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与时俱进一词最早形态是

科学课件 时间:2020-07-14

【www.myl5520.com--科学课件】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
篇一:与时俱进一词最早形态是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

2014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周学良 学号:0202014015

摘要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经历一百七十多年而长盛不衰,之所以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三大主流理论形态,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但我认为很重要的一条是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它的基本立场、分析问题的方法论是永不过时的。本文论述了与时俱进的内涵,阐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产生的源泉、生命根基、认识论源泉和表现形式,从而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与时俱进的事业,必须不断开拓创新,以新理论指导实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与时俱进 理论品格

引 言

回顾马克思诞生的一百七十多年,还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保持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对社会产生过这么巨大的推动作用,有过这么大的影响。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在《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中译本的序言中说:西方社会科学先后经历了马克思主义的三次冲击,因而深深打上了马克思主义的烙印。马克思还被西方媒体评为“千年风云人物”、“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在马克思主义的具有大跨度的时空范围内保持生命力的基本原理中,重要的是唯物史观提供的方法论。唯物史观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从而与空想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重要性。邓小平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的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①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我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一,与时俱进的内涵

“与时俱进”是我们这个时代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它同“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经济全球化”、①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8页。

“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一起,成为当前的标志性概念。

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像今天这样凸显“与时俱进”的重要意义。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①这是对时代发展历史脉搏的科学判断,也是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依据。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思想,在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提出了“与时俱进”,突出了一个“进”字,表明无论是解放思想,还是实事求是,都要着眼于前进、发展、创新,着眼于紧跟实践,着眼于对事业的超前引领。

(一)与时俱进的传统内涵

“与时俱进”一词,渊源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最早见于《易经》中所说的“与时偕行”、“与时消息”。在古人眼里,《易经》位于五经之首,其以精约之辞推演繁复变换之世,极尽变异通汇之道理。《说文解字》中说:“偕,俱也。”而“行”,则指前行,行进。“与时俱进”作为汉语成语,其中蕴含的精神品格早已渗透于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里。儒家特别强调“人与时”的协调关系,强调个人确定自己的人生使命时,必须考虑到自身所处的时代和生存环境,当进则进,该退则退,有时可“与时俱进”,而有时可“与时俱退”。“大抵时当止,则与时俱止;时当行,则与时俱行,君子之行止,唯随其时而已。”以《易经》为代表的儒家主张与时偕行,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主张“与时迁移”,无论与时偕行,还是与时迁移,都要求人们与时俱进,不固步自封,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追求进步。

(二)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

古往今来,有各种各样的理论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但是很多理论只是昙花一现,很快便销声匿迹,成为历史的遗迹,有的甚至连遗迹也没有留下来。而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中叶,历经一百六十多年而久盛不衰,仍然充满生机和活力,其重要的原因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②“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①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91页。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2-283页。

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①这个论断既是对马克思主义诞生一百六十多年来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又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意义,第一次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珍贵理论品格的科学内涵,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的新认识。所谓“与时俱进”,是指马克思主义要随着时代、现实、社会、历史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内容和形式,是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来不断分析解决不同时代、历史条件下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而得出创新性结论。它的实质就是涉及马克思主义对待时代和对待自己的方式与态度。能否坚持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能否保持生命力和发挥积极作用的根本所在。

二,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是它与时俱进品格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有着无比强大的生命力的开放的体系。马克思以他毕生的艰辛劳动从当时最先进的思想文化矿藏中发掘和提炼出了最光辉的结晶,从而为人类建立起了一个系统的、严密的、科学的、完整的、最有生命力的思想理论大厦,而与此同时和后来产生的学说,只是部分地丰富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并且它们都不能不极大地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和启迪。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就显示出了它的开放性的体系的特点。海内百川,有容乃大,一百六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正是不断吸收人类先进思想成果来丰富和发展自己。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从来反对把他们的理论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因而,一百六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学说不断地得到实践和发展,并且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不是一般的科学和理论。一般的学说和理论都具有这样或那样的时代局限性,而只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超越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超越时代的东西,不是它的条条框框,而是它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它对人类最先进文化的吸纳,是一代一代马克思主义继承者对它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珍贵品格。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灵魂所在。

(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是它与时俱进品格的生命根基

马克思主义区别于从前一切旧思想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实践性。即一切以实① 中共十六大报告。

践为基点,这样它就具有了从前一切学说所不可企及的与时俱进的特点。

1,马克思主义是顺应时代的呼唤而产生的

19世纪中叶,蓬勃发展的资本主义正在经历一次次经济危机的震荡,日益强大的工人阶级正被迫在痛苦中挣扎,这时候,一个新的伟大学说诞生了,它被惊恐万状的资产阶级视为“幽灵”,被探索新的社会制度的人视为阳光,这个学说就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树,深深植根于深厚的科学土壤之中,深深植根于深厚的实践土壤之中,因而根深叶茂,生机盎然。

2,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被印证

马克思主义诞生已经一百六十多年了,虽然历史环境和各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在今天仍然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程度上,在世界各地引起、推动和指导摆脱剥削、争取正义的斗争,这一点不容否认。一百六十多年来,全世界的文化都曾受到并还在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到处留下它的痕迹,或者是受到它的触动。马克思主义就像一把犁头,耕耘整个文化,以至于在当代,还没有任何一种学说像马克思主义学说那样给人类命运的改变起到如此巨大的震撼作用。

3,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的挑战而发展的

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化,科学的昌明,以及前人提供的思想基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此后,每当生产力的性质有了变化,每当生产关系和阶级斗争出现新的变化,每当科学有了进步,每当敌对思想提出挑战,每当实践提出急需要解决的新问题时,马克思主义都会有新的发展。

4,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同科学的精神是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也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20世纪初,物理学经历了自牛顿以来最大的变革,列宁以唯物主义的原则,以辩证的方法概括了这个进程,把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在唯心主义者和一些具有形而上学倾向的科学家以不同的态度惊呼原子坍塌了,所以物质也坍塌了的时候,列宁对物质概念做出了史上最经典的表述。

与时俱进一词最早形态是。

在20世纪中叶,人类对物质结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毛泽东同志根据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指出物质无限可分,日本科学家坂田昌一出于尊敬,建议把新发现的基本粒子命名为“毛粒子”。随着新的科技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

这一切表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同科学的精神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与时俱进的。

(三)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认识论根源

马克思主义有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以及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或概念,都处在生成或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前进的发展,不管一切表面的偶然性,也不管一切暂时的倒退,终究会给自己开辟出道路。任何事物都有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思想宝库,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真理,因为宇宙是辩证发展的,人类历史是辩证发展的,人们不能离开历史给他们提供的条件来创造历史;人类的思想也是辩证发展的,人类思想中体现的主观辩证法只不过是宇宙发展的客观辩证法在人们观念中的反映。全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哲学,全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都印证着这一点。马克思主义正确的说明了人类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如果要正确,就只能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这一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指明了人类正确认识世界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正确说明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第一次指明了社会历史的辩证唯物性。马克思不仅看到人们的思想动机,更看到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看到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提出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的认识论和历史观,这就指明了我们认识真理发展真理的道路。它不仅被自然科学的发展所证明,而且被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所证明。回顾一下我们党的历史,国家的历史,看一看当前正在进行的伟大实践,就能明白这一点:什么时候把马克思主义看做全部真理所在,而不是把它看成是认识和发展真理的道路,我们就受到挫折;而什么时候我们不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寻找现成的结论,而是沿着它指明的方向去认识和实践,我们就在什么时候取得成就。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能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而是自觉用它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看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的品格特征。

(四)马克思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形式上表现为两种历史超越

1,革命导师根据社会的发展在实践中对自己原有的观点和理论进行的修正、补充、丰富和完善,这是其理论的自身超越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两个必然”,即资

“信息”一词的来源
篇二:与时俱进一词最早形态是

“信息”一词最早出自南唐诗人李中《暮春怀故人》中的“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依楼台”。再用“李中 暮春怀故人”查得原诗在〈全唐诗〉748卷

Information

1.信息是物质、能量、信息及其属性的标示。[2006年,医学信息(杂志)].

2.信息是确定性的增加。

3.信息是事物现象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

绪论

对于读者来说,如何通俗的了解和接受所谓信息的概念,来得更加重要。

信息,假如使用数学表达的话,很难理解。

举个例子,有十个人,两两传递一句话,“我告诉你一句话!”到第十个人那里的时候,可能听到的是这样的,“火车什么时候出发?”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耳提面命,两两传递,语言失真!一句同样的话,经过十个人,九次传递,面目全非。

再举个例子,

别人告诉你个事,说

1、“前面有个人!”——非常含糊!

2、“前面有个男人!”——更具体!

3、“前面有个老人,是个男的!”——更具体!

4、“前面有个老头,是个盲人!”——更具体!

5、“前面有个老头,是个盲人!迷路了!”——更具体!

6、“前面有个老头,是个盲人!迷路了!需要帮助!”——更具体!

7、“前面有个老头,是个盲人!迷路了!有个警察把他送回家了!”——更具体!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听到的和事情的本质,是存在非常大的差异的!我们听到的是消息!而不是信息!

举个例子,单位通知作息时间,

“下周开始,

长白班,

上午上班时间 8:00——12:00,

下午上班时间14:00——18:00,

即日生效。”

这就是信息应用的一个具体事例。

提供一个精准数据,供传播执行。

[编辑本段]一、信息的基本定义与时俱进一词最早形态是。

信息是物质、能量、信息及其属性的标示。[2006年,医学信息(杂志)].

信息是确定性的增加。

信息是事物现象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

信息以物质介质为载体,传递和反映世界各种事物存在方式运动作态的表征。

信息(Information)是物质运动规律总和,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和运动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客观世界中大量地存在、产生和传递着以这些方式表示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

信息的目的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因素”。

信息相关资料: 图片 信息(又称作讯息),又称资讯,是一种消息,通常以文字或声音、图象的形式来表现,是数据按有意义的关联排列的结果。信息由意义和符号组成。 文献是信息的一种,即通常讲到的文献信息。 信息就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

信息是抽象于物质的映射集合

[编辑本段]1.信息的经典定义:

1948年,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创始人仙农在题为“通讯的数学理论”的论文中指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

1948年,美国著名数学家、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在《控制论》一书中,指出:“信息就是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

[编辑本段]2.信息的现代定义:

[编辑本段]2.1香农信息定义逆

逆仙农(Shannon)信息定义:信息是确定性的增加。

信息是确认肯定性(确定性)的东西。 或 信息是肯定性的确认。 对应公式

Ir=-logPi+1

或 Ir‘=log((N-ni)/N)=log(nq/N)=logPq

即仙农信息,由形式上的负熵——不确定度,变换成形式上的正熵补——确定度。见原否定式的Shannon信息定义:信息是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公式

I=-logPi=-log((ni)/N) =-(logni-logN)=logN-log ni

=-log((N-nq)/N)=1-1- logPi=1-(1+ logPi)=(1- logPi) –1

[编辑本段]2.2逆维纳信息定义

Wiener信息定义的逆:信息就是信息,信息是物质、能量、信息及其属性的标示。

[编辑本段]2.3邓宇等普适的信息定义

邓宇们2002年,提出的”信息”概念与定义:“信息是事物现象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

[4]

[编辑本段]2.4模仿跟随的定义

信息是事物属性的表征(≈<标志,标识,表示,反映,表现...)。表征=表象。表征<<标识、标志、标记

[编辑本段]表征与标识的区别

内涵

外延

表征=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表征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又是被加工的客体。有强烈的主观,主体性。那些具有形象性特征的表征,也称表象,它只是表征的一种形式。表征,需要至少二要素,一是对象,如事物或属性,文字,图形等--客观,客体;二是脑,加工机器,品质不同、层次不同,加工制造(模仿还是创造)出产品不同--真品和仿制品的差异。合计就是信源+信宿。表征的同一性差,不同的主体,对相同的客体会有差异极大的分歧,异议。

标识:标记、标志+辨识(区别、差别、变化、差异的表示),客观性强,主观性弱。内涵更深,外延更广。标识所包括的领域更广泛一些,而标志应该是标识的一部分。

标志: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它以单纯、显著、易识别的物象、图形或文字符号为直观语言,除表示什么、代替什么之外,还具有表达意义、情感和指令行动等作用。 标志,作为人类及自然直观联系的特殊方式。统计学里的“标志”

统计标志又称标识,总体各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称为标志。

标识(biāozhì)

标志”与“标识”,在现代汉语中是等价的。他们具有相同的读音,即biāozhì。“标志”与“标识”是同音、同义、异形词。

《现代汉语词典》中,【标识】biāozhì 同“标志”。

识(zhì)<书>①记:博闻强识。②记号:款识│标识。

另:

识(shí)①认识。②见识;知识。

“建标,立物以为之表识也。”标识与标志在中国古代是完全等同的,标识即标志。 从客观的现实来看,我国古代虽很早就有城市,但城市的结构是简单的,标识的主要功能在商业上。从字面上看,“标识”与“标志”两个词都有“标”字,“标”是表识,是一种最古老的记忆方法,是记忆的一种符号或记号。但中国古代的造词也不是可以随意的,“标识”与“标志”两个词的后缀不同,在使用上有区别。“志”在古代通“帜”,是一种让人识别的标记,不但可以用一种形式来帮助记忆,也可以张扬自身的形象;而“识”字虽有时同“志”,但首要的意义在于“知道”“认识”,是要让人熟悉,记住。“识”字则除了“记住”的意义外,有“认得”“识别”的进一步要求,更多的是一种沟通。可能在古代“志”与“识”字同音,故有借用之嫌,所以,标识和标志既可以混用,也可以分别其特殊使用场合。标识与标志从本质的意思上差别不大,但在表达的方向上还是存在着不同的意义范围,前者所包括的领域更广泛一些,而标志应该是标识的一部分。

在现代城市中,标识与标志二者能否完全等同起来?虽然很多场合里已经混用了,但是在使用时出现明显不同的意义范围,“标志”这一名词较多地指向一类图形或图形与文字相结合的记号,作为某一类事物的表征;而“标识”既能代表图形类的符号,也用语表述文字,数字,方向标等记号,有着更广泛的使用领域,应该说,标志是标识的一个部分。

在英文里,能体现标识意义的词有很多,但用法不尽相同。如“landmark”一词,指的是城市中的点状要素,是人们体验外部空间的参照物,通常是指陆地上明确肯定的具体对象,与“标识”在意义上很接近。“landmark”属于“mark”类符号,是一种标志,或者说是一种历史的记号,是一种与标志性建筑,标志性景观有关的标识。“mark”也用于商业标识,起源很早,至尽仍在沿用,商标就是“trademark”。

英文中也有“sign”一词,有“signboard”“signpst” “signage”等词,指的也是标识。“sign”有符号,记号,标记,招牌,指示牌等意义,与今天的指示系统在意义上很接近。“signal”指的是信号,也用于标志。“signpost”多用于道路标识,“signboard”指的是招牌,广告牌,站牌就是“signboard”。另外,英文中还有“nameplate”“nameboard”等词,它们像日本人住宅门口的写着家族名称的牌子,就称“nameboard”,也有指商标。在国外的各类标识的表述中, 也没有很明确的规定。

“信息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形态或运动形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事件中的不定性减少”

??《科学技术信息系统标准与使用指南----术语标准》

“信息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形态或运动形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事件中的不定性减少”

??《科学技术信息系统标准与使用指南----术语标准》

[编辑本段]2.5被动式的被反映类的信息定义

按照“定义”的规则,属+种差的标准化定义,应该是主动式,肯定式的。而否定式,被动式的定义相比“主动式”更绕口,弯子又多了圈。故有名的被动式的信息定义:信息是被反映的物质属性,修改成主动式,会更合科学定义的界定。

主动式的:信息是事物属性的反映,稍好于原创的“被反映的物质属性”,这是其一。 其二,反映与标志、标识比较,定义域,内涵外延小一些。

反映:是一事物和他事物发生相互作用时,以自身的变化再现他物某些特点。通常指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使人以观念的形式对客体及其规律和特性模写、复制和再现。故将“反映”替换成“标志、或标识”使信息定义更普适。即

信息是事物属性的标识。更好!(不用表征,和反映)

[编辑本段]2.6三个类似定义的简单比较

1.信息是对物质属性的反映(是“信息是被反映的物质属性”的肯定式的变换)

2.信息是事物属性的标识

3.信息是客观事物普遍属性的表征

三定义的区别关键就是最后的三个“动名词”:“反映-标识-表征”。而前面“是”系词后的区别相对这三个词就小些了。从这三个词的基本辞义看,“标识”的内涵、外延最宽广,最深厚,是“反映、表征”之母。因此,这三个定义(解释)中“信息是事物属性的标识”是最上位的定义,而1‘信息是对物质属性的反映=信息是被反映的物质属性’;3‘信息是客观事物普遍属性的表征’是2定义“信息是事物属性的标识”子定义,子集合。换句话说,定义2是比定义1和定义3更大的集合。

2定义≥≥1定义≥3定义

信息是事物属性的标识∈信息是对物质属性的反映(信息是客观事物普遍属性的表征) 2定义是1定义的衍生,3定义是2和1定义的抄写、跟随。1是源,2,3是产品,2是正品(超出前产品‘信息是被反映的物质属性’的原始创新品)。3是付品,赝品。

另一方面,源定义“信息是被反映的物质属性”中的主体对象“物质”的范围、定义域,内涵,外延又小过“事物”的词义,并且是多绕了弯的“被动式”。所以,2定义“信息是事物属性的标识”相比较是三者中最广义的!

[编辑本段]信息定义简史

信息定义的历史简程:信息定义的与时俱进

转 等的贴

信息定义的出现快有100年历史,《信息论》60年华诞后,更应与时俱进,寻找新的支点,不要总停留和沉浸在远古旧的怀念,应面向未来,是多核电脑的时代,就该跳出286,单核电脑,跟上时代。历史总有收藏日,旧发明总要成为收藏古董。该遗忘时就遗忘,有利生理功能,应该保存。

其实,信息定义,真正经典的也就10来个,其余剩下的多是,信息噪音。都是这几个经典定义的模仿,“替换词”的练习。所以应该去粗取精,恢复信息定义的本来面目。有10个,3、5个才是该行业的正常状况。百多个类似的抄写解释,添乱。

信息定义比较经典的,粗看,有三个关键的重要时段,

第一就是仙农和维纳,1948年,信息论、控制论创始时的,虽然,不完全,但有很大进展的,革命化的原始定义。

第二是钟义信的定义,阶段性的突破。期间“信息是被反映的物质属性”算是经典。 第三是逆香农、逆维纳信息定义:即现代、时代的新定义

信息是确定性的增加。即肯定性的确认。

信息就是信息,信息是物质、能量、信息及其属性的标示。

信息是事物属性标识

借用一下维纳当初原创定义的变形、变换叙述,做个小结

“信息就是信息,它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是物质、能量、信息及其属性的标示’。不承认这一点的唯物主义就不能够存在于现时代。”

1.结绳记事期的信息定义:1948年仙农与时俱进一词最早形态是。

1948年香农始创了信息论,给出了信息量计量角度的所谓信息定义“信息不确定性的消除”信息概念出世。

另一个著名的维纳信息定义“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回答问题的同时又制造了一个更大的难题。这些都算是,信息定义的经典。

信息是选择的自由度 (Hartley,1928)

2.珠算时期的信息定义

信息是被反映的物质属性

信息是通信传输的内容 (Wiener,1950) 。

信息是人与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信息是使概率分布发生变动的东西 (Tribes etal, 1971) 。

信息是事物之间的差异 (Longo,1975) 。

信息是集合的变异度 (Ashby,1956) 。

信息是一种场 (Eepr,1971) 。

信息是负熵 (Brillouin,1956) 。

信息是有序性的度量 (Wiener,1948) 。

信息是系统组织程度的度量 (Wiener,1948) 。

信息是被反映的差异 ( УΛ cy Λ,1968) 。

信息是被反映的变异度

3.286的定义

信息,就是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的形式化关系。(钟义信) 是指该事物实际的运动状态和方式

信息是结构的表达;(陈雨思)

信息“量”是结构的差异;(陈雨思)

信息“能”是改变结构的能力。

信息是被反映的特殊性 ( 鲁晨光 )

信息是事物属性标识的集合(邓宇 等,2002)

4.多核时代的信息定义,21世纪逆仙农定义、逆维纳定义

2006年,逆维纳定义

信息是物质、能量、信息及其属性的标示。 [2006年,医学信息(杂志)].

信息是确定性的增加。逆仙农定义

信息是事物属性标识的集合

清华大学 卜炜玮, 成昀, 信息的定义及哲学本质对信息定义的讨论,独到 。2005,思想战线。经典香农信息定义

[编辑本段]3.信息的特征

(1)可识别性

信息是可以识别的,识别又可分为直接认别和间接识别,直接认别是指通过感官的识别,间接识别是指通过各种测试手段的识别。不同的信息源有不同的识别方法。

(2)可存储性

信息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存储的。

(3)可扩充性

信息随着时间的变化,将不断扩充。

(4)可压缩性

人们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概括、归纳就可使之精练,从而浓缩。

(5)可传递性

信息的可传递性是信息的本质等征。

(6)可转换姓

信息是可以由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

(7)特定范围有效性

意识形态教育要与时俱进
篇三:与时俱进一词最早形态是

《意识形态教育要与时俱进》 (纯手打,咸吃萝卜淡操心之作)

作者:崔XX

一堂政治课后,一同学戏谑地说:“中华文化就是屌!包容性,多样性,有什么好它都占了!哈哈!社会主义真好!四大文明古国就剩下它了,可着劲吹吧就!哈哈”听闻此言,百感交集。

在我们的《高中课程标准》中,就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天。个人揣测,本课目的是让我们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进而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三观。但,事与愿违。为什么呢?我想我们的意识形态教育太落后了。

当今时代是一个多元化的信息时代,资本主义思想会以各种形式进去人们的视野,如美国大片,社交网络等。不得不承认,这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但辩证来看,也帮助了某些西方大国对我国的文化渗透,助长资本主义腐朽思想。

拿外国电影举例,它无处不充斥着资本主义价值观以及资义政治信条。它们宣传资级民主,好像人人有机会当总统,只要你有梦想。这当然是假的,它没有告诉你资级民主的隐蔽性,欺骗性,阶级局限性。美国总统选举离不开财团支持,它的实质是少数资级在民意的幌子下对国家权利进行控制。这些,电影不会告诉你。可是,对于处在三观形成关键期的青少年来说是难以辨别的。所以,受资义思想影响,羡慕西方整体,反感排斥我国政体。

这一切,正中了西方国家的下怀。我们不妨将其视作和平演变的变种。其目的正是要瓦解我国青少年(不止青少年)内心对社会主义的坚守,从而打败社会主义以及实现更长远政治目的。时至今日,“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仍需要每个中华儿女牢记心中,特别是诸位青少年朋友!与时俱进一词最早形态是。

当提及社会主义,更多的,青少年反应往往是不屑甚至嘲讽。无疑,某些西方国家的阴谋得逞了。出去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不说,从自身看,不难发现很大程度上是我们的意识形态教育出了问题!

一般情况下,政治课程是对青少年进行社义教育的常用手段。新时代青少年打小就会背几句“社会主义好”云云,然而,大家内心接受吗?有几个人真正了解何谓社会主义?这种教育效果并不好。领导人的讲话内容,党纲,法律条文直接搬入教材,与其说是课本,不如说是会议文件。一些专业名词,直接让孩子们生硬记忆,枯燥无比,这无疑助长了孩子们的逆反心理看到这些,当我们再提建设社会主义之类的词让他们厌烦也就不难理解了。再说说对教育起重要作用的电视节目,里面经常有这样的桥段,一个坏人加入中共,再见故人时问他:“你怎么变好了?”答曰:接受了党的教育。这些东西看多了,能不反感?

综上所述,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确落伍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并不是领导喊口号,学生背口号就可以的。如何让马列毛通俗化、社会化;如何让马列主义融入生活,而不只是

喊口号,贴标语;如何让马克思主义走出学者的象牙塔,真正让青少年从内心接受马克思主义,维护社会主义...... 这值得我们思考探索......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论意识形态与时俱进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四:与时俱进一词最早形态是

论意识形态与时俱进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kejian/113799.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