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农村土地荒废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5-28

【www.myl5520.com--教学设计】

关于农村田地荒废问题的调查问卷
篇一:农村土地荒废

关于农村田地荒废问题的调查

近来粮价全面上涨,在此状况下,农田荒废不减反增。为了更好地了解造成农村田地荒废的因素,荒废的情况以及造成的原因。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农田荒废现状,为解决此现状出一份力。我们本着严谨科学的态度设计了此问卷,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选择,谢谢您的支持!

您的年龄范围 □22岁以下 □23—35岁 □36—50岁 □50岁以上

1.您现在主要经济来源是什么? ( )

A 务农 B 打工 C 做生意 D 其它

2.您对农村田地的利用情况关注吗?( )

A 十分关注 B关注一般 C不是很关注 D从未关注

3.您觉得现在农田荒废情况如何? ( )

A十分严重 B较严重 C不严重 D不清楚

4.您认为农田荒废的原因是什么? ( )

A大量人外出务工 B种田辛苦,收入不高

C建造房子占用土地 D农业发展不好,农民无前途

5.对于农田荒废的现象,你有什么感受?( )

A很不好,想去改变 B无能为力

C自己坚持耕耘自己的土地 D没有感觉

7.对于荒废的田地有没有去把它利用起来?( )

A种一些简单的作物

B租给别人

C想过,但没有时间实施

D没想过,让它荒着,反正没有多少收入农村土地荒废。

8.根据您所了解,村委会(或政府)对荒废的农田有没有采取措施?( )

A没有关注过 B有关注过,但没采取措施

C采取措施但没效果 D采取措施并有效果

9.若政府要将农田进行改革,运用高科技进行统一种植管理,您是否会将田地交由政府,让他们管理?( )

A愿意,可以让荒废的农田利用起来。

B不是很愿意,自己的田地由自己管理 。

C视政府的政策和当时形势再做决定。

D无论怎样也不愿意。

10.“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政策等一系列的政策出台,减轻农民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您是否愿意进行劳作?( )

A愿意 B不愿意 C跟随大众 D视情况而定

11.面对农田荒废问题日益严重,你觉得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

A落实农民的福利,鼓励更多人务农。

B引进先进技术,在农田种植有前景的作物。

C将荒废的农田开发成其它可利用资源。

D其它

12.如果让您选择,您会选择外出务工还是在家务农?( )

A外出务工 B在家务农 C两者结合 D视形势而定

谢谢您的配合与支持!

关于农村耕地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二:农村土地荒废

关于农村耕地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来自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七步镇的实地调查

前言

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小、分布不均匀、自然条件差、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耕地利用率低,然而耕地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我国单位面积耕地的人口压力巨大,目前已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耕地的保护。。

展首先要确保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粮农组织(FAO)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土地面积为18.29亿公顷左右,人均耕地0.37 公顷。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全国耕地保有量为18.2476亿亩。我所参加的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宁德市周宁县七步镇“三个代表”暑期实践队对此展开了以“农村耕地利用情况”为主题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2013年2月11日、12日、13日,实践队的8名成员组成调查小组,深入宁德市周宁县七步镇龙溪村、登科地、徐家山,对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活动。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书面问卷为载体,以入户调查为主,街头随机调查为辅。其中,深入农户30家,随机调查20份,以较客观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50份,回收问卷50份,其中有效问卷50份,回收率100%,问卷容量为50。

经统计结果显示,96%的农村村民都知道中国现在面临耕地面积逐年递减的现象,但对此现象没有过多的认识,随着中国人口数量的增加,中国粮食消耗会增多,耕地就相对缺乏了。;约占总数的60%的村民认为一亩地可以养活1的人,纵使中国耕地保有量有18.2476亿亩,但面对14亿人口的消费,压力巨大;有80%的村民认为有必要退耕还林,但这样不是使得耕地越来越远;96%的村民认为国家征地会对耕地产生影响,并且也对农民的耕作质

量产生相印的影响;60%的村民觉得“中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标志着中国在国际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但也有36%的村民认为“中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是因为中国拥有强大的廉价劳动力;天然肥代替化学用肥、耕地轮作,物物轮种、增加放牧的间隔时间是提高耕地质量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有利于美丽中国的建设,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念。40%的村民认为国家应该减少化工原料的使用,也要相应提高农作物的价位,提高农民的劳动积极性;88%的村民认为大量务工人员进城打工是耕地荒废的主要原因,劳动力外流严重影响了农村耕地,政府应该加以重视;农村道路的建设让许多农民获利,但只有22%的认为便利了非常多,更多的认为道路远离耕地,虽有所改善,但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希望政府将更多的体察民情民意,增加建设水利工程,为农作物更好的收成添砖加瓦,同时可以利用现有成熟的技术培育高产,抗旱,抗虫等更多性能的种子,为人民谋福祉。

1、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活、住房、休闲等用地面积不断的扩大,并且呈现向农村发展的趋势,促使的国家不断的向农村征收土地,加剧农村耕地面积的减少。

《经济参考报》认为:征地拆迁的矛盾主要是农民土地与城市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按照现行土地管理法的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使用国有土地。农村土地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首先要通过政府征收转变为国有土地。我国每年城镇发展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占用了大量高等级耕地,而补充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水热、区位、地形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总体质量不高,耕地质量总体下降,已严重影响到我国耕地生产能力,仅保住18亿亩耕地数量是不够的,还必须保证耕地质量,确保耕地生产能力的稳步提升。”

2、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加上很多土地都要退耕还林,使得可以耕作的耕地越来越少。

工业和城市排污,农田农药、农膜等化学品的超高量和不合理使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高环境激素含量畜禽粪便和废弃物的不合理使用,农田、村镇与城区场地上各种污染物质,如化肥、农药、生活垃圾、农村家畜粪便等,通过降水或农田排灌水时产生的地表径流、土壤渗透进入水体,使得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如果不能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解决耕地质量问题,势必将威胁到国家耕地。众所周知,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发展经济和农业最重要的资源,农田生态系统还是消解城乡生活、生产废弃物、维持碳氮硫磷等物质循环最重要的基础。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限制我国耕地土壤生产能力的主要问题是土壤氮磷养分不足,随着多年来化肥投入量和作物产量的持续增长,耕地土壤氮磷养分供应状况的较大改进,“低、费、污”已经逐步成为我国

耕地土壤质量新一轮的核心问题。

3、农村水利设施的滞后,交通道路不发达,致使远离村落的耕地被严重荒废化。

许多地区农田沟渠失修、老化,尽管国家投资完成了包括河道改造在内的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由于农田沟渠老化,难以有效进行农田的防旱排涝。交通的发展跟不上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土路摇身成了水泥路,农村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并被纳入城市交通网络中,水泥路上的交通配套设施并没有跟上,交通管理并没有到位,许多地方还处于无政府状态,存在建设和管理脱节的问题。

4、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增大,大量农村村民涌入城市务工, 造成农村劳动力短缺,也促使农村耕地的不断荒废的进程,甚至造成严重荒漠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高速增长,但差距逐渐拉大。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字,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3.3:1,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特征非常明显。新中国成立后,城乡不同的发展政策以及城乡居民的不平等待遇,加重了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主要是由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城乡体制分割现象严重以及发展机会不平等原因造成的,我国政府应该采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政策,稳住农村经济的发展,减缓农村劳动力外流。

三、解决对策

(一)随着征地范围的向农村大面积扩大,促使农村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所以要增加耕地面积,必须减缓征地的步伐。

通过政策保护耕地,完全是计划经济思维的结晶,只有通过自由土地市场才能有效保护耕地。因为市场规则是最神奇的规则,自由土地市场会根据各类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进行市场调配。如果真想保护耕地,那么让耕地私有,让耕地可以自由贸易,使耕地体现出自己应有的价值,这也许是最好的保护耕地政策。在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农村建设中,倘若这些危机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则将衍生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阻碍。调整土地的行政配置权、确保农民基本权益?推进土地流转、开发适度规模经营?政策引导、扶持农民积极耕地?绝不应该纸上谈兵,相反,这些建议需要尽快融入广大农村的切实工作中。

(二)增加天然有机肥料的研发和产品的生产的投入,减少化工原料的使用,提高耕地肥力,降低成本,增加农作物的亩产,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

重视施用和科学使用有机肥料,中国农业走过了一条高投入、高产出、高速度和高资源

环境代价的道路,既要保证16亿人口的粮食安全,又要实现生态安全、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难度相当巨大。而人口增长和消费增加的趋势都是不可逆转的,这是我国未来20年农业面临的第一大挑战。

(三)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修建农村水利工程,完善灌溉设施,建设便利的交通网络,让农产品能够畅销。提高务农人员收入。

近年来,大部分城镇开始慢慢的修建大型水库、大坝,完善农村水利设施,使得受到干旱困扰的地区越来越少,水利建设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基础,解决中国农村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的问题,做好农村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国的粮食产量,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对推动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全国公路、铁路建设快速发展,建设用地服务和监管工作逐年好转,首先要加强交通管理,不但让硬件设施做到城乡一体化,让城乡交通管理也实行城乡一体化,其次进一步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树立起交通在各项建设中优先发展的理念; 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和谐交通环境,同时乡镇道路不断的拓宽,提供便利的交通,为农作物向外出售提供畅通的路线,使得农作物可以销售到更远的地区。

(四)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科教兴农,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减少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

任何问题的解决都必需从其根源入手,就农村耕地荒废问题来说,其主要在于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1我们要想方设法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务农人员的经济收入,留住年轻的劳动力,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第一,大力倡导科教兴农,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投入到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为农民增产增收。把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带给农村,让科学的成果惠及农民。当然,农业专家们是推进科技兴农的主力军,更多的专家应该走入田间地头,指导农业生产,为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增加农作物的产值,激发村民的积极性,减缓进城的步伐,留住农村劳动力,农村耕地就会重新拓荒,增加耕地的利用率。

第二,推进乡镇企业发展,充分利用当地特色产业,努力营造市场经济氛围,各地农村都拥有其丰富的特色资源,当地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指导广大农民合理开发利用特色资源,加强对外合作,增加经济收入。农民的经济收入一旦得到保障,进城就没那么热,。

/s?wd=%E4%B8%AD%E5%9B%BD%E8%80%95%E5%9C%B0&rsv

.cn/Article/csjl/csjl201227/csjl2012272979.html

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篇三:农村土地荒废

龙源期刊网 .cn

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作者:孙艳芳

来源:《文化产业》2014年第11期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三农”问题备受关注,而土地问题一直都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之一。鼓励并允许农村土地流转,使农村土地资源得以有效利用,极大地提高了农村的社会生产力。本篇文章分三个部分,首先阐述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接着分析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农村土地流转的一些应对策略。农村土地荒废。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F301.0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引言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的有效利用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农业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农业设施不完善,造成生产力低下;大面积的土地荒废,引起土地利用度明显下降;先近的科学技术在农业上的推广较慢,导致农业技术的落后。自2004年起,中央也出台了各项的惠农政策,提出了承包土地向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迅速发展的农村土地流转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基于对一些农村的调查研究数据,针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作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分析

(一)多样化的土地流转形式

农村土地流转,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也就是土地经营权保留承包权,但使用权由拥有者农户转让给经济组织和其他农户。其形式有很多种,主要有出租、转让、互换、承包和入股等。

(二)农户土地流转价格相对合理

土地流转的价格总体上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相对而言比较合理。总的来说,价格较高,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相对而言收入更稳定且有一定的提高。这对充分调动农户流转的积极性有很大的作用,有利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推广。

(三)规模经营形成后实现双赢

农村土地的利用状况及若干建议
篇四:农村土地荒废

农村土地的利用状况及若干建议农村土地荒废。

农村土地荒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整体上加强土地利用程度的控制。我国的土地的利用情况在国家的整体控制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整体的控制中保证国家的整体的控制水平,保证统计工作的整体运行。在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土地的整体控制上有了一定的调整,保证土地的合理利用,将城乡的土地流动进行整体性的结合,进而对土地利用的整体性控制,保证土地利用的合理化与协调化。本文依据当前农村土地的利用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在解决农村用地的过程中的办法,保证农村土地用地与城市用地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农村;土地;利用;分析

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土地是宝贵的资源,也是重要的资产,管好、用好每一寸土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发挥土地资源的性能,使其能有效循环的流传使用下去,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土地资源对人类是至关重要的。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的劳动资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是不能出让的存在条件和再生产条件。首先,没有土地,人类就不能生存,就像人需要空气、水、阳光一样。土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基础性的物质条件,人类从土地中得到赖以生存的衣食住行的基本条件。特别是,当其他条件一定时,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等决定着土地的人口负载量和人们平均生活的质量。如果人类能正确、科学地开发、利用、改造、保护土地,使人与土地正确结合,保持恰当的配比,就能在利用土地、取得土地产品和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充足的、优质的、合理分布的土地是顺利发展国民经济的必备条件之一。由于土地是有限的,而各行各业对土地面积、位置等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土地对于非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农业生产对土地的要求更甚于其他产业。在农业生产中,土地不仅是劳动对象,而且本身又是最好最重要的劳动资料,没有土地就没有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对土地的需求表现在需要面积广大的土地,否则就不可能生产出足够数量的满足人类需求的农产品。这是由于,无论土地质量如何高,人类耕作栽培水平如何高,单位面积土地生产率总是有限的。而狭义上的农业,对于土壤、气候、地貌、水文等条件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不同位置、不同质量的土地,农业生产的品种、质量和数量是有很大区别的。因而,只有一定条件的土地才适于农业生产。

可见,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可资利用的土地资源,为人类的栖息、繁衍、生活、生产等活动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也向人类提出了因地制宜、充分而合理地利用不同位置、不同质量的土地,以取得更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任务。第三,土地是人类生产关系中的核心关系。在人类经济生活中,土地的所有制决定了以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即再生产过程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分配关系。具体说,它决定了土地使用制度,决定了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地价的存在与否及其水平,并且与土地产品的成本、价格、等发生密切关系。同时,土地的重要性还决定了在一切社会中,由国家或社会的其他代表对土地实行社会化管理的必要性。要处理不同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要涉及土地关系问题。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但不会降低土地问题的重要性,相反,土地已成为影

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重大问题。

二、现今农村土地利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如今在我国农村部分地区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如果以这样的利用方式利用下去,我国土地资源有一天也会走向枯竭的,加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速度越来越快,对于土地资源的要求会越来越多,这对于保护我国土地资源是极为不利的。

(一)农民外出土地荒废

目前在我国农村地区,主要出现一种现象,在一些比较贫困的地区,因为人们每年在土地里的劳动都不如他们去外面务工所赚到的那些钱,很多人都不愿意耕种土地,大部分人以外出务工为主,而且这些外出的都是一些年轻人。因为长年在外,家中的农田基本处于荒废状态,原本肥沃的土地现在变得异常的贫瘠,丛生的杂草替换了作物,土壤也因年久未翻变得异常的坚固,杂树根紧紧的抓住土壤使其结块,良土基本上不具备再肥沃的可能。使得土地荒废一步步恶化。

(二)耕地肥力下降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农村土地都是农民在耕种,社会的工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地利用,但一方面也对土地造成污染破坏等等,比如工业的发展。这样,耕地肥力下降,由于水土流失和对土地的重用轻养、施用有机肥过低,使土地养分减少,地质普遍下降。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1403个县的资料统计显示,土壤无障碍因素的耕地只占耕地总面积的15.3%,土壤有机质低于0.6%的耕地占10.6%,耕地总面积的59%缺磷、23%缺钾、14%钾磷俱缺;耕层浅的占26%,土壤板结的占12%,东北地区的黑土地开垦初期有机质含量为7%-10%,开垦不到100年降至3%-4%,严重的甚至降到了2%。

(三)土地污染破坏未得到有效控制

不合理的农药化肥使用也会造成土壤污染,由于利用率低,大部分化肥、农药散失在土壤、水体和大气中,直接间接的污染土壤,进而使动、植物和各种农产品中有毒量大量积累,危害更大。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水果、粮食、肉食出口因有害物质超标退货现象,造成了严重损失。开采矿产不及时复垦,尾矿不合理堆积,也会破坏大量的土地,地下矿藏如煤炭,地下水等开采,会引起地面下沉或塌陷,此类现象屡见不鲜。

(四)不合理居住地规划

在农村的住房建设中,很少有人去规划土地利用,使其合理化,有些地区,居住人群相当分散,同一村庄的并没有完全在一起,土地的不合理规划也是土地没有合理利用的一个原因。

另外一些特殊状况,比如2001年国家实行退耕还林,广大农村响应了国家的政策,纷纷开展了这项活动,然而有些见利忘本的人,歪曲了这一政策,把自家大量的田地都拿出来变成林地,其目的就是为了那少量的钱,这样,又一批良田被占据,本来不多的耕地已经接近了“灭绝”的边缘。本来政策的要求是把一些难以耕种的地区变为林区,可曾想到,在利益面前,有人就歪曲政策。

在农村道路的修建,原有公路的硬化、拓宽过程中,甚至有些人为了新修的公路的美观,居然毫不吝惜的将大量的农田占据,而且这些土地都是比较优越的土地资源,这样一来这些土地却没有得到再生的可能,使整个农村的田地得到进一步的浪费。而在建设的过程中,也很少有一些方面的专业人员来合理更好地规划土地利用。

(五)自然因素

我村地处海拔较高的山谷中,容易发生像泥石流、山体滑坡的事故,每到雨季,大量的土地将面临着被掩埋的处境,大雨一过,大块的石头覆盖了耕地,使得可利用土地减少。这是一些自然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由于盲目的开垦、过度放牧、砍伐森林,加上自然风力对土地的侵蚀,使土地沙化不断扩展,就如我国西北地区来说吧,土地沙漠化也越来越严重,这一方面有自然状况的原因,一方面也有人类自己的利用和生产生活方面的原因。

三、改善农村土地的利用状况的措施、建议

在农村地区由于农民的权利意识薄弱,没有为自己的应得权利而进行相应的行为,在整体上,将整体农村的土地进行相应的调控,不仅仅是城市的土地比较难得,农村的土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非常难得的,是农民生活上补给的来源,基本上就是农民的全部了。

(一)完善相应的土地建设法规

在土地利用上,农村、农民、农业是我国农村建设中的三大重点。而土地利用也是关乎农村建设的一大影响因素,保障农民的生活来源,控制农村的土地削弱速度,从根本上还要依据一定的法律法规。因此,完善土地利用法规建设,控制土地利用的整体程序,完善土地的开发利用的相应法规,对于那些土地利用中的浪费现象进行相应的调控,给予一定的制裁,完善土地利用相应的程序。

可以建立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参与制度,对各部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程度与要求做出明确规定。如村镇无论委托给什么单位承担,其中确定土地面积数,规划耕地面积的调整与规划居民点占底面积等均需有县国土部门参与并审核,规划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发展。其中规划必须有农业部门的参与并审核。

(二)做好监督工作

设立一些民意的言论信箱,对于城乡规划中的一些机构的土地利用中的不调查,不进行解说,直接进行土地侵占的行为进行控制,在农村土地利用中若出现一些不公平或者不明白的地方,及时与一些监督机构联系,积极地进行调查,解决农民的用地问题。

(三)做好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农业技术宣传推广

鉴于农民对土地利用的盲目性,我们可以培训相关方面的技术人员深入农村指导农民用合理方法进行耕种。还可以在农药化肥工业方面进行创新,对农民在农药和化肥方面的选用以及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质的使用进行指导。

(四)合理规划农村用地

对于农村的居住区与耕作区应进行比较严格的划分,合理规划农村居住地域。这在现在的新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该重视。对于土地利用,要因地制宜的发展相应的农业,合理利用,充分发挥土地的效力。这对于我国一些山区以及难以进行耕种的地区来说,就是要根据地区特点进行种植,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的农业。

(五)控制土地沙漠化

为了进一步控制我国土地资源总体数量和质量,对于部分地区土地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植树造林,防止因为一时的比分耕地而以后失去更多的耕地。

(六)加大农村土地整治力度,完善监管机制。继续加大农村土地整治力度,不断完善农村土地灌溉、排水、交通等条件,通过对田水路林的综合整治,提高种植条件,改善种植环境,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加强土地整治资金使用监管,使土地整理资金可以更多投入到工程中,充分发挥土地整理资金的效益。对部分技术含量不高的工程可以委托给农民或村委会

施工,减少施工的中间环节,同时通过土地整理项目提高农民的收入,调动土地整治活动主体——农民参与土地整理项目的积极性。

建立完善的资金保障体系,完善挂钩指标有偿使用机制。农村建设用地整治资金需求量大,建设周期长,资金紧缺是各地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要不断创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的资金筹措方式,形成政府财政支持为主,专项资金与民间投资为辅,实行周转指标储备和有偿使用交易为补充的多方位筹资格局。

通过这样的资金投入,可以调动起农民对于土地利用的积极性,能够有效地改变之前提到的农村土地荒废的现象。除此之外,在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农民的参与度,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维护被拆迁户的利益。新增耕地的利益分配要充分尊重群众意见,有针对性地进行新增耕地的再利用,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形成科学可行的利益分配机制。农民的生活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这将更有激发农民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的积极性。改善前面提到的农村普遍存在的土地荒废问题。因此,国家可以加大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基础设施以及基本生活服务方面的力度。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亦即间接地保护耕地。

在其他一些特殊的问题上我们也应该针对问题来采取相应的办法或者制定相应的政策,促进土地的有效利用和土地资源的保护。

【参考文献】中国农业信息 土地经济学(李元 主编)

土地利用现状图例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jiaoanxiazai/108027.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