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高中生物说课稿

生物教案 时间:2022-04-18

【www.myl5520.com--生物教案】

篇一:高中生物说课稿

精选高中生物教案范文三篇

  讨论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性。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精选高中生物教案范文三篇,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细胞器

  【考点解读】

  1.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4.讨论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性。

  学习重点

  1.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学习难点

  1.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

  【学习要点】

  [学习要求]

  1.举例说出常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认同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生物膜系统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1.分离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

  2.线粒体是细胞进行 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 的细胞

  含有的细胞器,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  ,以及 的

  “车间”。

  3.核糖体的功能是     ,其存在部位有的在 上,有的在

  中。

  4.细胞内能生成水的细胞器有: 、  以及

  5.液泡主要存在于 中,内有 ,含有   、

  、 和 等物质,可以调节 ,充盈的液

  泡还可以使 。

  6.中心体是由   以及 组成。

  7.细胞质基质的主要成份有 、 、 、 、 和

  等组成。是 的主要场所。

  8. 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 ,可以使 中的

  呈现 ,而 接近 。

  9.常见的分泌蛋白有    、    、    ;分泌蛋白最初是在

  中由 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中进行 ,形成有一定

  的蛋白质。内质网可以鼓出由膜形成的 ,包裹着要运输的 ,离

  开内质网,到达 。 还能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 ,然后

  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 。最后经过 把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

  大体过程:核糖体→ → →细胞膜→细胞外

  10.生物膜系统包括 和 、 等结构。这些

  生物膜的 很相似,在 上紧

  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 的协调配合。

  【课堂讨论】

  一、 细胞质

  细胞质包括哪两部分?

  二、实验

  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1、实验原理

  2、目的要求

  3、材料用具

  (观察叶绿体关键是选材,最好用黑藻幼叶)

  4、方法步骤

  三、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1、细胞器有哪些?

  2、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

  3、观察课本p45、 p46 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结构图

  4、观察课本p46页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识别各种细胞器

  四、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资料分析

  课本p48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1、分泌蛋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

  和一部分___________。

  2、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工、“出芽”→囊泡→_____________→进一步修饰加工→囊泡→___________

  _→细胞外加工和运输过程中,需要消耗来自____________的能量。

  1、 由膜构成的囊泡像潜艇在细胞中起运输作用,而__________________起重要

  的交通枢纽作用。

  五、细胞器之间的比较

  1、含有双层膜的细胞器?

  2、含有单层膜的细胞器?

  3、无膜的细胞器?

  4、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

  5、与分泌蛋白合成有关的细胞器?

  6、能产生水的细胞器?

  7、高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8、高等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

  9、高等动植物细胞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

  10、真、原核生物都有的细胞器?

  五、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生物膜系统的概念是什么?

  2、生物膜系统的有什么重要作用?

  [小结]

  一、几种细胞器的功能

  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

  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

  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

  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

  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

  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

  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

  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 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

  合成的“车间”。(有一种说法为,蛋白质的运输通道)

  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

  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

  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

  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

  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8、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

  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高尔基体

  (进一步修饰加工、包装、分泌)→囊泡→细胞膜→细胞外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供能。

  篇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学习目标

  (1)说出中心法则的发展历程,明确中心法则——遗传信息流向的途径:

  ①从dna流向dna(dna自我复制);②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转录和翻译);③从rna流向rna(rna自我复制);④从rna流向dna(逆转录)。

  (2)举例说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3)举例说明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及对生物性状的精细调控。

  2.学习建议

  1.本节主要介绍了中心法则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两部分内容,在“中心法则”的学习中,可充分运用教材中的“资料分析”,探究中心法则的提出和完善过程。

  2.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的内容,比较复杂,也较抽象。学习过程中要从遗传现象的实例入手,分析其本质原因,归纳总结三者间的关系。运用两类遗传现象的实例:一类是豌豆的圆粒与皱粒、白化病和侏儒症等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或激素的合成来控制细胞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另一类是类似囊性纤维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等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结构蛋白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性状。最后得出结论: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再通过“人的身高”等事例,了解多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以及环境对性状的影响等知识。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1982年科学家发现rna可复制

  b.1957年科学家发现疯牛病是一种结构异常的蛋白质引起的

  c.1965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

  d.1970年科学家发现逆转录酶

  2.揭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传递一般规律的是(  )。

  a.基因的遗传定律  b.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中心法则     d.自然选择学说

  3.囊性纤维病的实例可以说明(  )。

  a.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dna中某个碱基发生改变,生物体合成的蛋白质必然改变

  c.基因通过控制激素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只有当同时存在两个显性基因(a和b)时,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种性状只能由一种基因控制   b.基因在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上是互不干扰的

  c.每种性状都是由两个基因控制的  d.基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5.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幼虫正常培养温度为25 ℃,将孵化后4~7 d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37 ℃处理6~24 h后,得到了某些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此实验不能说明(  )。

  a.环境条件的改变可以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b.控制长翅果蝇的基因的表达受温度影响

  c.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时受环境影响

  d.翅的发育过程经过酶的催化作用

  6.当克里克提出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后,人们又通过科学研究对中心法则进行的补充包括(  )。

  ①dna复制 ②rna复制 ③蛋白质的复制 ④转录 ⑤逆转录 ⑥翻译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⑤  d.①④⑤

  7.下列有关细胞质基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质基因存在于所有的细胞器中

  b.细胞质基因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c.细胞质基因能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

  d.细胞质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只能通过母亲传递给子代

  8.观赏植物藏报春,在20~25 ℃的条件下,红色(a)对白色(a)为显性,基因型为aa或aa的藏报春开红花,基因型为aa的藏报春开白花。但是,如果把开红花的藏报春移到30 ℃条件下,虽然基因型仍为aa或aa,但新开的花全是白色的,这说明(  )。

  a.基因完全决定性状

  b.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c.基因型相同,环境条件改变,性状一定改变

  d.每种植物在环境条件改变时都能开多种颜色的花

  9.在豌豆粒中,由于控制合成淀粉分支酶的基因中插入外来dna片段而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使得豌豆粒不能合成淀粉而变得皱缩。此事实说明(  )。

  a.基因是生物体性状的载体

  b.基因能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性状

  d.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来控制生物性状

  10.下列各项中,属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的实例是(  )。

  ①人类的白化病  ②囊性纤维病  ③苯丙酮尿症  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下列各项中,不是蛋白质合成所必需的是(  )。

  a.mrna  b.核糖体  c.trna  d.内质网

  12.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很多情况下一个基因决定一个性状

  b.有的情况下多个基因决定一个性状

  c.有的情况下一个基因决定多个性状

  d.生物体的性状不会受到环境影响

  13.逆转录过程的发现对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来说是(  )。

  a.完全否定      b.毫无意义

  c.补充和更加完善   d.彻底完善

  14.导致囊性纤维病变的根本原因是(  )。

  a.cftr基因缺失3个碱基  b.cftr蛋白结构异常

  c.支气管中黏液增多   d.细菌繁殖,肺部感染

  15.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形态。下列各项中,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上部分只含有控制形成宽形叶的基因

  b.水下部分只含有控制形成窄形叶的基因

  c.水上部分既含有形成宽形叶的基因,也含有形成窄形叶的基因

  d.基因相同则性状相同,基因不同则性状不同

  二、非选择题

  16.(xx年江苏省高考题)艾滋病(aids)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能导致艾滋病的hiv病毒是rna病毒。它感染人的t淋巴细胞,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使患者死于广泛感染。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病毒进入细胞后,能以      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合成      ,并整合于人的基因组中。

  (2)整合后它按照      原则进行复制,又能以      为模板合成      ,并进而通过      过程合成病毒蛋白。

  (3)如果将病毒置于细胞外,该病毒不能繁殖,原因是            。

  17.已知甲、乙、丙三种病毒,它们的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过程如下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三种病毒的遗传物质依次是:

  甲           ;乙           ;丙           。

  (2)过程3、10表示           ;

  过程6表示           ;

  过程1、4、8、11表示           ;

  过程2、5、9表示           ;

  过程7表示           ,此过程需要有           的作用。

  (3)用简略图表示这三种病毒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

  甲:                      。

  乙:                      。

  丙:                      。

  18.如下图所示,在a、b两试管内加入的dna都含有30个碱基对,其他试管加入的rna,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只有前四个试管内有产物生成。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能形成rna的试管是    ;若c、d、e试管中加入的信使rna都是由此产生的,则这些rna分子中均含    个碱基,最多有    个密码子。

  (2)写出试管中的产物名称:

  a        ;b        ;c        ;d        。

  (3)a、b两试管内的dna在作模板时的区别是

  。

  (4)若想在e试管内获取多肽,还应加入的物质是        。

  19.右图是囊性纤维病的病因图解,据图回答:

  (1)基因是指              。基因中的    代表遗传信息,如图中所示形成的cftr蛋白质结构异常的原因是       。

  (2)此种病例所涉及的是      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事实上,基因与性状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基因与     、基因与    、基因与

  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3)通过图解可以看出基因能通过      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d 4.d 5.d 6.c 7.a 8.b 9.c 10.d 11.d 12.d 13.c 14.a 15.c

  二、非选择题

  16.(1)rna 逆转录酶 dna(2)碱基互补配对 dnamrna 翻译(3)病毒本身缺乏繁殖所需要的原料、能量和酶等

  17.(1)dna rna rna(2) dna复制 rna复制 转录 翻译 逆转录逆转录酶(3)如图所示:

  18.(1)b c 30 10(2)dna rna rna dna(3)前者的两链均作模板,后者只有一条链的片段作模板(4)转运rna

  19.(1)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碱基排列顺序 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

  (2)单个 基因 基因产物 环境(3)控制蛋白质的结构

  篇三: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a: 知道)。

  (2)两对相对性状与两对等位基因的关系(b: 识记)。

  (3)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f2中的性状分离比例(b: 识记)。

  (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c: 理解)。

  (5)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c: 理解)。

  2.能力目标

  (1)通过配子形成与减数分裂的联系,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及有关习题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遗传题的技能、技巧。

  二、重点•实施方案

  1.重点

  (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3)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2.实施方案

  (1)结合减数分裂过程精讲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及实质。

  (2)使用挂图、投影、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

  (3)使用表格进行归纳总结。

  三、难点•突破策略

  1.难点:*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突破策略

  (1)使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的体现由于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导致性状的自由组合。

  (2)应用概率知识让学生理解不同配子的随机组合,从而出现性状比例9∶3∶3∶1。

  四、教具准备:

  1.豌豆杂交试验挂图;2.投影片;3.多媒体课件

  五、学法指导

  本节内容与前面知识联系非常密切,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边复习回忆所学内容,如减数分裂、生殖、发育、基因及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等,边理解掌握孟德尔杂交试验现象及解释、测交验证、本质等,最终理解外在现象和内在本质相统—的观点,同时也为以后学习“生物的变异”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程序

  导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发现并总结出基因的分离定律,只研究了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但任何生物都不是只有一种性状,而是具有许多种性状,如豌豆在茎的高度上有高茎和矮茎;在种子的颜色上有黄色和绿色;在种子的形状上有圆粒和皱粒;在花的颜色上有红色和白色等等。那么,当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同时考虑时,它们又遵循怎样的遗传规律呢?孟德尔通过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总结出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二] 教学目标达成过程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学生活动:阅读并分析教材p9。

  教师列出如下讨论题纲:

  (1)孟德尔以豌豆的哪两对相对性状进行

  实验的?

  (2)fl代的表现型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3)f2代的表现型是什么?比值是多少?为什

  么出现了两种新的性状?

  (4)分析每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分

  离定律?

  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并自由回答,教师不

  忙于评判谁对谁错,出示挂图“黄色圆粒豌豆

  和绿色皱粒豌豆的杂交试验”,对实验过程和

  结果进行指导分析:

  (1)相对性状指同一生物同一性状的

  不同表现类型,不能把黄与圆、绿与皱看

  作相对性状。

  (2)fl代全为黄色圆粒,说明黄色对绿

  色为显性,圆粒对皱粒为显性。

  (3)f2代有四种表现型:黄色圆粒、黄

  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前后代比

  较发现,出现了亲代不曾有的新性状--黄

  色皱粒和绿色圆粒,这又恰恰是两亲本不

  同性状的重新组合类型。这四种表现型比

  为9∶3∶3∶l,恰是(3∶1)2的展开,表明

  不同性状的组合是自由的、随机的。那么,

  孟德尔是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的呢?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孟德尔研究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

  因是位于一对还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孟德尔假设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两

  纯种亲本的基因型是什么?推出fl代的基因型是什么?

  (3)f1代在产生配子时,两对等位基因如何分配到配子中?产生几种配子类型?

  (4)f2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各是什么?数量比为多少?

  学生讨论、总结归纳并争先恐后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并鼓励。

  教师强调:

  (1)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这两对相对性状是由

  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

  对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其中用y表示黄色,y表示

  绿色;r表示圆粒,r表示皱粒。因此,两亲本的基

  因型分别为:yyrr和yyrr。

  板图显示:

  它们的配子分别是yr和yr,所以fl的基因型为yyrr,y对y显性,r对r显性,所以fl代全部为黄色圆粒。

  (2)f1代产生配子时,y与y、r与r要分离,孟德尔认为与此同时,不同对的基因之间可以自由组合,也就是y可以与r或r组合,y也可以与r或r组合。

  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动态中理解等位基因的分离和不同对基因之间的组合是彼此独立的、互不干扰的。所以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四种,即yr、yr、yr、yr,并且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接近于l∶1∶1∶l。

  (3)受精作用时,由于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因此,结合方式有16种,其中基因型有9种,表现型有4种。

  学生活动:自己推演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的杂交试验分析图解,并归纳总结f2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规律,由一学生上黑板完成,结果如下左图:

  师生对f2代进行归纳,得出这样的三角规律来。

  a.四种表现型出现在各三角形中,如上右图:

  黄色圆粒(y—1)出现于最大的三角形的三角和三边上(yyrr、yyrr、yyrr、yyrr);

  黄色皱粒(y—rr)出现于次大三角形的三个角上(yyrr、yyrr);

  绿色圆粒(yyr_)出现于第三大三角形的三个角上(yyrr、yyrr);

  绿色皱粒(yyrr)出现于小三角形内(yyrr)。

  b.基因型:九种基因型中的纯合体(yyrr、yyrr、yyrr、yyrr)与两对基因的杂合体(yyrr)各位于一对角线上,如下左图:

  一对基因的杂合体以纯合体对角线为轴而对称,见上右图:

  c.九种基因型可作如下规律性的排列(用f2中两对基因组合方式及比率相乘的方法得出如下结果),每种基因型前的系数即为其比例数,见下表:

  [三] 教学目标巩固

  1.一个基因型为yyrr的精原细胞和一个

  同样基因型的卵原细胞,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各能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 )

  a.2种和1种 b.4种和4种

  c.4种和1种 d.2种和2种

  分析:由于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产

  生四个精子,其中两两精子的基因组成相同,而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

  答案:a

  2.在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实验中,f2代里能稳定遗传和重组型个体所占比例是( )

  a.9/16和l/2 b.1/16和3/16 c.1/8和l/4 d.1/4和3/8

  分析:f2代里能稳定遗传意味是纯合体,共有4种,在16种组合里占1/4;重组型意味着是变异类型(与亲代不同的),共有6种,在16种组合里占3/8。

  答案:d

  [四] 布置作业

  l.p12复习题,第一题

  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植株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f1只有一种表现型,那么f2代出现重组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 ( )

  a.1/16 b.2/16 c.3/16 d.4/16

  答案:b

  3.某生物体细胞中有3对同源染色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只含有父方染色体的配子占配子总数的 ( )

  a.l/2 b.1/4 c.1/6 d.1/8

  答案:d

  4.将基因型为aabb玉米的花粉传给基因型为aabb的雌蕊,所得到的籽粒,其胚的基因型最多有 ( )

  a.3种 b.4种 c.6种 d.9种

  答案:b

  总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及对试验的解释,通过学习应该掌握子二代出现新性状是由于遗传过程中不同对基因之间发生了组合。应该对子二代中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的规律进行理解记忆,以便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直接运用。


  高中教学计划小编推荐各科教学设计:

  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化学物理生物美术音乐体育信息技术

篇二:高中生物说课稿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一】

  新课改下的生物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教学活动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更应该是教师置身于整体的生物教学情境中,从社会实践、情感价值观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对新课改下的生物教学反思,我觉得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必考,对于实验必须专题复习。目前来讲还未发现原原本本的课本实验作为高考试题,而且高考是考试验不是动手做实验,因此,根据我们目前条件,对课本实验有条件尽量做,没条件看来可以不做,但必须读和讲,讲清原理和设计,讲清技能的要点,讲清方法和结果。对于没有条件做的实验,我借助录像片、照片。

  比如,我们生物教研组曾去锦绣大地参观,用数码相机留下不少影像资料。比如,二氧化碳发生器、组培设备及流程,课堂上都能发挥不小的作用。复习中更重要的是总结中学生物实验的技能和方法。我精选了不同类型的高考实验题,让学生分析知识点,考的形式、角度,从而对高考试题没有陌生感和恐惧感。

  由于时间的原因,在最后阶段对一些城区的考卷的利用上还不够充分,选题也不够精练,显得过多、过杂,使学生茫然。我觉得最后应做一套难度适中,比较基本的试题,有利于学生增强自信,对考生考试的心态会有帮助,这是我们今后要注意的。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加强积、总结、反思,是教学水~平和教学成绩上一新台阶。

  一、教学观念的反思。

  以前,教师的教育观念往往是在非主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的实践反思,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或照抄,其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教师应进行新课程理念学习,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在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

  如:“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笔者先轻松愉快地说:“同学们,据史学家考证,六千年前,陕西、甘萧一带是个风景优美,充满生机的地方,那里山清水秀,林木参天,遍地绿草如茵,处处鸟语花香”。讲到这儿,学生因受老师情感的感染,内心充满喜悦,那种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热爱之情油然而生。接着心情沉重地说:“由于人们滥伐森林、滥垦草原、围湖造田、环境污染等造成的不良后果,使生态系统受到了破坏,同学们,我们要有环保意识,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讲到这里,师生情感产生共鸣,近而产生共振,教学的效果得到优化。生物新课标不仅对生物知识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目标。“培养学生必备的生物素养”是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生物观。

  二、教学设计的反思。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适合,不断思考教学目的、教具准备、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并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例如学习“应激性”概念时,我先做一个简单的小实验:用黑板擦敲打讲台桌发出声响,结果学生循声观望,这一情景引入后,我分析实验现象,学生很容易得出应激性概念,“声响”是刺激,“观望”是反应,生物对刺激作出反应的现象就是应激性。事实证明,这种教学学生很感兴趣,而且能将抽象内容转化为直观、形象的东西,比一味灌输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教学方法的反思。

  第一、班级授课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照顾绝大多数同学,课后不仅要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辅导,更重要的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记得有人说过“教师对好学生的感情是不需要培养的”,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将太多的精力、时间花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教学、辅导的重心自然向成绩好的学生倾斜,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视为差生,缺乏对他们的鼓励和帮助,好像他们不存在似的,从而造成好的学生越学越好,差的学生越来越差,直接导致整体成绩两级分化。所以,教师要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群体”。

  第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有充足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体现出学生的主体角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那种以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

  第三,教学方式多样化。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老师除了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投影仪、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制作复杂生命现象演示动画等视听设备和手段。

  它除了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视觉上的冲击外,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生动地表现出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的反思。

  新课标提倡“探究式学习”。体现在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应用知识能力的训练;加强了对学生收集信息能力的要求;知识总量减少并且少而精;增加了生物技术的内容。这种探究式学习模式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研究能力,有丰富的教学设计方案和知识储备,能随时调控学生的学习障碍,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能作出正确的评价。例如,在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内容时,教材中并没有指明细菌是如何转化的,转化的机制是什么。

  因此,教师备课时,在指明“该实验设计的原理,成功的关键之处”的基础上,应设计下列探究问题: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R型菌使被“杀死”的S型菌复活了,还是被“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某种活性物质使得R型菌转变成S型菌呢如果是后者,该活性物质又是什么呢该活性物质又是如何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呢教师在备课分析教材时,只有把这些探究问题设计出来,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运筹帷幄。

  五、对教学技能的反思。

  第一,语言优美。教师的语言应是科学的、优美的。语言是意识的外化形式,抑扬顿挫的语调,优美动听的语言,既使学生享受美妙的语言,又对物理教学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言简意赅的讲解,灵活多变的教法,再加上对语言的灵活操作,恰当地运用比喻、借代、比拟、夸张、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既增强了教学效果,又能使学生在心灵上产生愉悦的感受。

  第二,板书精致。一手工整漂亮的好字,让学生感到教师就是美的化身。因此板书要布局合理、提纲挈领、层次清楚、端庄大方。这样学生就会受到激励和鼓舞,学生会爱屋及乌,学好生物

  第三,课件使用合理.。要注意精选课件内容。发挥其优势,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感染力.例如神经兴奋的传导,神经冲动以电流的形式传导,虽然电流是真实存在的(生物电),但它却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是观察不到的。如果靠学生自己去想象,难度是较大的,而借助多媒体课件用电影的形式展现,变抽象为直观、形象,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神经冲动的传导”这一知识点,突破本节的难点和重点。

  六、教学课后的反思。

  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还要通过课后学生作业获取教学反馈的信息。我们常常会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教学内容和习题,在考试时学生还是做不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知识的获得不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而是老师教会的,所以我们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本身更重要。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进行的积极、持续、周密、深入的自我调节性思考。回顾多年来的的生物教学,经过教学反思,留自己之长,取他人之优,踢自己之短,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开阔了理论视野,促成了个人特色教学风格的形成,使自己不断成长,尽快从经验的迷宫走向智慧的殿堂。高中生物说课稿。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二】

  (一)经验

  1。放慢速度,注重基础,顺利过渡。

  高三新教材知识内容多,刚进入高三,知识突然增多,难度加大,学生会觉得不适应。学习的难度虽大,但是仍然注重考查基础知识,这时应该放慢教学速度,使学生在课堂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帮助学生慢慢过渡,逐渐适应高三的生物学习。

  要认真理解生物学的各个概念、定律。看书解决不了问题,实际上学生们对概念的要点一般都是清楚的,对概念还需要理解,要下工夫研究理解,不要搞题海。学生做题里面的错误一般都是概念的理解错误,或者理解错了,或者概念模糊,这样造成的错误是大量的,而且这些错误如果不去发现,不去真正的搞懂它,你会错很多次,而自己还不知道怎么错的,所以要弄清楚概念,要把概念搞清楚,错了一道题,要知道到底错在什么地方?是概念哪些地方理解的不到位,只有经过这样艰苦的思索的过程,才能有所提高。

  没有反复思考,对概念的理解就深入不进去。不要匆匆忙忙做题,对于典型的题目,过去高考代表性的题目要很好的思考,看看应用哪个概念以及规律?怎么用?只有这样才能把概念搞清楚。高三复习阶段切忌脱离课本,利用大量的参考书和练习册。教科书是最精练和全面的,对它要读熟、吃透

  2。以旧代新,建立知识体系。

  高三第一学期的教学任务主要是第三册书,但是高三的新教材知识是在高二知识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的一些深入的应用,从高考的最终任务出发,最好方法就是以旧代新,把高二两本教材的内容加进来,先复习,逐步深入,再引出高三教材的新知识,这样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此外还应注意,现在的学生,初中学习的生物知识所剩无几,高中课本对这些知识的涉及也很少,但是高考对知识的考查非常全面,复习时应有目的的把一些重要的初中知识整合到高中所学得知识中,帮助学生全面的复习。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难度。高中生物说课稿。

  由于高三教材中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比较多,内容相对比较抽象,课堂教学中要把握住运用多媒体的过程,我针对教学的内容查阅了大量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按照自己的教学意图修改后,运用于课堂教学,例如框图,表格,图片,录像等媒体方式,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直观的呈现出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同时也节省了课堂写板书的时间。

  4。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关注生物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

  近几年来,生物高考愈发注重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基因工程、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等。对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考察也逐渐增多,例如:无土栽培与植物的矿质代谢、癌变与生物的变异、环境与生态学知识、光合作用与粮食增产等等。所以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去关心跟生物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并且学会将学到的生物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

  5.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连续几年的高考试题都十分强调考生的实验能力。有的题目是改正错误的实验步骤、有的是要求设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或分析实验现象等。这些题目从方案到结果的分析都是开放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真正是在考能力。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肯定不行;照着教材的实验设计依样画葫芦做实验也不行。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真正弄懂实验原理,弄清实验中每一步设计的科学依据。要让学生掌握整个中学阶段生物学实验所涉及到的一些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如对比实验法、单因子实验法等。同时应增加一些探索性的、开放性的实验,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动手操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二)教训:

  1。精简习题

  精选精练,不搞题海战术。有的学生手里有大量的参考书,好的教学辅导书一本足够,练习册一本足够。高三的时间很紧,要做的题太多,把所有的高考题都做一遍是不可能、不现实的,做题之前一定精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的题型或内容,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每次考试后有的学生就急于知道答案,把正确答案记在卷子相应的位置就完事大吉了。

  其实重要的是要知其然,发、更要知其所以然。现在理综考试,强调考的是用知识,用的是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要把知识活学活用,才能解好这个题。考完试后讲评很重要,要让学生分析自己做的题的对错在什么地方,把知识点深挖、吃透。不能简单的归于马虎或者粗心大意,根本的问题还是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不够。在高考前,学生做过的试卷就是复习重点,尤其是以前做错的题,不应该羞于拿出来,实际是学生积累的一笔财富。

  重点突出,全面复习,不能“押宝”。有人说做历年的高考题,能预测高考的出题方向。高考内容显然是主要考主干知识,但不可能避免个别偏题、怪题,涉及细枝末节的知识点。复习要把握复习主干知识,但不能忽略小节。猜测或给学生猜测考哪部分内容是不可取的。高考年年考实验题,但是考的知识点,考的方式、角度是不同的复习必须全面。从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材料、处理、观察记录结果、现象分析、得出结论都要认真分析。

  布置给学生的练习一定要精简,不能图多,否则学生做了很多题,任务重,却抓不住重点,效果反而不好。精选习题就需要老师去做很多题,并且细致的整理,归类。例如有针对性的找出不同的难度的题目适合学生在不同的时期去练习,某一类型的题不图做得多,弄懂综合的一道题,一系列题目都可以掌握。

  2。鼓励学生多讨论,多思考,培养分析能力

  教学中不能只顾自己讲解,一味的讲授式,使学生长期的只是被动的接受,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多的应该让学生主动的思考,并且去交流讨论,找到自己的问题,带着问题去理解老师的讲解,同时一些简单的问题,同学讨论就可解决,老师不必题题讲解,耽误课堂时间。

  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有些教师盲目地拿着答案来对,凡是跟“答案”一样的就算对,不一样就算错。实际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把题拿给学生之前,最好自己先认真做一下,多听听学生的“答案”,有无道理,是否恰当,有没有新意。学生的思维活跃、创造力强,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应该多鼓励学生、欣赏学生。这样才能教学相长,是教师自己得到提高。

  (三):建议措施:

  1。强调审题的重要性

  高考中非选择题所占比重比较大,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就是,自己的答案和正确答案偏差较大,但是并不知道如此答题的原因。做再多的题,仍然不会思考。原因在于学生不会审题,针对这个问题,平时练习中,注重训练学生在题目中划出关键词,找出考察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思考,并写出分析后的答案,使学生找到答案唯一的原因。

  2.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

  高考试题虽然难度大,对能力要求高,但是考察的方向依然是注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是很难形成的,所以教学中仍然要注重落实基础知识。高三下学期我们要做大量的练习,讲评试卷的环节非常重要,我再讲题的时候,不是在讲某一道题为什么选A,更多的是,利用每一道题的4个选项,将所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不厌其烦的带着大家重复,去复习,为的就是让学生对于反复去熟悉这些基本知识,熟悉的基础上才能灵活运用。

  3.训练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高三下学期,练习模拟题非常多,如果只是机械的做题,讲题,题目越做越多,错题越来越多,做过的再做也仍然出错,学生感觉收获并不大。这样就需要老师教会学生对做过的习题有目的的归纳总结,例如:针对考试说明,找出高考考察的知识点,把比较重要的几套题目分别进行整理。同一个知识点,可以考察的方法很多,可以正向推理,也可以逆向思考,放在一起进行归纳总结,难点就更容易突破,学生印象也比较深刻,总结的资料也有利于后边的复习。

  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教学反思 | 期中教学检查总结 | 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jiaoanxiazai/224261.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