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关于长征的故事

历史教案 时间:2022-05-20

【www.myl5520.com--历史教案】

关于长征的故事【一】

关于长征的故事:周恩来的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儿童故事 搞笑故事 恐怖故事 哲理故事 神话故事 历史故事

  【关于长征的故事:周恩来的故事】

  一九三四年十月,红一方面军离开中苏区开始万里长征。长征一开始,周恩来就成为全军的“总管家”。

  往往一到宿营地后,他的油灯都是彻夜不熄的。长征中的各种重要事务,大都要由他亲自处理。而他自己从中央苏区出发时所带的个人行李中,只有两条毯子、一床被单,还有一个做枕头用的包袱,里面只有几件换洗的衣服和一件灰色绒衣。

  战士们都愿意与他亲近,因为他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他的人格又是十分高尚的。在长征中,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给“革命同志”挑血泡

  1934年的秋天,中央红军刚刚开始长征。一天,中央机关的队伍早已走出老远,而周恩来副主席的警卫员小丁,却远远地落在后面。

  小丁年龄不大,早上队伍出发时,他一路蹦蹦跳跳的,特别有活力。可是刚到中午,他的脚就钻心地疼起来。他只好一拐一拐地往前走,不一会儿就落在了后面。

  好不容易到了营地,他趁着周副主席去开会,偷偷地脱下草鞋一看,我的妈呀!右脚上磨出两个大血泡,这可怎么办?小丁急得都快哭了。这样明天怎么赶路埃他心里正着急,听见不远处传来周恩来的说话声。他赶紧把草鞋套上,疼得直咧嘴。这事可不能让周副主席知道,不然他又该照顾自己了,那自己不就拖队伍后腿了吗?

  小丁见周恩来走近了,急忙站起来,忍着疼给周副主席打了一盆热水。

  “周副主席,洗洗脸吧。”

  周恩来点点头,见小丁转身要出去,就叫住他。关切地问:“今天走了那么多路,累不累呀?”

  “不累!”小丁干脆地回答,就怕引起周副主席的怀疑。

  “脚上打泡了吧?”周副主席盯着他。

  “没有……那个,副主席您累了,洗了脸赶快休息吧,我还得站岗去呢。”小丁说着就往外走。

  “回来。想转话题?”周恩来看了看小丁的脚,说:“你走路怎么一拐一拐的?脱了鞋让我看看。”

  小丁没办法,只好脱下鞋,不小心碰到了脚上的血泡,小丁疼得直叫:“哎哟!”

  看到两个大泡,周恩来压着小丁的肩膀让他坐在一边,端过那盆热水,不由分说把小丁的脚按进水里。小丁疼得直抽气。

  周恩来说:“不要紧,先用热水烫烫脚,一会儿我给你挑了,把里面的血放出来,再上点药,明天就好了。”说着就去找针。

  小丁一见周副主席真要给自己挑血泡,急得连忙把脚抬起来。

  “不不!副主席,我自己来吧,让首长给我挑泡,我——”“不行,”周恩来打断他的话,“你自己哪会?第一次打血泡吧?挑血泡我有经验。”

  “怎么能让您干这种事呢!”小丁还是躲着,周恩来拉过小丁的脚,亲切地说:“我们都是革命同志,就应该互相帮助。你能给我打洗脸水,我也能给你挑血泡。来吧,又不是大姑娘,还害什么羞!”

  小丁听了,只好同意了。周副主席动作很轻,一边挑,一边问他:“疼不疼?忍一下就好了。”

  小丁连声回答“不疼”,不禁流下泪来。多好的周副主席啊!

  长征路上当教员

  周副主席不仅关心战士们的身体,也很关心他们的知识成长。小丁跟在周副主席身边,能学到很多知识。从只认识几个字的半文盲,变得能自己写家信了,在小丁看来,这全是周副主席的功劳。

  那时,他刚调到周副主席身边当警卫员,周副主席知道他不识字后,就教育他说:“干革命需要有文化,有文化才能干大事。你以后可要学文化了。从明天起,我每天教你写两个字。”

  小丁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周副主席又问:“会写自己的名字吗?”

  “写……不好。”

  周恩来拿出一张纸,说:“写给我看看。”

  小丁费了半天劲儿才写出歪歪扭扭的三个字。周恩来看了,说:“还好,字都写对了。你看‘动这个字写得太大了,可以小一点。而且,要横平竖直,我们中国字就是讲究这个的……”

  从那以后,只要周副主席一有时间,就会教他写字。还给他准备了一个作业本呢。渐渐地,他会写的字越来越多。

  红军转战到贵州时,有一天,红军部队在一个小村子中宿营,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周恩来一分钟也没休息,就去开会了,几个警卫员暂时可以休息,但小丁的心里却平静不下来。

  刚刚在欢迎红军的百姓中,看到了几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勾起了小丁对家乡的思念。他想到家里还有老娘呢,不知道还好不好,真应该写封家信寄给她。

  他拿起笔,一笔一画地写着,想把队伍中发生的事都告诉妈妈。但有好多字还是不会。他做好了标记,想等周副主席回来再请教他。

  晚上,周副主席回来了,小丁把写的信给他看,不好意思地请他帮忙。周恩来仔细地看了一遍,拿起笔把他不会的字填上,然后说:“写得很好嘛!明天清清楚楚地抄一遍寄回家去,让你妈妈高兴高兴!”

  小丁听了周副主席的称赞,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红军的纪律高于一切

  长征路上,周恩来不仅帮着战士们学文化,写家信,还帮战士们修改过借条呢。

  那是红军长征路过云南的时候,部队里缺衣少粮,战士们都是饿着肚子赶路的。周副主席也和大家一样,饿着肚子行军打仗,到晚上宿营时,他还要不停地工作,一会儿也不能休息。

  警卫员小魏见周副主席饿着肚子办公,心里十分着急,部队刚刚开到一个小村子,他就拉着另一个战士跑出去,挨家挨户地敲门买粮食。

  谁知整个村子就只剩下空荡荡的院子,一个村民也没有。看来,百姓们害怕打仗,早都跑光了。两个战士跑了整个村子,一个人也没见到。

  最后,他俩商量了一下,走近道旁最后一户人家。喊了半天,还是没人,但这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不像没有人住的样子。两个人失望地往外走,突然,小魏看到门后的水缸边有一个盖着口的小筐。他急忙拎(līn)出来,里面有十几个鸡蛋和两碗苞米饭。

  小魏马上又叫了几声老乡,仍然没人回答。两个战士商量了一下,决定把东西先拿回去再说。

  一进门,就碰见周副主席。周副主席看他俩这么高兴,刚要说话,就看见了小魏手里的筐。“哪来的?”

  “从老乡那里拿的。”

  “太好了,我正想找个人了解一下这里的情况呢,快去把老乡请来。”周副主席高兴地说。

  “没见到老乡,”小魏低下头,不敢看周副主席的眼睛。

  周副主席的眉头一下皱起来。严厉地说:“没见到老乡?那东西哪来的?”

  “屋里没人,就自己拿的。”关于长征的故事。

  “给留下钱了么?”

  “没有……当时没人。怕把钱弄丢了。”另一个小战士急忙解释。

  “你们还有没有组织性纪律性?”周恩来生气了,“这是违反纪律!必须要做检讨!”两个小战士从来没见过周副主席生这么大的气,都吓得不敢说话。

  周恩来见两个小鬼低着头,

  知道自己太严厉了,就用缓和的语气给他们讲道理:“我们红军是穷人的部队,我们打仗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你们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知道打点粮食多不容易,怎么能随便拿老百姓的粮食呢?这个道理不用我讲你们也知道,是不是?”

  两个小战士点点头,默不作声。

  “我们红军是有纪律的,你们还都会唱这个歌呢,怎么一到真正办事的时候,就都抛到脑后去了?我们红军,一言一行都要先想到老百姓,这样我们才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都像你们这样,我们和国民党反动派有什么区别?”

  听了周副主席的话,小魏和另一个小战士都十分后悔,难过地抹着眼泪。一个参谋长走过来说:“知道错就行了,赶快想点补救的办法,我看就再给送回去就行了。”

  没等周副主席说话,小魏急

  忙抬起头来,他着急地说:“不行!我们多给老乡留点钱,东西绝不能送回去!周副主席都饿了一天了!”

  周恩来好像明白了什么,摸着小魏和另一个小战士的头说:

  “不管是什么情况,都不能白拿老百姓的东西。我们红军的纪律高于一切呀!这一次,批评完你们,我还得谢谢你们呐。”

  小魏急忙摇摇头,还想说什么,一边的参谋长说:“好了,周副主席,这也是战士们担心你的身体。还是赶快给老乡送钱去吧,再留一张条子写明情况就行了。”

  两个小战士在一边不停地点头,就怕周副主席让他们把粮食送回去,周副主席想了想,勉强答应了,两个小战士赶紧写了一张条子。

  大伯、大娘:你们好!

  我们是红军,路过这里。拿了你家十个鸡蛋和两碗苞米饭。这违犯了红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不对的,向你们赔礼、检讨!

  写下这张纸条,再留下银元一块,作为买粮食的钱。

  请大伯大娘收下。

  红军战士

  条子写好后,周副主席亲自检查了一遍,又改正了几个错别字,然后才说:“快给老乡送去。”

  小魏接过条子和银元,飞快地向老乡家跑去。

  这就是可敬可爱的周恩来,在长征途中,他帮助了许许多多的战士,在战士们心中,他是不折不扣的亲人。

关于长征的故事【二】

关于长征的故事作文

作文网小编为你精选的作文:
记叙文 | 议论文 | 说明文 | 应用文 | 散文 | 美文

  今天作文网长征作文小编为您大家分享五篇《关于长征的故事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关于长征的故事作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毛主席对长征的概括,从这儿我读出了红军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他们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长征途中,发生过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我不会忘记《金色的鱼钩》《倔强的小红军》《军神》《丰碑》《草地夜行》《三人行》等感人至深的故事。故事展现给我们的有激烈的战斗场面,由钢筋铁骨般的战斗英雄,有舍己为人的普通战士,有同志间浓浓的亲情。在这些故事中,《金色的鱼钩》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一位年过半百的炊事班长,为了让患病的几个小战士吃到足够的食物,宁愿自己啃他们吃剩的鱼骨头,喝漂着一点菜叶的所谓的野菜汤,最后饿晕在钓鱼的小水沟边。即使在他生命垂危时,也不愿浪费一点儿食物。他为了红军队伍,为了革命,为了长征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精神!

  篇二:关于长征的故事作文

  长征,它是一次当年令全世界震惊的行动,中国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没有饭吃也是很平常的事,为了生存,他们吃草根,啃树皮,有多少英雄好汉牺牲在那荒无人烟的草地和那皑皑白雪中。最终,二十万大军只剩下廖廖三万人马,他们都是靠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意志而活了下来。

  在长征途中,常发生一些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就拿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丰碑》来说,文中的军需处长在过雪山的时候,把棉衣让给了一位小战士,带着安祥的微笑死去了。他身为军需长,如果他没有棉衣穿,他可以去取,但他没有那样做,因为他为了让别的战士能穿上暖和的棉衣,正是这种精神,舍己为人团结互助的精神,鼓励着红军走完了长达二万五千里的艰难之路。他们自己不吃,让给战友吃,他们不穿,让给战友穿。有困难,大家齐心协力地解决。比如爬雪山,那些身强力壮的战士有能力爬过那终年积雪的雪山,但他们没有独自爬过去,而是和老了、病了的战友一起手拉手,肩并着肩,一同爬过了雪山。

  因为有了红军战士那种精神,长征才能成功,长征成功就让革命有了一次历史性的转变,我们才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长征虽然已成为历史,但它那舍己为人,团结互助的精神我们不能忘记。日常生活中那种精神也是不可缺少的,同学有困难,我们要及时给予帮助,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对同学置之不理。我们是祖国的花朵,只要有了这种精神,我相信,将来我们一定开得最鲜艳,为祖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我们国家肯定会更强大,一定要记住,长征精神不能忘,它永远在我们的心中。

关于长征的故事【三】

关于长征的故事:飞越大渡河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儿童故事 搞笑故事 恐怖故事 哲理故事 神话故事 历史故事

  【关于长征的故事:飞越大渡河】

  1936年5月,红军从云南皎平渡巧渡金沙江之后,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地区。顺利通过了大凉山的彝民区以后,红军的先头部队,又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赶了一百六十里路,来到了离大渡河只有十几里的安顺场地区,准备强渡大渡河。

  渡过大渡河是长征途中极为关键的事件之一。如果渡河失败,红军就很可能被消灭。这种命运,在历史上早有先例。

  七十多年前,太平天国的最后一支军队——由翼王石达开率领的十万大军,就没能及时渡河成功,被清军压进大渡河边的深山里,最后在峡谷里,被清朝军队包围和消灭了。

  蒋介石发现红军也要走这条路时,十分高兴。同样的五月天,是山洪暴发十分频繁的时段;同样的行军路线和渡河方向;同样的渡口;同样有几倍的兵力在围追堵截……历史惊人地相似,让蒋介石认定红军将是第二个石达开部队,必定失败。关于长征的故事。

  但是红军也知道石达开的故事,知道他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抓住时机。红军决心不重犯他的错误。

  他们飞速行军,与彝民区的群众打好关系,于是,先头部队由当地的彝族人带路通过狭(xiá)窄的山道,悄悄地来到一个叫安顺场的地方。指挥员从高处俯视河岸,惊喜地发现有一只渡船正拴(shuān)在河边,还没有被敌人毁坏。

  指挥员十分高兴,趁着夜色,叫醒了沉睡中的红军战士,率领部队急速奔向了安顺场渡口。

  安顺场是大渡河边的一个小镇,当时有两个连的敌兵在把守,除了那只渡船,其他的都已经被毁坏了。敌人为什么会给红军留下一条船呢?

  原来,安顺场对岸有敌人的一个团驻守,那个团的团长是本地人。他很了解红军必须经过的那些地方,知道红军来到河岸需要多少时间。

  他毫不担心地告诉士兵:红军还要过很多天才能到这里呢。

  他的妻子是安顺场本地的人,既然来到了安顺场,他就要去探亲访友,于是就留下了一条船。结果红军出其不意地占领了这个小镇,俘虏了团长和他的船。

  当红军出现在安顺场时,那位团长正在同亲友吃吃喝喝,一点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当他得知红军已经到了大渡河边,惊讶的眼睛都快掉出来了,大呼:“不可能!”

  大渡河的下游有敌兵两个团,上游的沪定城有敌兵三个团。这里两岸都是高山,河宽三百米,水深二十米。加上当时是五月,山洪爆发,河流湍急,河面比长江还宽。

  河底礁(jiāo)石林立,一不小心就会被冲走或撞伤,根本无法架桥。所以要想过大渡河,只能靠渡船了。

  指挥员反复思量过后,决定由一营完成强渡大渡河的任务。营长孙继先决定从营中的二连选派战士,但五个连的红军纷纷请战,争着请求乘唯一的一条船过河,去把对岸的船拖过来。

  经过选拔,孙继先宣布了由十六名战士组成的“突击队”的名单。这16名勇士跨出队伍排成一排,脸上是十分坚毅的神情。

  孙继先拍拍其中一名战士的肩膀,鼓励他们奋勇向前。正在这时,队伍中又跨出一名战士。营长一看,是二连的通信员陈万清。

  “万清,有什么事?”孙继先见陈万清哭丧着脸,就问他。

  陈万清跑步来到营长面前:“营长,我也要参加突击队!”

  “你别着急,慢慢说。”

  “跟着部队这么久,我还没参加过一次突击行动,不行!我也要参加!”陈万清把脸一抹,十分坚持的样子。

  营长一时没有说话。

  陈万清见营长犹豫着,赶紧又说:“营长,我身强力壮,水性又好,您就让我去吧!”

  营长被这位年轻的战士感动了,批准他的要求。陈万清高兴得直跳,飞快地站到突击队的队列中。

  十七名勇士,怀揣着十七颗火热的心。营长给他们每人一支冲锋枪,一支短枪,五六颗手榴弹,还有一把大刀,叮嘱他们一定要小心。

  1935年5月25日,由二连连长兼突击队长熊尚林,带领十七名勇士开始强渡大渡河。因为只有一只渡船,熊尚林对勇士们说:“红军的希望就在我们身上,我们要坚决消灭对岸的敌人!”

  同时,为了掩护渡船过江,红军在南岸的山坡上架起机关枪,组成掩护火力网,集中扫射对岸敌人的阵地。团长杨得志下令大炮、机枪、步枪一起向对岸的敌人开火。

  当时红军只有一门大炮,而且没有几发炮弹。被称为“神炮手”的红军战士赵章成大显身手,只用两发炮弹就把对岸敌人的碉(diāo)堡炸飞了。

  渡船开始过江。滚滚的江水,把载着红军战士的小船一会儿推向浪尖,一会儿又抛到谷底。江水怒吼着,敌人的枪炮也怒吼着,战士们的耳中什么也听不见了,只在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定要渡过河去!

  敌人的枪弹炮弹落在小船周围,形成一道又一道水上火网,掀起巨大的波浪。

  船颠簸得很厉害,随时有翻船的危险。在南岸观战的将士个个屏(bǐnɡ)住呼吸地注视着,怕这些人会被消灭掉。突然,一发炮弹在船边爆炸了,船身一阵倾斜,船上的战士们用力撑着,船才没翻。

  又一阵子弹打上了小船,一个战士手臂负伤了,使不出力量,渡船一下子向下游滑下几十米,撞在一块大礁石上,掀起了巨大的水柱。岸上的战士们顾不上惊叫,一个劲儿地呐(nà)喊着。

  只见船上的红军沉着应战:有的用竹蒿(ɡāo)使劲撑着;有的干脆下水用后背拼命顶着船;还有的用手撑着岩石……经过一番努力,小船才又继续前进。

  在战士们的英勇抗争下,终于,离对岸只有五、六米了。敌人像疯了一样,火力都集中到了小船,还有一股敌人从碉堡里冲出来,到渡口拦截。

  在这关键的时刻,南岸红军的大炮和机枪猛烈地开火了,在火力的掩护下,勇士们迅速跳下船,冲上对岸。只见十几米高的峭壁矗(chù)立在岸边,只有一道口子修着石阶,向上直通到敌人的碉堡。

  突击队员爬上了岸,迅速地隐蔽起来,接着缓慢地攀登上峭壁。架起了自己的机关枪,一阵暴雨般的枪弹和手榴弹,敌人的碉堡被红军战士拿下了。逃跑的敌人退到下一道防线,渡口是红军的了!

  控制了两岸之后,渡船飞快地返回南岸,还拖回另外两只船。营长孙继先立即带领第二批突击队员迅速过江,保护渡口安全。就这样,几天时间,红一团的人马全部过了河。

  红军主力赶到了,这个时候河水更加湍急,摆渡变得越来越困难了。风高浪大时,运一船人过河需要四个小时。按这个速度,只凭这几条小船,要把全军人马和给(jǐ)养运过河去,需要好几个星期的时间。而后面的追兵马上就要到了。

  毛泽东亲自来到安顺场渡口,经过仔细研究,决定攻占敌人驻守着的泸定桥。另一场令人惊心动魄的战斗就要打响了!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jiaoanxiazai/230413.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