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戴望舒《我的恋人》适合的背景音乐

音乐教案 时间:2004-06-07

【www.myl5520.com--音乐教案】

戴望舒的感情史
篇一:戴望舒《我的恋人》适合的背景音乐

雨巷诗人-戴望舒的感情史

戴望舒一生饱受爱情挫折的痛苦折磨,这种爱情悲剧,对戴望舒诗歌的悲剧情绪具有更深刻的影响。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悲剧感受,对现代派荒原意识的接受,包括诗人的悲情式的理想人生态度,都必须和他的个人生命体验发生共鸣,才能够真正地呈现出来。 在戴望舒人生历程中,最具有悲剧意味的就是他的爱情婚姻生活。他对女性缺乏吸引力。他先后与三个女性恋爱结婚,但是,却始终没有获得幸福的爱情婚姻,三个女性最终都离开了他。

第一个女性是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平 1928年,戴望舒深深地爱上施绛平。戴望舒那时对爱的表白只是一首诗接着一首诗地写。其中较为代表的是题为《我的恋人》: 我将对你说我的恋人,/我的恋人是一个羞涩的人,/她是羞涩的,有着桃色的脸,/桃色的嘴唇,和一颗天青色的心。 但是, 戴望舒却遭到施绛平的冷遇,她对戴望舒并无很深的感情,戴望舒最终以跳楼相挟,要求施绛平答应。施绛平勉强答应。施绛平父母起初是不同意这桩婚姻的,现在迫于这种情状,并在施蛰存的努力下,也勉强同意。1931年春夏之际,戴望舒与施绛平举行订婚仪式,声势很大。施绛平向戴望舒提出结婚条件:戴望舒出国留学取得学业回来有稳定

的收入后,方可完婚。戴望舒经济非常困难,但为了是爱情,1932年10月,乘邮船离开上海赴法留学。

在法国期间,留学的资金不够,戴望舒生活十分贫困,一边求学,一边翻译赚钱,维持生活。他曾经在里昂中法大学得到学习机会,但是,他并没有认真学习,只是把里昂中法大学的接济当作了生活的保障。尤其听到施绛平移情别恋的传闻,戴望舒就更无心学习。1934年8月曾经到西班牙旅行,寻访了塞万提斯的故居,考察了尔迦的诗歌创作经历。1935年4月,戴望舒被中法大学开除回国,回到上海,施绛平确实恋上她原本就喜欢的那个人,戴望舒愤怒之下当众打了施绛平一记耳光,长达8年的恋爱终于结束。

第二个女性是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 戴望舒失恋以后,穆时英把自己的妹妹穆丽娟介绍给戴望舒,穆丽娟比戴望舒小12岁。两个人很快相爱,很快结婚。但是,到了1938年的时候,两个人感情破裂,常常因一点小事而大动干戈。据穆丽娟忆起当年生活时说:“他是他,我是我,我们谁也不管谁干什么。他什么时候出去,回来,我不管;我出去,他也不管。他对我没有什么感情,他的感情给施绛平了。”

1940年冬,穆丽娟提出离婚,戴望舒给穆丽娟发出“绝命书”,以死相挟。但是,穆丽娟坚持离婚,最后戴望舒只好在协议上签字。

第三个女性是杨静

杨静是大同图书馆抄写员,1942年,戴望舒与杨静相识,并很快进入热恋。尽管杨静的父母竭力反对,但她冲破种种阻力,毅然与大她21岁的戴望舒结了婚。杨静从小长在香港,娇小美丽,活泼好动,结婚时才16岁。婚后生了两个女儿,不久便出现了感情上的裂痕,常常因生活上的琐事吵架。建国后戴望舒被安排到国家新闻出版署工作,负责法文翻译,但此时他哮喘病非常严重。1950年二月去世1948年末,杨静另爱他人,向戴望舒提出离婚,戴望舒做了种种努力都未能奏效。

有人说,戴望舒爱情挫折和他的生理缺欠有关。他脸上由于出天花,而留下了麻子。为此,经常遭到别人的耻笑。1931年12月,戴望舒的中学同学张天翼在《北斗》杂志上发表一篇题为《猪肠子的悲哀》的小说。小说素材之一就是戴望舒的生理缺陷。有的朋友说他脸上有装饰物。但是,主要还是性格原因。

从戴望舒的爱情诗透视其性格及其悲情婚恋
篇二:戴望舒《我的恋人》适合的背景音乐

从戴望舒的爱情诗透视其性格及其悲情婚恋

摘要

戴望舒是我国现代白话诗坛上一位十分特别的诗人,他的诗作以典型的个人

话语书写内心情感历程,他咏叹情爱,但更多遭遇苦恋,未曾获得幸福。他的诗歌的大部分篇幅,忠实记录了他与施绛年、穆丽娟、杨静爱恋的心灵碰撞,交流与疏离。从诗人的爱情诗歌文本中,可以诗人独特的性格气质——忧郁、自卑、自恋、怯懦、要强等等,正是这些性格气质,影响了他在对爱情追求上所呈现的病态心理,致使出现了他人生中的三次悲情婚恋。

关键词:戴望舒;爱情诗;性格;悲情婚恋

引言

文学史,就其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

史。”[1]对于中国现代诗人的诗歌创作研究,我们应当重视他们的社会经历,但也应当重视他们的情感生活与私人生活环境。因为情感生活和私人生活环境是整个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整个社会生活是由各种不同的私人生活环境组成的。所以,中国现代诗人的诗歌创作活动不仅包含了广泛而深刻社会生活内容,同时也融入了他们自身丰富而复杂的异性情结。在他们的诗歌创作里,有婚姻的感伤迷恋,也有恋情的爱火喷发;有热恋的喜悦,也有失恋的苦闷焦灼;有执著追求的狂热妄情,也有冷静处理的理性超越。这些丰富而复杂的情爱心态,照耀了他们诗歌创作的一片光辉。可以这样说,中国现代诗人的诗歌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情爱去认识整个社会的思想意识状态的。

在中国现代诗人中,戴望舒可以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一个复杂的存在。在

他45岁的生命历程中,经历了与施绛年的伤心之爱,穆丽娟的不忍之离和杨静的无奈分手。戴望舒的一生,是一部凄楚哀婉的情爱悲剧史。综观他存世的100余首诗歌,关于两性之爱,男女之间心灵的碰撞、交流、融合与疏离,几乎占了一半的篇幅。他对异性的渴望、激情,对家庭的痴迷,对爱情可望不可及的无奈、哀叹,伴随他短暂的一生。他与异性世界说不尽,理还乱的恩恩怨怨,在他的诗歌中留下了一道道忧郁的影子。由于他自身生理、心理性格上的缺陷,他在恋爱上是“一个单恋者”,“爱恋上的一个低能儿”,所以他的爱情诗很少有温馨与幸福,更多的是无尽的忧郁、烦恼、孤寂与悲苦。诗是自我的开掘,是诗人内心的袒露。正如弗洛伊德在《诗人与幻想》中所说的“诗人所完成的东西,是他最大的隐私。”[2]也正因为诗歌表现的是诗人的心灵世界,所以诗歌成为我们探讨诗人心理的重要途径。而强调爱情之于戴望舒诗歌创作的重要性,并不会降低这位诗人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也不会抹煞他本来就有的种种政治意识,相反,却有助于我们深入到诗人的情感世界,体会他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更好的理解其人其诗。因而,本文试图结合戴望舒与他生命中的三位女性的情感经历及他的爱情诗来分析他的情爱心理,对戴望舒的爱情诗作一个崭新的诠释。为戴望舒研究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一、孤独的童年生活是形成诗人独特性格气质的重要因素

戴望舒,原名戴朝采,字丞,小名海山。1905年10月5日生于浙江杭州一

户平民百姓家庭。他是家中的独子,并不为父母所疼爱。母亲对他很严厉,经常

对他说:“孝顺,孝顺,最重要的是顺。”[3]他生活在一个传统家庭中,这种不冷

不热的家庭总会带给许许多多的压抑感。而且从小他几乎没有什么朋友,连他唯

一要的一个朋友曼云也在早年被海浪打走。在他的散文《回忆》中,抒写了心灵

的孤独和悲哀:他和自幼青梅竹马的曼云妹妹在海滩上玩耍,曼云妹妹为拣贝壳,被海浪卷走了,他说,他当时晕了过去,其后,“我终日在海滨盘桓着,有时二

三只轻鸥从头上飞过。我总也痴也似的唤着曼云妹妹,因为伊或者已化为鸥了,但是我想化作鸥呢?除非是在梦寐中罢。”[4] 曼云的离开,使孤独的他更加沉浸

在自己的寂寞中。

除此之外,他还因三岁时,害过一场天花,病愈后在脸上留下斑痕,这个生

理上的缺陷,就被常被别人当作取笑和奚落的把柄,同时也影响到了他后来的生

活,给他的心理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痕,给他的童年乃至一生蒙上阴影。

佛罗伊德认为,“童年的生活是影响人的一生的,许多童年时形成的心理习

惯,会在年长时不自觉的表现出来,即使年长后个人阅历已经很丰富,修养也很

深厚,童年的心理的影子也是抹不掉的,这些表现一般有心灵的脆弱,自卑,或

者对人的提防等等,比如小时侯缺少关爱,长大后就比较冷漠,内心也比较封锁

等。”[5]

戴望舒正是从小缺少关爱,而且天花、曼云的死,都给他的内心留下了层层

阴影。于是,造成了他忧郁、孤独、敏感而又要强的性格,他并带着这种独特的

性格走上了坎坷的生活和艺术之路。其中,忧郁紧紧伴随他的一生,成为他一切

感情的基色。

二、他的诗透视三次悲情婚恋。

(一)生命之痛,伤心之爱——单恋者的形象

1927年,反革命政变开始以后,戴望舒开始了长达一年的政治避难,躲在好

友施蛰存家中。诗人对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一见钟情,深深地爱上了当时尚未成

年的施绛年,但当时仍在校园一心读书的小姑娘施绛年,却对这位大哥的好友并

无特殊的好感。于是诗人只能在诗中抒写自己的苦苦追寻之苦。这一期间他出了

一部诗集《我底记忆》,其中《山行》、《十四行》、《回心儿吧》、《夜是》、《路上

小语》等诗歌都记叙了诗人初恋的苦曲。在这部诗集里,诗人给无形的“记忆”以拟人的生命,在绵密的思绪里隐着绵长的情绪,在看似平和的调子里翻涌着苦

涩与沉重的记忆。

诗人苦苦的追寻这位美丽的姑娘,却遭到了冷漠的拒绝。最终,为了得到这

份爱恋,诗人终于选择了以跳楼殉情相避,施绛年才勉强答应。1931年9月,

戴望舒和施绛年举行了订婚的仪式。之后他写下了《村里的姑娘》、《三顶礼》、《二月》、《野宴》、《我的恋人》、《款步》(一)、《小病》等诗,洋溢着他的喜悦,同时也略带着苦涩。

1932年,戴望舒在施绛年的要求下,去法国留学。到1935年4月回国,诗

人在国外度过了漫长的3年,其间《见勿忘我花》、《微笑》、《霜花》是诗人对恋

人的眷恋和怀想。但回国以后才知,施绛年已移情别恋。诗人当众打了施绛年一

耳光,登报解除了婚约,结束了这场长达八年的爱恋。之后,诗人陷入了无比绝

望的地步,写下了许多苦闷的诗,《过时》、《微辞》、《妾薄命》、《寻梦者》、《乐

园鸟》、《秋夜思》等诗,都是诗人从苦恋中解脱后,沉重的心灵无法解救的呼唤。

这次苦恋,对戴望舒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从此以后,他的很多诗作里,都

无法逃脱施绛年的影子。这场无结果的情爱,改变了戴望舒的婚恋观,甚至在他

心灵深处留下女人不可信的心理障碍,在某种意义上造就他个人生活的终生不

幸。

(二)、寂寞的爱恋和寂寞的婚姻——与穆丽娟恋情

戴望舒回到上海后,住在刘呐鸥的江湾公寓坊公寓。遭遇婚变的戴望舒得到

朋友们的同情,朋友的情谊和安慰也渐渐冲淡了婚变的悲苦。这一期间,他结实

了好友穆时英的小妹穆丽娟,由于穆丽娟倾慕诗人的才情、学识。渐渐地由崇敬

之情上升为倾心相爱。1935年冬天,戴望舒和穆丽娟订婚。于1935年6月举行

了婚礼。婚后的6个多月里,戴望舒虽然在与穆丽娟的甜蜜爱恋中得到抚慰,然

而他俩从相识到结婚只有半年时间,诗人对施绛年没有完全忘却。《小曲》、《眼》、《夜蛾》有新婚燕尔的喜悦之情,也有对过去爱恋的哀悼。

从诗人的诗作来看,这一期间,戴望舒与穆丽娟的爱情诗很少,这份感情缺

少了诗人与施绛年热恋时的热烈、冲动。从诗人的《寂寞》中可以看出,“我今

不复到园中去/寂寞已如我一般高:他依然生活在深闭的内心之园/独自斟酌/品

尝短暂的爱情美酒。”可见,诗人对穆丽娟的爱情很短暂,或许正应了“爱情是

婚姻的坟墓”这句话。他俩之间,缺少沟通,戴望舒很少顾及到穆丽娟的感受。期间也发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在他们的感情和性爱生活中,存在着某种不和谐的

因素,这些不和谐的因素,既有日常生活上的,也有个性心理上的。

1941年,穆丽娟终于忍受不了戴望舒的冷淡,提出了离婚。这时,戴望舒

才醒悟过来,想尽各种办法来挽回这份婚姻,甚至用服毒自杀来表明自己对丽娟

的情意,但终究无法挽回。诗人是爱丽娟的,但诗人的鲁莽个性及遭遇前期婚变

的病态心理使他最终失去了“温柔又美丽”的穆丽娟

(二)短暂而极其无奈的婚姻——与杨静的恋情

再次经历了这悲痛绝望的恋情,望舒内心的凄凉,寂寞需要得到安慰,滋润。

这时,望舒与他生命中的第三位女性——杨静邂逅了。1943年5月9日由图书

印书局老板胡好作介绍人,望舒同比他小21岁的杨静结了婚。半年后,穆丽娟

也找到了自己感情上新的归宿。婚后,戴望舒和杨静的生活还是安定愉快的,家

中景况也不错。

1944年6月《赠内》一诗,即是诗人对自己中年爱恋的吟咏。不过由于他

和杨静之间缺少必要的相互了解,年龄相差巨大,教养性格差异,使他们无法处

于同一层面交流,达到心灵深处的契合。杨静回忆说:“那时候自己年龄太小,

[6] 对他了解不多,也没有想到要好好了解他,现在看来,可以说是一件憾事。”杨

静外貌固然宜人,但她的感情明显带有少女式的不稳定性,中年的诗人无法把握,捉摸不定。一个青春律动,一个需要平静安定的幸福。平淡琐碎的夫妻生活也消

磨了幸福的光耀。他们俩本就不合适,从各方面的差异都可以看出,这不仅仅是

年龄的问题,更多是心理上的差异。于是,分手离婚是必然的。1948年,杨静

爱上了住于同一幢房子姓蔡的青年,并向戴望舒提出离婚。此时的戴望舒痛苦但

又很冷静,谈判在平和气氛中进行,为了挽救即将破裂的家庭,望舒做了许多工

作,但由于杨静的固执己见,望舒成全了她的心愿。

在诗人的一生中,经历了感情的一波三折,他与三位女性的爱恋构成他生活

的苦痛,同时成就了他的美丽诗篇。他的幸福生活都是短暂而饱受内心折磨的。他对情感的要求和付出都是无比真切的,只是他没有找到适合的表达方式,也许

这正是他的性格所致。他的性格中有太多的忧郁、太多的冲动、太多的要强,才戴望舒《我的恋人》适合的背景音乐。

导致了这一次又一次的悲情婚恋的出现。

三、从他的诗作透其性格

(一)挹郁着,用我二十四岁的整个的心

对于诗人戴望舒而言:“我们可以说是偷偷地写着,秘不示人„„一个人在

梦里泄露自己底潜意识,在诗作里泄露隐秘的灵魂,然而也只是像梦一般朦胧地。从这种情境,我们体味到诗是一种吞吞吐吐的东西,术语地说,它底动机是在表

[7]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 又由于戴望舒奉行“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

不单是真实,亦不单是想象”[8] 的创作原则,就为我们诠释戴望舒的诗歌增加

了难度,但根据戴望舒在诗歌中对情爱的描写的不同特点及他的情爱之旅,我们

还是可以理清诗人的情爱心理的。

美国著名作家莫达尔,在他的有着广泛影响的《爱与文学》一书中曾经这样

说:“我们必须恢复‘性爱倾向’一词的原始与高贵意义,”他声称“严格说来,所有情诗都是性爱的诗;其实诗与文学的伟大便在于性爱,因为生命中性爱占重

要成份,这些文学因此对生命便最真实。”在他看来,“人类的本质根本是性爱,”莫达尔说:“情场失意和婚姻不幸的人,不可能从财富、名声、地位而得到安慰,相反地,天才人物比其他人更渴望爱情。”[9] 戴望舒的爱情诗中,占绝大多数的

还是与施绛年、穆丽娟、杨静的恋情诗,这类有抒写对象的爱情诗,主要表现诗

人在爱情生活中的苦苦追求,而又得不到回应的烦忧与苦闷,当然也有获得爱情

后的甜蜜与温馨,失去爱情的凄苦与绝望。忧郁、感伤仍然是挥之不去的主线,这既与诗人敏感忧郁的个性相关,也是与他的爱情生活中的屡受挫折相连。

相较之于“五四”以来的众多知识分子,戴望舒是有这种自由追求爱情的勇

气的。然而,他的忧郁性格又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心理障碍。对于忧郁,朱光潜

先生是这样解释的:“一切受到阻碍的活动都导致痛苦,忧郁本身正是欲望受到

阻碍或挫折的结果,所以一般伴之以痛苦的情调,但沉湎于忧郁本身又是一种心

理活动,它使郁积的能量得以畅达通泄,所以反过来又产生一种快乐,„„所以

任何一种情绪,甚至痛苦的情绪,只要能得到自由的表现,就都能够最终成为快

乐。„„我们所谓“表现”,主要是指本能冲动在筋骨活动和腺活动中得到自然

宣泄,也就是说像达尔文说‘情感的表现’时那种意思,其次是一种情绪在某种

艺术形式中通过文字、声音、色彩、线条等等象征媒介得到体现,也就是说,是

‘艺术表现’的意思。”[10] 戴望舒写爱情,迥异于传统的爱情诗。他极少写爱情

的甜蜜和爱的魂牵梦绕,也极少写到传统色彩的失恋的相思痛苦,他的爱情诗,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忧郁的爱情体验。在戴诗的开卷《旧锦囊》一辑中,便意存低

回,顾影自怜,《生涯》、《凝泪出门》以泪洗面。诗行间多灰、冷的意象:死枝

枯叶,荒冢幽灵,微命之魂,薤露歌„„《残花的泪》回忆蝶恋花的欢情,自怨

自艾,难以卒日。《林下的小语》“走进幽暗的树林里,人们在心头感到了寒冷,/亲爱的,在心头你也感到寒冷吗?/„„不要微笑,亲爱的,/涕泣一些是温柔

的,/涕泣吧,亲爱的,涕泣在我的膝上,/在我底胸头,在我底颈边。/涕泣不

是一个短促的欢乐。这种爱情环境的描写是很独特的。不是姹紫嫣红,莺歌燕语,而是阵阵寒意。爱情的甜蜜瞬间却是忧郁情绪的大倾泻时刻。诗人不需要微笑,甜言蜜语,而是眼泪哭泣。“夜是清爽而温暖;/飘过的风带着青春和爱底香味,/我底头是靠着你裸着的膝上,/你想笑,而我却哭了。„„不要讲古旧的Romance

和理想的梦国了,纵然你有柔情,我有眼泪。”甚至在诗集中,有一首以“忧郁”为题目的诗歌——《Spleen》。“我如今已厌看蔷薇色,/一任她娇红披满枝。/心

头的春花已不更开,/幽黑的烦忧已到我欢乐之梦中来。„„我颓唐地在挨度这

迟迟的朝夕,/我是个疲倦的人儿,我等待着安息。”这种莫名的忧郁充溢着整个

空间。诗人在《夕阳下》:“我瘦长的影子飘在地上,/像山间古树底寂寞的幽灵。/„„在这寂寞的心间,/我是消隐了忧愁,消隐了欢快。”诗人在无爱中咀嚼着

青春的苦闷。

(二)忧郁中的自卑

“止一次听过我的表白:我配不上你的爱情!即使她真正地属于了我, 但我在她面前是多么贫穷。”[11]——丘切特夫《你不止一次听过我的表白》

在戴望舒的少年时期,正处于青春期,在他的心理上,必然存在着一种对爱

情的渴望和煎熬。他是一个感情细腻、敏感的人,因而他的表达方式也是缠绵悱

恻,苦涩朦胧的。在《Fragments》中,诗人呼唤爱情的到来:“愿他温温的眼波,/荡醒我心头的春草:/谁希望有花儿果儿?/但愿在春天里活几朝。”诗人渴望得

到深爱,即使痛苦也心甘:“可是只要你爱我深,/只要你深情不改,/这今日的

悲哀,/会变作来朝的欢快,”(《可知》)而当诗人面对心爱的人儿时,则显得忧

郁,自卑:见了你朝霞的颜色,/便感到我落日的沉哀,(《山行》)早期的爱情诗,主要表现其青春期对爱情的朦胧憧憬,对爱情的渴求和无人所爱的忧伤。而戴望

舒对于施绛年的爱情,它的第一乐章便是爱情的“乞求”。在《静夜》、《回了心

儿吧》、《路上的小语》中都有反映。“回了心儿吧,Ma chère ennemie,/我从今

不更来无端地烦恼你。/你看我啊,你看我伤碎的心,我惨白的脸,我哭红的眼

睛!/回来啊,来一抚我伤痕/用盈盈的微笑或轻轻的一吻。/Aime un peu! 我把无

主的灵魂付你:这是我无上的愿望和最大的冀希。/回了心儿吧,我这样向你泣

诉,Un peu d'amour pour moi c'est déjò trop!”甚至在《我的素描》中诗

人为自己作单纯的静物写生:“我是青春和衰老的集合体,/我有健康的身体和病

的心。/在朋友间我有爽直的声名,/在恋爱上我是一个低能儿。/因为当一个少

女开始爱我的时候,/我先就要栗然地惶恐。/我怕着温存的眼睛,/像怕初春青

空的朝阳„„”诗人有时沉浸在初恋中,却“我觉得我是在单恋着,”“而且又是

一个可怜的单恋者。”(《单恋者》)其实,真正的爱情应该是与爱的对象的紧密融

合,又相互独立。但诗人是在为这一份爱作深深的乞求。“乞求”显然包含两层

意思:一是乞求爱情,这种乞求与祝福、崇拜的感情交织在一起;一是宽恕,这

种乞求与诗人的自卑心理联系在一起,他们的爱情有片刻的欢乐,也有莫名的烦

忧、痛苦。对于施绛年而言,她自己已有坚定的爱情,但又不忍心伤害望舒,诗

人与绛年似乎总有不和之处。望舒认为是自己的不是。他认为自己配不上绛年:“去吧,欺人的美梦,欺人的幻象,/ 天上的花枝,世人安能痴想!”(《Spleen》)

然而诗人却是痴心倾其所恋,这种“丘切特夫”式的爱情的“乞求”却终究没有

为诗人挽回爱人的心。

(三)忧郁中的自恋

一个人为寻求心灵的平衡支点,必然有一股强烈的内驱力支撑着他,因而在

戴望舒自卑心理的内核中又包含了要强的因素,导致他的自恋。在他与施绛年的

爱恋中,忧郁中的诗人更多表现的是一种对爱情的渴求和无法得到的无奈。诗人

渴望被爱的感觉,沉醉在被爱的想象之中:

我将对你说我的恋人,

我的恋人是一个羞涩的人,

她是羞涩的,有桃色的脸,

桃色的嘴唇,和一颗天青色的心。

„„ „„

她有纤纤的手,

南开大学大学语文题库
篇三:戴望舒《我的恋人》适合的背景音乐

南开大学《大学语文》题库

现代文

鲁迅

1.

2.

3.

4.

5.

6.

7.

8. 下列作家,对魏晋文章情有独钟的是鲁迅 鲁迅的《复仇》选自哪部作品集《野草》 鲁迅的《野草》属于散文诗集 从《复仇》可见鲁迅一种特殊的心态,这种心态是捣乱心态 《复仇》里一对裸身男女象征的是启蒙者 《复仇》运用的文学手法主要是象征主义 从《复仇》可见鲁迅的一个大苦闷是启蒙者启大众之“蒙”,大众不仅愚昧冷漠,而且反相迫害启蒙者 《复仇》中“无血的大戮”是指裸身男女毫无动作,以致路人因无戏可看而“干枯到失了

生趣”

9. 自群众观言之,《复仇》所表达的思想,与哪位作家的思想近似尼采

10. 如从启蒙者与大众之关系的角度看《复仇》,则鲁迅对于启蒙主义的看法是启蒙主义遭遇

了悲剧性的尴尬

周作人

1.

2.

3.

4.

5.

6. 周作人的散文发扬了中国文学(言志)论文传统。 周作人曾赴哪个国家留学并深受该国文学的影响?日本 周作人的文学观是(人的文学) 周作人倡导“人的文学”的理论依据是(人道主义) (《孤儿记》)是周作人的翻译作品。 《我学国文的经验》最初发表于(《孔德月刊》)

张爱玲

1.

2.

3.

4.

5.

6.

7.

8.

张爱玲的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发表于(《紫罗兰》) (《秧歌》)是张爱玲的长篇小说。 散文集《流言》的作者是张爱玲;(《流言》)是张爱玲的作品集 下列作品不是张爱玲写的是:荒山之恋 下面哪部小说不是张爱玲的作品?《啼笑姻缘》 (咏物抒情)不是张爱玲在《天才梦》里用到的笔法。 张爱玲的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发表于(《紫罗兰》) (咏物抒情)不是张爱玲在《天才梦》里用到的笔法。

9. 下面哪个人物对张爱玲的文学创作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胡兰城

王蒙

1.

2.

3.

4. 下列哪位作者曾经担任过中国的文化部长?王蒙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是谁的代表作王蒙 下列不属于王蒙《语言的功能与陷阱》讲演风格的是中英夹杂 王蒙曾在《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中》举了诸葛亮斩马谡的故事,这个例子说明的是语言的哪

个陷阱?言过其实

5. 王蒙曾在《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中》举了阿Q和徐志摩分别向吴妈示爱的例子,作者意图要说明语言的

哪种功能?修辞

6. 王蒙在《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中举了“失空斩”的例子,用来说明语言的哪种问题?言过

其实

7. 王蒙在《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中举了“轮扁斫轮”的例子,用来说明语言的哪种陷阱?言

不能达意

8. 王蒙在《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中曾提到李商隐的诗歌,是为了说明语言哪方面的问题?语

言具有艺术和审美功能的问题

王小波

1.

2.

3.

4.

5.

6.

7. 王小波的思想倾向是自由主义 王小波属于红卫兵一代 下列哪种作品不是王小波创作的《个狗主义》 下列不属于王小波作品的是动物庄园 王小波笔下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代表了一种什么精神?自由 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王小波对这只猪的基本态度是?喜爱和尊敬 王小波说,自己的文章篇篇都要“打自己的嘴巴”,《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体现此写作理念

的情节是我没有和猪一起并肩战斗

8. 关于如何理解《一只独立独行的猪》中的幽默风格,下面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冷幽默

9.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属于哪种文体?思想性随笔

10. “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这句话出自:《一

只特立独行的猪》

王国维

1.

2.

3.

4.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里,陈寅恪认为王国维自沉的原因是殉中华文化 课文中所说的“王先生自沈”是发生于哪一年,什么历史背景下?1927年大革命 王国维遗书有云“经此事变,义无再辱”,“此事变”是指国民革命军北伐 王国维认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其第一境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

高楼,望尽天涯路

5. 王国维认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其第二境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

消得人憔悴

6. 王国维认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其第三境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

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7.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由谁撰写陈寅恪

8.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所说“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此“俗谛”实有所指,

指的是三民主义

9. 本文中的“俗谛”在佛教用语中与下列哪个词语有相对的关系?真谛

梁启超

1. (《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是梁启超的文章。

2. 梁启超创办哪份刊物?《新民丛报》

其他

1. 雷海宗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

2. 课文中提到的“恭忠亲王”是?奕訢

3. 本文的体裁是?掌故笔记

4. 汪曾祺所述之金岳霖先生的专业是什么?逻辑学

5. 20世纪20年代,傅雷去了哪个国家留学法国

6. 傅雷认为巴赫的音乐被基督教精神束缚

7. 梵·高是哪国的画家荷兰

8. 梵高去世后被葬在哪个国家?法国

9. 下面哪个选项关于蔡元培的描述是错误的?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10. 下列不属于蔡元培对大学所下定义的是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

11. 在《梵高的坟茔》中,范曾着力贬抑的画家是谁毕加索

12. (沈从文)这样表述自己的文学理想:“我是想造希腊小庙„„这庙供奉的是人性。”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jiaoanxiazai/9322.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