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yl5520.com--教学设计】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通用1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1
包身工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万彦萍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报告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掌握新闻事实、背景材料、作者的主观评价三方面的内容,并学会据此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3.情感态度的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培养对于人的尊严和生存权利以及劳动权利的尊重,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本文在结构上的特点、理清两条线索、区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
2.本文选材上点面结合的特点。
三、 教学过程(二课时)
预习:
1)生字注音
蠕动(rú) 拎着(līng) 弄堂(lòng) 游说(shuì)
赚(zhuàn) 抹(mā) 嘈(cáo) 执拗(niù)
簿子(bù) 籼米(xiān) 莴苣(wō jù) 揩地板(kāi)
搽粉(chá) 蹒跚(pán shān) 皮辊(gǔn) 谄媚(chǎn)
骷髅(kū lóu) 噩梦(è) 怔住(zhèng) 锭子(dìng)
2)词语解释
【拎着】提着。
【弄堂】方言,胡同,小巷。
【褴褛】 衣服破烂。
【游说】文中指四处活动,用谎言劝说别人。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揩地板】擦地板。
【蹒跚】因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谄媚】用卑贱的态度向人讨好。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了解时代背景
在20世纪30年代,也就是 1932年“一二八”事变以后到抗日战争以前这一个时期。这个时候的中国:国民党统治黑暗,民不聊生;军阀混战,黑天暗地;列强的经济入侵,日益加剧。中国的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日益破产,加上地主的剥削,和天灾的影响,农民生活极为痛苦。在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的农村,每年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村女孩沦为了包身工。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日本资本家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就更大量的雇用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
作者介绍
包身工的痛苦遭遇和悲惨命运被揭露,不得不提到一个作家,一个进步作家,他从事过工会工作,后来又曾经长期居住在工人区,因为经常和工人打交道,从工人的口中得知了包身工的事情。这位作家,做了一个作家该做的事情。本着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经过长期艰苦的调查研究和实际考察,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这些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诸于世,这位令人尊敬的作家就是夏衍。
夏衍,本名沈端先,1900生,浙江杭州人,现代剧作家,曾经留学日本,回国后从事文艺工作,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解放后曾担任过文化部副部长,他1994年,被国务院授予“有杰出贡献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他的代表作品有话剧剧本《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改编鲁迅的小说《祝福》和茅盾的小说《林家铺子》为电影剧本。他一生著述颇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夏衍选集》
关于报告文学
夏衍当时得到一些有关包身工的材料,正好有一位同仁叫做沈西苓同志要写一个以上海女工为题材的.电影剧本,夏衍就把包身工的有关材料给他。夏衍认为这件事,用电影的方式来揭露效果要比文章的方式好,更能引起观众“灵魂的震动”,后来明星电影公司,把这个故事拍成一部电影叫《女性的呐喊》。可是这部电影因为当时环境的限制和官方的删剪,效果并不好。夏衍对这部作品不满意,决定自己动手,非把这个人间地狱揭发出来不可。于是,作家又经过几个月的补充侦察,掌握了更详实的材料,他本来是想写一部小说的,可是作者最后把他所了解的都写在了我们手中的这篇文章里却并不是小说,而是报告文学。
什么是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采取文学手段及时地反映真人真事的一种新闻文体。具有新闻性和文学性的特点。作者为什么用报告文学这种体裁而不用小说。因为作家觉得小说具有虚构的特点和经常运用夸张的手法,所谓小说家言,不足为信。作者怕人们觉得这种事是作家杜撰的,在生活中不会发生。而用报告文学这种形式就会显得更真实,更有震憾力,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更能引起人们“灵魂的震动”。
报告文学:新闻性 文学性
研读文本 :
第一课时
导语:
包身工在旧社会处在社会最底层,受尽剥削,压榨,丧失了自由,丧失做人的尊严,你同意吗能具体说明吗?除了同情,更需要了解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下衍曾冒着危险深入她们工厂主动,在她们上下班时观察了两个多月,才较全面地了解了她们的情况,时隔70年,我们仍能感受到深深的震撼,这是为什么?
一:了解包身工的悲惨生活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1-3段。
明确:起床时间:四点一刻(早)。
居住坏境:挤、差、脏、乱。
接下来是
早餐。请同学们快速阅读12-13段。
问题:总结一下这两段中的信息。
明确:
饮食质量差、数量少,环境差。
大家快速阅读25-27段和32段。同学们只从纱厂内的自然环境和人为惩罚两方面来分析。
问题:包身工在工厂内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和会受到哪些惩罚。
明确:
自然环境:三大威胁音响、尘埃和湿气。
人为惩罚:1]、工厂:殴打、罚工钱和“停生意”;
2]、带工老板:殴打、饿饭、吊起、关黑房间。这些可以归纳为“恶劣的工作环境”。
(板书):起床 恶劣的居住条件
早餐 恶劣的饮食条件
上工 恶劣的工作环境
工人状态:人为惩罚, 精神麻木。
总结
通过起床、早餐和上工三个场景,我们粗略了解了她们一天的生活,他们的苦难遭遇和悲惨命运。他们就是在恶劣的居住条件,恶劣的钦食条件以及恶劣的工作环境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着这种非人的生活,我不知道同学是什么样的感受。在保护人权的口号响彻全球,人道主义旗帜插遍世界的今天,每当我说起他们的故事,对他们悲惨命运的同情,对他们苦难遭遇的不平,对这种野蛮剥削制度的愤慨之情油然而生。
2:研读作品,分析作者对这几个实例如何再现
芦柴棒的故事
小福子的故事(27-32段)
透过一幅幅悲惨的画面 ,一个个典型事件,对包身工的悲惨命运有了更深刻全面的了解。
写法特点:点面结合。
二: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
阅读(8-11段)(15-22段)(34段)进一步了解包身工制度的产生,发展与庞大
1)包身工制度的产生
问题1:包身工这种制度是怎么产生的?
2)包身工制度的发展
问题2:这些东洋厂为什么会雇佣包身工?
3)东洋厂飞跃的庞大(34段)
明确资本家的利润,都是依靠残酷剥削工人得来的。包身工制度是帝国主义国家对生产落后国家一种最残酷、最野蛮的剥削。
三:同学明确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
1:新闻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
它对于新闻事实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
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
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
表明记者的观点;
衬托、深化主题。
2:本文是如何处理这些材料的?有什么好处?
明确:
课文在每一段叙事之后,总要穿插一些背景材料。比如第一个场景中对于包身工来源的介绍、带工老板“手面”和财产的介绍;第二个场景中对于社会背景的介绍,以及对于东洋厂对包身工需求增大的原因的分析;第三个场景中对于出入厂凭证的来历的介绍,以及东洋厂“飞跃地庞大”起来的许多具体数字等。这样的穿插,使得文章既展现生活现象,又揭示社会本质。读者透过一幅幅悲惨的画面,能够发现,包身工制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温床上,受到国民党政府“特殊优惠”的保护,伴随中国农村经济衰败生长出来的一颗毒瘤。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也增强了文章的批判力度
总结
通过芦柴棒和小福子的故事,对包身工的悲惨命运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通过对包身工制度的分析,我们也了解了包身工产生、发展到庞大的过程。主副交互,点面结合,精确的数字。对于这样一颗毒瘤,作者表达了极大的憎恨和愤怒的控拆,他是怎样诅咒这种罪恶制度的,包身工最后的命运会怎么样?咱们慢慢道来。
第二课时
导语
上节课,我们通过芦柴棒和小福子的故事,对包身工的悲惨命运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通过对包身工制度的分析,我们也了解了包身工产生、发展到庞大的过程。包身工制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温床上,受到国民党政府“特殊优惠”的保护,伴随中国农村经济衰败生长出来的一颗毒瘤。从35段到最后,是文章的总结,对于这样一颗毒瘤,作者表达了极大的憎恨和愤怒的控拆,他是怎样诅咒这种罪恶制度的,包身工最后的命运会怎么样?
一:体会作者强烈的感情:
1:同学们认为那一段最集中地表达作者的爱憎:
1)分析文章35段
“两粥一饭”指:(恶劣的饮食)“十二小时工作”指:(长时间的劳动)“劳动强化”指:(沉重的工作)“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指:(超经济剥削)“猪一般的生活”指:(生活条件恶劣)“泥土一般地被践踏”指:(受压迫的惨重)
这段话,作者先从六个方面总结了包身工的悲惨遭遇,接着,连用两个“还是”指出她们不能不做工;通过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一天的工作情况,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寄予的关切与同情,作者的情感灌注在字里行间。
2)分析文章48段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饲养”一词没有用错。它的本义是喂养动物,这里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说明资本家根本不把工人当人看待,而是像喂养动物一样饲养小姑娘,并从中谋利。所以作者就联想到“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来,这样更能揭露包身工所受的非人待遇和包身工制度的野蛮残酷。通过联想把包身工和墨鸭比较,指出墨鸭养活船户,包身工养活带工老板,但船户对墨鸭没有怎么虐待,带工老板却残酷压迫包身工,连一点施与的温情也没有,强烈地揭示了包身工受压迫的惨重,人不如禽的命运。
3)分析文章最后两段
倒数第二段运用排比句“六个没有”强调黑暗深重,表达作者对包身工制度的极大憎恨。后一句中,“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代表了人类技术文明的进步,这同“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形成巨大反差,两种事物结合在包身工身上,揭露了包身工遭受的压迫之深。
最后一段,诅咒中外反动派对劳动人民肆行压榨和虐待的“黑夜”,深信“黎明”必将到来,表现了作者要摧毁包身工这一罪恶制度强烈的愿望。同时,向肆无忌惮地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帝国主义者和一切反动统治者发出了警告: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这就使这篇侧重于揭露黑暗的报告文学,显出了一点亮色。
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预言黎明必将到来
请同学总结本文为何强烈地震撼这我们
生动的语言。生动的人物描写和人物对话、形象的比喻、发人深思的警句。(文学性)
精确的数字。(真实性)
主副交互 }行文特点
点面结合 }表现手法
记叙议论抒情 }多种表达方式
结束语
铭记历史,永不遗忘。我们不能改变历史,但是可以从我们历史上最羞耻的一页中学到很多东西。往事不堪回首,历史的车轮缓慢向前行,人性的觉醒、文明的进步有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越来越重视人权和人道主义的今天,我们回顾历史,讨论现实,是为了历史的惨剧不再发生,是为了明天的生活更加美好!
板书设计
从清晨到晚上 从现象到本质 从历史到未来
面 点
起床 芦柴棒 恶劣的居住条件 揭示包身工制度形成
早餐 恶劣的饮食条件 揭示包身工制度的发展
上工 小福子 恶劣的劳动条件 说明东洋厂庞大的原因
总结 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预言黎明必将到来
新闻事实(主线) 新闻背景(副线)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2
荷塘月色(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预习作业
1、你读这篇文章的最大感受
2、找出文章中表现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理清作者心情的变化
3、探讨作者为何总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4、你觉得这篇文章和那篇文章类似?
教学目的
1. 知识和能力
学会在描写景物时渗透感情
景物描写的层次性
做到了解三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通感),知道运用效果
2.过程和方法
学生熟读课文达到背诵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课堂写作训练
情感态度价值观
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养成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荷塘美景的描写
总体熟悉课文,领会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一次“中学生最喜爱的十大课文”问卷调查中,名列榜首的是《荷塘月色》。
二、朗读课文
思考问题:听完朗读,你对这篇文章的感受是什么?
师生互动活动一:学生畅谈对这篇文章的感受。
教师归纳小结,本课时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主要美在三方面:景物优美、感情真挚、语言新而不失自然。
1、写景。
主要写什么景?(荷塘、月色)由此看来,标题是什么短语?(并列)写荷塘和月色的文字各集中在哪段?(略)
景美、语言美,第2节课深入探讨。
2、感情真挚:本文既是写景散文,也是抒情散文。
生生互动活动一:找出文章中表示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理清作者心情的变化。
教师明确:表现作者内心思绪变化的句子有: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渴求宁静)--4、5、6段未直接写出作者的心情,但通过作者对荷塘、月色优美景色的描写,可以感受到作者暂时沉浸到了在优美景色中而忘记了烦恼,寻得了片刻的宁静----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片刻宁静得而复失,过渡极为自然)--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心境回到现实)。
3、综合分析第4段
1、写景的大致顺序:在总写荷塘概貌后,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采多姿的荷花,再写缕缕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以及流水。这是按照观察的角度、视线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依次精雕细刻。
2、本段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 一应景物,都处在朦胧的月光中,有着奇异的光彩。如把盛开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再如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时断时续,隐约朦胧。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
4、讨论第6节
学生自己分析,教师作适当点拨:
这一节写荷塘的四周。在这里,作者运用了绘画技巧来写荷塘的环境。作者笔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
(1)四面的树(照应第2 节)
有远有近:杨柳最多--远
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近
(2)写树不忘写月色:阴阴的
(3)路灯光把作者从幻想中召回,最后两句虽似写景,实则点明心境。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有蛙声,由寂静到热闹,充满了生机,将荷塘和月色衬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闷还是笼罩在心头。
、小结
从空间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求得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心境回到现实。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由此说,本文的文眼句是?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所谓文眼,就是文中最紧要的语言。比如一个人,人没有眼睛,就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反过来,他人读你的眼睛,就能读到你的内心世界。所以,文眼,就是最能揭示主题思想、透露作者感情的传神语句。清代刘熙载曰:“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此即文眼之说。所以读一篇文章,要注意文眼的把握。
生生互动活动二:作者为何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提示:须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性格特点分析。
家庭生活夫妻之间,是个人的隐私,当然不好直陈铺写,采用隐曲的方式来表达自然情理之中。
至此,我们运用合作原则的理论分析了《荷塘月色》里违反数量、关联、方式准则的情况,这是一种有意的违反,从而弄清了这篇散文的真实意图,把握了其中的会话含义:对幸福美满和谐家庭生活的向往,而不是所谓黑暗现实的折光。他说他既不能走革命和反革命的道路,只能采取“超然”的态度,“乐得暂时忘记,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业”,于是他选定了一条研究“国学”之路。因为只有这条路才能使他有一个稳定的职业而能让他的家境得以维持但又不受良心的谴责,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小布尔乔亚”的选择。作者在文中是那样的坦诚,他说:“我在小布尔乔亚里活了三十年,我的情调、嗜好、思想、伦理与行为的方式,都是布尔乔亚的,我彻头彻尾,沦肌浃髓是小布尔乔亚。”于是作者选择了与他的“情调”、“思想”、“伦理”相一致的国学研究,完完全全地把自己置身于“象牙塔”之中。这对当时的作者来说也带有一些不得已而为之的`味道,甚至对这种选择感到有点悲哀。因为在作者以及当时的许多人看来,“国学研究”是一条“死路”(作者原话),它再也无法让作者实现人生更高远的目标(包括革命之类),无法领略人生更美好的境界。因此作者烦恼、愁闷、悲哀。但这种情绪又无法排遣,因此借《荷塘月色》来向世人诉说自己的情怀,这是一篇有感而发的非常典型的“独语体”散文。因此,这篇文章的主题并不是什么“对白色恐怖现实的不满”而产生的苦闷和哀愁,也不是什么“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智者的孤独”,而是表达了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在象牙塔中,对现实感到无奈的叹息。这个“情”就是作者对自己“象牙塔”中的现实处境的别无选择和对美好人生境界无法达到的感叹,而这种感叹又常常凝聚着一个身不由己的知识分子对家庭及社会的良知,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朱自清的人品--高洁明朗,如水中的荷花,天上的明月一般。
教师分析以下三句话,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情感。
1、“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2、“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便觉”强调只是主观感受。这“自由的人”的片刻感觉与“平常的自己”有着差距和矛盾。
“且”是“姑且”,正表明作者所能做到的只能是借片刻的逍遥自在来排遣心中的“不宁静”。
总结本课时
指出作品的感情基调:A、淡淡的喜悦;B、淡淡的哀愁;C、淡淡的喜悦夹杂着淡淡的哀愁;D、浓浓的哀愁
答案是C。
四、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加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文章4-6段
3、完成练习二至五。
第二课时
品味文章的语言
由学生找,谈谈体会,教师点拨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充满诗意。
1、 比喻和拟人(结合课后练习三)
例如:
⑴.第4小节写静态荷花的三个比喻
效果:这一比喻与作者的心境、期盼、追求相吻合,营造出一种纯美的非现实的境界。
⑵.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效果:用流水喻月光,一个“泻”字写出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写荷叶荷花“像笼着轻纱的梦”,表现了月下荷叶荷花轻飘柔美的姿容,通过写叶和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
⑶.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效果:拟人的写法赋予荷花生命力和情感,写出荷花的神韵。
小结:比喻句加强了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使我们在遐思中获得了无尽的美感享受。
拟人句更添景物灵秀动人的气质。
2、 通感的运用(结合课后练习二)
教师向学生介绍通感修辞:
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如:“愉快的笑声……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峻青《海滨仲夏夜》)
又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请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两个通感句,体会其表达效果(见课后练习)
小结:通感的运用,使迷人的境界又增无限韵致,迷离精妙,另人情动神摇。
3、动词和叠词的使用(结合课后练习四)
小结:动词使用精当生动,富于表现力
叠词运用的效果:
(1)传神描摹出眼前之景:情态美,色彩美;
(2)增加了语言的音韵美:文气舒展,音节和谐;
(3)深入细致地表现了思想感情。
五、布置作业:
做一篇300字写景文章,要求运用修辞的句子不少于20句, 三种修辞兼有。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3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文本的学习,了解传统的内涵、本质意义,从而正确的对待传统
2.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经历和已学得的知识,表述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3.学生能够了解正反论证、比喻论证等说理方法的作用,学习运用这些论证方法以提高议论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传统、传统文化、文化传统等一些概念的把握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文化”
中国人见面鞠躬作揖,是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内向;西方人见面握手拥抱,是因为西方人性格外向。外向,所以伸出手去握别人的手;内向,所以伸出手握自己的手。这就正如中国人吃饭用筷子夹,是内向用力;西方人吃饭用刀叉戳,是向外用力,一向内,一向外。故西方文化的象征物为十字架,中国文化的象征物是太极圈。
文化无疑是林林总总的文化现象构成的。
二.浏览课文,找出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定义,特点,列出关键词。
作者认为,传统文化的落脚点在“文化”,是相对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言的,包括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如民族服饰、生活习俗等等,简言之就是文化遗产。有形的。
文化传统的落脚点在“传统”,它不可捉摸却无所不在,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实践,从而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言之就是民族精神。无形的。
板书关键词:
传统文化:“文化” 文化遗产 有形的。
时代性 民族性
文化传统:“传统” 民族精神 无形的
惰性 渐变性
三.提问:文章中作者阐述了一个怎样的基本观点?
明确: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之外。
四.讨论你所了解的传统文化。
如:传统习俗:正月十五闹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团圆赏月
传统建筑:四合院、兵马俑、皇家园林、徽居
传统文艺:诗词歌赋、戏曲、皮影戏、武术、飞天、壁画、乐器、书法、刺绣、瓷器、太极,文房四宝、玉雕、青铜器
传统思想:儒家思想
问1:有没有糟粕?有没有现在还残存的?学生举例,教师补充。
裹足、宦官、贞节牌坊、三从四德、重男轻女、迷信……
“三纲”奠定了奴才思想的架构
等级观念造就了不平等的社会
孔子的训条扼杀了人民的创造性
问2:有没有精华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呢?学生举例,教师补充。
传统节日的淡化、端午节韩国申遗、西方别墅取代传统建筑、没有自己的民族服装
补充汉服(幻灯片)
汉服的浅斟低唱
曾经,有个怪异的青年名叫嵇康,他临刑前,弹奏了一曲绝响,那宽袍博带在风中飞扬,他用了最优雅的姿态面对死亡.几千年过去,依旧有余音绕梁,只是他不知道真正断绝的不是曲谱,而是他的傲骨,乃至他身上的衣裳.
我也曾梦回大唐,和一个叫李白的诗人云游四方,他用来下酒的是剑峰上的寒光,他的情人是空中的月亮.我曾见他在月下徘徊,高歌吟唱,长风吹开他的"发带,长袍飘逸宛如仙人模样.
千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懂得民主自由,却忘了伦理纲常,我们拥有音乐神童,却不识角徵宫商,我们能建起高楼大厦,却容不下一块公德牌坊,我们穿着西服革履,却没了自己的衣裳.
在哪里,那个礼仪之邦?在哪里,我的汉家儿郎?
为什么我穿起最美丽的衣裳,你却说我行为异常?为什么我倍加珍惜的汉装,你竟说它属于扶桑?为什么我真诚的告白,你总当它是笑话一场?为什么我淌下的热泪,丝毫都打动不了你的铁石心肠?
在哪里,那个信义之乡?在哪里,我的汉家儿郎?
我不愿为此痛断肝肠,不愿祖先的智慧无人叹赏,我不愿我华夏衣冠倒靠日本人去宣扬.所以,我总有一个渴望,有一天,我们可以拾起自己的文化,撑起民族的脊梁.
记住吧,记住吧,曾经有一个时代叫汉唐,曾经有一个帝王叫商汤,曾经有一对图腾叫龙凤,曾经有一件羽衣----名叫霓裳.
热点讨论:于丹和易中天的走红对传统是幸还是不幸?
学生发言。教师指出一点:这种现象说明国人对传统的渴求,他们缺少途径,需要我们提供。但是传统不能只登堂,还要入室,我们不能只认识朱熹的孔子或于丹的孔子。
五。总结
我们对传统应该如何“古为今用、批判继承”?
1. 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重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转化为时代精神。
2. 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
3. 糟粕,一定要否定和抛弃。
教学反思: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是什么促使我们对传统的消失,如服饰的灭绝,道德的沦丧,礼仪的混沌等漠然、麻木甚至拍手称快的呢?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思考这个问题并改变这样的现状。对传统的呼唤符合当下学生传统意识的淡薄的现状。对传统应该一分为二的看,但对现在的学生来说更多的是要唤醒他们的尊崇传统的意识。考虑到公开课课堂教学的完整性,一课的时间其实是稍有些紧。所以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还太少,因为讨论交流的问题较多。如果时间充足,我想学生能有更多的思想火花。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4
蜂 蜜 蜜 蜂
第二课时
一、内容回顾:明确传统文化的内涵。
二、研读“文化传统”部分:
1、作者是怎样论述什么是文化传统的,文化传统的实质是什么?
明确:首先还是从“传统”和“文化”两个概念的关系方面进行分析。“传统”是中心词,“文化”是修饰词,重点应落在传统上。其次采用了作比较的论证方法,说明文化传统是不可捉摸、难以名说、无所不在的,这是从表现形态上说的。接着从产生过程上来看:一是实践性;一是体现出来的形式——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说得明白一点,就是民族精神。
2、文化传统是如何形成的?
明确:同一片园地的人们,形成共同心理状态,并且为群体所崇尚。而后其道大行,历经岁月沉淀而形成。
3、文化传统有什么作用?
明确:是一种惰性力量。既能制约人们,又能团结凝聚人们。
4、文化传统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稳定性(惰性)和可变性。
5、分析文化传统的变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明确:文化传统与外来文化相接触、交流,经过惊奇、观望、攻讦——学习、交流、消化、吸收、整合这一系列过程,就会发生变化并带来后果:虽然未必面目全非,但却让人感到陌生。
三、研读“财富与包袱”部分:
1、应该如何看待传统?
明确:既是财富,也是包袱。
2、如何理解传统既是财富也是包袱?文章论述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是民族精神。一个民族正因为有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才有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才能在传统的制约与支配下,凝聚成了一个稳定而团结的集体。所以说,传统是财富。然而传统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具有钳制思想、束缚行动的本性,妨碍进步和发展,因而传统又是包袱。作者论述这个问题,是要我们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古为今用,又要批判分析,弃其落后的保守的东西,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中有益的东西,促使传统不断发展与进步。
四、回顾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如何阐述“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的?
明确:首先,从语言结构分析入手,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分别落脚到“文化”和“传统”上。
接着,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日常认识入手,对两者作出“定义”式的简单判断;传统文化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化遗产,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
然后,又从“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形成过程的角度,阐释了两者的特性:传统文化是具体的,带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文化传统是意识和精神,是一种惰性力量。
最后又以比喻的方式,阐述了两者的两重属性:既是财富,也是包袱。
五、板书设计:
传 统
第三课时
一、总结本文主题:
文章通过阐述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内容、特点及利害关系,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决裂,将过去彻底砸烂,而应该妥善地利用过去,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构筑未来大厦。
二、辩证分析是本文的突出特点,请举例说明文章是如何进行辩证分析的?
明确:例如,在阐释“文化传统”时,一方面既肯定其“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明确指出“对后人来说,就有一个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批评的任务,明辨其时代风貌,确认其历史地位,接受或拒绝其余风遗响”。在阐述“文化传统”时,一方面指出“没有文化传统,我们很难想像一个民族如何能存在,一个社会如何能稳定,一个国家如何能巩固”,另一方面又明确指出“当然这并非说文化传统是不变的”,“这也并非说文化传统不会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而变化自己的内容”。作者在阐述“财富与包袱”这一内容时,更是充满辩证分析:例如课文最后三小节,这三节起着概括本部分和全文的作用。首先提示辩证地把握传统的两重属性并非易事,指出由于认识偏差而引发的两种倾向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接着否定前面的比喻的不当,指出传统是内在物,是人群共同体的品质和精神。这和前一节形成正反对比,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最后进一步明确,说明这种内在物的本质属性和由来,阐明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
三、赏析课文写作技巧:
1、采用小标题形式,新颖别致,令读者一目了然。
2、采用了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回顾课文内容,完成板书)
提出问题:民族传统与文化密不可分,弄清“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很有必要。
传统文化就是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
与 分析
问题文化传统是民族精神
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
文化传统的变化是缓慢而复杂的
传统是财富,也是包袱
结论
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双重性
3、语言特色:
(1)、句式整齐,整散结合,生动活泼。
例如:“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昙花一现,未老而先亡”,这一段话众多成语连用,主要语句句式整齐,以整句为主,整散结合,将论述性很强的话表达得铿锵有力,既给人文化内涵厚重的感受,又让人觉得活泼轻松,读起来朗朗上口。
(2)、运用多种修辞,给枯燥的议论文注入了一汪活水,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A、比喻
例如:如果只愿在白纸上描绘未来,那么,所走向的绝不是真正的未来,而只能是过去的某些糟糕的角落。
B、拟人
谁要想拉住传统前进的脚步,阻挡传统变化的趋势,纵或得逞于一时,终将徒劳无功。
四、开放性问题:
1、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过西方的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等,而对中国传统的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却越来越淡漠,对此,你怎么看?
2、一位大学生的演讲中有这样一句话:今天我们努力的学英语,是为了将来全世界都努力的学汉语。据国家语委对外汉语考试的机构统计,现在每年参加汉语考试的外国人逐渐递增,一些想要来中国发展的外国人,都把学汉语当成是其发展的重要部分。对此,你怎么看?
3、在西方被认为是垃圾食物的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等,却成了中国人的最爱,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 了解传统文化、文化传统等概念的含义;
2. 学会写内容提要;
3. 学习关系性议论文的写法以及正反议论、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说理方法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如何运用正反议论、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说理方法写作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 解题:
学生谈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理解,教师进行点拨。
二、 作者简介:
庞朴,生于1928年,江苏淮安,汉族,现代学者。
《沉思集》
《集--中国文化与哲学论集》
三、 总体结构:
总--分--总 最典型的关系性
传 文 议论文
(传统)统 化(两重性)
文 传
化 统
四、 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 第1自然段--讨论
(1)“一个多世纪”从何时开始?
战争以来
(2)“社会实验”指什么?
救国图存运动:洋务运动、变法维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仁人志士) 新民主主义革命直至社会主义革命
(3)“彻底决裂”“彻底砸烂”“在白纸上描绘未来”
(五四时期对于传统否定过多,一直延续到60-70年代)
-→强调不可利用“过去”(“传统”),构筑“未来”
2. 第2自然段--讨论
传统是什么?(强调“形成”“作用”)
3. 第3自然段--讨论
“传统”与“文化”是什么关系?
提出“……”差别。(比喻)
-→全文总起,阐述什么是传统。
引出问题: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俚俗进入学术层面。
五、 学习“传统文化”:
1. 第4自然段--讨论
对“传统文化”概念进行界定。
(什么是文化传统?)
全称、落脚、对应(时空界定)、内容、成分(例如)
2. 第5自然段--讨论
“传统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时代性、民族性
3. 第6-7自然段--讨论
(1)“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哪几种情况?
“或者……或者……”“有的……有的……”
(2)各人对传统 文化进行分析批判,可以做那些工作?
“明辨……遗响”
-→理解图片(p65)
六、 学习“文化传统”:
1. 第8-9自然段--讨论
对“文化传统”概念进行界定。
(什么是文化传统?)
全称、落脚、特征(比较)、产生、成长、形成、实质
2. 第10自然段--讨论
(1)什么不能成为“民族的共同心理”?
“在这种生活里……思想”
(2)什么能成为“文化传统”?
“为这一民族生活……物质力量”
3. 第11自然段--讨论
“文化传统”有什么作用?
为什么说它是“惰性力量”?
“制约看……关怀” “一种……象征” “没有……巩固”
4. 第12-13自然段--讨论
(1)“文化传统”变化的特点是:
缓慢的、渐进的、非一蹴而就的
“文化传统”受外界影响是如何进行的?
接触--交流--变化
(3)外来文化中如何才能成为传统中的"一个部分?
“经过自己文化传统……整合”
七、 学习“财富和包袱”
1. 作者称“财富”“包袱”是如何而言的?
“从头开始……生存本领”
“具有……层面”
2. 我们说如何辨证地了解和掌握两重属性?
“运用它……千里之外”
3. 现实中存在哪几种简单化的理解?
“一种人……财富”
八、 小结
本文既是学术性议论文(文体角度),又是关系性议论文(表达方式)。作者在保持学术研究严肃性的前提之下追求文采,表述通俗,使文章既具有议论文的辨证性的同时又饶有风趣。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1.掌握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区别以及作者辩证看待传统的观点.
2.掌握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3.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辩证看待传统.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含义以及如何看待传统.
2.引导学生学习辩证表达自己的观点.
3.引导学生养成关注、探究身边文化现象的习惯.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养成关注、探究身边文化现象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
学生课下阅读课文,熟悉课文大意。
二、导语设计。
请同学们观看PPT
1.提问:图片一中的孩子们在做什么?反映了当下的一种什么热潮?
明确:孩子们在读私塾,反映了当下大中城市兴起的私塾热。
2.提问:图片二所反映的哪一个节日?
明确:七夕情人节。
近几年,国内一些较发达的城市兴起了一股私塾热,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到新式私塾中去学习儒学经典,唐诗宋词;七夕情人节重新兴起,成为情人们的又一节日。这些反映出人们渴望“回归传统”的心理需求,“回归传统”成为当今社会的又一热门话题。那么,我们如何正确而科学地回归传统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传统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学习《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课。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学会如何正确科学地看待传统,而且养成辩证思考问题,关注探究身边文化现象的好习惯。
三、观点解读。
1.提问:重读课文第一段,思考什么是传统?(用原文回答)
明确:传统是那个在以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 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
传统与文化密不可分,我们常常会看到文化传统,传统文化的说法,那么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又是文化传统呢?
2.提问:重读课文“传统文化”部分,思考什么是传统文化?
明确:传统文化的全称是传统的文化,落脚在文化,是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言的。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例如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化遗产。
举例:以中国的传统民族服饰为例。中国古代民族服饰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汉服(指明末以前的汉族服装)和清装(清朝时期的满族服装) 。汉服虽然整体上相似,主要特点是宽袍大袖,褒(褒,衣襟宽大)衣博带,风格简单清淡。但每个朝代也不尽相同。如秦汉时期的人穿的衣服是曲裾深衣,如PPT图。 所谓的曲裾深衣
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下宽上窄,前襟缠身的高领连衣裙。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很有意思,男子比女子更爱美,他们喜欢涂脂抹粉,服饰讲究飘逸舒适,因此这个时代产生了很多美男子,这些美男子有三大爱好,剃须,抹粉,熏香。《三国志》中记载,有一次曹丕薰香薰得太过分了,连他的坐骑也受不了了,照着他的膝盖就咬了一口。气得曹丕把马给杀了。可见那个时期的美男们对薰香这件事有多热衷了。同学们知道那些那个时代的美男子?如潘安,兰陵王,卫王介等。同学们知道卫王介他是怎么死的吗?卫王介长得极美,美如珠玉。有一次他一外出就被“粉丝”们包围了,“观者如堵墙”,看他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卫王介估计缺氧了,当场就晕过去了,回到家后不久就死了,这就是典故“看杀卫王介”的由来。唐朝时期,妇女穿的多是上襦下裙,意思就是上身穿短衣,下身穿长裙,同学们都知道,唐朝以丰满为美,因此唐朝女人的衣服领口很低,这样便于凸现女性的丰满之美。清装在这里就不细说了,同学们在《还珠格格》《孝庄皇后》等电视剧中都见过了。那时的男子们还普遍有着女性化的审美,典型的代表之一就是大书法家王羲之了。王羲之走起路来则是“飘如游云、矫若惊龙”,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的,有着女性的娇柔和妩媚。
再如生活习俗方面,从古至今,中国人过年都要吃饺子,贴对联。对联可以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等,以春联为主。同学们都知道那些关于春联的小常识呢?春联最早叫什么?有怎样的传说?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蜮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城。鬼城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当然现代人也把招财娃娃贴在门上,想必是想财源滚滚来了。春联有哪些组成部分呢?.春联,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讨论:同学们还能举出那些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呢?
3.提问:重读课文“文化传统”部分,思考什么是文化传统?
明确: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备有形的实体,不可捉摸,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存在于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存在于一切现实文化之中,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其成员共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共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心理素质和性格特征的总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特质的总和。如中华民族具有爱国主义民族精神,重视团结统一,勤奋勇敢等,犹太民族经商意识,竞争意识很浓,大和民族具有强烈的民族扩张的本性和武士道精神等。
举例:中华民族具有爱国主义传统,为了民族的独立、解放、发展和强大,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奋斗,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英雄事迹。屈原、文天祥、杨靖宇等,是其中杰出代表。看PPT,请同学们回答图中爱国英雄的爱国事迹?
杨靖宇将军是我国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姓马名尚德,号骥生。19生。他短暂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领导东北人民抵抗日本人的侵略。1940年2月23日在靖宇县与日伪军激战中阵亡,年仅三十五岁。杨靖宇的头颅与躯体合葬于通化烈士陵园。
讨论:同学们根据民族精神的含义,举例谈谈中华民族还具有哪些民族精神,也就是文化传统呢?
4.提问:重读“财富和包袱”部分,思考为什么说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
明确:传统是财富--如果某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每一天都在从头开始去练习生存本领,那情景是不堪设想的。因此,传统文化是祖宗的丰富遗产,文化传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传统是包袱--传统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具有钳制思想,束缚行动的本性,常常造成原地踏步的局面,也会引起某种不堪设想和不忍设想的后果。传统是民族沉重的负荷,是社会前进的包袱。
举例:传统是财富--这个例子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我们现在所运用的语言文字都是自古以来继承演变过来的,我们掌握的许多生存本领,如建筑本领,造纸本领,制药本领都是从古人那里学习继承的。前人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智慧,创造出许多诸如红楼梦,史记,论语,唐诗三百首等优秀文史遗产,供我们当代人学习欣赏。
传统是包袱--如封建社会对待妇女的许多落后做法,论语中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将女子与小人化等,三妻四妾,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裹小脚等。裹小脚,由于中国古代的男人喜欢小脚女人,大脚的女人在古代是很难嫁出去的,估计我要在那个时代的话,就得当一辈子的尼姑了。这种做法对女性身心造成了极大的摧残。男尊女卑等落后的观念至今影响着中国,只不过程度明显降低罢了。例如选美,往好了说是展现女性的自信和魅力,那么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评委绝大多数都是男性,美丽的标准都是男性来定。说白了,选美为了什么,还不是满足男人喜欢漂亮女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看PPT图,这个人同学们都知道吧?她到底是不是美女?我觉得李宇春很美,她是中国第一个由女人自己选出的美女,她的美不符合男人对于女人妩媚性感的审美标准,而符合女性欣赏帅气阳光的审美需求,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非洲有一个叫尼日尔的母系氏族社会国家,那里的选美选的不是女性,而是男性,选美评委都是女性,我看这样就很好嘛,我们中国也应该都搞一些这样的活动。
同一种传统也可以既是财富也是包袱,中国人的中庸思想一方面是人注重适度原则,做事讲究分寸,但同时也使人失去创新和挑战的勇气和精神。古代传统私塾教育,既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教学和学习经验,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但同时也桎梏了学生的发散和创新思维,单一的语文教学使学生的知识面变得很狭小。
讨论:请同学举例谈谈你对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的看法?
5.提问:既然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呢?
明确: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传统,批判地继承和发扬传统,继承其精华,摒弃其糟粕。用原文的话来回答就是,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决裂,将过去彻底砸烂,而是应该妥善地利用过去,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构筑未来大厦。
讨论:举例谈谈怎样批判继承中国传统?
四、写作特点。
1.提问:以上我们对课文进行了讲解,了解了传统文化,文化传统的概念和区别,明确了作者对于传统的辩证的观点,接下来我们来思考,本文有哪些写作特点呢?首先请同学们找出文章都运用了哪些论述方法?
明确:比喻论证--在倒数第三段中,用服装和文物比喻,说明传统既是财富也是包袱。这样说理,形象生动,便于读者理解。
类比论证--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并不一样,两者差别之大,几乎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别相媲美。
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事物的特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 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提问:除了精确地运用各种论述方法外,本文还有那些写作特点?
明确:采用小标题形式,使文章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另外,句式整齐,整散结合,生动活泼。传统文化部分倒数第二段第二句话, 众多成语连用,主要语句句式整齐,以整句为主,整散结合,将论述性很强的话表达的铿锵有力,既给人文化内涵厚重感,又让人觉得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
五、小结:
以上我们共同学习了传统文化,文化传统的含义和区别,分析了作者辩证看待传统的观点,探讨了如何辩证对待传统问题,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学会如何正确科学看待传统,而且养成辩证思考问题,关注探究身边文化现象的好习惯。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7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基本概念,了解“文化传统”对人的影响。
3、正确对待传统,提高思辨能力,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概念及二者区别。
教学难点:
辩证地看待传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问答法、讨论法、问题研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过西方的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等,而对中国传统的节日却越来越淡漠,过年摸门钉放鞭炮,上元吃汤圆放花灯扭秧歌,端午插艾条挂香符赛龙舟,中元盂兰盆会驱傩……这些传统过节方式离我们渐行渐远。但韩国却把江陵端午祭申报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中韩两国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那么,什么是传统文化?它与文化传统是不是一回事?应该怎样对待它们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庞朴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二、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思路。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
引子部分:是全文总起,阐述什么是传统,正确对待传统的重大意义。提出应区别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
“传统文化”部分:阐述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特点、范围,以及应该采取的方针和态度。
“文化传统”部分: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相比较,从而揭示出文化传统的特点,探讨其诞生、生长、变化的规律,以及不同文化得以交流的基础。
“财富与包袱”部分:论述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双重属性,阐明应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
三、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完成表格。
1、什么是传统?
2、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具有什么特征?你能说说你熟悉的传统文化有哪些吗?
3、 什么是文化传统?文化传统形成的条件是什么?文化传统具有哪些特征?你能举例说说中国的文化传统吗?
比较对象 含义 特点 举例
传统 在已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
传统文化 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也就是文化遗产。 时代性
民族性 民族服饰
生活习俗
古典诗文
文化传统 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或者叫共同心理状态。简单说,就是民族精神。 惰性
渐变性 和睦共处
尊老爱幼
团结奋进
四、问题探究。
1、读“传统文化”部分,说说后人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2、细读“文化传统”部分,说说应该如何理解“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
3、研读“财富与包袱”部分,谈谈作者为什么说传统既是财富也是包袱。文章论述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是民族精神。一个民族正因为有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才有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才能在传统的制约与支配下,凝聚成了一个稳定而团结的集体。所以说,传统是财富。然而传统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具有钳制思想、束缚行动的本性,妨碍进步和发展,因而传统又是包袱。作者论述这个问题,是要我们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古为今用,又要批判分析,抛弃落后的.保守的东西,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中有益的东西,促使传统不断发展与进步。
五、结合写作背景总结文章主题。
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写于1991年4月。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外国尤其是港台新儒学的兴起,再加之改革开放以后比较宽松的政治思想环境,在中国大陆,兴起了一股文化热,学术界普遍对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进行反思,试图总结中国长期革故鼎新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一些过激的口号和行为作出了理性的分析。在文化探究方面,理论界也比较活跃。也有人提出了“回归传统”的口号,读经、复兴儒学,成为一时的时尚。针对这种种现象,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作出了分析。
文章通过阐述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内容、特点及相互关系,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决裂,将过去彻底砸烂,而应该妥善地利用过去,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构筑未来大厦。
六、拓展延伸--时事论坛。
1、汉服热
今年端午节前,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爱好“汉服”的网民们,发起了一个“穿汉服,过端午”的文化行动;5月,昆明举行“全城搜汉服”活动,并为此进行了一场“汉服选秀”;上海都市中一群崇尚汉文化的年轻人穿上传统汉服,在世纪公园体验了一回传统味十足的端午节;武汉举行汉服成人仪式,516名青年学生身着仿古服装,升国旗、加衣冠、敬师长、敬父母,进行成人宣誓;7月,吉林长春举办了全国首届汉服设计表演大赛,24名选手进入决赛……如今,汉服爱好者遍布各大城市,掀起了一股“华夏复兴,衣冠先行”的热潮,也成为近来一大社会景观。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2、禁播令
国家广电总局要求自9月1日起,全国各级电视台所有频道在每天17时-20时之间,均不得播出境外动画片和介绍境外动画片的资讯节目或展示境外动画片的栏目。各动画频道在这个时间,必须播出国产动画片或国产动画栏目。这样做意在提高国产动画荧屏占有率,肃清外来动漫渗入我国的异质文化的影响力,保护传统文化。但禁播令一出,引来批评如潮。对此,你怎么看?
七、课后作业。
搜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有关资料,就当今社会如何对待传统发表你的见解,写一篇800字左右的练笔。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8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目标要求:
1、把握“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两个概念区别和联系。
2、学会辨证地认识思考问题。
3、学会正确对待文化
课时设置:1教时
第1教时
第一课时
一、 识记字音字形词语:
媲pì美 箝qián制 自戕qiāng 攻讦jié 污垢gòu
一蹴cù 而就 威慑shè 蜕tuì 除
攻讦:揭发别人的过失或阴私而加以攻击。
媲美:美好的程度不相上下;比美。
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式而产生。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
斑驳陆离:形容色彩错杂纷繁。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余风遗响:遗留下来的风气影响等。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的完成。
昙花一现:昙花开放后很快就凋谢。比喻突然显赫起来的人或流行一时的事物很快消失。
孤芳自赏: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
刮垢磨光:比喻教育人、培养人才。本文指破坏传统文物的本来面目。
二、 了解作者:
庞朴,1928年生于江苏淮安,汉族。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毕业,任教于山东大学。1974年调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杂志从事编辑工作,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编审、副总编和《历史研究》主编等职。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科学发展文化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现为“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著作有《沉思集》《公孙龙子研究》《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庞朴卷》《白马非马--中国名辩思潮》《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帛书五行篇研究》等。
三、 背景介绍:
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写于1991年4月。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外国尤其是港台新儒学的兴起,再加之改革开放以后比较宽松的政治思想环境,在中国大陆,兴起了一股文化热,学术界普遍对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进行反思,试图总结中国长期革故鼎新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一些过激的口号和行为作出了理性的分析。在文化探究方面,理论界也比较活跃。也有人提出了“回归传统”的口号,读经、复兴儒学,成为一时的时尚。针对这种种现象,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作出分析。
四、课文探讨
1、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传统文化 文化传统
定义
是不死的民族魂,产生于民族手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实质是民族精神
内容: 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
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
历史发展。传统文化的发生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
上起过积极的作用,事过境迁,后人
应辩证的.批判吸收。
特征 时代性、民族性 缓慢性、惰性、民族性、共同性、主导性、兼容性、选择性,聚合性、变化性
性质 实 虚
形成 历史上产生过的带有过去时代烙印创
成于民族祖先历代存在过的积累
文化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生活中某些新的因素回慢慢积淀,并经过筛选整合而补充为传统新成份;受外部世界影响,特别不同民族的文化碰撞,也会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成份。但不管怎么变化,这一变化是缓慢的
生活在同一园地的人有同样的语言,共同的生活,从而形成共同的意识和无意识,这种为这同一群人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的心理,大行其道,成为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加以时日,文化传统就形成了。
交流(存在 接触,交流 变化)
态度 进行分析批判:明辨其时代风貌, 互相学习 互相交流
确认其历史地位,接受或拒绝其
余风遗响
联系(共性)历史性, 民族性、惰性
2、如何理解“文化传统”的“惰性”?
一方面制约人的思维方式,支配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人的情感,左右人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的终极关怀。
另一方面,因为文化传统的指令作用,它具有了凝聚力量,是集团的象征,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巩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如何辨证地看待传统的两重属性?
从文中看出“惰性”是把双刃剑
一方面钳制思想,束缚行动的本性,造成原地踏步会引出某种不堪设想和不忍设想的后果。(制约人的思维方式,支配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人的情感,左右人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的终极关怀。)
另一方面,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运用它而不被欺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于千里之外,是一种艺术,是人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作用的重要表现和广阔场所。)
五,探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
1、分析文化传统的变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明确:文化传统与外来文化相接触、交流,经过惊奇、观望、攻讦--学习、交流、消化、吸收、整合这一系列过程,就会发生变化并带来后果:虽然未必面目全非,但却让人感到陌生。
2、具体做法
(继承优良传统文化,吸收先进外来文化,发展、创新民族传统文化。)
六、练习
请从下列图片中选择一两组,参看图片说明,运用本文的有关论述,将每组图片综合起来思考,谈谈你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关系的理解。 (先自由组合讨论,再班级交流)
(图片未能上传,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粘贴。图片见于苏教版教材。)
(第一组:四合院与现代化的住宅小区,作为文化实体,确实有不少不同的地方,但也有不少作为传统一脉相承的地方,如封闭观念--用墙隔开,色调的使用--灰淡的冷色调,朝向--坐南朝北,建筑形式--屋脊、抢水、漏窗的运用,所有这些都可以从中看出我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作用。
第二组:两幅图放在一起,反差相当大,一动一静,一在自家的庭院里,一在大庭广众之中。从这种对比之中可以看出传统的可变性,静淑的少女也变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运动员了。
第三组:游戏是儿童的本能、娱乐和学习方式,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赞颂了亲情、集团意识,提倡保护自己,也是一种有意思的体育运动,不过对于儿童的智力发展作用不大。电脑世界,为孩子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学习、游戏、休闲融为一体官有现代科技的成果。电脑的普及,体现了现代的外来文明的冲击力。)
作业
就某一文化现象写一篇短评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9
兰亭集序(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在我国历史上有“书圣”之称的一位著名书法家,请问是谁?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最为有名,它被后世评论者誉
为“行书第一”,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样的面貌呢--请看图。这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它吧。
【写作背景】
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日,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绰、谢安和释支遁等四十一人,为禊事活动,在兰亭宴集。与会的人士都有诗作,事后把这些诗篇汇编成集,《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所写的序言。序,文体名,是对书籍和文章举其纲要、论其大旨的一种文字,相当于引言。
【作者简介】
王羲之(公元321-379年):字逸少,东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县)人,住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曾任江州刺史、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等职。他书法精绝,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1、听朗读,注意以下多音字的读音:
多音字:会稽(kuài jī) 感慨系之(xì) 曾不知老之将至(zēng)
第一段用中速,体现乐的心境。
第二段以和缓低沉读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重音为“痛”
4、文中“信可乐也”句“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点叙宴集盛况(乐)“仰观宇宙之大,俯察晶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物我两忘达到“道”的最高境界。
情感:而这景物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观反照。(东晋之时,玄学盛行,名士们对山水的欣赏,不仅“目寓”,而且“神游”,到自然中去,并认真观察思考,不只是怡情养性,还可以“明理”和“悟道”。)
5、第二部分:抒发人生感慨(痛) 志趣相投者在一起传杯喝酒吟诗的快乐;都抒发了人生短暂的感慨“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6、第三部分:交代作序目的(悲)“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庄子“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再将目光移至未来、推想后人,未来的人一定和古今之人的感情相通。死生之大,千古同慨,“录其所述”并为之作序,目的在于引起“后之览者”的感慨与共鸣
8、小结: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
教师总结: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10
泪珠与珍珠(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江油市明镜中学:刘海燕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体会文中蕴涵的丰富而深沉的感
情,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人生感悟
2、 过程与方法:在反复品读的基础上,进行仿写
式拓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泪珠中蕴涵的真、善、
美,懂得要爱和感恩这个世界
【教学重点、难点】
①体会文中蕴涵的深厚感情,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
人生感悟。
②品味泪水中包蕴的真、善、美。
【教学构想】以标题为切入点,以泪珠与珍珠的关
系为主线。
【媒体设计】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在成长历程中,你们的喜怒哀乐一定曾幻化
成晶莹的泪珠。那是在什么时候?假如让你把它流
泻于笔端,你会怎么写?
生活中,我们或感动或忧伤,或喜悦或悲痛,
留下了滴滴泪珠,我们捡起泪珠,串成生活的收获,
感恩生活的赐予,让我们的人生因丰厚而沉甸甸。
有人说,会流泪的人,是高尚的人。今天,让我们
走进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生活,欣赏她的散文《泪珠
与珍珠》。
2.介绍作者:(多媒体投影)
二、 整体感知课文:
1.古人云:“题者,额也。”一篇好的文章,我们
能从标题中读出许多信息,比如线索、对象、范围、
题材、体裁等等。请看本文的标题“泪珠与珍珠”
是什么关系?
2. 从文章的题目看,这篇文章写了不少关于泪珠
的故事,请跟着老师的范读,轻声朗读课文看看课
文中都写了哪些“泪珠”?
【解说】有书中写到的眼泪、骨肉分离的眼泪、
亲子的爱怜之泪,生命的奋斗之泪、不为一己的慈
悲之泪、为人类献身的感恩之泪。(书中泪、分离
泪、亲子泪、奋斗泪、慈悲泪、感恩泪)
三、自主探究:
1、有人认为本文的主旨是思乡怀人,开头写“书
中泪”似乎与此关系不大,你认为呢?
【解说】开头写“书中泪”巧妙的引出了“人生必
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
痛”这个过渡句,为下文写“生活泪”作铺垫。
2、在“生活泪”几节里,作者已从泪水中探询到
人间亲情的真谛,体悟到人生的境界。因此有人说,
作品的最后作者选取了流泪观音的故事和信徒为
耶稣流泪的故事,有画蛇添足之嫌。你认为呢?
【解说】如果“生活泪”主要着眼于人间亲情,那
么“感恩泪”和“慈悲泪”则着眼于人生境界,使
文意由前文的“一己之泪”升华为“人类之泪”。
这些泪可以分为小我的泪和大我的泪两种;眼
泪由实转虚,境界由低到高,也反映了作者对“眼
泪”认识的逐步提高。
3、假如把这些眼泪比做珍珠,那么贯穿起这些大
大小小珍珠的线,也就是主旨句是什么?它在文中
出现了几次,这几次的出现是不是简单的"重复?
【解说】这句“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
经忧患而愈益温厚”,从结构上说起着引领贯串全
文的作用;从内容上看,它代表了琦君70年的所
有的人生体验,使我们眼睛更清澈,使我们心灵更
明净与温厚。这些包含着人生丰富高尚的情感的泪
珠,在琦君老人眼里都已幻化成世间最美丽宝贵的
珍珠,我想这也是这篇文章取名为《泪珠与珍珠》
的一个原因。
4、 文章题目为“泪珠与珍珠”,可文中很少谈到
“珍珠”。可否把文题改为“泪珠”或“珍珠与泪
珠”?如果不可以,那么“泪珠和珍珠”到底是什
么关系?
【解说】本文以泪珠为物线,以“眼因流多泪水而
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为思想红线,
这种“彩线窜珠”的结构使全文“散得开、收得
拢”。本文除了思乡怀人之外,还蕴含着老人忧患
和痛苦可以转化为人生财富的人生哲理。
标题中的“泪珠”和“珍珠”的关系应当是比
喻关系:那种饱和着人生体悟的纯真而博大的泪珠
才是晶莹剔透的珍珠。琦君正是以一颗纯真、博大
的爱心热烈地拥抱人生,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
心。
四、拓展延伸
1、照片是生活的真实记录。下面的照片,你能读
懂哪个泪水中的情感?哪张照片可以唤起你记忆
中尘封的往事?(每张用一句话概括这是什么样的
泪?并说说我们能从这个泪中悟出什么呢?)
五、仿写式默写演练:
古今中外,文人骚客无不以“泪”抒己心,
洗人心。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杜甫在《蜀相》中流
下了叹惋之泪以自勉:“出师未捷身先死,
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在《无题》中则流
下了爱情之泪以诉衷肠:“春蚕到死丝方尽,
______________。”宋代词人柳永在与心上人别离
之际,流下了爱情之泪以传情:“___________,竟
无语凝咽。”白居易则在《琵琶行》中流下了同情
泪以自勉:“_________________,江州司马青衫
湿。”
现代诗人艾青在烽火连天的岁月,流下了爱国
之泪以砺志:“___________?因为我爱这土地爱的
深沉!”琦君女士在《虞美人》里写道:“锦书万里
凭谁寄,过尽飞鸿矣。柔肠已断泪难受,总为相思
不上最高楼。”她流下的则是海外赤子的_______之
泪。
六、课文总结:
林肯作为伟人有过流泪的经历,作为一名平凡
的中学生我们也有过自己暗暗流泪的时候。我们是
带着泪水步入知识殿堂的。我们应该深深领悟到:
流泪的过程就是不断奋斗的过程。只有从奋斗中我
们才能得到最珍贵的收获。所以我们可以毫不夸张
地说:没有泪珠就没有珍珠!
(江油市高中语文讲课大赛一等奖)
专家点评:
1、 提问浅尝辄止,没有引导学生深入品悟;
2、 被课件牵着鼻子走,没有随机应变,不注
重学情分析。如一中学生已经学过这篇课
文,且把快班学生当作了明镜的学生教。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11
《诗经》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导入
二、明确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诗经》有关的文化文学常识。
2.掌握《诗经》两首涉及到的文言现象。
3.能把握古诗节奏、韵律、感情,恰到好处的朗诵古代诗歌。
4.能熟练背诵、正确默写这两首诗歌。
方法与过程目标:
1.体会赋比兴手法及其在诗中的运用。
2.体会《采薇》重张叠句的妙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把握诗歌内容与感情,培养负责任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三、知识积累
(一)了解学生对《诗经》的了解程度
(二)详细介绍诗经有关常识,把下划横线的强调重点写到笔记上。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 说的是内容,“赋、比、兴”说的是手法。
“风”包括15部分,称作“十五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
“雅”分为“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即正,指朝廷正乐。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 微者。
“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音乐可能比较舒缓。
“风”是“诗经”的精华,是我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2.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 在赋体中,尤其是富丽华美的汉赋中,赋法被广泛地采用。汉乐府和汉代某些五言诗也与汉赋互相影响,更将铺陈与排比相结合,相得益彰。
比如《阿房宫赋》中的前半部分,由外到内,由建筑到人物,运用铺陈夸张的手法,大笔墨的描写秦始皇的荒淫生活。首先,作者先描写阿房宫工程浩大,宏伟壮丽。“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长虹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这字字句句,无一不表现了阿房宫的宏伟气势。这是写“外”,主要描写楼台建筑,如此的建筑之内,人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接着,文章自然而然进入了第二个层次,描写皇宫内的人物活动。“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如此奢华的生活,除了皇宫内的妃嫔媵嫱,又有何人能够享受得起呢?然而,这些人也有自己的痛苦,她们“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漫立远视,而望幸也;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通过这些描写,作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秦始皇时期奢靡、腐朽的"宫廷生活。
3.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
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
《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
《硕人》连续用“|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
4. “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有时一句诗中的句子似比似兴时,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是否是兴。
“兴”又兼有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
《氓》
一.诵读(形式可以多样)诗歌,整体感知
1.诵读提示: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即读二字后稍作延长或停顿。
例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听录音,领会阅读技巧,明确本诗写作内容。
3.学生朗读诗歌,指出《氓》使用“比兴”手法的句子。
答案:“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
二.再读诗歌,疏通词句
1.翻译诗歌,强调文言重点。
(过程与方法:学生小组讨论翻译,8分钟后,回报成果,老师总结并强调重点文言现象。)
2.大屏幕展示重点,提问检查。
解释下列红颜色字词的含义:
(1)抱布贸丝。
(2)至于顿丘。
(3)匪我愆期,
(4)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5)乘彼垣,以望复关。
(6)泣涕涟涟。
(7)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8)体无咎言。
(9)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10)之耽兮,不可说也。
(11)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12)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13)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14)二三其德
(15)靡室劳矣。
(16)夙兴夜寐
(17)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18)兄弟不知,
(19)老使我怨。
(20)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21)信誓旦旦
三.通过“老师设计问题→学生讨论探究→老师指导总结”的过程鉴赏领悟
1.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诗歌叙述了女子从恋爱到被遗弃的经过,批判男子的负心。
2.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个女子的形象?
对爱情与幸福有诚挚的追求、勤劳
无辜被弃、无奈,不能抗争命运
温柔、坚强
3.本诗采用怎样的叙述角度?有何作用?
运用“我”(第一人称)的好处: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更具亲切感、真实感。
4.说出《氓》使用“比兴”手法的句子的好处。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好处:结构上,(1)在叙事中插入比兴句,是叙事暂时中断,这样就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一览无余;(2)所插入的比兴句在内容上又起了暗示作用,读者能从中意识到女子的婚后生活并不美 满,因此,叙事的线索似断似连;
(3)诗的前半部分写婚前,后半部分写婚后,中间的比兴起过度作用。
内容上,(1)比兴句唤起人们丰富的联想。
(2)用女子熟悉的桑树作比,与女主人公劳动女性的身份非常切合,富于生活气息,同时还暗示了她的勤劳。
5. 诗歌怎样运用对比的写法
《氓》是在女主人公的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回忆中运用了对比写法。
《采薇》
一.诵读(形式可以多样)诗歌,整体感知
1.听录音,领会阅读技巧,明确本诗写作内容。
二.再读诗歌,疏通词句
1.翻译诗歌,强调文言重点。
(过程与方法:学生小组讨论翻译,8分钟后,回报成果,老师总结并强调重点文言现象。)
2.大屏幕展示重点,提问检查。
(1)岁亦莫止。
(2)靡室靡家,
(3)不遑启居,
(4)靡使归聘。
(5) 忧心孔疚,
(6) 维常之华。
(7)彼路斯何? 君子之车。
(8) 四牡业业。
(9)四牡YY。君子所依, 小人所腓。
(10)四牡翼翼,
(11)象弭鱼服。
(12) 今我来思,
(13)雨雪霏霏。
(14) 莫知我哀!
三.通过“老师设计问题→学生讨论探究→老师指导总结”的过程鉴赏领悟
1.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写的是一位长期戍边的士兵在回家途中的所思所感: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感情丰富、复杂。由于归期一拖再拖,加之无法向家人传递问候,他非常思念家乡,内心痛苦至极。不过,他在战斗中毫不懈怠,并对己方的装备大加赞赏,表现出一种自豪感。思念故乡、牵挂亲人的情感,与抵御外敌入侵、保家卫国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分不出孰轻孰重。
2.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
乐曲奏一首为一章。《诗经》中的诗是合乐歌唱的,所以每一篇诗都分若干章,犹如今天歌词的分段。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这一章法叫做重章叠句。
这首诗的前三章开头即是。
在内容上,这里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
在音节上,反复吟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之美。
3.思考:“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为什么一直备受人们的赞赏。
这四句诗里含有两个典型画面,一是春风里微风轻吹,柳枝飘拂的画面,一是寒冬时节雪花纷飞的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轻吹,柳枝飘拂的画面,一是寒冬时节雪花纷飞的画面,抒情主人公的感情就蕴涵在这两个画面之中。
这样,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显得既富于形象性,又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给读者的欣赏活动创造了很大的空间。
手法:以乐景反衬哀情
当初离家出征的时候,心里是悲伤的,却用杨柳春风这样的明媚春光来反衬;
如今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是高兴的,却用大雪纷飞这样的严寒景象来反衬。
四、拓展练习:
采采]q,薄言②采之。采采]q,薄言有③之。 采采]q,薄言掇④之。
采采]q,薄言捋⑤之。采采]q,薄言K⑥之。采采]q,薄言p⑦之。
注释:
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q:车前(草名),可食。
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
③有:得到。
④掇:摘取、拾取。
⑤捋:成把地握取。
⑥K:手持衣角盛物。
⑦p: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①《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1分)
答案:(1分)赋【评分参考】本题答案具有唯一性,凡不答“赋”者皆不得分。
②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2分)
答案:(2分)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评分参考】只要涉及动词或动作的变换即可得分。仅答其他内容不得分。
③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4分)
答案:(4分)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
【评分参考】劳动、唱歌、欢快是答案的三个要点,只要答出这三个要点的意思即给满分,要点不全者酌减1-2分,与这三个要点无关的回答不得分。
考场满分答案:
1.妇女一边唱着歌,一边在野地里摘取野菜,动作娴熟,十分快乐。
2.妇女们聚集山间,三个一群,两个一对。她们个个笑容如靥,欢快地唱着民歌,弯下腰去捡拾野菜。
3.在采摘野菜的田地里,一群辛勤劳作的妇女们在晴朗的天气里,以歌声为伴,在散发着野菜清香的田地里辛勤而快乐地采摘。
4.我眼前出现了在广阔的野菜地里,勤劳辛苦的劳动妇女们边摘取野菜边歌唱的劳动景象,表现出那种在自然环境中无比欢乐的场景。
5.我眼前出现的是在收获的季节里,妇女们戴着草帽,手持竹篮,在山上细心地采集野菜,口里哼着小曲,脸上浮现着笑容,一片祥和的景象。
补充说明:
【作品语译】
(之一) 车前子儿呀采呀采,采呀快快采些来。车前子儿采呀采,采呀快快采起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一颗一颗拾起来。车前子儿采呀采,一把一把捋下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手提着衣襟兜起来。车前子儿采呀采,掖起了衣襟兜回来。
(余冠英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诗经选》)
(之二) 采呀采呀车前子,赶些快快来采它。采呀采呀车前子,赶些快快占有它。
采呀采呀车前子,赶些快快拾取它。采呀采呀车前子,赶些快快捋取它。
采呀采呀车前子,翻过衣襟装着它。采呀采呀车前子,插好衣襟藏着它。
(周振甫译 中华书局《诗经译注》)
(之三) 采呀采呀采]q;采呀采呀采起来。采呀采呀采]q;采呀采呀采得来。
采呀采呀采]q;一片一片摘下来。采呀采呀采]q;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呀采呀采]q;提起衣襟兜起来。采呀采呀采]q;掖起衣襟兜回来。
(骆玉明、顾伊译 上海辞书出版社《先秦诗鉴赏辞典》)
(之四) 那朵朵光华灿烂的车前子,我赶忙把它使力地采摘哩!
那朵朵光华灿烂的车前子,我赶忙把它堆放在一起哩!
那朵朵光华灿烂的车前子,我赶忙把它的吊吊拾起哩!
那朵朵光华灿烂的车前子,我赶忙把它的籽籽捻捋哩!
那朵朵光华灿烂的车前子,我赶忙把它装进衣襟里哩!
那朵朵光华灿烂的车前子,我赶忙把它放在腰带内哩!
(蓝菊荪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诗经国风今译》)
(之五) 颜色灿灿车前子,快快采呀采起来。颜色灿灿车前子,快快把它收起来。
颜色灿灿车前子,快快把它捡起来。颜色灿灿车前子,快快把它抹下来。
颜色灿灿车前子,提起衣襟装起来。颜色灿灿车前子,扎起衣襟兜回来。
(唐莫尧译 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诗经新注全译》)
【文本解读】《]q》这首4言12句的古代民歌,将女子劳作的过程和劳作的心情,自然且有味地表达了出来。
“采采]q,薄言采之”,是全诗的总起。“采呀采呀采起来”的歌声,亦可称之为劳作的前奏曲。
“采采]q,薄言有之”,是整个劳作过程的总述。“采呀采呀采得来”的歌声,现出见到]q的无限欣喜。由此,奏响了劳作的进行曲。
由“薄言掇之”到“薄言捋之”,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和真切反映。从一颗一颗地拾到一把一把地捋,主人公干得起劲,唱得便起劲。可谓一路辛劳,一路欢歌。在与自然相交响的情态中,她们情绪饱满,歌诗高昂。
由“薄言K之”到“薄言之”,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提起衣襟装起来”“扎起衣襟兜回来”,将收工时“打包”的情形表现得十分细腻。此间有收获的满足,有对自身力量的欣赏,亦有与自然相融的愉悦。此时再度高唱“采采]q”,情绪达到高潮。人虽已远去,歌声却在山谷中回响,飘散到四方。
综观《]q》一诗,通过动词的变换,将劳动的细节和劳动的过程真实地表现出来;又通过反复叠唱,将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自然地吟唱出来。从节奏、意境、韵味等方面,显示出相当高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综上所述,归纳来说:兴,亦是一种创作手法,即借助其它事物开头,通过联想,触景生情,再转到本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作品中,赋、比、兴三者并非彼此毫不相关,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互运用、综合表现的,故有“赋而兴”“兴而比”“赋而兴又比”等较为复杂的情况。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12
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 设计理念
《我与地坛》是一篇带有浓厚自传和哲理色彩的散文,教材编写人员将其归属于阅读教学的“文本研习”中。“文本研习”更多的侧重于通过阅读文本中的语言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这与“问题探讨””文学鉴赏”以及”活动体验”是有所不同的。本教学设计就是着眼于引导学生如何通过阅读文本语言来解读文本内容,从而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在教学策略上,重视朗读,重视学生活动和师生互动,重视课外拓展,重视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探究来引发学生对文章语言表达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二、 教材分析:
新课程将《我与地坛》置于“珍爱生命”这一专题的“精神支柱”话题之下。作为该话题教学的重点,《我与地坛》一文意在促使学生对生命的价值做深层思考。课本《我与地坛》节选了原文的其中两章,这两章分别突出了怎样对待生命中的苦难,怎样理解母爱等主题。
三、 学情分析:
学生刚由初中进入高中不久,年龄小生活阅历不足,对人生的苦难体验和认识不足,所以在阅读文本时可能产生一定的沟通和体验阻碍;而且就思维发展程度来说,对于哲理性思辩性的语言的深层含义,学生理解起来也可能有一定的难度;相对来说对第二节母爱这内容的理解反而会因为更有生活体验而显得容易一些。根据学情,安排教学课时数2课时。
四、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品味文章中的一些比较含蓄的语言 (知识性目标)
(2)理解文章的情与景的内在关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能力性目标)
(3)体会作者遭遇重大打击后的心路历程,引发学生对人生的顽强精神和亲情的思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五、 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是如何从地坛中得到启发的,理解“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对这两点,教学中以抓关键句的理解为突破口,来带动学生对全文内容和表达的理解。
六、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做课前预习,阅读教材和读本《我与地坛》全文,找出难以理解的语句,为课堂教学做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或多媒体,收集一些挫折人生的具体事例。
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课堂导入:
以金华的感动中华人物孟祥斌的事例和颁奖词导入。
“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
巴金《灯》中的名言“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 (通过多媒体显示)
--用鲜活的例子来导入,一下子就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反思,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一次很好的课内外结合,可以促使学生实现由学习到生活的拓展。
2.检查预习:
提问学生《我与地坛》全文七节的基本内容。只要做到大体理解就可以。如能讲出“我因为残疾而常到地坛来”“母亲对我的挂念”“写一对夫妇来园里散步”“写一个唱歌的小伙子”“写一个运气不好的长跑者”“写一对兄妹”等就可以,目的在于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同时使学生对于全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
3.文本研习:
探讨问题1: “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分析引导: 重点理解“该”字的深层意义。如同日常生活中说这句话的意思一样,文章中的这句话,包含的意思应该是两个方面的,一是我为什么该来地坛,即客观现实的情况,一是为什么该我来地坛,即自己的实际情况。(以教师指导活动为主)
探讨问题2. 那么文章中写到的我到底是有什么样的情况呢?而地坛有是个什么特点的地坛呢?两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分析引导:
①地坛特点:(1)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如同一片野地、剥蚀了古殿浮夸的琉璃……淡褪了……坍圮了……又散落了……老柏树愈见苍幽……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2)“园子无人看管……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3)“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4)补充介绍地坛的历史特点:老北京的“九坛八庙”的说法;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通过多媒体显示)
②我的处境:“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摇着轮椅”“失魂落魄的人”“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忽然间几乎什么也找不到了……”“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以师生互动为主)
③两者关系:如果把地坛看作一个人的话,可以理解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类比关系。
探讨问题3. 荒芜冷落却富有生命力的地坛这个景,给于一个遭受重大挫折的“我”什么启示,从而使作者重新振作起来呢?
--分析引导:荒废的地坛与残废的作者,有着相同的命运,但是荒废的地坛中的那些蜂儿、蚂蚁、瓢虫、蝉等小昆虫和草木等一个个生命个体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述说着自己生命的美丽,从而启发了作者,也要按自己的方式顽强的活下去。 (以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为主)
探讨问题4. “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是什么意思?
--分析引导: 这些语句的含义,实际上都可以从作者与地坛的精神交流角度来思考,从作者与地坛的“残废与荒废”这个共同的命运的角度来思考。
4.教学反思:
前面3个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引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思考,探讨问题4则可以让学生自己自由发言提出,这样师生交流互动的机会就多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质疑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当然学生也可能提出其它语句中的一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些必要的讨论。解答前3个问题的目的,既在于理清文章第一节的思路,又促使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从地坛中得到启迪的,思考作者是如何从痛苦走向坚强的,从而理解文章的景和情的关系。所以我认为 “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句话,可以作为理解文章第一节内容和作者情感的一个突破口。 (以师生互动为主)
在进行上述探讨的时候,要组织学生集体朗读文章写地坛景物的语句,以利于体悟其中包含的情感。(以学生活动为主)
在探讨上述问题时,要联系到课前导入中关于孟祥斌救人行为的精神价值、关于被救女子轻生行为的"讨论,从而引导学生更明确理解史铁生的面对灾难的顽强精神的宝贵。(以学生活动为主)
第二课时
1、课堂导入:
回溯文章的思路和前一课时的大概内容,过渡到本课时内容的教学。
2. 文本研习:
探讨问题1. 文章第二节哪些语句刻画了作者的灾难给“母亲”带来的痛苦?
探讨问题2. 文章哪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沉痛心情?
探讨问题3. 文章哪些语句写了作者从母亲的一生中得到了生存的启发?
--分析引导:“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些问题,学生回答起来是没有什么大难度,在学生回答之后,对重点语句做点拨并组织学生对相关语句进行集体朗读,以加深对母爱的理解,加深对母亲的坚忍精神的理解;同时体会作者饱含感情的沉痛的反省性语言特色。 (以学生活动为主和教师指导为辅)
3. 课外拓展:
(1)让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以前学到的关于母爱或父爱等家庭亲情的文章诗词,对重要内容可以进行回忆性的学习。如《游子吟》余光中的《乡愁》和朱自清的《背影》等或一些流行歌曲,可以选择其中的佳句师生共同进行赏析。
(2)发放作者的《秋天的怀念》一文,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把握文章精神内涵。
(3)引导学生关注本地名胜“江南第一家”,使理解其精神实质。
有关资料: 江南第一家,即郑氏家族,以孝义治家而名冠天下。自南宋建炎年间始,历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达三百六十余年,鼎盛时有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洪武十八年(1385年),明太祖朱元璋亲赐“江南第一家”。江南第一家,作为一个文化古迹,以其融古代建筑,风景名胜,民俗传统、儒家文化为一体的独特品位,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
(部分学生对这内容还是比较熟悉的,可以让学生做介绍教师补充。目的之一也是在于引导学生关注本土的文化传统。)
--在课外拓展的过程中,既要继续落实“母爱”这个内容,也要促使学生思考史铁生从母亲身上学到了顽强精神,那么我们年轻的一代,要从他人身上学到什么的问题。)
4. 小结反思:
地坛是史铁生获得新生的地方,也是他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地坛是我的地坛,也是我和母亲的地坛。地坛荒芜之下的生机,给了我生活的信心;伟大的母亲,则在不断的鼓舞我顽强地在人生路上走下去 。文章节选的后面几节内容,写了散步的夫妇,唱歌的小伙子,运气不佳的长跑者,一队兄妹等等,实际上都是围绕作者自己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来展开的。孟祥斌的价值,不仅在于救了一个人,更在于体现了一种精神,一种他人有难,及时救助的精神;史铁生的价值,不仅在于写出了一些文章,更在于体现了一种精神,一种顽强的面对生活的灾难的勇敢精神。(以教师指导活动为主)
八、 板书设计:
地坛: 荒芜但不衰败
我 : 身残但志坚强
-------人,活着需要的是一种精神
母亲: 生活的痛苦和对作者的理解和希望
作者: 对母亲的思念和痛悔以及获取的生存感悟
-------人,活着还需要的是一种爱
九、 作业设计:
(1) 在阅读《我与地坛》全文和《秋天的怀念》的基础上,写一篇读
后感,谈谈自己对人生的一些看法。
(2) 发放李密的《陈情表》一文,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把握作者对祖
母的“孝义”感情。
--上述两作业,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拓宽阅读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写作锻炼的机会,同时提高学生的相关思想认识。
(3) 要求学生编写一段生动而翔实的“江南第一家”导游词,或编写
一段景点介绍文章对“江南第一家”景点进行广告。
--这个作业,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运用,
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的各个方面的能力。
十、 问题研讨:
很多参考书都认为史铁生 在遭受截瘫的重大打击的时候,是“园子里的生命给了他启示,他从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战胜了消极颓废的思想”(教师教学用书6月版第71页)。“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必修二教学参考书版,第2页)这样理解文章的景和情的关系,本人觉得有点与学生作文中写自己碰到困难时想起伟大人物的名言从而勇气倍增一样,显得过于单纯和肤浅,有拔高景物的作用而忽视作者自身的潜在的面对生活打击虽痛苦不堪却仍不愿向命运低头的顽强精神的嫌疑。我觉得作者自身不服输的内在精神是自己走出困境的决定性因素。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能不能在这个角度对《我与地坛》全文做深入的挖掘?这是本人教学这篇文章后的一点想法。敬请指教。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13
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教学目标
1、 领会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2、 体会孔子的思想
3、 掌握“如、方、作、撰、伤、与、让、乎、尔”在文中的含义。
重点难点
1 、文言知识积累、学法探索
2 、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
一、 导入新课:
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了一个宣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 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为人类留下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他的一些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实用。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的哪些教育思想?(鼓励几个学生自由发言)。明确: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今天我们就通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课文来感受这位教育家的形象。[板书标题]
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前551年---前479年),名丘 ,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到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是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记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二. 了解《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三. 重点字拼音 俟,音sì 莫,音mù 甫,音fǔ 哂,音 shěn 相,音 xiàng 铿,音kēng 沂,音 yí 喟,音 kuì 雩,音yú 冠,音guàn
全文结构谨严,以“志”为焦点,以孔子为核心,由侍坐而问,由问而述,由述而评。 实词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等,虚词注意它的用法。注意特殊句式的句子。
重难点解决过程。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字词句,通过研讨解决困惑。学生结合注释阅读课文,教师答疑,帮助学生疏通课文。教师可补充以下内容:
侍坐:陪从尊长而坐,课文中指陪从孔子坐着。 摄:课文注释说“夹、迫近”,二者意义差别较大,不宜并选,选前一个义项即可。因之:之,指代师旅。亦:副词,这里有“只是”、“不过是”的意思。 毋吾以也 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毋以吾也,不要。毋,不要。以,认为 。这一句省略了成份,还原为“毋吾以于此而不言也。”,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
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不了解我们。
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们 。 如,如果。或,有人。尔,你们
则何以哉--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要前置,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
加之以师旅--状语后置句,即以师旅加之,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以”,介词, 用。 四、指名学生口头翻译课文,教师点评,掌握重点知识: (一)、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句子顺序和现代汉语不同 1、 不吾知也 2、 毋吾以也 3、 则何以哉? 翻译以前学过的句子,注意句式特点 1、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2、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3、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4、何陋之有?(《陋室铭》) 5、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6、唯利是图(成语) 寻找规律和方法 1、古代汉语的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古代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以结构助词“是”、“之”提前宾语。 (二)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的词 1、吾一日长乎尔 2、乎大国之间 3、乎三子者之撰 4、浴乎沂,风乎舞雩 这四个句子中的“乎”都相当于“于”,可翻译成比、在。 (三)、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尔”的用法 1、子路率尔而对曰 2、鼓瑟希,铿尔 这两个句子中的`“尔”是助词,表状态,常放在形容词或拟声后,相当于“然” 1、尔何如?尔:代词,你 翻译学过的句子,复习“尔”的用法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 3、宗庙之事,如会同。或者 (四)、翻译下面句子注意“方”的用法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计算面积的单位,纵横各一里 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正道,指是非准则 复习学过的知识 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方形 2、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正,才 (五)、翻译下面句子,注意“与”的用法 1、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 与:同意 2、唯求则非邦也与大利 与:语气助词 复习学过的知识 1、失其所与,不知 与:结交、亲附 2、遂与外人隔绝 与:和 3、生三人,公与之母 与:给予 (六)、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词的用法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章 甫: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帽子。 2、鼓瑟希,铿尔 鼓:名词作动词,弹奏。 3、三子者出,曾皙后 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 4、浴乎沂,风乎舞雩 风:名词作动词,吹风 一、复习 :指名学生口头翻译下面的句子,特别要注意加点词。 1、居则曰:“不吾知也。” 2、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3、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5、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6、何伤乎? 7、吾与点也。 8、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二、学生讨论: 1、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2、根据内容,课文可划分为几个段落?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三、学生发言,教师明确: 1、这是一篇以记叙为主的记叙文。《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著作,相对而言,本文是《论语》中篇幅较长的一篇,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这篇文章记叙了孔子师生谈话的整个过程,不仅逼真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而且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所以还应该把它看成一篇记叙文。 2、全文可以根据内容划分三个段落: 第一段(从开头到“则何以哉”):写孔子问志。 第二段(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写弟子述志。 第三段(从“三子者出”到结束):写孔子评志。 四、思考并回答: (1)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 (2)简析孔子对三人述志的态度。 (3)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的形象。 五、学生交流作业中的问题答案并发言。师生明确。 1、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 (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 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的地位也不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 2、对子路: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谈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 对冉有: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 对公西华: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 3、课文中的孔子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开始便用“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的劝导打消弟子们的思想顾虑,态度谦和、亲切,接着引用学生平时发牢骚的话,既激发他们发言,又作了一点含蓄的批评(因为孔子主张“人不知而己不愠”),可见他了解学生,注意引导;再如,他虽对子路的“不让”有所不满,但为使弟子能畅所欲言,只是微笑了一下,没有加以评论;曾皙因与其他弟子志向不同,没有立刻说出自己的志向,孔子也没有加以责备,仍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述志后,对曾皙的问题,孔子不厌其烦地答问析疑。 4、课文中的孔子既是一个有抱负,也是一个苦闷的活生生的形象。孔子本来是问他的弟子在政治上怎样施展自己的抱负,曾皙却答非所问,讲了一通投身自然怀抱、恬然自适的乐趣,离开了政治。孔子“喟然”而叹,对曾皙所说的深表赞许。这表现了孔子思想上的矛盾。孔子一生,其思想的主导方面是积极用世的,他周游列国,希望按其“仁”的观点对当时的政治作一些改良,但却四处碰壁,在其“道不行”的时候,他的内心有过苦闷,他的“喟然”之叹,便形象地表现出这种苦闷。所以,课文中的孔子,较之那个挂着“大成至圣文宣王”招牌的孔圣人,更为可信动人。
附:板书设计
孔子问志 弟子述志 孔子评志
子路: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哂之(以其言不让)
如或知尔 冉有: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唯求则非邦也与
则何以哉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宗庙之事,如会同, 非诸侯而何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曾皙: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吾与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