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四年级数学苏教版试卷反思

教学反思 时间:2003-06-30

【www.myl5520.com--教学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教学反思
篇一:四年级数学苏教版试卷反思

教 学 反 思

日期 2013.2.27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这部分知识是在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能比较顺利地实现知识间的迁移和同化,从而完善认知结构,在习得知识的同时提升思维品质。三位数乘两位数。其一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其二是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口算和笔算。在教学这两节课时,采用的教学方法基本相似:呈现情境——根据情境列出算式——尝试计算——交流评议——适当总结——巩固应用。第一,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自主探索,在交流评议中提炼出算法。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第二次乘得的积没有和十位对齐;乘数末位有0的乘法,在把0前面的数相乘后没有把乘数末位的0添上去;当然还有竖式计算时口算错误的。当这些错误与正确一同呈现时,学生的学习资源就丰富、生动了起来,接下来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哪些计算是对的,哪些计算存在问题,问题在哪里。这样的学习过程,充分展现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也便于学生比较辨析,深化认识、发展思维。

日期 2013.3.7 升和毫升 升与毫升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虽说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容器容量大小有所了解,但是对于升与毫的了解却很少。建立容积单位的表象及空间观念,较为准确地估计常见容器的容量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渴望上好这节课,上出一节让学生终身有益的数学课!学生的空间观念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凭借实物,即使是成人也是如此。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想有了这么充分的准备,我一定能让我的学生学好这一内容。在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带来的最大的容器的容量是多少,初步感知容量单位升。然后引导学生感知1升到底有多少?先认识1升的量杯;再出示棱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正方体塑料盒,倒入1升水正好装满,让学生记忆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塑料盒的容量是1升。其次,让学生找出容量正好是1升或接近1升的容器。再次,出示一些容器,让学生判断

容量比1升大还是比1升小。选取一些比1升大的容器,倒入1升水看看有多少。最后,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容器,让学生估计它们的容量(可能的进行操作验证)。如,大瓶雪碧2.5升,大桶色拉油容量容量10升左右,电热水器的容量要几十升,太阳能热水器的容量还要大一些,浴缸的容量要几百升„„

日期 2013.3.14

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时,利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让学生从中找出我们所熟知的图形,从红领巾、自行车的车架、屋顶等物体中找到三角形,然后利用学具让学生拼搭这样的三角形,学生在动手搭的过程中,发现有一类三角形的三条边一样长,有一类三角形两条边一样长;而也有三条边都不一样长的。所以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尝试。设计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情景,让学生通过操作、讨论交流,探索分类的办法,使学生真正“动”起来,思维“活”起来,在“玩”中学知识,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日期 2013.3.20

三角形内角和 这节课作为四年级下册中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学习三角形内角关系和其它多边形内角和的基础。即使在以前没有这部分内容,大部分教师在课后也会告诉学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学生容易记住。本节课我具体抓住以下2个方面。

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实践机会,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投入到观察、思考、操作、探究的活动中。教学中,我在引出课题后,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理解内角与内角和的概念。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验证自己

的观点是否正确。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也参与学生的研究,适当进行点拨。并充分进行交流反馈。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探究氛围。

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过程当中,大部份同学都是用度量的方法,此时,我引导学生:180度是什么角?我们能否把三个内角转化一下呢?经过这么一提示,出现了很多种方法,有的是把三个角剪下来拼成一个平角。有的用两个大小相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还有的是用折纸的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大脑,就连平时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也置身其中。充分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日期 2013.3.26

混合运算 从教参的教学目标定位来看,应该是既注重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又要重视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教学生明白综合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应更形象化!把抽象的、明理的东西搞得的尽可能的形象,从而更接近于小学生的实际。更容易接受。如简单的“画顺序线”,即可增强形象感。然而结合我们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来看,两样都已初步的感受过,但又不是很深入,如: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包括带括号的计算顺序都在平时的练习中曾经碰到过,但不是很多(但有的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对于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了然于胸了)。所以把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作为重点来教。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差,现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欠缺。所以,这一次四则运算知识的教学也正是加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训练的一次好机会,多巩固练习,熟能生巧。

日期 2013.4.2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用发展的眼光来设计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远比让学生直接但却被动地获取现成知识结论要更加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学生的观察、猜想、探索和创新等其他各方面能力都

能得到有效地开发和锻炼。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研究,我本着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方法,让学生依据探究内容自己有序探究,自己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学生自然也得到了有效地学习。创造性地挖掘教材里的素材,让学生也能“提出问题”,我们的学生大多数只会被动地听而不能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我们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思考问题,勇敢地发表见解,大胆推理,勤于探索,从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在认识梯形时当学生探索出“这几个四边形都是有一组对边平行,但长度不相等,另一组对边不平行。”使学生对梯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和理解,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对它们之间的异同处也更加明晰了,思维的覆盖面拓宽了,还使学生初步习得了一种假设、推理、论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那谁能告诉大家什么叫做梯形了吗?”“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有些同学还刻意地把“只有”两个字说得格外重些,这说明他们对本知识点理解地很深刻。

日期 2013.5.5

因数和倍数 倍数和因数这一内容与原来教材比有了很大的不同,老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认识因数倍数。而教材是通过用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并写乘法算式来引入因数和倍数。我在教学时做了一些下的改动,例题从12个相同的正方形拼长方形开始教学,学生对这个活动已经很熟悉,几乎人人都知道有不同的拼法,都能顺利地拼出三种不同的长方形。因此,我要求不用12个长方形拼,而是在脑子里“想像拼”,不能想象的就在本子上“画拼”,“拼”好后,我也要求只用一个乘法算式表示你的拼法,这样不仅节省了不少时间,更主要的是我觉得这样的操作活动,虽然看起来不热闹,但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思维被调动起来了,主动参与到了知识的学习中去了。能不重复、不遗漏,有序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在根据1×12=12,2×6=12,3×4=12三个乘法算式说出了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后,教师紧接着提问:12的因数有哪些?学生看着黑板上的算式很快可找出12的因数,

接着再提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根据一个乘法算式可以得到12的几个因数?在学生回答之后,我接着请同学们用刚才的方法自己找一找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日期 2013.5.13

素数和合数 这节课教学素数和合数的意义及判断方法,是在学生理解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将来学习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学习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好坏。学生应掌握本节中诸多抽象概念,培养归纳概括能力,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内涵。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发展,教师做好学法指导,使学生自我调控,自主发展,自我探究,自我评价,安排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学,在学中活动,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习动机。 本节课教师应注重使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日期 2013.5.30

统计 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之后进行教学的,但是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两种统计图在生活中也有着不同的用处。虽然从两种统计图中,人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所需要的信息,但条形统计图侧重于几个具体数量的多少和比较,而折线统计图则能直观地看出某一事物在一段时间里的发展变化,展示的是事物发展的趋势。我在教学本节课时, 设计的思路是:初步感知——比较认识——动手制作——分析应用,运用这样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特点的统计数据,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共同点和区别,能根据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统计方式。而对于折线统计图画法的教学上,我只是在准备找点的方法上做了进一步的强调,而放手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再从学生画图的实际情况中,纠正学生在画图中容易出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篇二:四年级数学苏教版试卷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整万数》教学反思 今天执教了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整万数》,整节课下来觉得还是留有遗憾,首先说一说我的设计思路。

一、数位顺序表的产生

首先从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入手,借助学生已经学过的计数器,通过拨动计数器上的珠子来表示数的大小,让学生明确“满十进一”的十进制计数法,学生对于在计数器上拨2、20、200这样的个级数时,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待学生拨到9000这个数时,就产生了认识上的冲突,觉得数位不够,这时学生就想到再借助一个新的计数器,可是我呈现给学生的还是一个个级计数器,学生觉得直接进位是不可以的,要先将个位改写成万位,然后再进一,自然产生了万位,接着学生跟着老师的计数器数一数,待学生数到九万时,这时自然产生了十万,学生就在数的过程中产生了万级数位顺序表。

二、教学读、写整万数

(写数)

我在这个环节的教学,并没有借用书上的素材,而是选用了学生较为熟悉的房屋价格,首先呈现的是毛胚房,总价:三十二万,这时就让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然后请学生上来写出这个数,学生借助计数器写的很快,接着呈现别墅:一百三十二万,学生在下面自由拨数,请学生上

来写数,最后出现一个一百万,学生在这样的环节中都能很快的拨数、写数。

建议修改:在学生写完大屏幕上的数时,教师这时可以接着让学生拨出44万这个数,学生这时觉得老师提供的珠子不够,让学生脱离计数器来写数,你会写吗?然后强调一下几个万就先写几,然后要将个级数上用4个0来占位,并且指出每个4所表示的意义。

在教学读数时,采用逆反的方法,首先让学生根据万级数来说一说有几个万,例如:340000里有几个万呀?8970000里有几个万呀?然后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知道了,先将个级与万级数分开,看有多少个万就读多少万。

最后通过读一读,比一比,让学生体会到在读万级数和读个级数的方法类似,只要在万级数后面读出万字就可以了。

【反思:】

一、让学生体验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中,要注意过渡的自然

在今天的这节课中,我觉得具体的还可以,但是过渡到抽象的部分不是形如流水,没有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并没有让学生在疑问中主动抽象出写数的方法,重点不突出,难点没有突破,这时本节课的败笔之一。

二、教师的连贯性语言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在本节课中,对于每个教学环节的过渡性语言没有体验艺术性,课堂中的对话不是很简洁,有时即使简洁了,可是说话的方式还有进一步的改善。

三、导入要简,新知要详,时间要合理

我觉得本节课在导入是以及顺序表的产生花费太多的时间,以至于对于后面整万数的读和写没来及让学生去探究和发现,原本设计的意图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乐中学,只可惜时间安排的不是很合理,重点的教学环节设计没有突出。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这类的观察对象的知识属于空间和形状的空间和飞机,正确理解和把握的相互关系,拥有一流的教学有以下两个好把握。...

《察看物体》这节课的知识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对空间与平面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掌控,第一节课的教学有如下两点掌控较好。

1、门生的空间想象与脱手本领得到了培育。

新授入手下手要求门生在四个雷同小正方体拼成的立体图形基础上再添一个,从正面看形状不变,怎么样摆?以小组合作的体例,汇集每一个组员的设法,充沛调动门生的兴致,在拼摆的进程中体验同一个形状摆放物体的多样化,使门生的逆向思惟和空间想象获得练习,大部分同砚摆出了六种,而且说出理由和摆法。 因而咱们上每一节课都要充沛去发掘门生的潜力,让他们开展想像的同党,固然老师备课时也要把题目想得完全、全面。

2、充沛领会物体与视图之间的联络。

课一开始就要门生察看由四个一样小正方体摆出立体图形的正面、上面、侧面所看到的平面图形,要求门生用鼠标在课件里指出来,同时老师画在黑板上的平面图形要门生上来填出是从甚么偏向所观察到的,逐步升华到给出六个一样的小正方体摆出来的立体图形,要求门生脱手画一画,先

从正面、侧面画,发现正面和侧面的平面图形是雷同的,但从上面看的平面图形对比难画,门生通过仔细察看,不要教师指点也能画出,结果很好。

这节课我让门生在“拼摆”和“察看”中进行商量,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是什么图形,通过想像从什物中抽象出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又在拼摆中领会多种摆法,大大进步了门生的想像、察看、脱手操作本领。

四年级数学上册 角教学反思 苏教版
篇三:四年级数学苏教版试卷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本节课在探讨什么是锐角,什么是钝角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样的角是钝角,什么样的角是锐角,而是引导学生在自主的基础上互动,给予学生猜测、思考、验证的空间,使学生之间能展示自己的想法、见解,然后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启发,互相补充,互相纠正,使认识深化。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问题情境,设计了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生动有趣的探索情境,利用这个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先让学生猜一猜,议一议,从学生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多数学生是凭眼睛观察得出结论。在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我给予学生较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设计并通过不断反思和修正来发现结论,体现学生自主参与的能动性。采取这样的教学,避免学生因为对锐角及钝角的认识不清晰,而走许多弯路。

因此在课堂中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培养科学探究的方法、态度和习惯。学生往往对事物的认识是很直观的,教师在让学生亲自动手摆弄、操作事物材料的过程中,充分获得事物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实现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

通过这样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有利于调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也才有利于学生学会发现知识,掌握知识。

四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反思
篇四:四年级数学苏教版试卷反思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期中试卷包括四个单元内容:亿以内数的读写、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角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试题分为计算、填空、选择、判断、作图和解决问题等。本张试卷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全面,注重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做题习惯、思维和解题能力等。

二、班级成绩总体分析

从总体上看,这次的检测反映了我班半学期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学生的成绩来看,有部分学生考得较好.四(1)班平均分为73.76,其中90-100分的有9人,80-89分的有12 人,70-79分的有7 人,60-6 9分的有10人,66分以下的有11人,最高分是98.最低分是44 。四(2)班平均分为75.4,其中90-100分的有15人,80-89分的有12 人,70-79分的有10 人,60-6 9分的有3人,66分以下的有10人,最高分是99.最低分是12。部分学生未能很好地掌握本次检测的学习内容,大多数情况是计算失分严重。作图题普遍掌握较好,但对概念的检测学生完成得较差。

三、存在的问题

1、学生审题不仔细,许多简单的题因为粗心而失分,特别是在计算过程中,许多学生书写粗心,常把“0”和“6”互写,读题不仔细,常常看错数字或看错题目要求,有的横式后面不写得数。

2、学生计算还是一个很大的失分点。出现的问题如:口算题不细心算错;笔算主要错误是数位对不齐导致结果错误,积的末尾“0”的个数不准。

错得较多的还是学生对算盘的认识不够,不能在算盘上准确地拨数。

3、求角的度数也是这次失分较多的地方,学生不能很好利用平角和直角的度数来求一个未知角的度数,他们主要是不善于观察,不知哪几个角可合并成一个平角或直角。当然我在教学这种题时对学生估计过高,没有很好地分析学情,导致许多学生无从下笔,教学时只简单叫几个好学生将自己的发现说了一下,可能当时还有许多学生不懂。

4、概念的检测暴露出了本班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上的缺差,概念的理解记忆一直是本班学生的难题,他们平时不愿意记东西,不够注重知识的积累,有些是他们自己总结出来的现在就忘了。

5、解决问题学生存在一定的困难,如试卷的第二题,学生不看题,没求近似数就开始计算出现错误。第四题是求平均数,教学中没涉及这方面的知识,自己也没讲,致使出错较多。

四、改进措施

1、今后继续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2、计算是本次失分的重点之一。今后将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特别要注重口算能力、笔算能力、书写习惯的培养。

3、后阶段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注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实际与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的知识素材,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4、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篇五:四年级数学苏教版试卷反思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清镇市王庄小学教师反思记录表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清镇市王庄小学教师反思记录表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数学苏教版试卷反思。

清镇市王庄小学教师反思记录表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清镇市王庄小学教师反思记录表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清镇市王庄小学教师反思记录表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数学苏教版试卷反思。

清镇市王庄小学教师反思记录表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教学反思
篇六:四年级数学苏教版试卷反思

张 杰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反思(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小结)
篇七:四年级数学苏教版试卷反思

秋学期,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下面是本学期的教学经验及教训。

一、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 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⑵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二、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本班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落实到学生的学习中,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学反思-----尹然龙
篇八:四年级数学苏教版试卷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可能性》教学反思 黔西县观音洞镇金坡小学-----尹然龙

在千变万化的世间事物中,一定发生、可能发生和不可能发生是必然现象,只是确定性现象不多,而不确定现象很即随机现象普遍。本课就是让学生初步感受最基础的知识“可能性”。下面针对我在备课、授课中的体会做些反思。

一、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四年级数学苏教版试卷反思。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兴趣和生活经验,我在教学中重组教材,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一定”、“可能”和“不可能”。我从大家感兴趣的“摸笔”游戏引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学习的兴致,生动有趣又层次分明的活动贯穿其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想、讨论、实验、合作、交流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和掌握有关“可能性”的知识。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数学的生活性;数学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二、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自己去探索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在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这节课在感知“可能”、“一定”、“不可能”和“可能性大小”时,我安排了这样几个层次的活动,第一次是“摸笔游戏”,使学生初步感知可能性。第二次“摸球”,让学生在摸球的过程中反思为什么摸到的都是黄球?引出、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第三次“摸扑克牌游戏”。通过这样的

三次活动,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因而产生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初步认识。

三、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中学习数学

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节课中,我十分重视有意义的合作学习,并重视教给学生合作的策略、能及时对合作的好的学生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形势,推出“可能性”的几种情况和可能性是有大小的。通过合作与交流,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四、让学生在自由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数学

整堂课的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教学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尽量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教师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猜想、敢于质疑、勇于尝试、乐于交流合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评价。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获得的不仅是扎实的知识和技能,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也得到了良好的培养。我觉得当前的数学课堂应该朝着“玩中学数学”的目标不断前进,作为教者的我们要不断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亲历数学,感悟数学,获取知识和能力。

五、教学存在的问题

本节课存在很多部足之处,比如教学中“可能性的判断”的游戏时间安排有点过长。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发扬优点,改进不足之处,使教学课堂“活”起来。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学反思
篇九:四年级数学苏教版试卷反思

四年级《可能性》教学反思

西湖小学 萧艳君

“可能性”这一教学内容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个全新的内容,本堂课主要使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不确定现象,能用“一定”、“不可能”和“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能和同伴交换想法。“可能性”问题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但是比较抽象,小学生在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时,存在一定困难,学生初次接触感到比较陌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这些内容时,主要是以直观的内容为主。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为学生创设了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大胆放手,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实践、探索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突破教学的难点,帮助学生建立不确定现象这一新的观念。是一堂依据新课程理念上的成功之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用活动贯穿始终,让学生经历“可能性”, 建立不确定现象这一新的观念。

活动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本课中,老师准确把握了教学的重难点,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儿童的年龄、心理特征以及生活经验等因素,创设了让学生摸珠子、击鼓传花等活动。让学生在经历一系列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中,逐步丰富起对可能性的体验。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这些新的教学理念。

2、根据实际,有效整合教材。

教材只是为我们教学提供的一个参考,我们只能是凭借教材去教,而不是死死地去教教材,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实际、学校实际等,合理地有效地组合教材。例如,老师在教学时,就删除了教材中的一幅很占篇幅的活动图,猜什么色的球的游戏替代;自己根据实际自设一个动手操作性很强的例题等,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兴趣,同时也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3、紧密联系生活,突出学以致用。

让学生到生活当中寻找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可能性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价值。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4、练习设计合理,有针对性,有层次性,而且作业量大,达到练习效果。

5、关注情感与评价激励。

情感态度与自信心作为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在三维上标中、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为更好地实现双基教学服务。同时也应该贯穿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在结束语中对学生说的话:下节课如果你努力了,学习之星一定(或者说成可能)是你!这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与期望,这样结束本堂课的教学,很干脆,更精彩.当然,如果在教学中再给学生多一些鼓励,且多一点鼓励的形式,使得学生情不自禁地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同时也一次次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和师爱的魅力。这样就要好得多,这也是新课标中所要求的,更是实现双基教学所必须的。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篇十:四年级数学苏教版试卷反思

一、 新课开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发现“144×15” 是原来没有学过的心知

识,不知道怎么解决。此时,教师适时引导,让他们回忆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使他们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回顾解决新问题,因此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学习效果好。

二、

学生通过这一节课的练习能够比较熟练的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还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练习的活动中进一步活得成功的体验,学习效果好。

三、本节课让学生里理解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计算,教师可以将重点放在计算方法的探究上。可以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再具体讨论,从而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计算。重点放在讨论竖式的计算方法上,让学生搞清楚再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四、本节课针对上一节的内容进行练习,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五、通过1到5题的练习,帮助学生总结本单元学习的口算方法与笔算方法,通过几个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计算的价值,激发学生学好计算的责任感。

六在练习第六题时,通过比较和计算让学生初步认识每组中两道题之间的联系,感知其中蕴含的运算规律,这为更加灵活地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以及进一步学习乘法分配律打好基础。在练习12题时限先指导学生弄清楚公园对不同购票人数的购票价格的规定。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相应的问题。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jiaoanxiazai/3841.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