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等一政要夫人小说

历史试题 时间:2004-07-21

【www.myl5520.com--历史试题】

泰州市2015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篇一:等一政要夫人小说

江苏省泰州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2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使用答题卡的学校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直接填涂到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3.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相应栏目内。

4.用2B铅笔将每小题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

(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丞相王绾及群臣的建议纯粹出于守旧情绪

B.“地远”论实际上是一种现实困境

C.朝议能避免君主专制下的决策失误

D.丞相权力大,左右着皇帝决策

2.据《欧阳文忠公全集》载,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役之,至

不胜,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由此可见自耕农(小农)经济生存的不利因素是

A.封建国家的沉重赋役 B.自然灾害的影响

C.封建地主的土地兼并 D.小农经济的脆弱

3.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

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下列文化成就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A.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娱乐场所的需要

B.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

D.王冕的《墨梅图》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

4.梁章钜《枢垣记略•规制》:“凡京外王大臣有奉特旨到军机处恭听谕旨恭读朱笔及阅看各

处奏折者,方得在军机堂帘内拱立,事毕即出。其余部院内外大小官员不得擅入。其帘前窗下,均不许闲人窥视。满汉章京之值房亦如之”。这一材料旨在强调军机处

A.极具机密性 B.参与军政决策 C.办事效率高 D.办理军政要务

5.“洋楼层叠,大厦云连。建筑宏伟,雕刻优美。电线铁道,纵横如网。汽车马车,往来如

梳(梭)。广大公园,环植四时花木。道平如砥,旁植乔树,郁郁葱葱。微妙之乐,来自空际„„烟筒林立,上矗霄汉。吐气成球,漫濛如雾。机声轧轧,声闻于天„„未开之民,置身斯境,目眩神迷„„曰文明文明,其在是矣”。材料反映出当时部分中国人眼中“文明”的核心是

A.近代交通工具 B.近代化的城市生活环境

C.物质生活的近代化 D.近代工业的发展

6.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词:“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取民

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所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该誓词主要表明了孙中山

A.践行三民主义的决心 B.任职临时大总统的迫切愿望

C.让位于袁世凯的必然性 D.作为资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妥协性

7.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了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林纾在《论古文之不宜废》一文中指出:

“知腊丁(拉丁文,欧洲的古语)之不可废,则马班韩柳(司马迁、班固、韩愈、柳宗元)亦自有其不宜废者”。林纾反对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主要是基于

A.语言发展的规律性 B.传统文化的传承性

C.中华文明的完整性 D.中西文化的关联性

8.萨苏在《国破山河在: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中引用了一个故事:日军兵斋藤在战

斗间歇,到一条小河边用汽油桶洗苹果,不小心汽油桶被水冲到对岸正在洗澡的中国兵身边。双方都大吃一惊,因为双方都没带枪,都没办法射击。中国兵取出一个苹果吃了一口,向后面的树林退去。日本兵神差鬼使地用日语问:“好吃吗?”没想到这个中国兵居然用日语回话道:“谢谢!”。萨苏引用该故事旨在说明

A.中日两国士兵渴望和平 B.中日士兵超越了仇恨

C.战争的残酷与苦难 D.残酷战争下人性依存

9.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

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下列对材料中“有事好商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了人民直接当家作主

B.对话协商有利于广泛凝聚共识、科学决策

C.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的价值相契合

D.适应了日益多元化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10.菲力普·肖特在《毛泽东传》中说:“在当年(1970年)国庆节那天,周恩来带着埃德

加·斯诺(美国记者)夫妇,去和毛在天安门上拍照。这是一种空前的姿态:从未有一个外国人获得过如此殊荣。‘很不幸’,基辛格以后承认,‘他们的表达方式太曲折了,我们西方人粗疏的心灵完全错失了这一关键点’,在过了一段长时间后,他才意识到„„。因此,第二年春天,毛做出一个甚至连鲁笨的美国人都能够理解的姿态“。材料表明

①中美友好交往的大门即将打开 ②与美国的对话得到毛泽东的支持

③中美关系的改善存在一些障碍 ④中美关系的改善既有渐进性,也有曲折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邓小平理论与“东方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成熟》一文指出,邓小平理论既有政治上的

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而“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达到一个新境界。主要是因为“南方谈话”着重阐述了

A.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B.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C.完成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D.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12.1988年9月邓小平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文中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

和科学技术。„„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B.有利于我国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C.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

D.为我国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

13.“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

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材料主要反映了新航路开辟

A.引起了商业革命 B.引起了价格革命

C.开始了殖民扩张 D.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

14.当代史学家西斯•马丁在《思想的进步史》中说,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

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超越”主要表现在

①以“理性”为核心 ②抨击教会的腐朽

③提出人民主权学说 ④将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下表据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编制。据该表分析英国议会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是

A.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B.民主进程呈现渐进性

C.实现了选举权利平等 D.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

16.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激荡、亢奋

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体现该风格的作品是

A.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B.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C.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D.萧伯纳的《苹果车》

17.“仅在实施的头一年,就有一万家企业租了出去,其中大部分都转到了私人手上。按规

模说,这都是些工人不超过5人的小作坊;它们通常利用本地的原料,生产日用必需

品。„„和以前相较,对照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在苏维埃政权的初年私人贸易是被禁止的,而对工人的剥削是绝对不允许的。”材料所反映的经济变革有

①部分恢复私有制 ②实行商品贸易 ③用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④禁止私人贸易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8.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979—1990年在任)上台后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她主要采

取四项措施,一是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改革背景的是

A.经济危机与“滞胀” B.福利国家的弊端

C.通货膨胀严重 D.新经济的出现

19.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于2010年4月25日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

改革方案,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共转移了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目前的2.77%提高到4.42%,成为世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日,美国的表决权变成了15.85%。世界银行投票权的变化说明了

①美国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进一步削弱 ②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充满活力

③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④美国现在仍然是世界的经济霸主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下面漫画《民主推销员》从本质上表明美国

(从左往右依次是: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乌克兰)

A.冷战后与俄罗斯争夺世界霸权 B.利用北约武力输出民主

C.推行霸权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D.造成许多国家政局动荡

一个男人和十个夫人
篇二:等一政要夫人小说

一个男人和十个夫人

袁世凯从小似乎特别受到女人的宠爱和青睐。袁世凯出生后生母刘氏奶水不足,刚巧叔父袁保庆的妻子牛氏生子夭折,而牛氏的奶水十分充足,所以袁世凯就由她哺乳,五岁时正式过继给袁保庆为子,得到了嗣母牛氏的溺爱。袁世凯既刁顽又聪敏,还能摆平牛氏与姨太太王氏之间的争风吃醋,所以无论是生母刘氏、嗣母牛氏或是庶母王氏、陈氏都喜爱他。袁世凯的继父袁保庆死于同治十二年(即1873年,其生父袁保中死于两年后),当时袁世凯十五岁正值少年,以后的生活都是与母亲们在一起。嗣母牛氏还生有两个女儿,就是袁世凯的两个姐姐,庶母王氏和陈氏共生了三个女儿,便成了袁世凯的三个妹妹,还有众多的女佣丫鬟,袁寨如同“袁楼”,袁世凯仿佛是在粉脂堆里成长起来的贾宝玉。但与红楼贾宝玉“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出走的结局完全不同,袁世凯在诸多的母亲教育中吸取养分和做人的道理,“只等毛羽一丰满,飞下九天拯鸿哀”(袁世凯登雨花台所作七律《怀古》)。

几乎所有关于袁世凯的书都说袁世凯是一个大孝子。“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古人尽孝是“父母在,不远游”,而袁世凯大丈夫远游四方,把母亲接到身边侍奉嘘寒问暖就是孝。袁世凯在朝鲜任职期间,于1891年12月26日接到嗣母牛氏病死的消息,立即请开差缺,回家以尽孝道。而在1892年5月返朝鲜继续任职时,他把生母刘氏接到朝鲜一直奉养到1894年6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才派人将生母送回国内。1899年底,清朝廷任命袁世凯为山东巡抚,他又将生母接到济南奉养。两年后,生母病故,袁世凯很悲痛,请求朝廷开缺,准许回老家守一年之丧。袁世凯为了把母亲与父亲一起合葬在项城,由此导致了与兄长袁世敦的“嫡庶之争”,袁世凯从此不踏入项城老家一步。关于袁世凯如何孝顺其母亲,袁世凯次子袁克文有过一段描述:“先祖母刘太夫人在日,每晨,先公秉烛趋庭,佇于寝外,必俟先祖母既寤,躬叩安好,始出堂治事。及午,复入侍先祖母食,食讫复出。夕,政事处毕,乃又入,或言家事,或述新语,先祖母辄顾而乐之;先公更调羹和蔬以进,且躬视衾帏,试量温寒,必侍先祖母入寝后,始退归己室。终岁如一日,未尝或间焉。” 袁世凯在生活上受到抨击最多的是他娶了十位夫人。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婚姻制度基本上延续了西周以来确立的一夫一妻多妾制,一个男人娶几个妻妾并没有受到法律的限制,也就是说,纳妾是不违法的事,“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实质是按权力的大小来占有数量不等的女人,不仅皇帝有三宫六院,达官贵人妻妾成群,一般的男子亦都可以三妻四妾。这里的妾也不是一般普通官人的妾和姨太太,笔者尊重袁家习惯,都尊称她们为如夫人。在袁世凯看来,或者在所有封建男人看来,有作为有本事的男人才三妻四妾,妻妾们相互之间争风吃醋是不应该的。在男女平等之前,男女的社会角色是固定的,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务国,女人务家,中外皆然,男人最大的职责就是为国捐躯为国做官,女人最大的职责就是(为男人)传宗接代。“„„保家卫国在全世界都是男人的责任,只能是因为只有有卫国能力的才能保家,只有有保家能力的才有能力卫国,所以男性同时是国和家的庇护者。”袁世凯似乎天生具有这样的庇护能力,而女人就需要这样具有庇护能力的强者。

史书上都说袁世凯其貌不扬艳福不浅,五短身材,体胖熊腰,戎马一生,使他养成了正襟危坐的习惯,无论坐在哪里,腰板都是挺得很直。看看他的儿女们是如何描述自己的父亲的:

袁世凯的第三女儿袁叔祯(后改名袁静雪)说:“他在坐下的时候,总是一边由鼻子里发出‘嗯’的一声,一边用手摸着胡子,然后慢慢地就座。他坐下之后,总是两腿叉开,两只手经常放在膝盖上。由于他腿比较短,坐的时候,总是两腿垂直,仿佛‘蹲裆骑马’的姿势,从来没有看到他架二郎腿的时候。„„他说话的神情很严肃,语气斩钉截铁,从不絮絮叨叨。” 七子袁克齐说:“我父亲性情刚烈,态度严肃,寡言笑。”“处理事情很果断,部下贪污行贿的事让他知道了,一定不轻饶。”“我父亲不好古玩,他常说:古玩有什么稀罕,将来我用的东西都是古玩。”

光绪二年(1876)袁世凯十七岁时完成了人生两件大事:秋天在老家河南参加乡试,名落孙山;年底,在老家河南成婚。以后陆续纳了九位如夫人,生了三十二位子女,上演了多少人间恩怨情仇的故事。

元配妻子于氏,河南沈丘县人,是淮阳乡绅于贯一的三女儿,恪守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训诫。于贯一的父亲是个“蓝翎候选都司”,是淮阳的首富,袁家在项城也是门楣显赫,这是一桩门当户对的婚姻。袁于二人1876年底结婚,于氏比袁世凯大一岁,两年后生有长子袁克定。

大夫人沈氏,江苏崇明县人,幼失怙恃。1881年在上海青楼与袁世凯相识,沈氏以身相许,袁世凯亦乐不思蜀,两人情好日密,但沈氏奉劝袁世凯追逐功名并资助盘缠。袁世凯发迹后,沈氏以大太太的身份出现。沈氏一生无所出,后过继袁克文为子。

二夫人白氏,朝鲜人,1885年袁世凯任驻朝鲜商务代表时,娶朝鲜王妃的妹妹金氏为如夫人,白氏是金氏的陪嫁丫头。白氏生了四子二女:长女伯祯、五子克权、七子克齐、十子克坚、十二子克度和六女箓祯。

三夫人金氏,朝鲜人,出身望族,世有贵显。原以为嫁给袁世凯做“正室”,没想到和自己的丫头一起做了如夫人。金氏生了二子和三女:次子克文、三子克良、三女叔祯、八女环祯(早亡)、十女琮祯。次子克文过继给大夫人沈氏。三女叔祯(袁静雪)后来认为自己的母亲长期承受精神苦闷的重压,遂成为一个性格古怪的人。

四夫人季氏,朝鲜人,也是金氏的陪嫁丫头,在袁世凯任直隶总督时得“月子病”而死。四夫人季氏生了一子和三女:四子克端、次女仲祯、四女次祯(早亡)、七女琪祯。

五夫人杨氏,天津宜兴埠人(并非通常说的天津杨柳青人,下一章节有考证),从小跟随父亲做生意,不仅心灵手巧,更因有通达见识和管理本事,深得袁世凯的宠爱。她既照顾袁世凯的日常起居,也替袁世凯管人和管家。杨氏生有四子和二女:六子克桓、八子克轸、九子克久、十一子克安、五女季祯、十五女玲祯。这一支便是本书要展开的袁家百年。

六夫人叶氏,江苏丹徒人。袁克文在《辛丙秘苑》中形容叶氏:“婉娈明靓,柔质丰仪。十七来归,先公极爱宠之。”叶氏生有二子和三女:十四子克捷、十七子克有、九女玖祯、十一女璇祯、十二女玑祯。

七夫人邵氏,山东潍县(今潍坊市)人,幼年丧父,遭难,跟随母亲避走他方。邵氏无子女,后因病早亡。按照袁家的规矩,她不能被称为如夫人,也不能享受如夫人的待遇,只能被称为“姑娘”,可是因为袁世凯喜欢她,所以也享受如夫人的待遇。

八夫人郭氏,浙江归安县(今属湖州)人,曾在天津入了风尘,因为母亲故去想为其“殉身”,被袁克文描述为烈女,由大夫人沈氏派人带钱“赎庶母归”。郭氏生有二子和一女:十三子克相、十五子克和、十四女珣祯。

九夫人刘氏,天津人,原是五夫人的贴身丫鬟。刘氏信佛吃素,袁世凯在安阳给她造了一套三进院落、九门相照布局的房子。刘氏生一子一女:十六子克藩,早亡;十三女珲祯。 在妻妾成群的封建家庭中,这些女人在家庭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妾不如妻,妾族不如妻族,便是妾之子,也不如妻之子”。在封建社会,女人则如同财物一样没有独立的人格。但是正式的妻子是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明媒正娶来的,在宗法社会中,妻是有法定的地位的。《礼记·礼器》有云:“大明(太阳)生于东,月生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夫与嫡妻如日月成为宇宙的主体,而众妾则谓之小星,只是日月的点缀。但是,袁世凯元配妻子于氏并没有如日如月的位置,正室的地位形同虚设。另外,在封建社会,女性被赋予的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相夫教子,一个男人是否有出息或有作为,妻子的责任也是很重大的。袁世凯在结婚的最初几年不顺,乡试落第,进京报捐功名不成,并且受到于氏以及家人的奚落,作为大男人的自尊因此受到很大的伤害。袁世凯对于氏也没有太多的感情寄托,可是“母以子贵”,于氏在1878年生下长子袁克定,长房长子的地位不可动摇。袁世凯在决定恢复帝制以后,于氏自然是“正宫娘娘”。在袁世凯的大家庭里,等级观念极其森严,比如,袁家有一个拜祖宗堂,每逢过年或重大节日,如夫人不能穿红裙外褂,只能穿粉色的。所以如夫人们是最不愿意过年的,因为过年的时候,“嫡尊庶卑”的“妻妾之别” 就一览无余,而且这个例是无人能破的。

大夫人沈氏是袁世凯发迹前的红颜知己,电视剧《走向共和》一开场就把沈氏和袁世凯描写成如同玉堂春(苏三)与王三公子的故事,袁世凯在离别时赠沈氏一联:“商妇飘零一曲琵琶知音少;英雄落魄百年岁月感怀多。”沈氏不希望袁世凯整日沉湎于温柔乡而乐不思蜀,她期待袁世凯成为敢作敢为能担当的大丈夫。后来袁世凯离开沈氏投奔淮军统领吴长庆,开始了他的建功立业之路。沈氏自己出钱赎身,搬出妓院,等待袁世凯的功成名就。袁世凯对沈氏也是有情有义、有始有终,等到他在朝鲜站稳了脚,立即就把沈氏接到朝鲜,以大太太的身份出席社交场所,还把二子袁克文过继给她作嗣子。

袁世凯是一个军人,具有独断、专制的一面,他有一套办法管理军队,也有一套办法管理封建的大家庭,驾驭有术。按照袁家家规:妻为管家主妇,妾无权参与,妻可管妾,妾待妻如尊长。在袁世凯的大家庭中,元配妻子于氏已经是位同虚设,实际上是大夫人沈氏和五夫人杨氏参与家庭的管理。这些如夫人们都按照先来后到的次序“编了号”,袁世凯在众如夫人们面前,制定了这样一个“治内”规定,当然也包括管理这些如夫人在内,这就是:后进门的如夫人一般要服从先进门的如夫人的管教。所有礼法仪节、起居言谈、忌讳等琐事,均由先进门的如夫人随时指点。大夫人对二、三、四如夫人进行管教;五夫人对六、八、九

如夫人进行管教,五夫人杨氏后来又管理全家。大夫人和五夫人实际上是“半个主子”,她们得宠一定有其得宠的理由。如果说大夫人沈氏是“慧眼识英雄”,那么五夫人杨氏的治家亦是袁世凯大家庭所需的才能。袁世凯不仅让五夫人管理生活上的一切,还让她管理整个袁府,各房的佣人和丫头,袁世凯的众多儿女以及如夫人们,都得服从她的约束,袁世凯的图章也是由她保存着的。因此,袁家上上下下都对她既敬且畏。但是,袁世凯在钱财利益上则是公平分配,七子袁克齐说过:“我父亲对待她们,都一例看待。无论分物或给钱,没有偏轻偏重的情况。因此一家向称平安,争吵的事情,我也一次没见过。”袁世凯也不轻易流露出他对任何一位如夫人的偏爱,比如,如果谁需要订制衣服、打造首饰,他给每人一份,一视同仁;也绝不轻易表现出对任何一位如夫人特殊的偏爱,月钱的数目,各房一律均等,谁也不能多拿。如果这些如夫人们犯了错,袁世凯除了当面训斥外,还要根据情节的轻重,停发一个月或数月的钱。在伺寝方面,袁世凯也不是像皇帝那样翻牌,而是一周一人轮值,从不冲突。通常,袁世凯在早晨醒来之时,五夫人杨氏总是服侍在旁,照顾左右。

袁世凯认为女子教育是“家庭教育之根源,培养人才之基础”,他在直隶总督任内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女子教育机构,而在家里,他也请了女教师给自己的女儿和如夫人们上课,为此他还专门给每位如夫人起了一本正经的学名,比如,五夫人叫志学,六夫人叫勉学,八夫人叫潜学,九夫人叫勤学。女子识字和拥有自己的名字,而且这些名字都与学习有关,迎合时尚,看来是迈向现代和文明的一大步,虽然她们退回闺阁仍然是封建家庭的如夫人。 1909年,袁世凯被摄政王载灃开缺回籍。在彰德府洹上村隐居的三年里,袁世凯像一个真正的地主老财,有时间也有闲心来经营这个大家庭,他让众多的太太们有事可干,发挥她们各自的厨艺和才艺,这样也就省下不少家事的摩擦和纠纷。袁静雪在《我的父亲袁世凯》一文中描述了一幅其乐融融趣意盎然的家庭“和谐图”:父亲袁世凯开辟了菜园、瓜园、果木园、桑园等各种园子,也饲养了猪、羊、鸡、鸭之类的家畜家禽,以备全家上下日常食用。他整修了一座花园,取名“养寿园”。他雇人在养寿园里叠石为山,栽种了很多花草和桃、杏、枣等果树;还把洹水引进园里,开凿了一个大水池,池里种植了一些荷、菱之类,养殖了很多鱼,因为袁世凯喜欢吃二夫人做的熏鱼。袁家人也喜欢用高粱米和芝麻来喂养螃蟹,等到秋深蟹肥的时候,全家都兴高采烈地捕来吃。在这个大水池内,还修了一座池心亭,必须坐船才能到达亭上。每年夏季或月圆的时候,袁世凯常和全家人划船过去,在那里吃饭赏月。次子袁克文也在《洹上私乘》一文中说到,在洹上村期间“日随先公营田园,起亭榭,疏池沼,植卉木,饮酒赋诗,极天伦之乐事”。

1913年,袁世凯以“中华民国大总统”之身份,入住中南海,妻妾子女也一同迁入,深深地闭锁在中南海内。1915年底,袁世凯宣布成立“中华帝国”,实行帝制,并准备于1916年元旦登基,定年号为“洪宪”。袁世凯制定了宫廷礼仪,还有龙袍、凤袍、皇子服、皇女服、宫廷女宫服等各式吉服全部制成。袁世凯的正妻于氏当上了“皇后”,如夫人们,经“洪宪皇帝”册封,大、二、三、五,四位如夫人都为“妃”;六、八、九,三位如夫人都为“嫔”(四夫人、七夫人这时已故去)。显然,“妃”和“嫔”是两个等级,这让被称为“嫔”的三位如夫人大吵大闹,而此时的袁世凯已经疲惫不堪,长叹了一口气,说:“你们别闹啦!你们都要回彰德,等着送我的灵柩一块儿回去吧。”说完,就走回办公室去了,接

着,没过几天,袁世凯便下令缓行帝制,撤销了大典筹备处。袁家的上上下下都好像做了一场梦。

自1916年春节起,袁世凯身体日趋不佳,内外交困,身心交瘁。在他最后的日子里,仍然多由他最喜欢的大夫人和五夫人服侍。这一年6月6日,死于尿毒症。袁世凯留下两句遗言:

为日本去一大敌,看中国再造共和。

扶柩回籍,葬吾洹上。

袁世凯死后,分家,袁家家眷移居到天津大营门袁家大院,和平共处,互不矛盾,每一位如夫人分得一栋楼,各立门户,各奔前程。从袁世凯去世到抗战之前,几位如夫人都搬迁到袁家大院,这是一个很大的建筑群,里面有德式居住楼房、戏楼和档案馆,“文革”期间及以后,陆续被拆毁。如今大营门一带,酒店高楼耸立,也还有一些单元楼散落其中。

前五册现代文
篇三:等一政要夫人小说

一年级第一学期等一政要夫人小说。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1.文化常识:选自《毛泽东诗词集》;沁园春,词牌名;词,也称长短句,曲,曲子词,曲子,诗余

2.课文大意:上阕以写景为主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由谁主宰的问题,下阕追忆往事,突出了当年年轻的诗人与同学以身许国的抱负和意气风发的神情。诗人在对大自然万物的关注中融入了自己对人生的积极追求,抒写出一个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显示出广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

3.表现手法:景中寓情,情景交融;意象选取广博,宏伟,雄峻;用对比的手法突出意象的特点;语言方面,用词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

跨越百年的美丽

梁衡

1.文化常识:选自《光明日报》;梁衡,当代散文

2.课文大意和主题思想:作者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在倒叙和议论过程中穿插引用,着力描写居里夫人的外貌,然后逐步揭示居里夫人的人格,心灵和理性世界,一步步地展示了居里夫人那无与伦比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揭示了美丽的真正内涵,展现居里夫人崇高道德境界和伟大的人格魅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留给读者深深的思考。

3.表现手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倒叙;引用

边城

沈从文

1.文化常识:节选自《沈从文选集》;沈从文,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

2.课文大意和主题思想:本文描绘出湘西边城的美丽风光,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体会出田园牧歌式抒情小说的情调和诗意。本文也刻画出众多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者深情地歌咏亲情,爱情,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之情的美丽,充分展示了湘西的古老民俗与人物的善良心地,感悟古朴的人性美。

3.主要人物及性格:翠翠,明慧温柔,体贴乖顺,天真,纯朴;爷爷,自甘贫苦,生性达观,洞悉世情,信守天命,善良;天保,傩送,天真,纯朴

合欢树

史铁生

1.文化常识:选自《文汇月刊》;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等一政要夫人小说。

2.课文大意和主题思想:作者用平淡朴实的语言回忆自己的母亲,从活泼开朗的母亲变成了生活中只有儿子的母亲,从一位争强好胜的母亲变成了处处对孩子隐忍退让的母亲。母亲对生命有着崇高的理解,她照顾我残疾的身体,更为我寻找精神支柱。多年之后物是人非,作者触景生情,产生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沉痛和愧疚。作者抓住了细致琐碎的事情,升华了母子情深,表达了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最后的常春藤叶

欧·亨利

1.文化常识:选自《欧·亨利短篇小说选》;欧·亨利,美国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

2.课文大意和主题思想:这篇小说用一个构思巧妙的故事,满怀深情地描写了几个穷苦朋友之间相濡以沫的友情,刻画了一个舍己为人,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创造出真正杰作的画家形象,作者在先抑后扬的对比中歌颂了以贝尔曼为代表的普通人的高尚。

3.表达手法:先抑后扬;前后照应,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

4.主要人物及性格:贝尔曼,平凡普通的外观下深藏着热爱他人,富于同情心和自我牺牲精神的美好心灵

邂逅霍金

葛剑雄

1.文化常识:原载《文汇报》;葛剑雄,教授,历史学家

2.课文大意和主题思想:作者在剑桥访学期间,散步时与霍金匆匆见过一面,给作者留下印象最深的不仅是霍金的“独特的形象”,还有周围的人面对霍金时的那份平静,剑桥大学有着看似冷淡却隐藏着大爱的人文环境。作者不仅对霍金克服病痛攀登科学最高峰的毅力精神表示了深深的敬意,还对培育,涵养了霍金的人文环境给以高度赞美,让作者体会尊重他人的人文情怀。

一碗阳春面

栗良平

1.文化常识:选自《电视·电影·文学》;栗良平,日本作家,原名伊藤贡

2.课文大意和主题思想:小说选取北海道一家小面馆的特定场景,通过四个大年夜吃阳春面的故事,描写了母子三人在遭受厄运后积极勇敢面对生活,顽强奋斗渡过难关的经历,赞美了母子三人身上所体现出的亲情的力量和生活的勇气,刻画了一位伟大母亲的形象,并传达出周围社会温暖的人间真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人性的礼赞。

再别康桥

徐志摩

1.文化常识:选自《徐志摩诗全编》;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新月派的代表人物

2.课文大意和主题思想:在诗中,作者展示给我们的那一幅幅图画,一切景物都脉脉含情,无不充溢着作者对康桥的深情厚意,表达了在离别康桥时那份恋恋不舍的惜别深情。诗人把主观情绪和客观景物融合,这首诗感情真挚,表达含蓄雅致,意境深邃,语言清新,富于音乐美,体现了作者的诗美主张。

一年级第二学期

老王

杨绛

1.文学常识:选自《杨绛散文》;杨绛,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剧作家,翻译家,散文家

2.课文大意和主题思想:本文是一篇写人散文,课文叙写了老王与“我”一家在患难中互相帮助所建立的真情,用语平淡有味,多用短句,用对比的写作方法塑造老王的人物形象,在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感情,描写平民生活的艰辛和普通人质朴性格中的光彩,表达出作者

对不幸者的悲悯以及对自己未能真正理解老王的自责。

3.表现手法:对比

项链

莫泊桑

1.文学常识:莫泊桑,法国作家,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2.课文大意和主题思想:本文讲述了一个小公务员的家庭悲喜剧,小说主人公玛蒂尔德身处下层,却热衷于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贪慕虚荣,为了在舞会上出风头,借了好朋友一串项链却不幸将它丢失,为了偿还这条项链,她耗费了十年光阴,由一个年轻貌美,娇气任性的太太变成了穷人,一贫如洗,造成悲剧,作者表达了对主人公进行了揭露和讽刺,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的法国社会现实,表达了对下层社会小人物的深切同情。

3.表现手法:本文构思精巧,安排了出人意料的情节和伏笔,前后呼应,使情节展开合情入理。

4.主要人物及性格:玛蒂尔德,贪慕虚荣,也有诚实,善良,吃苦耐劳的一面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1. 文学常识:选自《马克思恩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shitiku/10026.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