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科学家将50个学生随机分成两个ab班级,交给同一个老师教

科学课件 时间:2020-09-24

【www.myl5520.com--科学课件】

心理学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篇一: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科学家将50个学生随机分成两个ab班级,交给同一个老师教

心理学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潢川幼儿师范学校 周玉梅

班级管理主要是对学生的管理,对学生的管理就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进行管理。所以,从本质上来说,班

级管理的实质就是对学生心理的管理。而要确实做好班级心理管 工作,心理学的理论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下面我就谈谈心理学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一、期望理论

定义:北美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Victor H.Vroom)于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中提出来的激励理论。

1、期望理论的魔力---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对一所学校的小学生进行智力测验。测量后告诉教师们说,班上有些学生属于大器晚成(lateblooming)者,并把这些学生的名字念给老师听。罗森塔尔认为,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可望得到改善。自从罗森塔尔宣布大器晚成者的名单之后,罗森塔尔没有和这些学生接触过,老师们也再没有提起过这件事。事实上所有大器晚成者的名单,是从一个班级的学生中随机挑选出来的,他们与班上其他学生没有显著不同。可是当学期之末,再次对这些学生进行智力测验时,他们的成绩显著优

于第一次测得的结果。

2、罗森塔尔效应给我们的启示

为什么这些资质一般的学生会表现得如此优秀呢?一是他们在老师的期待中认为自己真的具有超过常人的潜能,要把这些潜能表现出来,自然就会加倍努力;二是老师也认为他们蕴藏的潜能不同一般,对他们也会

另眼相看,有意无意地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照顾他们。这样,这些学生在自己内在的动力和老师的外力作用下,奇迹般地成为了真正的“佼佼者”,这就是期待效应的神奇之处。

这个例子使我想到了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会有优秀生和差等生之分,这里固然有学生先天个体差异和后天因素,如学习习惯、学习基础等方面的原因,但我们班主任和老师对他们的态度是不是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呢?我们给那些优秀生什么?是表扬,是鼓励,是对他们取得优异成绩的期待;而给予差等生的又是什么,是批评,是训斥,是挖苦讽刺。优秀生在老师的每一个关爱、期待的眼神和微笑中,他们感受到的是温暖、幸福,在老师的希望中,他们怎能不信心百倍,加倍努力,越来越优秀;差生在老师的眼中看到的是冷漠、失望,感受到的是老师的漠不关心。他们经常受到的是班主任和老师的批评,得到的是消极的信息和暗示,他们会认为自己真的很笨,原有的信心也会一点点丧失殆尽,对学习完全失去兴趣,成绩下降也就可想而知了。老师对学生态度不好,学生对老师肯定也会敬而远之,甚至与老师产生敌对情绪,用违反纪律来对抗老师。

后进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貌似坚强的他们其实有一颗更加脆弱的心灵。他们很多时间都是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冷遇,如果老师能真的给他们一些理解、宽容、表扬和鼓励,把期待的信息传递给他们,他们会比那些优秀生更容易受感动,他们经常受伤的心灵就会很快康复,迸发出的能量也许是我们所不能估计的。

二、“破窗理论”的启示

1、什么是“破窗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曾进行过一项有趣的试验: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其中一辆原封不动地停放在一个中产阶级

社区;而另一辆则摘掉车牌、打开顶棚,停放在相对杂乱的街区。结果,停放在中产街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还完好无损;而打开顶棚的那一辆,不到一天就被偷走了。于是,詹巴斗又把完好无损的那辆汽车敲碎一块玻璃,结果刚过了几小时,这辆汽车就不见了。

以这项试验为基础,美国一研究犯罪心理学家提出了“破窗理论”。他们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

完好的东西,便没有人去破坏;而破坏了的东西,就会遭受更大的破坏。没有“窟窿”的时候,没有人去钻“窟窿”;而一旦有了一个“小窟窿”,就会有一群人一起去把它变成“大窟窿”。这种奇怪的“破窗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出现。

干干净净的墙上,突然有人贴了一张广告。结果不出几天,这面墙上就会出现大大小小许多的广告。

住宅区的草地上本来并没有路,后来有人从上边抄近走,于是时间不长,这片草地就有了一条不少人都走的路。

可见,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也可以改变人。在班级管理中“破窗”的出现,会助长了学生的四种心理:

第一种是“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班风不好,坏现象没人管,大家对班级的信任度就会随之而降低,违反纪律等现象也会逐渐增加。

第二种是“弃旧心理”。既然已破废,既然没人管,那就随它去吧。 第三种是“从众心理”。纪律是大家的纪律,班级是大家的班级,别人可以不遵守,我也可以。

第四种是“投机心理”。“投机”是人的“劣根性”之一,尤其是看到有机可乘或者投机者占到“便宜”的时候。

所以班级管理也是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任何一扇“破窗”的出现,都会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这种无序感会成为引发违规的一种导火线,带动大片的违纪现象。

当然,“破窗理论”也不是没有破解的方法。威尔逊和凯林在提出这个理论的时候,就指出了它的必要前提,那就是“没有及时修复”。也就是说,只有在“破窗”没有得到及时修复的时候,“破窗理论”才会应验。如果对于这样的“破窗”啥时出,啥时修,出一扇,修一扇,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我们岂不就可以“高枕无忧”?!

2、破窗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

(1)要尽力营造班级和谐融洽的教育氛围。和谐融洽的教育氛围包括班级具有正确的班级舆论导向、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激发活力的竞争机制、有坚强的班级领导核心。作为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中,要千方百计打造班级和谐融洽的教育氛围,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有利的环境。

(2)要防微杜渐,严格要求学生,作为班主任要及时修补班级出现

的漏洞,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习惯。避免因“破窗”的

出现引发大片的违纪现象。

总之,班级管理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我们要勤学习,勤总结,才能获得进步,获得成长。

心理学实验
篇二: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科学家将50个学生随机分成两个ab班级,交给同一个老师教

第七章 情绪情感

【实验举例】

生活、变化和应激

每个人都知道应激这个概念。对大多数人而言,应激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尽管给应激下定义并不容易,但我们可以冲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待它,即应激是情绪的极端形-式。以此而论,季度的恐惧、愤怒、悲哀,甚至是快乐都可能产生应激。请思考一下你最近处在严重应激下的情形:那种可能会持续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应激。例如,你不得不搬到一个新的城市去住,你必须打一场官司,你与另一个人的关系出现了危机,你变换了工作,或是失业了,或正经历着其他使你倍感压力的变化。你明白我所指的应激状态---它往往持续一段时间,而你则不得不时时应对它。你会如何面对应激状态?你能得心应手地应对它吗?你是否发现它正威胁着你的健康?

应激与疾病的关系是本节,也是托马斯 霍尔雷姆的这篇著名论文所关注的焦点,请你仔细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你认为应激与疾病有关系吗?我敢打赌你会非常自信的回答:“是的!”但是,如果我在二三十年前向人们提出同样的问题,仅有一小部分人会给出肯定的回答。与此同时,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心理学和医学界的研究人员共同合作,为应激与健康之间存在的相关提供了非常有力的证据,并且在认识和干预应激状态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行为科学领域,关注该问题的人被称为健康心理学家,你是否注意到刊登霍尔姆斯和瑞赫这篇文章的杂志主要是关注身心疾病的。身心疾病主要是由心理因素而非生理因素所导致的健康问题。不应把身心疾病患者与那些幻想自己正遭受着疾病折磨的疑病症患者混为一谈。

健康心理学家所做的很多研究业已证明,在生活中,当人们必须做出某种重大的内在心理调整,以适应某种外部变化时,其患病机率将相应地上升。我们称这些外部变化为生活应激。生活应激的程度会随时间而变化,或许在过去或限制的某一段时间内,很多变化连接发生,而在另一些时候,你的生活状态则保持相对稳定。沈国应激还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在生活中你所遭遇的变化的多少与别人的并不相同。因此,如果我问你,在过去的一年里你经历了多少生活应激时,你将如何回答,很多,不多还是中等,这些模棱两可的判断对那些致力于研究应激与健康的关系的科学家们来说是没有多大用处的。所以,对于该领域的研究人员而言,必须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测量生活应激。

显然,研究者不可能把人们带到实验室里,使他们面对生活应激事件,并使某种疾病在短时间内发生。首先,这种做法是不道德的;其次,它也不可能代表应激在真实生活中发挥作用的过程。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霍尔姆斯和瑞赫决定编制一个书面量表以测量生活应激。他们认为,以前对个体的应激水平的测量尝试仅仅停留在确定应激事件的数量和类型上。他们提出,我们应沿着上述研究路线继续探索以寻找一种测量各种生活应激时间所产生的不同应激程度的方法。这一观点背后的真正意图是:如果能编制出这样一种测量工具,那么它将把某个人的生活应激换算成一个分值,并将这一分值与他(她)的健康状况联系起来。

方法

霍尔姆斯和瑞赫根据他们的临床经验,编制了一个由43项生活事件组成的量表,这些事件一般能使人们达到应激状态,因为他们均需要人们做出心理上的调整来加以适应。研究者将量表分发给394名被试,要求他们给量表上锁列出的每一项应激事件打分。以下是施测时研究者读给被试听的部分指导语内容:在打分时,请利用你已有的经验做大。这些经验指的是你的个人经验以及那些你从别人那里学来的经验。有些人比别人能更好地适应周围的变化,有些人只对特定的应激事件难以适应或易于适应。因此,对于每个应激事件,请你给出你认为适应它所需要的平均水平,而尽量不要以极端情况打分,在表中我们已给“结婚”赋了一个任意值500,在你评估其他的生活应激事件时,请问一问自己,这件事情所需要作出的调整时比结婚更多些还是少些,所要花费的时间是更长些还是更短些?

如果我们将《社会在适应评定量表》的问题。作者进一步指出,如果我们将《社会在适应量表》中所描述的西方对应激的定义强加给其他文化的人们,那么我们便无法为世界上大多数人提供一幅有关应激的本质和体验的确切图景。例如,对于那些处于集体文化中的人们而言,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与诞生《社会在适应评定量表》的西方个人主义文化相比,或许前者感受到的生活应激更少,也可能将另一些完全不同的生活事件看做应激之源。

13所想即所得 期望效应 可用于“观察者偏见”举例子

我们对于自我实现预言都很熟悉。这一概念的表现方式之一就是,如果我们预期某一事物将以某种方式发生,我们的期望就会倾向于让它变为现实。自我实现预言是否在生活中以预言方式真实存在,这还有待于人们的科学研究,但是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在某些领域这的确是事实。

早在1911年,自我实现预言这一问题便引起了心理学家的注意,这与针对“聪明的汉斯”的研究有关。聪明的 汉斯是冯奥斯登先生的马,它因为能认字、拼写、解答数学问题而远近闻名。在解答数学问题时,它用前掌击地的次数代表问题的答案。对此,自然会有很多怀疑者,但专家组对它的能力进行测试后发现,没有冯奥斯登先生的提示,马也能真实地表现这些能力。但是马怎么会有相当于人的智力程度呢?心理学家冯斯特进行了一系列仔细的实验研究后发现,汉斯实际上是从提问者无意识的表现中获得细微线索的。例如,当人们问完一个问题以后,一般都会低头俯视其前掌等待它的答案。当它前掌敲击的次数接近正确答案时,提问者就会微微地抬起眼睛或头,期待着马完成它的解答,汉斯已对提问者的这些细微动作形成了条件反射,它会利用这种线索并得出正确的回答。

接着,你可能会问这匹诡计多端的马怎么会与心理学的研究有关呢?对聪明的汉斯的研究指出了一种可能性,即观察者经常带有某种特殊的期望或偏爱,会使他们在研究中无意识地给被试发出某种隐蔽的信号。这些信号就可能使被试按照与观察者的偏爱相一致的方式作出反应,从而证实观察者的预期。所有这一切归根结底就是:实验者总是期望,经过她或他的科学处理,一名或一组被试与其他人相比就会产生某种特殊的行为。实际上,这只是实验者自己有倾向性的期望所导致的结果,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如果事情真是如此,那么实验便是无效的。这种对心理学实验效度的影响被称为“实验者期望效应”(experimenter expectancy effect).

研究这一方法论问题的先驱,罗伯特 罗森塔尔用心理学实验证明了实验者期望效应的存在。他利用正在进行学习与条件反射课程学习的心理系的学生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在此期间这些学生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被试。罗森塔尔告诉其中 一部分学生他们将要使用的是经过特殊方式喂养的有较高智力水平的“聪明老鼠”,他们能快速学会走迷津;而告诉另一些学生他们将要使用的老鼠在学习迷津时比较迟钝。然后,学生们开始训练老鼠完成各种技能,其中包括走迷津。与得到愚笨鼠的被试相比,得到聪明鼠的被试所报告的他们的老鼠所需要的学习时间明显较短。事实上,分配给两组学生的那些老鼠都是标准的实验用鼠,且这些老鼠都是随机分配的。这些学生并不是在说谎或者是故意歪曲实验结果。他们在训练动物时对动物施加的影响显然是无意识的。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科学家将50个学生随机分成两个ab班级,交给同一个老师教。

一系列的实验结果说明,实验者期望效应对科学研究的威胁显然是存在的。训练有素的研究者会使用更严谨的实验程序来避免类似的期望效应(例如使用“双盲”实验,在这种实验中,与被试接触的实验者根本不知道研究假设。)

此外,罗森塔尔还谈到在实验室以外,类似的偏见和期望也可能会出现,如在学校的课堂上。因为那些公立学校的教师一般不会有机会了解期望作用的危害,也不了解它会对学生的潜能产生多大的影响。毕竟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在一年级时就可以拿到学生的IQ分数。

这些信息会不会使教师对不同学生产生带有倾向性的期望,并因此使他们无意识地区别对待“聪明”的学生?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么这公平吗?这些问题构成了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的研究基础。

理论假设

当这种期望效应出现在实验室以外的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交往中时,罗森塔尔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希腊神话中,雕塑家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他创作的女神像。我们更熟悉的是现代剧作家萧伯纳的作品《皮格马利翁》。罗森塔尔怀疑,在小学教师得到学生的某种信息时,他们或多或少地会对学生的潜能产生某种期望,这种期望会使他们无意识地对那些可能会成功的学生的行为表现给予一些鼓励和鞭策;使这些学生产生自我实现的预期,变得更加出色。当然,这似乎是以牺牲那些教师对其期望不高的学生为代价的。为了检验这些理论假设,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雅各布森与一所小学(称为橡树学校)取得合作,这所小学位于某个大城镇的中低阶层生活区。

方法

开学初,在橡树学校工作人员的配合下,研究者对一到六年级的所有学生进行了IQ测验(一般能力测验,简称TOGA)。选择这个测验的原因在于,它属于非文字测验,学生的分数不依赖于先前接受的阅读、写作和算术技能等方面的训练。而且一般而言,橡树学校的教师对此项测验并不熟悉。研究者告诉教师,学生们所接受的是“哈佛应变能力测验”。在此情况下,这种隐瞒很有必要,其目的是让教师对学生产生一些期望,而这正是该实验成功的必要因素。研究者还进一步对教师解释道,该测验的成绩可以对一名学生未来在学术上是否会有成就做出预测。换言之,他们是要让教师相信在测验中获得高分的学生,其学习能力在未来的这个学年中将有所提高。实际上,这个测验并不具备这种预测能力。

在橡树学校,总共有六个年级,每个年级有三个班,每班有一名班主任,共18人(16女,2男)。每位班主任都得到了一份名单,上面记录着本班在哈佛测验上得分最高的前20%的学生,以便老师们了解在本学年里那些学生具有发展潜力。但是,下面才是本研究的关键,即教师所得名单中的前十名学生是被完全随机地分配到这种实验条件下的。这些学生和其他学生(控制组)的唯一区别就是,教师以为他们(实验组学生)会有不同寻常的智力得分表现。

接近学年结束时,研究者对所有学生再进行了相同的IQ测验(即TOGA),并计算出每个学生IQ的变化程度。通过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IQ变化差异的检验可以看出在现实情景中是否也存在期望效应。

结果

图1显示了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IQ提高情况。综合全校的情况来看,那些被教师以为智力发展会有显著进步的学生,其IQ平均提高幅度显著高于控制组的学生(分别为12.2分和8.2分)。然而,对图1进行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这种。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提出了另一种处理一、二年级数据的方法,更有效也更具说服力,其所得结果参见图2.图2向我们展示了魅族学生中IQ成绩分别提高了10分、20分、30分的人数比例。

在这项早期的研究中,研究者得到了两个主要的研究发现:一是已在正式实验室情境中被证明了的期望效应,也会在非正式的现实生活情境中起作用;二是这些作用在低年级中表现得更明显,而在高年级中几乎不存在,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讨论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科学家将50个学生随机分成两个ab班级,交给同一个老师教。

正如罗森塔尔根据他以前的研究所猜测的,教师对学生行为的期望转化成了学生的自我实现预言。“当教师期望某个孩子的智力水平会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时,这名学生的智力真的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请注意,图中报告的数据是每个年级三名教师所教的三个班级的平均成绩。很难想象除了教师的期望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理由可以解释学生在IQ分数上的差

异。

此外,对高年级学生而言,自我实现预言的作用似乎并不明显,罗森塔尔认为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是很重要的。在本文和一些后续论文中,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对此提出了如下几种可能的解释:

1.低年级儿童的可塑性一般较高年级儿童更强。如果事实确实如此,那么研究中低年级儿童变化更大也许仅仅是由于他们比高年级儿童更易变化。与此相关的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即使低年级儿童并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但教师也会认为他们是有这种特性的。如果单是这种想法,就足以令教师对学生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从而产生不同的结果。

2.小学低年级学生还未能在老师的心目中形成牢固的印象。换言之,如果教师没有对学生的能力形成某种认识,那么研究者所说的那种期望就会产生更重要的影响。

3.在教师把对学生表现的期望传递给学生时,他们在不经意间使用的微妙方式更容易影响和带动低年级的学生。

根据这种解释,如果教师相信某些学生能获得智力上的提高,那么她对待各年级的这种学生的方式可能是相同的。但也许只有低年级儿童的成绩会受到教师对待他们的特殊方式的影响,这些方式包括她对他们所说的一些话,说话时特殊的语气,她的眼神、姿势和与学生的身体接触等。

4.低年级教师向学生传递期望的方式与高年级教师不同。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没有推测,如果确实存在这种情况,那这些差异可能会怎样。

研究发现的意义和后续研究

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在橡树学校的研究发现的真正意义在于,它表明教师的期望效应对学生的在校表现会产生长期的潜在影响。它直接引出了在当今心理学和教育学中非常有争议的一个话题:IQ测验的公平性问题。我们稍后再回到这个问题上进行一番讨论,但首先我们要来探讨几项又去的后续研究,这些研究考察了教师是如何在不经意间向他们认为有较大潜力的学生传递他们的期望的。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对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师生互动情况进行了录像,研究者告诉教师其班里的某些学生极为聪明(这些所谓的“聪明”学生其实是从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的。)仔细观看录像我们就会发现,在很多细微之处,教师都表现出对“聪明”学生的偏爱。他们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微笑,更多的眼神交流,对这些学生的课堂回答给予更多的赞同。研究者还指出,这些在教师心目中存有较高期望值的学生更喜欢学校生活,更乐意接受教师对其错误的建设性批评,并更努力地对此进行改进和提高。该项研究及其他的一些研究的结果表明,虽然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不是学生在校表现的唯一决定性因素,但它的影响不仅仅限于IQ成绩。

假设你是一名小学教师,你的班级中有20名学生。在开学的第一天,你收到了印有每个学生IQ成绩的名册。你发现这些学生中有5人IQ成绩超过145分,可以归入天才的行列。你认为你会像对待其他学生那样对待他们吗?你认为你对他们的期望会与你对其他学生完全一样吗?你对他们的期望与你对另外5名IQ成绩低于正常值的学生的期望会有所不同吗?如果你的回答是你对他们的处理和期望将完全相同,我敢打赌你是错的。事实上,不可能完全相同。如果你对期望变成了他们的自我实现预言,那么这对有些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现在我们来考虑一下另外一点,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假设印在你的名册上的IQ成绩是错的,错误分数产生的期望有利于某些学生而不利于其他学生,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可能也是不道德的。这是当今激起人们对IQ测验进行争论的主要因素之一。

很多年来,对IQ测验始终存在着这样一种指责,即用于评价学生智力的标准化IQ测验中包含着种族和文化偏见。不少人认为,这些测验的设计者是中上阶层的白种男性,因此测验中包含着一些其他种族的人们未曾接触过的思想和信息。在美国,少数民族儿童在这些测

验上的得分要低于白人儿童。如果我们认为,这些孩子与白人孩子相比智商较低,那将是非常可笑的,所以,他们之间的分数差异只可能源于测验本身。但依照传统做法,自幼儿园开始直至12年级,教师们总能得到所有学生的IQ成绩。如果你仔细想一想这一与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的研究相关的现象,可能就会发现潜在的危险情境正在出现。除了在学校里学生们可能会被以IQ成绩分类外,教师会以这些可能带有偏见的信息为依据,下意识地对学生产生某种期望,从而使学生产生不当的自我实现预言。支持这种观念的论据很有说服力,这使大多数州都延缓使用IQ成绩测验;只有这些测验被证实不存在偏见后,测验分数才能得以使用。

近期应用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科学家将50个学生随机分成两个ab班级,交给同一个老师教。

由于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的研究工作,教师期望效应对于学生表现的影响已经成为我们在理解教育过程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此外,罗森塔尔的“人际期望”理论已在除教育领域之外的其他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2002年,罗森塔尔本人利用元分析的方法对有关期望效应的文献进行了回顾。他向我们说明了“心理学研究者、学校教师、法官、企业主管、医疗人员的期望如何能够在不经意间影响被试、学生、陪审团、雇员和患者的反应”。

有一篇颇为犀利的论文引用了罗森塔尔的期望效应研究,研究者考察了教师把学生送到心理学家哪儿接受心理评估和心理咨询的问题。研究者发现,教师让班级中非裔美国学生去进行发展性障碍评估的比率显著高于班里的白人学生。另外,教师把在教室里发生的问题以及在运动场上的行为问题更多地归咎于男生,较少归咎于女生,其间相差悬殊。研究者认为,不同组别的学生所表现的差异更多地是由教师期望的不同所致,而不是个体之间真实存在的差异。

最后,对罗森塔尔的“皮格马利翁”研究并不是一直没有批评意见的。斯坦福大学的理查德 斯诺30多年来一直对罗森塔尔的研究结果提出质疑,而且他们之间的争论延续至今(罗森塔尔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教授)。关于这个问题,他们之间曾有一次简洁、精辟、充满火药味的对话,盖茨对话于1994年被刊登在美国心理学会杂志上。这篇文章发人深省,值得一读。

引以为戒 聪明汉斯的传说

(心理学的经典实验)

(节选)

受朋友之邀,快速翻译引以为戒系列 ,今天上午翻译了

《 聪明汉斯的传说》(心理学的经典实验)这一部分,

发于此,给朋友们作一汇报,

愿你得到先睹为快的愉悦;)

221 引以为戒聪明汉斯的故事(传说)

这个实验与本书中提到的多数实验在两方面存在不同。第一方面:该实验聚焦于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而不是侧重于研究的结果。不过,这并没有偏离“引以为戒”的主题, 因为无论在哪一类科学历史中,以下内容都是其中一部分:研究科学研究中错误是怎样发生的,并研究怎样让科研人员避免这些问题和错误的发生等等。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把对实验的预测和避免错误发生称之为实验控制(chapter 1),在实验控制这方面,有许多值得吸取教训的实例。简要地说, 把一个实验的结果误认为另外一个实验的结果是很容易的发生的。实验控制即是为减少降低上述错误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实验控制在物理学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忽视了在物理学的发展中实验控制所起的这一作用,则会导致大的错误。因此,伟大的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更快,这是错误的。一块石头的确要比一根羽毛下落得快,但这是因为石头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更小,而不是因为它更重。如果没有空气

心理小实验
篇三: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科学家将50个学生随机分成两个ab班级,交给同一个老师教

心理小实验——生气影响健康

国学者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爱尔马,为研究生气对人健康的影响,进行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把一只玻璃试管插在有冰有水的容器里,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气水”。结果发现:即使同一个人,当他心平气和时,所呼出的气变成水后,澄清透明,无杂色;悲痛时的“气水”有白色沉淀;悔恨时有淡绿色沉淀;生气时则有紫色沉淀。

爱尔马还把人生气时的“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不料只过了几分钟,大白鼠就死了。这位专家进而分析:如果一个人生气10分钟,其所耗费的精力,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的赛跑;人生气时,很难保持心理平衡,同时体内还会分泌出带有毒素的物质,对健康十分不利

既然生气有损健康,我们就应该学着控制自己,尽量做到不生气。碰上了不愉快的事,首先要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自己给自己“消气”;确实遇到烦心的事,也要“戒”字当先,戒除恼怒,不生气。当然,其中还有道德修养和陶冶情操的问题。学会宽厚待人,谦逊处世,思想开朗,宽宏大量。凡事应该想得远点,想得开点,不要对一些细枝末叶的区区小事斤斤计较、耿耿于怀。

这个测试可能很多人都侧过,但拿出来还可以细细品位.

你带着5种动物在异形星球冒险.它们分别是:老虎,大象,狗,孔雀,猴子.在冒险途中你们受到了异形重重攻击,不可能把它们都带出困境,你不得不一个一个的放弃,请你想好后说出你放弃它们的顺序:

答案自然不唯一,不过我想说的是: 孔雀:伴侣 老虎:金钱和权利 猴子:儿女 大象:父母 狗:朋友

心理学家们在做一个有关孩童时期性格和今后职业取向之间关联的实验。说将一些孩子关在一个小房间里,高高的桌子上放着很多诱人的糖果。工作人员对孩子们说:现在叔叔阿姨们要出去办点事,糖果先放在桌上,等叔叔阿姨回来之后再给大家吃。说罢,便关门离去。角落的摄像头却记录下一切——

孩童A:搬来凳子,坐上去,盯着糖果但不伸手拿,只是看着它们

孩童B:坐在窗口,看着窗外,丝毫不考虑吃糖的事

孩童C:工作人员一走,便往地上一躺,睡觉了

孩童D:搬来凳子,盯着糖果,可是周围稍有动静,便迅速装做若无其事

孩童E:等工作人员一走,便把糖取了吃掉

若干年后,当这些孩子都踏上了社会,拥有了各自的职业,他们当初不同的举动竟然有了不同的归宿

——

A式的孩子,多成为了业务营销人员,因为他们目标明确;

B式的孩子,多是那些跳槽频繁的人;

C式的孩子,会在一家公司干很久,随遇而安的典型;

D式的孩子,多成为了事业有成的老板,因为他们目标明确又善于观察环境,洞察先机; E式的孩子,(比较夸张)一般坐过牢,因为他们不达目的誓不休。

1、“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这个实验表明: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

2、“迟延满足”实验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那些以坚韧的毅力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长到上中学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实验证明: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

3、情绪实验

古代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曾把一胎所生的两只羊羔置于不同的外界环境中生活:一只小羊羔随羊群在水草地快乐地生活;而在另一只羊羔旁拴了一只狼,它

总是看到自己面前那只野兽的威胁,在极度惊恐的状态下,根本吃不下东西,不久就因恐慌而死去。医学心理学家还用狗作嫉妒情绪实验:把一只饥饿的狗关在一个铁笼子里,让笼子外面另一只狗当着它的面吃肉骨头,笼内的狗在急躁、气愤和嫉妒的负性情绪状态下,产生了神经症性的病态反应。实验告诉我们:恐惧、焦虑、抑郁、嫉妒、敌意、冲动等负性情绪,是一种破坏性的情感,长期被这些心理问题困扰就会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一个人在生活中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和本人的实际情况越符合,他的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越能把压力变成动力。

一、 “摘苹果实验”。

心理学家将一群学生随机分成两个小组,让他们一起摘悬于半空中的苹果。两个小组摘苹果的方法各不相同:对第一小组的学生,让他们一开始就去摘悬挂高度超过自己跳跃能力的苹果;对第二小组的学生,则将苹果悬挂在他们通过努力跳跃就能达到的高度,然后再逐步提高高度。

心理学家认为:又红又大的苹果对两个小组的学生的诱惑力是相同的。因此,开始时两个小组学生都非常兴奋,不断跳跃去摘苹果。

摘苹果的结果不难想象:第一小组的学生根本摘不到苹果,而第二小组的学生不仅摘到了不少苹果,而且跳跃能力也有不少长进。

心理学家紧接着让两个小组的学生都摘同样高度的苹果,令人吃惊的是情况大不一样了:第一小组的学生懒洋洋的,他们中的多数人走过场地应付几下;第二小组的学生则充满活力和兴奋,他们不断跳跃.跳跃的乎均高度明显高干第一小组。

二、“绣花针上穿线实验”。 • 让被试者在小小的绣花针上穿线,并反复强调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将线从针孔穿过。于是,被试者就全神贯注地穿线。实验的结果发现,被试者越是全神贯注穿线,他的手就抖得越厉害,线就越不容易穿孔而过。

• 心理学家为此得出结论:由于被试者求胜心切,因而全神贯注地穿线,结果是越全神贯注就越紧张,越紧张就越不容易成功。

• 这很形象地印证了一句俗语:‘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 我们做事情时切莫求胜心切,一方面既要努力争取成功,另一方面也要有失败的心理准备。有了失败的心理准备,反而有助于我们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消除紧张感,并从容、充分地发挥自己所有的能力甚至潜能。

•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在做事情时能有失败的心理准备,是心理成熟的表现。因为一个心理成熟的人,在日益激烈的工作竞争中赢得起也输得起,正所谓“成功时不忘形,失败时不变形,做事做人按原形”。

三、“拉绳实验”

• 把被试者分成二人组、三人组和八人组,要求各组用尽全力拉绳;然后,要求这些被试者单独用尽全力拉绳。不管是分组拉绳还是单独拉绳,都用灵敏度很高的测力器分别测量各组和每个被试者的拉力,并进行比较。 • 测量和比较的结果是:二人组的拉力只是这两人单独拉绳时拉力总和的95%,三人组的拉力只是这三人单独拉绳时拉力总和的85%,而八人组的拉力则降到49%。

四、“苍蝇逃生实验”

• 把几只蜜蜂放进一个平放的瓶子中,瓶底向着有光亮的一方,瓶口倘开。这时,只见这几只蜜蜂向着有光亮处不停飞动,力图飞出瓶子。由于瓶底是向着光亮的一方,这几只蜜蜂只能不断地撞在瓶壁上。最后当它们明白,自己永远无法穿过这个瓶壁时,就不愿再浪费力气了,于是便停在有光亮的瓶壁处等待死亡的降临。

• 随后,心理学家从瓶子里倒出蜜蜂,再放入几只苍蝇,瓶子仍然按原来的样子放置。不到几分钟,所有的苍蝇都飞出了瓶子。

• 究其原因很简单:这几只苍蝇并不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飞行,它们会多方面尝试:或向上、或向下、或向光、或背光,某个方向飞不出去就立刻改变方向,虽然免不了多次碰壁,但他们最终还是飞出了瓶子,用自己的不懈努力改变了像蜜蜂那样的命运。

五、“软糖实验”

• 心理学家把一些4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然后给这些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可以吃软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软糖;如果等20分钟以后吃,将奖励一颗软糖,也就是说,总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

• 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软糖吃掉了。有些孩子则能耐心等待暂时不吃软糖,他们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或闭上眼睛不看软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结果,这些孩子终于吃到了两颗软糖。

• 心理学家继续跟踪研究参加这个实验的孩子们,一直到他们高中毕业。跟踪研究的结果显示:那些能等待并最后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机遇而不急于求成,他们具有一种为了更大的更远的目标而暂时牺牲眼前利益的能力,即自控能力。

• 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了一颗软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表现的比较固执、虚荣或优柔寡断,当欲望来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一定要马上满足欲望,否

则就无法静下心来继续做后面的事情。换句话说,能等待的那些孩子的成功率远远高于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

人的自控能力大小跟人生成功与否有密切的关系。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智商并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有的人之所以成功,有的人之所以未能成功,与各自的情商有密切关系;一个人的成功不仅要靠智商,更要靠情商。情商的要素之一就是人的自控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情商表现的是人们通过控制自己情绪来提高生活品质的能力,即如何激活自己的潜能,如何克制自己的情绪冲动,如何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如何使自己始终对未来充满希望等等。愿我们每个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加强自己,而且能加强学生情商的培养,从而使每个人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不断提高自控能力,不断攀登人生高峰。

六、“跳蚤实验”

• 心理学家将一只跳蚤放进没有盖子的杯子内,结果跳蚤轻而易举地跳出了杯子。紧接着,心理学家用一块玻璃盖住杯子,于是,跳蚤每次往上跳时,都因撞到这块玻璃而跳不出去。过了一些时候,心理学家把这块玻璃拿掉,结果跳蚤再也不愿意跳了,自然也就没有跳出杯子。

• 在很多情况下学生也和跳蚤一样有类似之处:当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而没有达到预定学习目标时,便灰心丧气,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材料”,永远达不到预定学习目标,于是忽视自身潜能的激发和外界条件的改变,并放弃实现预定学习目标的努力,久而久之,将自己套在失败的经验中爬不出来,以致最终一事无成,白白耗费一生。记得有句哲语说得很精彩:“有些人一遇到挫折就轻易地放弃,结果往往是在距离金子三英寸的地方停了下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懂得这个道理:伟人之所以是伟人,就是能不屈不挠地去实现预定目标,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永不放弃。

七、“青蛙实验”

• 心理学家把一只青蛙投入热水锅里,青蛙受到强烈的热刺激后,猛地跳出来。然后又将这只青蛙放在慢慢加温的冷水锅里,开始青蛙显得若无其事,甚至自得其乐。紧接着,出乎人们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尽管心理学家并没有在慢慢加温的冷水锅上面加上盖子一类的东西阻止青蛙跳出,可是这只青蛙却不肯跳出,最后被活活煮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 生物学家的解释是:青蛙体内感应生存危机的器官只能感应环境中强烈的变化,而无法感应环境中缓慢渐进的变化。因此,青蛙对缓慢渐进的危机降临无动于衷,最终成了心理学家实验的牺牲品。舒坦使人松懈,安逸令人忘忧。

• 对一个人而言,最可怕的是缓慢渐进的危机降临,而不是突然的危机降临。因为突然的危机降临可以使人动员自身全部的潜能,并迅速地做出各种应变

心理学实验设计练习题
篇四: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科学家将50个学生随机分成两个ab班级,交给同一个老师教

实验设计练习题

姓名: 张慧 学号: 201522060165

一、下面有10个心理效应的相关实验,请判断它们的自变量、因变量以及设计类型。 1、进门坎效应

如果一个人接受了他人的微不足道的一个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是想给他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极有可能接受其更大的要求。

【实验1】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在实验中提出的。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实验者让助手到两个居民区劝说人们在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他们在第一个居民区直接向人们提出这个要求,结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绝,接受的仅为被要求者的17%。而在第二个居民区,实验者先请求众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几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办了。他们在几周后再向这些居民提出竖牌的有关要求,

这次的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

因变量: 房前竖“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的接受者的概率

实验设计的类型( A ) A.被试间设计

B.被试内设计

2、巴纳姆效应(暗示效应)

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实验2】有位心理学家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检查表(MMPI)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因变量: 对报告内容的选择;

实验设计的类型( B ) A.被试间设计 B.被试内设计

3、德西效应

按第 1 页 共 6 页

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当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的时候,外加报酬(主要是奖励)反而会抵消内感报酬的作用。

【实验3】德西在1971年作了专门的实验。他让大学生做被试,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

为休息时间,被试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结果:实验组被试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被试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因变量:休息时间对于难题的兴趣和努力的程度

实验设计的类型( A ) A.被试间设计 B.被试内设计

4、第一印象效应

第一印象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

【实验4】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

因变量:对谁更聪明的评断

实验设计的类型( A ) A.被试间设计 B.被试内设计

5、多看效应

对越熟悉的东西就越喜欢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多看效应。

【实验5】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查荣茨做过实验:先向被试出示一些照片,有的出现了20次,有的出现了10次,有的只出现一两次,然后请被试评价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被试更喜欢那些看过很多次的照片,很明显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

按第 2 页 共 6 页

实验设计的类型( A ) A.被试间设计 B.被试内设计

6、光环效应

又称晕轮效应,是指在观察某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鲜明的知觉,从而掩盖了其他特征。

【实验6】美国心理学家戴恩等人有个研究,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分别是有魅力的、无魅力的和魅力中等的,然后让被试从与魅力无关的方面去评价这些人,如他们的职业、婚姻、能力等,结果发现,有魅力的人在各方面得到的评分都是最高的,无魅力者得分最低,这种漂亮的人各方面都好实际上就是光环效应的典型表现。

因变量:其他方面的评分

实验设计的类型( A ) A.被试间设计 B.被试内设计

7、紫格尼克效应

人们对已完成的工作较为健忘,因为“完成欲”已经得到满足,而对未完成的工作则在脑海里萦绕不已。

【实验7】有一位叫布鲁玛·紫格尼克的心理学家,她给128个孩子布置了一系列作业,她让孩子们完成一部份作业,另一部份则令其中途停顿。一小时后测试结果。110个孩子对中途停顿的作业记忆犹新。

实验设计的类型( B ) A.被试间设计 B.被试内设计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kejian/124971.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