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衡下车治威严全文

语文教案 时间:2020-04-11

【www.myl5520.com--语文教案】

河南省郑州市登封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语文试卷.doc
篇一:衡下车治威严全文

登封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三第一学期周考一语文试卷

命题人:张晓宁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中国吉祥文化

吉祥文化是人类向往和追求吉庆祥瑞观念的反映,源起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低级阶段,并随着人类生存空间的拓展、创造手段的丰富及生命意识的增强而越来越曲奇庞杂。但正如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指出:“文化是一个组织严密的体系,同时它可以大致分成两个方面:器物和风俗。”我国吉祥文化同样地也大致可分物体吉祥和行为吉祥两个方面。所谓物体吉祥,主要体现为我国历史众多的传统吉祥物。所谓行为吉祥,则主要表现为各种丰富多彩的祈吉习俗及行为。两者都是以有形的器物或可见的行为表达无形的吉祥观念。

中国最早的吉祥物典型代表为“四灵”,即龙、凤、龟、麟这四种灵异动物。《周礼•春官•大司乐》中有“六变而致象物及天神”之语,郑玄注曰:“象物,有象在天。所谓四灵者。天地之神,四灵之知,非德至和则不至。”“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据专家考证,这几种动物是中国原始图腾崇拜的遗留。如夏人以蛇(龙)为图腾,商人以燕为图腾,东部民族以凤为图腾,东夷中部民族以龟为图腾等。后来由于部落战争,相互联合或吞并,各部落图腾已经复合成为集各种鸟兽形象于一身的神异动物,图腾也转变了职能,成为鸟兽鱼虫之畜养,甚而成为保护神,进而成为吉祥物。

作为祈福的象征,四灵在中国吉祥物天地中最先登场。河南濮阳西水坡距今60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蚌壳堆塑的“中华第一龙”。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鸟纹,已窥见“丹凤朝阳”的原始雏形。殷代以灵龟兆吉凶。麟在四灵中出现最晚,但春秋战国时已经成形。汉代形成的“四灵”体系,源远流长,至今不衰。

行为吉祥表现在风俗习惯和行为中。在山东泰山顶上,为了求得后嗣,妇女们将红线、红布条结在小树枝上,或将石子放置在小树杈上,表示向山灵祈求后代。旧时婚嫁,许多地方男女订亲后,男家送女家以“包袱”,里面有布料和其他物品,象征着“包福”。如果同一条街有两家娶媳妇,谁家早发轿谁家为好,这叫“抢福”。

出嫁那天,新娘落下的眼泪,称为“金豆子”,流得越多越好。入洞房后,新娘要喝面汤,叫吃宽心面;吃红皮鸡蛋,称“一口咬到鸡蛋黄,明年生个状元郎”。新人合卺之前,还要撒栗子、枣、花生,象征早生贵子。

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所有的文化都有着各自的象征体系及民族吉祥物,而且至今还有吉祥文化的创生。比如各种大型的运动会,像奥运会、亚运会或全运会,在其正式举办之前,一项重要的工作是设计吉祥物,作为大会能顺利成功举办的吉兆,受到人们一致的追捧。传统吉祥物与民间祈吉行为、习俗似一对从民族文化母体中孕育出来的同胞兄弟,反映了吾国吾民的追求和向往。

(沉利华、钱玉莲《中国吉祥文化》)

1.下面对于“吉祥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吉祥文化体现了人类对吉庆祥瑞的向往和 追求的观念。

B.吉祥文化的产生,从时间上来说,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低级阶段。

C.吉祥文化是不能创生的,因为它有自己的相对稳定的象征体系。

D.吉祥文化是一个组织严密的体系,可分为器物和风俗两个基本方面。

2.下面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最早的吉祥物是“四灵”,在“四灵”中“麟”出现得最晚。

B.“四灵”成为吉祥物的演变过程为“图腾--鸟兽虫鱼之畜养--保护神--吉祥物”。

C. “四灵”形象是各部落图腾形象复合的一个结果,实际上不只四种动物形象特征。

D.“四灵”吉祥物体系是汉代成形的,它的吉祥内涵是“非德至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有形之器物和可见之行为表现吉祥观念,这个“器物”和“行为”并非是任意的,具有传统性、民族性。

B.吉祥内涵的生成方式包括了谐音法,比如男家送女家以“包袱”,里面有布料和其他物品,象征着“包福”。

C.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不具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要素,是为了迎合世界盛会而创造。

D.传统吉祥物(即物体吉祥)与民间祈吉行为、习俗(即行为吉祥)似一对从民族文化母体中孕育出来的同胞兄弟。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恕,字宗贯,三原人。天顺四年,以治行最,超迁江西右布政使,平赣州寇。成化元年,后与尚书白圭共平大盗刘通复讨破其党石龙严束所部毋滥杀流民复业移抚河南论功进左副都御史稍迁南京刑部右侍郎十二年,大学士商辂等以云南远在万里,西控诸夷,南接交阯,而镇守中官钱能贪恣甚,议遣大臣有威望者为巡抚镇压之,乃改恕左副都御史以行。能大惧,急属贵近请召恕还。遂改恕掌南京都察院,参赞守备机务。能事立解,籓勘上得实,置不问。还南京数月,迁兵部尚书。考选官属,严拒请托,同事者咸不悦。而钱能归,屡谮恕于帝。帝亦衔恕数直言,遂命兼右副都御史巡抚南畿。二十年,复改恕南京兵部尚书。时钱能亦守备南京,语人曰:“王公,天人也,吾敬事而已。”恕坦怀待之,能卒敛戢。先后应诏陈言者二十一,建白者三十九,皆力阻权幸。天下倾心慕之,遇朝事有不可,必曰:“王公胡不言也?”则又曰:“公疏且至矣”,已,恕疏果至。于是贵近皆侧目,帝亦颇厌苦之。孝宗即位,召入为吏部尚书,寻加太子太保。先是,中外劾大学士刘吉者,必荐恕,吉以是大恚。凡恕所推举,必阴挠之。陕西缺巡抚,恕推河南布政使萧祯。诏别推,恕执奏曰:“陛下不以臣不肖,任臣铨部。倘所举不效,臣罪也。今陛下安知祯不才而拒之?是必左右近臣意有所属。臣不能承望风指,以固禄位。且陛下既以祯为不可用,是臣不可用也,愿乞骸骨。”帝乃卒用祯。所引荐皆一时名臣,他贤才久废草泽者,拔擢之恐后。弘治二十年间,众正盈朝,职业修理,号为极盛者,恕力也。正德三年四月卒,年九十三。讣闻,辍朝,赠特进左柱国太师,谥端毅。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七十》)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与尚书白圭共平大盗/刘通复讨破其党石龙/严束所部毋滥杀流民/复业移抚河南/论功/进左副都御史/稍迁南京刑部右侍郎/

B.后与尚书白圭共平大盗/刘通复讨破其党石龙/严束所部毋滥杀/流民复业/移抚河南论功/进左副都御史/稍迁南京刑部右侍郎/

C.后与尚书白圭共平大盗刘通/复讨破其党石龙/严束所部毋滥杀/流民复业移抚河南/论功/进左副都御史/稍迁南京刑部右侍郎/

D.后与尚书白圭共平大盗刘通/复讨破其党石龙/严束所部毋滥杀流民/复业移抚河南/论功/进左副都御史/稍迁南京刑部右侍郎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学士在明朝被委任为内阁长官,主要职责是起草诏令,批签奏章,是朝廷内的实际

宰相。

B.诸夷,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蔑称,指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泛指四方边远地区的民族。

C.中官指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成员使用的官员,宦官一般不干涉朝政。

D.乞骸骨,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委婉说法。如《张衡传》中“上书乞骸骨”。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恕为官有方,政绩突出。他在天顺四年,因为政绩考核成绩最好而被朝廷破格提拔为江西布政使,不久又平定了地方上的寇乱。

B.王恕不畏权贵,刚直不阿。在被派到云南处理钱能的问题时,他不畏惧宦官权势,严格处罚,最终使得钱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C.王恕坚持原则,正道直行。他主持官员考选,因为坚守原则而使得同事都不高兴,他屡次直言进谏,也使得皇帝怨恨,加上奸人谗言而被皇帝疏远。

D.王恕引荐人才,匡扶社稷。他举荐人才坚守原则,为弘治年间极盛局面的出现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死后被晋封为左柱国太师,加封谥号端毅。

7.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不以臣不肖,任臣铨部。倘所举不效,臣罪也。

(2)所引荐皆一时名臣,他贤才久废草泽者,拔擢之恐后。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归朝欢

(宋)柳永

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路遥山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①双桨,尽是利名客。衡下车治威严全文。

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

浪萍风梗②诚何益。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注]①只轮:代指车。②梗:草本植物的枝茎。

8、这首词上阕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词意简要赏析。(5分)

9、词的下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6分)

10、默写名句(6分)

古人喜欢以“月”入诗,《琵琶行》中就有一些含有“月”的佳句,或写朋友别情,或渲乐曲效果,或写琵琶女孤独处境,或衬诗人独闷情怀。以上四组8句,请你任选两组,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习近平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演讲时引用庄子《逍遥游》中的两句话“ , ”强调,我们要让中墨两国人民友情汇聚成浩瀚的大海,让中墨友好合作的大船不断乘风破浪前进。

乙 选考题(从三、四题中选一做答)

三、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4)题。(25分)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
篇二:衡下车治威严全文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

「姓」的由来

战国时期以前,只有贵族有「姓」,平民并没有「姓」,只有名。 「姓」有「从女生」的意思,留下了「只知有母」的历史痕迹。 「姓」,是家族的族号,用来分别祖先的家族系统。 同「姓」有血缘关系,不能通婚。

后期,子女分散各地,因此有「氏」的出现来界定每支氏族 。

「氏」的由来

「氏」用以分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氏」的命名方法为:

1.以先人的别号为氏 2.以居处为氏 3.以先人的名为氏 4.以邑名为氏 5.以官职为氏 6.以职业为氏 7.以先人的谥号为氏 只有贵族男子可以称「氏」,女子只能称「姓」。

「字」、「名」的由来

「字」、「名」在周代出现,是别人对自己的称呼。 古代同姓同氏的人很多,「名」与「字」用以区分,作符号标记,方便人际交往。 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冠礼时,他的祖父为他取「字」,女子则在十五岁举行笄礼时取。 「名」可能与出生的时辰有关,亦可能与出生时的特殊情况有关。

「字」与「名」有着意义上的联击,有的是同义词,有的则是意义相反的。

「号」的由来

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 。可分为五类,包括绰号、谥号、尊号、年号和庙号。 绰号是根据一个人的身材、性格而生的,含有褒善贬恶的意味。

謚号是古代的皇帝、诸候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行为给予一称号,用来判别死者的功德。 尊号和謚号差不多,分别是它可以在生前或死后给予的。 年号是皇帝纪年的名号,始源于汉武帝。

庙号是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堂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始源于商代。

生肖

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来记人的出生年,就称为生肖,又叫属相。

十二生肖分别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犬,亥猪。 原于春秋时期,但流行于唐代。

传统节日

春节

原指岁始,第一天称为元未旦,也叫元日、正旦、元辰、端日,俗称大年初一。 「年」的最初概念,是与作物生长的周期性和人类生产的劳动的周期性相关联的。 「元旦」期间,人们喜欢燃点爆竹,增添节日气氛。 阳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同时把阴历的正月初一正式定为「春节」。

元宵

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为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起源很古,相传始于西汉,盛于唐、宋 。 中国「元宵节」的传统风俗有扎花灯、猜灯迷、 耍花灯、耍狮子、食汤圆等等。

寒食‧清明

寒食与清明相差一、二日,但两者属不同系列。寒食为古代政制遗俗,清明为古代历法中二十四节气之一。 唐代开始寒食节渐淡,清明扫墓渐兴。

清明扫墓是中国人慎终追远的活动,人们来到祖先的墓前打扫一番,以表他们尊敬之意。

端午

战国时代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忠心救国却被奸臣污陷,结果抱石投河而死。 人民为了纪念这事,用粽子来祭祀他,把农历五月五日定为「端午节」。 民间「端午节」还有赛龙舟、挂艾枝、挂蒲剑、酒雄黄水、带荷包等风俗。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也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的日子。 后世人把牛郎织女用为夫妻或情人相会的典故,又把七月初七定为「女儿节」。妇女会在七夕结彩缕,称为「乞巧」。

中秋

古代中国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自唐朝,人民开始每逢八月十五欢度中秋。

中秋吃月饼(祭奉月神的供品之一),家人喜团圆已成为主习俗。此外各地还有赏桂、舞草龙、堆宝塔等有趣的习俗。

重阳

每年九月初九日是「重阳节」。

晋朝,人民有野餐、登高的习俗,还会佩茱萸,驱除恶气,御初寒。 应节食品有「重阳糕」,以高粱、黏米所制。

冬至衡下车治威严全文。

冬至是一年廿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气。冬至白天的时间最短,日影最长,所以又称至日、长至、长日。 古俗以鞋袜献给尊长庆贺冬至,表示足履最长之日影祝祷长寿。「做节」与过年相近,有些人更认为「冬至大如年」。

元日

人日-----

上元-----

社日寒食-----

端午节---

伏日-----

七夕七巧----

中秋-----

重阳节---

至日-----

腊日-----

除夕-----

古代天文

欧洲人将璀璨的星空想象成十二个美妙星座,而拥有超群智慧的中国人不但将满天繁星分成四大类(“四象”),

而且将它们与广阔的疆域联系起来,发明出独特的名词——“分野”。

古诗与星宿:

苏轼《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写景之句,以星衬月 王勃《滕王阁序》”物化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咏物之句,以星衬物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歌咏牛郎织女的离别相思 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写月夜观看牛郎织女星的闲适 李商隐《马嵬》”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笑牵牛”写唐玄宗和杨贵妃朝夕相伴的美好时光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秦观

古代地理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序八州而朝同列”

传说大禹治水,将全国分成九个州,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古代纪年

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年号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 年号干支兼用法 古代纪月

序数纪月法 地支纪月法 时节纪月法 地支纪月法 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 如:“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 “建子”:按周朝纪月法指农历十一月。

时节纪月法

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

如:“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古诗十九首》) “孟冬”:指农历十月 古人纪日 最常用的是“月相纪日法”,通常用“朔”(初一)、“望”(月中,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既望”(望之后的一天)、“晦”(每月最后一天)

天色纪时法 地支纪时法 五更报夜 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天序数纪时对应关系 天色纪时、五更纪时与现代纪时对应关系 古诗文与纪时 平明:“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日中:《两小儿辩日》《陈太丘与友期》 人定:“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初定”(《孔雀东南飞》) 日暮:“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更定:“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张岱《湖心亭看雪》 夜阑:“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暮春:王羲之《兰亭集序》 三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三秋:“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

古代礼仪 吉礼

主要指祭祀自然神和祖先的礼仪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 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凶礼 指凭吊各种天灾人祸的丧葬的礼节。如:古代的“五服”制度

古人对“死”的讳称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薨、崩、百岁、千秋、晏驾等

2、父母之死:见背、孤露、弃养等 3、佛道徒之死:涅磐、圆寂、坐化、羽化、仙逝等 4、一般人的死:亡故、长眠、长逝、谢世、殒命等 军礼指军事活动中的礼节规范。 包括出师祭祀、誓师等 宾礼

[朝聘]: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主要有三种形式:每年派大夫朝见天子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天子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天子为“朝”。

[揖让]: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二为“时揖”;三为“天揖”。 嘉礼 有关个人成长和交往以及王位承袭的礼节。

[婚冠礼]: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后即可成婚,享受成人待遇;女子十五岁行笄礼后也可结婚。所以把婚礼、冠礼合成为婚冠礼。[座次]:见课本P96

襁褓------------

孩提------------

始龀------------

垂髫------------

总角------------

束发豆蔻------------

及笄------------

二八------------

加冠、弱冠--

而立-----------

不惑----------

知命----------

花甲----------

古稀----------

耋-------------

耄耋----------

九秩----------

人瑞----------

1 :称谓前加

令尊:---

令堂:--- 令爱:--- 令兄:--- 令婿:--- 令郎:--- 令妹:--- 令正:--- 府上:--- 跨灶: --- 高足: ---

贤侄 贤弟 仁兄等等

2:其他别称:

同窗、同门、同砚-- 寒窗---- 门生-- 东床、东坦、娇客 外父--- 外姑------ 季父:---- 冢子:---- 庶子:-----

良人、良君:----- 细君:--------

3:称谓前加上“家”或者“舍”表示对自己的谦称

自己的父亲衡下车治威严全文。

自己的母亲

自己的家

自己的兄长

自己的妹妹

自己的哥哥

自己的儿子

自己的妻子。

4:加“先” 表示已经逝世的尊长: 如:先大母、先帝 5:加 “太” 表示对方是长辈 如:太母 太公 “家大”,“舍小”,“令他人”。

古代授官常用词语

拔:擢:进:加:陟:迁升、迁授、迁叙

拜:拜官授职,某种官职或名位, 如 “于是辞相印不拜” 《张衡传》 除: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

征: 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 连开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举、荐:举孝廉不行《张衡传》 加封:五人得封于大堤之上 起:起为太使令 点、简:选:赠: 补

:

河南省登封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周考语文试卷(无答案).doc
篇三:衡下车治威严全文

登封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三第一学期周考一语文试卷

命题人:张晓宁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中国吉祥文化

吉祥文化是人类向往和追求吉庆祥瑞观念的反映,源起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低级阶段,并随着人类生存空间的拓展、创造手段的丰富及生命意识的增强而越来越曲奇庞杂。但正如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指出:“文化是一个组织严密的体系,同时它可以大致分成两个方面:器物和风俗。”我国吉祥文化同样地也大致可分物体吉祥和行为吉祥两个方面。所谓物体吉祥,主要体现为我国历史众多的传统吉祥物。所谓行为吉祥,则主要表现为各种丰富多彩的祈吉习俗及行为。两者都是以有形的器物或可见的行为表达无形的吉祥观念。

中国最早的吉祥物典型代表为“四灵”,即龙、凤、龟、麟这四种灵异动物。《周礼•春官•大司乐》中有“六变而致象物及天神”之语,郑玄注曰:“象物,有象在天。所谓四灵者。天地之神,四灵之知,非德至和则不至。”“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据专家考证,这几种动物是中国原始图腾崇拜的遗留。如夏人以蛇(龙)为图腾,商人以燕为图腾,东部民族以凤为图腾,东夷中部民族以龟为图腾等。后来由于部落战争,相互联合或吞并,各部落图腾已经复合成为集各种鸟兽形象于一身的神异动物,图腾也转变了职能,成为鸟兽鱼虫之畜养,甚而成为保护神,进而成为吉祥物。

作为祈福的象征,四灵在中国吉祥物天地中最先登场。河南濮阳西水坡距今60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蚌壳堆塑的“中华第一龙”。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鸟纹,已窥见“丹凤朝阳”的原始雏形。殷代以灵龟兆吉凶。麟在四灵中出现最晚,但春秋战国时已经成形。汉代形成的“四灵”体系,源远流长,至今不衰。

行为吉祥表现在风俗习惯和行为中。在山东泰山顶上,为了求得后嗣,妇女们将红线、红布条结在小树枝上,或将石子放置在小树杈上,表示向山灵祈求后代。旧时婚嫁,许多地方男女订亲后,男家送女家以“包袱”,里面有布料和其他物品,象征着“包福”。如果同一条街有两家娶媳妇,谁家早发轿谁家为好,这叫“抢福”。

出嫁那天,新娘落下的眼泪,称为“金豆子”,流得越多越好。入洞房后,新娘要喝面汤,叫吃宽心面;吃红皮鸡蛋,称“一口咬到鸡蛋黄,明年生个状元郎”。新人合卺之前,还要撒栗子、枣、花生,象征早生贵子。

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所有的文化都有着各自的象征体系及民族吉祥物,而且至今还有吉祥文化的创生。比如各种大型的运动会,像奥运会、亚运会或全运会,在其正式举办之前,一项重要的工作是设计吉祥物,作为大会能顺利成功举办的吉兆,受到人们一致的追捧。传统吉祥物与民间祈吉行为、习俗似一对从民族文化母体中孕育出来的同胞兄弟,反映了吾国吾民的追求和向往。

(沉利华、钱玉莲《中国吉祥文化》)

1.下面对于“吉祥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吉祥文化体现了人类对吉庆祥瑞的向往和 追求的观念。

B.吉祥文化的产生,从时间上来说,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低级阶段。

C.吉祥文化是不能创生的,因为它有自己的相对稳定的象征体系。

D.吉祥文化是一个组织严密的体系,可分为器物和风俗两个基本方面。

2.下面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最早的吉祥物是“四灵”,在“四灵”中“麟”出现得最晚。

B.“四灵”成为吉祥物的演变过程为“图腾--鸟兽虫鱼之畜养--保护神--吉祥物”。

C. “四灵”形象是各部落图腾形象复合的一个结果,实际上不只四种动物形象特征。

D.“四灵”吉祥物体系是汉代成形的,它的吉祥内涵是“非德至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有形之器物和可见之行为表现吉祥观念,这个“器物”和“行为”并非是任意的,具有传统性、民族性。

B.吉祥内涵的生成方式包括了谐音法,比如男家送女家以“包袱”,里面有布料和其他物品,象征着“包福”。

C.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不具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要素,是为了迎合世界盛会而创造。

D.传统吉祥物(即物体吉祥)与民间祈吉行为、习俗(即行为吉祥)似一对从民族文化母体中孕育出来的同胞兄弟。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恕,字宗贯,三原人。天顺四年,以治行最,超迁江西右布政使,平赣州寇。成化元年,后与尚书白圭共平大盗刘通复讨破其党石龙严束所部毋滥杀流民复业移抚河南论功进左副都御史稍迁南京刑部右侍郎十二年,大学士商辂等以云南远在万里,西控诸夷,南接交阯,而镇守中官钱能贪恣甚,议遣大臣有威望者为巡抚镇压之,乃改恕左副都御史以行。能大惧,急属贵近请召恕还。遂改恕掌南京都察院,参赞守备机务。能事立解,籓勘上得实,置不问。还南京数月,迁兵部尚书。考选官属,严拒请托,同事者咸不悦。而钱能归,屡谮恕于帝。帝亦衔恕数直言,遂命兼右副都御史巡抚南畿。二十年,复改恕南京兵部尚书。时钱能亦守备南京,语人曰:“王公,天人也,吾敬事而已。”恕坦怀待之,能卒敛戢。先后应诏陈言者二十一,建白者三十九,皆力阻权幸。天下倾心慕之,遇朝事有不可,必曰:“王公胡不言也?”则又曰:“公疏且至矣”,已,恕疏果至。于是贵近皆侧目,帝亦颇厌苦之。孝宗即位,召入为吏部尚书,寻加太子太保。先是,中外劾大学士刘吉者,必荐恕,吉以是大恚。凡恕所推举,必阴挠之。陕西缺巡抚,恕推河南布政使萧祯。诏别推,恕执奏曰:“陛下不以臣不肖,任臣铨部。倘所举不效,臣罪也。今陛下安知祯不才而拒之?是必左右近臣意有所属。臣不能承望风指,以固禄位。且陛下既以祯为不可用,是臣不可用也,愿乞骸骨。”帝乃卒用祯。所引荐皆一时名臣,他贤才久废草泽者,拔擢之恐后。弘治二十年间,众正盈朝,职业修理,号为极盛者,恕力也。正德三年四月卒,年九十三。讣闻,辍朝,赠特进左柱国太师,谥端毅。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七十》)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与尚书白圭共平大盗/刘通复讨破其党石龙/严束所部毋滥杀流民/复业移抚河南/论功/进左副都御史/稍迁南京刑部右侍郎/

B.后与尚书白圭共平大盗/刘通复讨破其党石龙/严束所部毋滥杀/流民复业/移抚河南论功/进左副都御史/稍迁南京刑部右侍郎/

C.后与尚书白圭共平大盗刘通/复讨破其党石龙/严束所部毋滥杀/流民复业移抚河南/论功/进左副都御史/稍迁南京刑部右侍郎/

D.后与尚书白圭共平大盗刘通/复讨破其党石龙/严束所部毋滥杀流民/复业移抚河南/论功/进左副都御史/稍迁南京刑部右侍郎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jiaoanxiazai/103188.html

推荐内容