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改行,相声

计算机考试 时间:2020-07-10

【www.myl5520.com--计算机考试】

用相声演绎中国文化 考试全对答案
篇一:改行,相声

《用相声演绎中国文化》期末考试

姓名:雷锋 班级:默认班级 成绩: 100.0分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大鼓的曲种不包括

窗体顶端

A、

东河大鼓

B、

河南坠子

C、

京韵大鼓

D、

上党大鼓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A

2

“相声八德”中的万人迷指的是

窗体顶端

A、

刘德智

B、

李德钖

C、

焦德海

D、

张德泉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B

3

相声是语言的艺术,最大的优点是

窗体顶端

A、

深入

B、

精辟

C、

经典

D、

趣味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D

4

昆曲以什么来控制演唱节奏

窗体顶端

A、

B、

C、

鼓、板

D、

歌词

窗体底端改行,相声。

我的答案:C

5

“造字圣人”号

窗体顶端

A、

仓颉

B、

苍劼

C、

史皇氏

D、

候刚改行,相声。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6

在相声中,功底深厚、掌握节目多也被称为 窗体顶端

A、

绝活

B、

活儿棒

C、

活多

D、

有活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D

7

近年来,我国传统语言表演艺术状况如何 窗体顶端

A、

持续低迷

B、

时好时坏

C、

鼎盛时期

D、

没落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A

8

《打灯谜》又叫

窗体顶端

A、

谜语

B、

破闷儿猜闷儿

C、

元宵节

D、

谜语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B

9

莲花落盛于什么朝代

窗体顶端

A、

B、

C、

清代

D、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10

三国中魏指的是

窗体顶端

A、

刘备

B、

孙权

C、

汉献帝

D、

曹操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D

11

参军戏中,戏弄者叫做

窗体顶端

A、

苍鹘

B、

参军

C、

主角

D、

配角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A

12

严格意义上说,相声中的“唱”应该唱什么 窗体顶端

A、

流行歌曲

B、

戏曲

C、

太平歌词

D、

怀旧歌曲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13

第三波那个的传人现在找不到了

窗体顶端

A、

大冰黄

B、

大金牙

C、

赛活驴

D、

焦德海改行,相声。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14

相声是一种富有什么性质的说笑

窗体顶端

A、

表演性

B、

戏剧性

C、

哲理性

D、

偶然性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A

15

哪一年,丁广泉老师如愿拜侯宝林为师 窗体顶端

A、

1970年

B、

1971年

C、

1972年

D、

1973年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D

16

京剧是以下那个戏曲剧种进京后逐渐演变过来的 窗体顶端

A、

徽班

《我想出名》-2人搞笑相声剧本台词
篇二:改行,相声

大马路:您好.

小胡同:您好.

大马路:家里都好吧?

小胡同:都好,都好?劳您挂念.

大马路:您媳妇好.

小胡同:好.

大马路:我大嫂子好.

小胡同:好.

大马路:孩子他妈好.

小胡同:好?你就不能问问别人啊,总问我媳妇?

大马路:您还在那住着呢?

小胡同:还在那.

大马路:A,对了?你叫什么来着?

小胡同:啊?说这么热闹,你不认识我啊?

大马路:认识到是认识,就是?

小胡同:忘了?

大马路:没有忘,就是想不起来了

小胡同:还是忘了?我叫小胡同?

大马路:啊“`您就是大名鼎鼎的小胡同啊?

(小胡同吓的往后躲,主要是躲大马路的唾沫星子)

大马路:您的大名真是如驴贯耳,皓月当空,驰名华夏,誉满全球啊?..

小胡同:如驴?

大马路:对啊,驴嗓门大啊,那家伙一叫?恩,对了,驴怎么叫来着?

小胡同:恩~~~啊,恩~~~啊,恩~~~

大马路:看来你还真有生活.

小胡同:看我赶的这角(jue)儿

大马路:和您开个玩笑

小胡同:说真的,您是??

大马路:我是无名小辈?不过,我保证不出一个月,我准出名.

小胡同:怎么这么有把握啊

大马路:你知道咱们有个<西祠胡同>吗?我就即将?在那里出名.

小胡同:在西词胡同出名,你就出名了?

大马路:那当然了,西祠胡同现在老有名了,给你举个例子,原先我们这见面打招呼都这样“哟,大哥!您吃了吗?”

小胡同:现在呢?

大马路:现在都问“大哥,今天你进胡同儿了吗?”

小胡同:看来西祠胡同已经深入人心了,可你怎样快速在西祠胡同成名呢?

大马路:我多写呀,多发,每天维护更新~~~

小胡同:只要你写的好,这样是能出名,但一个月。。。恐怕不行吧。。。

大马路:切~~~~你老外了,你还要去拜山头。。。。

小胡同:还爬山头啊?(拍大马路的肩头)。。。就你这小身板,胳膊还没四两肉,你还。。。 大马路: 爬什么山,你不懂?就是要多踩踩人家

小胡同:噢,这次明白了,你还练过按摩呀,尤其是给中老年妇女踩背!恩。。。(坏笑)你一定出名。。。 大马路:你这脑子该上油啦,这人!什么都不懂。。。

大马路:就是去看人家的帖子,多多的点评啊~~~越多越好.我一天就点评5000条,不怕别人看不到,呵呵?至少混个脸儿熟.

小胡同:5000条!!!结果你出名了?

大马路:是啊,连外科大夫都认识我了。。。。

小胡同:等等,这和外科大夫有什么关系呀?.

大马路:哦,是我主动约见人家的.

小胡同:你?你哪不舒服啊?.

大马路:我手指头骨折了.

小胡同:该,谁让你瞎折腾的~

大马路:手好了以后,我就想啊,我的成名之路在何方呢?

小胡同:那你接着灌水吧,出名快~~~~

大马路:错,绝对错误!聪明人不会犯同样的错误,我这次不灌了.

小胡同:我看你那点儿小聪明没用在正道儿上.

大马路:这次我写文章.嘿嘿~~~咯咯~~~嘎嘎~~~

小胡同:写文章好啊,咱们西词胡同就是想写就写,更支持原创~~~只要你的文章好,一样出名.

大马路:对,可我写了好几篇,除了抢沙发的,就没人理我了.

小胡同:新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你可以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慢慢大家就会接受你了.

大马路:那我一个月红透西词胡同的目标怎么实现啊.

小胡同:噢,忘了你那“伟大” 的目标了.那你?

大马路:我有主意,我去搜索点好文章转载,反正他们也不会每篇都审核的.

小胡同:你这叫侥幸心理.

大马路:谁说不是呢.我一天就发5篇外网文章,结果?

小胡同:结果你出名了.

大马路:出大发了,整个留言区都是举报我的.

小胡同:这回又被火眼警逮进去了?

大马路:行啊~~你进步还挺快的,火眼警这样的词都想的出来,?看来你潜质不错.要不咱俩携手一起出名? 小胡同:我啊~~~就你那样的出名法,我宁愿一辈子无名.

大马路:切,你知道有多少人等着和我搭档出名呢.

小胡同:还能搭档出名?

大马路:完了吧,你不懂了吧?就是两人互相吹捧,你写写我我再写写你,最后同时出名啦. 小胡同:结果你俩都出名啦?

大马路:我俩都被骂成背背山了?

小胡同:该!让你不走正道.

大马路:这次我总结了,两个人的力量毕竟是不够的,我要集合一群人的力量.哼. 小胡同:你认识的人还真多啊.

大马路:不多,就几个.

小胡同:那怎么集合一群人啊.

(编辑整理:admin)

郭德纲相声全集
篇三:改行,相声

01.郭德纲单口相声集锦 216集

02.郭德纲 今古奇观系列 全35部 全94集

03.郭德纲单口相声套装 佳家听书馆-CD转128Kbps高音质MP3(21集)

04.郭德纲对口相声精品集 佳家听书馆-7CD转192Kbps高音质MP3(41集)

05.郭德纲对口群口精选(28回)

06.《郭德纲与德云社经典相声回顾系列》电台高清版 (共51集) 07.德云社十周年庆典(高清晰版)(18集高清版)

08.郭德纲定场诗集锦(15集)

09.090202德云社开箱大吉清晰录音 (8集)

10.090123[德云社“封箱大吉”下午]清晰录音(7集)

090123[德云社“封箱大吉”晚场清晰录音](8集)

11.德云社重张开业演出(13集)

12.北京德云社精华曲目大汇演 (16个专场,135集)

详细目录:

01.郭德纲单口相声集锦 216集

郭德纲 [长篇单口]大话刘罗锅 全100集 001.大话刘罗锅

002.正午唱曲声

003.杨狗爱吃屎

004.麻雷换红蜡

005.祸起粮食店

006.作诗天王庙

007.刘墉念私塾

008.御封金锁侯

009.南顶取草帽

010.三伏买鸡蛋

011.罗锅治罗锅

012.巧剃钩辫子

013.巧计糊纸驴

014.和尚吃包子

015.金殿封罗锅

016.君臣巧相戏

017.皇上宠和绅

018.君臣唱小曲

019.和绅养王八

改行,相声。

020.早朝撞轿子 021.严惩抬轿夫 022.巧作凉州词 023.十步观风月 024.替兵求官饷 025.二次求官饷 026.寿宴放百鸟 027.万蚁庆生辰 028.罗锅抓蛤蟆 029.请教六句话 030.圣宴抢鲥鱼 031.香妃进北京 032.巧解香妃怨 033.祭天三求计 034.祭天卖豆腐 035.刘罗锅圆梦 036.痛斥琉球国 037.两次打御桶 038.罗锅打皇上 039.刘罗锅万岁 040.金殿两吃屎 041.长筷吃飞龙

042.兰花炖熊掌 043.公主看罗锅 044.仗义救生员 045.刘墉参皇上 046.巧辩大清律 047.刘墉卖破烂 048.书房戏三王 049.张成打王爷 050.反戴大花翎 051.题字戏和绅 052.连跪六天了 053.刘罗锅卖枣 054.朝中顺臣多 055.刘墉坐驴车 056.一鞭二百吊 057.刘墉斥凶兵 058.牛羊进茶馆 059.大闹万寿香 060.和绅结饭帐 061.和绅拜罗锅 062.御街骗磕头 063.城外访民情

064.修路斗和绅 065.小鸡不上税 066.游览长寿村 067.观图除驸马 068.拜寿贺蜡头 069.铜仙承露盘 070.刘墉审旋风 071.黄爱玉上坟 072.打赌三击掌 073.避雨逢刘青 074.刘墉探入情 075.一案审双钉 076.大破双钉案 077.涿州审青蛙 078.磨盘沉尸案 079.私访良乡县 080.大闹良乡县 081.计诓耶律宏 082.刘府铡太师 083.御街砸鸾驾 084.左连成告状 085.桂太进北京

相声资料
篇四:改行,相声

1. 所谓相声,最初就是摹仿各种声音,如摹仿人声、鸟声、兽声、风声、水声及其他宇宙间各种声音等。

我认为战国时孟尝君的门客学鸡叫以解其危,就是相声的先行者。厥后历代相传,能者辈出,渐形成一种艺术。比及蒲松龄先生《聊斋志异》上《口技》一文中所写的表演者,已具有相声之雏形。再后表演者大部摹仿人声,又在其中掺上故事,于是相声艺术,乃告成功。现在舞台上的相声艺种,有单口、双口之分;后者较易,前者较难。相声艺术,北京盛行较早,最初是设一步帐,一人坐于帐内,学兽叫、鸟叫以及各种单独的声音,听众在帐外围听。后来把它综合起来,掺进一个故事,成为较有系统的声音。这叫做“暗相声”。像当时一般流行的《醉鬼还家》、《五子闹学》等,就是最显著的例子。《醉鬼还家》段子表演情况如下:忽听见帐内好像有一人在走动,接着打门声、开门声、小儿哭声、夫妻吵架声、摔碗声、鼾睡声,依次而至。听众捧腹大笑。再后,把帐子去掉,在地上拜一长桌,一人立于桌后,学各省方言以及各行各业的叫卖声。这就叫做“明相声”。据我所知,咸丰年间,北京有一朱绍文先生(别号“穷不怕”),是最早说相声的人。他八十多岁时,我才十来岁,犹及得见。他原来是学京戏的,唱小花脸。后来因为照清朝规矩,不是天天能唱戏的,如斋日(祭天、祭地之日)、辰日(皇帝、皇后、太后之忌日),都必须停止动响器,当然更不能唱了。这些日子总算起来,每年多至五、六十天,各戏园就得一律停演。若赶上所谓“国孝”(即皇帝、皇后、太后死了),便要规定二十七个月不准唱戏。我本人赶上过光绪、西太后的国孝,虽说是缩减了,但还须百日不准动响器。百日后,不准化装唱戏,马鞭子只许用青、蓝、白三色,不准用红的。这么一来唱戏的就失业了。朱先生想出一个办法,拿白沙子撒地作字,以吸引观众。等到大家聚拢之后,他就在甬路旁边,手拿竹板(不禁止)两块作响器,唱几段小花脸数板,再说几段小故事,要钱。他还研究好了几个小段子,如:“勃勃名”、“百鸟名”、“百兽名”、“百虫名”、“青菜名”、“京戏名”等。另外,又自己编了五诉功——“胡不剌诉功”、“堆子兵诉功”、“棒子面诉功”、“夏布褂诉功”、“厨子诉功”;两本小书——《千字文》、《百家姓》等。这样他就绘声绘影地说起来了,很受群众欢迎。以后他又把京戏中《背娃入府》、《一匹布》、《打沙锅》等戏的内容,改编成小故事,在街头演唱,生意更加好了。于是每遇见辰、斋等日,他就以相声补缺,到咸丰国孝时,即正式以说相声为生了。国孝后,戏班再邀他去唱戏,均行谢绝。以后又带徒弟,即创出了这一行。

2. 相声的发源地是天津的“三不管”,位于大胡同海河三岔河口(到是离大悲院不远)

另外还有北京的天桥。

3. 光绪20年,西太后六十寿辰。10月10日那天,把北京城各行各业摊贩和一部分生意人,都集中于颐和园宫门外,开设临时摊子,供西太后观赏。朱先生也去了,被西太后封为八大怪之一。所谓八大怪,即:穷不怕朱绍文(说相声的),处妙高(学各种唱腔),弦子李(一人班),赵瘸子(盘杠子的),傻王(大力士),万人迷(即李德钖之父,学唱二簧梆子的),胡胡周(学唱梆子的),楞李三(耍八大锤的)。由是名益著。 朱先生住护国寺并在该处设摊,恭王奕往游,见而奇之。审视地上沙字,真草隶篆俱备。恭王问:“你能撒多大字?”答曰:“小大由之。”恭王说:“你可到王府去,为我撒百尺见方大字一观。”朱先生背一口袋沙子到恭王府去。恭王命在花园院中撒一双钩“学”字,霎时立成。恭王在假山上遥观,结构风神俱佳。恭王大悦,当即拨给钱粮一份(即每月给三两银子,四季各给三石三斗粮食),作为酬劳。后又在罗王府得到钱粮一份,算是当时艺人中最幸运的一个了。 那末,为什么相声这一行会又在天津兴盛起来了呢?光绪初年,北京艺人玉二福因京城生意不好,只身来到天津,只说单口相声,颇负时誉。后来有人说,天津相声玉二福是开山人,这是对头的。另外,还有一段缘由,也应该提一提。光绪三十二年,北京禁止说相声。原因是:有一天肃亲王穿便衣到护国寺听相声,那一天朱先生未出场。有一说“暗相声”者借地搬演。一熟人见王,问何以有兴趣听此?王面红而去。盖“暗相声”有些低级趣味,当时自命为有身份者不听。过数日肃亲王接任了北京布军统领,衙门在后门外帽儿胡同。一日,坐轿外出,前有仪仗,后有随骑,声势甚盛。后门为繁华之地,生意场子多摆于甬路两旁。王爷过来,书场、杂耍都要停止。当时有一魏昆志者,在街上说单口相声,其词雅洁,听众甚多。王在轿上问道:“这是干什么的?”随人答:“是说相

声的。”王忽然想起数日前在护国寺被窘事,立命轰走。看街的与魏有隙,遂大色怀喊道:“王爷有令,说相声的滚开!”魏站在桌子上大嚷:“冤枉!”王停轿询问。魏说:“说相声的也是人,为什么不准人说话?”王大怒,命人将魏按倒,打了四十鞭子,带枷游街示众三日。第二天,统领衙门通令全城,说相声的一律禁止。于是相声艺人只好改说评书糊口,北京相声由是衰落。直至光绪三十四年,肃亲王卸任后,始开禁。

4. 相声的形式还真不少,相声的发展也应了这么一句话:“与时俱进”。看现在,想昨天,相声走到今天,可真是不容易,下面,就听我们跟您聊聊这相声的故事。 相声源于北京的民间,别看现在的相声演员好多都成了明星,早年的相声表演可没有这么体面。相声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汉朝,但是真正的相声出现在清末。那个时候的相声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表演者大多是临街演出,而且都是因为生计所迫。相声在这个时期只能算是一种街头艺术。就是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咱们的相声老前辈,真对得起这门艺术,愣是让这个街头卖嘴吃饭的活儿,登堂入室,搬上了大舞台。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相声艺术走到了它最辉煌的时期,成了各种晚会必不可少的节目。那个时候涌现了不少直到今天还让人回味的段子。冯巩牛群的《小偷公司》就是这样的一个经典段子。到了后来,观众的口味越来越高,相声开始走下坡路,相声演员们为了挽救他们钟爱的这门艺术,又进行了新的尝试。虽然“唱”本来就是相声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传统相声段子里唱的基本上都是些戏剧。像这样的歌曲演唱在相声作品中出现,在当时确实令人耳目一新。不过,为了让观众们觉得好玩儿,他们俩还玩过这样的噱头。李国盛拖着沉重的身体卖力地撑着相声的舞台,为了相声,他们尽力了。电视的发展,在音乐领域出现了MTV,忽然有一天,人们惊奇地发现,相声居然也被拍成了TV。相声TV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我们就把它当作是相声史上的一个小小的插曲,要不就把它看成是相声开的一个小差儿。不过,这也算是相声工作者为了弘扬这门艺术所做的一次努力吧!之后,曾经撑起一大片天,迷倒了无数人的这套嘴皮子功夫走到了最困难的时期。在春节联欢晚会上,相声的节目少了,想逗观众一笑是越来越难。这是相声界最有人气的黄金搭档,后来,牛群当了“牛县长”,冯巩也迷上了拍电影。其他一些相声演员也有了别的奔头,有的作了主持人,有的忙着拍影视剧,这不禁让我们想到了侯宝林先生的一个段子《改行》。倒是一些后来者让相声似乎看到了一些复兴的希望。 也许《洛桑学艺》不能算是真正的相声,但是这个来自青藏高原的胖小伙儿的确招人喜欢,他的成功应该给相声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只可惜,这个喜剧天才在他最辉煌的时候,悄悄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相声大师马三立最后一次公开演出,让我们既高兴又感动,老先生毕竟已经87岁高龄了,为了这钟爱一生的相声表演,他从来都是那么的敬业,从来都是那么的谦虚。这让我们想起了另一位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说过的一段话。 为了相声,他们付出了一生。相信他们也希望相声能够走得更远更好。

5. 传统相声生长在黑暗的旧社会。因此,讽刺是它优良的现实主义传统。其锋芒所向往往直指最高的封建统治者--皇帝。如《改行》,描写在"国丧"期间,全国禁止娱乐活动,人们一律穿"断国孝"。而艺人在此期间无法生活,以至连最出名的演员也不得不改行做小生意。作品中描写了号称"鼓界大王"的刘宝全卖粥的惨状,而著名的京剧老旦也不得不改行卖菜。他不会吆喝,又习惯了舞台的台步,只能用京剧的唱腔来报出所有的菜名儿,当他疲惫不堪时遇到了唯一的买主儿——一个老太太要买他的黄瓜,他撂下担子一抚肩膀感到无比疼痛,不由失声叫了一句京剧道白:"苦哇!"谁知竟引起了老太太的误会:"黄瓜苦的,不要啦??"艺人的遭遇是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缩影,也曲折地控诉了统治阶级是如何糟蹋艺术。

单口相声里有不少情节曲折,笑料横生的"大笑话"。它们多是以娓娓的故事、含蓄的笔法、愤怒揭露了最高封建统治者及其党羽间尔虞我诈、贪婪虚妄、昏庸无能的本质。《连升三级》描写一个目不识丁的无赖,怎样在种种偶然的机遇下成为皇帝的宠儿的故事。生动地揭示了官场生活的腐败。《君臣斗》揭露了君臣之间的勾心斗角,形象地说明了仕途的升迁并无必然的根据,

往往只是封建皇帝的一句戏言。《知县见巡抚》把那种在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的靠钱捐官的黑幕讽刺的淋漓尽致。那种官越做越大,钱越赚越多的知县、巡抚之流,原来是一些不能说也不会道的"浑蛋"。且看题名为《属牛》的单口相声小段:

??京南有个保定县,后来改名叫新津县,这个县管十八个村子,十八个村子的进项连人家那零还不够哪,这个县进项小点儿,这就是知府生钱的道儿!知府不用去搂,叫知县去搂,给他往嘴里抹蜜。宁河县不是进项大吗,你要不运动知府,他把你调动了。这位知府把新津县调宁河县去了,把宁河县调新津县来了。新津县愿意啦,来个肥缺,那宁河县受得了吗?到时候宁河县就得给知府送礼,可不敢送钱。一送钱落个贪赃,让御史一知道,全刷下来啦!怎么办哪?知府一年办两回事就得啦,办俩生日,他一个,他太太一个。到办生日了,是他的属员都到班房那儿去打听:

"大人快办生日啦?"

"啊。"

"几儿几儿几儿?"

"啊,几儿。"

"大人想让我送点儿什么礼?"

"那我哪儿知道啊?你爱送什么送什么呀!"

"大人高寿呢?"

"五十六哇。"

五十六,送点儿什么合适哪?得想想,一想啊,五十六岁属鼠的,嗯,上金店打个金耗子,金子是一寸见方十六两啊,这金耗子一尺二寸,这一根尾巴一根条子都不够,俩眼睛两块钻石,五克拉八一个,拿这个金耗子往寿堂上一摆,知县得在旁边盯着,好让知府看见它。这知府到时候得上寿堂转悠转悠,理着小胡子,看看各样的礼物。一瞧瞧见啦,要是分量轻,就是一层皮儿,就搁那儿啦!这一拿没拿动,看了看下款,一看知县在旁边站着哪,一拍这知县的肩膀: "太好啦,太好啦,这个真可心,这个真可心!"

这就是告诉知县:"你放心吧,你那儿坐着吧,我绝不调你。"又说:"这手工太巧啦!" 手工巧干吗呀,他说这分量太大啦!

"哎呀,你怎么这么用心哪,你就知道本府我是属鼠的!哈哈,就打一个金鼠。好!用心!啊,下月太太生日,太太比我小一岁。"

弄去吧!小一岁,属牛的,你给弄个金牛得多少钱哪!老百姓还活得了活不了?!

这种讽刺是愤怒的,又是不着鞭痕的。它以被讽刺对象自己的行动来展示其丑恶的灵魂。传统相声生长在旧社会,因而不可能直言其事、直截了当的抨击社会。为了能在重压下得以生存,常常采取种种曲折迂回的手段。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有不少语言文字游戏的方式,貌似逗人一笑,实际却蕴藏着讽刺的烈火。相传同治、光绪年间朱少文表演的《字象》就是其中的一篇代表作品。所谓"字象"就是借用汉字象形、谐音的特点,言此意彼、言是若非。用"一字一象、一升一降"的方式,写一个字,说它像什么东西,做过什么官,因为什么丢官罢职。且看其中的一段:

(甲写了一个"一"字)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shitiku/113265.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