而觀察其風貌、探討其效果。 關於研究對象與切入角度的選擇,即為何選擇研究明清小品之一的《幽夢影》的美人形象?以及為什麼是以符號學二軸說作為切入的理論基礎?筆者將從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首先,對於《幽夢影》之類的清言,雖說有不少從事明清文學研究的前輩在著作中論及清言的存在,但是 目前 的研究空間仍非常廣大,尤其是清言內容的語言操作和美感體認方面,仍有許多尚待開發之處。如果對清言的研究只是在文學史脈絡中做一綱目式的羅列,或者提到明清小品之際「順便」記它幾筆(而無視清言在體例風格上與大部份明清小品有相異之處),或對其內容上的研究只限於主題思想或篇章技巧的泛論,都將是明清文學研究上的損失,也是整個文學研究領域的遺憾。

至於選擇《幽夢影》的美人形象為研究對象,除了因為筆者個人對《幽夢影》雋永風致的愛好之外,更因為《幽夢影》書中極力暢寫美人形象,而塑造方式又有其獨特點,故選擇美人形象為此篇《幽夢影》研究的中心。此外,《幽夢影》成書約為清言這種文體發展底定的階段,而且除了眉批,其內容皆出於作者自著,相對於清言發展早期的作品以及清言中許多廣輯他人文句的作品來說,《幽夢影》在思想和意象上有著較為集中、一貫的趨向,研究時較有論證上的基礎。

那麼為何選擇符號學二軸說為理論基礎呢?也許有些讀者會疑惑,既然研究女性形象,以女

性主義的批評角度切入豈不是更加對題?在此,筆者有著需要採用符號學的原因,也有著不適合採用女性主義角度的理由。由於《幽夢影》繼承了清言的體例,形式上分成許多格言式的條則,每則篇幅精雅短小,且多排偶的對句。當某些詞彙不斷地出現在上下文不同的條則中,或者某些意義上的表現被打散在不同條則,這些情況都適合結構主義和符號學擅長的系統對比取代,以便觀察出諸多詞彙背後的系統架構。加上《幽夢影》書中對美人形象著墨甚多,但卻極少對「美人」直接下定義,往往需要參照系統內其它詞彙才能更深一層去把握美人形象,符號學和結構主義的 方法 ,較能針對這種文學操作方式做出解讀。至於女性主義的批評方式,可以在作品中洞悉父權運作的潛在影響,有破除某些迷思之功;然而《幽夢影》中對於美人形象的塑造不僅是社會價值的產物,尚有敘述主體在文學意象上的許多經營。雖然我們不能排除《幽夢影》的美人形象受到當時封建社會的影響(筆者也相信用女性主義來檢視《幽夢影》會有一些心得,尤其在物化女性的議題上),然而我們不能武斷地認定《幽夢影》的美人形象就是當時社會評價女性的標準,而忽略了《幽夢影》中文學想像和個人情思的運作。因此,以現今兩性平等的拳擊手套去ko(knock out)古典文學的美感經驗,並非筆者此篇論文的目標;因意識型態的評價而忽略創作內涵的挖掘,就更非筆者欲為。筆者不否定女性主義批評的成效,只是在此篇論文的方向上,以符號學的解讀方式較能探討《幽夢影》的敘述主體運用符號系統的風貌和效果。

以下將對符號學二軸理論及《幽夢影》的內容做進一步的說明,並透過對文本全面、實際的檢視,探討《幽夢影》如何在書中形成一美人形象的系統,觀察其文學效果及呈現風貌。

二、符號學二軸理論的發端與演化

符號學二軸理論源於索緒爾的語言學理論。索緒爾認為「在語言狀態中,一切都是以關係為基礎的」[1],並進一步認為語言各項要素的關係和差別都是在兩個不同的範圍內展開的,這兩個範圍就是毗鄰關係(syntagmatic relations)和聯想關係(associative relations)

[2]。

毗鄰關係即是說出來的一連串語音前後的關係;如果轉換成書寫,即是水平(相對於後面提到的垂直)連續書寫的語句中,兩個或兩個以上各單位的關係。所謂適用這種毗鄰的單位到底是什麼呢?索緒爾認為可以是詞,可以是詞的組合,甚至是各式各樣的複雜單位,如複合詞、派生詞、句子成分、整個句子等等[3]。由於索緒爾對毗鄰關係的單位界定很有彈性,所以也引起後來許多符號學家的爭論。筆者認為,毗鄰關係真正的重要性並非在單位上的硬性規定,而是在關係內各種無論大小單位的結構 分析 以及和另外一個範圍——聯想關係的相互作用。所以筆者贊同結構主義者(同時也是索緒爾理論的著名詮釋者)卡勒(jonathan culler)的意見,認為毗鄰關係和聯想關係適用於語言分析的各個層次,他在著作中從最小的音位實際演練,一直到詞、詞組和句子,證明這些單位都可以用毗鄰關係加以分析[4]。卡勒還提出語言層次的等級體系(a hierarchy of linguistic levels)試圖消弭並整合語言學家們對索緒爾毗鄰關係的分類紛爭。卡勒說:

可以這樣說,索緒爾以後發展起來的各種描述理論之間的差異,從根本上說,是對於組合關係(筆者按:即毗鄰關係)的性質以及怎樣判斷與何關係的爭議。這些不同的觀點無須在此一一列舉。然而所有的描述理論都認識到,語言是一個由不同的層次構成的等級體系(a hierarchy of linguistic levels)。在這等級體系中,一個層次的組成因素(例如,音位)可以組合起來構成另一個層次的組成元素(例如,詞素),並且可以根據這些元素的組合能力來判斷這些元素的性質。這些理論的不同點在於,在判斷關係時,對於各種因素的重視程度不同。例如,可以把相似的話語看做由形式組成的序列,先在這些語言形式的不同點把它們分開,然後再研究這些分散的形式是怎樣組合成序列的。也可以先從理論開始,說明語言元素都有哪些功能,然後再確定哪些元素能組合起來執行這些功能。[5]

如果我們將卡勒的意見具體用在研究上,研究毗鄰關係時,單位的大小是可以隨著分析的重

點來決定,單位和單位也可以視研究情況而組合成一個更高層次的新單位。甚至在句子之上的段落、篇章,都可以進行毗鄰關係的研究。

討論了毗鄰關係的單位和層次,現在我們回到毗鄰關係的意義及實際運用。我們可以把毗鄰關係看成系統本身要求的排列,例如英語的文法,主詞動詞形容詞等都有一定的位置,它們的排列關係即是一種毗鄰關係;又如宋詞詞牌「鷓鴣天」共分兩片,上片共有四句,每句七字,下片詞共有五句,字數限制分別為三字、三字、七字、七字、七字。這時上片四句與下片五句的聯繫即是一種毗鄰關係,而上片四句之間的聯繫,下片五句之間的聯繫,也是一種毗鄰關係,只不過單位的層次不同。毗鄰關係由於會顯現在形式上,因此經常是可見的,不過並非總是有位置或次序上的限制。例如現代詩的書寫,每個字之間有著毗鄰關係,但不像宋詞那樣規定著字詞的位置(斷句),就連文法上的順序,在現代詩中也常被顛覆,即使如此,字句的毗鄰關係依然存在於詩中。

認識到毗鄰關係的存在,便能在研究中釐清哪些是奠基於毗鄰關係的研究。前引卡勒舉兩個研究方式為例,我們可以用更具體的題材說明卡勒的舉例。「研究分散但相似的形式如何組合成序列」,例如中國章回小說在每一回的題目多半採用對句,每一回開頭多半出現「話說……」,我們就可以研究這樣的特徵如何支撐起章回小說進行的氣氛。「說明語言元素的功能及元素組合起來執行的功能」,例如前面提過的宋詞即為一例,又例如詩人劉克襄在詩集《最美麗的時候》中大量使用動植物名稱,若將這些名稱都視為元素,都有各自的意義和形象,和小說情境結合後又有各種呈現意義和形象的方式[6]。以上都是在毗鄰關係的觀察下,能夠分析的範圍。

相對於毗鄰關係,聯想關係的意義則複雜得多,後人也有一些修改。索緒爾當初對聯想關係的說明是:

在話語之外,各個有某種共同點的詞會在人們的記憶裡聯合起來,構成具有各種關係的集合……它們的所在地是在人們的腦子裡。它們是屬於每個人的語言內部寶藏的一部份。我們管它們叫聯想關係[7]。

簡單地說,即是在我們還沒讓語言文字出口下筆之前,在腦中浮現各個有某種共通點的詞語,我們從中選取一個最適當的,呈現在語言文字的毗鄰關係中。那些具有共通點、有待選擇的詞語之間,就具有聯想關係。在索緒爾的解釋中,有幾點可以提出來討論:一、他說有著聯想關係的詞彙是「在話語之外」、「在人們的記憶裡聯合起來」、「它們的所在地是在人們的腦子裡」,這表示他認為聯想關係在話語中無法直接被看見,而是存在於心理層面,語文中看見的只有選擇後的結果,只能看見語文各單位的毗鄰關係。二、索緒爾用「聯想」來解釋這種關係,但是當索緒爾在《普通語言學教程》的第六章實際將聯想關係與毗鄰關係用在話語分析時,我們可以看出他所謂的聯想並非心理上的自由聯想,而是毗鄰關係背後隱藏的語言系統的運作[8]。

關於這種關係是依靠聯想的,和此一聯想關係是隱藏不現的這兩個特點,後來的語言學家都有過修正與補充,後面將會提及。現在我們先重新檢視聯想關係的內容及實際運用。要明白聯想關係的運作,可能需要輔以具體可見的毗鄰關係,一同觀照之下較為清晰。筆者個人認為,台灣國小階段 教育 所練習的「照樣造句」,頗能說明索緒爾的毗鄰關係和聯想關係。例如下面這個仿造照樣造句形式的題目[9]:

│ 我 │緊緊地│握住│刀子,│感覺它的│重量│與│存在感│

│()│( )│()│( ),│感覺它的│()│與│( )│

在這個題目中,我們可能很快就照樣造出類似例句要求的句子,如「他慢慢地拾起水晶,感覺它的圓潤與透明度」。當我們如此運作的時候,就已經將索緒爾所說的聯想關係作用在毗鄰關係了。例句每個部份的前後銜接有著毗鄰關係:「我—緊緊地—握住—刀子,感覺它的—重量—與—存在感」,它們的毗鄰或是因為文法,或是因為作為前後詞彙的補語而存在。當我們

在括弧中填入詞句之後,每個括弧之間同樣也有著毗鄰關係。但是聯想關係在哪裡呢?就在讓我們選擇填入一個括弧的諸多詞彙之間。例如當我們試著填寫第一個括弧時,我們腦中會出現各種人稱以供選擇,如「她」、「我們」、「小明」、「王雲五」、「楊威利」、「葉小釵」等等,這些名詞有著指稱的共同點,彼此存在的就是索緒爾的聯想關係。我們可以清楚看出,這些可供選擇的詞彙並非有著天馬行空的自由聯想,而是受到語言系統的規則。例如題目中的第一個括弧,就算筆者打破人稱的限制,創造一個有新意的句子:「時間靜靜地稀釋著愛情……」,筆者在第一個括弧填入的詞彙「時間」也還是名詞主詞,且與第四個括弧裡的詞彙仍有著主詞和受詞的關係,整個句子仍受到語言系統的限制。

《幽梦影》里的箴言
篇四:从文章的结构上看,作者在第一段引用张潮《幽梦影》的话有何作用

《幽梦影》里的箴言

清代康熙年间张潮撰写的《幽梦影》,是一部语录体裁类的笔记小品。读了此书,就会联想到南朝时期的《世说新语》,而《世说新语》正是一部以魏晋人物的逸闻轶事为背景的笔记小说,旨在立德,流传广远。《幽梦影》内容丰厚,审视邃密,笔锋犀利,文采炳蔚,经久以来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与推崇。它所散发出来的如梦如幻的魅力,以致杨复吉在《幽梦影?跋》中言道:“书名曰‘梦’曰‘影’,盖取六如之义。”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shitiku/123451.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