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担当的古代名言

人生感悟 时间:2005-01-29

【www.myl5520.com--人生感悟】

勇于担当
篇一:担当的古代名言

勇于担当

古人云: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胸怀。一事当前,对工作、事业、任务、困难,敢于负责,勇于担当,这是使命所在,是强烈事业感的表现,是良好精神状态的反映。

勇于担当是一种境界。有境界自成高格。境界,就是人的“意识形态”,它是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境界就是一种风格、一种情操、一种态度。回看历史,屈原飘泊吟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一位心忧百姓、惦念祖国、憔悴诗人的境界;文天祥金声掷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一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的境界;范仲淹有一句名言:“为官公罪不可无,私罪不可有”,这就是为官勇于担当的境界。

勇于担当是一种责任。古人说:“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这讲的就是人的责任。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任何人都不能脱离责任而独自生存。尽责任,体现着生活的价值,映照着人生的意义。“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加价值。”领导干部要担当起事业的发展,担当起历史的使命,担当起民众的诉求。勇于担当的精神,是一种自觉的、自发的理性行为。

勇于担当是一种能力。人品是纯精髓,贡献是硬道理,毅力是铁保证,能力是真功夫。今日,形势逼人,催人、难人、压人,不解难题,不“争一流”,就有可能被形势落下、甩掉。如果等别人取得了经验,再去行动,就很难抢到好的发展机遇。机遇不等人,谁敢闯,有创新,能拼搏,谁能“在没有人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就是一名与时俱进的统领者。人生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昨天是历史,今天是现实,明天是未来。最为重要的是,总结昨天,认识今天,为了明天更美好。面对明天,懦夫屈服于决定的命运,匹夫变革眼前的命运,强者奋斗未来的命运。

领导干部,有多么大的担当,就有多么大的贡献。

无悔无怨的担当,这是一种政治品德的情怀。

勇于善于担当,这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取向。

坚守担当,就是坚守职责;忠诚担当,就是忠诚使命;奉献担当,就是追求事业的崇高。

演讲人:王震

2012-2-15

儒学名言名句寄语
篇二:担当的古代名言

儒学名言名句寄语

姚春鹏

朱熹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孔庙的门楹上写着说“德侔天地,道贯古今。”意思是孔子之德等同天地,孔子之道贯通古今。孔子儒学是伟大的人生指南,它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历久弥新。对于今天的大学生,同样具有启迪意义,是我们人生的生命之源,指路明灯。今拣择其精华,以飨读者。

一、论学

1、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论语·憲問第十四》所引名言皆出自《论语》,以下只注篇名) 儒学不是关于外物而是关乎人的学问,首先是关乎自己内在精神生命的学问,是“为己”之学。学儒学决不是为了用儒学的词句来装点门面,好为人师,炫耀自己的学问。如此则尚未入儒学之门。正如孔子所说:“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为政第二》)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他不事张扬,但对孔子的思想理解得最好。所以孔子赞其“回也不愚”。“古”、“今”,在这里不是时间概念。在古代思想家的思维结构中,古是指理想而今是指现实。现实的往往有不合理、不如人意之处,所以古人“褒古贬今”,并不是真的要回到古代而是要追求理想。

2、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学而》)

“学”是学习,而“习”是实践。“习”繁体作“習”,羽是羽毛,意为刚出生不久的小鸟练习飞翔,引申为实践。把学到的东西运用于实践之中,并获得成功,是快乐的事情。显然儒学具有重视实践的品格,当然主要是道德实践。所以“學而時習之”就是学习并实践道德,这是孔门的第一要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做思想精神的交流不也是快乐的事情吗?人不了解冒犯了自己而不愠怒,这是君子风范。由此可见,儒学对己重视内在的精神生活,对人有包容的心胸。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学而》)

我们已经知道孔门儒学是为己之学,其首要的为学方法就是时时的自我反省。曾子是孔子高足,它主张从“为人謀”、“與朋友交”和“傳”三方面反省自己,为人谋划是否做到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做到信实,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做到了温习。当然需要反省的还不止这些,在夜深人静时,我们当对自己的行为的当否逐一作出反省,这样才能进步。

4、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第四》)

这是反省的又一好例。

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为政》)

这是孔子对学思关系的辩证理解,符合认识的真理,具有永恒的价值。他得自孔子学问的实践。所以才有下文。

6、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憲問第十四》)

7、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第七》)

默默地记住,学习而不知满足,誨人而不知疲倦。这是孔子一生为师的写照,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8、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学而》)

好学的人不应过分重视物质方面的条件,应该向有道者学习,勤奋做事,谨慎言语。此名言当代青年尤当记取。有些人胸无大志,只知道追求物质生活,不知慎言敏事。这样,人生是不会成功的,也不会有幸福。古来多少仁人志士在困境中奋发,终成大事,载入史册;相反,多少纨绔子弟被历史淘汰,为人所不齿。

9、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述而第七》)

孔子的自画像。

1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第七》) 天道酬勤,不论天资如何,持之以恒,必获成功。《中庸》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11、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泰伯第八》)

学习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孟子曰:「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二、论志

12、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第九》)

志是成就事业的基石,古人云“心之所之曰志”。志立而不可变。

13、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述而第七》)

志既然如此重要,那么立什么志呢?立志于追求人生的大道。大道既立,当以仁德为依据,为指向,遨游于艺术的天地,才能保证成功。注意,这里的艺术是个广义的概念,指包括今天的艺术在内的一切技艺、技能。这是孔子教育培养学生的具体步骤、方案,也是今天青年学生成就完满人生所必须做的的。一个人必须有正确的人生目标,美好的德行,和应世的本领,才能有幸福的人生。

1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為政第二》)

孔子对自己一生志学向道,精神境界提升,最后臻于化境的描述。

三、论乐

15、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第六》)

儒学从根本上说是内圣之学,通过道德修养体认天道,达到与天同德,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处于这一境界中的人有永恒的快乐,这种快乐不是一时的感性的满足,而是精神的恒常之乐,这是儒学的最终目的和终极关怀。颜回之所以受到孔子的特别嘉许,正因为他不计物质生活的得失,哪怕在最艰难的生活状态下都不放弃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所以才能做到“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这就是后世理学家褒扬的“孔颜乐处”。因此,儒学的“学”与“乐”是统一的,学以致乐,乐以学得。明代理学家王阳明的弟子王栋有一首《乐学歌》云:“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论语》讲到乐的地方很多,如“山水之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点之乐”等等,学者当互参。

1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第六》)

认识、实践、快乐,生活的公式。

1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公冶長第五》)

我们知道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有着强烈的入世担当情怀,与道家的出世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但实际上入世担当在儒学体系中并不是最终目的,只是达到终极目的的手段,儒学追求的最终目的只是超越的精神自由。所以孔子时常发出一些感慨,如果道义在人间实在不能实现,我将泛舟海上,追求世外桃源的宁静之乐。

四、论君子

18、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君子、小人在周代原来是人的社会地位上的差异,君子属于今天所说的统治者的范畴,而小人则是被统治者的范畴。到了孔子那里其含义发生了改变,主要不是指地位的差异而是指道德水准的高低了。道德高尚者为君子;反之,卑下者为小人。其后君子、小人成了中国传统社会评价人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范畴。在《论语》中君子、小人对举的言说很多。这一名句是说君子待人周全厚道而不偏袒阿私,小人偏袒阿私而不周全厚道。类似的说法还有如下两句。

19、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顏淵第十二》)

20、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憲問第十四》)

君子矜持而不争斗,和群而不结党。

21、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里仁第四》)

君子关心道德境界的提升,敬畏国家的法律,小人营求物质利益、满足于获得实惠。

22、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里仁第四》)

君子追求道义,小人追求利益。这是君子、小人的根本分野。

23、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述而第七》)

君子道德高尚,心怀公义,彻悟宇宙人生之理,故心胸广大坦荡;小人道德卑下,只知私利,不明宇宙人生之理,故心胸狭隘,常处忧戚。

24、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憲問第十四》)

儒学为为己之学,故待人接物时出现问题多反思自我;而小人则从他人身上找原因。此为待人接物的要领,当记取,于人生必有大的裨益。

25、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憲問第十四》)

多练内功,增长才干,则实至名归,不用担心不为人知。此言对对治当今急功近利,浮躁之心甚有裨益。

2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顏淵第十二》)

君子乐观人之美,不愿见人之恶。一皆出于公义之心。

27、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泰伯第八》)

君子以道义为生命,可以托孤付国,临大难而不变节,这才是真正的君子呀!君子的献身精神是青年人学习的榜样。

2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泰伯第八》)

君子有远大的志向,追求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的提升直至生命的终结。

29、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顏淵第十二》)

君子以文章来聚会友朋,以朋友来辅助自己仁德的提高。青年人应该结交益友,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0、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憲問第十四》)

君子看重实际的行动,不以其言辞华美而推举一个人,也不以其人的地位或其他什么方面不如自己而废弃其合理的言论。

31、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里仁第四》)

慎言敏行

32、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雍也第六》)

质,先天的资质;文,后天的修养。先天不好的资质胜过后天修养,就是粗野;而过度的纹饰掩盖了质朴的天性则是虚浮。只有先天资质和后天修养配合得恰到好处才成为君子。

33、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子張第十九》)

远望之威严,靠近之温和,听其言辞严厉。这是君子美德的外在显现。

五、论仁、知、勇

34、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子罕第九》)

孔子认为成为君子需要具备诸多的美德,但以智、仁、勇最为重要,这就是“三达德”。具备“三达德”之人则不惑、不忧、不惧。对世界对人生有正确的认识,无论发生什么都能有正确的判断,不会困惑。具有仁爱之心,心胸坦荡则无忧愁。勇敢则无所畏惧。应该努力养成这三种美德。

35、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雍也第六》)

水性周流变通,智者智慧圆通,故乐水而动;山性安稳不动,仁者心性安宁,故乐山而静。智者如水而快乐,仁者如山而长寿。仁者智者是相较之言,不可拘执,上言智、仁、勇为三达德。分析开来智者、仁者有如此的分别。在个人以具备三德为上善。当然虽具备此三德,在每个人因天资不同也可能有所偏重。山水

习近平引用的名言
篇三:担当的古代名言

原标题:习近平引用的外国名言

严冰孙琳刘雯昕整理

《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1月26日第08 版)

2016年1月19日至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了沙特、埃及、伊朗和阿盟总部,展开今年首场重大外交行动。在访问中,习近平学贯中西、旁征博引的演讲和署名文章赢得了广泛关注与好评。外交部长王毅向记者介绍此访情况时说,此次历史性的中东之行是一次成功的深化传统友好之旅、谋求合作共赢之旅、促进地区和平和解之旅、推动各国和平与发展之旅。

上任三年来,习近平每逢出访,不仅经常采用中国古典名句,还时常引用外国经典名言。无论是谈合作、谈友谊,还是谈历史、谈机遇,习近平总能巧妙妥帖地援引到访国家本土话语,打破文化隔阂,促进文明互鉴,拉近与到访国家的距离,展示大国的形象与风采。

谈合作共赢

◆阿拉伯谚语说“独行快,众行远”,中国人常讲“朋友多了路好走”。

——2016年1月19日,在埃及《金字塔报》发表题为《让中阿友谊如尼罗河水奔涌向前》的署名文章

◆沙特有句俗语:“向急于求助的人伸出援手是最大的善行。”

——2016年1月18日,在沙特《利雅得报》发表题为《做共同发展的好伙伴》的署名文章

◆津巴布韦有句谚语叫做“一根柴火煮不熟萨杂”,中国人也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2015年11月30日,在津巴布韦《先驱报》发表题为《让中津友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芳华》的署名文章

◆越南有句俗语:“独木难成林,三树聚成山。”

——2015年11月5日,在越南《人民报》发表题为《携手开创中越关系的美好明天》的署名文章

◆非洲有句谚语,“一根原木盖不起一幢房屋”。

——2015年4月22日,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斐济有句谚语:“一颗花蕾将孕育出千百万个果实。”

——2014年11月22日,在楠迪同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并发表主旨讲话

◆毛利人有句名言:“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

——2014年11月19日,在新西兰《新西兰先驱报》发表题为《共同描绘中新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的署名文章

◆尼赫鲁先生也说过,印中走到一起是亚洲乃至世界的一件大事。

圣雄甘地说:“中国和印度是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同路人。”

——2014年9月18日,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

◆斯里兰卡谚语说,教人学会捕鱼,能使之永远不受饥饿。

——2014年9月16日,在斯里兰卡《每日新闻》报发表题为《做同舟共济的逐梦伙伴》的署名文章

◆蒙古国有“邻里心灵相通,命运与共”的谚语。

——2014年8月22日,在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的演讲

◆拉美解放者玻利瓦尔说:“拉美人民的团结并不是谁的别出心裁,而是不可逃脱的命运使然。”

——2014年7月16日,在巴西国会的演讲

◆阿根廷史诗《马丁·菲耶罗》中有这样一句话:“兄弟之道是团结同心。”

古巴民族英雄何塞·马蒂说:“团结是全世界的语言。”

担当的古代名言。

——2014年7月14日,在接受巴西《经济价值报》、阿根廷《国民报》、委内瑞拉国家通讯社、古巴拉丁美洲通讯社联合采访时表示

◆德国人说,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

——2014年3月28日,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

◆贵国总统贝尼托·华雷斯曾说过:“无论人与人还是国与国之间,尊重他人权利才能带来和平。”担当的古代名言。

贵国诗人阿方索·雷耶斯也曾说过:“唯有益天下,方可惠本国。”

——2013年6月5日,在墨西哥参议院的演讲

◆普京总统讲过:“俄罗斯需要一个繁荣稳定的中国,中国也需要一个强大成功的俄罗斯。”

俄罗斯有句谚语:“大船必能远航。”

——2013年3月23日,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

谈友好互信

◆胡志明主席说:“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

——2015年11月6日,在越南国会的演讲

◆提起中国和越南,说到中越关系,我们都会想起那首两国民众耳熟能详的歌曲“越南—中国,山连山、水连水”,“共饮一江水,早相见、晚相望,清晨共听雄鸡高唱”。

——2015年11月5日,在越南《人民报》发表题为《携手开创中越关系的美好明天》的署名文章

◆白俄罗斯有句名言:“友谊和兄弟之情胜过所有的财富。”

——2015年5月8日,在白俄罗斯《苏维埃白俄罗斯报》发表题为《让中白友好合作的乐章激越昂扬》的署名文章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巴基斯坦伟大诗人伊克巴尔就写下了“沉睡的中国人民正在觉醒,喜马拉雅山的山泉已经开始沸腾”的诗句,赞扬和声援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2015年4月21日,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

◆在巴基斯坦,有这样一句乌尔都语诗歌:“朋友的美好形象,就在我心的明镜之中,稍一低头,就能看见。”

——2015年4月19日,在巴基斯坦《战斗报》和《每日新闻报》发表题为《中巴人民友谊万岁》的署名文章

◆一踏上中国的土地,泰戈尔就说:“我不知道什么缘故,到中国就像回到故乡一样。”在离开中国时,他伤感地说:“我的心留在这里了。”

——2014年9月18日,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

◆巴西人说,友谊就像葡萄酒一样,时间越久越好。

——2014年7月16日,在巴西国会的演讲

◆韩国古代诗人许筠写下的“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的诗句,完全可以用来形容中韩两

国人民友谊。

——2014年7月4日,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的演讲

◆有一个法国作家说,朋友看朋友是透明的,他们彼此交换生命。

——2014年4月1日,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印度尼西亚人民常讲:“金钱易得,朋友难求。”

那是2006年10月,苏西洛总统来到中国广西出席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会议间隙,他在漓江上产生了创作灵感,提笔写下了一首优美的歌词:“快乐的日子,在生命中不断循环,我与伙伴,共同度过那美好时光。”

——2013年10月3日,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

◆拉美有句谚语:“朋友要老,好酒要陈。”

——2013年6月5日,在墨西哥参议院的演讲

谈铭记历史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世长存。”俄罗斯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世界人民也永远不会忘记。

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说过,“如果丧失对历史的记忆,我们的心灵就会在黑暗中迷失”。

——2015年5月7日,在俄罗斯《俄罗斯报》发表题为《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署名文章

◆德国文学家莱辛说,历史不应该是记忆的负担,而应该是理智的启迪。

贵国前总理勃兰特曾经说过:“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

——2014年3月28日,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

◆哈萨克民族有一句谚语:“一片土地的历史,就是在她之上的人民的历史”。

哈萨克斯坦伟大诗人、思想家阿拜·库南巴耶夫说过:“世界有如海洋,时代有如劲风,前浪如兄长,后浪是兄弟,风拥后浪推前浪,亘古及今皆如此。”

——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担当的古代名言。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写到:“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

——2013年3月23日,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

谈抓住机遇

◆1942年到1943年,胡志明主席在中国从事革命活动期间,写下了“登山登到高峰后,万里舆图顾盼间”的诗句。

——2015年11月6日,在越南国会的演讲担当的古代名言。

◆培根说:“黄金时代在我们面前,而不是身后。”

——2015年10月21日,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的演讲

◆莎士比亚说:“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2015年10月20日,在英国议会的讲话

◆中国人常说“只争朝夕”。西方人则讲究“行事要趁机会好”。

——2015年9月22日,在中美省州长论坛上的讲话

◆基辛格博士在其著作《世界秩序》中说:“评判每一代人时,要看他们是否正视了人类社会最宏大和最重要的问题。”马丁·路德·金先生也说过:“做对的事,任何时机都是好时机。”

——2015年9月22日,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

谈到访国家

◆埃及谚语说:“比时间永恒的是金字塔。”在我看来,最永恒的是埃及人民崇尚变革、追求自由的伟大精神。

——2016年1月21日,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演讲

◆“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16年前,我第一次访问埃及时,实地看到古代埃及人民把周期泛滥的洪水转化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体会到尼罗河是孕育埃及文明的母亲河,也由衷赞美埃及人民智慧和力量。

古代埃及人这样赞美尼罗河:“你从大地涌出,奔流不息。”

——2016年1月19日,在埃及《金字塔报》发表题为《让中阿友谊如尼罗河水奔涌向前》的署名文章

名言警句
篇四:担当的古代名言

谈合作共赢

◆阿拉伯谚语说“独行快,众行远”,中国人常讲“朋友多了路好走”。 ——2016年1月19日,在埃及《金字塔报》发表题为《让中阿友谊如尼罗河水奔涌向前》的署名文章

◆沙特有句俗语:“向急于求助的人伸出援手是最大的善行。”

——2016年1月18日,在沙特《利雅得报》发表题为《做共同发展的好伙伴》的署名文章

◆津巴布韦有句谚语叫做“一根柴火煮不熟萨杂”,中国人也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2015年11月30日,在津巴布韦《先驱报》发表题为《让中津友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芳华》的署名文章

◆越南有句俗语:“独木难成林,三树聚成山。”

——2015年11月5日,在越南《人民报》发表题为《携手开创中越关系的美好明天》的署名文章

◆非洲有句谚语,“一根原木盖不起一幢房屋”。

——2015年4月22日,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斐济有句谚语:“一颗花蕾将孕育出千百万个果实。”

——2014年11月22日,在楠迪同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并发表主旨讲话

◆毛利人有句名言:“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

——2014年11月19日,在新西兰《新西兰先驱报》发表题为《共同描绘中新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的署名文章

◆尼赫鲁先生也说过,印中走到一起是亚洲乃至世界的一件大事。

圣雄甘地说:“中国和印度是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同路人。”

——2014年9月18日,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

◆斯里兰卡谚语说,教人学会捕鱼,能使之永远不受饥饿。

——2014年9月16日,在斯里兰卡《每日新闻》报发表题为《做同舟共济的逐梦伙伴》的署名文章

◆蒙古国有“邻里心灵相通,命运与共”的谚语。

——2014年8月22日,在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的演讲

◆拉美解放者玻利瓦尔说:“拉美人民的团结并不是谁的别出心裁,而是不可逃脱的命运使然。”

——2014年7月16日,在巴西国会的演讲

◆阿根廷史诗《马丁·菲耶罗》中有这样一句话:“兄弟之道是团结同心。” 古巴民族英雄何塞·马蒂说:“团结是全世界的语言。”

——2014年7月14日,在接受巴西《经济价值报》、阿根廷《国民报》、委内瑞拉国家通讯社、古巴拉丁美洲通讯社联合采访时表示

◆德国人说,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

——2014年3月28日,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

◆贵国总统贝尼托·华雷斯曾说过:“无论人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lizhi/13099.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