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

语文教案 时间:2020-06-04

【www.myl5520.com--语文教案】

2014年秋季高三年语文统练(四)
篇一: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

安溪八中2014年秋季高三年语文统练(四)

班级 号数 姓名

一、默写。(7分)

1.吾尝跂而望矣, 。

2.生乎吾前, ,吾从而师之。

3.淇则有岸, 。

4. ,夫孰异道而相安?

5.飞湍瀑流争喧豗, 。

6.钉头磷磷, 。

7.桂棹兮兰桨, 。

二、解释加“ ”的词语。(6分)

1.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2.沛公安在( )

3.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 4.大臣犯法,无所宽假( )

5.与克期俱至( ) 6.此奇货可居( )

三、文言文阅读(文中四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1—7题。(25分)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魏王见公子,相与泣,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公子遂□。

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子□使遍告诸侯。诸侯闻公子将,各□将将兵救魏。公子□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 1

敢出。当是时,公子威振天下。诸侯之客进兵法,公子皆名之,故世俗称《魏公子兵法》。

[注]信陵君是战国时魏安釐王同父异母弟,平原君是赵国国相,信陵君姐姐是平原君夫人。秦兵围邯郸,赵向魏求救,但魏安釐王畏秦,信陵君盗取了魏王兵符,矫诏进军打败秦军,解了邯郸之围。事后信陵君遣将带魏兵返魏,而自己带着门客留在赵国。

1.文中“□”处依次应填入的字,排列正确的一组是(3分)

A.使 遣 率 将 B.使 率 遣 将 C.将 使 遣 率 D.将 率 使 遣

2.下面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公子乃谢夫人去/今平原君乃以为羞

B.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宾客皆背魏之赵

C.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

D.夫人以告公子/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

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3分)

A.公子乃谢夫人去 谢:道歉

B.徒豪举耳,不求士也 求:寻求

C.乃装为去 装:收拾行装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

D.天下士复往归公子 归:归附

4.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 )(3分)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

A.信陵君听说毛公藏身于赌博的人中间,薛公藏身于卖酒的人家里,就想见这两个人,可这两人不愿见他,他就亲自去找他俩。

B.平原君看到信陵君竟然跟身份低微的人交游,就认为信陵君不是贤良之人,他夫人把这看法告诉了信陵君,信陵君就整理行装准备离开赵国。

C.魏王派使者请信陵君回国抗秦,信陵君怕魏王还恨自己,就严诫门客们说:“有敢与魏王使者私下交往的,就处死。”门客们都不敢劝信陵君。

D.信陵君率领五个诸侯国的军队大破秦军,将秦军赶进函谷关里不敢出来应战。这时,信陵君声威震动天下。

5.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

B.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

C.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

D.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

6.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①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3分)

2

②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3分)

③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4分)

四、诗歌鉴赏。(27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闲 居

姚合

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

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何当学禅观①,依止古先生?

【注】禅观:即禅理、禅道。

1.本诗颔联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2.本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3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作者采用什么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分)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5分)

(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浪淘沙?秋江

张炎

万里一飞蓬,吟老丹枫。潮生潮落海门东。三两点鸥沙外月,闲意谁同? 一色与天通,绝去尘红。渔歌忽断荻花风。烟水自流心不竞,长笛霜空。 3

【注】张炎,南宋词人,宋亡后曾北游元都谋官,后失意南归,落魄而终。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

1.上片中的“飞蓬”“鸥”两个意象分别有何作用?(4分)

2.联系全词,谈谈你对最后一句“长笛霜空”的理解。(3分)

五、经典阅读。(6分)

孟子见梁惠王, 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①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於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诏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是日害②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梁惠王上·二》

注:①经始:开始规划营造。②害:同“曷”,何时的意思。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孟子认为,不贤能的人即使有珍禽异兽也无法享受快乐。

B.“经始勿亟”这句话用文王的口吻写出文王对百姓辛劳的体恤。

C.为从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孟子引用《诗经》的话。

D.孟子引用《汤誓》的话的目的是揭露统治者与民不共戴天的残暴罪行。

2.分析上面的选段,你认为与下面的选段在表现孟子思想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析。(3分)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梁惠王下·一》)

六、名著阅读。(11分)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贾母王夫人等吃螃蟹的时候,凤姐忙里忙外没有吃尽兴,就派平儿来取几只大的回去吃。李纨等人一向喜欢平儿模样好,又能干,就留平儿多呆一会儿,大家又由夸说平儿进而夸赞了鸳鸯、袭人,还有太太屋里的彩云。

B、薛宝钗待人处事,有时会显出很深的城府。有年芒种,姐妹们在园内玩耍,薛宝钗一路扑蝶来到滴翠亭,无意间听到小红给芸儿私传信物。她就故意说是在 4

找林黛玉,“金蝉脱壳”,使小红不怀疑她。

C、由于贾母王夫人等要给湘云还席,大家又齐聚大观园。刘姥姥也有幸参与了这些活动。首先是在秋爽斋,刘姥姥被凤姐插了一头菊花,接着在潇湘馆布满苍苔的小路上滑了一跤,幸无大碍。

D、宝玉挨打,袭人向王夫人汇报宝玉情况,趁机进言“怎么变个法儿,以后竟还叫二爷搬出园外来住”王夫人听后,对袭人越发感爱不尽,甚至把她的月例提高到与赵、周两位姨娘同样的水平。

E、宝玉挨打后,贾母吩咐贾政的亲随小厮们,以后贾政若唤宝玉便以她的名义加以拒绝。宝玉自此以后甘为诸丫环充役,宝钗等偶尔劝他留心仕途经济,他便斥之为“入了国贼禄鬼之流”,不留情面。

2、阅读以下文字,回答问题。(5分)

女尼便打发人去请大夫来看脉, 也有说是思虑伤脾的,也有说是热入血室的,也有说是邪祟触犯的,也有说是内外感冒的,终无定论.后请得一个大夫来看了,问:"曾打坐过没有?"道婆说道:"向来打坐的."大夫道:"这采病是昨夜忽然来的么?"道婆道:"是."大夫道:"这是走魔入火的原故。

大夫看的病人是谁?大夫认定是什么原故患病?病人为什么会这样?请回答。

七、语言表达。(18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膝盖/油漆 地壳/鸡蛋壳 琼楼玉宇/群龙无首 ......

B.歼灭/忏悔 和谐/和事佬 日月如梭/怙恶不悛 ......

C.扮演/搅拌 角色/独角戏 柳暗花明/扭转乾坤 ......

D.阻挠/妖娆 青睐/亲家母 锲而不舍/提纲挈领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寒暄 国粹 结骨眼 迫不及待 旁征博引

B.针灸 作祟 吊书袋 隐忍苟活 平心而论

C.遐想 扫挡 大杂烩 山清水秀 百无聊赖

D.辐射 编纂 缔造者 振聋发聩 人情世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3分)

A.作为一名在海军中任职多年的开国将军,刘华清一直未收复南沙群岛处心积虑,祖国最南端的南沙有着他太多的情感与牵挂。

B.美国一家动物园的一只猎豹与一只拉布拉多犬成了好朋友,它们每天相互追逐嬉戏,天真烂漫,活灵活现。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

5

寡人之于国也 学案
篇二: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

《寡人之于国也》 拓展材料

一、请分别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以下四次对话的中心话题。

(一)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二)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史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幽鹿攸伏。幽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於轫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三)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四)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二、四篇文章分别表现了孟子怎样的思想?

三、概括四次对话的主要说理风格。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篇三: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

1:简述《诗经》的主要内容

答:一:周民族的史诗

在《诗经》的《大雅》里,集中保存了五首古老的民族史诗。它们是:《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生民》生动地描述了周始祖后稷神奇非凡的诞生历史,颂扬了他长于农事、勤奋创业的英雄业迹。《公刘》描述了后稷之曾孙公刘自邰迁豳的史迹,歌颂了他率领周人营建都邑,拓垦土田的创业精神。《绵》描述了周文王之祖 父太王(古公禀父)始迁岐周,以开王业的丰功伟绩,歌颂了周民族艰苦创业、由小而大,兴旺发达、绵延不绝的光荣历史。《皇矣》主要歌咏了周文王伐密、伐崇的胜利,颂扬了文王继承先祖遗烈、发展壮大周民族的伟大功绩。《大明》则颂扬了文王、武王父子的非凡功德,着重赞颂了武王伐商的辉煌胜利。从《生民》到《大明》五篇作品,合而观之,适或一组史诗。它们虽然简朴,却像是用粗线条较为完整地勾画出了周民族发详、创业、建国、兴盛的光辉史迹,无愧为周民族的英雄史诗。

二:颂歌与怨刺诗

中国古代诗歌有所谓“美刺”的传统,表现出鲜明的功利性和实用性,《诗经》可谓开其端者。在《诗经》305篇中,歌功颂德的作品占有一定比例。这类作品多属庙堂乐歌或官方乐歌,出自公卿列士或乐官之手,在《颂》和二《雅》中保存最多。它们或颂帝王、歌天命,或颂战功、扬王威,或颂宴饮、赞嘉宾,虽也不无可取之处,但其思想意义及文学价值无足称道。值得注意的是,《诗经》中还有不少与颂歌异调的怨诗。比较而言,无论思想意义还是文学价值,怨刺诗均高于歌功颂德之作,是我们应予重视的一份文学遗产。

(一)颂歌

1、颂帝王,歌天命; 2、颂战功,扬王威;

(二)怨刺诗

在《诗经》的二《雅》及《国风》中,保存了一些尖锐辛辣的怨刺诗。这些作品在内容上与歌功颂德之作恰相对立。它们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政治的腐败,揭露了激烈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种种丑行。就时代而言这些作品主要产生于西周末年历、豳时期及其以后。其中一些作品出自公卿列士之手,是贵族士大夫们闵乱,讽谕劝戒之作。在《诗经》的怨刺诗中,还有一些出自民间而经乐官整理后保存下来的作品

1.怨刺诗的由来

在儒家看来,怨刺诗即所谓“变风”,“变雅”,是王道衰落、礼崩乐坏、政教不行、人伦废丧的产物;其作“刺过讥失”,旨在“匡救其恶”。

2.二《雅》中的怨刺诗

二《雅》中的怨刺诗大多是西周末年厉、豳时期及其以后的乱世之作。这些作品无不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较为出色者,如《大雅》中的《民劳》《板》《荡》《桑柔》《瞻印》,《小雅》中的《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雨无正》《小 》《巧言》《巷伯》等等,都不外乎闵时伤乱、愤世哀民之作。

3、《国风》中的怨刺诗

二《雅》中的怨刺诗多出贵族文人之手,而《国风》中的怨刺诗则多出民间,因而较为直接地反映了下层民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国风》中的怨刺诗怨愤更强烈,讽刺更尖刻,具有较强的批判精神和斗争性。如《魏风·伐檀》、《魏风·硕鼠》等。

三 :真挚动人的婚恋诗

“《诗》三百”精华在 《国风》。《国风》中,又尤以婚恋诗最为精彩动人。此所谓“婚恋诗”,包括《诗经》中以恋爱、婚姻为主题的诗篇,其突出特点是“各言其情”。值得注意的是,《诗经》 中的婚恋诗不仅数量较多,而且质量甚高。这些作品无论是“男悦女之词”,还是“女惑男之语”,也无论是表追求、抒思慕、叙幽会、寄怀念,还是描述婚恋的悲剧、抒发内心的哀痛;都莫不情真意挚,感人至深,具有不朽的价值。

朱熹《诗集传》

(一)热烈奔放的情歌

《诗经》的婚恋诗中,还有一些可说是深沉执著的恋歌。此类作品或歌颂对爱情的忠实、专一,展现了主人公纯洁美丽的心灵;或表现对礼法压迫的反抗和对婚恋自由的执著追求,揭示了当时在礼法压迫下,婚恋的不自由给青年男女造成的内心创伤。如《王风·采葛》、《卫风·木瓜》、《郑风·出其东门》、《秦风·蒹葭》和《鄘风·柏舟》、《郑风·将仲子》等,便是其中的杰出之作。

(二)深沉执著的恋歌

《诗经》的婚恋诗中,还有一些可说是深沉执著的恋歌。此类作品或歌颂对爱情的忠实、专一,展现了主人公纯洁美丽的心灵;或表现对礼法压迫的反抗和对婚恋自由的执著追求,揭示了当时在礼法压迫下,婚恋的不自由给青年男女造成的内心创伤。如《王风·采葛》、《卫风·木瓜》、《郑风·出其东门》、《秦风·蒹葭》和《鄘风·柏舟》、《郑风·将仲子》等,便是其中的杰出之作。

(三)痛苦哀伤的悲歌

热烈欢快的情歌令人愉悦,深沉执著的恋歌使人赞叹,痛苦哀伤的悲歌则激人同情和启人深思。以《邶风·谷风》和《 卫风·氓》为代表的所谓“弃妇诗”以浓郁的哀伤情调描述了沉痛的婚恋悲剧,深刻地揭露了在私有制度下夫权制的不合理,标示了压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倾诉了女主人公内心的哀怨和痛苦。在 《诗经》的婚恋诗中,它们是感人至深的爱的悲歌。

四: 农事诗

周代经济以农为主,因而反映农业生产和劳动生活的农事诗在《诗经》中为数不少。《风》、《雅》、《颂》里都有此类作品。

1·《雅》、颂》里的农事诗

《雅》、《颂》 的农事诗,大多赞颂农业所取得的成就,夸耀田土广大、农夫众多、收获丰盛,表达了祈求丰年的愿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周代社会的经济生活。但其内容较为单调,文学价值亦颇有限。

嗟嗟臣工,敬尔在公。??明昭上帝,迄用康年。命我众人,康乃钱 ,奄观 艾。(《周颂·臣工》)

2.《国风》里的农事诗

《国风》里的农事诗,内容丰富,清新生动,是《诗经》中文学价值较高的作品,值得重视。

(1)描绘劳动生活的情景

《国风》中不仅有一些作品,往往借描写采集、樵苏之类与农事相关的劳动为比兴;而且另有一些作品,直接记录和描写了农事活动及劳动生活,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劳动生活“风习画”。如《周南·芣苢》、《魏风·十亩之间》等,便是这样的优美诗作。

(2)农业社会的风俗诗

《豳风》里的《七月》一诗,是历代传诵的不朽杰作。全诗以时令为序,反风俗景物和农夫生活结合起来,全面深刻、生动逼真地反映了西周农人的生活状况。

五 : 征 役 诗

西周晚期,王室衰微,戎狄交侵,征战不休,平王东迁之后,诸侯兼并,大国争霸,战争更是连年不断。征役繁重,民不聊生。苛酷的兵役、徭役给广大民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兵役、徭役之苦和征夫、思妇之情

终年行役,父母失养,夫妻离散,惨痛的人间悲剧一幕接一幕,人民心中的苦无穷无尽。这就难怪诗经中有那么多抒写兵役、徭役之苦和征夫、思妇之情的征役诗了。如《小雅》中的《北山》、《采薇》《国风》中的《王风·君子于役》、《邶风·式微》、《卫风·伯兮》、《豳风·东山》等等,都是其中的出色之作。它们深刻展现了征夫、思妇的内心世界,无愧为《诗经》中价值很高的部分。

2、爱国诗

中华民族自来就有爱国主义的优秀传统。每当外敌入侵,国家危难,人民总是奋起反抗,保家卫国。《诗经》爱国诗,充分体现了这种精神。如《小雅·采薇》、《秦风·无衣》等。

2:简要说明《诗经》的分类

答:《诗经》中收录的诗据说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土风、风谣,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赞颂神明。

3:四书

它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作为儒家学派的经书,《四书》不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也体现出早期儒学形成的嬗递轨迹。它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的集中体现。因此,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4:五经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焚书坑儒导致),就只剩下了五经。

5: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6:《孟子 梁惠王上》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⑴:‘经始灵台⑵,经之营之。庶民攻⑶之,不日⑷成之。经史勿亟⑸,庶民子来⑹。王在灵囿⑺,幽鹿攸伏⑻。幽鹿濯濯⑼,白鸟鹤鹤⑽。王在灵沼⑾,於轫⑿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⒀曰:‘时日害丧⒁?予及女⒂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注释】⑴《诗》云:下面所引的是《诗经.大雅.灵台》,全诗共四章,文中引的是前两章。 ⑵经始:开始规划营造;灵台,台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西北。 ⑶攻:建造。 ⑷不日:不几天。 ⑸亟:急 ⑹庶民子来:老百姓像儿子似的来修建灵台。 ⑺囿: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园林。 ⑻幽鹿:母鹿;攸:同“所”。 ⑼濯(zhuo)濯:肥胖而光滑的样子。 ⑽鹤鹤:羽毛洁白的样子。 ⑾灵沼:池名。 ⑿於(wu):赞叹词;轫(ren),满。⒀《汤誓》:《尚书》中的一篇,记载商汤王讨伐夏桀是的誓师词。 ⒁时日害丧:这太阳什么时候毁灭呢?时,这;日,太阳;害,何,何时;丧,毁灭。 ⒂予及女:我和你。女同“汝”,你。

【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站在池塘边上,一面顾盼着鸿雁麋鹿,等飞禽走兽,一面说:“贤人也以次为乐吗?”孟子回答说:“正因为是贤人才能够以次为乐,不贤的人就算有这些东西,也不能够快乐的。《诗经》说:‘开始规划造灵台,仔细营造巧安排。天下百姓都来干,几天建成速度快。建台本来不着急,百姓起劲自动来,国王游览灵园中,母鹿伏在深草丛。母鹿肥大毛色润,白鸟洁净羽毛丰。国王游览到灵沼,满池鱼儿欢跳跃。’周文王虽然用了老百姓的劳力来修建高台深池,可是老百姓非常高兴,把那个台叫做‘灵台’,把那个池叫做‘灵沼’,以那里面有麋鹿鱼鳖等珍禽异兽为快乐。古代的君王与民同乐,所以能真正快乐。相反,《汤誓》说:‘你这太阳啊,什麽时候毁灭呢?我宁肯与你一起毁灭!’老百姓恨不得与你同归于尽,即使你有高太深池、珍禽异兽,难道能独自享受快乐吗?”

【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注释】①河内:指黄河以北的今河南省沁阳、济源、博爱一带,当时是魏国的领土。②河东:指黄河以东的今山西省西南部,当时是魏国的领土。③兵:兵器。④数罟(Shuò gǔ):密网。洿(wū)池:大池。⑤庠序:古代地方所设的学校。⑥莩(piǎo):饿死的人。

【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真是够尽心的了。河内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一部分)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粮食运到河内去赈济。河东发生灾荒,我也这么办。考察邻国的政务,没有哪个国君能像我这样为百姓操心的了。但是邻国的人口并不减少,而我们魏国的人口并不增多,这是什么缘故呢?”孟子回答道:“大王喜欢打仗,请让我拿打仗作比喻。咚咚地擂起战鼓,刀刃剑锋相碰,(就有士兵)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

有的逃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逃了五十步住了脚。(如果)凭着自己只逃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逃了一百步的人,那怎么样?”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后面的逃不到一百步罢了,这同样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一点,就不要指望魏国的百姓会比邻国多了。不耽误百姓的农时,粮食就吃不完;细密的鱼网不放入大塘捕捞,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的时令采伐山林,木材就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养家活口、办理丧事没有什么遗憾的了。百姓生养死丧没有什么遗憾,这就是王道的开始。五亩田的宅地,(房前屋后)多种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棉袄了。鸡、猪和狗一类家畜不错过它们的繁殖时节,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占夺(种田人的)农时,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饿肚子了。搞好学校教育,不断向年轻人灌输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必肩扛头顶着东西赶路了。七十岁的人穿上丝棉袄,吃上肉,百姓不挨冻受饿,做到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的,是绝不会有的。(现在,富贵人家的)猪狗吃着人吃的粮食,却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尸体,却不知道开仓赈济;人饿死了,却说‘这不是我的责任,是收成不好’,这跟把人刺死了,却说‘不是我杀的人,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两样呢。大王请您不要怪罪于年成不好,(只要推行仁政)这样天下的百姓就会投奔到您这儿来了。”

7:如何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卫灵公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

8:如何理解孟子的性善论

答: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关于心理,孟子强调了两个层面,一个是“四端”之心;一个是“思”之心。正是通过这两个层面,孟子发现了人性之善。 1.由“四端”引出性善 《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四端”,是儒家的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准则存在于心灵的四种表现,即上面提到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其中,“恻隐之心”,即仁之端,是最核心的部分。像他在提到“恻隐之心”时所举的例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公孙丑上》)这个例子表明念头的出现不是出于某种功利的考虑,而是恻隐之心的发动。孟子在接受亲情之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了“仁”的生命情感特性,说明了“仁”对于人的普遍意义。“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故此,“仁,人心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孟子说人性是善的。

9:《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人物的遗闻轶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这个时期士族的放涎生活和风气。在中国小说中自成一体,后代仿作很多。书中存在不少消极因素,但也有不少批判黑暗、讽刺奢淫、表彰善良的记述。全书语言精练,善于通过一言一行刻画人物肖像、精神面貌,意味隽永。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jiaoanxiazai/108951.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