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苏轼,亦知人生要有别

苏轼诗词鉴赏 时间:2020-03-25

【www.myl5520.com--苏轼诗词鉴赏】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篇一:苏轼,亦知人生要有别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首诗并无很深曲的意思,应该是苏轼在赴任陕西凤翔府签判途中所作。漫长而寂寞的旅途也许是最适合作诗的时候,诗是写给苏辙的,或者可以算是有些家书的性质。作者只平常写来,而情味深长,形式上自然洒脱,极其流畅,转折自如,似寻常话语,娓娓道来。所以纪昀评此诗说:“前四句单行入律,唐人旧格;而意境恣逸,则东坡本色。”这首极其成功的作品标志着二十四岁的苏轼在诗歌创作上风格已经完全成熟,一个大诗人的风采初露端倪。宋代的另一位大诗人陆游谈作诗说,“大抵此业在道途则愈工……愿舟楫鞍马间加意勿辍,他日绝尘迈往之作必得之此时为多。”此诗或者正可为此语做一证据。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首诗的含义,知道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也许是不可少的。写这首诗之前一年嘉佑五年(1060),第二次出蜀赴京的苏轼兄弟因欧阳修等人的推荐,二人参加了“贤良科”的考试,苏轼获第三等、苏辙获第四等,这是极优异的成绩,因为一、二等都是虚设,而北宋开此科考试以来,苏轼之前仅有吴育获得第三等的殊荣。本来苏轼兄弟二人都应该得到官职,但是历来官场的波诡云谲种种黑暗在考试前后显现了出来。苏辙因为自己一件其实并不能够算是很重要的事情,受到一些人的攻击,然后虽被委任为商州推官,但负责草制的王安石拒绝起草,使委任被长期搁置。苏辙便索性以在京的父亲年老需人照顾为由辞去了官职。而这一次嘉佑六年苏轼远赴凤翔府,是他们的第一次远别,这以前兄弟二人一直生活在一起。此前这些年二人与父亲两次从蜀地赴京,参加科考,母亲去世,经历了不少事情,对于人生世事的了解已不再是当初年少初出蜀地之时。苏辙送兄远行,一直送到离京城

已经相当远的郑州西门外。然后独自踏上路途的苏轼在路上写了一首《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归人犹自念庭帏,今我何以慰寂寞。

登高回首坡垅隔,但见乌帽出复没。

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路人行歌居人乐,童仆怪我苦凄恻。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在之后的途中,苏轼收到苏辙寄赠的《怀渑池寄子瞻兄》诗,诗的全文是: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

这两首诗是必须引出的,因为它们和《和子由渑池怀旧》这首诗有直接的关系,想准确地理解这首诗的原意必须考虑到它们。

或者只有看到了苏辙的“共道长途怕雪泥”一语,才能更容易理解苏轼诗中的“应似飞鸿踏雪泥”,这我们才知道苏轼的“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正是由苏辙此语而生发。“人生到处知何似”,是问人,也是自问,它不是试图给到处漂泊的人生的意义找到一个正确完整的答案;因为那是不可能做到的,而且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做到,虽然我们永远在寻求这个答案;所以它只是问“何似?”

然后苏轼对自己问的问题给出一个答案:“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

那复计东西”。至此,宋诗中最为杰出的片断之一已然完成。有人说它把宋诗往往带有议论性的特点表现以极其完美的形式,可事实上它充满了形象性。这一片断中的比喻,不仅以它的形象生动而且以它的准确丰富令人赞叹不已。查慎行《苏诗补注》以为这个比喻是化用《景德传灯录》中一位禅师的话:“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迹之意,水无留影之心”,事实很可能并非如此。虽然是遭遇了些挫折,但这时候的年轻的苏轼是没有多少可能把一位禅师的语录这样多地放在心上的,这也许是由于一个较长的时期里对于人生深沉的感慨往往颇多近似的缘故。“人生到处”,正是人生长路漫漫,像什么呢?应该是像那年来岁往总是南北漂泊的飞鸿,在雪泥上方的空中飞翔来去,一次次落下,一次次飞起。每一次飞落,都只不过是偶然的时候在偶然一个地方的雪泥上留下些许痕迹而已,可是飞鸿自己哪里还会去计算考虑这一次次究竟是在往东还是在往西呢。人生道路上的艰难困苦,人生长路上的仓皇和无奈,原来就是这样的啊,“共道长途怕雪泥”。再想想仕途上的那些得失,其实又能算得了什么呢,还用得着“苦爱高官职”吗?。

而且就是人生路上留下的那些痕迹,又将会是怎样的呢?苏轼接着说道(也是回答了苏辙的“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原来才不过几年,先前的痕迹都已寥落如斯。当年认识的那位故人——那个老僧已经逝去了,骨灰盛放在一座新垒起的小塔里。兄弟二人曾经题诗其上的僧房的墙壁已经残破,字迹都已无从寻见了。就这么突然之间,漠漠人生长路上的那冷酷到几乎有些残酷的一面显现了出来,正是“人生要有别,岁月去飘忽”。多少人多少事,甚至是他们留下的那些痕迹,都是如此这般地逝去、离我们越来越远地逝去了。原来现实世界冷酷的一面是这样冷酷、是这样冷峻地向我们逼来,我们突然发现我们的人生其实有无限的渺茫和空虚,而我们对此几乎根本无能为力。而我们将能够怎样呢?是的,我们虽然对此几乎无能为力,但是我们还记得,是的,我们还记得。多少人多少生命都曾在、都在心中如此而说。在记忆之中,总有许多人、许多事情,依然清晰而生动,并且将永是清晰而生动。于是面对前路艰难,诗人忽然回首而望淡然从容说道:

你(苏辙)不用担心我会是“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 当年那次我们到渑池那道路的“崎岖”,那“路长人困蹇驴嘶”的情景,你还记得吗?原来就算是那些曾经让我们觉得有些艰难觉得有些困苦的事情,一些年后当我们的内心忆及之时,也会是那样地让人感到亲切而珍重,是苦涩里的甜蜜,是永恒的时光里永被珍存的记忆。现在的分别、现在所会遇到的艰难困苦,再过一些年看起来岂非也有可能是一样情形。漫漫人生路虽然艰难困苦,却也

总会有这样一些温暖珍存的回忆相伴,人生仕途的那些得失荣辱其实有什么值得太过在意的呢。这“此意”才是我们“不可忘”的啊。

因为人生也许永远无从摆脱漂泊和分别的苦楚,无从摆脱某些宿命般的艰辛和困苦,所以年轻的苏轼留给人们的这首杰作,也就有可能永远地为人们所传颂。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二:苏轼,亦知人生要有别

《苏东坡传》读后感 最近读完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这本被誉为二十世纪四大传记之一的力作,感触良多,收获颇丰。原著为英文写作,书名为《The Gay Genius》,我读的是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张振玉先生的译本。该书考证史料十分充足,文学色彩又很浓厚,以苏东坡一生的命运轨迹为主线,从执政、文学、诗词、书画、情感、佛道教等方面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的一生娓娓道来。书中还能不经意就见到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苏洵等历史大家的影子,仿佛坐着时光机穿过时光隧道,跟着作者穿越到了那个久远的时代„„ “竹杖芒鞋,一蓑烟雨任平生”。透过这句诗,我看到了一位饱经忧患的老人,在风雨人生中不屈不挠、坚毅前行的身影,这是我感受到的苏东坡人格最有魅力的地方之一。苏东坡的一生,充满了极度的戏剧色彩,是苦与乐并存的一生。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再不过如此了。他才气横溢,一生为官,但不断陷入政治漩涡和党派斗争,几度升迁、贬谪,从政40年,地方做官33年,朝廷7年;执政28年,被贬谪12年。最高官职与宰相职位仅一步之遥,期间也因“乌台诗案”险些丧命,一再流放至海角天涯琼崖岛,最终病死在返回中原的途中。但他一身正气,为官清廉,执政以“民为邦本”,处处念及老百姓的苦忧,为老百姓造福谋福利,致力于兴修水利、种茶、治病、扶贫济困等,深受地方老百姓的爱戴与拥护。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东坡年轻时就展现了一种豁达的哲学思想。尽管在遭受迫害时,他也生出“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之感。但他与生俱来的浩然正气,坚毅、进取、慈悲的人格精神,使他何时何地,都能苦中作乐。他酷爱陶渊明,甚至认为自己的前生就是陶潜,在他流放为农夫的期间,也创作了不少经久流传的田园诗,更是簇就了他文学上的登峰造极。“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尽显洒脱、超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此人重情重义,对兄弟、伴侣、朋友皆如此。苏轼、苏辙兄弟俩性格相异,但两人感情非比寻常,在患难一生中一直互相扶持。在苏轼的诗篇中,不少以子由为题,甚至往往为了子由,苏轼会写出最好的诗。如“苦寒念尔衣裳薄,独骑瘦马踏残月。路人行歌居人乐,僮仆怪我苦凄恻。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读来令人不禁动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是他在密州期间想念不能见面的子由而写下的。苏轼情感淳朴、真挚,为悼念亡妻王弗,他写下了“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无尽的哀思跃然纸上。除却妻兄外,苏轼一生中也是广交友,在他流放的过程中,处处有友人不顾朝廷施压给予他和家人生活上的照顾。有名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均是苏轼与友人共同游玩时而写下的,与友人对话佳句连连,“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充分展现了他豁达的哲学人生观。而我十分喜爱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也是苏轼与友人张怀明夜游承天寺留下的小记,人生有三两知己足矣。 苏东坡这一生,伴随着其在诗词、书画、哲学等方面的登峰造极,他的很多执政理念与行文风格在现代看来也是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时代性。那么,东坡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林语堂先生作了这样的概括:“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诗人„„”。嗯,这些还不够,在我看来,苏东坡身上还有着一股道德的力量,有着人性的力量,有着迷人的魔力,有着一股强大的浩然正气,能催人奋进,乐观前行。“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这就是他。他所具备的这些难能可贵的优秀品质,使他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光辉璀璨,让世人一直无比钦佩,怀念。即便东坡已离去多年,但读这本书,会让你感受到快乐与力量。

宋诗流变第八章
篇三:苏轼,亦知人生要有别

宋诗流变第八章--苏轼及其诗学思想

京华出版社

1998年版

盛宋时期,形成以苏轼为中心的文坛格局,有“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还有苏轼的一些朋友,如“三孔”(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三兄弟)、刘敞、李之仪、唐庚等等,形成了有宋以来空前的繁华。宏观大略地看,初宋以来一百余年的诗坛存在的意义,似乎就是为了这个时期的到来,就是为了这个时期的实现似的。

而苏轼更是盛宋的核心、顶点,是盛宋之盛,是顶峰中的顶峰,因此,又可以进一步宏观大略地说,盛宋的实现,其意义似乎就是为了苏轼的出现似的。

因为,苏轼的诗史地位不是一个宋代所能局限的,他是跨越时代的,是宏观诗史的一个巨大历史周期的里程碑,可以说,是11世纪以来直至整个封建后期的不可替代的诗碑。 苏轼的出现,即是诗史积淀的产物,特别是他的前辈王、欧、梅的铺垫,与他的同辈、后辈黄庭坚等诗友、门生的相互激发产生的,也是时代的、历史的产物,特别是宋代高度文化的产物;同时,苏轼也是个人的产物,是他独异的天资禀赋的产物,是特异的个人主体胸襟气格的产物。

独异的主体性是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局限他影响于后世的原因。宋代最大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的廊庙中,并没有对之顶礼膜拜的苏轼的神龛。这是苏轼的不幸,也是他的大幸。因为他的神龛已无形地铸立于诗史书帛中铸立于人们的文化品格中,已经近千年而不衰。 苏轼诗歌的一部分基因,通过黄山谷,影响于当世,虽然其中并无他个人的名分,而苏轼诗歌的本体,却越过他所生存的时代影响于未来。人们不在模仿江西,而没有人不知道苏轼。

所以,我们应该系统地研究苏轼诗歌的体系,以达到洞察宋诗的奥妙,宋文化的精髓。

第一节 苏轼生平与诗歌创作的分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宋仁宗景〖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卯时诞生于四川眉山纱觳行。

苏轼的生平与创作可以按以下四个时期来阐述:

一、初踏仕途与创作的发轫期

苏轼由于要应进士科考的原因,诗歌的创作较晚,一直到嘉佑四年,兄弟二人一举成名,名动京师之后的两年,在为母亲守制之后,返回京城的水路上,父子三人诗酒唱和,结集为《南行集》,标志了苏轼仕宦生涯的开始,也是苏轼诗歌创作的发轫,直到熙宁二年王安石法,都可以划入这段时期的范畴。

此段时期,苏轼涉世未深,诗歌的写作也限于江山景物、文物古迹,在凤翔时期,则写作了大量的人文题材的作品,如题画、品题书法等。

南行的舟船在苏轼《初发嘉州》的诗中启航,苏轼诗歌创作的航船也随之启动崐了: 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

锦水细不见,蛮江清可怜。

奔腾过佛脚,旷荡造平川。

......

比之苏轼后来的作品当然还不够成熟,但毕竟业可以说是出手不凡了。

《南行集》共载苏轼之作四十首,是苏轼集中最早的诗作。前一次出川入京,虽然也颇多人文景物,但无诗作留世,盖前次赴京赶考,尚无此闲心也。而此次兄弟皆已功名在身,前程似锦,更兼水路舟行,两岸风光,尽在目前。所以,《屈原崐塔》下吊屈子,《昭君村》前写昭君,更有许多奇异的三峡风光,如《江上看山》:

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气势雄豪,景物变幻,动静之间,颇富妙意。而结句“孤帆南去如飞鸟”,与李白之“轻舟已过万重山”,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此作在结构上尚有汉赋的痕迹,以前后左右上下为构图,毕竟为前期之作,不必苛求。

在江上的航行中,遇上一场大雪,三苏以此为诗题,限不以盐、玉、鹤、鹭、絮、蝶、飞、舞之类前人已用滥用熟的词汇来比喻雪,也不许使用皓、白、洁、素等惯用的形容词来形容雪花,在苏辙写后,苏轼用他的原韵写下:“青山有似少年崐子,一夕变尽沧浪髭”的名句,将两岸的青山比作一翩翩少年,一场大雪使他变成白发老者。在险境、难境中出奇,这是苏轼以后作诗的特点之一,被批评为“以才学为诗”、“以文字为诗。”此首已见这种特点的端倪。不过,只要诗作得好,显示些才学,戏谑于文字,又有何妨呢?它似乎更能合于知识分子的口味。

《南行集》四十首,尚多有摹仿痕迹,特别是学杜之习作较多,不过,诗神的车轮一旦启动,就不可抑止了。以后,诗词之作,伴随了苏轼终生。

嘉】六年十一月,在他放舟三峡吟唱《南行集》后两年时,他又踏上了赴凤翔任的征途。子由因父亲授职留京,不能无人照顾,也就留在父亲身边。兄弟俩有生以来第一次分手,恋恋难舍的心情可想而知。弟弟一直送哥哥送到郑州才打马返回,而哥哥也在迷离恍惚之中。目送着弟弟远去的身影,他的心也随着弟弟身影踏入归程。当弟弟的身影就要消逝在远方时,哥哥禁不住攀登上近处的高坡,再一次地凝望,终于,弟弟的身影就要全部消逝了,只有纱帽时隐时现,颤动在平野的坡垅之上。这就是苏轼著名的《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这篇名作,一般苏诗的选本,都以此诗为首篇,它标志了苏诗的成熟: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寞。

登高回首坡垅隔,但见乌帽出复没。

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路人行歌居人乐,童仆怪我苦凄恻。

苏轼,亦知人生要有别。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哥哥担心弟弟的衣裳太薄,想象着弟弟独自骑着一匹瘦马在寒冷的残月下前行。接着诗人又

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写路人、居人之欢乐,再从童仆的角度说自己的凄恻,再用“亦知人生要有别”的宽慰做一转折,接以岁月飘忽,时不我与的忧虑,跌宕波折,极尽摇曳之美。“夜雨萧瑟”句,是兄弟二人之间的典故。夏天在京城居住时,一夜风起雨作,苏轼正夜读韦应物的《与元常全真二生》诗,读至“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的诗句,不禁感慨今后之离合,兄弟相约,不要贪恋官场,要早享闲居之乐。从此,风雨对床,就成了兄弟二人秘密的盟约,即早日归隐的誓言。以后,他们的诗中又多次反复地提及,如子由诗:“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惊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苏轼《在东府雨中作示子由》:“对床空悠悠,夜雨今萧瑟。”苏轼刚出仕就恋归,并且,归隐的欲念成为他诗文的一大主旋律。

苏轼自首次出川赴京应举,到此时赴凤翔任上,六年时光,两次离乡,两次离京(一次奔丧,一次赴任),使苏轼感觉人生如踏雪之飞鸿,四处飘泊不定,又到处都留下自己生命的痕迹,他把这一感受写在赴凤翔任途中所作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一诗中,这是能标志苏轼为超一流大诗人的首篇诗作: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苏轼在凤翔任职3年,写了《凤翔八观》诗,•著名的题画诗《王维吴道子画》崐即在其中。这是以后元佑诗风的先河。

治平元年(1064),仁宗逝而英宗继位。治平时期甚短,也是苏家之多事之秋。苏轼十九岁时所娶之妻王弗与老父苏洵在此期间内相继亡故。

二、州守时期

当苏轼兄弟重返京师时,已是神宗熙宁二年(1069),整个国家都卷入了王安石变法的浪潮之中。苏轼被任为杭州通判,直至乌台诗案,历知密州、徐州、湖州崐。此十年时光,可以称为苏轼生平及创作的第二个时期。

此时期,苏轼在政治上较为激进,在创作方面,除了歌咏湖光山色的作品之外崐,也写作了大量的抨击新法之作,在艺术水平方面,由发轫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诗人以西湖风光、江浙山水为中心主题,写下了大量传世佳作,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等,已具有大家风范。

然而,苏轼并非脱离政治、流连山水的山水诗人,而是一位忧国忧民的政治家。“民本”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基础,这样,就势必与王安石以加强皇权、增加中央府库(以对国民加重赋敛为主要手段)为根本方针的变法发生冲突。这样,在他歌吟西湖风光的诗句里,就时时透露出他对社会的深沉思考和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辩。这一类的诗,开了后来哲理诗的先河。 这些或直露,或含蓄地抨击时事的诗作,埋下了诗人政治恶运的种子,在他转任密州、徐州之后,元丰二年(1079),苏轼四十四岁时,在他刚刚调到湖州(今崐浙江的吴兴)任上时,就被新贵们以作诗讥讽新法、讪谤罪逮捕入狱。同年八月十八日入御史台狱,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是御史监狱的代称。

三、黄州贬谪时期苏轼,亦知人生要有别。

苏轼在狱中,写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格调凄惋。十二月二

十八日,在经过130天的勘察后,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为官办民间团防组织之副职。宋代文人地位高,即使是罪犯,亦仍有一个虚职在身。

元丰三年正月初一,苏轼即奔赴贬所,二月至黄州。先寓居定惠院,随寺院的和尚起火吃饭,此时惊魂未定,再加上与和尚同住,所写之作品,皆凄冷孤高,似不食人间烟火语。五月迁居临皋亭,住江边之驿舍,比寺院略好些,但生活依然无着,遂于元丰四年,申请到了离城东不到半英里的块约十英亩的荒地,躬耕其中,并自号东坡居士。此即“东坡”之号的由来。次年二月,他在东坡山脚下,盖起了一座五房的堂舍,因是在雪中落成,因名“雪堂”。

黄州流放,不仅使苏轼成为了东坡,并且使苏轼的人生观念、艺术创作、审美情趣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变化,影响贯穿他的后半生,使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艺术史、思想史上真正意义的苏东坡。

诗案后的黄州贬谪生活,使苏轼从具体的政治哀伤中摆脱出来,重新确认和评价人生的意义。

苏轼在黄州住了四年零两个月,元丰七年三月改贬汝州(在京城所在的河南,说明朝廷对他的态度有所改善)。苏轼利用迁移的机会,先南下九江,与和尚诗友参寥一起游览了庐山,题写了《题西林壁》那首著名的哲理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颇合佛理禅思。

随后,奔赴筠州(今江西高安),看望了弟弟子由,然后折回北上,经金陵时,会晤了退休宰相王安石。是政敌却又是诗友的两位文坛巨匠这次相会甚为欢洽,两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王安石亦已被排挤出朝,闲居江宁,尽管他仍然受着神宗的眷顾,但两人的理想抱负同样以失败告终。两人谈诗论词,参禅悟道,至有钟山卜邻之约: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次荆公韵四绝》见《苏轼诗集》P1251)

四、元佑时期

元丰八年(1087),神宗病故,年仅十岁的小皇帝哲宗继位,由他的祖母(神崐宗之母)高太后垂帘听政。高太后原本就不同意儿子的所作所为,听政后,立即启用旧党,反变法派的著名领袖司马光回朝执政,苏轼被启用为登州(今山东蓬莱)崐太守。苏轼在这里仅仅逗留了五天,写下著名的《登州海市》诗。“海市蜃楼”极难见到,苏轼自己说是:“祷于海神广德王之庙,明日见焉。”不知是苏轼有特异功能,还是他的运气好,抑或只是幻觉、想象,总之:“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登州海市》)。虚虚幻幻,空灵飘渺。

苏轼于这方面颇为灵异,此一事例之外,他的另一首诗记载他曾经目睹过类似UFO的奇异经历,那是在熙宁四年(1071)十一月,苏轼在赴杭途中,•夜宿于江苏镇江金山寺上,山僧苦留他看晚霞落日。突然之间,在墨黑的夜空,出现耀眼的火光,照得满山通亮:“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椋。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苏轼在此四句诗下特意自注:“是夜所见如此”,可知是真见而非幻想。

哲宗元【元年(1086),苏轼回朝后,由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再迁翰林学士知制诰。这些都是接近皇帝的职务,由皇帝日常生活的秘书,转为中央政府的秘书长,最后,享有了翰林学士的荣衔,这是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荣衔,有些类似现在的院士,并且负责为皇帝起草

诏命文告。苏轼也就从罪人成为重臣,从诗人转为政治家。

然而,苏轼“一肚皮的不合时宜”。在政治上,他的民本思想与司马光所代表的上层官僚的意见相左,他认为应对王安石的新法存利去弊,不能一概否定,并进一步主张将以前变法时从民间重敛来的钱币还用于民。这些主张,必然与强大的上层官僚阶层发生矛盾。 与司马光等是政治上的矛盾,与二程(程颐、程颢)则是哲学、思想上的矛盾。从本质上来说,是东坡“任天而动”的性格及其追求个性独立的自由观,与旨在从伦理、道德、精神上强化封建统治的理学思想发生矛盾,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洛蜀党争”(二程为洛阳人,苏轼为蜀人)。

元】八年时间里,在太后的庇护下,苏轼官运尚好,但心情却“无日不在煎熬崐中”(王文诰《苏诗总案》语)。他进一步体味到个性束缚、人性扭曲的痛苦。此期间他以题画诗为代表作,如《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等。

五、惠州、儋州时期

元〖八年九日,高太后病死,哲宗亲政。苏轼比之黄州更残酷、更漫长的厄运降临了。 绍圣元年(1094),朝廷以苏轼起草制诰“讥刺先朝”的罪名,撤掉其翰林侍读学士(皇帝的教师)等职务官衔,先贬英州(广东英德),接着,在一个月内连续三次降官,最后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惠州在岭南,当时属瘴疠不毛之地,远非黄州内地可比。苏轼以六十岁老迈之身,流放岭南,由于有过黄州的经验,他崐的思想也更趋于成熟,他时时地用佛老的思想看待这一切,形成苏东坡式的顿悟和解脱。

随遇而安,成为东坡晚年贬谪生活的一大特色,他与当地百姓情深意笃━━苏轼与百姓的关系一直很好,这与他的哲学思想基础“民本”思想有关。但在惠州之崐前,他大多是从一个好官的角度,为百姓谋利,这表现在他与王安石派及司马光派两派的争论上,更表现在他在地方州守任上,为当地民众所做的好事。譬如他在徐州任上,遇到黄河决口,洪水直淹徐州城下,苏轼“庐于城上,过家不入”,奋战七十余日,终于保住了城池;在杭州任上时,则修浚西湖,现在杭州西湖仍有著名的苏堤,以纪念他的功绩。惠州之后,苏轼由官为民,这就更使他与民混然一体,他也在民众的生活、特殊的风俗中得到了乐趣。他曾写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食荔支二首》)

当权者感到苏轼太快活了,传说是由于苏轼的一首洒脱的诗引起的。•苏轼诗云:

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

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纵笔》见《苏轼诗集》P2203)

•当政者章子厚当年曾是苏轼的好友,如今却是东坡的政敌。他读到此诗,颇感不悦,说“苏子瞻尚如此快活耳!”于是有了再贬海南儋州的命令。

当时,苏轼“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他将家属留在惠州,只身携带幼子苏过过海,全家人痛哭决别。

七月,苏轼抵达儋州(今海南儋县)。生活之苦难,更超过黄、惠二州。初到时,暂租公房蔽身,公房年久失修,下雨时一夜三迁,当地官吏张中景仰东坡,派人稍加修葺,当局得知,将东坡逐出,并追究了张中的责任。东坡在桄榔林中自己动手搭茅屋,自命为“桄榔庵”。在庵中“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

苏轼颇能入乡随俗:“初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虾蟆缘风俗。”小耗子和蜜而食叫蜜唧,苏轼刚来时,闻之就吐,以后渐渐习惯,连同蛤蟆等都可以食用了。

东坡晚年之诗,愈老愈趋平淡,惠州时的和陶诗中的“新沐感发稀”,及此时所作的“有

浅论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篇四:苏轼,亦知人生要有别

苏轼,亦知人生要有别。

浅论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学生姓名:郭婷 学号:20030214366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

指导老师:张振龙 职称:教授

摘 要: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是一位杰出的文人。他受到了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影响。虽然苏轼一生坎坷,但是他从自身的生活经历出发对社会和人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将这种思考融入到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苏轼;旷达;乐观;人生态度

Abstract: On Chinese history of culture, Su Shi is distinguished one man of writers. He has accepted Confucian explaining the effect saying that three grow thought. He sets off from self's the experience living although Su Shi has bad luck all one's life, having carried out the thorough thinking on society and life , this is thought deeply and melting to enter the attitude creating middle to literature , showing Broad-minded , Optimistic life.

Key word: Su Shi; Broad-minded; Optimistic; Life manner

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是一位杰出的文人。他在当时文学创作的各个领域(诗,文,词,赋)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同时,他又是经历磨难最多,生活起伏最大的作家之一。但是历经宦海风波的苏轼看穿了社会和人生的一切,他对社会和人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将这种思考融入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一、形成的原因

苏轼作为宋代的文人,他接受了儒释道三种思想。儒家的兼济天下,经世致用;释家的虚静明达,智慧通脱;道家的清静无为,返朴归真。儒、释、道三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构成了一种文化心态上的统一互补,给中国古代文人深刻的影响。苏轼融合了三家思想,但是他并不是把互相矛盾的诸家教义简单的混杂在一起,而是在经过了他独立的选择和思考之后,兼取各家之长,并加以融会贯通,化为自己生命意识的一部分,进而表现出独特的人生态度。

苏轼对于人生的思考和看法,表现在他的诗《和子由渑池怀旧》中有如下名

、[1]( P113)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其意在表达人生行踪之无定犹如雪泥鸿爪一般飘忽偶然。诗文发自性灵,表现了带有普遍性的人生体验,蕴涵了深邃的哲理。而在词中,最为著名的则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四字,比起诗中的人生如“飞鸿踏雪泥”来,词中的“人生如梦”似乎显得更加透彻和格外沉重。尽管“浮生若梦”之类的话前人如庄子、李白等早就说过,但是苏轼词中的“人生如梦”非人云亦云的简单

抄袭或沿用,而是受儒、释、道多种思想的影响和从他自身的生活经历出发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所得。

据苏辙为苏轼所撰的墓志铭中说,苏轼的母亲程氏自幼就教育苏轼向东汉的良吏范滂学习,由于接受了儒家思想的熏陶,苏轼人生观的基点是“有所作为”的“入世”的思想,这种思想使他在政治生活中表现出明显的社会责任感和坚贞的道德操守。同时,苏轼又借助释、道的思想在他的一些作品中也表现出“人生如梦”的感触来。在他的《十拍子》中有“身外傥来都似梦,醉里无何即是乡”。

[2](P207)的诗句。其中的“傥来”和“无何乡”源于庄子。庄子在《缮性》篇中有“轩

[4](P264-265)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傥来,寄者也。”意思是说荣华高位并非真性本命,

不过是偶然得来或无意得来的暂寄之物。庄子《逍遥游》中有“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4](P14)《列御寇》篇中又云:“彼至人者,归精神呼无始,而甘瞑乎无何有之乡?”[4] (P557)苏轼深受道家的影响,在短短的两句之中,借用了《庄子》两个词语来表达他的“人生如梦,醉即吾乡”的思想。在他的《前赤壁赋》中有“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3](P91)的语句。当年曹操挥师南下,那千军万马和那火烧赤壁满江红的辉煌业绩,现今也早已灰飞烟灭和烟消云散了,那么每个普通人的微不足道的人生难道不是更加如梦似幻般的飘忽和渺茫?而“灰飞烟灭”四个字并非苏轼的妙手偶得,而是受释家思想影响的产物。苏轼词中屡见人生“如梦”、“如寄” (《西江月》:“须信人生如寄”[2](P199))之类的话语,就是吸收了佛、道思想并经过自己的一番感悟后产生的。

此外,从苏轼的人生经历来看:苏轼才华横溢,青年得志,苏轼平步青云并非难事。可谁料世路多艰,风波迭起。他的大半辈子却在宦海中跌了两大跟头,一次是被贬黄州,另一次是被贬到更远的岭南,差一点穷老送终于天涯海角的海南岛。命运对他这样的捉弄,加之生活遭遇的瞬息剧变,自然回引发他“人生如梦”的感触。除了在《赤壁怀古》中有“人生如梦”的词句外,在苏轼其他的《西江月》中也屡见相似的表达,如“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2](P199)等等。若要数其感触最深和悟性最高的词句便是《永遇乐》中的“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2](P211)他从燕子楼的人去楼空,徒存其名说起,推衍出这样一番人生道理:古往今来无数代人的离合遭遇和悲欢之情,说穿了不过是一连串旋生而又旋灭的梦境。可叹世人不明此理,因此只如大梦未醒。然而即便是梦醒之我,今日在此动情赋词,抒发浩叹。在后人看来,也不过是新梦一场或梦中说梦,所以清醒到这般地步,透彻到这般境界,苏轼的人生思考和感悟是非常深刻的。比起李煜在《浪淘沙》中“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5](P80)等主要因身世巨变所引发的“人生如梦”的感触来,苏轼的“人生如梦”就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哲理性。苏轼曾评论李煜词说:“李后主好书神仙隐遁之词,岂非遭罹多故,欲脱世网而不得者耶?”[6](P112)这个“欲脱世网而不得”在很大程度上说出了苏轼本人的精神苦恼:人生在世,极不自由,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具体情况如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shicijianshang/102747.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