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邓亚萍励志故事

体育教案 时间:2010-07-16

【www.myl5520.com--体育教案】

邓亚萍的成功励志故事
篇一:邓亚萍励志故事

  导语:成功不是偶然,成功需要付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成功的文章,欢迎阅读:

  人们总说一句话,是性格决定命运还是命运决定性格。邓亚萍的命运还是性格决定的,“竞技体育的残酷告诉了我,人生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去拼”,她没有选择容易的事情来做,而是选择了对自己来讲最有挑战性的事情来做,实践证明,她的选择是对的。

  2010年国庆节前夕,昔日“乒乓女王”、37岁的邓亚萍完成了人生又一次华丽转身——正式出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兼“人民搜索”网站总裁,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正厅级女干部。

  三年内完成“三级跳”

  在众多转型从政的女运动员中,邓亚萍无疑是最成功者之一。邓亚萍的“当官”跟她的很多前辈不同,她并不仅仅是担任体育行政管理领域的职务,早在两年半前就她已经进入了国家机关,担任的职位是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副厅局级干部)。

  一年后,邓亚萍又正式调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兼“人民搜索”网站总裁,短短三年内,邓亚萍完成了“三级跳”。

  13年前,24岁的邓亚萍带着4枚奥运金牌退役,此后她用了整整11年时间分别在清华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先后获英语专业学士学位、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硕士学位和经济学博士学位。

  同时,在求学期间,在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鼓励和帮助下,邓亚萍在悉尼奥运会后正式进入了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那是她“仕途”的真正起点,后来她又两度成为北京申奥大使、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任职、担任北京奥组委官员……

  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讲,退役后的选择有很多种,有从商的,有从政的,有进演艺圈的……然而,邓亚萍选择退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打乒乓球打了19年,相当长的时间,已经获得了18个世界冠军、实现了大满贯;第二个原因是为了在退役后适应社会,很想去读书。从退役选择读书来看,邓亚萍的选择还是性格决定的,“竞技体育的残酷告诉了我,人生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去拼”,她没有选择容易的事情来做,而是选择了对自己来讲最有挑战性的事情来做,实践证明,她的选择是对的,她是一个笑到最后的人,人常讲的两句话“性格决定命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她身上都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临近退役时,我便开始设计自己将来的路,有人认为运动员只能在自己熟悉的运动项目中继续工作,而我就是要证明:运动员不仅能够打好比赛,同时也能做好其他事情。哪天我不当运动员了,我的新起点也就开始了。”3年前在出任北京奥组委官员时邓亚萍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回忆说,“1996年底,我被萨老提名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委员会委员。

  我明白,这既是国际奥委会的重用和信任,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奥委会的办公语言是英语和法语。然而,这时我的英语基础几乎是零,法语也是一窍不通。面对如此重要的工作岗位和自己外语水平的反差,我心里急得火上房。”

  亚特兰大奥运会结束后,邓亚萍以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身份初进清华时,她的英文几乎是一张白纸,既没有英文的底子,更别说有口语交流的能力。“怀着兴奋而又忐忑的心情迈进清华大学。老师想看看我的水平——你写出26个英文字母看看。我费了一阵心思总算写了出来,看着一会儿大写、一会儿小写的字母,我有些不好意思——老师,就这个样子了。但请老师放心,我一定努力!”

  “上课时老师的讲述对我而言无异于天书,我只能尽力一字不漏地听着、记着,回到宿舍,再一点点翻字典,一点点硬啃硬记。我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一切从零开始,坚持三个第一——从课本第一页学起,从第一个字母、第一个单词背起;一天必须保证14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每天5点准时起床,读音标、背单词、练听力,直到正式上课;晚上整理讲义,温习功课,直到深夜12点。”由于全身心地投入学习,邓亚萍几乎完全取消了与朋友的聚会及无关紧要的社会活动,就连给父母打电话的次数也大大减少。

  为了提高自己的听力和会话能力,她除了定时光顾语音室,还买来多功能复读机。由于总是一边听磁带,一边跟着读。同学们总是跟她开玩笑:“亚萍,你成天读个不停,当心嘴唇磨出茧子呀!”“但我相信:没有超人的付出,就不会有超人的成绩。这也是我多年闯荡赛场的切身体验。”

  学习是紧张的,每天的课程都排得满满的。除学习之外,邓亚萍每周还要三次往返几十里路到国家队训练基地进行训练,疲劳程度可想而知。“每天清晨起床时,我都会发现枕头上有许多头发,梳头的时候也会有不少头发脱落下来。对此我并不太在意,倒是教练和队友见到我十分惊讶:‘小邓,你怎么了?’我说:‘没什么,可能是学习的用脑和打球的用脑不一样吧。’”

  为了更快地掌握英语,几位英语老师建议邓亚萍到国外去学习一段时间,在他们的热心帮助下,经清华大学和国家体育总局批准,1998年初刚在清华读了几个月的邓亚萍作为交换生被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突击英语。

  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又是一个艰难的起步。最初的几个月,邓亚萍一直都在艰难地适应剑桥的学习环境。和普通学生一样,邓亚萍买了辆自行车,准备每天骑车往返学校。但第一天房东领她走了一遍,第二天自己却找不到路了。问路也无法与人交流,这种窘迫让邓亚萍永生难忘。

  为了赶功课,邓亚萍起早贪黑,每天只睡几小时。中午吃的是家里带去的三明治,晚饭经常吃的就是方便面加青菜、西红柿和鸡蛋。几乎每天都要学习到午夜才能睡觉。虽然基础比其他同学差,她总是不甘心,想超过别人。这种好胜的心理后来才慢慢开始转变:“毕竟基础不同,从运动员到学生是一个非常大的转折,学习上升也要有个过程。”回到清华,邓亚萍的毕业论文题目是《国球的历史及发展》。从开题报告,到第一次提交论文,以至论文的最终修订,邓亚萍不仅每一项都达到标准,而且步步提前,赶在时间表前完成。“我终于戴上了学士帽,在毕业典礼上,我用流利的英语向老师致词。”

  2001年9月,邓亚萍从清华走进英国诺丁汉大学攻读硕士。“原本更喜欢剑桥,那里风景可人,令我心醉。可我还是投奔了诺丁汉大学,因为诺丁汉大学有全英国最棒的外语系。”多年后回忆当年清苦的求学生活,邓亚萍说:“打球的时候,两眼视力都是1.5,上学以后下降得很快,现在有一只眼已经0.6了。学习和打球相比完全是两码事,睡眠不足,上课总是犯困,眼睛睁不开,越坐越困,恨不得用根棍儿把眼皮撑起来。可对面坐着的是老师,你又不可能睡觉,更不可能溜号。刚开始时这种感觉特别明显,后来慢慢适应了这种生活,知道该怎样安排好作息,找到了一些规律。”

  在诺丁汉大学上课的过程中,邓亚萍总是抓住一切机会抢着发言。老师开玩笑地说,从她学习的劲头可以看得出她是一个世界冠军。当再次拜会萨马兰奇先生时,邓亚萍的硕士论文《从小脚女人到奥运冠军》给了萨翁一个惊喜。2002年12月22日,她如愿获得硕士学位。萨马兰奇先生称赞她“拥有了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

邓亚萍的理想励志名人故事
篇二:邓亚萍励志故事

  邓亚萍是成功的,金牌的背后她有付出怎样的艰辛呢,那么邓亚萍的理想励志名人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邓亚萍的理想励志名人故事:邓亚萍的理想

  童年的邓亚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他被关到了体校的门外。倔强的邓亚萍没有气馁,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那时邓亚萍只有七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她从不叫苦,不喊累!

  据教练张燮林统计,邓亚萍每天接球打球1万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 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皇天不负有心人,身高虽为150厘米的邓亚萍,先后获得了150余枚国内外乒乓球比赛奖章!

  从小的理想就是站在世界最高的领奖台。邓亚萍做到了,她用她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好比大海,只有拥有理想的人才能把握好航船的方向,达到幸福的彼岸;人生犹如攀岩,只有拥有理想的人才能登上顶峰;人生恰似旅行,只有拥有理想的人才能达到心中的乐土。人生道路上充满了许多困难,没有崇高的理想坚强的意志就不可能克服这些困难。理想决定了你的高度,想要更高就要怀着崇高的理想。

  邓亚萍的理想励志名人故事:邓亚萍苦练球技

  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

  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邓亚萍的理想励志名人故事:“乒乓皇后”邓亚萍

  昔日的“乒乓皇后”,如今却成为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兼“人民搜索”总经理。邓亚萍从一名运动员变身为文化女性,并开始了她的新闻事业。面对一个个成功,邓亚萍道出了心中的感悟:实力决定位置,位置决定话语权;任何事情从现在做起都不晚;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团队。9月9日下午,2011全球网商大会女性论坛在美丽的城市杭州举行。邓亚萍作为开场演讲嘉宾一上场便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她与众多网商一起分享成功的感悟。坚守理想脚踏实地就会成功

  “中国有句话,"女性能顶半边天",而半数网商都是女性。”邓亚萍说,她感到非常惊讶和振奋。她说,是国家和社会给女性创造了好的机会来展示自己的才华。

  邓亚萍说,她最欣赏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世界上本来没有路,但人走多了以后就有了这条路。”她从事互联网这个行业才一年的时间,但她已深刻感受到互联网这个行业的艰难。但是,她不会放弃,她相信,只要坚守自己的理想和梦想,脚踏实地去努力,她相信总有一天会成功的,她要尽情享受这个行业带给她的激情和快乐。

  “体育,它崇尚的是规则、实力,它崇拜的是英雄,所以从这点来讲,互联网行业与体育非常相似。”她说,互联网行业也需要脚踏实地、诚信待人,这样生意才会越来越好。她提到“人民搜索”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时说,它的意义就在于以用户为导向,为用户提供真实、可靠的搜索引擎服务。

  当今很多从事互联网工作的人都会这样说,但是当触及到商业利益、社会责任、道德底线的时候,是否还能够坚守这一原则,特别是当互联网从业人员触及到用户信息的安全以及真实性的时候,更需要坚守以用户为导向的原则去设计自己的产品。今年6月,人民搜索正式启用新域名(jike.com),并更名为 “即刻搜索”。她表示,“即刻搜索”将秉承这一铁律、原则,为用户提供真实可靠的搜索服务。实力决定位置 位置决定话语权

  无论是在家庭还是社会上,许多女性都处于被动地位。邓亚萍却告诫女性朋友,“实力决定位置,位置决定话语权”。她说这个对于女性尤其重要。女性要想在社会和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就要有自己的一份事业。

  “任何事情从现在做起都不晚”,她说,如果无论你刚刚入道,遇到了一些坎坷、困难,没有关系,从头再来,一切从现在开始都不晚。或许你从事的行业已很成功,希望继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她告诉女性朋友们,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团队,相信这个时代所赋予的使命,相信这个时代能给女人创造奇迹的机会。只要有这样的勇气,就一定会成功的。

  许多人都渴望成功,希望收获价值,但是成功之路是非常艰辛的,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挫折和困难。邓亚萍说,其实每个人都会面对挑战和问题,甚至每天只要推开办公室的门,就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既然问题是躲也躲不掉的,那不如换一种方式,当问题来了,主动地解决它。

  所以,我们不要怕面对问题、面对挑战,因为我们这一生都是要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只有跨过它,逐渐形成解决问题的习惯,就会从容应对这些问题,所以心态非常重要。

  邓亚萍的理想励志名人故事:邓亚萍和奥运未完的故事

  14次世界冠军,4次奥运会冠军,这些辉煌已被她抛在脑后。今天的邓亚萍,坐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的办公室里,笑意盈盈,俨然一位自信干练的职业女性。

  从1997年退役后,邓亚萍的学习和工作一直和奥运会息息相关。她参与了前后两次申奥工作,也品尝到其中的甘苦。邓亚萍的成功励志故事

  奥运会是要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

  2001年2月,还在英国诺丁汉大学读书的邓亚萍接到北京奥申委的通知,回国参加奥组委评估团的接待工作,同时担任5位申奥形象大使之一。一次,她到劲松附近的一家商场买东西。一个售货员十分激动地跑过来,拉住她的手说:“邓亚萍啊,你是申奥形象大使,你一定要努力工作,多拉选票,一定要让北京办奥运会!”邓亚萍当时有些意外,为什么一个普通售货员会对奥运会有这么大的热情?售货员回答说:“如果北京办奥运会了,我们家的老房子马上就能拆迁了。”

  后来,在给国际奥委会委员做工作时,她时常讲起这个例子。“大道理他们很难听进去,这个鲜活的例子却能打动他们。”卢森堡国家元首亨利大公是国际奥委会委员之一,听到这个真实的故事时,大公很激动,“他意识自己手中的一票能改变千千万万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和命运,是非常神圣的一票。”在投票当天,亨利大公主动对何振梁说:“我将想着你们。”

  用真诚化解偏见

  两次申办,历时8年,邓亚萍用“残酷”来形容其过程。“1993年北京以两票之差失利。在第二次申办时,我们更加谨慎,不放过任何一票,因为任何一票都可能是致命的。”

  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的十几个人,只有两三个人来过中国,且是多年以前。用他们的话说,“你们穿的衣服只有三个颜色。”可他们哪里了解中国这十多年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找到一位哈萨克斯坦委员,邓亚萍一直追到瑞典,在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硬是找到了这位委员的住处。那天她回到旅馆时,已是凌晨3点。邓亚萍曾在3天里从北京到洛杉矶打了一个往返,就是为了跟在美国的鲍伯吃顿饭。澳大利亚游泳运动员苏珊·奥尼尔是一个很难攻克的“堡垒”。由于中国也是游泳强国,她本就有所抵触,且她早年来过中国,对中国有成见:“你们游泳池的水脏得要命。”再加上中国以前出现过兴奋剂问题,她的态度很强硬,每次约她,答复都是“没什么好谈的”。邓亚萍还是一有机会就抓住她谈,“真是磨破了嘴皮子”。在投票前一天晚上,邓亚萍约她吃饭,跟她谈了3个多小时,虽然对方没有给出任何承诺,但邓亚萍感觉到她被自己说动了。北京申办成功后,苏珊·奥尼尔参加了大使馆举办的宴请会,“如果她不支持中国,怎么会来呢?”

  投票前的激战

  投票前一天,5个申办城市——大阪、巴黎、多伦多、北京、伊斯坦布尔分别在莫斯科斯拉夫饭店主新闻中心举行了各自的新闻发布会。北京的新闻发布会是记者最多、气氛最热烈的。

  临近尾声、一位瑞典记者问道:“瓦尔德内尔参与拍摄北京申奥宣传片,瑞典民众对他意见很大,你们怎么看?”这个与运动员有关的问题,自然由邓亚萍回答。她微笑着说:“瓦尔德内尔从80年代初就在中国训练,没有中国,就没有他今天的成绩。他真正看到了中国20年来的发展,所以我理解他为什么愿意拍这个宣传片。再说,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作为乒乓球运动员,他当然愿意奥运会在热爱乒乓球的国家举行啊。”她的英文发音和她的回答一样无懈可击,话音方落,记者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两次陈述

  两次申奥,邓亚萍都作为运动员代表作投票前的总结陈述。1993年的时候,邓亚萍还一句英语不会,要一句一句硬背下来。“陈述的前一晚我基本没有睡觉,比参加世界大赛还紧张。轮到我上场时,心怦怦直跳。但毕竟参加过那么多世界比赛,一上场还是能够镇定下来,把那几句话顺利地背下来了。”

  2001年,为了突出运动员的特点和感受,北京奥申委决定由邓亚萍自己来写这段陈述。短短两分钟的发言,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邓亚萍反复思考,写了好几稿都被自己推翻。这时,邓亚萍回忆起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时候,自己参加火炬接力,那时家家户户都把桌椅搬到了路边,喝酒、聊天,每张脸上都是笑容,就像过节一样。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指着邓亚萍手中的火炬问她:“我能摸摸吗?”邓亚萍微笑着蹲下身:“当然可以啊,你可以拿着它拍照。”那个孩子眼晴里闪出惊喜的光。

  邓亚萍对世界这样说:“当他触摸到火炬时,眼睛一下就亮了。我能感觉到,在那个时候,他的一生发生了变化。如果奥运圣火能够来到中国,在4亿青少年的心中点燃,那该有多好啊!……现在,我们请您给我们一个亲身经历一届伟大奥运会的机会。”

  “任何事情从现在开始做都不晚”

  从5岁开始打乒乓球,一直到24岁退役,她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训练和比赛上了。1997年,由中国奥委会推荐,萨马兰奇亲自任命她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后来又担任体育和环境委员会委员。但是由于语言不通,无法跟其他委员沟通,因此,她选择到清华大学英语系学习。

  刚到清华时,老师让她写出26个英文字母,邓亚萍费了好大劲才写出来,还是大小写不分。“当时知道自己肯定是最差的一个。但是我作了一番分析,我经历的事情,我承受过的压力,是其他同学无法比的,这是我的优势。我也坚信,任何事情从现在开始做都不晚。抱着这样的信念开始读书。”

  每天5点起床,读音标,背单词,练听力,直到上课;晚上整理讲义,温习功课,直到深夜12点。每天14个小时,她拿出训练时的勤奋,与英语搏斗。一年过去了,“我开始逐渐找到学习语言的门道了。虽然语言和打球是两回事,但任何事情做到一定高度后,其实都是通的。”最终,邓亚萍凭借论文《国球的历史及发展》拿到了清华大学的本科文凭。

  邓亚萍又到诺丁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02年底,她以4万多字的论文《从小脚女人到奥运会冠军》,顺利获得了硕士学位。这篇论文被收藏在国际奥委会的博物馆。从2003年开始,邓亚萍一边工作,一边攻读剑桥大学博士学位,“我的专业就是发掘奥林匹克的商业价值,实际上是寻求奥林匹克发展的原动力。”她曾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写了20几天,没有下过楼,每天吃速冻饺子。长时间固定姿势写稿诱发了颈椎病,头不能移动,邓亚萍就以一种固定的姿势坚持查阅资料和写作。邓亚萍认为西方教育给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先调查研究,做深入扎实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作决策,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

  虽然经历了几次角色转变,她始终如同在球场上一样,充满必胜的信心和力量,让人振奋又令人赞叹。


看了“邓亚萍的理想励志名人故事”的人还看了:

体育明星的成功励志故事
篇三:邓亚萍励志故事

  体育明星并不是天生就是冠军的,而是经过自己的努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体育明星的成功励志故事,欢迎阅读!

  体育明星的成功励志故事1:

  多动少年游泳世家

  十几年前,美国巴尔的摩一家医院的精神科,经常会看到一个小男孩的身影,患有多动症的他面对医生,总是不情不愿。十多年过去了,这个小男孩现在成长为一条举世闻名的“飞鱼”,他就是菲尔普斯。那时,他还不足7岁,生在一个中产阶级之家,父亲是一名警察,母亲则是中学的教师。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当时都已经开始练习游泳。

  少年时代的菲尔普斯患上了多动症。他精力旺盛,手总是闲不下来。菲尔普斯的母亲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把儿子推向泳池。“的确是因为多动症,我才去练游泳的。当我在体育场上或游泳池里,我会觉得非常放松,无拘无束,通过释放自己的力量去获得快乐。”菲尔普斯并不讳言这一点。

  是因为游泳,他逐渐摆脱了多动症。不过跃入泳池之初,他并没有全心投入进去。姐姐惠特尼揭露,弟弟刚开始练游泳时,对遛狗的兴趣更大。不过一个接一个变故影响了菲尔普斯。1994年,他的父母离异了,菲尔普斯与姐姐们跟着母亲生活。大多数时间,他泡在泳池里,用以驱散心理的阴影。

  1996年,惠特尼参加了亚特兰大奥运会选拔赛,本来有机会获得参赛资格,但是背伤让她的奥运梦破碎。菲尔普斯看到了姐姐的眼泪,希望自己能够延续姐姐的奥运梦。

  牛刀小试脱颖而出

  走上游泳之路后不久,菲尔普斯就在巴尔的摩游泳学校遇到了现在的教练鲍曼。后者发现了小菲尔普斯天赋秉异,开始着力培养。在菲尔普斯10岁那年,他就破了一项该年龄组的全国纪录。悉尼奥运会,15岁的菲尔普斯牛刀小试。他闯进了200米蝶泳的决赛,最终名列第五。

  尽管未能登上领奖台,他已经在创造纪录。当时,他是68年以来,最年轻的美国奥运选手。现在回想起来,他对第五的成绩仍无法满意,“那是我第一次出国参赛,当时场馆里有18000名澳大利亚人在尖叫,声音太大了,我没能真正准备好参赛。”

  悉尼奥运会后5个月,菲尔普斯就打破了200米蝶泳的世界纪录,当时他15岁零9个月,成为打破世界纪录最年轻的游泳选手。从此,菲尔普斯一发而不可收。

  雅典六金大红大紫

  雅典奥运会,他成为最引人瞩目的明星,年少成名的菲尔普斯放言要夺八金。不过,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意外落败,打乱了他的计划,这个项目美国仅获得一枚铜牌。而在男子200米自由泳的决赛中,他又败在索普、霍根班德等名将之手。

  在接受《杨澜访谈录》采访时,他被问到为什么不避开200米自由泳这个项目时,菲尔普斯直言他就是喜欢挑战。“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跟世界最优秀的人在一起比赛,200米自由泳云集了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手。如果我选择400米自由泳,或许能多拿一枚金牌,但我就是喜欢挑战。”菲尔普斯说。

  梦八功成封神拜圣

  北京奥运会,菲尔普斯曾两次差点与金牌擦肩而过。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美国一直被法国压制,游第一棒的菲尔普斯成绩并不理想,好在老将莱扎克最后15米反超贝尔纳,挽救了菲尔普斯的八金梦。赛后,菲尔普斯紧攥双拳,不停地怒吼。

  而男子100米蝶泳决赛,更富戏剧性。前50米,菲尔普斯还排在第七,凭借最后时刻的冲刺,他比捷克的查维奇早0.01秒触壁。昨天终于成就八金梦后,菲尔普斯喜不自禁,“我有过很多梦想和目标,奥运会夺八金是最大的梦想,现在我美梦成真,最希望马上去看望我妈妈。”

邓亚萍的成功励志故事  23岁的多面顽童

  睡觉是第一爱好队友们喜欢称呼菲尔普斯为“傻子”,因为队友们觉得他与《全金属外壳》中的主人公“傻瓜佩尔”有几分神似。不过,菲尔普斯还有另一个外号“椅子男”。因为只要给他一把椅子,无论在什么地方,他都能睡着。

  菲尔普斯嗜睡,“睡觉是我的最爱之一,我热爱这项运动。”小时候,他的母亲在叫菲尔普斯起床方面,却费了不少工夫。“小时候,妈妈会叫我起床。她已经在楼下准备好开车送我去上课了,然后三遍、四遍地喊我,并且警告我,‘别告诉我你还没起床’。等他上楼后,我还在床上呢。”

  游戏、音乐一个不能少除了睡觉,游戏和音乐也是他的最爱。这两个爱好都有助于给菲尔普斯减压。《帝国时代》、《MADDENNFL劲爆美式橄榄球》以及任天堂的游戏,都是菲尔普斯的最爱。而音乐方面,菲尔普斯钟情RAP。

  有一段时间,菲尔普斯迷上任天堂的一款高尔夫游戏,一有时间就玩,废寝忘食,影响了训练。教练鲍曼警告后,菲尔普斯才有所收敛。

  另外,RAP在菲尔普斯生活中也占据重要地位。IPOD随时携带,每次比赛前,耳朵里都塞着耳机。他的最爱是DMX的歌,“我就是听着他们的《PARTYUP》这首歌第一次破了世界纪录。”

  君子生非异也神奇来自个性

  菲尔普斯创造了单届奥运会八金的纪录,他的身体也成为媒体、科学届人士关注的焦点。现在有很多人在分析菲尔普斯的胳膊、腿、脚、手以及水感。菲尔普斯并不认为自己在身体方面有神奇之处,他将成功归功于自己的勤奋。

  关于他有游泳天赋一说,菲尔普斯并不避讳,“我猜我可能真有游泳的天赋吧,上天给了我这种能力,给了我意志力,我觉得我从父母那里遗传了很多特性。”

  除了天赋,菲尔普斯指出自己成功的关键是个性。“我是个很勤奋的人,我很执着,我讨厌失败为了达到目标我会竭尽全力,正是所有这些加在一起成就了今天的我,有了我的这些成功。”菲尔普斯说。

  体育明星的成功励志故事2:

  郭晶晶曾在保定乐凯小学度过五年时光。那时候郭晶晶进了跳水队。

  一开始,郭晶晶的膝盖到脚尖伸不直,腿特别硬。为了练韧带,坐老虎凳。一次练习,郭晶晶腿骨摔裂,按理该回家休养。但教练李芳怕回去“心散了”,因为她觉得郭晶晶性格外向,训练不专心,需要不断提醒。因此,李芳让郭晶晶在游泳馆吃住,边养伤边观察别人训练,主要是把心收拢。那段时间,郭晶晶就躺在小木床上,腿上绑着夹板。一边养伤,一边看队员训练,听教练讲话。

  即使在游泳馆养伤,她晚上照样做作业。郭晶晶边学习边训练,每天都能完成作业。这曾让班主任吴薇很奇怪,问她什么时候完成的。郭晶晶说是利用休息的时候。中午,还有下午训练结束后到吃晚饭前都是做作业的时间。实在写不完,就在厕所写,因为宿舍到时间就要关灯。对此,郭晶晶的姥姥很自豪,说,“我们家晶晶是两个脑子,一个脑子跳水,一个脑子学习。”

  1996年奥运会后,郭晶晶训练时又摔坏腿,开放性骨折。据时任中国跳水队副总教练于芬回忆,训练时,一名广东队的教练开灯。他准备开右边灯,结果关了左边灯。当时郭晶晶正起跳,在半空中一下看不见,踩歪了。于是骨折。这是一次相当大的打击。

  在北京看病,按常规处理是要打钢钉,一年后再取出。对于运动员来说,多做手术会影响训练。于是采取保守治疗,打着石膏的郭晶晶回到河北。

  摔坏腿是1996年12月,第二年10月是全运会。选择保守治疗的郭晶晶,花5个多月时间慢慢愈合。等腿好了,离全运会也只有5个月了。养伤期间,她身高长了5公分,体重增加20斤,而且腿很细。

  伤好了,接下来是魔鬼训练,每天6点起床,练习到8点,再吃早餐。中午,别人午睡,她穿着出汗服在外面跑步。顶着烈日炎炎,在晒得发烫、反着白光的马路上跑步。下午继续上高强度训练。1997年夏天,在郭晶晶至今的训练中也是最苦的一段。李芳告诉郭晶晶:“你是能参加奥运会的水平,如果就此放弃,你以后想起会终身遗憾。”

  全运会预赛,她还是拄着双拐看比赛,石膏还没有取。当时人人都想,还有几个月了,在全运会取得好成绩是不可能的。但是到了全运会,就不一样了。郭晶晶体重减了15斤。腿也练成一条粗一条细。当年的郭晶晶给全场留下很深印象,李芳告诉记者,连裁判长都说,没想到她恢复得这么优秀。伤后复出的郭晶晶,拿下了3米板亚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体育明星的成功励志故事3: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

体育名人励志故事
篇四:邓亚萍励志故事

邓亚萍励志故事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 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 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 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 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

1

体育明星名人故事:邓亚萍的励志故事
篇五:邓亚萍励志故事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体育明星名人故事:邓亚萍的励志故事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邓亚萍的故事
篇六:邓亚萍励志故事

邓亚萍的故事(一):

体育明星名人故事:邓亚萍的励志故事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行连续8年持续第一,是排行世界第一时刻最长的女户外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户外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能够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好听的字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刻,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应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长时刻从事大户外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之后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之后练。qianming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户外员的传统观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

邓亚萍的故事(二):

邓亚萍的故事

童年的邓亚萍,正因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户外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贴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一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务必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能够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

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

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户外员时期: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对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刻,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应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

邓亚萍的成功励志故事

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据教练张燮林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jiaoanxiazai/45001.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